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教版选修4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同时他也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这表明他的观点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D.在物质与形式的关系上认识不清2、李大钊说:“(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别为三部:一为关于过去的理论,就是他的历史论,也称社会组织进化论;二为关于现在的理论,就是他的经济论,也称资本主义的经济论;三为关于将来的理论,就是他的政策论,也称为社会主义运动论。”体现“经济论”的马克思的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B.《德意志意识形态》C.《〈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D.《资本论》3、关于夏商西周的时代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金石并用,生产力相对落后B.王位世袭制已经逐步确立C.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官学居主导地位,私学出现4、马克思指出:“一旦劳动者投入劳动,他所创造的价值就远远高于维持他的生命所需要的投入,劳动者除了生产出维持他自己以及他的家庭的生存所需要的财富外,他还生产出更多的财富。于是,在养活自己和所创造的财富之间,就有一个差,这个“差”却被资本家拿走了,资本家不劳动,不劳而获,这就是剥削”。下列有关这一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马克思与恩格斯第一次伟大合作的成果B.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C.它是恩格斯所肯定的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之一D.成为国际工人协会向欧洲和美国全体会员发布的宣言书5、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一诗词最有可能创作于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时期D.过渡时期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3题,共6分)6、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都是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A.正确B.错误7、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二十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A.正确B.错误8、“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马克思的观点。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9、材料顾祖禹(1631—1692年);常州府无锡县人。顾祖禹的高祖顾大栋撰有《九边图说》,曾祖;父亲都通晓舆地之学。自1638年起,顾祖禹开始撰写《读史方舆纪要》,1678年,全书方算基本告成。是书尊明为正统,行文中常见“国朝”“国初”“南京”等字样。顾祖禹痛心于明朝统治者不会汲取古今用兵成败的教训,此书对于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之迹,叙述很详细,而于景物游览名胜,则多简略叙述。《纪要》对于与人民群众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江、河、湖、海的沿革、变迁及其利弊也相当重视,对明代统治者一贯消极治河、只求南粮北运,而不顾黄河下游两岸人民死活的错误做法给予斥责。顾祖禹重视资料的考证与甄别,例如,汉代长安西南的昆明池本是模拟昆明国的洱海的形状开凿的,但自从晋代臣瓒在《汉书音义》中误把今昆明市的滇池当作洱海,迷惑学者达一千三百年之久,《纪要》纠正了这一重大错误。
——摘编自肖立军《顾祖禹和他的<读史方舆纪要>》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祖禹成功撰写《读史方舆纪要》的原因。10、(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世贞;明朝一代名臣。他少年有才名,史籍称“生有异禀,书过耳,终身不忘”,“年十五,咏宝刀诗,师为之避席”。隆庆元年(1567年),王世贞被起用为大名副使。大名风俗,逢婚丧之事,姻族相聚吃喝,“多者匝月不止”。置办一次,“而中人之亏去半矣”。王世贞到任,定婚丧礼,力求简约,“其俗至今守之”。大名府下属州;县十一个,真定府三十多个,但“以军兴论供输,则大名与真定等”,极不平等。经过王世贞力争,“乃不果增”。万历二年(1574年)九月,王世贞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在任期间,他“为纠劾贪纵,咨访将才,刷军政,清屯田,郧遂隐然为重镇”。此时张居正当国,王世贞对张居正改革是支持的,“江陵相业,吾始终不谓其非”。但张居正的骄横跋扈,他又极为反感,“臣道太盛,坤维不宁”。张居正的妻弟辱江陵令,王世贞“论奏不少货”万历十八年(1590年),王世贞辞官回乡。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世贞的主要政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世贞的为官品质。1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8年)载沣摄政伊始;立宪派曾对其寄予厚望,多次组团请愿,为“开国会,立内阁”奔走呼号。然而,千呼万唤推出的首届责任内阁,13名阁员竟有7名皇族,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族内阁”。名单一经公布,舆论哗然。立宪派指责“皇族内阁不合君主立宪公例”,但仍幻想能“明降谕旨另行组织,以重宪政而固国本”。不料,清廷宣称“黜陟百司,系君上大权”,“尔臣民等均当懔遵钦定宪法大纲,不得率行干请”。这番冰冷的回应令立宪派大失所望,各省咨议局联合发表《宣告全国书》,痛陈曰:“新内阁如此,吾国民之希望绝矣。议员等一再呼号请命而不得,救亡之策穷矣。”载沣集团筹措更多资金推进新政。这固然促进了全国财政收入的成倍增长,短期内勉强维持了清廷病态的财政收支格局,但满洲权贵借机大肆敛财,中小商民因利益严重受损而强烈不满,各阶级间资源配置失衡的矛盾更加突出。载沣非但没有摆脱财政困局,反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清史参考》2012年第7期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载沣推行新政的目的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载沣新政失败的主要原因和影响。12、拿破仑之言行经西方传教士传人中国后;其形象被人们多维解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拿破仓在位时;兵于外,不顾民间之受害卒致兵败国丧,力竭身亡然其所创之立之典章多有益于国计民生令各国有师其法而忽焉兴盛者后五十年间,欧洲之兴实为开辟以来所未有,可谓欧洲自古以来罕有之英主。
——(英)马恳西《泰西新史揽要》材料二(路易十六)不修政事;国库耗于妃妾,乃议增饷,以补国用。民心不服,正与欧罗巴列国交战,有将军那波伦(拿破仓)者,佛(法)国英雄也。百战百胜,成声大震在诸国之上。
——魏源《海国因志》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提及的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简析这些活动对“欧洲之兴”发挥的作用。
(2)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作者塑造的拿破仑形象。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果上帝是造物主,那么达·芬奇对宗教的理解远离教条,比如说,他没有在那些圣徒的头上画上光环。他将基督最后晚餐中的信徒们画得如同世俗之人,他们的形象都是观察路人总结出来的,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材料二达·芬奇在笔记中写道:“人类的互相残杀将永不停息,人性的残忍不会有一点点减少,人类的暴力将毁灭地球上大片森林。哪怕在得到满足后,人类也不会停止由欲望引发的杀戮、灾难和流亡,人类的巨大骄傲让他们膨胀上天,地上地下乃至水中都将不再有任何可以捕杀和摧毁的东西了。他们将从一个国家流亡到另一个国家,他们的身体将变成坟墓和所有被他们杀害的生灵的通道。”——以上材料均摘自热拉尔德·斯特尔《达·芬奇的挑战》(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达·芬奇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达·芬奇的思想。14、交通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联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近代物流业发端于19世纪20年代。1825年有使用价值的铁路在英国开始出现。经过二十多年建设,到1848年,在英国通车的铁路达到5000英里。1842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的捐税应完全平等。19世纪50年代,英国废除了《航海条例》,修改了《商船条例》和《轮船条例》等,对远洋船舶的航行安全、货物装载、船主及船员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在19世纪下半叶,汽船代替了帆船,航行于内河与远洋。英国近代物流业产生了。英国近代物流业发端于19世纪20年代。1825年有使用价值的铁路在英国开始出现。经过二十多年建设,到1848年,在英国通车的铁路达到5000英里。1842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的捐税应完全平等。19世纪50年代,英国废除了《航海条例》,修改了《商船条例》和《轮船条例》等,对远洋船舶的航行安全、货物装载、船主及船员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在19世纪下半叶,汽船代替了帆船,航行于内河与远洋。英国近代物流业产生了。——摘编自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如果没有铁路,英国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统治印度的。铁路传播了腺鼠疫。铁路还导致了饥荒频频发生。由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人们把出售的谷物送往价格最昂贵的市场。他们变得目光短浅,因此饥荒的压力增加了。——摘编自甘地《印度自治》材料二如果没有铁路,英国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统治印度的。铁路传播了腺鼠疫。铁路还导致了饥荒频频发生。由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人们把出售的谷物送往价格最昂贵的市场。他们变得目光短浅,因此饥荒的压力增加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走向全球的名片,必将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物流业发展迅速的原因。从世界经济地位的角度指出物流业的发展对近代英国的影响。
(2)材料二作者认为修建铁路对印度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据此指出作者的立场。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背景。并据材料三,指出“崭新的时代内涵”是什么?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1题,共7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请对材料中卢梭和马克思的平等观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论题符合题干要求,史实充实,逻辑清晰)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5题,共10分)16、(历史——选修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17、“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这样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试卷上写下的话。谈谈你读后的感想。18、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1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摘编自黄昊《杨度研究述评》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度富有传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经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20、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由客观世界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可知前者是唯物主义观点,由“物质受形式的支配”等分析可知后者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综合来看,A项正确。B、C项认识片面,D项认识错误。2、D【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D正确;《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A排除;《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B排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的一本早期著作,也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C排除。故选D。3、D【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夏商西周时期,生产力有了进步,但仍相对落后,处于金石并用时代,除了木、石和骨器外,也有少量的青铜工具,到西周晚期出现了铁器,A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夏商西周时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B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先秦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私学”的创立者是春秋末期的孔子,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4、C【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揭示的“资本家不劳而获”的秘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剩余价值论,它与唯物史观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C项正确;马克思与恩格斯第一次伟大合作的成果即《神圣家族》中主要是批判唯心主义,并未提出剩余价值论,A项错误;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的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B项错误;国际工人协会向欧洲和美国全体会员发布的宣言书中并未提出剩余价值论,D项错误。5、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毛泽东的诗词回顾了井冈山根据地时期斗争(1927年毛泽东率军队到达井冈山),距离诗人重上井冈山,已相隔三十八年了,据此推算,当时应是1965年前后,正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时期(1956--1966年),故C项正确;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1927-1937年,故A项错误;全面抗战时期是:1937-1945年,故B项错误;过渡时期是:1949-1956年,故D项错误。二、判断题(共3题,共6分)6、B【分析】【详解】
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并不都是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故题目表述错误。7、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推动20世纪初政治变革的先驱,故题干说法正确。8、B【分析】【详解】
“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列宁的观点,故题干表述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的主要特点;根据“是书尊明为正统,行文中常见‘国朝’‘国初’‘南京’等字样”可以看出寄托怀念故国之情;根据“此书对于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之迹,叙述很详细”可以看出军事地理特征鲜明;根据“《纪要》对于与人民群众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江、河、湖、海的沿革、变迁及其利弊也相当重视”可以看出关注民生;根据“顾祖禹重视资料的考证与甄别”可以看出治学严谨,考证详实。
(2)顾祖禹成功撰写《读史方舆纪要》的原因,可以根据“顾祖禹的高祖顾大栋撰有《九边图说》,曾祖、父亲都通晓舆地之学”等信息并联系所学,从经世致用学说的影响、清代考据学盛行、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家学渊源深厚和顾祖禹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等方面来回答。【解析】(1)特点:寄托怀念故国之情;军事地理特征鲜明;关注民生;治学严谨;考证详实。
(2)原因:经世致用学说的影响;清代考据学盛行;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家学渊源深厚;顾祖禹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定婚丧礼;力求简约”;“经过王世贞力争,‘乃不果增’”可知王世贞在大名府改革婚丧风俗,力求简约,并减轻了当地的百姓负担;根据“为纠劾贪纵,咨访将才,刷军政,清屯田,郧遂隐然为重镇”可知王世贞在阳惩治贪腐、改革军政、发展经济,促使郧阳成为地方重镇;根据“张居正当国,王世贞对张居正改革是支持的,但张居正的骄横跋扈,他又极为反感”可知王世贞支持张居正改革但反对其骄横跋扈等。
(2)根据王世贞在大名府的改革可知他提倡节俭,追求简约;根据他在大名和郧阳的举措可知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根据他对待张居正的态度可知他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解析】(1)在大名改革婚丧风俗;力求简约,并争取减轻百姓负担;在郧阳惩治贪腐;改革军政、发展经济,促使郧阳成为地方重镇;支持张居正改革但反对其骄横跋扈等。
(2)提倡节俭,追求简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从材料“黜陟百司;系君上大权”中可以看出载沣推行新政的目的是加强满洲贵族的统治。从材料“尔臣民等均当秉尊钦定宪法大纲,不得率行干请”“维持了清廷病态的财政收支格局”中可以分析出载沣推行新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和经济高度集权带来的影响分析出载沣新政失败的主要原因。从材料“各阶级间资源配置失衡的矛盾更加突出。载沣非但没有摆脱财政困局,反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解析】(1)目的:加强满洲贵族的统治。
特点:形式上民主;实质上强调满洲贵族统治;财政改革为政治统治服务。
(2)主要原因:政治高度集权导致统治集团被孤立;经济高度集权引发地方利益集团反对。
影响:加速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加速了革命的爆发和清王朝的崩溃。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第一小问政治活动;据材料一“兵于外,不顾民间之受害”得出拿破仑发动了对外战争;据材料一“然其所创之立之典章多有益于国计民生”得出拿破仓颁布了《民法典》。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一“迄今各国有师其法而忽焉兴盛者后五十年间,欧洲之兴实为开辟以来所表有”得出《民法典》的出现,推动欧美各国民法典的制定;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拿破仑捍卫和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将大革命的思想散捨到欧洲各地。
(2)第一小问形象,据材料一“兵于外,典章多有益于国计民生”可谓欧洲自古以来罕有之英主”得出拿破仓是功勋車著而又好战的英主;据材料二“有将军那波伦(拿破仓)者,佛(法)国英雄也。百战百胜,威声大震在请国之上”得出拿破仓是拯救国家于危难的英雄。【解析】(1)主要政治活动:发动对外战争;颁布《民法典》。
作用:捍卫和现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将大革命的思想散播到欧洲各地;推动欧美各国民法典的制定。
(2)形象:材料一“认为拿破仑是功勋卓著而又好战的英主材料二认为拿破仑是拯救国家于危难的英雄。13、略
【分析】【详解】
(1)观点:根据材料“那么达·芬奇对宗教的理解远离教条”可归纳出反对教会的教条主义;根据材料“他将基督最后晚餐中的信徒们画得如同世俗之人”可归纳出提倡人文主义;根据材料“人类的巨大骄傲让他们膨胀上天;地上地下乃至水中都将不再有任何可以捕杀和摧毁的东西了”可归纳出人的私欲膨胀必然导致恶果。
(2)简评:结合上述分析的观点和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有客观全面的认识。一方面强训人的尊严和价值,把人从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卜^解放出来;另一方面,认识到过分强调以人为中心,私欲膨胀会导致诸多社会问题。【解析】(1)反对教会的教条主义;提倡人文主义;人的私欲膨胀必然导致恶果。
(2)达·芬奇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有客观全面的认识。一方面强训人的尊严和价值,把人从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卜^解放出来;另一方面,认识到过分强调以人为中心,私欲膨胀会导致诸多社会问题。14、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时间19世纪20年代至19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正是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据材料一“铁路在英国开始出现。对远洋船舶的航行”等得出交通运输工具的创新促进了英国物流业的发展;据材料英国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和废除旧法推动近代物流发展;影响:从世界经济地位结合所学可得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2)影响:据材料二“如果没有铁路;英国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统治印度的。铁路传播了腺鼠疫。铁路还导致了饥荒频频发生”可得加强铁路的修建便利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而且传播了疾病;印度人将谷物出售至价格高的地区,加重了饥荒,显然印度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立场:反抗殖民印度倾向并结合出处“甘地《印度自治》”得出材料二作者是站在民族解放的立场,强调铁路带来的消极影响。
(3)背景:结合所学可得中国深化改革开放;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内涵:据材料三“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等得出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和平;合作。【解析】(1)原因: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交通运输工具创新;政府立法。
影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2)影响:加强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将印度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传播了疾病;导致了饥荒。立场:材料二作者是站在民族解放的立场,强调铁路带来的消极影响。
(3)背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内涵: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和平;合作。四、论述题(共1题,共7分)15、略
【分析】【详解】
首先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列出卢梭和马克思两者平等观的差异。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两者的平等内涵不一致,卢梭强调的是权利的平等,主张建立社会契约以保障平等,而马克思的平等观强调社会成员普遍平等,主张消灭私有制和阶级以实现全人类解放。第二,两者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不一致,18世纪中期法国的国王与贵族为了维持自身的特权地位,采取了打击上升中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的措施,为此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们以理性来勾画出未来社会的蓝图,提出了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求的思想主张;而马克思的观点是在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急剧加大;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充分暴露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这充分反映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特征。第三,两者的影响不一样,卢梭的平等观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而马克思的平等观则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也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团体与资方斗争的理论依据。
其次;列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在差异性的基础上归纳出共性,两者都抓住了特定时代的基本矛盾,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具有鲜明的进步性。
最后,依据同、异点归纳出主题。示例:追求平等是近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理念,平等观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解析】示例:追求平等是近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理念;平等观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卢梭强调权利的平等;主张建立社会契约以保障平等。卢梭的观点是18世纪中期法国社会矛盾的反映,国王与贵族维持自身的特权地位,并打击上升中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们以理性来勾画未来社会的蓝图,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求。卢梭的平等观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的平等观强调社会成员普遍平等;主张消灭私有制和阶级以实现全人类解放。马克思的观点是在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急剧加大;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充分暴露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也反映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特征。马克思的平等观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也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团体与资方斗争的理论依据。
卢梭和马克思的平等观虽然不同,但都抓住了特定时代的基本矛盾,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具有鲜明的进步性。五、简答题(共5题,共10分)16、略
【分析】(1)本题据材料一“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据材料二“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从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保证沿海诸省安全等方面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本题据材料三“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载”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设置机构、驻军、免除税役等方面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再据材料三“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即可从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等方面回答其作用。【解析】(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
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循环农业农副业承包合同书模板4篇
- 2025年度个人艺术品借款合同样本3篇
- 2025年度环保产业贷款担保合同4篇
- 2025年农药生产设备租赁与维修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环保技术转移与应用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住宅抵押贷款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度仓储物流厂房项目投资合作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橱柜行业展会参展合同范本7篇
- 2025年现代厨房设备租赁与维护承包协议4篇
- 2025年度打井工程地质钻孔数据采集协议4篇
- 副总经理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国企)2024年
- PDCA循环提高护士培训率
- 2024-2030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应用需求分析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狮子王》电影赏析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5届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中医护理人文
- 2024-2030年中国路亚用品市场销售模式与竞争前景分析报告
- 货物运输安全培训课件
- 前端年终述职报告
- 2024小说推文行业白皮书
- 市人民医院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及资料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