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13 健康地生活_第1页
重难点13 健康地生活_第2页
重难点13 健康地生活_第3页
重难点13 健康地生活_第4页
重难点13 健康地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13健康地生活01命题预测1.对传染病预防措施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涉及面较广,有一定的综合性。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概念特征的认识,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的命题点有:识别传染病,区分病原体和传染源,区分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人体的三道防线,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的功能。2.安全用药的尝试部分,主要考查如何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解读用药说明,学会安全用药,以及简单的急救常识。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在中考的考察中可结合自身的感受,联系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的办法。考查的命题点有:认识安全用药,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掌握急救措施。健康的概念,区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生活方式。02重难背记重难点01: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2.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3.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基本环节定义举例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新冠肺炎患者、艾滋病患者等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如蚊虫)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婴幼儿、体弱者和未患病的健康人5.预防传染病措施:预防措施举例控制传染源扑杀发现禽流感区域的家禽;隔离传染病患者等切断传播途径勤洗手;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消灭蚊虫;戴口罩等保护易感人群加强体育锻炼;接种疫苗重难点02:人体三道防线免疫类型三道防线组成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阻挡病菌、杀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消化病原体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促进吞噬细胞清除抗原重难点03:免疫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2.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其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3.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性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重难点04:用药与急救1.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2.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OTC。3.急救:120急救电话4.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重难点05:健康的生活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2.生活方式病: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是慢性、非传染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也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3.健康的生活方式(1)合理营养,平衡膳食;(2)坚持体育锻炼;(3)按时作息;(4)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5)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时间;(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03重难点拨易错辨析易错点01:传染病环节的区分易混点1.误认为人是病原体。2.误以为蚊虫等属于传染源。易错点02:关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理解误区无法区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易错点03:抗体和抗原判定的易错点不能正确判定抗体和抗原。易错点04:免疫种类中易错点不能正确判断这个免疫是特异性免疫还是非特异性免疫。易错点05:止血按压易错点在出现出血时不能正确判定止血的部位。技巧点拨技巧01:辨别传染病的环节1.传染源不仅包括人,还包括能散播病原体的动物。2.传染源≠病原体:传染源是患病者或病原体携带者;病原体主要是致病的微生物,是传染病的“罪魁祸首”3.蚊子、苍蝇、毛蚶体内携带病原体,但蚊子、苍蝇、毛蚶本身不会生病,所以它们只是传播途径,而不是传染源。蛔虫病是由蛔虫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传染源是携带蛔虫的动物或人。病原体是蛔虫。技巧02:利用看对谁采取措施的方法区分预防措施对病人采取措施就是控制传染源,如隔离病人;如果是对易感人群采取措施,就是保护易感人群,如不让其他人进入传染病医院。技巧03:判断抗体和抗原1.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疫苗、移植器官、过敏原、蛇毒、输入的他人血液等“非己”成分及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都是抗原。2.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细菌、病毒属于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细菌、病毒属于抗原。3.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如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抗毒素血清是抗体。技巧04:利用类比法判断免疫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人人都有,针对多种病原体(第一、第二道防线)。2.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针对特定病原体,一对一,(第三道防线)。技巧05:利用类比法判断止血部位动脉出血近心端,静脉出血远心端。04限时训练(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注射百白破疫苗可降低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发病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注射百白破疫苗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B.注射百白破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给健康人注射百白破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从免疫学角度看,百白破疫苗属于抗原2.2023年12月期间甲流、乙流和支原体肺炎大范围流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讲,流感病毒是传染源B.戴口罩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C.服用抗生素是治疗上述这三种疾病的有效方法D.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简单有效的措施3.某同学因发热到医院就医,被确诊患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临床特征为发热、丘疹和水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痘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接种水痘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群C.得过水痘的同学体内有相应抗体D.用药物退烧后可坚持到学校上课4.目前是流感的高发季节,预防流感的常见措施有勤洗手、戴口罩、打开窗户通风等,其中勤洗手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病原体5.新冠肺炎大流行三年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损失。请结合下图用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结构简单,可独立生活B.从防控措施分析,接种疫苗对控制新冠肺炎流行起到的作用是保护AC.从传染病角度看,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属于甲图中的CD.我们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做法,主要是针对甲图中B采取的防控措施6.现在这段时间,天气反复无常,班上有很多同学都患上了流行性感冒,就学习的生物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及说法正确的是()A.感冒是由感冒细菌引起的,通过自我复制繁殖B.感冒后服用的药越昂贵,见效越快C.某同学注射了感冒疫苗,也有可能会感冒D.多使用抗生素,效果会更好7.下列哪一项可能都属于病原体?()A.人、某些动物 B.细菌、垃圾、蛋白质C.DNA、蛋白质、矿物质 D.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8.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接种疫苗属于(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 D.杀灭病原体9.下图是某药品说明书的内容节选。关于该药品购买和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需要医生处方就能购买 B.只能在有效期内服用C.用于风寒感冒患者的治疗 D.每次服药时都可加倍服用10.从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学习生活压力大时,可适当娱乐来缓解B.油炸食品口感好,多吃无妨C.为了保持身材,不吃所有肉食D.病情稍有好转,就自行停止用药11.掌握一些安全用药的常识和急救的方法,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叙述中,你不认同的是(

)A.按说明书服用OTC类药物,能够发挥最佳疗效B.动脉出血时,可以压迫伤口的远心端进行止血C.进行口对口吹气法时,首先要使患者呼吸道畅通D.当有人因煤气中毒而心跳骤停时,要先关闭气源二、综合题12.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自2023年2月份以来,很多同学深受甲型流感病毒的困扰,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图一为甲型流感病毒结构示意图,图二为蔡豆同学制作的一份“传染病校园宣传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2)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__________________是导致甲流的病原体。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积极锻炼身体和注射疫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3)注射甲流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甲流。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的甲流疫苗相当于__________,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13.如图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分析图片并回答:(1)如图中__________(填序号)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2)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_____性免疫,对__________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H7N9禽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____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4)某同学为治疗流行性感冒自行购买了感冒药,其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__________药。三、资料分析题14.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当天上午,郑州市主题宣传活动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该病患者患病是因为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该病毒会攻击人的免疫系统。资料二:监测数据显示。患有流感的人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而周围的抵抗能力弱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后,病毒会进入呼吸道,从而引起流行性感冒。(1)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那么HIV是引起这种传染病的________。人体抵御HIV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_。(2)下列不属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血液或血制品②危险性行为③共同进餐④握手问好(3)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________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从预防流感的角度分析,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等措施属于________。(4)流感患者症状轻微时,一般可不用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痊愈,这是因为人体具有免疫能力。患者痊愈后,一般短时间内不会再感染同样的流感病毒,这是因为体内已存在该种病毒的________。

重难点13健康地生活01命题预测1.对传染病预防措施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涉及面较广,有一定的综合性。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概念特征的认识,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的命题点有:识别传染病,区分病原体和传染源,区分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人体的三道防线,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的功能。2.安全用药的尝试部分,主要考查如何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解读用药说明,学会安全用药,以及简单的急救常识。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在中考的考察中可结合自身的感受,联系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的办法。考查的命题点有:认识安全用药,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掌握急救措施。健康的概念,区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生活方式。02重难背记重难点01: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2.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3.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基本环节定义举例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新冠肺炎患者、艾滋病患者等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如蚊虫)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婴幼儿、体弱者和未患病的健康人5.预防传染病措施:预防措施举例控制传染源扑杀发现禽流感区域的家禽;隔离传染病患者等切断传播途径勤洗手;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消灭蚊虫;戴口罩等保护易感人群加强体育锻炼;接种疫苗重难点02:人体三道防线免疫类型三道防线组成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阻挡病菌、杀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消化病原体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促进吞噬细胞清除抗原重难点03:免疫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2.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其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3.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性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重难点04:用药与急救1.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2.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OTC。3.急救:120急救电话4.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重难点05:健康的生活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2.生活方式病: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是慢性、非传染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也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3.健康的生活方式(1)合理营养,平衡膳食;(2)坚持体育锻炼;(3)按时作息;(4)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5)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时间;(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03重难点拨易错辨析易错点01:传染病环节的区分易混点1.误认为人是病原体。2.误以为蚊虫等属于传染源。易错点02:关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理解误区无法区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易错点03:抗体和抗原判定的易错点不能正确判定抗体和抗原。易错点04:免疫种类中易错点不能正确判断这个免疫是特异性免疫还是非特异性免疫。易错点05:止血按压易错点在出现出血时不能正确判定止血的部位。技巧点拨技巧01:辨别传染病的环节1.传染源不仅包括人,还包括能散播病原体的动物。2.传染源≠病原体:传染源是患病者或病原体携带者;病原体主要是致病的微生物,是传染病的“罪魁祸首”3.蚊子、苍蝇、毛蚶体内携带病原体,但蚊子、苍蝇、毛蚶本身不会生病,所以它们只是传播途径,而不是传染源。蛔虫病是由蛔虫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传染源是携带蛔虫的动物或人。病原体是蛔虫。技巧02:利用看对谁采取措施的方法区分预防措施对病人采取措施就是控制传染源,如隔离病人;如果是对易感人群采取措施,就是保护易感人群,如不让其他人进入传染病医院。技巧03:判断抗体和抗原1.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疫苗、移植器官、过敏原、蛇毒、输入的他人血液等“非己”成分及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都是抗原。2.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细菌、病毒属于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细菌、病毒属于抗原。3.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如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抗毒素血清是抗体。技巧04:利用类比法判断免疫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人人都有,针对多种病原体(第一、第二道防线)。2.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针对特定病原体,一对一,(第三道防线)。技巧05:利用类比法判断止血部位动脉出血近心端,静脉出血远心端。04限时训练(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注射百白破疫苗可降低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发病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注射百白破疫苗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B.注射百白破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给健康人注射百白破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从免疫学角度看,百白破疫苗属于抗原【答案】B【分析】疫苗是具有抗原性,接种于机体可产生特异的自动免疫力,可抵御感染病的发生或流行的制剂。疫苗产生作用的原理是将病原微生物(如新冠病毒立克次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详解】A.注射疫苗的主要目的是使机体产生针对相应抗原的记忆细胞和抗体,注射百白破疫苗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A正确。BD.百白破疫苗有三种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三种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B错误,D正确。C.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给健康人注射百白破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故选B。2.2023年12月期间甲流、乙流和支原体肺炎大范围流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讲,流感病毒是传染源B.戴口罩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C.服用抗生素是治疗上述这三种疾病的有效方法D.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简单有效的措施【答案】D【分析】(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2)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详解】A.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所以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体为流感病毒,A错误。B.戴口罩、勤洗手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径,B错误。C.抗生素对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具有防治作用,对病毒、支原体等没有防治作用,C错误。D.人们进行的预防接种,很好地起到了保护易感者的作用,所以接种流感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是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故选D。3.某同学因发热到医院就医,被确诊患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临床特征为发热、丘疹和水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痘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接种水痘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群C.得过水痘的同学体内有相应抗体D.用药物退烧后可坚持到学校上课【答案】D【分析】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如病原体等异物。病原体等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详解】A.水痘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A正确。B.接种的水痘相当于抗原,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可预防水痘,可以保护易感人群,B正确。C.水痘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抗体,故得过水痘的同学体内有相应抗体,C正确。D.确诊为水痘的学生不能到校上课,需要隔离21天,故用药物退烧后的同学,也不可坚持到学校上课,需隔离治疗,D错误。故选D。4.目前是流感的高发季节,预防流感的常见措施有勤洗手、戴口罩、打开窗户通风等,其中勤洗手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病原体【答案】B【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A.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控制传染源就是将病人或感染者进行隔离等,A不符合题意。B.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切断传播途径是阻断病原体到达健康人群的途径,如戴口罩、勤洗手等,B符合题意。C.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增强易感人群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等,C不符合题意。D.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很多病原体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故控制病原体不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D不符合题意。故选B。5.新冠肺炎大流行三年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损失。请结合下图用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结构简单,可独立生活B.从防控措施分析,接种疫苗对控制新冠肺炎流行起到的作用是保护AC.从传染病角度看,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属于甲图中的CD.我们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做法,主要是针对甲图中B采取的防控措施【答案】D【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图甲中: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详解】A.新冠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新冠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A错误。B.从防控措施分析,接种疫苗对控制新冠肺炎流行起到的作用是保护C易感人群,不是保护A传染源,B错误。C.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从传染病角度看,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属于甲图中的A传染源,而C是易感人群,C错误。D.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切断传播途径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我们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做法,主要是针对甲图中B传播途径采取的防控措施,D正确。故选D。6.现在这段时间,天气反复无常,班上有很多同学都患上了流行性感冒,就学习的生物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及说法正确的是()A.感冒是由感冒细菌引起的,通过自我复制繁殖B.感冒后服用的药越昂贵,见效越快C.某同学注射了感冒疫苗,也有可能会感冒D.多使用抗生素,效果会更好【答案】C【分析】安全用药指根据病情需要,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详解】A.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通过自我复制繁殖,A错误。B.感冒后服用的药,要有针对性,对症下药如抗病毒药物,不是药越昂贵,见效越快,B错误。C.流感疫苗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是特异性免疫,只对特点的流感病毒有效,而流感病毒有60多种,因此注射了感冒疫苗,也有可能会感冒,C正确。D.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毒副作用,D错误。故选C。7.下列哪一项可能都属于病原体?()A.人、某些动物 B.细菌、垃圾、蛋白质C.DNA、蛋白质、矿物质 D.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答案】D【分析】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有原虫等。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过400种,它们广泛存在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肤中。【详解】A.人、某些动物属于生物,不是病原体,A不符合题意。B.细菌属于病原体、垃圾、蛋白质不属于病原体,B不符合题意。C.DNA、蛋白质、矿物质,不属于病原体,C不符合题意。D.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都是病原体,D符合题意。故选D。8.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接种疫苗属于(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 D.杀灭病原体【答案】C【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A.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针对传播途径所采取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不符合题意。B.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针对传染源所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B不符合题意。C.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针对易感人群所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符合题意。D.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接种疫苗不能杀灭病原体,D不符合题意。故选C。9.下图是某药品说明书的内容节选。关于该药品购买和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需要医生处方就能购买 B.只能在有效期内服用C.用于风寒感冒患者的治疗 D.每次服药时都可加倍服用【答案】D【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详解】A.说明书上有非处方药(OTC)标注,因此,不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就可以购买,按说明书服用,适用于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A正确。B.任何药物过期都是不能使用的,任何药物都是有保质期。在使用药物前一定要先确定药物是否在有效期内,只有使用有效期内的药物才能达到临床效果,并且是安全、有效的。药在有效期过了之后使用,可以使药物的药效减弱,甚至失效。而有些药物在过期之后可能会出现药物的化学性质改变,使用之后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或者中毒反应,引起比较严重的副作用,B正确。C.感冒清热颗粒说明书中的功能主治可知,可用于风寒感冒患者的治疗,C正确。D.用药前要明确诊断,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用药,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D错误。故选D。10.从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学习生活压力大时,可适当娱乐来缓解B.油炸食品口感好,多吃无妨C.为了保持身材,不吃所有肉食D.病情稍有好转,就自行停止用药【答案】A【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详解】A.健康生活方式包括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压力大时,可适当娱乐来缓解,这样有利于身心健康,A正确。B.油炸食品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丙烯酰胺就是其中一种,因此,油炸食品虽然好吃但不可以多吃,B错误。C.健康的生活要求合理膳食,各类营养物质根据平衡膳食宝塔的比例摄入,要保证摄入的食物全面而均衡,C错误。D.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病情稍有好转,也不能自行停止用药,遵医嘱服用,D错误。故选A。11.掌握一些安全用药的常识和急救的方法,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叙述中,你不认同的是(

)A.按说明书服用OTC类药物,能够发挥最佳疗效B.动脉出血时,可以压迫伤口的远心端进行止血C.进行口对口吹气法时,首先要使患者呼吸道畅通D.当有人因煤气中毒而心跳骤停时,要先关闭气源【答案】B【分析】(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2)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详解】A.OTC是非处方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按所附药品说明书服用能够发挥最佳疗效,故A不符合题意。B.三种血管的出血特点和止血方法:动脉出血时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可用止血带或绷带在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时颜色暗红,血液较缓,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在远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时颜色红色,血液缓慢渗出,可自然止血,也可用创可贴包扎伤口,故B符合题意。C.进行“口对口吹气法”时,首先要清除患者口、鼻内的污物,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故C不符合题意。D.发现煤气中毒时,立即关闭气源并打开门窗通风,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处,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综合题12.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自2023年2月份以来,很多同学深受甲型流感病毒的困扰,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图一为甲型流感病毒结构示意图,图二为蔡豆同学制作的一份“传染病校园宣传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2)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__________________是导致甲流的病原体。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积极锻炼身体和注射疫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3)注射甲流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甲流。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的甲流疫苗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答案】(1)②(2)甲型流感病毒保护易感人群(3)抗原【分析】(1)图中:①蛋白质外壳、②遗传物质。(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某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详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并在所生活的细胞中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的②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2)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毒是导致甲流的病原体。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积极锻炼身体和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3)抗原是指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或异物。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的甲流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13.如图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分析图片并回答:(1)如图中__________(填序号)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2)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_____性免疫,对__________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H7N9禽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____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4)某同学为治疗流行性感冒自行购买了感冒药,其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__________药。【答案】(1)2、3(2)非特异多种(3)抗原抗体三(4)非处方【分析】(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2)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详解】(1)图1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这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图2表示人血液中的溶菌酶能使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溶解死亡;图3表示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的杀灭作用。因此,如图中2、3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2)通过(1)分析可知,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3)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H7N9禽流感),对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