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南平市小湖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杨老实吃名菜李德泽
杨老实今年70多岁了,一生都是在农村偏僻的山旯旮里度过的,正宗的乡巴佬。
近来,他儿子当了局长。在一个双休日,局长开着小车回老家,把他接到城里去享享福,报答养育之恩。
乡间“茅屋出公卿”,杨老实自然高兴,也就随小车进了局长之家。
局长对读高中的儿子说:“我没有空闲。你就陪爷爷到城里各个地方去逛一逛。爷爷老了,你把钱管好。他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吧。”
于是,孙儿陪着杨老实逛街。中午,孙儿牵着爷爷的手,走进一家名菜大酒楼,在豪华的餐厅内入坐。服务小姐走来递给一本名牌菜谱说:“你们要吃什么菜,请点吧。”
孙儿就说:“爷爷,你喜欢吃啥就点啥,我付钱就是了!”杨老实翻开菜谱一看,感到菜名很新鲜,一连点了5个菜。
不一会儿,服务小姐就端菜上桌。杨老实一看,顿觉奇怪,就指着一个个细瓷盘子问是什么菜名。服务小姐也就指着一个个盘子甜甜地做了介绍。
杨老实终于明白:“母子相会”,原来是凉拌的煮熟黄豆铺底,上面放着豆芽。“小二黑结婚”是在盘子里放了两个剥去黑壳的皮蛋。“青龙卧雪”是盘子里装点白糖,上面放一根青黄瓜。“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居然是红烧猪蹄,然后在四周镶一圈香菜。“一国两制”竟然是一盘煮花生米和炸花生米。
杨老实望着菜,默然沉思:这些东西,也不过是我们乡下常吃的东西而已。城里有文化的人真聪明,取些怪好听的名字。
服务小姐又送来一瓶酒,开瓶盖倒了两杯,放在他俩的面前,然后飘然而去。
孙儿一边给爷爷拈菜,一边劝爷爷喝酒。杨老实喝了两口酒,感到不舒服道:“这是什么酒?怎样像潲水味呢?”
孙儿笑着说:“爷爷,这是名牌啤酒,不太醉人,喝习惯了就好喽。”
杨老实拈菜入口,皱着眉说:“这菜也少,味道也不合我的口。”
孙儿接上话:“爷爷,如今不像以往那些年成了,图多填肚子。现在好多人都讲究玩味了,还都讲究档次哩!你多吃几次,习惯了就合口味了。”
酒毕。孙儿说:“爷爷,再吃碗名牌‘羊拉面’吧?”
杨老实心想:羊怎么拉面呢?稀奇。又是啥鬼名堂?我得看看。想到此,他就答道:“要得。”
孙儿叫来服务小姐,立马就端来两碗“羊拉面”。杨老实用筷子一撬,竞没有一片羊肉,直问服务小姐是何道理。小姐灿然一笑说:“做面条的师傅姓杨。杨师傅有一手做面条的绝技,在食品技艺大赛上获过金奖,已成名人。以名人作广告,就将面条命名为‘羊拉面’喽。”
杨老实听完,叹了两口气:“唉!唉!真会骗人。”
吃罢。杨老实看见孙儿摸出三张100元钞票,买单结了账。他一下子头昏眼花,惊呼:“怎么这么贵哟!我们乡下要卖好多谷子才够哟!”
孙儿劝道:“爷爷,你辛苦一辈子,爸让你享受享受!”
杨老实愤然道:“我再也不来享口福喽!真是‘名菜’宰我们乡巴佬没商量。我还是回乡下去吃原汁原味的好!”(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局长儿子开着小车接老人进城享享福,要报答养育之恩,可老人来后,局长却说白己没空,实际上这是一种托辞,表明局长眼里只有权钱,没有真正的孝心和亲情。B、小说塑造杨老实人物形象的时候,综合运用了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多种描写手法,使形象更为立体、饱满。C、小说语言口语化、个性化,如“你们要吃什么菜,请点吧”、“不太醉人,喝习惯了就好喽”、“怎么这么贵哟”等,具有鲜明的情感倾向和民族特色。D、小说最后以“杨老实愤然”作结尾可谓匠心独运,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回味无穷。E、对比是本文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杨老实的“老实”和城市人的“聪明”、儿子的初衷和拙劣的结果、杨老实的高兴而来享口福和最后心的煎熬等都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有力地凸显了主题。(2)小说交代杨老实对于五道名菜的顿悟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杨老实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立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但对于小说的批判性主题,人们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在批判城市的不“老实”现象,也有人认为是在批判杨老实为代表的农村人的“太老实”思想。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
参考答案:(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I)项“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错,本文结尾应该说卒章显志;C项“民族特色”不够准确;A项曲解文意,“表明局长眼里只有权钱,没有真正的孝心和亲情”错误)
(2)①揭示了名菜名不副实、玩噱头的现象,折射出城市人有“文化”却喜爱故弄玄虚、“聪明”不诚信的一面;②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杨老实“感到菜名很新鲜”,当看到端上的菜时“顿觉奇怪”,又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为下文写主人公的“不舒服”和“愤然”张本;③烘托了人物心理,形成主人公思想、心理上的逆转,由前面的“高兴”进城“享享福”到“默然沉思”;④结构上,呼应了文章标题。(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3)①憨厚、老实。是在农村偏僻的山旯旮里度过的正宗的乡巴佬,本分老实,实话实说自己的感受。②直率、好奇。杨老实感到菜名新鲜就想尝尝,面名稀奇就想看看,而且喜怒形于色。③传统、节约。杨老实没有文化,思想观念传统,小农意识强烈,不能习惯和适应城市生活;在孙儿结账时直喊贵,则表明他的节约意识。(每点2分,共6分)
(4)观点一:是在批判城市的不“老实”现象。小说通过叙写杨老实进城吃名菜的故事情节,以点带面地揭示了城乡思想观念、文明习惯的差异性,用杨老实质朴老实的言行心理来反衬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城市生活中存在的名不副实、钻营机巧、追求奢华虚名的不“老实”现象,杨老实的不适应、不习惯和作者的批判意图正好相合。
观点二:是在批判杨老实为代表的农村人的“太老实”思想。小说通过叙写杨老实进城吃名菜的故事情节,以点带面地揭示了城乡思想观念、文明习惯的差异性,在塑造杨老实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赋予了深沉的情感,借着城市生活的背景,既有讴歌他老实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的一面,也以点带面委婉地批判了杨老实们思想观念传统落后、固执而不知变通“太老实”的一面,(8分,观点2分,阐述6分。任选一角度,言之成理即可。)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贫困却不潦倒的风度天歌张罗同学聚会时,我们这些混得不错的同学很自觉很有风格地把费用划为三等:混得一般的交300;混得不好的,一分钱都不用出;混得好的,聚会缺多少,补多少,兜底。大家图的就是个乐儿,不想让自家兄弟姐妹为几两银子犯难。尽管这样,班长还是颇为担心地说:九度能来吗?是啊,九度是那样好面子的一个人,这些年,先是在有着大好前途的机关里受了牵连下岗,后是爱人查出了淋巴癌,再后来跟人合伙开饭店,饭店没开起来,借来的钱却全让人卷走了。九度这些事都是在校友录上,同学们辗转相传的。九度也来校友录,留言却总是说些好事:姑娘考了第一名(尽管那只是小学二年级的期中考试);妻子终于不用再去化疗了。还有,他给报社提供的新闻线索被采纳了,人家给了50块钱。有同学提议大家凑些钱帮帮九度,好歹阶级兄弟一场。却不想班长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他说:那家伙说他还想捐点钱出来给谁呢!人家的日子过得好着呢!同学说:你看九度,日子都过成那样了,还是绷着,还装,死要面子活受罪。是的,九度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不倒架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九度是可以申请贫困贷款的,他却硬撑着不肯。同学中一度流传着他的一句名言:把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并把这句话演变成各种版本:把不及格的机会留给渴望人生完美的同学吧!把失恋的痛苦留给没有痛苦过的漂亮女生吧!那年冬天,东北那叫嘎嘎冷,连件旧棉衣都没有的九度走路全靠跑。他说:本来在零度边缘,这一跑,温度“噌”地蹿了九度。其实,九度说的是39度,不过冻得嘴一哆嗦,“30”就吞了下去。这话风行了起来,九度就叫了九度,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淹没了他的本名。聚会那天,九度还真来了。不光来了,还穿得特别利索。一身浅灰色的西装配了一条红格子领带,比好些混得不错的同学收拾得还像成功人士。有同学上去就是一拳,说:你个九度,不装能死啊?咱们哥们儿,谁还笑话你不成?九度打着哈哈,跑前跑后张罗着。席间,大家喝酒聊天,牢骚怨气差点就把酒店的天花板顶起来:什么股票太没谱了,说套牢就套牢,十几万转眼就打了水漂儿;什么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钢琴说白买就白买,那玩意儿放家里死占地方,又不能当写字台使;什么现在的官场简直就没法混,大领导之间都别扭着,听谁的话站谁的队,有学问着呢!九度笑着给大家布菜、倒酒,一哥们儿喝得有点大,硬着舌头说:九度,你说你点背的,啥啥没赶上,要不咋也弄个副局干干。我们都拦着那哥们儿不让他哪壶不开提哪壶,如果同学聚会整成富人对穷人的颐指气使就没劲了。没想到九度却端起酒杯,对大家说:“我九度这些年是遇到些事,但是,还好,都扛过来了。我正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呢,今年我闺女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学费全免。”我的天!我暗叫一声,给儿子找了4个补习老师,结果连市重点的门都没摸着。九度说:“我也重新上岗了,电视台聘我当特约记者,咱也混进新闻界了。还有,我爱人从得癌症到今天已经8年了,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天都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九度一口干掉了杯里的酒,不知为什么,刚才那些牢骚满腹或者臭显摆的哥们儿都有点蔫,咋好像自己的日子过得没九度带劲呢?聚会结束时,班长拿出了账单。账单上,九度的名字下面没有写交钱的金额,而是写着一行字:物品搬放、保管,接送……班长说:九度不肯白白占大家的便宜,他没交钱,一定要以别的方式补偿回来。还有,他的那身西装是他从前在机关时做的,他的妻子最近很不好……看着依旧忙忙碌碌送同学的九度,我说:换了我们,谁可以做到像九度那样贫穷却不潦倒,活得生气勃勃的呢?是的,我们眼里要面子的九度,其实要的是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生活里的温暖,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在这一点上,九度表现得相当有风度。(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小说第二段班长的担心,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毕业后的九度生活境遇不佳,却在校友录上只报喜不报忧,并且拒绝大家的帮助,都是因为他死要面子,这为他后来的转变作了铺垫。C.一句“把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被同学们演绎出了各种版本,这虽然是在开九度的玩笑,但玩笑中却包含着大家对九度“瘦死不倒架”的敬佩。D.小说运用插叙的叙述方式,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主人公九度的形象。E.小说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表现了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活境遇,而是面对生活的态度这一主题,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2)小说的主人公九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陈述。(6分)(3)“同学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结尾两段,有人说是画蛇添足,有人说其必不可少,你的观点呢?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8分)参考答案:(1)BEB.“都是因为他死要面子,这为他后来的转变作了铺垫”错,死要面子是有的人的看法,而非九度的实际特征,而九度的生活态度始终未变,所以涉及不到“转变”这一说法。E.并非“一波三折”。(2)九度是一个贫困却不潦倒,屡遭不幸却能以一种热情、坚强、乐观的心态,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去面对人生的生活强者的形象。
坚强、乐观:他人生多舛,上大学时,生活贫困,工作后受牵连下岗,后来爱人查出了淋巴癌,做生意失败,又被人欺骗,但他丝毫没有消沉之气,而是坚强面对,勇于承担,并且总是能看到生活中的温暖,热情地对待生活。自尊自立:拒绝接受贫困贷款,在校友录上的留言向来是报喜不报忧,拒绝接受同学们的帮助,在聚会上拿不出钱却不肯白占大家的便宜,一定要以别的方式补偿回来都表现了他的自尊自立。(3)①与九度形成对比。既写出了“同学们”面对生活,总是看不到生活里的温暖,缺乏对待生活的热情的错误心态,又衬托了九度贫困却并不潦倒的风度,写出了九度的坚强乐观,使九度这一形象更加突出。②揭示主旨,深化主题。“同学们”是社会中大部分人的代表(缩影),在他们的身上反映出了当今社会很多人共有的心态,同学们的生活态度引发了我们对于人生的思考,人生都有顺境逆境,重要的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4)①认为必不可少。主题角度:小说结尾画龙点睛,使读者对作品主题的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度。情节安排角度:与前文九度的表现和题目相照应。人物形象塑造角度: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完整。②认为画蛇添足。表达效果角度:如果没有这个结尾,小说会给人更大的思考空间。主题角度:限制了主题的深度和广度。3.阅读题。美
丽①未过多地留意楼前那排我叫不出名字的树。②一天,忽然来了登高远眺的雅兴,一口气登上六楼阳台,凭栏放眼,无意间有了惊奇的发现:楼前的树开花了!朵朵紫中透着粉白的花,一团团,一簇簇,合抱着条条刚刚活软起来的青枝儿,在微风吹拂下,温柔地舞动着,起起伏伏地如一片漾着香波的花海。看那繁盛的样子,不知在被我发现之前,它已经在那里寂寞地开了多少日子。③无意间的发现令我惊喜,也唤起我深深的内疚。阳春时节,只顾追随人流,陶醉于“桃红三尺,鸭绿一湾”的胜景,却忽略了身边这普普通通的树。多少次在路旁小路上漫步,却未曾想过抬起头,望望枝头是否有了春的消息;也根本不曾料到,这枝干皱裂的树会开出光润鲜亮的花来。可是,面对许多如我这般的人的疏忽与冷淡,这看似平凡无奇的树,在草长莺飞的季节,还是一如既往地让蓓蕾绽放枝头,无声地将生命的美丽尽情挥洒。④望着棵棵寂寞的花树,我的心被一股感动的潮水鼓荡着,眼前浮现出一张熟悉的笑脸来。⑤家乡的一个男孩,很有头脑,也很有才华,本可凭此谋一份不错的职业,享受舒适的生活,但他却着魔似地爱上了那身国防绿,中学毕业后到荒凉的地方守卫国门。许多朋友对此叹息不止:“哎,到了那人烟稀少的大西北,你就是再有才华,又有谁知道呢?”他却不以为然地笑了,说:“我不在乎有多少人知道我,我只想好好干,将来能够说,在大西北,我的青春曾经美丽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确干得很出色,但也并没有因此声名远扬。边陲的军旅生活艰苦而寂寞。别后的信中,他常向我讲边疆的生活,字里行间没有一丝怨悔,充满了对西北高原和青春生命的热爱。⑥日子云烟般一天天飘远,那张熟悉的笑脸却从未在我的记忆中淡去。如今睹树思人,心被深深地触动,总觉得他与眼前的花树有一种无言的默契。⑦黄昏,又上阳台。正是夕阳流金百鸟归林的时刻。树下不断有穿着入时的人走过,大都行色匆匆,不曾注意头顶那满枝的花朵。凝望春风中繁花灿烂的树——那夕阳下独自静立的花树,心头却少了几份惊喜,多了几份落寞和惆怅。不觉地,我又想起那熟悉的笑脸,想起祖国边陲的国防绿,想起在实验室里日夜钻研的学者,想起在城市晨曦中挥动扫把的清洁工……生活中多少美丽的东西,就像这眼前的花树,虽在平凡中经受着寂寞,但那份本质的美却潇潇洒洒地存在,不曾因少了欣赏的目光而削弱丝毫。⑧我懂了花树的美丽,也懂了花树的寂寞。它的寂寞是因为无人欣赏它的美丽,而它的美丽正是因为它承受了无人欣赏的寂寞。⑨于是,寂寞的花树成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16.为本文划分段落,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7.文中前三个自然段中反复出现“从未过多地留意”、“无意间”、“忽略了”、“未曾想过”、“根本不曾料到”等词语。这些词语对中心的表达作用,最接近作者意图的一项是(
)A.自责对美丽的花树所表现出的那种疏忽、冷淡的态度。B.批评包括自己在内的人们对美丽的花树所表现出的疏忽、冷淡的态度。C.衬托美丽的花树那种不事炫耀、甘受寂寞的品质。D.强调平凡而美丽的花树遭人冷遇、被人忽视的境遇。18.文章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
)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花树(
)和(
)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花树的赞叹之情。19.第⑤自然段引用了“许多朋友”的话,起到(
)作用(表现手法)。20.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在大西北,我的青春曾经美丽过。”用自己的话,简要阐释“美丽”在文中的含义。21.第⑨自然段中“寂寞的花树”象征什么?22.依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1)完全跟过去一样。
(
)...(2)不以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
)23.第⑦自然段中“心头却少了几份惊喜,多了几份落寞和惆怅。”这里的“惊喜”和“落寞惆怅”分别指什么?(各用一句话概括回答)参考答案:16.A
17.C
18.描写
繁茂
美丽
19.反衬(或衬托)
20.为守卫大西北奉献过自己的青春。
21.象征那些乐于奉献却自甘寂寞的普通劳动者、战士。
22.一如既往
不以为然
23.惊喜:无意间发现了楼前的花树居然开出了一树光润鲜亮的花来。落寞惆怅:行人都不去注意头顶满枝的花朵。1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段落划分,①②③主要引出那棵树,④“熟悉的笑脸来”⑤“家乡的一个男孩”⑥“那张熟悉的笑脸却从未在我的记忆中淡去”主要写人,⑦⑧⑨总结升华。1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对中心的表达作用。根据“看那繁盛的样子,不知在被我发现之前,它已经在那里寂寞地开了多少日子”“无意间的发现令我惊喜,也唤起我深深的内疚……却忽略了身边这普普通通的树”等可知,C项合适。1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表达方式。常见的表达方式有描写、议论、说明、抒情、记叙等,本题主要是描写,写出了景物的美丽、茂盛。1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手法。第⑤自然段引用了“许多朋友”的话的手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可知,是衬托手法。20.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内涵。“美丽”在文中的含义,结合文本内容“我只想好好干,将来能够说,在大西北”可知,为守卫大西北奉献过自己的青春。2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的含义。立足文本第⑨自然段,“寂寞的花树”象征的内容,“花树”应该是象征普通劳动者,“寂寞”的,乐于奉献却自甘寂寞。2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意思。“跟过去一样”应该指一如既往;“不以为是对的”应该指不以为然。2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意思。立足文本第⑦自然段,分析这里的“惊喜”和“落寞惆怅”的意思,“凝望春风中繁花灿烂的树——那夕阳下独自静立的花树”“不曾因少了欣赏的目光而削弱丝毫”可知,应该分别指“无意间发现了楼前的花树居然开出了一树光润鲜亮的花来”“行人都不去注意头顶满枝的花朵”。点睛:“词语的含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临时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新的含义。本考点的考查内容主要有:①区别多义词的义项;②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差别;③把握词语的语境义;④把握代词和具有临时指代作用的词语的含义;⑤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⑥理解蕴涵在词语中的作者的特殊感情等等。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上下文推断多义词在文中的含义,二是根据上下文把握词的语境义,三是代词或非代词的指代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文化经典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问题。(6分)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上》)
子曰:“邦无道,富且贵,耻也。邦有道,贫且贱,耻也。”(《论语·泰伯》)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1)结合选段,谈谈孔子与孟子各自以什么为耻辱?(3分)
(2)结合选段,谈谈儒家认为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耻辱观?(3分)
参考答案:((1):孔子①以个人不努力造成自身贫贱和②助纣为虐的富裕为耻辱。孟子③以没有羞耻之心为耻;④以仁义道德不如圣人,不能成为圣贤为耻。(答对一点给1分,三点给3分;如果答“以国家有道却自己贫贱,国家无道却自己富贵为耻”给1分)
(2)个人的羞耻感应该和国家兴衰存亡联系起来(1分);国家要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1分)使百姓通过自我省察有知耻之心(1分),才不会犯错误,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译文]孟子说:“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羞耻的,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怎么赶得上别人呢?”
孔子说:“国家有道却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却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略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①。”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骐骥碌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已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②,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③;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盆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注]①休:停止。此句是指其下笔没完没了。②齐气:古代齐国其俗文体舒缓,此言徐干为文亦染有这种地方习气。③检:法度。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鲜:少B.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良:很C.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匹:这类人D.二者必至之常期
期:规定的时日,期限9.下列哪些内容是属于作者所批评的文学现象(
)
①文人相轻
②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
③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④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⑤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⑥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总体上高度评价了“建安七子”,认为他们都有学问,都有创造才能,其中,对王粲的评价最高。B.《典论·论文》的论述思路,先由人及文,因为文是人的创作;然后由末及本,因为本唯由末以得见,由此再及于文之用。C.作者以“建安七子”因才性不同而各有所偏的事实证明真正全才之人是很少的,从而含蓄地批评了“文人相轻”这种文学现象。D.文章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由“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知,“气”指的是作家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表现,具有鲜明的个性。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3分)
(2)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4分)
(3)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3分)
参考答案:8.C(匹:匹敌)9.C10.A(对“王粲的评价最高”有误)11.(1)傅毅与班固相比,两人文才相当,然而班固轻视傅毅。(译出大意1分,落实“伯仲”“小”意思各1分)(2)所以,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这是惧怕时间流逝罢了。(译出大意1分,落实“贱”“重”“过”意思各1分)(3)我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到长大成人,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只有依靠大哥大嫂的抚养。(译出大意1分,落实“怙”的意思和“惟兄嫂是依”的句式各1分)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朱序字次伦,义阳人也。序世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末,梁州刺史司马勋反,桓温表序为征讨都护往讨之,以功拜征虏将军。太和中,迁兖州刺史。时长城人钱弘聚党百余人,藏匿原乡山。以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序至郡,讨擒之。宁康初,镇襄阳。苻坚遣其将苻丕等率众围序,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襄阳人谓此城为夫人城。序累战破贼,人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督护李伯护密与贼相应,襄阳遂没,序陷于苻坚。坚杀伯护以徇,以其不忠也。序欲逃归,潜至宜阳,藏夏揆家。坚疑揆,收之,序乃诣苻晖自首,坚嘉而不问,以为尚书。太元中,苻坚南侵,谢石率众距之。时坚大兵尚在项,苻融以三十万众先至。坚遣序说谢石,称己兵威。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于是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淝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序乃得归。后翟辽反,序遣将军秦膺、童斌与淮、泗诸郡共讨之。翟辽又使其子钊寇陈、颍,序还遣秦膺讨钊,走之。其后慕容永率众向洛阳,序自河阴北济,与永伪将王次等相遇,乃战于沁水,次败走,斩其支将勿支首。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永,破之于太行。永归上党。序追永至上党之白水,与永相持二旬。闻翟辽欲向金墉,乃还,遂攻翟钊于石门,遣参军赵蕃破翟辽于怀县,辽宵遁。序以老病,累表解职,不许。寝其表,遂辄去任。数旬,归罪廷尉,诏原不问。太元十八年卒,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选自《晋书·朱序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B.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C.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D.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中国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此文体。B.拜即授予官职、任命,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拜相如为上大夫”、《陈情表》中“谨拜表以闻”等。C.尚书,中国古代官名,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后成为中国封建时代朝廷高官的名称。D.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其中对存者称封,对死者称赠,如追赠、赠谥、赠官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序屡立战功。梁州刺史司马勋反叛朝廷,长城人钱弘聚众作乱,朱序受命前往讨伐,都成功平定了叛乱。B.朱序足智多谋。朱序被俘后,苻坚派朱序劝降谢石,朱序却提示谢石先发制人,并扰乱苻坚军心,促使苻坚军大败。C.朱序骁勇善战。慕容永进犯洛阳,朱序先在沁水打败其部将王次,后率军追击慕容永,在太行打败他,又追击到上党的白水,与其相持二十天。D.朱序忠贞不贰。叛贼苻坚很器重朱序,没有追究他逃跑之罪,并任命他为尚书,委以重任,但朱序“身在曹营心在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坚杀伯护以徇,以其不忠也。序欲逃归,潜至宜阳,藏夏揆家。(2)寝其表,遂辄去任。数旬,归罪廷尉,诏原不问。参考答案:10.D
11.B
12.C
13.(1)苻坚杀掉李伯护来示众,因为他不忠贞。朱序打算逃回,秘密到了宜阳,藏在夏揆家中。(2)(皇上)搁置了他的奏章,于是(他)就离职了。几十天之后,廷尉要治罪,朝廷下诏宽赦不加追究。10.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断句。“履行”是步行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为“巡视”,“登城履行”即登城巡视,意思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A、C两项。“果溃”的是城西北角,此处省略主语“西北角”,所以“果溃”不能与“贼攻西北角”相连,否则“果溃”的主语就变成了“贼”,故排除B项。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如本题“履行”是步行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为“巡视”,“登城履行”即登城巡视,意思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A、C两项。1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B项“谨拜表以闻”中的“拜”,结合“表”分析可知,是“呈上”的意思。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后率军追击慕容永,在太行打败他”错,原文是“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永,破之于太行”,应该是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击慕容永。1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1)“徇”译为示众,第二个“以”译为因为,“潜”译为秘密。(2)“寝”译为搁置了,“原”译为宽赦。参考译文:朱序字次伦,是义阳人。朱序为当世名将,多次升迁任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末年,梁州刺史司马勋反叛,桓温上表举荐朱序为征讨都护前往讨伐司马勋,因功被任命为征虏将军。太和年间,升任兖州刺史。这时长城人钱弘聚集党羽一百多人,躲藏在原乡山。朝廷任命朱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朱序到吴兴郡,讨伐擒获了钱弘。宁康初年,(朱序)镇守襄阳,苻坚派他的部将苻丕等率兵围攻朱序,朱序坚守(襄阳),贼兵粮草将要用完,率兵加紧攻城。起初,苻丕来攻城,朱序的母亲韩氏亲自登城巡视,说西北角将会首先出问题,就率领一百多名婢女和城中女子在这个角上斜着修筑了二十多丈城墙。贼兵攻打西北角,果然攻破城防,众人就固守新修筑的城。苻丕于是率军撤走了。襄阳人称这座城为夫人城。朱序接连作战破敌,人心劳顿松懈,又认为贼兵退去渐渐地远了,怀疑不会再来了,守备不严。督护李伯护暗中与贼兵接应,襄阳城就沦陷了,朱序落入苻坚手中。苻坚杀掉李伯护来示众,因为他不忠贞。朱序打算逃回,秘密到了宜阳,藏在夏揆家中。苻坚怀疑夏揆,逮捕了他,朱序就到苻晖处自首,苻坚嘉赏他而没有追究,任命他为尚书。太元年间,苻坚南侵,谢石率军抵抗。当时苻坚大军还在项城,苻融率三十万兵先到。苻坚派朱序劝降谢石,称述自己的军威。朱序反而对谢石说:“如果苻坚百万大军全部赶到,就没有谁能与他对抗了。趁他们还未会合,攻击他们,可以取胜。”于是谢石派谢琰挑选八千名勇士渡过淝水挑战。苻坚军稍稍向后退了一点,这时朱序在军队后部,大声呼喊:“苻坚战败了!”于是众军大败奔逃,朱序才得以返回。后来翟辽反叛,朱序派将军秦膺、童斌及淮、泗各郡兵一起讨伐他。翟辽又派他的儿子翟钊进犯陈、颍二城,朱序回兵派秦膺讨伐翟钊,使翟钊败逃。后来慕容永率军进攻洛阳,朱序从河阴北渡河,与慕容永伪将王次等相遇,于是在沁水交战,王次败逃,朱序斩了他的偏将勿支的头。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击慕容永,在太行击败了他。慕容永逃回上党。朱序追击慕容永到上党的白水,与慕容永相持二十天。听说翟辽想进攻金墉,才撤回,于是在石门攻打翟钊,派参军赵蕃在怀县击败翟辽,翟辽连夜逃跑。朱序因年老多病,多次上奏章请求解除职务,朝廷不同意。皇上搁置了他的奏章,于是他离职了。几十天之后,廷尉要治罪,朝廷下诏宽赦不加追究。太元十八年去世,追赠为左将军、散骑常侍。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请在所提供的名人中任选一人,先写出你对他(她)所作评价的比喻物,然后引用其一句名言作佐证。(5分)例如:陆游: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名人:屈原司马迁岳飞李清照曹雪芹鲁迅泰戈尔
徐志摩
苏轼雪莱名人:
比喻物:________________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答案:司马迁:泰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清照:海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鲁迅: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推进滩涂围垦,是温州重整雄风、再创辉煌新保障,是温州大都市区发展的新空间。B.韩剧能够在亚洲地区走红,主要原因是编剧和导演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功不可没。C.民营企业海外寻找的原油资源若要运到国内,必须要有两大石油公司的“排产计划”,否则,不允许进口。D.她的创新设计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推进滩涂围垦”与“新空间”搭配不当;对于搭配不当类病句,先提取主干,看主谓、主宾、动宾是否搭配得当,再检查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是否搭配得当。B.句式杂糅;D.“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回报”不合逻辑。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段考家长会课件
- 常见病用药考试题及答案
- 财务入门考试题库及答案
- 毕业考试考试题目及答案
- 保安器材考试题目及答案
- 宴会台形设计核心要素
- 安环部员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件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 合肥市初中模考数学试卷
- 2025-2030中国甲基酯乙氧基化物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食品车间员工培训
- 创新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与反思
- 带传动教案完整版
- 低钾血症完整版本
- 2024年秘书证考试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初中八年级英语阅读理解及答案
- 2024年08月浙江广发银行杭州分行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妇产科护理技能实训 课件 1.1.2阴道灌洗技术
- 财务总监岗位面试题及答案(经典版)
- 手术室低值耗材成本管理
- 2024年无人驾驶环卫行业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