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经典题集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经典题集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经典题集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经典题集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经典题集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13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1.(2024全国Ⅲ卷·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峻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惊慌【答案】A【解析】据材料“以利不胜费止之”和“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据材料可知内阁胜利的限制皇帝要求,对皇权起到确定限制作用,权势巨大,故选A项;材料体现内阁对皇权的制约,据材料“面谏力争”说明皇帝驾驭最终确定权,据所学内阁是内侍机构不能严峻的制约皇权,解除B项;材料反映的明代政治状况不是社会经济,解除C项;据所学内阁始终是内侍机构不是宰相,且此时丞相制度已经废除,解除D项。2.(2024浙江卷·7)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探讨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A.丞相 B.内阁 C.六部 D.刺史【答案】C【解析】唐宋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明代在行政机构方面保留了六部,其职能和唐宋基本一样,C正确;明朝废除丞相,解除A;内阁首创于明代,其不是法定一级的行政机构,与唐宋的中枢体制有别,解除B;唐宋时期的刺史和太守职能几乎一样,但是刺史之名在元代以后废止,明代并无这一机构,解除D。3.(2024·北京高考·15)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高校士()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B.万历年间起先参加军国大事决策C.依据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D.驾驭票拟权力,但仍需听从君权【答案】D【解析】由材料“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只得遵旨”可知内阁驾驭票拟权,但最终的确定权取决于皇帝,故选D项;内阁高校士能够参加机密事务的决策,解除A项;明成祖时期内阁起先参加机密事务的决策,解除B项;内阁驾驭票拟权,“依据皇帝传谕来票拟”不符合史实,解除C项。4.(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丢失 D.宦官驾驭决策权力【答案】A【解析】明初,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中后期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使宦官读书识字渐渐制度化,并导致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故A项正确;明朝废除丞相,由皇帝干脆管理国家政事,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故B项错误;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说明内阁议政功能没有丢失,故C项错误;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故D项错误。5.(2024·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渐渐演化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更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减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心与地方的对立【答案】B【解析】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材料没有反映其行政权力的扩大,故A项错误;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关系,因此不能说明六部的权限被减弱,故C项错误;派遣巡抚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因此没有反映出中心与地方对立的缓解,故D项错误。6.(2024·海南单科·7)儒家学说提倡“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快速稳定社会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答案】B【解析】我国古代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说明朱元璋在明初通过重刑以治理“乱世”,故B项正确;中国封建社会始终以儒家思想中的“仁”为治国的根本,故C项错误;朱元璋实行重刑,但是“执法无准、量刑无据”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7.(2024·广东文综·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高校士【答案】D【解析】秦朝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是正式和法定的官职,与题干信息“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不符,故A项错误;汉朝丞相是三公之首,也是正式和法定的官职,与题干信息“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不符,故B项错误;唐朝的三省六部是国家的正式和法定官僚机构,与题干信息“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不符,故C项错误;“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表明其地位不是法定的,其权力来自皇帝的宠幸,这与明朝内阁的地位相符,故D项正确。8.(202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高校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答案】B【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废丞相,设内阁制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内阁不会减弱皇权,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即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不会影响皇权,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内阁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内阁只是参加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帝的,不会有失控局面,故D项错误。9.(2024·全国大纲卷·14)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协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干脆管理地方政务【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内阁是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处理政务,只是后来有些内阁首辅权势和地位提高“俨然汉唐宰辅”,但这不是常态,故A项错误;唐代宰相的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而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均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故B项正确;明代内阁没有官吏任免权,故C项错误;唐代和明代管理地方政务都是地方官员,明代内阁和唐代宰相都不干脆管理地方政务,故D项错误。10.(2013·重庆文综·5)《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高校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高校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在明成祖时期起先参加国是C.高校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高校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学问记忆和运用实力。从材料“又仿宋制置殿阁高校士”,可知在明太祖时设殿阁高校士,内阁在明成祖时才正式设立,解除A;由““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可知B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一级决策机构和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供应询问的内侍机构,无实权,内阁高校士也不是丞相,解除C、D。11.(2013·山东基能·55)在中国古代,“中心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变更始于()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理解。依据题干提示彻底变更“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双重否定等于确定完全君主专制起先于明太祖朱元璋废中书,权分六部。故答案C符合题意。12.(2013·海南单科·6)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C.宣扬养精蓄锐的政治主见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答案】B【解析】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礼乐是治平的核心手段,刑政是辅佐礼乐的,解除A,而选B。材料没有涉及养精蓄锐和儒法的治国思想,解除C、D。13.(2012·江苏历史·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拓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D.地位虽有变更但职能基本未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问的理解和材料解读实力。结合所学可知嘉靖皇帝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C项错误。A项是科举制度,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心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B项错误;内阁地位虽有变更但始终是皇帝的询问机构,职能基本未变。14.(2011·海南单科·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A.持续元朝典章B.继承华夏传统C.复兴汉唐制度D.回来周朝典制【答案】B【解析】对于朱元璋来说,他认为元朝破坏了汉族的礼仪文化,即“圣道”,所以建国之初要复原儒家文化,因此,朱元璋所说的“先王”不是建立元朝的蒙古人,而应当是与他一样的汉族皇帝,是在明之前的汉族政权,因此,选项A可以解除;题干表明在明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令郡县皆立学”,因此选项D的周朝典制也可解除;题干要求选从实质上来理解,C项是详细朝代制度,解除C,华夏传统指汉族的农耕文明、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所以实质是继承华夏传统,故本题选B。15.(2009·浙江文综·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答案】B【解析】设置内阁制的是明成祖朱棣,A项错误。内阁设立之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渐渐提高,B项说法正确。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C项错误。明代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取代之说不符合史实。16.(2009·辽宁、宁夏文综·28)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答案】B【解析】明朝废除丞相后,由皇帝直辖六部,统理政务,故六部应掌管行政。15.(2008·广东文基·21)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终占据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答案】C【解析】留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削藩”,“藩”是指地方割据势力或者地方存在的对中心构成潜在威逼的势力,C项符合题干要求。17.(2007·山东文综·9)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详细体现。图五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朱元璋关切民众生活B.朱元璋激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答案】C【解析】从名称“一统河山”“四方平定”“六合一统”中即可得出结论。18.(202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忽然惊慌。在三娘子的劝告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接着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缘由。(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7分)【答案】(1)缘由:多年斗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实力与威望。(2)评价: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沟通;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解析】(1)由材料“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得出多年斗争,人民渴望和平;由材料“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得出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由材料“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在三娘子的劝告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得出个人实力与威望。(2)由材料“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得出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沟通;由材料“在三娘子的劝告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接着与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