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39~1955年,英国以燃料、食品等为代表的被管制商品的黑市交易特别活跃,“汽油劵”更一度成为“硬通货”在市场流行,这对英国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缘由是(C)A.科学技术新发展的影响 B.斗争造成英国物资短缺C.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英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解析:依据材料“以燃料、食品等为代表的被管制商品”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头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故C项正确。题干中提及的“黑市”与科学技术新发展无关,故A项解除。材料未体现斗争对经济的影响且无法体现英国物资短缺,故解除B项。材料主要提及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影响,英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不符合题干现象产生的主要缘由,故D项解除。2.1930年3月美国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其他国家纷纷做出反应,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针对这一现象,二战后国际社会实行的措施是成立(C)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北美自由贸易区解析:从材料中可知,1930年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调高关税,实行贸易爱护主义,严峻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针对这种状况,二战后国际社会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所以答案选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解除。3.1943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过程中,美国人怀特提出依据各国的黄金外汇储备确定本土的投票权;英国人凯恩斯则要求依据每国一票的方式确定各国投票份额。怀特与凯恩斯的主见(B)A.加剧了战后欧洲的惊慌局势 B.体现了英美两国的利益诉求C.减弱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D.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基础解析:依据材料中“美国人怀特提出依据各国的黄金外汇储备确定本土的投票权;英国人凯恩斯则要求依据每国一票的方式确定各国投票份额”可知,英美两国在“投票”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中,英国经济遭遇重创,美国却因斗争而经济旺盛,故英美两国在“投票”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这体现了英美两国的利益诉求。故答案为B项。A项,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二战”后确立雅尔塔体系,使世界局势短暂稳定下来而不是加剧了惊慌局势,该项说法与史实不符,解除;C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这一体系下,美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国驾驭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解除;D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但不是其基础,解除。4.某科学家在探讨热辐射时指出:“假定振动系统的总能量不能连续变更,而是以不连续的能量子形式从一个值跳到另一个值。”这一理论的提出(D)A.冲破宗教神学束缚 B.揭示宇宙运行规律C.否定经典力学体系 D.深化微观世界相识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学问来获得和解读材料信息和学问的迁移和运用的实力。依据材料“假定振动系统的总能量不能连续变更,而是以不连续的能量子形式从一个值跳到另一个值”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是指普朗克的量子论的提出,此理论深化了对微观世界的相识,D项符合题意;A项是指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除;B项是牛顿的近代物理学,解除;否定经典力学的说法错误,解除C项。故选D。5.原中科院院士路甬祥说:“量子论和相对论已经共同成为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基石,也从哲学上根本变更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相识。”这表明量子论和相对论(B)A.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革命理论B.其价值包含科技和社会思想的解放C.奠定20世纪现代科技的理论基础D.主要历史价值是促进了哲学的发展解析:依据材料“量子论和相对论已经共同成为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基石,也从哲学上根本变更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相识”可知其价值包含科技和社会思想的解放,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未能紧扣材料主旨,解除;C项说法以偏概全,解除;D项说法以偏概全,解除。6.某当代学者指出:“在历史进程中,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只面对自己;他们发觉不再有任何同伴和敌人。”这一相识是基于(D)A.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 B.全球化推动世界连成整体C.人类战胜自然取得成功 D.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解析:材料中的相识是源于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表明人类在折服自然取得一系列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与自然界的疏离,人类成为日益孤寂的群体,从而“不再有任何同伴和敌人”,故答案为D项。这一相识是把人类作为整体得出的,与世界政治格局无关,解除A项;这一相识是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探讨全球化的影响,解除B项;这一观点认为人类在战胜自然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出现了负面效应,C项对材料中的观点相识不全面,解除。7.下图为德国1970~2010年三大产业占GDP比重变更图。导致图中变更的主要缘由是(C)A.国民经济比例结构失调 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C.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推动 D.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解析:依据图示可知,这一时期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增加,传统工业和农业增加值占比降低。结合所学可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作为干脆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和其次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德国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体现了志向的“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比例结构合理,不是失调;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科学技术新发展的影响,与经济区域集团化并无干脆关系;D选项是对材料现象的表述,不是缘由。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8.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下图反映的趋势是(C)A.建立国营企业,出现国有化趋势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安排指导C.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D.出现企业全部者与经营者分别趋势,产生新中间阶层解析:“美国股票持有者增长图”反映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为了满意自己扩大再生产的须要,从社会上筹集了大量所需资金,发行了数量巨大的小额股票,持股的居民人数大大增多。材料反映的是股票分散化的趋势,这是资本社会化的一种反映。所以答案选C。9.1965~1991年,法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39%提高到68%,实现了经济重心从第一产业向其次产业转移,又从其次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促使法国产业结构发生如此变更的主要缘由是(C)A.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B.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C.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 D.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导解析:法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39%提高到68%,其根本缘由在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的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重心向第三产业的转移,故C正确;消费水平的提高,可以刺激生产,但不属于主要缘由,故A错误;国际分工格局虽然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但这属于外因,不属于主要缘由,故B错误;国家经济政策,也推动了产业结构变更,但与科技生产力相比,仍旧不属于主要缘由,故D错误。故选C。10.二战后,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旺盛。第三产业的旺盛带来的影响不包括(D)A.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B.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C.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D.在肯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解析:第三产业的旺盛带来的影响:①是第一、二产业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以其新技术特殊是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大大促进了经济竞争力;②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③在肯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更。因此D表述错误。11.一位前英国政要曾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平安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改善生活,平安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所说的“平安网”是指(D)A.人民资本主义 B.培植中间阶层C.国家干预经济 D.福利制度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梯子”是指社会给人们供应发展的渠道和机会,“平安网”就是指社会福利制度,福利制度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供应社会平安的保障,故D项正确;A、B、C项与上述材料“平安网”含义不符,解除。12.1945年,参与美苏英三国首脑会议的保守党领袖丘吉尔为了进行国内竞选而中途回国,等大选结束三国会议复会时,回到会议桌旁的却是工党新首相了!究其缘由主要是工党向英国人民承诺在战后要建设“福利社会”(如建立失业保障制度、全面免费医疗制度等)而赢得大选。关于英国“福利社会”理解正确的是(A)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可以避开经济危机发生C.保守党反对建立福利社会 D.能够歼灭社会贫富差距解析:“福利社会”是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下,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这些政策目标的总和,所以正确答案为A。造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缘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冲突,仅凭“福利社会”的建立不行能避开经济危机发生,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保守党反对建立福利社会,C错误。福利社会并不能歼灭社会贫富差距,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战后,杜鲁门政府提出了“公允施政”的纲领,期间最重要的一项立法是1946年通过的“就业法”。这项法令责令联邦政府负责维持“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以避开再次出现30年头曾经出现过的那种大规模的失业。由于杜鲁门政府的种种措施,经过两年时间,美国实现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常期的调整而没有出现动乱的局面。1946年5月,戴高乐临时政府正式颁布大规模实行国有化的法令。煤炭、运输、电力、保险公司和包括法兰西在内的大银行都实行了国有化……除了国有化之外,法国依据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某些保障,此项费用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这些法令和措施对于防止最坏形式的贫困和社会动乱起到了肯定的作用。——摘自《世界现代史》(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与法国在经济政策上的不同之处和取得的共同效果。(10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以二战后初期的美国和法国为例,概括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并对此加以说明。(16分)解析:(1)依据“联邦政府负责维持‘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除了国有化之外,法国依据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某些保障”可知,美国政府主要是通过保证就业来推动生产,而法国则是实行了大规模的国有化和福利制度。美法政府的措施虽然有所差异,但在当时它们都促进了本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2)依据材料内容可知,美法政府的做法都属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所以其体现的突出特征就是政府干预经济发展。二战结束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通过加强经济立法、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以及福利主义政策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刺激了经济的复原与发展。答案:(1)不同:美国政府主要通过保证充分就业来推动生产,而法国则是实行大规划的国有化。效果:促进了本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2)特征:政府干预经济发展(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说明:政府加强经济立法,明确经济发展的方向,指导经济发展;政府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调控经济,刺激经济发展;政府推行福利制度,爱护弱势群体,化解社会冲突,为经济发展供应稳定的社会环境。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20世纪70年头,人们接受新自由主义是对那一时期经济不稳定的回应。公司利益集团认为凯恩斯的干预方法对其不再有利,必需找寻其他出路,并找到古典自由主义,认为它至少可以为削减被看作是赢利障碍的政府安排供应理论依据。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持续统治可以用世界资本主义竞争结构的变更加以说明,世界资本主义竞争结构的变更形成了至今仍旧发展着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殊形式。资本主义这种变更了的竞争结构变更了大企业对于经济政策的政治立场,使大企业从国家管制资本主义的支持者变成反对者。——摘编自[美]大卫·科兹《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材料二:20世纪70~90年头,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全盛时期。新自由主义信奉“市场万能论”,力推自由市场经济,解除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削减社会福利;实行“大市场”和“小政府”。当新自由主义处在高峰期的时候,从2007年夏季起先,西方很多国家先后陷入严峻的危机之中,这是一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系统性危机,这一切有力地证明,自由市场配置资源不仅没有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而且相反,出现了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失灵”,即市场配置资源无效率。——摘编自吴易风《西方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20世纪70年头新自由主义兴起的缘由。(12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20世纪70年头至90年头,美英等国为稳定经济实行了哪些主要措施?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西方国家的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14分)解析:(1)20世纪70年头新自由主义兴起的缘由,可以依据材料中的“公司利益集团认为凯恩斯的干预方法对其不再有利,必需找寻其他出路”“资本主义这种变更了的竞争结构变更了大企业对于经济政策的政治立场,使大企业从国家管制资本主义的支持者变成反对者”等信息概括得出的结论,并联系所学“福利国家”制度的影响来回答。(2)20世纪70年头至90年头美英等国为稳定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