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与腧穴》课件-足太阳膀胱经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2/14/wKhkGWeXQyWAYvhWAAHdw2yLyXE361.jpg)
![《经络与腧穴》课件-足太阳膀胱经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2/14/wKhkGWeXQyWAYvhWAAHdw2yLyXE3612.jpg)
![《经络与腧穴》课件-足太阳膀胱经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2/14/wKhkGWeXQyWAYvhWAAHdw2yLyXE3613.jpg)
![《经络与腧穴》课件-足太阳膀胱经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2/14/wKhkGWeXQyWAYvhWAAHdw2yLyXE3614.jpg)
![《经络与腧穴》课件-足太阳膀胱经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2/14/wKhkGWeXQyWAYvhWAAHdw2yLyXE36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与腧穴足太阳膀胱经引入膀胱位于下腹部,居肾之下,大肠之前,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其上有输尿管与肾相连,其下有尿道,开口于前阴。膀胱与肾由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引入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存尿液排泄尿液01足太阳经脉循行02足太阳经脉病候03足太阳经主治概要04足太阳络脉经脉循行01PART一、经脉循行《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1]。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2]。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3],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4],挟脊,抵腰中,入循膂[5],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6],贯臀[7],入腘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8],挟脊内,过髀枢[9],循髀外[10]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11]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12],至小趾外侧。原文巅:即巅顶,当头顶最高处,约当百会穴处耳上角:指耳上方脑:滑伯仁注"颈上为脑,脑后为项"。应当说颈之上为头部,头内为脑,颈后部称为项肩膊内:即肩胛部内侧。滑伯仁:"肩后之下为肩膊"膂:夹脊两旁的肌肉,即竖脊肌挟脊:此分支从肾俞处分出夹脊下行,经过八髎、会阳至会阴部,故称此为会阴之脉贯臀:指此分支通过臀下承扶穴部,直下经殷门,至委中贯胛:此支从肩胛骨内缘,夹脊肉(竖脊肌)外侧直下,当后正中线旁开3寸髀枢:此处指髋关节,当股骨大转子处,为环跳穴所在髀外:大腿外侧腨:腓肠肌部京骨:第5跖骨粗隆部,其下为京骨穴一、经脉循行语译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上前额,与督脉交会于巅顶。巅顶部支脉:从巅顶到耳上方。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巅顶入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着肩胛部内侧,挟着脊柱,到达腰部,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腑。腰部的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中后项的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沿着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行的支脉会合于腘窝中,向下通过腓肠肌,出于外踝之后,沿着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交于足少阴肾经。联系脏腑器官一、经脉循行经脉走向:从头走足衔接经脉:上接手太阳小肠经,下传足少阴肾经膀胱肾脑脏腑目耳鼻器官流注时间:申时(15点至17点)经脉病候02PART《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1]。
是主筋所生病[2]者,痔,疟,狂,癫疾[3],头卤[4]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5]、腘、腨、脚皆痛,小指不用。二、经脉病候原文主筋所生病:《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说明阳气化生精微,内可以养神,外可以柔筋。太阳为巨阳,行身之后,经筋即以足太阳之筋为首,所以主筋所发生的病证
踝厥:指本经经脉循行小腿部气血厥逆的见症癫疾:癫痫等病证卤:卤门部指骶骨的末端,即尾骶部
本经出现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证:头重痛,眼球似要脱出,后项拘急像被牵引拔伸,脊背疼痛,腰部似要折断,髋关节不能屈伸,腘窝部好像冻结,小腿部胀痛如裂。这就是小腿部气血逆乱所致的踝厥病。本经腧穴主治有关"筋"方面所发生的病证:痔,疟疾,躁狂,癫痫等病证,头卤及后项疼痛,眼睛昏黄,流泪,鼻塞、流涕或鼻出血,后项、背腰部、尾骶部、腘窝、小腿、脚部出现的疼痛,足小趾功能障碍。二、经脉病候语译主治概要03PART三、主治概要脏腑病证十二脏腑及其相关组织器官病证三、主治概要神志病癫狂痫等三、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病头痛鼻塞鼻衄等三、主治概要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项背腰下肢病证等足太阳络脉04PART四、足太阳络脉原文《灵枢·经脉》: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1],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2],头背痛;虚则鼽衄[3]。取之所别也。飞阳:即飞扬穴鼽窒:《针灸甲乙》作“窒鼻”,《黄帝内经太素》作“鼻窒”,均指鼻塞不通。鼽衄:王冰注:"鼽,谓鼻中水出。衄,谓鼻中血出。"指鼻流清涕或鼻腔出血的病证。四、足太阳络脉语译足太阳络脉,名飞扬,在外踝上7寸处分出,走向足少阴肾经。实证则有鼻塞、头痛、背痛;虚证则有鼻流清涕、鼻出血等。可取足太阳络穴治疗。课堂小结01足太阳经脉循行02足太阳经脉病候03足太阳经主治概要脏腑病证神志病头面五官病
经脉循行部位病证04足太阳络脉内眼角
上额
交巅
至耳上角入络脑
下项
沿脊柱两旁
达腰
络肾
属膀胱过臀
入腘窝中
经腓肠肌
外踝后
第5跖骨粗隆沿肩胛内侧
经髋关节
沿大腿外侧后缘小趾外侧端思考题01.请叙述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循行。02.这条经主治哪些病症?经络与腧穴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引入嗨!
别提了,老刘,昨天刚从医院出来,人老了,身体不中用了,不知道哪天就.....唉!。刺激穴位,身体穴位那么多,我怎么知道该刺激哪些穴位,能增强体质呢?这么神奇吗?快给我说说是哪些穴位,它们都在哪里呢?老张,好久没看见你了,这段时间上哪里去了呀?别这么消极嘛,平时还是要多增强体质,我们身体上有这么多穴位,多刺激刺激,对我们的身体还是有好处的。增强体质还是要从调五脏开始,给你介绍几个穴位,对我们的五脏功能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01肺俞02心俞03肝俞04脾俞05肾俞肺俞01PART一、肺俞Feishu(BL13)肺之背俞穴定位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皮肤瘙痒,瘾疹等皮肤病一、肺俞Feishu(BL13)肺之背俞穴操作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斜刺0.5~0.8寸,不宜直刺、深刺;可灸一、肺俞Feishu(BL13)肺之背俞穴临床应用一、肺俞Feishu(BL13)肺之背俞穴配中府,主治咳嗽配膏肓、三阴交,主治骨蒸,潮热,盗汗配迎香、合谷、曲池、足三里,治鼻流清涕配曲池、血海,主治皮肤瘙痒,荨麻疹配大椎、外关、合谷,治感冒、发热现代研究一、肺俞Feishu(BL13)肺之背俞穴对肺功能的影响针肺俞可增强呼吸功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增加,明显减低气道阻力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针刺肺俞可使肝的血流量明显增加。在此穴施灸或拔火罐能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机体代谢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心俞02PART二、心俞Xinshu(BL15)心之背俞穴定位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二、心俞Xinshu(BL15)心之背俞穴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等心与神志病证咳嗽,吐血等肺疾盗汗,遗精斜刺0.5~0.8寸,不宜直刺、深刺;可灸操作二、心俞Xinshu(BL15)心之背俞穴临床应用二、心俞Xinshu(BL15)心之背俞穴配神门、三阴交,主治健忘,失眠,惊悸,梦遗配巨阙,主治心痛引背,冠心病,心绞痛配内关、神门,治心律不齐配太渊、孔最,主治咳嗽,咯血现代研究对心率的影响具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能提高心脏的收缩功能,增强心排血量,从而有益于心脏和整体功能的恢复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针刺心俞、肝俞具有明显增强红细胞受体携带或消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作用二、心俞Xinshu(BL15)心之背俞穴肝俞03PART定位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三、肝俞Ganshu(BL18)
肝之背俞穴
三、肝俞Ganshu(BL18)
肝之背俞穴
主治头项强痛,耳鸣,目翳目赤,目眩,目视不明,夜盲,迎风流泪等目疾癫狂痫脊背痛斜刺0.5~0.8寸;可灸操作三、肝俞Ganshu(BL18)
肝之背俞穴
临床应用三、肝俞Ganshu(BL18)
肝之背俞穴
配百会、太冲,主治头昏头痛,眩晕配期门,主治肝炎,胆囊炎,胁痛配肾俞、太溪,主治健忘,失眠。配脾俞,治疗肝脾不和所致的腹胀、泄泻等配大椎、曲池,主治癫痫,精神分裂症现代研究对肝脏功能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针刺或艾灸肝俞穴可以调节肝脏的功能。例如,它可能有助于改善肝功能指标,如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对慢性肝病患者的肝脏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与情绪调节有关。现代研究也发现,刺激肝俞穴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三、肝俞Ganshu(BL18)
肝之背俞穴
脾俞04PART四、脾俞Pishu(BL20)
脾之背俞穴定位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腹胀,腹泻,腹痛,泄泻,痢疾,便血,水肿,多食善饥,身体消瘦等脾胃肠腑病证背痛四、脾俞Pishu(BL20)
脾之背俞穴斜刺0.5~1寸;可灸操作四、脾俞Pishu(BL20)
脾之背俞穴四、脾俞Pishu(BL20)
脾之背俞穴临床应用配章门,主治胃痛,腹胀配膈俞、大椎,主治吐血,便血配足三里、三阴交,主治黄疸,肝炎现代研究四、脾俞Pishu(BL20)
脾之背俞穴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刺激脾俞穴可以调节胃肠蠕动,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刺激脾俞穴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肾俞05PART定位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五、肾俞Shenshu(BL23)
肾之背俞穴主治头晕,耳鸣,耳聋等肾虚病证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妇科病证阳痿,遗精,早泄,不育,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腰痛五、肾俞Shenshu(BL23)
肾之背俞穴慢性腹泻直刺0.5~1寸;可灸操作五、肾俞Shenshu(BL23)
肾之背俞穴临床应用配委中、阳陵泉,治疗腰膝酸软、下肢痿痹等配关元、三阴交,治疗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等病症配肺俞、太渊,治疗肾不纳气所致的咳喘配太溪,治疗肾阴不足引起的头晕、耳鸣、咽干、五心烦热等配命门、腰阳关,治疗肾阳虚衰所致的畏寒肢冷、腰部冷痛等五、肾俞Shenshu(BL23)
肾之背俞穴现代研究调节肾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朝阳2024年辽宁朝阳师范学院招聘3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攀枝花2025年四川攀枝花市民政局直属事业单位考调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冲天炉数字式综合检测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高压均质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耐低温型不干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直流脉宽调速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活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易洗除渍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婴儿玩具拉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女装牛仔中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真题与答案
- 新加坡房子出租合同范本
- 软件质量保证报告
- 七年级英语上册词汇表(上海教育出版社)
- 英语语法基础知识大全
- DL-T5190.1-202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
- 教育机构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 (正式版)JTT 1499-2024 公路水运工程临时用电技术规程
- 2024年职业技能测试题库500道【基础题】
- 《游戏界面设计专题实践》课件-知识点1:游戏图标设计定义、分类与设计原则
-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