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第三版)课件全套 邵汝峰 项目1-7 GSM-R系统巡查 -5G-R网络建设_第1页
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第三版)课件全套 邵汝峰 项目1-7 GSM-R系统巡查 -5G-R网络建设_第2页
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第三版)课件全套 邵汝峰 项目1-7 GSM-R系统巡查 -5G-R网络建设_第3页
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第三版)课件全套 邵汝峰 项目1-7 GSM-R系统巡查 -5G-R网络建设_第4页
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第三版)课件全套 邵汝峰 项目1-7 GSM-R系统巡查 -5G-R网络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移动通信系统项目1

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巡查项目2

GSM-R系统业务功能验证项目3

GSM-R无线网络规划项目4

GSM-R无线网设备安装与调试项目5

GSM-R无线网设备维护项目6

GSM-R无线网优化项目7

5G-R网络建设铁

统任务1

查看GSM-R系统设备任务2

绘制GSM-R系统组网图项目1铁

查任

务1查

GSM-R

备-任务单任

务1查

GSM-R

备-资讯单一、移动通信概述

1.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信双方或者至少有一方可以处于移动状态的通信方式。2.移动通信的特点

(1)必须利用无线电波传输信息

(2)无线电波传播情况复杂(损耗、衰落、多普勒频移等)(3)易受噪声和干扰影响(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互调干扰、远近效应、多址干扰)

(4)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率资源有限(150M、450M、900M、1800M、2000M频段)

务1查

GSM-R

备-资讯单一、移动通信概述

2.移动通信的特点

(5)管理和控制复杂

位置登记、越区切换、漫游、呼叫、安全

(6)对移动台要求高

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多、操作方便

耗电量小、辐射小、适应各种环境

美观时尚、性价比高

务1查

GSM-R

备-资讯单一、移动通信概述

3.移动通信的分类

(1)按设备的使用环境划分

陆地、海上、空中

(2)按服务对象划分

公用、专用

(3)按信号形式划分

模拟、数字

(4)按多址方式划分FDMA、TDMA、CDMA、SDMA

(5)按工作方式划分

单工、双工、半双工

务1查

GSM-R

备-资讯单一、移动通信概述

单工是指通信双方设备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的工作方式。

发射机发射机接收机接收机f1f1(f2)f1(f2)f1发话器发话器受话器受话器PTTPTT任

务1查

GSM-R

备-资讯单一、移动通信概述

双工是指通信双方收发信机均同时工作,即任一方讲话时,都可以听到对方的语音。

发射机发射机接收机接收机f1f2f2f1AB发话器发话器受话器受话器天线共用器任

务1查

GSM-R

备-资讯单一、移动通信概述

半双工是指通信双方,有一方使用双工方式,而另一方则采用双频单工方式。

发射机发射机接收机接收机f1f2f2f1AB发话器发话器受话器受话器天线共用器PTT任

务1查

GSM-R

备-资讯单一、移动通信概述

4.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把整个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区域(称为小区),每个小区各自使用小功率的发射机进行覆盖,许多小区像蜂窝一样能布满任意形状的服务地区。

图5-5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图5-5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MSCBSMSPSTN负责移动台之间或移动台与固定台之间的呼叫接续;进行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和管理。负责与移动台的无线连接。终端设备,负责发送和接收信息。分组讨论铁路哪些场合会用到移动通信?司机车站值班员调度员线路维护调车作业供电作业事故救援任

务1查

GSM-R

备-资讯单二、铁路移动通信

1.移动通信在铁路中的作用铁路部门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就称为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它负责实现铁路工作人员之间或铁路专用设备之间的移动通信。是控制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实现铁路调度指挥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是为旅客、货主等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平台任

务1查

GSM-R

备-资讯单二、铁路移动通信

2.我国铁路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铁路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列调系统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系统无线列调调度总机有线线路调度分机车站电台话音无线调度命令传送系统TDCS总机有线线路TDCS分机调度命令机车装置调度命令装置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车站电台数据无线车次号校核系统TDCS总机有线线路TDCS分机车次号装置车站数据解码器车站电台机车安全信息综合检测装置(TAX箱)机车数据采集编码器数据其他独立移动通信系统原有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不足各种体制大多为模拟体制,干扰严重各系统各成体系,互不兼容,资源利用率不高大都利用模拟信道进行话音通信,限制了数据业务的开展。不能满足新一代列车控制系统、调度与监控信息传送对车—地传输通道的要求。铁路发展对移动通信的要求调度指挥和安全生产的需要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的需要铁路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原有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不足铁路发展对移动通信的要求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任

务1查

GSM-R

备-资讯单二、铁路移动通信

3.GSM-R的发展和应用1993年,国际铁路联盟(UIC)与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协商,提出了欧洲各国铁路下一代无线通信的标准---GSM-R。1999年,第一个GSM-R网络在瑞典至丹麦的Oresund大桥建成并投入运营。随后,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建设了自己的GSM-R网络……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对新一代专用移动通信技术进行跟踪研究,并于2000年底正式确定将全球铁路移动通信系统(GSMforRailways,GSM-R)作为我国铁路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GSM-R铁路移动通信技术GSM:GlobalSystemforMobile Communications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公共通信)GSM-R:GSMforRailways

全球铁路移动通信系统(专用通信)GSM-R是专门针对铁路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而推出的专用系统,它基于成熟的GSM技术并在功能上有所超越。GSM-R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现移动话音和数据传输的一种技术体制。GSM-R=GSM+铁路特色功能

对现有铁路有计划、有重点地配备GSM-R系统。

对新建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统一配备GSM-R系统。

务1查

GSM-R

备-资讯单二、铁路移动通信

4.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2020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经过业务需求分析和技术经济比选,结合我国加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基本明确了5G-R(铁路5G专网)的系统建设目标。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研究5G-R技术标准,拟将5G技术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广连接、高智能等特性应用到铁路中,满足高速铁路移动通信中的可信性和持续在线可靠传输的严格要求,服务诸如高速铁路CTCS-4、自动驾驶、大规模物联网等智能铁路新业务。任

务1查

GSM-R

备-资讯单三、GSM-R系统结构

台CIR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主机人机界面MMI话筒扬声器、打印机天线馈线手持台提供话音通信紧急呼叫个别呼叫组呼广播GPH通用手持台OPH作业手持台GPH用于铁路的一般场合OPH增加了一些特有设计,比如紧急呼叫按钮、可悬挂装置等,提供给在特殊场合的人员使用

列控电台:发送和接收CTCS-3级列控系统中的列车控制信息主机DMI放在驾驶室主机通过馈线连接到车顶的天线用户识别卡

SIM卡:每个移动台都会配备SIM卡这张卡是身份的证明包括用户的号码、业务类型、位置信息等没有卡,就互不会被网络识别每个基站形成了一个覆盖小区,所有的小区就完成了对铁路区域的无缝覆盖。BTS基站收发信机天馈系统包括室内的BTS基站收发信机和室外的天馈系统。信号的处理、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BTS主要完成信号的处理、发射和接收;天馈系统主要完成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BSSTRAUMSC移动交换中心BSS基站子系统BSC基站控制器天馈系统基站的管理和控制:无线资源(包括频率、时隙)的管理与分配;信息的复用;基站间的信息切换。编码与速率适配单元将来自BSC的信息的速率和编码转换为MSC需要的速率和编码方式;将来自MSC的信息的速率和编码转换为BSC需要的速率和格式。64kbit/s16kbit/sUmAbisAterA信号的处理、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BTS基站收发信机由移动交换中心(MSC)、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拜访位置寄存器(VLR)、鉴权中心(AuC)、设备识别寄存器(EIR)、互连功能单元(IWF)、组呼寄存器(GCR)、短消息服务中心(SMS-SC)、确认中心(AC)等功能实体组成。HLRSMS-SCACFAS调度台车站台BSSSSS其他通信网AUCIWFEIRVLR电路域铁路应用系统MSCGCRSSSHLRSMS-SCACFAS调度台车站台BSSSSS其他通信网AUCIWFEIRVLR电路域铁路应用系统MSCGCR用户的呼叫处理,实现信息交换移动通信相关的特殊功能-位置登记-越区切换-安全管理-

无线资源管理-每个铁路局集团公司设置一个MSCHLRSMS-SCACFAS调度台车站台BSSSSS其他通信网AUCIWFEIRVLR电路域铁路应用系统MSCGCR存放铁路全网用户的信息-用户信息-位置信息:MS的漫游号、VLR号、MSC号和MS位置识别号-移动用户的IMSI号和MSISDN号-承载业务和终端业务的定制信息-业务限制信息:如漫游限制-语音组呼(VGCS)和语音广播(VBS)用户的组ID-补充业务信息-与AuC之间的信息交换-鉴权、加密参数-全网集中配置,

一主一备、异地冗余HLRSMS-SCACFAS调度台车站台BSSSSS其他通信网AUCIWFEIRVLR电路域铁路应用系统MSCGCR管理在一个MSC区内已登记的移动用户的动态数据信息-移动用户的IMSI号和MSISDN号-移动用户的漫游号(MSRN)-移动用户的临时身份识别号(TMSI)-移动用户的位置识别号(LMSI)-移动台登记的位置区-MS的前一时刻位置和初始位置-来自于移动用户HLR的补充业务参数-从HLR向BSS传递AuC的加密密钥-支持寻呼功能的信息-跟踪移动台在本区域的状态-VLR总是与MSC在一起HLRSMS-SCACFAS调度台车站台BSSSSS其他通信网AUCIWFEIRVLR电路域铁路应用系统MSCGCR管理与鉴权、加密有关的数据-一个AuC对应于一个HLR-产生安全参数HLRSMS-SCACFAS调度台车站台BSSSSS其他通信网AUCIWFEIRVLR电路域铁路应用系统MSCGCR用来验证移动设备的合法性。存储MS的移动设备识别号(IMEI)-白名单:有效的IMEI号-黑名单:被禁止使用的IMEI号-灰名单:有故障的IMEI号HLRSMS-SCACFAS调度台车站台BSSSSS其他通信网AUCIWFEIRVLR电路域铁路应用系统MSCGCR用于实现GSM-R网络与其他固定网络的互连。-提供速率和协议的转换-IWF常与MSC在同一物理设备中实现HLRSMS-SCACFAS调度台车站台BSSSSS其他通信网AUCIWFEIRVLR电路域铁路应用系统MSCGCR负责向MSC传送短消息信息。-不包含在MSC设备中HLRSMS-SCACFAS调度台车站台BSSSSS其他通信网AUCIWFEIRVLR电路域铁路应用系统MSCGCR用于存储与语音组呼、语音广播业务有关的信息-MSC控制的小区列表-组呼参考(组ID和组呼区域)-组呼相关的用户列表-呼叫会被发送到的所有MSC列表-建立专用链路的调度识别列表-使用eMLPP补充业务时语音组呼和语音广播的缺省优先级-一个GCR管理一个或多个MSCHLRSMS-SCACFAS调度台车站台BSSSSS其他通信网AUCIWFEIRVLR电路域铁路应用系统MSCGCR当用户发起或接受高优先级呼叫或紧急呼叫时,AC对接收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存储,为事后分析提供数据依据。-呼叫时间、发起者、接听者等GPRS子系统主要由分组控制单元(PCU)、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GPRS接口服务器(GRIS)、GPRS归属服务器(GROS)、域名服务器(DNS)、认证服务器(RADIUS)等节点组成。DNSRADIUSSGSNPCUGGSNGRIS

GPRS分组域铁路应用系统GROSBSSGPRSDNSRADIUSSGSNPCUGGSNGRIS

GPRS分组域铁路应用系统GROSBSS提供数据处理功能-数据分组-无线信道的管理-错误发送检测-自动重发DNSRADIUSSGSNPCUGGSNGRIS

GPRS分组域铁路应用系统GROSBSS完成移动性管理和路由选择功能-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用户数据管理-安全性管理-计费DNSRADIUSSGSNPCUGGSNGRIS

GPRS分组域铁路应用系统GROSBSS连接GSM-R网络和外部分组交换网-会话管理-IP地址分配-路由选择-协议转换-安全性管理-计费DNSRADIUSSGSNPCUGGSNGRIS

GPRS分组域铁路应用系统GROSBSS是GPRS网络与铁路应用系统的接口-协议转换功能-数据的存储转发-IP地址更新-信息安全功能-告警提示功能-日志记录和管理功能DNSRADIUSSGSNPCUGGSNGRIS

GPRS分组域铁路应用系统GROSBSS负责查询某个CIR当前归属的GRIS的IP地址-依据位置区号(LAI)和小区IDDNSRADIUSSGSNPCUGGSNGRIS

GPRS分组域铁路应用系统GROSBSS将网元域名转换成为实际的IP地址-获得用户上网所使用的GGSN的IP地址-新的SGSN通过域名解析查找原SGSN的IP地址-系统各网元之间通信时网元域名至网元IP地址间的解析-机车台、列尾主机等车载GPRS设备的域名至其IP地址的解析DNSRADIUSSGSNPCUGGSNGRIS

GPRS分组域铁路应用系统GROSBSS完成用户的认证和鉴权功能-存储所有机车号、车次号与IP地址的映射表gsmSSPBTSBSCMSC/VLRHLRSCPFAS调度台车站台数据库SMPSCEPSGSNgprsSSP

IN识别智能业务识别智能业务处理智能业务智能业务加载、修改和删除开发生成智能业务INgsmSSPBTSBSCMSC/VLRHLRSCPFAS调度台车站台数据库SMPSCEPSGSNgprsSSP

INOSS网络管理系统监测系统数据及SIM卡管理系统SIM卡制卡系统GSM-R网络运行数据综合分析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告警管理、性能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本网用户的相关数据,提供开户、销户以及用户业务权限更改等操作功能,支撑业务的正常运行。包括SIM卡管理系统以及计费、结算、营帐和客服系统等。OMC

操作维护中心GPRS直放站INSSSBSS交换网络管理子系统(OMC-S)无线网络管理子系统(OMC-R)GPRS网络管理子系统(OMC-D)直放站管理子系统(OMC-T)任

务1查

GSM-R

备-作业单【子任务一】查看GSM-R移动台

1.车载台

务1查

GSM-R

备-作业单【子任务一】查看GSM-R移动台

CIRCIR是对无线列调机车电台、GSM-R车载综合平台、800MHz安全预警机车设备、450MHz调度命令无线传送机车装置、列车尾部风压传送设备等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使用的设备。CIR可以应用在450M和GSM-R两种工作模式下,实现调度通信、调度命令、无线车次号传输、列尾风压查询、卫星定位等功能。

务1查

GSM-R

备-作业单【子任务一】查看GSM-R移动台

列控车载通信模块列控车载通信模块安装在车载设备机柜内(GSM-R天线安装在车顶):负责将车地间的列车运行控制信息通过GSM-R网络进行接收和发送。DMI(人机界面单元),安装在驾驶室司机操控台上,用于司机操作、显示行车信息。

务1查

GSM-R

备-作业单【子任务一】查看GSM-R移动台

2.GSM-R手持台

GSM-R手持台分为两类:作业手持台(OPH)和通用手持台(GPH)。GPH主要用于铁路各类管理人员、与铁路业务相关的人员进行话音和数据通信。OPH主要用于列车、车站、编组场、沿线区间及其他铁路作业区的各工种工作人员进行话音和数据通信。任

务1查

GSM-R

备-作业单【子任务二】查看GSM-R基站设备

BTS任

务1查

GSM-R

备-作业单【子任务三】查看GSM-R核心网机房设备

务1查

GSM-R

备-作业单【子任务三】查看GSM-R核心网机房设备

务1查

GSM-R

备-作业单【子任务三】查看GSM-R核心网机房设备

务1查

GSM-R

备-作业单【子任务三】查看GSM-R核心网机房设备

务1查

GSM-R

备-作业单【子任务三】查看GSM-R核心网机房设备

智能网设备任

务1查

GSM-R

备-作业单【子任务三】查看GSM-R核心网机房设备

任务1

查看GSM-R系统设备任务2

绘制GSM-R系统组网图项目1铁

查任

务2绘

GSM-R

图-任务单任

务2绘

GSM-R

图-资讯单一、GSM-R系统接口

1.BSS接口Um接口:位于无线终端和BTS之间,也称为无线接口或空中接口。Um接口实现了无线终端到GSM-R系统固定部分的物理链接,即无线链路,同时它还负责传递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和接续管理等信息。Abis接口:是BSS系统的两个功能实体BSC与BTS之间的通信接口。BTS和BSC之间交换的消息包括:业务交换;呼叫建立和BTS操作与维护的信令交换。Abis接口的物理链接采用2.048Mbit/s(E1)或者10Mbit/s或100Mbit/s自适应以太网接口。Ater接口:位于BSC和TRAU之间。Ater接口的物理链接通常采用2.048Mbit/s的PCM数字链路。Ater接口传送的消息包括信令、语音、数据、操作维护数据等。A接口:位于MSC与BSS(TRAU)之间。A接口主要传递呼叫处理、移动性管理、基站管理、移动台等信息。它的特性是:完全标准化,即任何厂商的设备都可以互连。A接口采用2.048Mbit/s数字接口,采用No.7信令方式。任

务2绘

GSM-R

图-资讯单一、GSM-R系统接口

2.SSS接口B接口:定义为VLR与MSC之间的内部接口,该接口用于MSC向VLR询问有关MS当前位置信息或者通知VLR有关MS的位置更新信息等。C接口:定义为HLR与MSC之间的接口,该接口用于传递路由选择和管理信息。C接口的物理链接是通过标准2.048Mbit/s或64kbit/sPCM数字传输链路实现的,也可采用以太网接口,速率不应低于100Mbit/s。信令规程采用No.7信令方式。D接口:定义为HLR与VLR之间的接口,该接口用于交换有关移动台位置和用户管理。D接口的物理链接是通过标准2.048Mbit/s或64kbit/sPCM数字传输链路实现的,也可采用以太网接口,速率不应低于100Mbit/s。信令规程采用No.7信令方式。E接口:定义为控制相邻区域的不同MSC之间的接口,该接口用于切换过程中交换有关切换信息以启动和完成切换。E接口的物理链接是通过标准2.048Mbit/sPCM数字传输链路实现的,也可采用以太网接口,速率不应低于100Mbit/s。信令规程采用No.7信令方式。任

务2绘

GSM-R

图-资讯单一、GSM-R系统接口

2.SSS接口F接口:定义为MSC与EIR之间的接口,该接口用于交换相关的IMEI管理信息。F接口的物理链接是通过标准2.048Mbit/sPCM数字传输链路实现的,也可采用以太网接口,速率不应低于100Mbit/s。信令规程采用No.7信令方式。G接口:定义为不同VLR之间的接口。当采用TMSI时,此接口用于向分配TMSI的VLR询问此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G接口的物理链接是通过标准2.048Mbit/sPCM数字传输链路实现的;也可采用以太网接口,速率不应低于100Mbit/s。信令规程采用No.7信令方式。任

务2绘

GSM-R

图-资讯单一、GSM-R系统接口

3.GPRS接口Gb:为BSS与SGSN之间的接口。通过该接口,SGSN完成移动性管理、无线资源管理、逻辑链路管理及分组数据的呼叫转发与管理功能。Gr接口:Gr为SGSN与HLR之间的接口。SGSN通过Gr接口从HLR取得关于MS的数据,HLR保存GPRS用户数据和路由信息,当HLR中数据有变动时,也将通知SGSN,SGSN会进行相关的处理。Gs:为SGSN与MSC/VLR之间的接口,SGSN向MSC发送移动用户的位置信息,同时接收MSC的寻呼请求,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Gp:为不同的PLMN中的两个GSN之间的接口。Gi:为GPRS与外部分组数据网之间的接口任

务2绘

GSM-R

图-资讯单一、GSM-R系统接口

4.IN接口gsmSSP/IP与SCP之间的接口(L接口):主要用于gsmSSP向SCP发出请求,以及SCP向gsmSSP指示对某个呼叫的控制,并与IP建立连接。L接口采用2.048Mbit/s数字接口或以太网接口(速率不应低于100Mbit/s),信令规程采用No.7信令方式。gprsSSP与SCP之间的接口:主要用于gprsSSP向SCP发出请求,以及SCP向gprsSSP指示对某个连接的控制。MSC与gsmSSP之间的接口:MSC与gsmSSP在同一物理实体时,采用内部接口,通信协议可采用私有协议,应完成GSM-R所规定的功能。SGSN与gprsSSP之间的接口:SGSN与gprsSSP在同一物理实体时,采用内部接口,通信协议可采用私有协议,应完成GPRS所规定的功能。任

务2绘

GSM-R

图-资讯单一、GSM-R系统接口

5.与其他系统的接口举例与铁路调度通信网的接口:GSM-R网络通过MSC与铁路调度通信网连接,实现移动用户与有线用户的话音通信业务。MSC与铁路调度交换机之间采用PRI(30B+D)接口,采用1号数字用户信令方式(DSS1)。与铁路电路域应用系统的接口:GSM-R网络通过MSC/VLR/IWF与铁路电路域应用系统的地面节点连接,实现车—地之间的电路域数据通信业务。MSC与地面节点之间采用PRI(30B+D)接口,采用DSS1信令方式。与铁路分组域应用系统的接口:GSM-R网络通过GGSN与铁路分组域应用系统连接,实现车—地之间的分组域数据通信业务。GGSN与铁路分组域应用系统之间设置GRIS,实现不同系统间的地址转换和协议转换。接口宜采用10Mit/s或100Mbit/s自适应以太网BaseT接口,传输层采用UDP协议,网络层采用IP协议。任

务2绘

GSM-R

图-资讯单二、GSM-R系统的号码

1.移动台国际ISDN号码(MSISDN)MSISDN是主叫用户为呼叫移动用户而拨打的号码。MSISDN采用ISDN的编号方案,以便与ISDN/PSTN用户能够进行相互呼叫。国家代码(CC):移动台注册所在国家的号码,如中国为86。国内目的地码(NDC):国内接入号。每一个移动通信网络安排一个或多个NDC,如139、138、137、136、135等。用户号码(SN):在某一PLMN(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内MS唯一的识别码。NDC和SN组成国内有效ISDN号码。我国GSM-R网络的NDC为149;SN号码长度为8位,结构为:H0H1H2+ABCDE。H0H1H2为HLR识别号,其中H0=8,H1H2为铁路调度通信网络长途区号。任

务2绘

GSM-R

图-资讯单二、GSM-R系统的号码

2.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MSI用于在全球范围内唯一地识别一个移动用户身份,此号码在所有位置,包括在漫游区都是有效的。移动国家代码(MCC):包含三位数字,唯一地标识移动用户所在的国家,如中国的MCC为460移动网络代码(MNC):包含两位或三位数字,标识移动用户归属的GSM网络,MNC的长度与MCC的值有关,在单个MCC区域,一般不建议MNC采用两位和三位数字的混合方式,如中国移动的MNC为00;中国联通的MNC为01。移动用户识别码(MSIN):标识GSM网络内的一个移动用户。MNC和MSIN合起来组成国内移动用户识别码(NMSI)。IMSI只能包含数字字符(0~9),IMSI的长度不能超过15位。我国GSM-R网络的MNC定为20。MSIN为H0H1H2S××××××,H0H1H2与MSISDN号码中的H0H1H2相同,S为MSISDN号码中的NDC的末位,即为9。任

务2绘

GSM-R

图-资讯单二、GSM-R系统的号码

3.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TMSI是为了保护用户的身份,而在无线信道上替代IMSI的临时用户标识。当用户每次鉴权成功后,由当前所在的VLR为其分配一个TMSI,并与该用户的IMSI建立起联系。TMSI只在本VLR管辖区有效,当用户离开此VLR管辖区后,即释放此号码。TMSI在位置更新、呼叫、寻呼、切换时使用。一个TMSI包含4个字节,可以采用完全十六进制表示方式。任

务2绘

GSM-R

图-资讯单二、GSM-R系统的号码

4.移动台漫游号(MSRN)MSRN是由用户访问的VLR分配给它的一个临时ISDN号码,为系统呼叫该用户提供路由信息。在位置登记或位置更新时,由VLR分配给MS一个MSRN并传送至HLR,当MS离开该地后,在VLR和HLR中删除该MSRN。我国GSM-R网络的MSRN的结构为:NDC+0+M0M1M2+ABCD。其中:NDC+0为漫游号码标记,NDC为MSISDN中的国内目的地码;M0M1M2为漫游地MSC端局号码,与MSISDN号码中的H0H1H2相同,即M0=8,M1M2=H1H2;ABCD为漫游地MSC临时分配给用户的漫游号码,范围为0000~4999。5.切换号码(HON)HON是在进行MSC之间切换时为了选择路由,由目标MSC/VLR临时分配给移动用户的一个号码,该号码只在移动用户进行MSC间切换时使用,接续完成后即可释放给其他用户使用。HON结构与MSRN相同,可看作MSRN号码的一部分。我国GSM-R网络中,HON中ABCD的范围为5000~9999。任

务2绘

GSM-R

图-资讯单二、GSM-R系统的号码

6.位置区识别码(LAI)LAI用来识别不同的位置区。当MS进行位置更新和切换时,需要使用LAI。MCC和MNC同IMSI的MCC和MNC。LAC为位置区域码,最大长度为16bit,用来识别GSM-R网络中的位置区。LAC采用完全十六进制进行编码,但是0000和FFFF作为保留值,用来标识无效的LAC值。7.全球小区识别码(CGI)CGI用来标识一个位置区内的一个小区。CGI是在LAI的基础上再加上小区识别码(CI)构成的。CI长度为16bit,使用完全十六进制编码,可由运营部门自定。任

务2绘

GSM-R

图-资讯单二、GSM-R系统的号码

8.基站识别码(BSIC)BSIC用于识别不同的基站,特别是识别在不同国家和国内不同网络边界地区的采用相同载频的相邻基站。NCC:PLMN色码,3bit,用来识别不同的PLMN。BCC:BTS色码,3bit,用来识别采用相同载频的相邻的BTS。9.移动台设备识别码(IMEI)IMEI用于唯一地识别一个移动设备,以监控被窃或无效的移动设备,该号码由移动设备制造商在产品出厂时以电子序号的形式存储在移动设备中。TAC:型号批准码,6个数字,由欧洲型号批准中心分配。FAC:最后装配码,2个数字,表示生产厂家或最后装配所在地,由厂家进行编码。SNR:流水序号码,6个数字,由制造商按照顺序编码。任

务2绘

GSM-R

图-资讯单二、GSM-R系统的号码

10.IP地址和域名IP地址IP地址是在Internet上给设备(端口)编址的一种方式,Internet上的每个设备(端口)都可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IP协议就是使用这个地址在设备(端口)之间传递信息。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个版本,GSM-R系统中使用的IP地址为IPv4版本。在IPv4版本中,IP地址的长度为32bit,分为4段,每段8位,用十进制数字表示,每段数字范围为0~255,段与段之间用句点隔开,例如。GSM-R网络中,IP地址主要应用于GPRS之中。GPRS网络是基于TCP/IP协议的无线数据网络,利用IP地址来标识网络中的设备(主机和网络设备)。GPRS网络中的IP地址主要包括网络设备IP地址和用户终端IP地址两类。(1)GPRS网络设备IP地址用于SGSN、GGSN、DNS、网管系统等GPRS骨干网络设备的IP地址,此部分IP地址需求量和GPRS网络结构、网络规模、骨干网络设备数量有关。(2)GPRS网络各用户终端IP地址用于各个移动终端的IP地址,此部分IP地址需求量和网络终端设备数量相关。任

务2绘

GSM-R

图-资讯单二、GSM-R系统的号码

10.IP地址和域名域名Internet网络中的地址方案分为两套:IP地址系统和域名地址系统。这两套地址系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由于IP地址是数字标识,使用时难以记忆和书写,因此在IP地址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一种符号化的地址方案,来代替数字型的IP地址。这个与网络上的数字型IP地址相对应的字符型地址,就被称为域名。域名中的标号都由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每一个标号不超过63个字符,不区分大小写字母。标号中除连字符(-)外不能使用其他的标点符号。级别最低的域名写在最左边,而级别最高的域名写在最右边,之间用小数点分隔。由多个标号组成的完整域名总共不超过255个字符。铁路GPRS网络是一个内部专有网络,不需要和公共互联网或其他GPRS网络进行连接,因此不需要申请公共域名,而是采用内部域名。任

务2绘

GSM-R

图-作业单绘制组网图

能够依据具体的GSM-R系统组网结构画出组网图,保证主要设备齐全、位置正确、设备间连接关系准确,系统组网图规范、清晰、美观。以某GSM-R系统组网为例,根据设备配置及联网情况,绘制出该GSM-R网络的组网图,并汇报整个网络的组成情况、设备配置及各设备的主要功能。谢

看铁路移动通信系统项目1

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巡查项目2

GSM-R系统业务功能验证项目3

GSM-R无线网络规划项目4

GSM-R无线网设备安装与调试项目5

GSM-R无线网设备维护项目6

GSM-R无线网优化项目7

5G-R网络建设铁

统任务1

语音业务验证任务2

电路域数据业务验证任务3

分组域数据业务验证项目2GSM-R系

证任

务1语

证-任务单业务模型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一、高级语音呼叫业务

1.eMLPP(增强型多优先级与强拆)eMLPP对于呼叫建立和越区切换时的呼叫接续过程分配了不同的优先等级。eMLPP的优先级分为七种:A、B、0、1、2、3、4。A和B为最高的两个优先级,保留给网络内部的呼叫使用。0、1、2、3、4可以提供给用户在整个网络覆盖范围内使用。0级:铁路紧急呼叫。1级:列车运行控制类信息传输业务。2级:公共紧急呼叫、优先级为2级的组呼和个呼、同一区域内司机间的组呼。3级:铁路运营相关呼叫业务。4级:其他语音呼叫和非列车运行控制类信息数据传输。在呼叫建立时,用户可以选择预先签约的任何一个优先级。

务1语

证-资讯单一、高级语音呼叫业务

1.eMLPP(增强型多优先级与强拆)网络资源抢占:指呼叫或切换时,没有空闲网络资源,则终止低优先级呼叫,将资源给高优先级呼叫使用。用户接口资源抢占:指具有较高优先级的呼叫请求与正在进行较低优先级通话的用户建立通信时,网络终止被叫用户的当前呼叫,并将其接入高优先级呼叫。

务1语

证-资讯单一、高级语音呼叫业务

2.VGCS(语音组呼业务)VGCS使得移动用户之间能够建立点对多点的连接。半双工模式。组呼成员包括业务用户和调度员。调度员可以是固定用户或移动用户,拥有随时讲话的权利。调度员最多有5个。业务用户是预定了VGCS业务的移动用户,通常处于接听状态,必须先争取到上行链路才能讲话。系统给主叫用户和调度员提供双向信道,给所有的被叫业务用户分配同一下行信道。调度员一直占有一对业务信道,可以随时讲话;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非调度身份”的用户可以讲话,其他业务用户接听,其他用户要想讲话需要抢占上行信道(PTT按键),讲话者角色可以转换。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一、高级语音呼叫业务

2.VGCS(语音组呼业务)一个特定的VGCS通信由组呼参考唯一地确定。组标识GID与组呼区域SA的结合称作组呼参考。GID表示该组的功能,即由哪些身份的成员参加。3位数字表示。SA是指VGCS通信所覆盖的地理范围。5位数字表示。组呼功能号:50S1S2S3S4S5GID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一、高级语音呼叫业务

3.VBS(语音广播业务)VBS允许一个业务用户,将话音或者其他用话音编码传输的信号发送到某一个预先定义的地理区域内的所有用户或者用户组。VBS工作于单工模式。VBS中的讲话者没有像VGCS中的角色转换,讲话者(发起者)只能讲,听话者(接收者)只能听,因而可以看作是VGCS的最简单形式。它也是用组功能码(GID)来呼叫所有该组成员。语音广播呼叫号码的格式为:51S1S2S3S4S5YYY。其中,51为语音广播呼叫的类型标识;S1S2S3S4S5与YYY的含义同语音组呼号码的规定。同VGCS一样,VBS也提供了点对多点呼叫的能力,适用于铁路的调度指挥通信。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二、铁路特色通信业务

1.功能号表示(FN)功能号表示(FN)是将铁路用户根据其当前行使的职能进行编号。相比普通的用户号码,利用功能号进行呼叫更符合铁路的运营特色,使得铁路工作人员之间的通信更为及时和方便。短号码由4位数字组成。短号码用于GSM-R网络内快速拨号,对某些功能,终端应使用标准短号码发起呼叫。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二、铁路特色通信业务

1.功能号表示(FN)车次功能号(TFN)车次功能号的格式为:2CCCCXXXXXFF,共8~12位数字。其中,CCCC为车次号中0~2位字母转换的4位数字,符合ASCII码转换规则,车次号字母的使用参见国家铁路局相关规范,车次号不含字母时CCCC=0000,车次号只含1位字母时CCCC=00CC;XXXXX为车次号中的数字位,长度为1~5位;FF为2位数字功能码FC。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二、铁路特色通信业务

1.功能号表示(FN)机车功能号(EFN)机车功能号的格式为:3TTTXXXXXFF,共7~11位数字。其中,TTT为3位数字机车类型代码,参见国家铁路局相关规范;XXXXX为机车编号,长度为1~5位;FF为2位数字功能码FC。车号功能号(CFN)车号功能号的格式为:4CCXXXXXXXFF,共6~12位数字。其中,CC为车种标识字母转换的2位数字,符合ASCII码转换规则,车种标识字母的使用参见国家铁路局相关规范;XXXXXXX为车号,长度为1~7位;FF为2位数字功能码FC。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二、铁路特色通信业务

2.接入矩阵接入矩阵确定了在铁路通信中,哪类用户之间可进行呼叫,用于规定不同用户之间的呼叫权限。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二、铁路特色通信业务

3.功能寻址(FA)功能寻址(FA)是指通过用户分配的功能号,而不是它们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的号码来寻址。功能号码使用前必须进行功能号的注册,使用后需要进行注销。功能寻址需要完成两个处理过程:FollowMe过程和呼叫处理过程。FollowMe过程:用来将移动台的功能号与该移动台的MSISDN号码关联起来。FollowMe包括注册、注销、查询和强制注销四个过程。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二、铁路特色通信业务

3.功能寻址(FA)FollowMe注册:用于在功能号和MSISDN号间建立关联。在同一时刻,可以为一个用户分配若干功能号,但只能将一个功能号分配给一个用户。FollowMe注销:用于删除功能号与MSISDN之间建立的关联。FollowMe查询:用于查询分配给某个功能号的MSISDN号码。FollowMe强制注销:除了发起过FollowMe注册的用户可以进行FollowMe注销操作,其他的授权用户也可以对这些用户执行注销操作,这称为强制注销。强制注销执行后,应该给注册了该功能号的用户(MSISDN)发出通知,以便告知移动台其状态已经发生改变,同时也触发移动台的相关操作。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二、铁路特色通信业务

3.功能寻址(FA)呼叫处理过程: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二、铁路特色通信业务

4.基于位置寻址(LDA)基于位置寻址是指网络将移动用户发起的用于特定功能的呼叫,路由到一个与该用户当前所处位置相关的目的地址。如列车调度通信中,移动台要呼叫的调度员取决于移动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当列车运行到某调度辖区范围内的时候,司机如果需要呼叫调度员,他并不需要知道调度员的电话号码,只需要呼叫代表调度员身份的短号码“1200”即可。网络能够识别该短号码,并将其路由至调度所内的该辖区调度员。基于位置寻址功能主要用于移动用户呼叫特定的固定用户(如调度员和车站值班员)。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二、铁路特色通信业务

4.基于位置寻址(LDA)呼叫处理过程: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三、调度通信

调度通信是铁路各级调度人员与其所管辖区域内有关运输生产作业人员之间进行的专用电话通信业务。调度通信业务包括列车调度通信、客运调度通信、货运调度通信、牵引供电(电力)调度通信及其他调度通信。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三、调度通信

1.列车调度通信列车调度通信负责指挥列车的运行,主要用户包括列车调度员、车站(场)值班员、助理值班员、机车(动车、大型养路机械及轨道车)司机、机务段(折返段、动车段)调度员、救援列车主任及其他相关人员。机车司机处于运行的列车上,负责列车的运行。在每个车站,有一名车站值班员和若干名助理值班员,负责本车站管辖范围内的列车运行。助理值班员一般工作在室外,而车站值班员在车站室内操作指挥。行车调度员位于调度所,一般一个调度所管理多个车站,因而行车调度员的管辖范围大于车站值班员的管辖范围。列车调度通信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行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和机车司机之间的通信。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三、调度通信

2.客运调度通信客运调度通信系统的用户有客运调度员、车站客运值班员、客运段(列车段)值班员、车上客运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客运调度员、值班员可按个别呼叫方式呼叫列车上客运人员并通话。3.货运调度通信货运调度通信系统的用户有货运调度员、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货运站)货运室值班员、货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货运调度通信具备的业务功能有:①货运调度员可按个别呼叫、组呼等方式呼叫调度辖区范围内相关的所属用户并通话。②货运调度员接收所属用户的个别呼叫并通话。③客调和站调通信(甩挂)。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三、调度通信

4.牵引供电(电力)调度通信牵引供电(电力)调度通信系统的用户有牵引供电(电力)调度员、牵引(电力)配变电所值班员、车站值班员、电力机务段(折返段)值班员、接触网(电力)工区(开闭所、分区所、AT所)值班员、供电段调度员、接触网(电力)工区流动作业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牵引供电(电力)调度通信具备的业务功能有:①牵引供电(电力)调度员可按个别呼叫、组呼等方式呼叫调度辖区范围内相关的所属用户并通话。②牵引供电(电力)调度员接收所属用户的个别呼叫并通话。任

务1语

证-资讯单三、调度通信

5.其他调度通信其他调度通信指除列车、客运、货运、牵引供电(电力)以外的各工种调度通信。其他调度通信具备的业务功能有:①调度员或值班员按个别呼叫、组呼等方式呼叫管辖范围内相关的所属用户并通话。②调度员或值班员接收所属用户的个别呼叫并通话。任

务1语

证-资讯单【子任务一】点对点语音业务验证

1.固定终端按MSISDN号码呼叫移动终端呼叫步骤如下:(1)固定终端以MSISDN号码对移动终端发起呼叫。(2)FAS收到MSISDN号码,进行号码分析后,判断是移动终端MSISDN号码,把呼叫路由到GSM-R网络,并把MSISDN号码发给GSM-R网络。(3)GSM-R网络根据MSISDN号码呼叫移动终端,双方建立通信。(4)通话完毕,任意一方挂机,呼叫拆除。任

务1语

证-作业单【子任务一】点对点语音业务验证

2.固定终端按功能寻址呼叫移动终端呼叫步骤如下:(1)固定终端以功能号码发起对移动终端的个别呼叫。(2)FAS收到呼叫,进行号码分析,判断是移动终端功能号码,会把呼叫路由到GSM-R网络。(3)GSM-R网络将移动终端功能号转换为被叫移动终端的MSISDN,并以MSISDN呼叫移动终端,双方建立通信。(4)通话完毕,任意一方挂机,呼叫拆除。任

务1语

证-作业单【子任务一】点对点语音业务验证

3.移动终端按ISDN号码呼叫固定终端呼叫步骤如下:(1)移动终端以被叫固定终端的ISDN号码发起呼叫。(2)GSM-R网络收到ISDN号码,进行号码分析后,把呼叫路由到FAS,并向FAS发送被叫固定终端ISDN号码。(3)FAS根据ISDN号码呼叫固定终端,双方建立通信。(4)通话完毕,任意一方挂机,呼叫拆除。任

务1语

证-作业单【子任务一】点对点语音业务验证

4.移动终端按位置寻址呼叫固定终端呼叫步骤如下:(1)移动终端以短号码发起对固定终端的呼叫。(2)GSM-R网络接收到呼叫,对短号码进行分析,根据移动终端所在位置把短号码转换为被叫固定终端的ISDN号码,并将呼叫路由到相应的FAS。(3)由FAS根据ISDN号码呼叫固定终端,双方建立通话。(4)通话完毕,任意一方挂机,呼叫拆除任

务1语

证-作业单【子任务一】点对点语音业务验证

5.移动终端按MSISDN号码呼叫移动终端呼叫步骤如下:(1)移动终端以被叫移动终端的MSISDN号码发起呼叫。(2)GSM-R网络收到呼叫后,以MSISDN号码呼叫移动终端,双方建立通信。(3)通话完毕,任意一方挂机,呼叫拆除。任

务1语

证-作业单【子任务一】点对点语音业务验证

6.移动终端按功能寻址呼叫移动终端呼叫步骤如下:(1)移动终端以功能号码发起对移动终端的个别呼叫。(2)GSM-R网络收到呼叫后,将被叫移动终端的功能号转换为MSISDN号码,并以MSISDN呼叫移动终端,双方建立通信。(3)通话完毕,任意一方挂机,呼叫拆除。任

务1语

证-作业单【子任务二】语音组呼业务验证

1.移动终端发起组呼(1)移动终端以GID向GSM-R网络发起组呼。(2)GSM-R网络根据主叫移动终端所在小区选择相应的GSM-R组呼区域,按GID向属于该组的移动终端发起GSM-R组呼,使处于组呼区域内的移动终端进入GSM-R组呼状态。(3)当只有一个固定终端为调度身份的组成员时,应在GCR中预定义该固定终端的ISDN号码作为调度身份的组成员,由MSC完成组呼。(4)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定终端为调度身份的组成员时,应在GCR中预定义虚拟用户号码作为调度身份的组成员。MSC把呼叫路由到FAS,并把虚拟用户号码作为被叫号码,把呼叫类型、组呼区域、组呼ID号作为主叫号码发送到FAS。任

务1语

证-作业单【子任务二】语音组呼业务验证

1.移动终端发起组呼(5)FAS根据虚拟用户号码组织有线组呼,呼叫预定义的各固定终端进入有线组呼状态,并把呼叫类型、组呼区域号、组呼ID号作为主叫号码发送到固定终端。(6)具有调度身份的固定用户可进行全双工通话,无须PTT操作。(7)移动终端越出GSM-R组呼区域时,如果该移动终端是发起者,则自动拆除GSM-R组呼;如果不是发起者,则自动退出GSM-R组呼。(8)通话完毕,发起组呼的移动终端挂机,组呼拆除。或者在规定时间内组内无通话时,由系统自动拆除组呼。任

务1语

证-作业单【子任务二】语音组呼业务验证

2.固定终端发起组呼(1)固定终端以组地址向FAS发起组呼。(2)FAS收到组地址,进行号码分析。(3)当只有该固定终端为调度身份的组成员时,应在GCR中预定义该固定终端的ISDN号码作为调度身份的组成员。FAS将呼叫路由到MSC,并以主叫的ISDN号码作为主叫号码,以组呼类型、组呼区域号、组呼ID号作为被叫号码发送给MSC,由MSC完成组呼。(4)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定终端为调度身份的组成员时,由FAS组织有线组呼,呼叫预定义的各固定终端进入有线组呼状态,并把呼叫类型、组呼区域号、组呼ID号作为主叫号码发送到固定终端,以便固定终端显示正确的组呼呼入。如果该组呼成员中包含移动终端,FAS将呼叫路由到MSC,并以对应的虚拟用户号码作为主叫号码,以组呼类型、组呼区域号、组呼ID号作为被叫号码发送给MSC。任

务1语

证-作业单【子任务二】语音组呼业务验证

2.固定终端发起组呼(5)MSC根据组地址向属于该组的移动终端发起GSM-R组呼,使处于组呼区域内的移动终端进入GSM-R组呼状态。(6)具有调度身份的固定用户可进行全双工通话,无须PTT操作。(7)移动终端越出GSM-R组呼区域时,自动退出GSM-R组呼。(8)通话完毕,发起组呼的固定终端挂机,组呼拆除。任

务1语

证-作业单【子任务三】语音广播业务验证

步骤:(1)发起方以GSM-R组地址发起GSM-R广播呼叫。(2)预定义为广播小组成员的固定用户和处于组呼区域内被预定义为广播小组成员的移动终端接收到GSM-R广播通知后,进入接收GSM-R广播状态。(3)移动终端越出组呼区域时,自动退出接收GSM-R广播状态。(4)广播完毕,发起广播的终端挂机,广播拆除。任

务1语

证-作业单【子任务四】语音紧急呼叫业务验证

步骤:(1)移动终端以铁路紧急呼叫GID发起优先级为0级的铁路紧急呼叫。(2)GSM-R网络判断本次呼叫为铁路紧急呼叫后,采用快速呼叫建立流程,完成紧急呼叫的主叫建立过程,并根据铁路紧急呼叫的GID和GSM-R组呼区域发起到铁路紧急呼叫组成员的GSM-R组呼。(3)处于GSM-R铁路紧急呼叫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接收到铁路紧急呼叫,进入通话状态。(4)如果该组成员预定义了固定终端,GSM-R网络将铁路紧急呼叫路由到当前调度区段的FAS,并将相应固定终端的ISDN号码和紧急呼叫优先级发送给FAS。(5)FAS根据ISDN号码呼叫固定终端。任

务1语

证-作业单【子任务四】语音紧急呼叫业务验证

步骤:(6)具有调度身份的固定用户可进行全双工通话,无须PTT操作。(7)移动终端越出GSM-R组呼区域时,如果该移动终端是发起者,则自动拆除GSM-R铁路紧急呼叫;如果不是发起者,则自动退出GSM-R铁路紧急呼叫。(8)通话完毕,发起铁路紧急呼叫的终端挂机,紧急呼叫拆除。在规定时间内组内无通话时,由系统自动拆除铁路紧急呼叫。(9)紧急呼叫拆除后,参与紧急呼叫的移动终端自动发起到AC的确认呼叫,呼叫信令中包含本次紧急呼叫的发起方身份、通话结束时间、通话时长、组呼优先级、拆线原因等信息。(10)AC收到确认呼叫后,记录确认信息,并拆除本次确认呼叫,拆除信令中包含确认应答。任

务1语

证-作业单任务1

语音业务验证任务2

电路域数据业务验证任务3

分组域数据业务验证项目2GSM-R系

证任

务2电

证-任务单一、列车运行控制信息传送

1.CTCS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是以技术手段对列车运行方向、运行间隔和运行速度进行控制,保证列车能够安全运行、提高运行效率的系统。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是中国铁路参照欧洲列车运行控制系统(ETCS),并结合中国国情路情构建的技术体系。根据功能要求和设备配置,CTCS共划分为五级:CTCS-0/CTCS-1级、CTCS-2级、CTCS-3级和CTCS-4级。任

务2电

证-资讯单一、列车运行控制信息传送

1.CTCS系统CTCS-0级:由通用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组成。CTCS-1级:由主体机车信号+安全型运行监控装置组成,点式信息作为连续信息的补充,可实现点连式超速防护功能。CTCS-0/CTCS-1级列控系统用于提速之前的铁路线路。CTCS-2级:基于点式应答器和轨道电路传输行车许可信息。已广泛应用于国内的提速干线和部分高速铁路。CTCS-3级:基于GSM-R无线通信实现车地信息双向传输,无线闭塞中心实现行车许可,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用检查,应答器实现列车定位,用于300~350km/h高速铁路。CTCS-4级:是完全基于无线信道传输信息的列控系统。地面可取消轨道电路,由RBC和车载验证系统共同完成列车定位和完整性检查,实现虚拟闭塞或移动闭塞。国内目前尚未应用,是列控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

务2电

证-资讯单一、列车运行控制信息传送

2.CTCS-3系统组成任

务2电

证-资讯单143根据轨道电路、联锁进路等信息生成行车许可无线闭塞中心RBC应答器通过GSM-R无线通信系统将行车许可、线路参数、临时限速传输给CTCS-3级车载设备通过GSM-R无线通信系统接受车载设备发送的位置和列车数据等信息向车载设备传输定位和等级转换信息向车载设备传送线路参数和临时限速等信息,满足后备系统的需要用于实现车载设备与地面设备的双向通信GSM-R核心网包括移动交换子系统、GPRS子系统、智能网接口GSM-R网络采用冗余交叉覆盖的方式进行布置,提高了车地通信的可靠性根据地面设备提供的行车许可、线路参数、临时限速等信息和列车参数,按照目标距离连续速度控制模式生成动态速度曲线,监控列车的安全运行车载安全计算机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用检查发送行车许可信息,满足后备系统的需要任

务2电

证-资讯单一、列车运行控制信息传送

3.CTCS-3系统功能CTCS-3级列控系统能监控列车及调车运行。受RBC控制的列车,只有得到RBC的授权才能在该RBC控制区域内运行。CTCS-3级列控系统满足运营速度350km/h及以上、最小追踪间隔3min的要求。CTCS-3级列控系统满足跨线运行的运营要求。CTCS-3级列控系统具有轨道占用检查功能。CTCS-3级列控系统采用固定自动闭塞,以目标距离连续速度控制模式监控列车运行。CTCS-3级车载设备具有设备制动优先和司机制动优先两种控制方式,并且一般采用设备制动优先控制方式。CTCS-3级车载设备具有常用制动和紧急制动监控列车速度的功能。CTCS-3级地面设备具备设置临时限速,并向车载设备发送临时限速信息的功能。CTCS-3级列控系统具备CTCS-2级功能。

务2电

证-资讯单二、机车同步操控信息传送

1.系统结构由多台机车牵引的组合列车,在牵引过程中,必须实现机车同步操控,即多台机车同时加速、减速或制动,这对于列车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机车同步操控,就要在主控机车与从控机车之间进行通信并实施传递控制命令。利用GSM-R网络提供的数据传输通道,可以实现机车间同步操控信息的可靠、及时传输。任

务2电

证-资讯单二、机车同步操控信息传送

2.系统功能车载控制模块的功能包括:主控机车分别连接从控机车、主控机车分别和从控机车断开连接、排风和紧急制动操作、制动缓解指令发布、制动管路测试、状态检测和查询、从控机车确认收到操作指令等。OCU的功能包括:通信链路建立、通信链路保持、通信链路监视、数据传送等。AN的功能包括:通信链路连接控制、通信链路保持、通信链路监视、数据转发、数据记录和查询等。任

务2电

证-资讯单【子任务一】CTCS-3列控信息传送业务验证

通信过程(系统注册、启动、传送行车许可、注销):(1)列控车载设备开机完成自检后,RTU进行GSM-R网络注册,成功后处于守候状态。(2)司机开启驾驶台,列控车载设备的DMI开始投入正常工作。如果关机前工作在CTCS-2级时,车载设备将自动转入CTCS-2级工作状态;如果关机前工作在CTCS-3级时,车载设备将自动转入CTCS-3级工作状态。如果转入CTCS-3级工作状态,车载设备按照关闭前存储的RBC信息呼叫RBC。连接RBC的命令包括RBC的身份标识(ID)和电话号码(或短号码)、执行的行为(建立或终止)。如果呼叫不成功,车载设备要求司机确认后转为CTCS-2级。(3)连接一旦建立,RBC向车载设备发送“位置报告参数信息”和“行车许可(MA)请求参数信息”。(4)车载设备向RBC报告列车位置信息。(5)如果列车位置信息有效,则RBC向车载设备发送“配置参数”。(6)司机通过DMI输入列车参数(列车长度)和车次号。这些数据传送给RBC存储,RBC再将数据发送给CTC,并向车载发送回执信息。车载设备提示司机按压“发车”键。(7)司机按压“发车”键,车载设备向RBC请求行车许可。(8)车载设备正式投入工作后,如果CTC控制联锁办理了发车进路,车载设备可以通过RBC得到发车的行车许可(包括车载设备识别号、目标距离、目标速度及可能包括的延时解锁相关信息、防护区相关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