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36∕T 971-2017 淡水鱼类小瓜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_第1页
(高清版)DB36∕T 971-2017 淡水鱼类小瓜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_第2页
(高清版)DB36∕T 971-2017 淡水鱼类小瓜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_第3页
(高清版)DB36∕T 971-2017 淡水鱼类小瓜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_第4页
(高清版)DB36∕T 971-2017 淡水鱼类小瓜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6preventiontechnologyspecificationofichthyopthiriasisonfreshwaterfish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 1 1 1 2 3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1淡水鱼类小瓜虫病防治技术规范NY5070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农业部193号公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长卵形或椭圆形,大小(0.3mm~0.5mm)×(0.2mm~0.3mm),前尖后钝,前端具1孔通出表膜。大核马蹄形,小核圆球形。游动相对缓慢。成虫形态见图226AA幼虫B成虫1胞口2大核3食物粒4伸缩泡5小核6尾毛激而分泌大量黏性物质将幼虫包围,形成白色小囊泡,幼虫在囊泡内继续发育至成虫,囊并以二分裂法繁殖出数以百计的小纤毛幼虫。幼虫在水温15℃~20℃条件下,经24h左右即可冲破胞易发生,一旦发病,鱼类摄食下降或停止摄食,加之继发细菌、霉菌等感染,感染率和死亡率高达5以上。适宜小瓜虫生长和繁殖的水温为15℃~25℃,当水温低至10℃以下或升至26℃~28℃时,小瓜虫降低;水温15℃~20℃时,侵袭力最强。4.1临床诊断34.2镜检诊断用载玻片刮取病鱼尾鳍(或体表白点)涂片,或剪取病鱼鳃丝少许,制成水玻片,显微镜下检查发现小瓜虫虫体(见图2)即可确诊。现小瓜虫虫体(见图2)即可确诊。5防治根据养殖条件确定合理的放养品种及搭配密度。建议每667m²套养黄颡鱼(规格5g~10g/尾,数量100尾~200尾)和鲢(规格50g~100g/尾,数量50尾~100尾)。5.2治疗有条件的(如小水体)可将池水水温调至26℃以上,保持3d~8d,使小瓜虫从鱼体身上脱落,然后45.2.2药物治疗药物选择、使用及休药期符合NY5070,NY5071和农业部193号公告的规定。推荐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一:环烷酸铜(含量25%)溶液0.30mg/l~0.35mg/l全池泼洒,翌日开始投喂青蒿末含量80%方法二:干辣椒、生姜合剂(水深1m,每667m2水面用干辣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