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古诗鉴赏-客观题(新高考)-(原卷版)_第1页
专题14-古诗鉴赏-客观题(新高考)-(原卷版)_第2页
专题14-古诗鉴赏-客观题(新高考)-(原卷版)_第3页
专题14-古诗鉴赏-客观题(新高考)-(原卷版)_第4页
专题14-古诗鉴赏-客观题(新高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4古代诗歌阅读客观题考查方向题号考查内容命题方向15思想情感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准确理解词语含义准确填补省略内容准确分析意境、情感准确判断手法技巧准确把握语言风格能力分解(一)准确理解词语含义古代诗歌的题目、诗句的意思,尤其是对诗句中关键词语的意思的理解都要准确,这些都可能会在选择题选项中表述错误。(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二)准确填补省略内容在古诗中由于语言精练,经常有省略,所以填补省略内容,特别是补出省略的陈述主语就非常重要。命题者常常在容易误解陈述对象的地方,设置错误。(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注】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三)准确分析意境、情感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是是否读懂诗歌的标志,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对于意境,要整体把握画面,不要以偏概全;对于情感,要综合诗歌的主旨,准确分析。(2019·全国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四)准确判断手法技巧诗歌艺术手法多样,分析艺术手法,要从概念和效果两个角度加以分析判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醉中感怀陆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青衫犹是鹓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注】①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乐器。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B.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颔联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C.“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意思相同。D.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尾联两句直抒胸臆,深刻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激愤。(五)准确把握语言风格语言风格判断,要将关键词语和诗句内容仔细对照,分析判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岭南江行①柳宗元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②是海边。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③。射工④巧伺游人影,飓母⑤偏惊旅客船。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注】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诗人因谗言被贬赴柳州途中。②黄茆:黄茅草。③蛟涎:蛟龙的口液,这里指水蛭。④射工:射工虫,传说能含沙射影以杀人。⑤飓母:南方秋夏间,一种象征飓风即将来临前的云气。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瘴气弥漫的江水蜿蜒南去隐入云烟,想象遍地黄茅的尽头是大海。B.诗歌中间两联将所见所感和神话传说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内容。C.象迹、蛟涎、射工、飓母含蓄反映了作者被贬的复杂心情,为尾联抒情蓄势。D.本诗将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语言冷峻奇诡,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面貌。(六)注意结合情境逻辑客观题的错误设置常是单独分析有其合理性,然而却不符合诗歌情境,所以判断时要结合情境,仔细推敲。(2020·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奉和袭美①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④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⑤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2022优秀模拟试题精选2022重庆市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今日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注】南桥、西第:均在洛阳。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游寓”二字点明诗人宦游的处境,“秦”字点明宦游的地点,照应了题目中的“京中”。B.第二句关键在“看春”二字,内容上交代了“愁”的原因,结构上又领起下文对春景的描绘。C.颔联两句选取典型场景,刻画了京中春天的生机盎然,“徒”“漫”二字又流露出无限的惆怅。D.尾联构思新颖,其中“明年”“倍还”等语表明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洋溢着昂扬乐观的情绪。16.诗歌先言“不当春”,后边又说“应尽兴”,你认为应该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9分)远游①杜甫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尘沙连越雟②,风雨暗荆蛮。雁矫衔芦③内,猿啼失木④间。弊裘苏季子⑤,历国未知还。[注]①诗人晚年出夔州至潭州,此诗写于其间。②越雟(xī),古郡名,在四川西昌东南;“安史之乱”后,吐蕃不断进扰河陇诸州及安西、北庭诸地。③衔芦,指雁衔芦草以自卫。④猿啼失木,指猿因失去栖息地而哀鸣。⑤弊裘苏子,指苏秦游说未果、敝裘而归。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所见之景,画面富有层次,由近及远,以云衬托出陡峭壁立的高山之高。B.颔联描写了越雟与荆蛮的气候现象,沙尘飞扬,风雨交加,意在表现当地气候恶劣。C.颈联写雁与猿,颇具暗示性,雁衔芦草,独猿失木,暗指诗人漂泊无依的现实处境。D.全诗写山水,写边境,写雁猿,运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用典等艺术手法表达复杂情感。16.后人多用“沉郁顿挫”评价杜甫的诗风,清人吴瞻泰认为“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请结合吴瞻泰的观点简要分析这首诗如何体现杜甫的“沉郁顿挫”之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阮郎归欧阳修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①。【注】①归:一说“栖”。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点明时序,仲春时节正是一年春光最美的时候,人们会在此时结伴游园、踏青。B.上片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写马长嘶,青梅结子,柳如眉,蝴蝶翩飞,好一幅春光图。C.下片写暮色来临,花上露重欲滴,春草如烟;望人家重帷深下,词人顿觉困乏欲睡。D.全词文辞兼美,清秀典雅,读后余音袅袅,代表了欧阳修词作中清新、深婉的一面。16.前人论此词,认为结尾句“画堂双燕归”将主人公踏青时的心情“略予点泄”,对此应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谢柳太博惠鹤范仲淹新诗遗鹤指真经,对此仙标讵敢轻?万里华亭思去伴,千年辽海识归程①。鸡群与处曾非辱,鹏路将翔孰谓荣?独爱九皋嘹唳好②,声声天地为之清。[注]①辽海,指辽东,《搜神后记》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②九皋,深远的水泽淤地,《诗经·鹤鸣》中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之句。。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柳太博赠仙鹤并附新诗一首,诗人为表达谢意,作本诗以回赠。B.以“仙标”称颂鹤超凡脱俗的风姿,表现了诗人对这份礼物的珍视。C.“万里”“千年”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深化了柳太博对鹤的思念之情。D.鹤鸣声声嘹亮,天地为之一清,诗人以此寄寓了对高远志向的追求。16.诗歌的第三联用典,反用其意,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怀惜共传。注:云阳,县名,县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韩绅。《全唐诗》注:“一作韩升卿。”韩愈的四叔名绅卿,与司空曙同时,曾在泾阳任县令,可能即为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