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青州第二职业某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青州第二职业某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青州第二职业某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青州第二职业某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青州第二职业某中学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青州第二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地理

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黄土高原恰好处在我国“季风三角”顶端,冬季风带来的“土”与夏季风带来的

“水”二者有着恰到好处的结合。据此完成

只考虑大气运动(风力大小、空气对流)和地面状况(植被、冰冻),黄土高原扬

沙天气最容易发生在

A.春季B.夏

季C.秋季D.冬季

参考答案:

A

2.读三角坐标图(下图),回答

1001

若X、Y、Z分别表示稻谷、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重,则图中四点与相关省份的

组合,正确的是

A.①一一西藏B.②一一江西

C.③一一安徽D.④一一吉林

参考答案:

D

3.读“我国某山地南北坡年降水量”图,回答37〜38题.

一«

米(

)米

)

水平距离(千米)

37.该地最可能属于

A.燕山山脉B.秦岭山脉C.南岭山脉D.天山山

38.该山地降水最多的地方大约位于

A.北坡海拔1200米处B.南坡海拔1200米处

C.北坡海拔800米处D.南坡海拔400米以下处

参考答案:

37.D38.A

4.读右图,回答14题。

■一・

14.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

A.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B.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C.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A

5.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完成14?15题。

14.图示区域水灾多发的自然原因最不可能是

A.支流众多B.河道弯曲

C.降水集中D.山高谷深

15.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河流②气候③植被④地形

日出时间

10.该同学的观测与记录持续了()

A.3个月B.6个月C.9个

月D.12个月

11.图中a点对应的节才可能是()

A.端午节B.劳动节C.国庆

节D.元宵节

12.在图中b点对应的三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A.日本春光明媚B.北极出现

极夜

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I).澳大利亚冬雪

纷飞

参考答案:

DCA

8.图中A、B为某一直线上的两点,C为AB的中点,读图回答

Q7甲

ACB

若AB为60°N纬线中的一段,图中度数为经度,则

A.A地附近可能为连片的针叶林

B.C地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AB间的最短距离大二7770千米

D.A、B两地的日期始终不同

参考答案:

A

9.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

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读“手指规

划”示意图完成38〜39题。

38.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A.交通B.地形C市场

D.水源

39.“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

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

C.商业区,方面居民购物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

参考答案:

38.A39.D

【知识点】本题考查城市规划与城市功能区。

解析:38题,丹麦首都哥本哈所在地以平原为主,城市的延伸方向主要受交通线的影响,

而水源并不是“手指”状水系,市场往往不是城市的区位因素,城市本身就是市场。故选

39题,“手指规划”方案的宗旨就是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城市

的主要功能区布局在“手指”部位,为了防止城市问题,尤其是环境问题,所以在“手

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绿化区,以优化城市环境,D正确。

【思路点拨】根据这个手机计划(fingerplan),哥本哈根的城市化发展依据S-train

轨道线路呈五指型,手掌是人口密集的市中心,而手指之前的空隙留作农业和休闲区,保

留手指缝隙之间未开发的区域。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交通,第二个应该是绿化

区。

10.下图为某国城乡人口变化情况。读下图回答

分年度计算: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1970—1980年B.1980

—1990年

C.1970—1990

年D.1980—2000年

参考答案:

A

11.读“某岛屿地图”,完成下列小题。

38.该岛屿

①主要山脉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②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丰富

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能丰富

④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

⑤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④

B.②®⑤

C.

D.®®®®

39.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与植被类型

B.日照时数与地形

C.坡度与人口分布

D.地形地貌与交通

40.近年来,该国乳品企业增加在中国兴建牧场的数量,主要原因是中国

A.牧草优质B.交通便利

C.技术先进D.市场广阔

参考答案:

38.A39.B40.D

【38题详解】

读图,结合图中河流流向可知,该岛屿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终年受西北风控制,受岛

屿面积较小影响,河流短小,水能丰富,西南部地区纬度高,冰川地貌发育显著,位于板

块消亡边界,故选A。

【39题详解】

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东侧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主要是西部地区降水较多,阴雨天多,光

照不足,不利于种植业发展,而东部地区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种植业发

展,且西部地形坡度大,东部地势平坦,故选B。

【40题详解】

该国为新西兰,乳品企业增加在中国兴建牧场数量,主要是中国有广阔的市场,故选I)。

12.近年来,节能建筑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北京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10年对该

校教学楼进行研究。下图中甲、乙、丙示意教学楼楼顶水平面、南墙、北墙单位面积接

受太阳辐射量的月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北墙水平面南墙R.水平面北墙南墙

C.南墙水平面北墙D.水平面南墙北墙

16.乙各月太阳辐射量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5月太阳辐射量多于7月,大气环流

B.5月太阳辐射量多于7月,纬度位置

C.7月太阳辐射量少于8月,太阳高度

I).7月太阳辐射量少于8月,白昼长短

参考答案:

15.C16.A

【15题详解】

我国位于北半球,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楼顶水平面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量大,而南

墙与楼顶垂直,所以夏季照射在南墙的太阳光线与南墙的夹角小,获得太阳辐射较小,而

北墙位于背阴面,全年获得太阳辐射量小,所以甲为南坞,乙为楼顶,丙为北墙,故选

Co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5月份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量大于7月,两个月份正午太阳高度相差不

大,但是7月份为北京的雨季,降水最大,阴天多,所以获得太阳辐射最小,为大气环流

因素,A对。同一地点,纬度位置相同,B错。7月份太阳高度大于8月,而太阳辐射小,

主要是由于大气环流所致,C错。7月份白昼长于8月份,D错。故选A。

13.图1为我国某局部地区土壤分布图,图2是图1中沿46。纬线上MN两点的地

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

124,

CZ2I;防中度欧浦草甸十.

S3M度瑟;”J甸I田总浜・何卜

图1

形成图1中草甸土和盐渍草甸土相间分布的主要原因

A.地形波状起伏,岗洼相间B.气温年较差大,

干湿季分明

C.河流、湖泊和沼泽密布D.背斜、向斜相

间分布

参考答案:

A

14.温盐环流是一个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表层海水在水

平强梯度力作用下做水平运动。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对温盐环流影响很大。读图回答

下面小题。

90°60°.30°00

表屠海水

底层为水

4.造成图中①处表层海水下沉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海水北上不断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水温降低

②洋流在向北流时因水汽蒸发而使盐度逐渐升高

③纬度位于60?附近,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④海水结冰使盐度升高⑤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①©③B.②③④C.

®®®D.①®@

5.若图示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会导致

A.北美东部地区气温降低B.欧洲西部地区夏季降水增加

C.北海渔场渔业资源更加丰富D.欧洲西部地区冬季降水增加

参考答案:

4.C5.A

4海水下沉可娥是繁度增大,等蜴,水土度增大而下沉-造成图中①处&层海水下沉的主要原因可亚

毫海水不断向大/H放热量使水运降低,宙度壮大,④展①止确;洋流在向北逾时因水汽臬龙而使

公度逐席升高・②正&;用水多则盐度或小,/度派小,③情试;海水^冰导较盐分新出面使普度升

高,海水密度增加一4让❷:触H偏向力不影昭盐度,增代故逃C・

5.若图示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表层海水下沉减弱,海水北上减弱,即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由暖流对气候的影响可知,会导致北美东部地区气温降低,降水

减少。A正确。故选A。

15.冻土可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冬季冻结、夏季融化的岩土被称为季节

冻土,分为季节冻结层和季节融化层。下图为北半球季节冻结层与季节融化层深度

随纬度和海拔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季节冻结层与季节融化层的分布特点是

A.季节冻结层水平分布的范围小B.随着纬度的升高,季节融化层厚度减小

C.季节冻结层多分布在极地附近D.随着海拔的降低,季节融化层厚度减小

23.下列有关受冻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冻土广布增加了气候的寒冷程度

B.冻土对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线的建设不利

C.多年冻土影响地表水下渗,在地势低洼处,易形成沼泽

D.季节冻土阻碍农作物根系向下伸展,对农业生产不利

参考答案:

BD

16.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

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完成1〜2题。

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

1.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A.少儿人口数量减少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

2.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

A.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至I解决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

参考答案:

1.D2.A

解析:第1题,从图上只能看出2015年后,我国15至64岁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表

示我国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第2题,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生育率提高,但生下的

“二孩”真正成为劳动者最起码在15年后。所以,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没有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用工荒”问

题还是会比较紧张。

17.一艘货轮12月初从香港出发驶往荷兰的鹿特丹港,历时近2个月。据此完成

38〜40题。

38.选择最近路线航行,货轮经过海峡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

③①④②

39.货轮通过①海峡时,其航行情况

为()

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C.逆风顺水D.

逆风逆水

40.若沿途不装卸任何货物,经过④海峡后,货轮的吃水深度将会()

A.变浅B.加深C.不变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CDA

18.在上述假定的营业时间内(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下列各组金融中

心能保证24小时作业的

A.法兰克福、新加坡(东经104°)B.伦敦、香港、旧金山

(西经122.5°)

C.伦敦、东京、纽约D.东京、洛

杉矶、纽约

参考答案:

B

19.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自然景观形成主因复杂,地区差异极为显著。下图示

意我国某主要山脉的主峰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海拔(米)

①泡带荒漠带

-7000②山地温带荒潦草原带

南坡北坡③山地塞温毕康带

-6000④亚内山塞温不原的

⑤山地汉带草原带

-5000高山冰雪音⑥山地寒源草甸带

⑦山地东温针叶林带

亚舟山东带单句带

-4000

离山寒冻地衣帝

碎山寒冻草包带

-3000

-2000

①■

L-I000

10.图示山地位于

A.甘肃B.新疆C.青海D.西藏

11.导致图示主峰南、北坡自然带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B.热量

C.纬发I).光照

参考答案:

10.B11.A

10.南坡山麓为湿带荒漠,北坡山麓为温带草原,应为新疆的天山山脉,B正确。

II.主峰南坡主要是荒漠和草原,北坡主要有草原和森林,主要是因为北坡为西风的迎风

坡,降水较多,水分差异是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因素。A正确。

【点睛】考查学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c

20.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及自

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

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比完成下面小题。

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卜.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枳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

7.枳玄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

8.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B.正午

C.日落前后D.午夜

参考答案:

6.C7.D8.A

6.大气对流过程中,温度较高、受热的地区空气膨胀上升,温度较低、冷却的地区空气收

缩下沉,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气流上升,随海拔升高,气温降

低,水汽渐渐冷却凝结形成积A;气流下沉,随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冷却凝

结,云层少。因此气流上升地区天空形成积云,而下沉地区天空无云(云量极少),而上

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使积云的分布被无云天空分割,分布呈间隔的

团块状,没有连续分布,A错C对;鱼鳞状、条带状都不是间隔分布的,B、【)错。

7.积云由气流上升运动(时流运动)产生,而气流上升运动与下垫面气温相关,近地面气

温越高,空气越容易受热膨胀上升从而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即积云出现的频率

越高;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处于高纬寒带地区,全年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弱,积云极少出

现,A错;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处于中低纬温带地区,夏季气温

高,容易出现积云,但冬半年低温较低,积云出现频率小,B、C错;热带雨林地带处于低

纬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积云出现的频率高,故选D。

8.积云云底高度为“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当水汽的凝结高度由下垫面温度决定时,则

下垫面温度越低,水汽开始冷却凝结的高度越低,积云云底的高度值也就越低。一天中,

通常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下垫面温度较高;日落前后,太阳辎射减

弱、消失,下垫面温度较低,从日落到半夜再到日出前后,因没有太阳辐射(或极微弱)

下垫面温度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下垫面温度才开始慢慢归I

升。因此一天中,下垫面温度最低的时间多在日出前后,即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日出前后,故选A,B、C、D错。

21.2008年7月31日,由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

划》在京发布,全国被划分为216个生态功能区。回答关于上述区域划分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这些生态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

B.这些生态功能区都是独立的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C.这些生态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D.每个生态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参考答案:

B

22.卜.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U增长变化(含预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

22.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65年B.1980年C.2015年D.2045年

23.未来10年劳动人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A.老龄人口增加B.人口增加

C.用工成本上升D.人才外流严重

参考答案:

22.C23.C

22.根据图表可知,劳动人口增长率在2015年时为零,此时劳动人口总数达到最大值,之

后增长率为负数,说明2015年之后劳动人口开始减少,即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2015年.C正确。

23.由图可以看出,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在减少,将导致用工成本上升.C正确。

23.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现象的

是()

A.晚虹斜日寒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B.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C.三月无雨旱风起,九月霜降秋早寒D.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

参考答案:

C

24.读右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东北流向西南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北流向东南D.西南流向东北

25.如右图中等压线为一闭合等压线的部分,则图示地区

A.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B.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

C.可能有台风D.应该是亚洲高压中心

参考答案:

24.C25.B

25.六盘水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被石灰岩山丘环抱,水城河穿城

而过,以凉爽的高原气候著称。城市人口密集,在60knf’的土地上,居住了约60万的人

口。为了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建设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将水城河串联

起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

了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即绿色海绵体系。

六立水市雨水管理处生

态净化系统的一部分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A.水汽输送速度加快B.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

C.地下径流不断减少D.水循环的周期逐渐延长

8.自绿色海绵体系建立以来六盘水的城市内涝频率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海绵体

系的

A.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B.各种水体相互贯通,提高泄洪能力

C.植物多样性提高,利于雨水下渗D.调节气候功能增强,暴雨频率下降

9.在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中,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要素主要是

A.持续缓慢流动的水体B.阶梯状分布的湿地

C.可被溶解的营养盐类D.多样性的生物群落

参考答案:

7.B8.A9.D

7.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是利用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

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湿地调蓄径流,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B对。不影响水汽输

送速度,A错。下渗增加,地下径流不断增加,C错。水循环的周期可能变长,不会逐渐

延长,D错。故选B。

8.自绿色海绵体系建立以来六盘水的城市内涝频率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海绵体系

的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A对。径流速度减慢,泄洪能力不能提高,B错。植

物覆盖率提高,利于雨水下渗,C错。湿地有调节气候功能,不能改变气候特征,不能减

少暴雨频率,I)错。故选A。

9.在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中,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要素主要是多样性的生物群落,水体

中的污染物经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消失或浓度降低,D对。持续缓慢流动的

水体、阶梯状分布的湿地、可被溶解的营养盐类对污染物没有吸收、降解功能,A、B、C

错。故选D。

【点睛】湿地调蓄径流,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城市内涝频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绿

色海绵体系的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水体中的污染物经生物的吸收、降解作

用,使污染物消失或浓度降低。

26.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

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I。据此回答

3〜4题:

3.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B.纬度位置C.海陆位

置D.地形

4.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天气严寒B.地面辐射强C.微

风D.大气逆辐射强

参考答案:

3.B4.D

二、判断题(共10分)

27.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

参考答案:

A

28.在农场里进行作物轮作会加快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

B

29.人口迁移有利于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

参考答案:

A

三、综合题(共38分)

30.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的是图________;表示全球为同一天的是图—;

北京白天时间比上海短的是图;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是图—;(4分)

(2)图A所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

分)

(3)描述图B所示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

律o(2分)

(4)图D此时北京时间为:(2分)

参考答案:

⑴、A;C;B;B;(2)、(0°,45°E)

(3)、自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4)8时

31.读《俄罗斯地理简图及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图1俄罗斯地理简图

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跨11个时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1)在“俄罗斯地形剖面示意图”上,字母A、B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字母C、D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

是o据此判断,俄罗斯

地形的东西分界线是河。

⑵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西部地区气候类型以气候

为主。影响俄罗斯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是资源不足,粮食

作物以为主0

⑶俄罗斯东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的资源,除了水资源、森林资

源外,还有多种能源资源,它们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等。

(4)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⑴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叶尼塞

⑵温带大陆性:光热;小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