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岳麓版必修2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岳麓版必修2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岳麓版必修2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岳麓版必修2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岳麓版必修2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岳麓版必修2化学上册月考试卷42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是绿色发展,绿色化学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下列做法不属于绿色化学的是A.利用太阳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燃料B.提高化学反应的选择性及原子利用率C.加强废气、废液及废渣等废弃物的处理或开发利用D.研发可回收、可被生物分解、环境友好的新型塑料2、甲酸常被用于橡胶、医药等工业。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CO和H2O。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途径一未使用催化剂,但途径二与途径一甲酸平衡转化率相同B.ΔH1=ΔH2<0,Ea1=Ea2C.途径二H+参与反应,通过改变反应途径加快反应速率D.途径二反应的快慢由生成的速率决定3、有机物的名称是()A.3,3-二甲基-2-乙基戊烷B.3,4,4-三甲基己烷C.3,3-二甲基-4-乙基戊烷D.3,3,4-三甲基己烷4、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漂白剂;但在酸性溶液发生分解:

5HClO2→4ClO2+H++Cl-+2H2O.

向亚氯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若将盐酸改为pH相同的稀硫酸,开始时反应缓慢,稍后产生气体速度较快,速度变化的原因是A.逸出ClO2使生成物浓度降低B.酸使HClO2的分解加速C.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D.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5、下列关于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盐酸、漂白粉、聚乙烯都属于混合物B.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一取代物有9种C.甲烷(CH4)和丙烷(C3H8)互称同系物D.通常情况下,烷烃与强酸、强碱或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发生反应6、在2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1molA和3molB,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g)+3B(g)2C(g);经3s后达到平衡,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6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用A表示反应的速率为0.1mol﹒L-1﹒s-1

②用B表示反应速率为0.4mol﹒L-1﹒s-1

③3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

④3s时B的浓度为0.6mol﹒L-1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分在2L密闭容器;800℃时发生如下反应:

2CuO(s)+CO(g)Cu2O(s)+CO2(g),n(Cu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时间(min)012345n(CuO)(mol)0.0800.0600.0400.0200.0200.020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

已知:K(400℃)>K(350℃),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_热反应。

(2)右图中表示Cu2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选填“A”或“B”),800℃时,0~3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CO2)=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v(CO)=v(C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CO)=v正(CO2)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能使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__。

A.增加CuO的量。

B.适当升高温度。

C.及时移去CO2

D.增大CO的浓度。

E.选择高效催化剂。

F.增大压强8、氨是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氨的合成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方法,氨还可以进一步用来合成尿素;生产纯碱。

(1)写出氨分子的电子式______,其中氮原子有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氮原子的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

(2)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右图的曲线中______(填“a”或“b”)表示加入铁触媒(催化剂)的能量变化曲线。

(3)在恒容容器中,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

A3v(H2)正=2v(NH3)逆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N2的同时生成2nmolNH3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4)为了寻找合成NH3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如下表),请在下表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实验条件及数据。实验编号T(℃)n(N2)/n(H2)P(MPa)14501/312________1/3103480_________10

(5)氨气制取尿素[CO(NH2)2]的合成塔中发生反应:2NH3(g)+CO2(g)CO(NH2)2(l)+H2O(g)。图为合成塔中不同氨碳比a和水碳比b时二氧化碳转化率(α)。b宜控制在_______(填字母)范围内。

A.0.6~0.7B.1~1.1C.1.5~1.6D.1~1.6

a宜控制在4.0左右,理由是_________。9、(1)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的反应式是__。

(2)PbSO4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

①放电过程中,Li+向__(填“负极”或“正极”)移动。

②负极反应式为__。

③电路中每转移0.2mol电子,理论上生成__gPb。

(3)氨氧燃料电池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氨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

②一段时间后,需向装置中补充KOH,请依据反应原理解释原因:__。10、某实验小组利用稀硫酸与锌粒制取氢气的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t0~t1间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___。

(2)若在t2时刻向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对此大家展开研究:

①有人认为是加入的SO42-催化了反应。他的观点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如何设计实验加以证明?___。

②有同学发现当加入较多CuSO4固体时,反应速率反而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

(3)如要加快t0时刻气体产生的速率,从反应物角度看,可采取的措施有___(至少答两种)。11、SCR和NS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排放。

(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尿素水溶液热分解为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器中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在作用下会形成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尿素溶液浓度影响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含量的方法如下:取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所得用过量的溶液吸收完全,剩余用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2)NSR(储存还原)工作原理:

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所示。

①通过BaO和的相互转化实现的储存和还原。储存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②用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氯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微粒中的质子数是___________,中子数是___________。

(2)49g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其完全电离产生H+的个数为___________。组成硫酸的各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13、晶体硅是信息科学和能源科学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可用于制芯片和太阳能电池等。如图所示流程是工业上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填标号)。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化合物W的用途很广,可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可作肥皂的填充剂,是天然水的软化剂。将石英砂和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至反应,可生成化合物W,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A、B、C三种气体在“节能减排”中作为减排目标的一种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分别通入W溶液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气体是______。14、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

①金刚石与“足球烯”C60;②D2O与T2O;③和④CH4和CH3CH2CH3;⑤葡萄糖与果糖;⑥16O和18O15、下列反应为放热反应的有_______,为吸热反应的有_______。

①CaCO3分解②钠与水反应③硫在O2中燃烧④CO2+C2CO⑤CaO+H2O→Ca(OH)2⑥C+H2O(g)CO+H2⑦N2与H2合成NH3⑧NaOH和CH3COOH的反应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CH2=CH2和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两者互为同系物。(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17、高分子物质可作为生产化学纤维的原料。(_______)A.正确B.错误18、食用油酸败后,高温消毒后仍可食用(_______)A.正确B.错误19、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则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____)A.正确B.错误20、正丁烷和正戊烷互为同系物。(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推断题(共2题,共18分)21、F是新型降压药替米沙坦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

(1)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E→F的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

(2)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写结构简式)。

①含有苯环②含有酯基③能与新制Cu(OH)2反应。

(3)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已知固体C在加热条件下可溶于甲醇,下列C→D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使用过量的甲醇,是为了提高D的产率b.浓硫酸的吸水性可能会导致溶液变黑。

c.甲醇既是反应物,又是溶剂d.D的化学式为

(4)E的同分异构体苯丙氨酸经聚合反应形成的高聚物是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5)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为和R2-NH2,则F在强酸和长时间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⑴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⑵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___,B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⑶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该族2~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l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99.7mol·L-1b.+29.7mol·L-1c.-20.6mol·L-1d.-241.8kJ·mol-1

⑷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由R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1题,共2分)23、向某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未知)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在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变化。请回答:

(1)t1s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2)若t1=15时,则t0~t1s内以C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C)=_______。

(3)密闭容器的体积是_____L;

(4)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

(5)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原理综合题(共4题,共40分)2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条件己略),现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4.0molSO2和2.0molO2发生反应,测得n(O2)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①0~2min内,v(SO2)=_______________

②达到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③下列可证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v(O2)=2v(SO3)

b.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c.每消耗1molO2,同时生成2molSO3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2)已知可逆反应: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将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某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25、研究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I.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该反应为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破坏旧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填“E1”、“E2”、“E1+E2”或“E2-E1”下同),破坏cmolC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

II.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态物质,反应中各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0-6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

III.工业制硫酸的反应之一为:2SO2(g)+O2(g)⇌2SO3(g),在2L恒容绝热密闭容器中投入2molSO2和适当过量的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如图是SO2和SO3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4)下列叙述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①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②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改变;③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④SO3的质量不再改变;⑤SO2的质量百分含量不再改变。

(5)根据图示计算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26、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均为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反应从开始至2min,用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Z)=___________。(3)_____min时,反应达到平衡,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混合气体的密度______。(4)改变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A.恒压时充入HeB.恒容时充入HeC.恒容时充入XD.扩大容器体积E.升高温度F.选择高效的催化剂(5)下列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的是_____。A.体系压强不变B.2v(Z)正=3v(X)逆C.三种气体的总质量不变D.X的转化率为30%(6)将amolX与bmolY的混合气体通入2L的密闭容器中并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n(X)=n(Y)=n(Z),则原混合气体中a∶b=_______。27、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

(1)工业生产时,制取氢气的一个反应为:CO(g)+H2O(g)CO2(g)+H2(g)。

①t℃时,往1L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CO和0.3mol水蒸气。反应建立平衡后,体系中c(H2)=0.12mol·L-1。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

②保持温度不变,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0.1molCO,当反应重新建立平衡时,水蒸气的总转化率α(H2O)=___。

(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为:N2(g)+3H2(g)2NH3(g)△H<0。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知,表中T1___573K(填“>”、“<”或“=”)。T/KT1573T2K1.00×1072.45×1051.88×103

(3)NH3和O2在铂系催化剂作用下从145℃就开始反应:4NH3+5O24NO+6H2O△H=-905kJ·mol-1,不同温度下NO产率如图所示。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可能原因___。

(4)吸收塔中反应为:3NO2+H2O2HNO3+NO。从生产流程看,吸收塔中需要补充空气,其原因是___。

(5)硝酸厂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其反应机理为:

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源;只有C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2、B【分析】【分析】

【详解】

A.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因此途径一未使用催化剂,但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所以途径二和途径一的甲酸平衡转化率相同,A正确;

B.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但不能改变焓变,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ΔH1=ΔH2<0,但Ea1>Ea2;B错误;

C.途径二中反应前有氢离子,反应后还有氢离子,说明H+参与反应;通过改变反应途径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

D.生成的活化能高,则途径二反应的快慢由生成的速率决定;D正确;

故选B。3、D【分析】【详解】

的主链碳原子数是6,其名称为3,3,4-三甲基己烷,故答案为D。4、D【分析】【详解】

盐酸、硫酸溶液pH相同,即c(H+)相同,加入盐酸反应剧烈。但是pH相同的稀硫酸,开始时反应缓慢,稍后产生气体速度较快,二者的区别是前者含有Cl-,后者没有Cl-,故证明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是D。5、B【分析】【详解】

A.盐酸为HCl的水溶液;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属于混合物,聚乙烯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A正确;

B.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共3种,其中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的等效氢数分别为:3、4、1种,所以C5H12的一取代物有8种;B错误;

C.甲烷(CH4)和丙烷(C3H8)属于烷烃,两者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2个CH2;互称为同系物,C正确;

D.通常情况下;烷烃较稳定,与强酸;强碱或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发生反应,D正确;

故选B。6、B【分析】【详解】

①经3s后达到平衡,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6mol﹒L-1,则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3s=0.2mol•L-1•min-1,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用A表示反应的速率为0.1mol﹒L-1﹒s-1,正确;②v(B)=0.3mol•L-1•min-1,错误;③3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6mol/L×2L=1.2mol,正确;④3s时B的浓度为1.5mol/L-0.3mol•L-1•min-1×3s=0.6mol﹒L-1;正确,答案选B。

【点晴】

解答时要明确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及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数学表达式为:v=△c/t,单位:mol/(L•s)或mol/(L•min),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不能用固体和纯液体物质表示浓度。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略

【分析】【详解】

(1)已知2CuO(S)+CO(g)Cu2O(s)+CO2(g),则K=已知:K(400℃)>K(350℃),即升高温度K增大,平衡正移,所以正方向为吸热方向,故答案为K=吸;

(2)Cu2O是生成物,物质的量增大,因此表示Cu2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B;由图可知n(Cu2O)=0.03mol,根据方程式可知,n(CO)=n(Cu2O)=0.03mol,所以c(CO)===0.015mol/L,所以v(CO)===0.005mol/(L•s);故答案为B;0.005mol/(L•s);

(3)a.v(CO)=v(CO2);没有说明正速率和逆速率的关系,故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压强始终不变,所以不能用容器内压强判断平衡,故错误;

c.v逆(CO)=v正(CO2),由于二者的计量数相等,所以v正(CO)=v正(CO2),因此v逆(CO)=v正(CO);所以是平衡状态,故正确;

d.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气体质量增大,所以密度增大,因此密度不变就是平衡状态,故正确;

故答案为cd;

(4)A.CuO是固体;增加CuO的量,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B.适当升高温度;速率增大,平衡正移;

C.及时移去CO2;速率减小,平衡正移;

D.增大CO的浓度;速率增大,平衡正移;

E.选择高效催化剂;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动;

F.增大压强;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动;所以能使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BD;

故答案为BD。【解析】吸B0.005mol/(L·min)cdBD8、略

【分析】【详解】

(1)电子式是在元素符号周围用点“”或叉“”来表示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氮元素最外层有5个电子,氢元素最外层有1个电子,所以氨分子的电子式为,其中氮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由轨道表示式可以看出氮原子有3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答案为:3;

(2)由能量变化图可知,1molN2(g)和3molH2(g)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g)放出的能量为:508kJ/mol-600kJ/mol=-92kJ/mol,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92kJ。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曲线b的活化能较低,所以曲线b表示加入铁触媒(催化剂)的能量变化曲线。

答案为:N2(g)+3H2(g)2NH3(g)+92kJ;b;

(3)A.正向和逆向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计量系数比时,说明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2v(H2)正=3v(NH3)逆时,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A错误;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N2的同时生成2nmolNH3,说明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m不变,恒容容器V不变。所以无论反应是否平衡,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总是不变的,C错误;

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向气体体积减小,逆向气体体积增大,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气体的实际体积不变,压强也就不变了。所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D正确;

答案选BD。

(4)该实验应用控制变量法来寻找合成NH3的适宜条件,由表格得到的信息:第1和第2组实验对照,第2组实验改变的条件是压强,所以第2组实验的温度和第1组相同,应为450℃;第2和第3组实验对照,第3组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温度,所以第3组实验的n(N2)/n(H2)应和第2组相同;为1/3。

答案为:450;1/3;

(5)由给出的图像可以看出,当氨碳比a相同时,水碳比b在0.6~0.7这条曲线对应的转化率最高,所以b宜控制在0.6~0.7范围内。当b宜控制在0.6~0.7范围内,氨碳比a大于4.0时,增大氨气的物质的量,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加不大,但却增加了生产成本;而氨碳比a小于4.0时;二氧化碳转化率较小,因此a宜控制在4.0左右。

答案为:A;氨碳比a大于4.0时,增大氨气的物质的量,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加不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氨碳比a小于4.0时;二氧化碳转化率较小;

【点睛】

解答类似本题第()图像题的解题方法:定一议二法。即在图像中出现横纵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时,先确定横坐标所表示的量后,再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先确定纵坐标所表示的量后,在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5【解析】3N2(g)+3H2(g)2NH3(g)+92kJbBD4501/3A氨碳比a大于4.0时,增大氨气的物质的量,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加不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氨碳比a小于4.0时,二氧化碳转化率较小9、略

【分析】【分析】

3个问题都是原电池相关的问题,应用原电池原理解本题即可,假如是燃料电池,通入燃料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为正极,还原剂在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结合电解质,(1)中有质子交换膜,由图知负极上有氢离子生成、正极上有氢离子反应,(2)是无水盐环境,(3)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电极上不能生成H+;据此回答;

【详解】

(1)由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图可知,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的同时,还产生了氢离子,根据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可写出相关的反应式为

故答案为:

(2)①电池放电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Li+向正极移动;

答案为:正极;

②由电池总反应式可知,负极上是钙放电,产物为氯化钙,据此可知负极反应式为:Ca+2Cl--2e-=CaCl2

答案为:Ca+2Cl--2e-=CaCl2;

③由反应中的化合价变化可知,每生成1molPb,转移电子数为2mol,故电路中每转移0.2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1molPb;质量为0.1mol×207g/mol=20.7g;

答案为:20.7;

(3)①由电池工作图可知,氨气在a电极放电,产生氮气,碱性条件下,还产生水,故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NH3-6e-+6OH-=N2+6H2O;

答案为:2NH3-6e-+6OH-=N2+6H2O;

②一段时间后,需向装置中补充KOH的原因是由于发生4NH3+3O2=2N2+6H2O反应;有水生成,使得溶液逐渐变稀,所以要补充KOH;

故答案为:由于发生4NH3+3O2=2N2+6H2O反应;有水生成,使得溶液逐渐变稀,所以要补充KOH。

【点睛】

明确原电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原电池工作时,还原剂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沿着导线流向正极,氧化剂剂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解析】HS-+4H2O-8e-=SO+9H+正极Ca+2Cl--2e-=CaCl220.72NH3-6e-+6OH-=N2+6H2O由于发生4NH3+3O2=2N2+6H2O反应,有水生成,使得溶液逐渐变稀,所以要补充KOH10、略

【分析】【分析】

依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反应实质分析解答。

【详解】

(1)Zn与稀硫酸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体系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故t0-t1段反应速率增大;

(2)①t2时刻加入硫酸铜,反应速率加快,因为Zn可以与Cu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Cu-Zn-稀硫酸组成原电池装置,加快反应速率,故该同学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硫酸根不会催化反应的进行,可以通过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钠固体进行验证,若加入硫酸钠固体后反应速率加快,则说明硫酸根起催化作用,反之则没有起到催化作用;

②当加入大量硫酸铜时,Cu2+与Zn反应生成大量Cu附着在Zn表面;阻止Zn的进一步反应;

(3)为增加初始状态下的反应速率,可以适当提高硫酸的浓度、将锌粉碎提高Zn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等方法。【解析】①.该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②.不正确③.可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变化④.锌置换出较多铜,覆盖在锌片表面,阻止了反应的发生⑤.适当加大稀硫酸的浓度、将锌片粉碎11、略

【分析】【详解】

(1)①根据题意,反应物为和生成物为和反应条件为加热,结合元素守恒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根据题意,反应物为和生成物为和反应需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化学方程式为

③根据题意,和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④根据题意,加入硫酸的总物质的量为NaOH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因此与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关系式:得因此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①由图可以看出在BaO中储存,在中还原,因此储存的物质为BaO;

②由图可知,在第一步反应中被还原为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转化成得到的电子为氢气失去电子,因此消耗的氢气与硝酸钡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解析】①.②.③.④.⑤.BaO⑥.12、略

【分析】【详解】

(1)氯原子原子序数为17号,氯原子的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7个电子,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标示在左下方的是质子数,标示在左上方的是质量数,故中的质子数为16,34为质量数,故中子数为34-16=18,故答案为:16;18;

(2)49g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5mol,而硫酸是二元强酸,能完全电离,故0.5mol硫酸完全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为NA(6.02×10-23)个。硫酸由H、S、O三种原子组成,电子层分别有一层、三层、两层,故硫酸中各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硫(或S),故答案为:0.5;NA(6.02×10-23);硫(或S);

(3)实验室制氨气常用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制备,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解析】16180.5NA(6.02×10-23)硫(或S)2NH4Cl+Ca(OH)2CaCl2+2NH3↑+2H2O13、略

【分析】【分析】

根据流程中物质之间的反应;利用原子和电子守恒写出方程式,根据置换反应特点,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进行判断反应类型。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也是节能减排的目标气体。

【详解】

(1)反应①为石英砂和焦炭生成粗硅和一氧化碳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②是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③是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④为特定条件下的反应,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的有:①②③。

(2)反应①为石英砂和焦炭生成粗硅和一氧化碳的反应:

(3)石英砂和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至反应,石英砂是二氧化硅,纯碱是碳酸钠,反应为:

(4)气体A、B、C分别为其中是温室气体,是减排的目标气体;和通入W(硅酸钠)溶液中能够生成白色沉淀(硅酸)。

【点睛】

此题主要是考查反应方程式,注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一般利用化合价的升降守恒进行配平,对于非氧化还原反应需要判断出反应机理。【解析】①②③14、略

【分析】【分析】

根据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概念来分析解答。

【详解】

①金刚石与“足球烯”C60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②D2O与T2O都是水;属于同种物质;

③和都是邻二溴苯;属于同种物质;

④CH4和CH3CH2CH3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2个”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

⑤葡萄糖与果糖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⑥16O和18O质子数都为8;质量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故答案是:⑥、⑤、④【解析】⑥⑤④15、略

【分析】【分析】

根据常见放热反应有燃烧;大部分化合、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等。常见吸热反应有大部分的分解反应;碳与二氧化碳、水的反应。

【详解】

②是金属与水反应为常见放热反应;③是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⑤属于化合反应是常见放热反应,⑦为化合反应是常见放热反应,⑧是中和反应属于常见放热反应。故放热反应有:②③⑤⑦⑧。①是分解反应属于常见吸热反应,④⑥是碳和二氧化碳;水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吸热反应有:①④⑥。

【点睛】

根据基础知识常见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进行判断。【解析】②③⑤⑦⑧①④⑥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B【分析】【分析】

【详解】

同系物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一系列有机物,CH2=CH2和的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故错误。17、A【分析】【详解】

化学纤维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制得,则高分子物质可作为生产化学纤维的原料,故答案为正确;18、B【分析】【详解】

食用油酸败后,再经高温反复加热,易产生致癌物,有害身体健康,不可食用,故错误。19、B【分析】【分析】

【详解】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则生成的氯化氢具有酸性,故错误。20、A【分析】【分析】

【详解】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属于同系物,正丁烷和正戊烷结构相似,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正确。四、推断题(共2题,共18分)21、略

【分析】【分析】

C与甲醇反应生成D,由D的结构可知C为B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生成C,则B为A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D中硝基被还原为氨基生成E,E与CH3CH2CH2CO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A到B反应为氧化反应,D到E是与H2反应;故为还原反应,E到F为氨基与羧基之间发生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取代反应;

(2)B为除苯环外,不饱和度为1。那么能与Cu(OH)2反应,即含有醛基,同时含有酯基,其同分异构体中则必须有剩下一个C可以选择连在其与苯环之间,以及直接连在苯环上形成甲基有邻、间、对,共4种。即为

故答案为

(3)C中官能团为硝基-NO2、羧基-COOH;此反应为可逆反应,加过量甲醇可使平衡正向移动,使得D的产率增高,对于高分子有机物浓硫酸有脱水性,反应中甲醇既能与C互溶成为溶剂,又作为反应物,故b错误;a;c、d项正确。

故答案为硝基;羧基;a、c、d;

(4)苯丙氨酸可推出其结构简式为

经聚合反应后的高聚物即为

(5)由题目已知条件可知F中的肽键和酯基会发生水解,所以化学方程式为【解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取代反应硝基、羧基a、c、d22、略

【分析】【详解】

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M是Al。又因为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所以X是H、Y是C,Z是N,L是O。

(1)L是O;铝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3,位于周期表的第3周期第ⅢA族;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Al>C>N>O>H。

(2)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分别是氨气和肼(N2H4)。二者都是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氨气(A)的电子式是肼(B)的结构式是

(3)氧元素位于第ⅥA族,原子序数是8,所以Se的原子序数8+8+18=34。最高价是+6价,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SeO4。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和氢气化合越来越难,生成的氢化物越来越不稳定,由于非金属性Se排在第三位,所以表示生成1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选项b。

(4)由于铝是活泼的金属,所以Al作阳极时,铝失去电子,生成铝离子,Al3+能和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和CO2气体,所以阳极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Al+3HCO3--3e-=Al(OH)3↓+3CO2↑。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OH)3Al2O3+3H2O。

【点睛】

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解析】O第3周期第ⅢA族Al>C>N>O>H34H2SeO4bAl+3HCO3--3e-=Al(OH)3↓+3CO2↑2Al(OH)3Al2O3+3H2O五、计算题(共1题,共2分)23、略

【分析】【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发生后,A的浓度由0.15mol/L减小到0.06mol/L,C的浓度由0.05mol/L增大到0.11mol/L,则A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0.09mol/LA参加反应生成0.06mol/LC,由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出A与C的关系为:3A——2C。

【详解】

(1)t1s时,A的转化率为=60%。答案为:60%;

(2)若t1=15时,则t0~t1s内以C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C)==0.004mol·L-1·s-1(或0.24mol·L-1·min-1)。答案为:0.004mol·L-1·s-1(或0.24mol·L-1·min-1);

(3)起始时A的物质的量为0.3mol,浓度为0.15mol/L,则密闭容器的体积是=2L;答案为:2;

(4)已知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0.15mol/L+0.05mol/L+c(B)=0.11mol/L+0.06mol/L+0.05mol/L,c(B)=0.02mol/L,n(B)=0.02mol/L×2L=0.04mol;故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是0.04mol;答案为:0.04mol;

(5)因为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由关系式3A——2C,可推出B应为生成物,且化学计量数为1,从而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AB+2C。答案为:3AB+2C。

【点睛】

在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我们易忽视t1后反应达平衡这一信息,错误地写成3A=B+2C。【解析】60%0.004mol·L-1·s-1(或0.24mol·L-1·min-1)20.04mol3AB+2C六、原理综合题(共4题,共40分)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①0~2min内,△n(O2)=2.0mol-1.2mol=0.8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该时间段内△n(SO2)=1.6mol,容器体积为2L,所以v(SO2)==0.4mol·L-1·min-1;

②根据表格数据可知4min后氧气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n(O2)=2.0mol-1.0mol=1.0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n(SO3)=2.0mol,容器体积为2L,所以平衡时c(SO3)=1.0mol·L-1;

③a.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选项并未标注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而且同一方向的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无论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不可能出现v(O2)=2v(SO3);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所以氧气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能说明反应平衡,故b符合题意;

c.消耗O2和生成SO3均为正反应,只有反应进行,无论是否平衡都存在每消耗1molO2,同时生成2molSO3;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相等;所以未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会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压强会变,当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平衡,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bd;

(2)放入热水中温度升高,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使NO2浓度增大;颜色加深,所以可以观察到红棕色颜色加深;

(3)据图可知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加,所以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相同时间内△n(X):△n(Y):△n(Z)=(1.0-0.4)mol:(1.0-0.8)mol:(0.5-0.1)mol=3:1:2,所以反应方程式为3X(g)+Y(g)2Z(g)。

【点睛】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析】0.4mol·L-1·min-11.0mol·L-1bd红棕色颜色加深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使NO2浓度增大,颜色加深3X(g)+Y(g)2Z(g)2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由图示知,反应物A、B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C的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此处填“放热”;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在反应中发生断裂,断键后的原子(团)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学键,生成新的物质,图像能量E1可看成是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故此处填“E1”;(E1+E2)可看成是形成新的化学键释放出的能量,故破坏对应生成物中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E1+E2),故此处填:“E1+E2”;

(2)由图示可确定:B、C为反应物,A、D为生成物,0~6s内各物质的变化量为:△n(B)=(1-0.4)mol=0.6mol,△n(C)=(1-0.2)mol=0.8mol,△n(A)=1.2mol,△n(D)=0.4mol,故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n(B):△n(C):△n(A):△n(D)=3:4:6:2,对应化学方程式为:3B+4C6A+2D;

(3)0~6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υ(A)=故此处填:0.1mol/(L·s);

(4)①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且由于反应绝热会引起体系温度变化,故随着反应进行,体系压强会发生改变,突然不变,则说明达平衡,①不符合题意;

②气体密度ρ=由于气体总质量不变(质量守恒)且容器体积不变,故密度始终不变,不能用作判断平衡依据,②符合题意;

随着反应的进行;在未达平衡前,各个物质的含量均会发生改变,达平衡后,各个物质含量均不变,③④⑤均能说明物质含量不变,故③④⑤均能用来判断反应是否达平衡,不符合题意;故此处填:②;

(5)由图示知,体系在25min时达平衡,含量下降的曲线对应SO2的含量变化,故达平衡时,SO2转化了(2.0-0.6)mol=1.4mol,故SO2的转化率=故此处填70%。【解析】①.放热②.E1③.E1+E2④.3B+4C⇌6A+2D⑤.0.1mol/(L·s)⑥.②⑦.70%26、略

【分析】【分析】

(1)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根据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系数比写出方程式;

(3)由图标拐点可以发现2min起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达到了平衡状态,相对分子质量和密度根据基本公式进行分析判断变化情况;

(4)考查影响速率的因素;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因素如升高温度;增大浓度、使用催化剂等;

(5)平衡利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或者变化的量不变时进行判断;

(6)利用三段式列出算式求出比例。

【详解】

(1)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Y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