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课标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课标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A.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子B.生物是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C.春季,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迅速D.生物风化使有机残体归还多2、下图为“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是指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B.生物圈包含水圈、大气圈全部C.大气圈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3、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①地球②待发射的人造卫星③天空中飘动的云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⑤陨石⑥流星体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⑥4、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A.地热能B.核能C.潮汐能D.太阳辐射5、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A.增加生物多样性B.改善城市土地质量C.出现城市“热岛”现象D.地下径流增加6、下图表示亚洲东部某一河流入海口,箭头表示河流流向,a、b表示不同季节相同等盐度线分布位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等盐度线向海洋凸出是受径流的影响。

②等盐度线向海洋凸出是受洋流的影响。

③a表示夏季。

④b表示夏季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7、北京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下图为纪念馆周边地区示意图及学校地理小组绘制的指示牌。指示牌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8、读下图,当广东处于夏季时,下列四幅“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9、读等高线图;计算陡崖D的相对高度()

A.264mB.350mC.500mD.600m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认识途径:研究________是最主要的途径。1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时,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通常为半圆状,雨后常见。比利时业余摄影师妮可在非洲维多利亚瀑布前拍摄到了一条几乎呈环形的彩虹(下图)。

(1)形成彩虹的“水滴”主要分布在地球大气的____层,该大气层的突出特点有____、____。

(2)彩虹常在雨后出现。雨的形成过程大致为:近地面的____和____通过____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____;容易成云致雨。

(3)照片中形成彩虹的“水滴”直接来自于____,该彩虹几乎呈环形,原因可能有____(多选)。

A.太阳光线较强。

B.空气中的水滴较多。

C.瀑布的落差大。

D.摄影者的位置合适1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图若画出晨昏线,那晨昏线可能是_____(晨线或昏线),A地是_____(白昼或黑夜)。

(2)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_____平面。

(3)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_____,最慢的是_____。13、读图;完成各题:

(1)A;B处谷地对应的甲、乙断面是:A________;B________。

(2)该河流________资源丰富;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

(3)该河源头主要以流水________侵蚀为主,在B以下的河段既有________(侵蚀)作用,也有________(侵蚀)作用。14、读左图“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右图“甲、乙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__;其形成原因是该地终年高温,垂直方向上盛行______气流。

⑵左图中G带的风向是______;右图中位于亚欧大陆西岸终年受该风带控制的是______(甲/乙)城市,其气候特点______

⑶由于气压带;风带随______南北移动而移动;地中海式气候夏季受左图中的______(填字母)控制。

⑷B带所处的亚欧大陆东岸受______的影响,形成雨热同期的______气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大气层,产生“磁暴”现象。(_____)A.正确B.错误16、太阳活动强烈时,可能会影响地球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_____)A.正确B.错误17、太阳内部物质经核裂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_____)A.正确B.错误18、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_____)A.正确B.错误19、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稠密,表明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小。(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2题,共14分)20、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娘子关村地处晋冀两省交界处,地势险要,自秦汉起在此处设关筑堡,后随着古商道的繁荣,聚落发展达到鼎盛。当地泉水资源丰富,提供了生产动力的同时,也形成了北方地区少有地“小桥、流水、人家”景观。村内现存水磨坊、碾坊实物及遗址17处,其中两处仍在生产。下图为某同学手绘示意图。

(1)列举娘子关村水资源利用方式。

(2)根据材料;说明娘子关村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3)请你以“走古道关隘,游北方水乡”为主题设计娘子关一日游活动,说出设计原则和具体旅游活动。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的最南端的陆地,火地岛南部的德雷克海峡以其狂涛巨浪闻名于世,号称“杀人海峡”。坐落在岛屿南端的乌斯怀亚,是阿根廷火地岛地区的首府,也被人称为世界尽头。它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这是一个别致、美丽的小城,依山面海而建。下图分别为南美洲局部区域图、乌斯怀亚景观图。

(1)简析德雷克海峡航行困难;被称为“杀人海峡”的原因。

(2)乌斯怀亚当地居民的房屋多为低矮的木质结构;反映出当地的哪些自然地理特征。

(3)指出乌斯怀亚建设港口的有利水域条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诗句说明的是植被最终落叶归根,成为了土壤的一部分,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并没有强调说明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子,A错误B正确。夏季气温高时微生物分解作用速度快,C错误;生物风化是指生物对岩石、矿物产生机械的和化学的破坏作用,如生物对母岩的破坏方式既有机械作用(如根劈作用),也有生物化学作用(如植物、细菌分泌的有机酸对岩石的腐蚀作用),因此生物风化并不能使得有机残体归还多,D错误。2、C【分析】试题分析: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不包括软流层,A错;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B错。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C对;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D错。

【考点定位】地球的圈层结构。

【方法总结】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3、D【分析】【详解】

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均是天体,但天体的一部分不能单独称为天体,在宇宙空间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的各种人造物体属于人造天体。所以地球、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流星体是天体,待发射的人造卫星、天空中飘动的云、陨石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综上所述,①④⑥正确,②③⑤错误,ABC错误、D正确。故选D。4、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主要为太阳辐射能。太阳光线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需要8分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km。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太阳能是—种新能源。所以D选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5、C【分析】【分析】

【详解】

城市化过程中;把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把自然景观转变为以建筑景观为主的城市景观,破坏自然植被,占用生物生活环境,因此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A错误;城市化过程中,大量自然土地转为化硬化地表,阻隔土壤与外界的联系,土地质量有可能下降,B错误;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口和产业的集中,排放的废热增多,城市建筑密集,不易散热,从而出现城市”热岛“现象,C正确;城市化过程中,硬化地表增多,影响地表水下渗,从而使得地下径流减少,D错误。故选C。

【点睛】6、D【分析】【分析】

【详解】

图示位于河流入海口,径流量大,受入海径流的影响盐度由入海口向海洋地区增加,①正确,②错误;该地区为亚洲东部,夏季降水多,径流量大,入海口同一地点较冬季盐度降低,因而同一等盐度线东移,所以a表示夏季,b表示冬季;③正确,④错误,答案为D。

【点睛】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入海径流量及洋流。7、C【分析】【分析】

【详解】

首先观察指示牌,根据指示牌中小手指的指向确定指示牌的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晓月阁以西170米、宛平城东门以西260米、七七事变弹坑遗址以北140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以东60米,指示牌位于图中的③处。故选C。8、B【分析】【详解】

广东处于夏季的时间为6-8月,此时太阳大约位于远日点附近,因此CD错误;6-8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A图太阳直射南半球,A错误;B图太阳直射北半球,地球接近远日点,时间约为6-8月,B正确。9、B【分析】【分析】

该题考查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详解】

根据等高线图;等高距为100,D处有4条等高线相交,结合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H<(n+1)×d”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代入数据300≤△H<500,此题选B项。

【点睛】

掌握陡崖高度的计算公式;直接带入数据计算即可。

一;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

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一是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最小相对高度。

公式:(n-1)d≤H<(n+1)d(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的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

在公式中左边有一个等号;为什么?前面我们讲过等高线一般不相交,相交即陡崖,所以不排除没有等高线相交的情况,也就是不存在陡崖的情况,这时公式中n为1,陡崖的相对高度为0。

二;崖顶的计算公式。

H大≤H顶<H大+d;左边的等号可以用下图来示意。

如果像上图所示陡崖顶部比较平坦;则陡崖顶部的海拔就大体等于相交的登高线中的最大值。

如果陡崖顶部不是平坦的;则陡崖的崖顶高度应该大于相交的等高线中最大值。

三;崖底的计算公式。

H小-d<H≤H小;右边的等号可以用下图来示意。

在上图中陡崖底部还有一部分陡坡,所以陡崖崖底的高度就应该比相交的等高线中的最小值还小。如果陡崖底部比较平坦,则崖底高度就可以等于最小值。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地层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大气层由近地面到高空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等。水滴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对流层主要以对流运动为主;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彩虹是大气中的水滴被太阳光所折射而产生的一种现象。降水形成的条件主要是:水汽;凝结核、降温。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大气的对流运动上输送;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降水。

(3)彩虹中的水滴主要来自对流层。图片中的彩虹呈现环形;主要原因可能是非洲维多利亚瀑布落差大,瀑布下游河谷深。拍摄者位于瀑布下游,从前方拍摄,角度和位置特殊,所以呈环状,CD正确。太阳光线较强和空气中水滴多,是彩虹的共性,不是特殊之处,AB错误。故选C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流层的特点和彩虹的成因。对流层的厚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解析】对流是地球大气的最底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对流层等水汽杂质对流降低瀑布CD12、略

【分析】【详解】

(1)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如图示);图示晨昏线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表示的是昏线;A地在昼半球上,是白昼。

(2)地球绕太阳公转时与公转轨道面之间有一夹角а;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即是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平面,也叫黄道面。

(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ABCD四点中纬度最低的是A,自转线速度最快;纬度最高的是B,自转线速度最慢。

【点睛】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是晨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是昏线;

太阳照射的一面是昼半球;晨昏线过地心与太阳光线是垂直的。【解析】昏线白昼黄道AB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河流地貌。(1)河流上游,流水下蚀明显,故形成V形谷,而越往下游,河谷逐渐展宽。故A对应乙,B对应甲。(2)图示河段河流的落差较大,故河流的水能资源较丰富。(3)河流上游,水流速度较快,故流水溯源侵蚀为主,而河流中下游,流速减缓,则下蚀减弱,而侧蚀加强。【解析】乙甲水能河流落差大溯源下蚀侧蚀14、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图示的气压带分布位置:A位于赤道附近;故判断为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是由于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形成上升气流从近地面形成低压。

(2)图示G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为盛行西风带,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属于西南风。结合甲乙两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分布判断,甲城市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乙城市终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右图中位于亚欧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的是乙城市,其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

(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是由于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影响;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地中海气候是由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副热带高气压带对应左图中的B控制。

(4)B带所处的亚欧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点睛】

气候类型判断:

1、根据所给的位置判定气候类型:先从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哪个温度带;然后从海陆位置看位于大陆西岸还是东岸;最后将已知地点落实到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2、根据所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其方法和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最冷月与最热月的平均气温指标确定大致的气候类型。第二步: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分配,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解析】赤道低气压带上升西风带乙全年温和湿润直射点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或亚热带季风)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扰乱大气层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本题说法错误。16、×【分析】【分析】

【详解】

磁暴现象是因为太阳风扰乱地球磁场形成的;而不是扰乱电离层。太阳风被地球磁场吸附到两极,与大气产生摩擦,发生了极光现象。

【点睛】

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导致磁暴,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17、×【分析】【分析】

【详解】

太阳内部的物质经过核聚变产生大量的能量;而不是核裂变。

【点睛】

太阳核聚变过程: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过程中释放出能量。18、√【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红色岩层一般是在气候炎热的氧化环境中形成的;含黄铁矿的黑色页岩一般是在温湿气候下的湖泊;沼泽的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所以该说法正确。

【点睛】19、×【分析】【分析】

【详解】

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稠密,表明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故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2题,共14分)20、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娘子关为背景;考查学生读图;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涉及知识点有聚落形成发展的区位因素、旅游活动的设计等。

【详解】

(1)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水源;一是水能。读图可以看出;此地有聚落、石榴园、水磨坊,所以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有灌溉用水、生活用水、生产动力等。

(2)聚落形成发展的条件可以从位置;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等角度分析。材料中“娘子关村地处晋冀两省交界处;地势险要”说明地理位置重要,地势险要,历代军事关隘;“泉水资源丰富”,说明水源丰富;读图可知,此地位于河谷,地形平坦。

(3)旅游活动的设计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