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同步课时作业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1.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一个阶段,持续的时间很不平衡。西亚约在公元前9000年由中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A.采集、狩猎 B.打制石器的运用 C.磨制石器的运用 D.起先运用火2.在西周遗址的考古中曾出土了江苏仪征破山口古墓中的青铜镰、湖北红安县金盆遗址中的矩形双孔青铜铚、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中的青铜锸。据此推断西周()A.礼乐制度高度发展 B.青铜农具运用范围扩大C.冶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D.铁犁牛耕技术广泛运用3.据考古发觉,在战国时期各地遗址中犁铧、攫(jue)、锄、锸、镰等铁农具大量出现。这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B.进一步巩固了井田制C.使铁农具得以普及 D.推动金属冶炼业发展4.下列考古遗存中,可以反映石器时代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①烧骨②骨针③洞窟中的灰烬④陶纺轮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在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存中,发觉有大量的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同时,其他一些遗址中发觉有很多骨针,直径和针眼都很细小。据此可知,当时()A.纺织技术日臻完善 B.生产工具来源多样 C.陶器制造非常发达 D.手工行业分工细致6.下图为1999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汉画像石》特种邮票中的一枚。邮票中的画面反映出汉朝()A.男耕女织是基本的生产模式 B.已形成纺织业的手工工场C.纺织是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D.已出现较齐备的纺织工具7.汉朝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的栽培,桑蚕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等产品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支配之中。这段材料表明()A.田庄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B.田庄商品经济发达C.手工业者劳动比较繁重 D.农夫受到沉重剥削8.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夏日田园杂兴》中写道:“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能够反映出当时()A.犁耕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浇灌工具用于农业生产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浇灌 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9.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面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局部),推断图中①②处应填写的是()A.井田制、男耕女织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男耕女织10.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镇商代遗存中出土了犁、插、耒、耜、镰、铲、锛等制作精良的青铜农具。这说明()A.青铜农具已经取代木石制农具B.青铜农具有向南方传播的趋势C.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技术先进D.商代青铜文明的发达和传播11.下面是三幅出土于四川的汉代画像砖的图片,它们可以用来探讨汉代()A.集体协作劳动普遍化B.生产工具的多元化C.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12.魏晋南北朝的豪强地主庄园里,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所限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现象时有发生。材料能够表明这一时期()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肯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渐渐能够与官营手工业相抗衡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摘自《墨子》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干脆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实行嘉奖垦荒等政策,主动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常常在分化。——摘编自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时常,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摘自《资治通鉴》(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3)据材料三说明封建社会农夫的实际生活状况。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殊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运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国史概要》材料二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期已被铁搭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改变。(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出现改变的表现及缘由。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该改变可能产生的干脆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磨制石器在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经过磨光等加工工艺,使得器物表面更为光滑,器形更为规整。新石器时代以运用磨制石器为标记,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故均解除。2.答案:B解析:材料中所提及的“青铜镰”“双孔青铜铚”“青铜锸”都是青铜制农具,据此可知在西周时期,青铜农具的运用范围扩大,故选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西周礼乐制度的发展水平,解除A项;材料中虽然提及了几种青铜农具,但无法得出西周冶金水平不断提高的结论,解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起先运用,牛耕得到推广,解除D项。3.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大量铁农具出现,这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选A项;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井田制渐渐瓦解,解除B项;铁农具的大量出现不等于“普及”,解除C项;金属冶炼业的发展推动铁农具大量出现,D项因果倒置,解除。4.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国古人已运用陶纺轮。骨针、陶纺轮等纺织工具反映了石器时代的手工业发展水平,故D项正确。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原始社会时期的生产工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在仰韶文化遗存中,发觉了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骨针等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这说明当时生产工具来源多样,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纺织技术日臻完善,A项解除;材料未体现出陶器制造技术“非常发达”,C项解除;仅凭材料的有限信息,无法得出手工行业分工状况,D项解除。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纺织业。从邮票画面中可以看出,汉代纺织有三道工序,并且当时纺织工具比较齐全,故D项正确;邮票画面只反映出纺织业的发展状况,A、C项解除;手工工场出现于明朝后期,B项解除。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田庄经济。由材料可知,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多样,从吃的、穿的到疾病医药所需等,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田庄是一个在经济上基本自给自足的单位,故A项符合题意。汉代庄园内部基本自给自足,很少对外交换,故无法反映出田庄商品经济发达,解除B项;材料并未对农夫和手工业者的生活状况进行描述,无法得知手工业者劳动比较繁重和农夫遭到沉重剥削,解除C、D项。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浇灌工具。由“下田戽(汲)水”可知是浇灌工具,未涉及犁耕技术,A项解除;据“田园”“下田戽(汲)水”“高垄”等可知诗中描述的是田地里农业浇灌的场景,故B项正确;“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表明是翻车,而不是筒车,C项解除;水排这一水力鼓风冶铁工具与农业浇灌无关,D项解除。9.答案:D解析: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们实行集体耕作的模式,故①处应填集体劳作;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起先运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出现了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主要生产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故②处应填男耕女织。故答案为D项。10.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出土了犁、插、耒、耜、镰、铲、锛等制作精良的青铜农具”可知,商代的青铜农具形式多样,体现了青铜文明的发达,“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镇商代遗存”体现了商代青铜文明的广泛传播,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描述了青铜农具的发觉,未涉及青铜农具取代木石制农具的问题,故A项错误;孤证不立,由材料不能得出B项;材料的论述重点在于青铜农具的发觉,无法体现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故C项错误。11.答案:B解析: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汉代的3个劳动和生活场景,可以看诞生产工具多元,B项正确;A项中“普遍化”不能得出,且古代中国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的家庭式劳作是主要模式;材料中农业和手工业是分别呈现的,并未体现结合,C项解除;“提高”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材料中没有供应参照物,故不能得出D项。12.答案:B解析:庄园经营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出现了“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现象,说明庄园的经济活动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中现象冲击了盐铁专卖制度,但不能得出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A项错误;庄园经济的一大特征是自给自足,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不能得出,C项错误;D项夸大了此时期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程度,且不能由材料得出,错误。13.答案:(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夫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的状况干脆关系到封建经济的旺盛和国家的安危。(3)农夫生活辛苦困苦,担当繁重的国家赋税、徭役,受水旱之灾,受封建债务的压迫,生活常陷入绝境。解析:(1)依据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可得出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2)依据材料二“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并结合所学分析作答。(3)依据材料三逐点概括即可。14.答案:(1)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不断进步;犁的改进更适合不同地区土质特点和耕作的实际须要。(2)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缘由:明清时期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员体位转移技术规范
- 首钢矿业合作协议书
- 山东联通5g协议书
- 运输道路重修协议书
- 违反班级纪律协议书
- 车祸死亡调解协议书
- 门店股权转让协议书
- 铺面租金保密协议书
- 门店入股合同协议书
- 雇用防疫人员协议书
- 2025年耐热玻璃器皿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上海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
- 国开(甘肃)2024年春《地域文化(专)》形考任务1-4终考答案
- 项目每日情况报告
- 专业知识二汤以恒口诀(完整版)
- GA/T 1133-2014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
- 检验科三基测试试题与答案
- 三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三大地类对应甄选
-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 第4-6部分:医疗管理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 T∕CHAS 10-4-6-2018
- DB51∕T 2858-2021 农业科技成果效益计算方法及规程
- 高三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