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考化学四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亳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常温反应制备陶瓷

B.纺织业利用氢氧化钠的强氧化性将其作为漂洗的洗涤剂

C.利用明利的水溶液除去铜器上的铜锈,因AP+水解呈酸性

D.”丹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中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2、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但不一定都溶于水

B.葡萄糖和果糖性质不同,但分子式相同

C.蔗糖和葡萄糖都是单糖

D.摄入人体的纤维素在酶的作用下能水解为葡萄糖

3、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冰醋酸、纯碱、铜绿、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

B.HC1O、H2s04(浓)、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AkAl2()3>Al(OH)3均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都属于两性化合物

D.H2s0八NaOH、AlCb均为强电解质,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4、下列各组物质所含化学键相同的是()

A.钠(、a)与金刚石(C)

B.氯化钠(NaCD与氯化氢(HC1)

C.氯气(CL)与氨气(He)

D.碳化硅(SiC)与二氧化硅(SiO2)

5、“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与空气接触会失效

B.不能与“洁厕剂”(通常含盐酸)同时使用

C.1L0.2mol/LNaCIO溶液含有O.lmolClQ-

D.O.lmolNaCIO起消毒作用时转移0.2mole-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中:Ca-Cu2\Br\CE

2

B.能使酚猷变红的溶液中:K'、Na\C03-.A1(V

C.c(C10-)=lmol・!/的溶液中:Fe2\Al"、NO;、F

22

D.K,/c(OH-)=O.hnol・L的溶液中:NBAMg\SO4\CH3COO'

1

7、将VmL1.0mol-f盐酸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

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i+V2=50mL)。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0C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约为L0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8、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液体石蜡分解及其产物性质实验。下列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b、c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不同

B.实验中可能看不到b、c中溶液明显褪色

C.d中溶液变浑浊证明石蜡分解产生了CO2

D.停止加热后立即关闭K可以防止液体倒吸

9、图1为CO2与CH,转化为CHKOOH的反应历程(中间体的能量关系如虚框中曲线所示),图2为室温下某溶液中

CH3COOH和CH3coO一两种微粒浓度随pH变化的曲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0.10.

-\'/~

Lo.CH,COOH\JCH.COO

1

oa.:)U4.76.O.O5)

最__।।―

爰o.

o.

图1•图2

A.CW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会断开C—H键,断键会吸收能量

B.中间体①的能量大于中间体②的能量

C.室温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0f76

D.升高温度,图2中两条曲线交点会向pH增大方向移动

10、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4g。粒子(蛆/+)含

A.2NA个a粒子B.2NA个质子C.NA个中子D.NA个电子

11、将0.03molCL缓缓通入含0.02molH2sO3和0.02molHI的混合溶液中,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的c(H+)与C12用量的

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溶液的体积视为不变)

12、某烧的含氧衍生物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我原子

•-策原子

•一氢亲子

A.名称为乙酸乙酯

B.显酸性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有3种

C.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除反应

D.能使溟水或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13、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结论

B.PM2.5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C.苯、四氯化碳、乙醇都可作萃取剂,也都能燃烧

D.淀粉、油脂、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石油裂解气用途广泛,可用于合成各种橡胶和医药中间体。利用石油裂解气合成CR橡胶和医药中间体K的线路

如下:

已知:I.氯代是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3,氯的质量分数约为62.8%,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2:1.

COOC2H5pvOOC2H5

H2O/Pf

工H—CHC2HsONaH>R—CH2cOOH。

△,-C02

COOCH

COOC2H525

(DA中官能团的结构式为,D的系统名称是

(2)反应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依次写出①和③的反应类型

(3)写出F-G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K的结构简式为.

(5)写出比G多2个碳原子的同系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6)已知双键上的氢原子很难发生取代反应。以A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B。合成路线流程

图示如下:

H?C=CH?Br卸潞液.巧一产。

BrBr°

18、苯丁酸氮芥是一种抗肿瘤药,其合成路线如下。其中试剂①是丁二酸醉(),试剂③是环辄乙烷

蒋夕山),且环氧乙烷在酸或碱中易水解或聚合。

CHCONH-^^》CO(CH)COOH"十(CH)COOH

3试,①CH3COMI2223

-c_

试剂②ruMA试剂③-INCHCOOCH

-~~►CHHJSNOJ---------------►(HOCH2cH2研(2)33

一%JC15H21NO2CI2»(C1CH2CH2)2N-^^—(CH2)3C00H

笨丁酸氨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n,反应vo

(2)写出C物质的结构简式—o

(3)设计反应m的目的是一<,

(4)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G有下列性质,请写出G的结构简式—,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②能与盐酸反应成盐,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④0.1摩尔G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放出标况下2.24升氢气

(5)通过酸碱中和滴定可测出苯丁酸氮芥的纯度,写出苯丁酸氮芥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6)1,3.丁二烯与滨发生1,4加成,再水解可得1,4-丁烯二醇,设计一条从1,4-丁烯二醇合成丁二酸的合成路线

(所需试剂自选)一

19、某学习小组研究溶液中Fe2•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观察,记录结果。

2清0.01molLT

2mL0.80mol-L-12mL0.80mohL-1

FeSO”溶液SH=4.5)(NHhFWSO。?溶液(pH7.0)

实验I

物质0minIminIh5h

FeSO4淡黄色桔红色红色深红色

(NH4)2Fe(S04)2几乎无色淡黄色黄色桔红色

(1)上述(NH4)2Fe(S04)2溶液pH小于FeS04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溶液的稳定性:

FeSO4(NH4)2Fe(S04)2(填或"V”)。

(2)甲同学提出实验I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可能是(NHJzFeGOJz溶液中的NHZ保护了Fe,因为NH;具有还原性。

进行实验H,否定了该观点,补全该实验。

操作现象

取____一,加______,观察。与实验I中(NHj^eCO,溶液现象相同。

(3)乙同学提出实验I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是溶液酸性不同导致,进行实验III:分别配制0.80mol・I/】pH为1、

2、3、4的FeS(X溶液,观察,发现pH=l的FeSO,溶液长时间无明显变化,pH越大,FeS(X溶液变黄的时间越短。

2>

资料显示:亚铁盐溶液中存在反应4Fe+02+10H20=4Fe(0H)J+8H+

由实验HL乙同学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o

(4)进一步研究在水溶液中Fe?♦的氧化机理。测定同浓度FeSOo溶液在不同pH条件下,Fe?•的氧化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如图(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几乎无变化)。反应初期,氧化速率都逐渐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o

(5)综合以上实验,增强Fe?+稳定性的措施有o

20、CuCI用于石油工业脱硫与脱色,是一种不溶于水和乙醇的白色粉末,在潮湿空气中可被迅速氧化。

I.实验室用CuSO4-NaCI混合液与Na2s03溶液反应制取CuCL相关装置及数据如下图。

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仪器1的名称是________;制备过程中Na2s过量会发生副反应生成[Cu(SO3)2p,,为提高产率,仪器2

中所加试剂应为(填“A”或)。

A、CuS64・NaCl混合液B、Na2s。3溶液

(2)乙图是体系pH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写出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丙图是产率随pH变化关系

图,实验过程中往往用CuSOvNa2cCh混合溶液代替Na2s03溶液,其中Na2c。3的作用是

并维持pH在___________左右以保证较高产率。

(3)反应完成后经抽滤、洗涤、干燥获得产品。

抽滤所采用装置如丁图所示,其中抽气泵的作用是使吸滤瓶与安全瓶中的压强减小,跟常规过滤相比,采用抽滤的优

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洗涤时,用“去氧水”作洗涤剂洗涤产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n.工业上常用cuci作。2、co的吸收剂,某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上测定高炉煤气中co、C02、N2和

02的含量。

CuQ的11酸澹液Za1s>O,和KOHKOHifclt

妁混合汽液

已知:Na2s2。4和KOH的混合溶液也能吸收氧气。

(4)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D

(5)用D装置测N2含量,读数时应注意

21、硒(Sc)是第四周期第VIA族元素,是人体内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HzSe是制备新型光伏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

料和金属硒化物的重要原料。

(1)工业上从含硒废料中提取硒的方法是用硫酸和硝酸钠的混合溶液处理后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再与盐酸共热,

硒酸转化为亚硒酸,硒酸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最后通入SO2析出硒单质。

(2)TC时,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3moi%和ImolSe,发生反应:H2(g)+Se(s)0H?Se(g),AH<0

①下列情况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气体的密度不变b.v(H2)=v(H2Se)

c.气体的压强不变d.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②温度对H2Se产率的影响如图

2(X)30()4(M)5(M)6(X)〃七

550℃时H2SC产率的最大的原因为:o

(3)FhSe与CO2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H2Se(g)+CO2(g)^COSe(g)+H2O(g)o该反应速率较低的原

因除了温度和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外还可能—(填标号)。

A.催化剂活性降低B.平衡常数变大

C.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反应活化能大

①在610K时,将0.1011101(:02与0.4011101口28©充入2.51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反应

平衡常数Ki=—o

②若在620K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若在610K绝热容器中重复实验,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_

(填或“=")Kio

(4)已知常温下HzSe的电离平衡常数KHI=1.3X10U、Ka2=5.0xl0",则NaHSe溶液呈_____(填“酸性”或“碱性”)。

49

(5)HzSe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备出CuSe,己知常温时CuSe的Ksp=7.9xl0-,CuS的K、p=l.3xl0叫则反应CuS(s)+

Se2-(aq)BCuSe(s)+S2-(aq)的化学平衡常数K=(保留2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母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题分析】

A.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常温下不反应,A错误;

B.氢氧化钠没有强氧化性,作漂洗剂时利用它的碱性,B错误;

C.明矶在水溶液中A伊水解生成硫酸,可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正确;

D.丹砂中的硫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汞与硫化合生成丹砂,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D错误;

故选C。

2、B

【解题分析】

A项,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纤维素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故A项错误;

B项,葡萄糖和果糖结构不同,性质不同,但分子式相同,故B项正确;

C项,窗苗糖为单糖,蔗糖为二糖,故C项错误;

D项,人体内无纤维素酶,不能使纤维素发生水解生成葡荀糖,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题目点拨】

糖类物质是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aldehyde)或酮类(Ketone)化合物,在水解后能变成以上两者之一的有机化合物。

在化学上,由于其由碳、氢、氧元素构成,在化学式的表现上类似于“碳”与“水”聚合,故又称之为玻水化合物。

3、B

【解题分析】

A.纯碱属于盐,不属于碱,故A错误;B.HC1O.H2s04(浓)、HN(h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故B正确;

C.A1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故C错误;D.H2sO’、AlCb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

4、D

【解题分析】

根据晶体的类型和所含化学键的类型分析,离子晶体中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共价键;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化学键,

但若含,则一定为共价键;原子晶体中含共价键;金属晶体中含金属键。

【题目详解】

A、钠为金属晶体,含金属键;金刚石为原子晶体,含共价键,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是离子晶体,含离子键;HQ为分子晶体,含共价键,故B不符合题意;

C、氯气为分子晶体,含共价键;He为分子晶体,是单原子分子,不含化学键,故C不符合题意;

D、SiC为原子晶体,含共价键;二氧化硅也为原子晶体,也含共价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题目点拨】

本题考察了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的关系,判断依据为: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

键结合,分子晶体中分子之间以范德华力结合,分子内部可能存在化学键。

5、C

【解题分析】

A.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长期与空气接触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分解,导致消毒液失效,故A

正确;

B.“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IO,“洁厕剂”通常含盐酸,二者同时使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而失效,不能

同时使用,故B正确;

C.1L0.2moi/LNaClO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2mol,NaClO属于强碱弱酸盐,CKT水解生成HCIO,导致溶液中

CIO•的物质的量小于0.2moL故C错误;

D.NaClO具有氧化性,起消毒作用时C1元素化合价降低,由+1价变为价,贝iJO.lmolNaCIO转移0.2mol&,故D

正确;

答案选c。

【题目点拨】

次氯酸是一种比碳酸还弱的弱酸,它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具有漂白性,强氧化性等性质,在使用时经常制成含氯的化

合物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易于保存和运输,在次氯酸钠杀菌消毒时氯的化合价降低为价。

6、B

【解题分析】

A、含Ci>2+的溶液呈蓝色,故A错误;B、能使酚配变红的溶液显碱性,故四种离子都能共存,则B正确;

Kw

C、c(CKT)=lmoH/的溶液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2+、I,故C错误;D、40”)二°1m讣口的溶液呈酸性,则

CHbCOO•不能共存,即D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7、B

【解题分析】

A、由图,将图中左侧的直线延长,可知该实验开始温度是21C,A错误;

B、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正确;

C、恰好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的体积是30mL,由VI+V2=50mL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mL,

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03Lxl.OmolL-14-0.02L=1.5molL_,,C错误;

D、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氢氧化钢晶体与氯化铁反应有水生成,该反应是吸热反应,D错误;

答案选B。

【题目点拨】

根据图像,温度最高点为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此时酸和碱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理解此点,是C的解题关键。

8、C

【解题分析】

石蜡油在碎瓷片催化作用下发生裂化反应,生成物中含有烯烧,把生成物通入溟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溶液

褪色,通入酸性高铸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可使酸性高锌酸钾溶液褪色,据此解答。

【题目详解】

A.装置b中澳的四氯化碳溶液与分解生成的烯点发生加成反应,装置c中酸性高铳酸钾溶液与分解生成的烯煌发生

氧化反应,反应类型不同,A正确;

B.石蜡油受热分解需要温度比较高,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石蜡油受热分解生成的产物较少,实验中可能看不到b、c

中溶液明显褪色,B正确;

C.装置c中烯煌被酸性高钵酸钾溶液氧化也能生成CO2使d中溶液变浑浊,所以d中溶液变浑浊不能证明石蜡分解

产生了C<h,c错误;

D.停止加热后立即关闭K,后面装置中的液体就不会因为温度下降压强变化而产生倒吸,D正确;

答案选C。

9、D

【解题分析】

A.虚框内中间体的能量关系图可知,CH,分子在催化剂表面断开C-H键,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A项正确;

B.从虚框内中间体的能量关系图看,中间体①是断裂C—H键形成的,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中间体②是形成

C—C和O—H键形成的,形成化学键需要释放能量,所以中间体①的能量大于中间体②的能量,B项正确;

C.由图2可知,当溶液pH=4.76,c(CHjCOOH)=c(CH3COO)=0.05mol/L,CH3COOH•CH3COO+H+的电离常数

c(CHCOO)»c(H4)

3=c(H+)=10-4/76oC项正确;

'C(CH3COOH)

D.根据CH3COOH.3coO+H+的电离常数K产)可知,图2两条曲线的交点的c(H+)值等于

醋酸的电离常数Ka的值,而升高温度电离常数增大,即交点的c(H+)增大,pH将减小,所以交点会向pH减小的方向

移动。D项错误;答案选D。

10、B

【解题分析】

4g

A.4gG粒子C*He2+)的物质的量为=lmol,共有NA个a粒子,故A错误;

4g/mol

4g

个含有2个质子,4ga粒子皈+)的物质的量为砺十岫共有2NA个质子,故B正确;

C.1个含有2个中子,ga粒子(4m2+)的物质的量为u=lmol,共有2N.、个中子,故C错误;

4g/mol

D.4He2+中没有电子,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Bo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注意掌握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

11、A

【解题分析】

本题涉及两个反应:Ch+HzSOj+HzO-2HC1+H2SO4,CL+2HI-2HC1+I2o第一个反应会导致溶液中的c(BT)增大,

第二个反应不会使溶液中的c(H+)变化。通过反应L+H2sO3+H2O-2HI+H2s04知H2s03的还原性强于HL所以H2s。3

优先被氧化,先发生第一个反应,据此分析。

【题目详解】

H2s03与碘离子都具有还原性,但是H2s03还原性强于碘离子,通入氯气后,氯气首先氧化H2s03为H2s04,H2SO3

反应完毕,然后再氧化r。

氯气氧化亚硫酸生成硫酸:

Ch+H2SO3+H2O=H2SO4+2HCI

O.OZmolO.OZmol0.02mol0.04mol

H2s03为弱酸,生成两种强酸:H2s。4和HCLc(H+)增大,H2s反应完毕,消耗Ch0.02mobCb过量O.OlmoL

然后再氧化I:

Cl2+2HI=Br2+2HI

().01molO.OZmoi

HI全部被氯气氧化转变为I2和HCLHC1和HI都是强酸,所以c(H+)不变;

答案选A。

【题目点拨】

本题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还原性强弱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B

【解题分析】

由结构模型可知有机物为CH3COOCH=CH2,含有酯基,可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

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题目详解】

A.有机物为CH3coOCH二CH2,不是乙酸乙酯,故A错误;

B.该化合物的链状同分异构体中,显酸性的同分异构体有CH2=CHCH2COOH、CH3CH=CHCOOH.

CH2=CH(CH3)COOH,

共3种,故B正确;

C.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

D.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溟水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镒酸钾反应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原理不同,故D

错误;

答案选B。

13、D

【解题分析】

A.乙烯与溟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1,2.二溟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因此溟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正确;

B.乙酸乙酯属于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钠和乙醇,因此混合液不再分层,故B正确;

C.热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和葡萄糖产生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氢氧化铜被葡萄糖还原,葡萄糖表现了还原性,故C

正确;

D.乙醇与钠反应不如乙酸与Na反应剧烈,则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氢不如乙酸按基中的氢活泼,故D错误;

答案选D。

14、A

【解题分析】

A.单质硅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的原料,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成分,故A错

误;

B.明研溶液中A1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为Cii2(OH)2c03,能够溶于酸性溶液,可以利用明矶溶液的酸性清除铜

镜表面的铜锈,故B正确;

C.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能够与高级脂肪酸钠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钙沉淀,去污能力减弱,故c正确;

D.瓷器由黏土烧制而成,瓷器的主要原料为黏土,故D正确;

答案选A。

15、C

【解题分析】

A.MnOz和浓盐酸制取氯气,需要加热,A不符合题意;

B.NO不能选排空气法收集,B不符合题意;

C.CaCOj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HCL浓硫酸干燥后,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C

符合题意;

C.用Ca。与浓氨水制取氨气,进入X中时氨气会溶解,而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方法收集,不能

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o

16、A

【解题分析】A、利用SO2有毒,具有还原性,能抗氧化和抗菌,故正确;B、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

没有在Inm-lOOnm之间,构成的分散系不是胶体,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错误;C、四氯化碳不能燃烧,故错误;D、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

17、c=c.-Br1,3•二氯丙烷NaOH溶液,△(加热)加聚反应取代反应

()HCCH2CHO+4Ag(NH3)2OHINH4OOCCH2COONH4+2H2O+4Ag+6NH3T\COOH

口NaOH溶液八/\,OH“ClOH浓硫酸

BrOH-

Br/MV——~~>HQ/VTV--A

【解题分析】

由CH2=CH・CH=CH2反应至!JA(C4H6Br)发生加成反应,根据框图到C为1,4.二滨-2.丁烷,A-B为取代;再根据

⑴银抬港濮.R乙用,-知F为醛,E为醇,G为竣酸;H为酯,由此知

回3回台回(2)H*1-1浓薛酸,△

道D为1,3-二氯丙烷。H为CH3CH2OOCCH2COOCH2CH3,H与C反应根据信息即可判断。

【题目详解】

(1)由CH2=CH・CH=CH2反应至IJA(C4H6Br)知,A中含有碳碳双键和澳原子。已知氯代燃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3,

氯的质量分数约为62.8%,n(Cl)=[113x62.8%]/35.5=2,D的化学式为C3H6cL,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2:1.则D的

结构简式CH2cleH2cle出。系统命名为13二氯丙烷;

(2)由框图回^回知回且照回D为卤代烧,E为醇,所以反应②的条件是NaOH

溶液,△(加热);由反应⑴B的反应条件知道①为加聚反应;由③的条件

aC4HseI

TC,HsONa知③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3根据Z回⑴*辔旗•叵知E为醇,F为醛,所以F-G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HCCH2CHO+4Ag(NH3)2OH>NH4OOCCH2COONH4+2H2O+4Ag+6NH3T。

COOCJHJ

(4)根据己知R-*坨0肝医为中间体

>R—CH2coOH和HQ/H・

△*一COj△No?

COOC2H5

以K的结构简式为〔〉COOH;

⑸通过上述分析知为比多个碳原子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有、

GHOOCCH2COOH,G2H00C、/00GH

COOHCOOH

(6)已知双键上的氢原子很难发生取代反应,经分析知A为Br〜'vBr,以A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

剂合成B(丫^)的路线图为:Br〜vBr回联迷HO八QOH业HCQ[JOH选'曳f。

(CH)C00CII将粉酸转化成酯,防止环氯乙烷水解或聚合

18、还原反应取代反应H2N233

(CH2)3COOH+3NaOH―j(H0ClhCll2)zN(Cll2)sC00Na+2NaCl+H2O

CH—CH-CH—CH口

I?zIz?M2/NI

HOCH2-CH2-CH2-CH2OH^^*HOOC-CH2-CH2-COOH

on八惟“4刑

【解题分析】

⑴对比A、B的结构简式可知,A中埃基转化为亚甲基;对比D与苯丁酸氮芥的结构可知,反应V为取代反应;

⑵试剂③是环氧乙烷,对比B、D的结构简式,反应m是B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

⑶试剂③是环氧乙烷梦环氧乙烷在酸或碱中易水解或聚合,结合B的结构分析解答;

⑷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旦基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②能与盐酸反应成盐,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说明含

有氨基,不含竣基,③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酯基、醛基,④0.1摩尔G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放出标

况下2.24升氢气,说明结构中含有2个羟基,加成分析书写G的结构简式;

⑸苯丁酸氮芥中的。原子、牧基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CH?—CH—CH—CH?

⑹以1,4.丁烯二醇(熊•慕)合成丁二酸(HOOC・CH2・CH2・COOH),为了防止羟基氧化过程中碳碳双键断

裂,需要首先将碳碳双键转化为单键,再氧化,加成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1)对比A、B的结构简式可知,A中转化为氨基,叛基转化为亚甲基,属于还原反应(包括肽键的水解反应);对比D

与苯丁酸氮芥的结构可知,反应V为取代反应,而反应VI为酯的水解反应,故答案为:还原反应;取代反应;

(2)试剂③是环氧乙烷,对比B、D的结构简式,反应III是B与甲醇发生的酯化反应,故C的结构优式为:

CHCOOCH故答案为:(CH)COOCH;

H2N(2)S3,2S3

⑶试剂③是环氧乙烷(G梦为),环氧乙烷在酸或碱中易水解或聚合,根据流程图,设计反应in的目的是:将B中的

毅酸转化成酯,防止环氧乙烷水解或聚合,故答案为:将瘦酸转化成酯,防止环氧乙烷水解或聚合;

(4)D((H0CU2CH2)2N(CHz&COO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G有下列性质: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的一氯

取代物只有一种,②能与盐酸反应成盐,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说明含有氨基,不含竣基,③能发生水解反应和

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酯基、醛基,④0」摩尔G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放出标况下2.24升氢气,说明含有2个羟基,符

(CH,4。一C-H

合条件的结构为等,故答案为:

HOCH2cHz/一CH2CH2OH

m,

⑸苯丁酸氮芥中Cl原子、陵基均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COOH+3NaOH上.(HOCH2cli2)/

(C1CH2CH2)2N23(CII2)3C00Na+2NaCI+H2O,故答案为:

(CH)COOH+3NaOH'(IIOCI12cli

(ClCH2cH2冰23(CII2)3C00Na+2NaCI+H2O;

CHp—CH-CH—CH2

⑹以1,4.丁烯二醇M)合成丁二酸(HOOC・CH2・CH2・COOH),1,4.丁烯二醇可以首先与氢气加成生

成I,4•丁二醇(HOCH2・CH2・CH2・CH2OH),然后将HOCH2・CH2・CH2・CH2OH催化氧化即可,合成路线为

CHp—CH-CH—CH;>H/N.a.A

IIq,HOCHi-CHz-CHz-CHzOH—^*HOOC-CH2-CH2-COOH,故答案为:

onon△依死刑

CH?—CH-CH—CH;>H/N.CeA

II二,HOCHz-CHi-CHi-CHzOH—^*HOOC-CH2-CH2-COOH

onon八催化剂e

19、NH/+H2O-HzO+H*<取2mLpH=4.。的0.80mol-L-1FcSO,溶液加2滴0.01mol-L_1KSCN

溶液溶液pH越小,Fe"越稳定溶液中存在平衡4Fe"+02+10H20=4Fe(0H)3+8H\c(HD大,对平衡的

抑制作用强,Fe?♦更稳定生成的Fe(OH)3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加一定量的酸;密封保存

【解题分析】

(1)(NH4)2Fe(SO4)2溶液和FeSOj中的%2+浓度相同,但中(NH4)2Fe(SO4)2含有浓度较高的NH4+;通过表

格中的颜色变化来分析;

(2)由于是要验证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是否是由于(NHQ2Fe(SO。2溶液中的NH「保护了F/+导致,根据控制变

量法可知,应除了让NH』+这个影响因素外的其它影响因素均保持一致,据此分析;

(3)由实验DI可知,溶液的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则F/+越稳定;亚铁盐溶液中存在反应4Fe2++O2+10H2O=4Fe

(OH)3+8H+,根据平衡的移动来分析;

(4)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来分析;

(5)根据上述实验来分析。

【题目详解】

+

(1)(NH4)ZFC(SO4)2溶液和FeSO4中的F/+浓度相同,但(NH4)2FC(SO4)2溶液中含有浓度较高的NH4,NHZ

水解显酸性,导致(NH4)2Fe(SO。2中的pH更小;通过表格中的颜色变化可知(NH4)2Fe(SO4)2中的Fe?+被氧

++

化的速率更慢,即溶液的稳定性:FeSO4V(NH4)iFe(SO4)2,故答案为:NH4+H2O^=NH3*H2O+H;<;

(2)由于是要验证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是否是由于(NH4)2Fe(SO4)2溶液中的NH』+保护了Fe?+导致,根据控制变

量法可知,应除了让NH4+这个影响因素外的其它影响因素均保持一致,故应取2mLpH=4.0的0.80mol・L」FeS04溶液

于试管中,加2滴中01mol・L“KSCN溶液,过若观察到的现象与实验I中(NH4)2Fe(SO4)2溶液现象相同,则说

明上述猜想不正确,故答案为:取2mLpH=4.0的0.80mol・I/FeS04溶液;加2滴0.01mol・LBSCN溶液;

2+

(3)由实验III可知,溶液的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则Fe?+越稳定;亚铁盐溶液中存在反应4Fe+O2+10H2O^4Fe

(OH)3+8H+,溶液的pH越小,则氢离子浓度越大,平衡左移,则Fe?+的氧化被抑制,故答案为:溶液pH越小,

+

Fe2+越稳定;溶液中存在平衡4Fe2++Oi+10H2O=UFe(OH)3+8H\c(H)大,对平衡的抑制作用强,Fe?+更稳

定;

(4)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而同一条曲线上的浓度FeSO«溶液相同,且应随着反应的

进行,FG+的浓度减小,故不是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而此反应为溶液中的反应,故压强对此反应速率无影响;而

此反应中温度不变,故能影响反应速率的只有催化剂,故唯一的可能原因是生成的Fe(OH)3对反应有催化作用,故

答案为:生成的Fc(OH)3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5)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加入一定量的酸会抑制Fe?+的氧化,或是隔绝空气密封保存,故答案为:加入一定量的酸,

密封保存。

【题目点拨】

(NH4)2Fe(SO4)2溶液中含有浓度较高的NH4+,NW+水解显酸性,导致(NH。2Fe(SO4)2中的pH更小,NHJ

保护了Fe?+是解答关键,也是试题的难点和突破口。

2+2-+2-

20、三颈烧瓶B2CU+SO3+2C1"+H2O=2CuCU+2H+SO4及时除去系统中反应生成的H+3.5

可加快过渡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写一条)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同时防止Cu。被氧化CTBTA

温度降到常温,上下调节量气管至左右液面相平,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任意两条)

【解题分析】

I.(1)根据仪器的结构和用途回答;

仪器2中所加试剂应为Na2sCh溶液,便于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滴加的速率,故选叽

(2)乙图随反应的进行,pH降低,酸性增强,CM+将一氧化,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2cli2++SO32—+2CT+

H2O=2CUCI14-2H++SO42-;

丙图是产率随pH变化关系图,pH=3.5时CuCl产率最高,实验过程中往往用CuSO4-NazCCh混合溶液代替Na2SO3

溶液,控制pH。

(3)抽滤的优点是可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写一条);

洗涤时,用“去氧水”作洗涤剂洗涤产品,作用是洗去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