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课件_第1页
《卢沟桥事变》课件_第2页
《卢沟桥事变》课件_第3页
《卢沟桥事变》课件_第4页
《卢沟桥事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北平附近卢沟桥的军事冲突,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事变背景日本侵略扩张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虎视眈眈,在侵占东北后,不断向华北渗透,企图控制整个中国。中国国内局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壮大,国民政府也在积极备战,但内部矛盾依然存在。中国军队在华北的地位军队部署中国军队在华北的部署以防御为主,但装备落后,训练不足,难以有效抵抗日本侵略。军事实力对比日本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拥有绝对的军事优势,中国军队面临着巨大挑战。卢沟桥事变的导火线日军演习日军借口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开火日军悍然开枪,挑起事端,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引发了全面战争。七七事变的发生1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借口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2中国守军拒绝日军无理要求,双方发生冲突,日军开枪,挑起事端,七七事变爆发。日军进攻的全貌全面进攻日军调集大量兵力,对北平、天津等地进行全面进攻,企图迅速占领华北。疯狂屠杀日军在进攻过程中,对中国平民进行疯狂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冲突双方的态度对比中国政府中国政府坚决抗战,誓死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心抵抗日本侵略。日本政府日本政府野心勃勃,企图吞并中国,对中国人民进行了疯狂的侵略和杀戮。中方的抗议与谈判1抗议2谈判3备战双方的军事准备与部署1日军日军在华北地区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并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准备发动全面进攻。2中国军队中国军队在华北地区也进行了相应的部署,但装备落后,训练不足,难以抵挡日军的进攻。卢沟桥附近的战斗场面1激烈交火中国军队在卢沟桥附近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双方伤亡惨重。2顽强抵抗中国守军虽然装备落后,但表现英勇,与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阻止了日军快速前进。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浴血奋战中国军队在卢沟桥事变中浴血奋战,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誓死抗战中国军民团结一心,誓死抗战,为保家卫国而英勇奋斗。事变的升级北平沦陷与华北沦陷1北平沦陷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日军占领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2华北沦陷随着北平的沦陷,日军继续向华北其他地区进军,华北大部分地区相继沦陷。国民政府的对策抗战决心国民政府宣布全国进入抗战状态,决心抵抗日本侵略。军事部署国民政府将首都迁往重庆,并组织了全国抗战,进行持久战。中日关系急剧恶化1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日关系彻底破裂,两国之间全面开战。2日本政府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企图灭亡中国,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卢沟桥事变的影响抗战爆发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开始。民族觉醒卢沟桥事变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国际影响卢沟桥事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一些国家对日本侵略行为进行了谴责。中国走向全面抗战全民抗战中国人民在卢沟桥事变后,掀起了全民抗战的浪潮,决心抗击日本侵略。持久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并积极指导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日军的侵略扩大1华北沦陷日军占领了华北大部分地区,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残酷的统治。2全面侵华日军进犯中国各地,对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损失。国际社会的反应谴责一些国家对日本侵略行为进行了谴责,但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制止日本的侵略。援助一些国家对中国提供了援助,但援助力度有限,难以改变抗战的形势。马关条约与九一八事变马关条约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并赔款2亿两白银,加剧了中国民族矛盾。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从马关到卢沟侵略野心日本军国主义不断扩大侵略,从马关条约到九一八事变,再到卢沟桥事变,最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民族觉醒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的铁蹄下,逐渐觉醒,并掀起了抗日救亡的运动,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2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取得了胜利,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日冲突的历史根源1领土争端2资源争夺3意识形态冲突中日矛盾的延续与演化1历史遗留问题中日之间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如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战争罪行。2利益冲突中日之间在经济、领土、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利益冲突,引发了摩擦和矛盾。战争爆发的必然性1日本野心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以及对中国的侵略政策,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中国反抗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决心,以及中国政府的抗战政策,是战争爆发的必然结果。卢沟桥事变的历史地位历史纪念卢沟桥事变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侵略的起点,是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象征。民族精神卢沟桥事变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