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基础必备•探新知史料探究•释疑难随堂训练•测达标目标展示•定方向梯度作业•练素能目标展示•定方向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代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问题导引1.秦朝统一的条件、过程、巩固中央集权和统一的措施、意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征。(历史解释)3.秦朝暴政的表现及后果。(唯物史观)历史时空

基础必备•探新知

一、秦的统一1.统一的条件(1)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_______渴望安定统一。(2)各地域_______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3)秦国通过___________使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4)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统一。人民经济商鞅变法2.统一的过程(1)灭掉六国。公元前230年至________年,秦国灭掉东方六国。(2)建立秦朝。____________年,建立起新的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3)南征_______,并加强对西南夷的控制。(4)北击_______,修建万里长城。前221

公元前221

越族匈奴3.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和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①确立皇帝制度,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_______自称“始皇帝”;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②组成_____________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政务。三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_______________的诸卿。③地方上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_______制,其主要官员由_______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管理民众和治安。嬴政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具体事务郡县中央(2)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①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②修_______、直道。③颁行_______。④编制_______。⑤迁徙_______________到关中、巴蜀等地。⑥整顿___________。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驰道法律户籍六国贵族豪强社会风俗4.统一的意义(1)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2)秦朝确立的政治体制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3)促进了_________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_____________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考1:如何理解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提示1: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从统一的原因和意义等方面考虑。各民族统一多民族【概念阐释】(历史解释)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1)君主专制:古代中国的政体。指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2)中央集权:中国古代的主权结构形式。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3)关系:地方集权于中央,中央集权于皇帝。二、秦朝的暴政1.表现(1)赋役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2)秦朝刑法严苛。(3)___________,钳制思想。焚书坑儒2.后果:社会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引发秦末农民起义,秦朝速亡。(1)公元前______年,陈胜、吴广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不久失败。(2)公元前207年,_______军队进入咸阳,秦朝灭亡。(3)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项羽最终被刘邦击败。思考2:秦王朝速亡有何教训?提示2:忽视“攻”与“守”不同的政治形势,采取了单一、僵化的主导思想,导致灭亡。209

刘邦史料探究•释疑难主题对秦始皇及秦朝制度的认识(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一历代对秦始皇统一和秦制给予高度评价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班固《汉书·主父偃传》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其三》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论》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李贽《藏书》史料二秦朝的政治危机秦统一之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并且用刻石方式宣扬自己的显赫业绩,宣称“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然而就在一次出巡途中,随从车辆被刺客掷出的铁锥击中,秦始皇侥幸逃生。后来,又有人在陨石上刻下“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标语。这都说明外表强盛的秦朝,存在着严重的统治危机。探究1:据史料一,概括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提示1:统一法律;结束战乱,统一国家疆域;革新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创立皇帝制度,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发展经济、文化的措施等。探究2:据史料二,分析秦朝存在严重政治危机的原因。提示2:百姓负担繁重;刑法严苛;战争破坏严重;社会经济破坏、土地兼并严重等激化了社会矛盾。【拓展】对秦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1)确立原因①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②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反抗。③思想上,受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2)特点:皇权至上;皇权独尊;皇位世袭;思想专制。(3)影响①积极: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一制度下实行的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大大加强了统治者的统治力量。②消极:专制统治易形成暴政和导致腐败,使人民处境恶化。随堂训练•测达标1.(2021·栾川一中)2002年6月,湖南出土了三万余枚秦简,内容多为官署档案,纪年从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至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记事详细到月、日。这些秦简可用来研究 (

)A.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B.秦统一六国的过程C.秦朝币制多变的原因D.秦朝社会发展状况D

[解析]

根据“纪年从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至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可得出此时处于秦朝时期,这些秦简可以反映秦朝社会发展状况,D项正确;A、B两项是在秦朝建立之前,时间不符合;秦朝货币并没有多变,排除C项。2.(2021·南宁)秦朝皇帝制度规定,皇帝的命令叫“制”或“诏”,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大印叫“玺”,皇帝的服饰、宫殿、宗庙、陵寝等也都有相关规定,只许皇帝专用,禁止他人使用,违者罪在不赦。这反映了

(

)A.帝位的世袭性 B.皇帝极端残暴C.皇权的神秘性 D.皇权的独尊性解析:由材料中“只许皇帝专用,禁止他人使用,违者罪在不赦”可知,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D

3.(2021·江门)有学者认为,秦的统一把以往的“齐人”“楚人”等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同时,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也仍然留存了下来。这说明秦朝的建立

(

)A.有利于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B.促进了多种思想的碰撞与融合C.奠定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础D.兼具政治统一性和文化多样性D

[解析]

根据“秦的统一把以往的‘齐人’‘楚人’等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可知,秦的统一实现了政治制度的统一性;根据“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也仍然留存了下来”可知,秦的统一保留了文化的多样性,故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可知,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4.(2021·宁波)秦朝国内形势基本稳定后,秦军继续向周边的匈奴、越族地区用兵,并迁徙了大量华夏族平民到新占领地,许多移民在当地扎根落户。这一举措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是 (

)A.推动了边疆开发和民族交融B.导致了秦朝社会矛盾的严重激化C.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D.促进了秦朝中央集权国家的创立A

[解析]

移民在新占领地扎根落户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开发,也能促进华夏族和当地少数民族的民族交融,故选A项;B项不属于深远的历史影响,排除;南方经济重心地位的奠定是在南宋时期,排除C项;移民实边和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创立无关,排除D项。5.(2021·成都)当代史学家许倬云曾经趣味解释“郡县”:“郡”就是“裙”,往边一撒,那个旋出去的裙边就叫郡;“县”则是悬挂的“悬”,吊在那儿,一件衣服挂在挂钩上,我随时可以拿回来。这一趣解强调的是

(

)A.汉字具有会意特点B.郡县长官职位可以世袭C.郡县制优于分封制D.中央对郡县的垂直管理D

[解析]

根据‘郡’就是‘裙’,往边一撒,那个旋出去的裙边就叫郡;‘县’则是悬挂的‘悬’,吊在那儿,一件衣服挂在挂钩上,我随时可以拿回来”可得出,其强调的是郡县制之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加强,实行垂直管理,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汉字的意义,排除A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郡县制与分封制进行比较,排除C项。6.(2021·洛阳)翦伯赞认为,“秦代的政府不是一开始就准备对于古典文献,不分青红皂白,非秦者烧;他们曾经从六国的宫廷和民间搜集了几乎是全部的古典文献,征聘了七十位老学者,授以博士之官,……焚书坑儒并不是秦代政府预定的计划之执行,而是逐渐演进出来的。”材料表明焚书坑儒政策

(

)A.代表了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