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外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0/24/wKhkGWeW78aAVeyQAAH2yV11RGg013.jpg)
![2025年上外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0/24/wKhkGWeW78aAVeyQAAH2yV11RGg0132.jpg)
![2025年上外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0/24/wKhkGWeW78aAVeyQAAH2yV11RGg0133.jpg)
![2025年上外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0/24/wKhkGWeW78aAVeyQAAH2yV11RGg0134.jpg)
![2025年上外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0/24/wKhkGWeW78aAVeyQAAH2yV11RGg01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外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月考试卷52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对下列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急于星火于:副词,像B.臣之进退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以孝治天下以:介词,用D.则可待乎则:连词,那么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列坐其次(排列)策扶老以流憩(拐杖)A.群贤毕至(全,都)少长咸集(全;都)
茂林修竹(修整)归去来兮(助词,无实义)B.畅叙幽情(深远高雅)人之相与(交往)
崇山峻岭(高)引壶觞以自酌(酒杯)C.感慨系之矣(连接)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或植杖而耘耔(培土)D.喻之于怀(比喻)景翳翳以将入(风景,景物)3、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B.参知政事,宋代的一个常设官职,相当于副宰相,设置这一官职的根本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C.车驾本是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D.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燧,夜间举火叫烽。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聊乘化以归尽:利用、凭借B.甚善,名我固当:确实C.逮奉圣朝:及、至D.大母过余曰:探望5、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号之曰(称)名我固当(恰当)
硕茂(硕大)早实以蕃(茂盛)B.移之官理(治理)长人者(治理)
烦其令(让人厌烦)若甚怜焉(怜爱)C.而卒以祸(带来灾祸)促尔耕(你)
勖尔植(勉励)早缫而绪(丝的头绪)D.字而幼孩(养育)遂而鸡豚(成;养好)
故病且怠(生病)以为官戒(鉴戒)6、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经”是汉朝开始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B.祭祀是儒教礼仪中的重要部分,古代于郊外祭祀天与地,称为郊祀或郊祭,“祀南郊”就是在南郊祭祀。C.精舍,又称精庐,汉代的私立学校。后泛指私家书斋、学舍,即集生徒讲学之所。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所也称精舍。D.农桑,本指种地与养蚕,后来泛指农业生产。“劝课农桑”就是限制农业生产。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中原北望气如山(气:气概;气势)
锦官城外柏森森(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B.塞上长城空自许(许:答应)
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烦:多次)C.出师一表真名世(名世:名传后世)
两朝开济老臣心(开济:开创扶助)D.千载谁堪伯仲间(堪:能够)
隔叶黄鹂空好音(空:白白地)8、下列各句中,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恐年岁之不吾与B.恐美人之迟暮C.不吾知其亦已兮D.高余冠之岌岌兮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6题,共12分)9、翻译下列句子。
(1)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10、文化常识: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的正误。
(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_____
(2)“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楚辞》是由西汉刘向创作而成的。_____
(3)“回朕车以复路兮”中的“朕”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_____
(4)考,称已故的父亲。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称自己已故的母亲为“妣”“先妣”,而已故的父母就合称为“考妣”。_____
(5)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_____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12、《拟行路难(其四)》中,“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想说明什么哲理?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2)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3)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14、把下面的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1)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2)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5题,共10分)15、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B.诗人登上快阁,在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倚晚晴”三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态,也为下句的描写做了铺垫。C.第五句中“朱弦”指琴,“佳人”即美人,引申为知音;这句话是说友人远离,自己早已没有弹琴的兴致。D.诗人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一个“横”字传神地勾勒出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16、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至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但见”,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B.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C.颈联由颔联虚写客至转入实写待客。诗中的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D.全诗风格看似安闲恬静,其实充满悲意。诗人通过描写客至,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黄庭坚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③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急雪脊令③
【注】①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坚作此赠别诗。②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③脊令:鸟名,即鹡鸰。
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1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宾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至》首联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日日鸥鸟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景中含情。B.《客至》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C.《宾至》“老病人扶再拜难”写自己老病,需人搀扶,不能尽礼,在致歉中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D.《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2)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问题。咏怀古迹(其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①,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②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注]①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②祚:帝位。
(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时空共说,笔力雄放,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B.颔联概括了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赞扬他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C.颈联用典,通过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等功臣比较,来盛赞诸葛亮的才能。D.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抒情为主,情感跌宕起伏。(2)从主题、表达方式等角度比较分析本诗与《蜀相》的异同。评卷人得分四、情景默写(共1题,共5分)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如实汇报了自己和祖母的年龄,其目的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为下文提出赡养祖母终老作铺垫。
(3)庄子的《逍遥游》开篇写鲲、鹏形象时,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鲲之大,“______________”鲲变化为鹏,振翅奋飞时,“______________”,遮天蔽日,声势浩大。评卷人得分五、语言表达(共4题,共24分)21、下面文段有五处存在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公元1054年7月4日,清晨的东方,天空中贸然出现了一颗非常耀眼的客星。②这颗客星甚为壮观,③根据《宋会要》等古籍所记载,④在最初的二十多天里,⑤它不仅白天可见,而且晚上非常耀眼。⑥尽管它在此后亮度变暗,但仍然持续了近两年左右的时间。⑦在中国古代,客星可能表示彗星或者超新星爆发,⑧前者又常常带有不祥之意,因此这颗客星的出现想必也曾引起不小的恐慌。⑨如今,天文学的进步,我们对古代的很多天象记录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22、下面文段至少四处有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疫情面前,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②“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是切断疫情传播过程、防止扩散的最有效措施。③只要据实报告,就可以使自己获得及时隔离与救治,④让亲友乃至更多人做好必要防护,更能让管理部门充分掌握疫情和警示,便于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⑤如此,才有利于疫情防控大局,也是对自己和亲友的负责之举。⑥相继曝光的隐瞒案例在给我们不断地敲响警钟,疫情防控工作仍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阅读下面的文字,简要概括宇宙爆炸在不同的时段物质所发生的变化。每条不超过15个字。宇宙在爆炸发生后的百分之一秒时,温度大约是一千亿摄氏度,比最热的恒星中心还要热,以致不可能聚集成任何普通的物质成分,即不可能聚集成分子、原子甚至原子核,能够在爆炸中相互飞速地分离的只是各种基本粒子,一类是电子,另外一类是正电子,还有数目大致相等的各种中微子。除此之外还充满了光。随着爆炸继续下去,温度下降了。在最初的三分钟终了时,下降到十亿摄氏度,这个温度能使中子和质子开始组成复合的原子核。这个时候宇宙的组成主要是光子、中微子和反中微子,核物质仍然只占很小的份额。又过了几十万年,温度终于冷却到足够低,可以让电子与氢核和氦核组成原子。
(1)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引用了鲍照《拟行路难(其二)》的诗句;请引用《拟行路难(其四)》的诗句拟写下联。
上联:“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婉转深沉,流露弃妇哀怨悲苦意。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1题,共6分)25、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学作品会通过对立和冲突,将美好的事物毁灭,展现动人心魄、撼人心灵的美感。请以《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中的某一个人物为例,谈谈你对悲剧美的理解。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分析。15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于:介词;比。本句意思是:比一闪而过的流星还快。形容非常急迫。
故选A。2、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修:长;高;“茂林修竹”含义为:茂密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C.化:指自然;“修短随化”含义为:寿命长短随自然而定。
D.喻:明白;一说是消解;释怀的意思,“喻之于怀”含义为:在心里明白。景:日光,“景翳翳以将入”含义为,日光暗淡将要落山。
故选B3、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白天放烟叫燧;夜间举火叫烽”错误。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故选D。4、A【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A.聊乘化以归尽: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乘;随着。
故选A。5、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蕃;多。句意:结果早并且多;
B.烦;繁多,使多。句意:使它们的号令繁多。即:不断地发号施令;
D.病;穷困。句意: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
故选C。6、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劝课农桑’就是限制农业生产”错误;“劝课农桑”意思是鼓励与督促种地与养蚕,泛指鼓励与督促农业生产。
故选D。7、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要字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最后精读相关诗句,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重要字词的含义。B项,“塞上长城空自许”中“许”:称许,称赞。故选B。8、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宾语前置句,应为“恐年岁之不与吾”;
C.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知吾其亦已兮”;
D.定语后置句,应为“高余岌岌之冠兮”。
故选B。二、其他(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中;“扣”,敲击;“聆”,聆听;“函胡”,重浊而模糊;“桴”,鼓槌;“余韵”,余音;“歇”,消失。
(2)中,“目见耳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臆断”,主观想象去猜测。【解析】(1)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山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山那块山石的声音清脆而悠扬,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2)任何事情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只凭主观想象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1)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楚辞”的代表作品。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说法正确。
(2)“《楚辞》是由西汉刘向创作而成的”说法错误。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汉武帝时;刘向整理古藉,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因此,《楚辞》是由刘向整理、编辑而成,并非由刘向“创作而成”。
(3)在先秦时期;“朕”只是“我”的一种说法而已。不仅尊贵的人能用,贩夫走卒也可以自称为“朕”。如屈原就曾在《楚辞·离骚》中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这里,屈原就用朕来表示自己。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说法正确。
(4)“考妣”在古代称已死的父母。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语出《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古代墓碑上常刻有“显考”“显妣”“先考”“先妣”。说法正确。
(5)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之前的诗歌,是《诗经》这样集体创作的作品;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说法正确。【解析】①.√②.×③.√④.√⑤.√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无以;没有用来的;晚年。
(2)见;看见;牧伯,长官;皇天后土,天地神明,;鉴,明察。
(3)陨首;献出生命;结草,报答恩情。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解析】(1)我如果没有祖母抚养;就不可能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有我的照料,也不能够安度她的晚年。
(2)我的苦衷;不仅蜀地的人和梁州;益州的长官们目睹明白。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3)我活着愿意献出生命,死后愿意结草来报答陛下的恩情。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及情感态度的能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诗歌开篇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不同处境下高低贵贱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解析】运用比喻手法。作者以“水”喻人,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孳”;繁殖。“顺”,顺应。“焉尔”,罢了。
(2)“苟”;如果。“恩”,宠爱。“忧”,担心。
(3)“吾小人”,我们小民。“飧”,晚饭。“饔”,早饭。“暇”,空闲。“蕃”,使动用法,使繁盛。“安”,使动用法,使安定。【解析】(1)我郭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活得长久且孳长茂盛;(只是)能顺着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使它依照本性生长罢了。
(2)假使能有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对树养护太过,担心得太多。
(3)我们小民中断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不得空闲,又怎么能使我们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呢?14、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本题注意(1)中“视”,看到;“硕茂”,硕大茂盛;“早实”,结果早。(2)中“若是”,像这样;“类”,相似。
【点睛】
翻译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解析】(1)看到橐驼种的树;或是移植来的,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硕大茂盛,结果早而且结得多。
(2)像这样(不能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这个行业当中一些种树人的行为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三、古代诗歌阅读(共5题,共10分)15、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D.“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错误,颈联写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句中“青眼”运用阮籍的典故,表示喜爱,诗人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故选D。16、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
D.“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赏析错误;不是苦闷,是老朋友来访的愉悦。
故选D。
《客至》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1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
赏析诗句;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仔细阅读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这是写景,出句写大雪纷飞中,但见鹡鸰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兄弟患难与共,这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对句则写惊风中,大雁离散失群,飞不成行。“雁行”也是切兄弟之意,就写景而言,这一联是赋笔,但赋中有比,同时从睹物兴怀而言,则又是象中有兴。诗人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他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所以将雪称作“急”,风称作“惊”,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运用的手法是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所写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正为黄庭坚所借鉴。这一联用典贴切,形象生动。对比鲜明,“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本题作答时,围绕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比喻和对比三种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组织答案即可。【解析】①颈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急雪”与“惊风”凸显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正反应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②运用比喻,大雪纷飞中,借相互依傍的鹡鸰鸟,恓惶的鸿雁来比喻兄弟患难与共。③运用对比,“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18、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错误。“再拜”可见客人有一定的身份;但一个“难”字明显表现出诗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的不悦。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客至》中;“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意思是:若肯与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从中可以看出,对于朋友的到来,作者极为热情,非常高兴。
《宾至》中,“不嫌野外无借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意思是:你要是真的不嫌这野外没有好酒好菜,以后高兴时还可以来看看我的小园里芍药花开。诗人特致歉意,兼邀贵客重来。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再“来看”花。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嘲讽之意,隐约可见了。再结合前文“老病人扶再拜难”“漫劳车马驻江千”可知,诗人品性高洁,对前来的贵宾敬而远之。【解析】(1)C
(2)《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
《宾至》尾联写希望贵宾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再来看花,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辞客气,流露出诗人的清高性格,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之。19、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的能力。
D.“余句皆以抒情为主”错误;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议论为主,而非“抒情”。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能力。
主题:本诗“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评价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并对诸葛亮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由此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蜀相》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借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抒发了自身的仕途失意悲哀。
表达方式:本诗“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此句是咏古迹抒情,其余七句均是议论,“诸葛大名垂宇宙”评价诸葛亮名垂千古;“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评价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评价其抱恨终身,英雄未遂平生志。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蜀相》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景,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议论,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赞扬其才能和忠心;尾联抒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解析】(1)D
(2)主题:相同之处,都借吟咏诸葛亮,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雄才大略、丰功伟绩的称颂,对其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不同之处,本诗侧重表现诸葛亮的才智胆略,而《蜀相》吊古伤己,在称颂诸葛亮同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的感慨。
表达方式:相同之处,都有议论抒情。不同之处,本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抒情外,余句皆以议论为主。而《蜀相》颔联写景,颈联议论,尾联抒情。四、情景默写(共1题,共5分)2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1)抓住题干中的提示信息“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可推断填入句子“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需要注意的字:潦;潭、凝。
(2)抓住题干中的提示信息“祖母的年龄”“为下文提出赡养祖母终老作铺垫”可推断填入句子“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需要注意的字:陛;报。
(3)抓住题干中的提示信息“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遮天蔽日,声势浩大”,可推断填入句子“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需要注意的字:翼、垂。【解析】①.潦水尽而寒潭清②.烟光凝而暮山紫③.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④.报养刘之日短也⑤.不知其几千里也⑥.其翼若垂天之云五、语言表达(共4题,共24分)2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①词语搭配不当“贸然”与“出现”搭配不当;“贸然”意思是轻率地,不加考虑地。一般与“决定”搭配,不能与“出现”搭配。“贸然”改为“突然”。
③结构混乱;“根据所记载”中“所”字删掉或改为“的”。
⑤语序不当;递进关系语序颠倒了,“客星”晚上能见到应是正常的情况,白天能看到是特殊的情况。改为“它不仅晚上非常耀眼,而且白天也可看到”。
⑥不合逻辑;“近”表示接近,还没达到;“左右”表示或者接近,或者略微超过。“近”和“左右”删掉其一。
⑨结构混乱;原句“天文学的进步”与“我们”都是主语,只能保留一个,可以在“我们”前加上“让”或“使”使其丧失主语的资格。
【点睛】
病句辨析的几种方法:
①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
②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
③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
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
⑤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解析】①“贸然”改为“突然”。③“所”字删掉或改为“的”。⑤改为“它不仅晚上非常耀眼,而且白天也可看到”。⑥“近”和“左右”删掉其一。⑨“我们”前加上“让”或“使”。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②句;“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不合逻辑,应改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疫情传播过程”中,“切断”“过程”搭配不当。
③句;关联词运用不当,“只要就”表述绝对化,换成表示条件关系的“只有才”。
④句;成分残缺,“掌握疫情和警示”“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都缺少宾语,改为“掌握疫情和警示信息”,“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⑥句,语序不当,“给我们不断地敲响警钟”改为“不断地给我们敲响警钟”。【解析】②句,“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应改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疫情传播过程”不搭配,改为“切断疫情传播途径”。③句,应将“只要就”换成“只有才”。④句,“掌握疫情和警示”改为“掌握疫情和警示信息”;“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改为“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措施”。⑥句,“给我们不断地敲响警钟”改为“不断地给我们敲响警钟”。23、略
【分析】【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尚品牌店装修合同样本
- 2025年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停薪留职协议
- 夜间快递运输线路外包合同
- 保险公司装修质量保证协议
- 产业园装修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工程师聘请合同-@-1
- 学校教室半包装修合同样本
- 工厂车间装修包工协议
- 家电卖场展位装修合同书
- 保险公司装修制式合同样本
- 自卸车司机实操培训考核表
- 教师个人基本信息登记表
- 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及答案共20篇
- ESD测试作业指导书-防静电手环
- 高频变压器的制作流程
- 春季开学安全第一课PPT、中小学开学第一课教育培训主题班会PPT模板
- JJG30-201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方法表格模板100天
- APR版制作流程
- 《C++程序设计》完整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