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点练1水循环2020年6月上旬以来,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强降雨过程,多条河流水位暴涨,多地发生洪涝灾害。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洪涝灾害发生在图中()A.①环节 B.②环节 C.③环节 D.④环节2.江南华南的水体参与的水循环主要是()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三种都参与1.D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可知,①为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降水,④为地表径流。洪涝灾害是由于强降雨导致的河水水位暴涨现象,发生在水循环的④地表径流环节。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A水循环按照发生的领域,分为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共三种类型。江南、华南地区属于我国的东部季风气侯区,深受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故参与的是海陆间循环。A正确,BCD错,故选A。下图为利用雨水设计的房屋效果图,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回答3—4题。3.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 B.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4.下列城市中,该类房屋在一年中能够发挥雨水收集作用时间最长的是()。A.长春B.拉萨C.乌鲁木齐 D.广州3.B图中雨水收集方式是直接将雨水收集起来,减少地表径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4.D我国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选项示意的四个城市中广州位于南方地区,所以该类房屋在一年中能够发挥雨水收集作用时间最长的是广州。图1为简易集水装置,图2为某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5.该集水装置在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 D.径流6.据图2推断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段是()A.日出前后 B.中午前后C.日落前后 D.午夜前后7.目前沿海地区没用此法建设海水淡化厂的最主要原因是()A.效率低 B.破坏环境C.成本高 D.技术不成熟5.C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海水的蒸发,有塑料薄膜上的降水,有塑料薄膜上水的径流,没有水汽输送。6.B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期是薄膜上气温和薄膜下气温相差最大的时段,温差最大时水汽凝结最多,此时位于中午前后。7.A沿海地区没用此法建设海水淡化厂的原因是占地广、效率低;此种方法破坏环境小,成本不高,没有太大技术难度。读全球水循环模式图(箭头代表降水、蒸发、径流与水汽输送,数字代表循环量),完成各题。8.全球水循环模式图,若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按照全球多年水量平衡规律推算出M、N分别为()A.7、16 B.16、7C.7、23 D.23、79.图中哪些环节与奔流的黄河最密切?()A.P、M、T、S B.P、M、N、SC.Q、M、T、S D.S、P、Q、N10.人类有可能在局部地区施加某些影响的环节是()A.M B.QC.N D.S8.C全球水的总量不会发生变化,全球总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应相等,故可推知M地的水量为7,N地的水量为23。所以选C。9.B据图判断,甲为海上内循环,乙为海陆间循环,丙为陆地内循环。奔流的黄河属于海陆间循环。所以选B。10.D地表径流是人类目前能够影响的水循环环节,S位于地表径流。所以选D。(高考海南卷)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11~12题。11.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 B.水汽输送C.降水 D.径流12.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A.基本不变B.总趋势为增加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11.D通过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12.B从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途径搬运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下图示意祁连山北坡北大河支流柳泉沟上游某水文观测站(海拔3713m)多年8月1日至9月29日逐日径流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8、9月份,柳泉沟上游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沼泽水14.与8月份相比,9月份该水文站逐日流量涨落幅度减小的原因可能是()A.蒸发量增加 B.下渗量增加 C.降雪量增加 D.地面反射率降低15.在河流补给水量稳定的情况下,柳泉沟上游植被覆盖率降低可能导致北大河()A.汛期滞后 B.土壤肥力下降C.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D.排水能力下降13.C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祁连山地势高,山上有冰川发育;北坡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因此当地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A错误,C正确。地下水,湖泊、沼泽水补给量小,B、D错误。故选C。14.C由图示信息可知,9月以后,气温逐渐下降,冰川融水逐渐减少;同时,当地9月份降雪量加,冰面多为新雪覆盖,反射率增大,冰川消融量明显减弱,致使流量锐减,C正确。9月份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少,A错误。8、9月份土质变化不大,下渗水量差异不大,B错误。9月份降雪量增加,地面反射率增大,D错误。故选C。15.D由所学知识可知,绿色植物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植被覆盖率降低可能导致北大河地表径流增加,汛期提前,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大,AC错误。河流含沙量增加,柳泉沟上游地区土壤肥力下降,而不是影响下游的北大河土壤肥力,B错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下游河道淤积,排水能力下降,D正确。故选D。扎龙湿地位于乌裕尔河下游的闭流洼地(内流区),下有永久性冻土和季节性冻土。该区域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霜早,冬季寒冷漫长,年均降水量为418.7mm。下图示意“扎龙湿地水循环”。据此完成16~17题。16.扎龙湿地水量支出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17.修建中部引嫩(江)干渠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湿地生态用水 B.调蓄湖泊水库水量C.治理土地的盐碱化 D.满足农业灌溉需水16.A读图可知,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下渗,④是地下径流。在水循环中,下渗、蒸发和径流是水量的支出环节。扎龙湿地是闭流洼地,无径流向外支出水量;扎龙湿地有季节性冻土,阻挡下渗;该区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所以蒸发强烈,因此蒸发是扎龙湿地水量支出最大的水循环环节。17.A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人类截取湿地来水)影响,扎龙湿地蓄水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中部引嫩(江)干渠主要的目的就是对湿地进行生态补水,增加湿地生态用水。读全球水量平衡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18.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不变,即蒸发量等于降水量。能说明该平衡原理的等式是()A.458=505-47 B.119=47+72 C.577=119+458 D.以上均不能19.属于陆地水量支出环节的是()①海水蒸发②陆地蒸发③径流④陆地降水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20.海洋水汽不断向陆地输送。但长期来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A.海洋降水 B.径流 C.陆地降水 D.水汽输送18.C某区域水量平衡原理有空间尺度之分,就全球而言,全球蒸发量等于全球降水量,C选项符合。A项为海洋水量平衡,B项为陆地水量平衡,故答案选择C项。19.C陆地水量支出环节为径流和陆地蒸发,收入为陆地降水环节,因而选择②③,答案选择C项。20.B径流沟通了陆地水体和海洋,补充了海洋向陆地输送的水汽,故长期来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因而答案选择B项。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对洞庭湖出湖流量和泥沙变化具有明显影响。下图示意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洞庭湖区9~11月多年平均月湖容变化。据此完成21~23题。21.与夏季相比,9~11月对洞庭湖入江口干流下游附近补给增长率最明显的是()A.雨水补给B.湖水补给C.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22.9月初~10月初,三峡水库蓄水后洞庭湖的湖容净变化量大于蓄水前,其主要原因是()A.水库蓄水增多 B.水库补枯增多C.长江水位上升D.长江流速增加23.与三峡水库蓄水前相比,洞庭湖9月份入江口处()A.河床不变B.侵蚀减弱C.流速减慢D.搬运增强21.B夏季,该区域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水位高,河水补给湖水,从图中看,9~11月洞庭湖蓄水量持续下降,说明9月份后降水量减少,河流水位下降,湖水补给河流,所以下游附近补给增长率明显是因为湖水补给,故B项正确。22.A受季节变化及长江蓄水影响,上游来水减少,降低了长江水位,水库蓄水量增加,蓄水越多,水库下游水位下降幅度越大,长江和洞庭湖水位差增加,湖水补给长江水,洞庭湖库容减少,因此库容净变化变大,故A项正确。水库补枯增多,变化量减小,故B项错误。长江水位上升补给湖泊,湖容的净变化量减小,故C项错误。洞庭湖湖容的净变化量与长江流速无关,故D项错误。23.D结合上题分析,水库蓄水后,水库下游水位下降,洞庭湖入江口处水位差变大,流速变快,侵蚀增强,搬运作用增强,河床发生变化。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24.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5.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A.① B.② C.③ D.④24.C①是太阳辐射,②为径流,都不是海气相互作用;海---气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蒸发、降水环节实现的;通过海水蒸发,不断向大气输送水汽,大气降雨将空气中水分输送到海洋,C正确,ABD错误。故该题选C。25.B水循环是实现海陆间水平衡的重要途径,其中的径流输送②不断的补充因蒸发而减少的海洋水体,从而使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下图为某外流河上一水库建成前后某水文站平均径流量变化图。读图,完成26~27题。26.相对于水库建成前,建成后该水文站所在河段的()A.河水含沙量变小 B.泥沙沉积更多C.年均径流量增大 D.河床宽度增加27.水库的建成对其河口三角洲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流水侵蚀更严重 B.水土流失加重C.生物多样性增加 D.旱涝灾害减少26.A对比水库建成前后水文站的径流量变化曲线可知,水库建成后,河流的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径流变缓,且丰水期径流量下降,河流的侵蚀作用减弱,因此河流的含沙量变小,A正确;泥沙沉积减少,B错误;年均径流量减少,C错误;河流的平均径流量减少,则河床的宽度减小,D错误。故选A。27.D水库具有削峰补枯、调节径流的作用,可以拦截泥沙,减少下游河水含沙量,减少下游泥沙淤积,能够起到防洪作用,D正确,故选D。热带云林是位于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系统,在植被高度上持久或季节性地有云层存在。云林在水分捕获和动态方面的作用使该生态系统具有独特性。委内瑞拉安第斯山某地云林被开辟为牧牛场,其降雨水文过程发生显著变化。下图为云林开辟为牧场前后水循环环节示意图(图中各数值均为百分比,因技术限制未测量土壤蒸发量)。据此完成28~3题。28.维持云林生态系统内部较大水循环量的关键环节是()A.云雾截留量 B.叶片截留量C.枯落物截留量 D.蒸腾量29.开辟为牧场后,蒸腾量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增加 B.空气湿度增大C.下渗量减小 D.云雾减少,光照增强30.随着放牧强度的扩大()A.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量增加C.土壤蒸发量减小D.地下径流量增加28.B读热带云林水循环示意图可知,在云林生态系统内部水循环环节中,叶片截留量占51%,所以维持云林生态系统内部较大水循环量的关键环节是叶片截留量。故选B。29.D开辟为牧场后,植被被破坏,没有热带云林涵养水源,降水量会减少,A错误。开辟为牧场后,空气湿度会减小,B错误。下渗量减小会导致土壤湿度下降,植被减少,蒸腾量下降,C错误。开辟为牧场后,植被被破坏,没有高大的热带云林,云雾减少,光照增强,蒸腾作用增强,这是蒸腾量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D正确。故选D。30.B对比分析两图数据可知,随着放牧强度的扩大,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降水量会减少,A错误。地表径流量增加,B正确。云雾减少,光照增强,土壤蒸发量增大,C错误。地下径流量减少,D错误。故选B。影响蒸发的因素复杂。伊利湖、安大略湖分别是北美洲五大湖中最南、最东的湖泊。伊利湖面积约257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8米,最深64米。安大略湖面积约196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86米,最深244米。下图分别示意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位置及其1972-1973年蒸发量变化。据此完成31~33题。31.安大略湖5、6月蒸发量最小,是由于()A.气温下降B.进入雨季C.风力强度弱 D.正值融冰期32.安大略湖蒸发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比伊利湖推迟近2个月,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面积 B.深度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33.由上述现象判断,导致两湖蒸发量出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面积 B.气温C.风力 D.降水31.D从图中看,安大略湖5、6月份湖水蒸发量几乎为0,最有可能为此时湖冰融化,吸收大量的热量,使湖面温度和大气温度的温差最小,蒸发最弱,D正确。北半球5、6月气温逐渐升高,A错误。安大略湖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多,此时还没有进入雨季,B错误。风力强度弱也不可能蒸发量几乎为0,C错误。32.B理论上讲,两湖蒸发量最大值应出现在湖水温度最高的时间。由材料可知,安大略湖的面积比伊利湖小,但水深远超伊利湖,因此安大略湖的湖水体积更大,温度变化更慢,增温比伊利湖慢,因此安大略湖的最高水温出现的时间和蒸发量最大值出现时间比伊利湖晚,A错误,B正确。从图中看,两湖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相差不大,C、D错误。33.B安大略湖5、6月蒸发量最小的原因是湖冰融化,湖面和大气的温差小。安大略湖蒸发量最大值比伊利湖晚的原因是湖泊体积大,湖水升温慢,因此影响蒸发量最主要的因素是气温,B正确。(2021·山东等级考模拟)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三种径流成分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下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据此完成34~35题。34.该流域地表径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A.T1 B.T2C.T3 D.T435.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A.Q1减少,Q2增加 B.Q2减少,Q3增加C.Q1增加,Q2减少 D.Q2增加,Q3减少34.B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实曲线表示径流总量,曲线下面的三部分表示某一时刻不同类型径流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T1之前地表径流在不断增加,T1~T2地表径流在不断减少,直到T2时刻地表径流为0,即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B正确。35.A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会使下渗增加,因此地表径流减少,壤中流和浅层地下径流增多,即Q1减少,Q2增加,Q3增加。A正确。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36—38题。36.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37.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8.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36.B植被遭破坏后,局部小气候也随之受到影响,降水量减少,下渗减弱,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致使河流年内径流量波动变大;植被破坏也会造成河道淤积,但与该问题关联不大。37.C植被恢复后,该地气候会变得湿润,但降水量不一定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蒸发(腾)量增加;地表径流总量减小。38.D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总量减少。根据“单斜山”图可知,甲河一侧部分坡面径流下渗后会沿透水岩层流至乙河,导致甲河径流量减少,乙河径流量增加。表层土壤水分受降水、气温、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区域表层土壤水分变化情况,该区域年降水量约300mm,地面覆盖有人工恢复的植被。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9.该区域表层土壤水分收入大于支出的月份是()A.6月B.7月 C.8月D.10月40.与其他时间相比较,该区域7月、8月表层土壤含水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是()①雨量大②雨量小③蒸发(蒸腾)量大④下渗量大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41.如果在该区域过度恢复植被,会造成()A.表层土壤干化B.径流量增大 C.降水量增大 D.下渗量减小39.C表层土壤水分的变化取决于水分收入与支出的数量关系,若收入大于支出,则表层土壤水分增多,反之则减少。据图可知,6月相对于5月表层土壤水分基本不变,故6月的土壤水分收入和支出大体相等,A错误;7月相对于6月表层土壤水分是减少的,故7月的土壤水分收入小于支出,B错误;8月相对于7月表层土壤水分是增多的,故8月的土壤水分收入大于支出,C正确;10月相对于9月表层土壤水分是减少的,故10月的土壤水分收入小于支出,D错误;故选C。40.D该区域为黄土高原地区,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表层土壤水分的收入主要靠大气降水,支出主要靠蒸发、植物蒸腾和渗漏。7、8月该地虽然雨水多,但由于7、8月之前土壤缺水,7、8月下渗到深层土壤的水分较多;7、8月气温较高,且植被生长旺盛,蒸发量(蒸腾量)大,从而导致表层土壤含水量较低。③④正确,①②错误,故排除ABC,故本题选D。41.A从材料中可知,表层土壤水分受降水、气温、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果过度恢复植被,表层土壤水分会因植被消耗剧增而大量减少(土壤干化),A正确;植被能够拦截地表径流,故地表径流量会较少,径流总量不一定增大,B错误;降水量主要取决于区域内气候,故降水量不一定增大,C错误;植被根系能够增加下渗,故下渗量增加,D错误;故选A。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新疆的乌伦古湖(咸水湖)地处额尔齐斯河南部,属于内流湖,湖水主要依赖乌伦古河补给。自上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1)写出乌伦古湖参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3)分析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的可行性。41.(1)蒸发;下渗(2)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乌伦古湖为内流湖,乌伦古河带来盐分在湖中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3)额尔齐斯河径流量较大;额尔齐斯河距离乌伦古湖近,(海拔差异小)工程量小;增加乌伦古湖水量,稀释并净化湖水。【分析】(1)写出乌伦古湖参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结合水循环的类型和水循环环节分析。乌伦古湖为内流湖,主要参与陆地内水循环,即湖面蒸发和湖水下渗。(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当地气候和水系特征分析。该流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径流量有限;乌伦古湖为内流湖,湖水不易外泄;气候干燥,蒸发旺盛,水分主要通过蒸发实现水量平衡,乌伦古河带来盐分在湖中不断积累,逐渐形成咸水湖。(3)分析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的可行性,主要从水源、地形、调水距离及影响分析。由图可知,额尔齐斯河为外流河,水系发达,径流量较大,水量充足;额尔齐斯河距离乌伦古湖近,引水线路较短,工程量小;线路经过区地势起伏较小,工程难度低;增加乌伦古湖水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等。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浩翰的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沙漠,这里降水量只有80毫米,蒸发量却有3000多毫米,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均匀地分布着113个海子(湖泊),而且无论冬夏水位不增不减,且冬季不结冰。经测定该区域湖泊水的矿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沙漠东南缘和南缘山区的大气降水具有同源性。调查资料也表明,南部湖泊水位高度普遍高于北部湖泊,也高于其南部河西走廊的地下水位。材料二: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地理位置示意图。(1)概括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的水文特征。(2)描述巴丹吉林沙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母婴护理专业团队月嫂服务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库水利枢纽承包管理协议3篇
- 2025年度充电桩充电站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2025版顶级马戏团艺术表演服务协议4篇
- 2025年度私营企业员工个人廉洁自律承诺书标准文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租赁与城市交通拥堵缓解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版互联网数据ICP证年审全权委托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承包施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速公路车牌租赁与交通流量监控合同4篇
- 2024银杏树采购合同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406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目录
- 2024年全国甲卷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
- 汽车修理厂管理方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小学生口算天天练
- 三年级数学添括号去括号加减简便计算练习400道及答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300题及答案
- 澳洲牛肉行业分析
- 老客户的开发与技巧课件
- 计算机江苏对口单招文化综合理论试卷
- 成人学士学位英语单词(史上全面)
- KAPPA-实施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