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59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个信号是()A.肺活量增加B.体重增加C.身高迅速增长D.出现第二性征2、匀速竖直上升的气球下端用绳子拴着一个小石头,当绳子突然断了以后,小石头的运动情况是(不计空气阻力)()​A.将立即加速下降B.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C.由于惯性,将继续匀速上升D.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3、下列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雪B.露C.霜D.冰4、下列对图中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用无线电才能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B.乙图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丙图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D.丁图B超检查身体应用声能传递信息5、如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如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作的记录卡片.读图;完成小题。

该班同学还使用“海拔高度测量仪”对甲、乙、丙、丁四个村庄的海拔进行了测量,验证了如图(a)中四个村庄的海拔高度,其中海拔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6、某同学在培养一种霉菌时,操作步骤如下,你认为不妥当的处理是()A.配制好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并高温灭菌B.用接种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C.在恒温培养箱培养的过程中,随时拿出培养皿打开,以便掌握霉菌的状况D.对培养好的菌落进行观察、鉴定7、下列不是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是()A.头部的感觉器官发达B.有了明显的颈部C.皮肤干燥,覆盖角质鳞片D.四肢退化8、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9、如图是小明自创的”大炮”示意图。当瓶内产生的气体增多时;瓶塞会水平向右冲出,若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瓶塞将()

A.立即沿竖直方向下落到地面上B.向上运动C.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D.立即静止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人的指甲是不断生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于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形成的。”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l—3—2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以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持较长时间)。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则应观察到A、B间的距离会____(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____11、最主要的太阳活动是黑子、耀斑、磁暴____.12、学校的作息时间会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昼夜长短的变化。6月12日这一天,浙江的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____,造成地球昼夜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13、(2013·宁波)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这圆形光斑是____通过小孔成的像。为什么圆形光斑呈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小科思考后终于想通了,并推断这个像在宁波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圆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圆形的在____(填“夏至”或“冬至”)日正午的时候。

14、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从物理学科角度来讲,它们都属____。

15、2015年3月1日,南京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列车车轮上新增了降噪环,有效降低过弯道时轮轨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是在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手机微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m/s.16、闻到花园传来淡淡的花香,这是____现象;热天在教室地面上洒上清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利用了水____吸热实现了降温的目的.17、有关声的利用可分为两类:____和____。外科医生可以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中国传统中医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____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___。18、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9、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组织。()20、人体有八大系统,这些系统独立工作,互不相干。()21、用钢笔画细胞结构简图时,要注意用粗线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22、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23、取口腔上皮细胞前要先漱口,因为漱口后口腔上皮细胞易脱落。24、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要涂抹几下,以便细胞分散。25、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4分)26、图片18、物体A放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受到80牛的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60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40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14分)27、游泳时如果耳朵里进了水,只要将头偏向进水的一边,然后单脚着地在地上跳一跳,耳朵里的水便会流出来,说说这样做的道理。28、课外活动小组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充满水的直的铁管道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另一位同学在距离敲击点510米的地方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到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气=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水=15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是V铁=5100m/s。人耳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最短时间为0、1s。通过计算(可不用公式)说明同学能听到几次声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此题是关于青春期发育特征知识的选择题,据此答题。【解答】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2、B【分析】【解答】解:原来小石头随气球匀速上升;绳子断了以后,石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上运动,但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所以会减速上升,到达最高点后,在重力作用下,会加速下降,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分析】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当受到力的作用时,力会改变其运动状态,根据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关系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3、B【分析】【解答】解:A;雪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变为液态的小水珠附着在固体上形成露;露的形成属于液化,故B正确;

C;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冰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根据液化的定义来一一判断.4、B【分析】【解答】解:A;因为太空中是没有空气的;宇航员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说明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正确.

B;调节琴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所以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

C;道路两旁建有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

D;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疾病就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C;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接收处.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5、D【分析】【解答】从等高线地形图可看出;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据此可知,甲村海拔在400﹣500米之间,乙村海拔是400米,丙村海拔是300米,丁村海拔是600米.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6、C【分析】【解答】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置培养基(一般为牛肉汁+琼脂);高温灭菌;冷却(将培养皿和培养基上原有的菌类杀死,冷却是防止要接种的菌类被杀死)、接种(将少量细菌或者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恒温培养。

在恒温培养箱培养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不被杂菌污染,不能随时拿出培养皿更不能打开。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培养霉菌的实验操作。7、D【分析】【解答】本题考查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蜥蜴的头部感觉器官发达;利于适应复杂的陆地环境;有了明显的颈部,头可以灵活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皮肤干燥,覆盖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利于生活在比较干燥的地方。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爬行动物的特征8、D【分析】【分析】(1)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2)为了使电影院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幕布表面比较粗糙,当光线射到的幕布上,反射光线会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3)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所以在观看除了正前方的物体外,两只眼睛必然有角度的不同,这个差别在大脑中就能自动形成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区别,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解答】A;观众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正确;

B;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凸透镜;银幕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C;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拍摄时,为了产生立体视觉.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故C正确;

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D错误。

故答案为:D9、C【分析】【分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判断出物体一开始的运动状态,就可以判断在外力消失后的运动状态。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掌握。明确物体在外力消失前的运动状态,就可以判断在外力消失后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瓶塞水平向右冲出;处于运动状态,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瓶塞将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增大指甲的生长速度跟哪些因素有关?指甲的生长速度跟人的身体状况有无关系?(其它合理均可)【分析】【分析】指甲是皮肤的衍生物;由真皮增厚而成,指甲的真皮为甲床,指甲根部的表层生发层是指甲生长点,围绕指甲根部及其侧缘的皮肤皱壁称甲廊,甲床是指甲生长的附着点,指甲就依附着甲床,从根部向外,从下向上生长,指甲的生长速度3个月左右1厘米,一般留1个月就可以有0.3厘米。

【解答】(1)因为指甲根部的表层生发层是指甲生长点;从根部向外,从下向上生长,所以A;B间的距离会增大。

(2)科学探究中问题的提出可以有很多;但一定要围绕题目所给的信息和研究的目的进行设问。此题中要紧抓“对于指甲的生长”这一信息进行提出问题。

故答案为:(1)增大;(2)指甲的生长速度跟哪些因素有关?指甲的生长速度跟人的身体状况有无关系?(其它合理均可)11、B【分析】【分析】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黑子和耀斑.

【解答】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黑子和耀斑.磁暴现象是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故选:B.12、长地球公转【分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由于地球公转;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6月12日这一天,太阳光线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因此浙江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要长。

故答案为:长地球公转13、太阳夏至【分析】【分析】

(1)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了太阳圆形的像;即小孔成像;

(2)在物体到小孔距离相等的情况下;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据此分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

【解答】

茂密的树叶缝隙形成许多小孔;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经过小孔后在地面上形成太阳的像,即我们看到的圆形光斑,地上的圆斑就是太阳经此小孔成的像.光斑的大小不同是因为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不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也最接近正圆形。

故答案为:太阳;夏至。14、甲和乙甲和丙乐音【分析】【解答】音调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对应波形越密,表示声源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题中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

响度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对应波形波峰越高(或波谷越低),表示声源振动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题中响度相同的是甲和丙。

从物理学科角度来讲;噪声是由声源做无规则振动而产生,而乐音是由于声源做有规律振动产生的,故题中它们都属乐音。

【分析】从物理学科角度来讲,噪声是由声源做无规则振动而产生,而乐音是由于声源做有规律振动产生的;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15、声源处3×108【分析】【解答】解:列车车轮上新增了降噪环;有效降低过弯道时轮轨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故答案为:声源处;3×108.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16、扩散蒸发(汽化)【分析】【解答】解:(1)闻到花园传来淡淡的花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热天在教室地面上洒上清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利用了水蒸发(汽化)吸热实现了降温的目的.

故答案为:扩散;蒸发(汽化).

【分析】(1)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蒸发属汽化现象,需要吸引热量,蒸发有致冷作用.17、声音传递能量声音传递信息能量听信息【分析】【解答】有关声的利用可分为两类: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外科医生可以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中国传统中医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听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

【分析】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18、鳃【分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青蛙,为变态发育,其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不能在空气中呼吸;成体青蛙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故答案为:鳃。

【分析】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9、B【分析】【解答】“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组织“这句话的重点字眼是“完整”二字;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

【分析】一块骨骼肌最外面的膜属于结缔组织膜,肌腹主要是由长纺锤状的肌肉细胞构成的,属于肌肉组织,内外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20、B【分析】【解答】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它们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的结构层次,人体有八大系统,这八大系统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21、B【分析】【解答】在画生物图时;一般用3H的绘图铅笔,根据观察到的物像,轻轻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正式画好。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而不能涂阴影。较暗的地方,细点应越多。故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图画法的注意事项是否了解,生物图与其它图的画法稍有差别,应予以特别注意。22、B【分析】【解答】只有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才有叶绿体的存在,比如叶肉细胞。而在非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是没有叶绿体的,比如根部的细胞。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和叶绿体关系的理解,极易犯错。23、B【分析】【解答】漱口的作用是将口腔的饭粒清除;以保证所取的细胞纯度。而不是因为漱口后口腔上皮易脱落,因此这句话是错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中漱口的原因,关注于实验的细节。24、B【分析】【解答】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要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而不是清水中。放入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为了让细胞所处的环境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同,不至于胀破或变形,使细胞保持原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细节,信息量较大,容易出错。25、B【分析】【解答】能够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就是生物。机械也是可以运动的;都算是运动的物体,但是机械不是生物,如太阳是运动的物体,但太阳不是生物。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四、作图题(共1题,共4分)26、【分析】【分析】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