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____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A.女娲和大禹B.大禹和黄帝C.蚩尤和黄帝D.黄帝和炎帝2、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明末,“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可见,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A.棉纺织业基地出现B.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C.丝织业的快速发展D.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3、春秋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B.施用粪肥C.大兴水利D.推广和改进犁耕4、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A.颁布“推恩令”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C.商议修长城D.商讨派谁出使西域5、河北民歌《小放牛》中唱到:“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是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扎了一道沟.”实际上赵州桥的建筑设计者是()A.李冰B.李春C.郑板桥D.鲁班6、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B.大禹建立起夏朝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D.原始农耕的出现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下图是北宋著名画家____的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
8、科举制创立于隋文帝时期______。(判断对错)9、北宋市民的出行工具______,北方以______主食。10、盛唐时期,创制出了先进的耕作工具:______;盛唐时期,诗人辈出,著名诗人杜甫的诗被称为______。11、史前时代;中华文明的起源。
(1)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早期的______文化。
(2)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______。12、请你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
(1)充分体现我国商朝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的水平的青铜器是:______
(2)已知的最早的汉字:______
(3)我国历史有可靠的文字记载开始于:______
(4)法家之集大成者是:______。13、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错误:;正确:。14、下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它是隋朝工匠____设计建造的____。
15、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前三位霸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唐太宗统治时期,唐朝进入全盛期,史称“开元盛世”。()17、科举考试在北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A.TB.F18、9世纪后期,契丹开始建筑房屋,城邑。()。A.正确B.错误19、成吉思汗在位期间,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20、“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通称‘蔡侯纸’”。材料说明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______(判断对错)21、女真族是唐朝羌族的一支,11世纪女真完颜部逐步统一女真各部。阿保机于1115年在会宁称皇帝,国号金。22、商朝又称为殷商,是因为商朝开国国君盘庚定都在殷。()23、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24、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最杰出的使者是鉴真,由他口述而写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4题,共36分)25、材料一:“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内蒙古草原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统一蒙古草原,并逐步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
材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材料三: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统一全国的政权。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元朝统治者大力推行以“利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注意农业生产,禁止农田作牧场,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回复和发展。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1)材料一中曾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的人物是谁?大元王朝的建立者又是谁?
(2)材料二是谁的名言?他抗击的是哪一政权?你怎样评价他的抗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26、材料论述。清朝入关后,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嘛亲自入京朝贺。顺治皇帝隆重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官员监督西藏地方政务。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乾隆皇帝特别颁发两个金瓶,一个送往雍和宫,一个送往拉萨,用满文、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写在象牙签上。清朝的这些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改编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回答:(1)1727年,清朝为监督西藏地方政务,设置了何种官职?(3)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7、阅读下列材料: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如图一;二、三所示。
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材料三:如图四所示。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请写出材料一中宋朝出现的新式农具名称。
(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宋代哪里已成为重要粮仓?
(3)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哪个时期?
(4)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些建议。28、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拥有着丰富多彩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材料二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材料三“曹雪芹根据自己对千年传统的亲身感受,通过贾家兴衰,说明剥削人民的封建阶级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一方面,他以荣府和宁府为缩影,描绘了特权阶层的骄奢淫逸另一方面,他巧妙和婉转地揭露了传统制度的虚伪,揭露了建立在奴役他人伪善基础上的人剥削人制度。是18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了社会贫富不均,提示了隐藏在表面繁荣背后的种种弊病,所以它是世界文坛上的一座丰碑。”——法国《通用百科全书》(1)材料一诗中反映了唐朝哪一盛世?此诗作者被人们尊称为“诗圣”,该作者是谁?(2)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这幅画突出反映了当时北宋城市生活的什么特点?(3)材料三中所描述的是我国清代哪部有名的著作?请从材料中找出这部著作被称为“世界文坛上的一座丰碑”的原因。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2题,共8分)29、人物和成语围魏救赵赵括退避三舍孙膑纸上谈兵晋文公30、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典故往往形成于历史事件中,请把与下列成语对应事件的字母写在括号内起来。()1.围魏救赵A.巨鹿之战()2.纸上谈兵B.桂陵之战()3.破釜沉舟C.长平之战()4.问鼎中原D.淝水之战()5.揭竿斩木E.春秋争霸()6.草木皆兵F.大泽乡起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相传;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此后,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因此黄帝和炎帝被尊奉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故选D.
本题以“《龙的传人》”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人文初祖的知识.
本题以人文初祖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黄帝和炎帝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答案】D2、C【分析】据“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可见,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丝织业的快速发展.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明末社会经济中丝织业的发展.
本题旨在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C3、A【分析】略【解析】A4、C【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在思想上也加强了统治。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学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汉武帝在政治上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汉武帝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修筑长城出现在秦始皇在位时,汉武帝时期没有修筑长城。所以ABD不对,故选C。
【解析】C5、B【分析】据关键词“赵州桥”得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的先河.
故选B.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建筑.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赵州桥的时间和人物、地位.【解析】B6、B【分析】【分析】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大禹建立起夏朝,故选B。
【点评】关于夏朝的建立,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有: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070年,夏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定都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张择端【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张择端绘画成就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延安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风格多样的绘画。8、略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科举制创立于隋文帝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开皇年间,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这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因此科举制创立于隋文帝时期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科举制度;注意识记其正式创立的人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解析】×9、略
【分析】宋代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米饭为主。宋代富人外出经商办事,多乘轿子或马车。一般百姓以牛车;驴车为交通工具。
故答案为:牛车驴车;面食。
本题考查宋代社会生活。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解析】牛车、驴车;面食10、略
【分析】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
故答案为:
曲辕犁;诗史.
本题主要考查了盛唐社会气象和唐诗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盛唐社会气象和唐诗的相关知识点.【解析】曲辕犁;诗史11、略
【分析】(1)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早期的农耕文化.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
(2)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故答案为:
(1)农耕.
(2)人文始祖.
(1)本题考查原始农耕;知道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
(2)本题考查人文始祖;知道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本题考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农耕;人文始祖12、略
【分析】(1)后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也体现了我国商朝青铜冶铸技术水平的高超.
(2)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它有着渊源关系,即它是汉字的直接源头,已知的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
(3)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4)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强调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故答案为:
(1)后母戊大方鼎.
(2)甲骨文.
(3)商朝.
(4)韩非子.
(1)本题考查后母戊大方鼎.
(2)本题考查甲骨文.
(3)本题考查我国历史有可靠文字记载的开始.
(4)本题考查韩非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后母戊大方鼎、甲骨文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解析】后母戊大方鼎;甲骨文;商朝;韩非子13、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恒公考点:春秋五霸【解析】【答案】错误:晋文公。(1分)正确:齐恒公。(2分)14、李春赵州桥【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赵州桥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高超的建筑水平。15、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分析】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以取得霸主的地位;相继称霸中原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故答案为:
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知道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中原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解析】【答案】错17、√【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北宋时期,人才选拔的途径的相关知识点。北宋时期,实行的是“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掌管国家大权。科举考试是北宋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故题目正确,A正确,B错误。故选A。
【解析】A18、√【分析】本题考查契丹民族。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本题是正确的。故选A。【解析】A19、×【分析】本题考查元朝的史实。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后,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1227年,西夏灭亡。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西夏时,在六盘山去世。他临终前留下遗言,要借道宋境进攻金朝。此后,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所以,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20、√【分析】“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通称“蔡侯纸”意思是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因此材料说明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结论正确。
故答案为:
√。
本题以“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通称‘蔡侯纸’”为切入点,考查纸的发明与改进。
本题以纸的发明与改进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21、×【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通过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发现,女真族是是唐朝靺鞨的一支,而不是羌族的一支,在会宁称皇帝的是阿骨打北宋阿保机。
【点评】本题是对少数民族政权金的有关知识的考查。22、×【分析】本题考查商朝的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2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家分晋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三家分晋"成为了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战国即由此起始。故:正确。【解析】T24、×【分析】贞观年间;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历时17年,带回大量佛学经典,并以沿途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为中印中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贡献。鉴真,唐朝高僧,为弘扬佛法,唐玄宗时,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此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以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最杰出的使者为切入点,考查玄奘西行。
本题以玄奘西行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四、材料题(共4题,共36分)25、略
【分析】
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和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和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的相关知识。【解析】(1)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实现统一。
(2)由材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知,这是文天祥的名言,他抗击的是元朝,他的抗争显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3)分析材料中的“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注意农业生产,多次下诏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是:结束了我国辽宋夏金的并立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境内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从而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故答案为:
(1)铁木真;忽必烈。
(2)文天祥;元朝;他的抗争显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3)结束了我国辽宋夏金的并立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境内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从而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6、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驻藏大臣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后来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根据对以上材料的分析,可以提炼的观点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藏族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在西藏设置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清朝时,也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自康熙帝始,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后来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了西藏地方体制和法规;西藏地方达赖和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因此,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解析】(1)驻藏大臣。(2)观点: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或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央政府对其进行有效管辖)。论述:(1)元朝在西藏设置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2)自康熙帝始,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3)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事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了西藏地方体制和法规;(4)西藏地方达赖和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27、略
【分析】
(1)本题以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宋朝秧马图为依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和宋代经济发展的知识.
(2)本题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
(3)本题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图示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
(4)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本题以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曲辕犁示意图、秧马示意图、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简图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隋朝大运河、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1)图一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中,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被称为江南河.材料一中的图三是宋朝出现的新式农具--秧马.
(2)由材料“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太湖流域成为我国的著名的粮仓.
(3)图四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读图并结合所选择知识可知: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是南宋.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终完成.
(4)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科学发展农业;关注民生,减轻农民负担,对三农采取政策扶持,经济发展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
故答案为:
(1)江南河;秧马.
(2)太湖流域.
(3)南宋.
(4)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科学发展农业;关注民生,减轻农民负担,对三农采取政策扶持,经济发展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8、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开元盛世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中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可以判断是唐玄宗或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他即位后,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结合材料中的“诗圣”可知是杜甫。杜甫的诗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
(2)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城市生活的特点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生活与习俗风情。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通过对汴京城内建筑、商贸、交通、运输几个方面的描绘,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华和发达,突出反映了北宋繁荣的经济和丰富的文化生活。
(3)本题主要考查《红楼梦》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三中的“曹雪芹、以荣府和宁府为缩影”可知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红楼梦》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展示人生世态和社会万象,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红楼梦》全书纷繁复杂,叙事脉络清晰分明,语言精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红楼梦》是18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了社会贫富不均,提示了隐藏在表面繁荣背后的种种弊病,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所以它是世界文坛上的一座丰碑。【解析】(1)唐玄宗或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杜甫。(2)瓦子;反映了北宋繁荣的经济和丰富的文化生活。(3)《红楼梦》;红楼梦是18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了社会贫富不均,提示了隐藏在表面繁荣背后的种种弊病,所以它是世界文坛上的一座丰碑。五、连线题(共2题,共8分)29、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以成语故事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船回租协议书
- 谷歌租赁协议书
- 员工非正常死亡协议书
- 花圃认养协议书
- 联养购买协议书
- 老公拒赌协议书
- 恒大悦珑湾认筹协议书
- 考证服务协议书
- 电气维护费合同协议书
- 比亚迪维修试车协议书
- 2025年中国低温等离子体环境消毒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法语DELFA15级阅读理解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全球经济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绝缘纸原纸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直击要点2025年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基于AI的管道防腐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洞察阐释
- 酒店宾馆装修合同协议书
- 2025-2030年中国腰果酚行业竞争格局展望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天津市高三高考模拟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四川巴中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 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新时代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专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