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科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科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科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科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与政治革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B.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C.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2、下列我国古代科技著作中,两项同属于一个领域的一组是()A.《伤寒杂病论》与《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与《九章算术》C.《齐民要术》与《水经注》D.《天工开物》与《水经注》3、下列音乐作品的创作都被深深打上了历史烙印,其中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而创作的是()A.《英雄交响曲》B.《国际歌》C.《义勇军进行曲》D.《命运交响曲》4、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同学们搜集一组图片,对下列图片的提炼,最恰当的是()。华米在美国上市印度海尔园投产仪式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国籍”模糊的美国汽车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B.经济全球化发展C.世界经济快速增长D.科学技术的发展5、公元前218年,29岁的迦太基统帅汉尼拔亲率6万远征军、数十头战象从西班牙出发,千里迢迢由陆路奔袭罗马,曾在意大利境内以寡击众,大败罗马军队这段文字讲述的是()A.斯巴达克起义B.布匿战争C.“木马计”故事D.罗马帝国分裂6、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

。英德美法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3214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52上述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英国成为殖民大帝国B.美国成为经济大国C.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7、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A.1911年10月10日B.1911年12月25日C.1912年1月1日D.1912年2月12日8、2009年2月,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纪念林肯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说:“从很多方面来讲是他让我的故事成为可能。”他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林肯()A.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B.维护了美国的统C.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后建立的国家是A.以色列国B.巴勒斯坦C.阿拉伯国D.巴基斯坦10、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主要有()A.地区冲突B.民族矛盾C.宗教纷争D.环境污染11、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两次崛起.其相同的因素有()A.都有美国的经济援助B.都注重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C.都重视发展教育D.都利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的有利条件12、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处死的君主有:A.查理一世B.克伦威尔C.路易十六D.罗伯斯庇尔13、土地改革的意义包括()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D.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14、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迅速崛起,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A.加强中央集权B.允许土地买卖C.发展近代工业D.提倡“文明开化”15、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4.9%.我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提高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16、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在2016年5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依然回避“九二共识”;无意与大陆方面确认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两岸关系的未来仍旧无法拨云见日.下面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下图是由川美12位雕塑教授专门创作的《红岩》小说中的12位英烈。其中为保守党的秘密忍受“夹筷子”、“钉竹签”等酷刑而宁死不屈的精神。这位革命者是()A.B.C.D.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1906年;福建诏安的张举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错误:____

理由:____.19、自古以来,江淮大地人杰地灵。根据下列提示写出正确答案。(1)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白描”画法,被誉为“宋画第一”的是______。

(2)被誉为“和平将军”的__________________,1932年组织并指挥“淞沪会战”。(3)1949年4月30日,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解放,至此安徽全境解放。20、音乐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体现。

(1)聂耳创作的《______》(田汉作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2)冼星海创作的《______》作为中华民族的音乐经典;震撼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扉。

(3)贝多芬创作的《______》热情颂扬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英雄业绩。

(4)法国皮埃尔•狄盖特谱曲的《______》唱遍全世界,成为一首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21、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目前;全国政协已成立百年庆典筹备办公室,届时将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国台办也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纪念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

(1)对于辛亥革命的百年庆典;许多城市展开了对庆典落户权的争夺.其中,很多人主张在武汉举行,也有不少人主张在南京举行.你支持哪一方?请依据上述图片提供的信息谈谈你的选择理由.

材料二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2)上述材料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请你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政治上:____

经济上:____

思想上:____

材料三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近几年来;台湾国民党领导人吴伯雄;马英九等也强调“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中山先生的精神”.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均表示继承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你认为“继承”的内涵主要是什么?22、屈原运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____”,他的代表作《____》,是一篇不朽的抒情长诗。23、领导虎门销烟的____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辛亥革命的果实被____窃取,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18分)24、如图所示内容中“圣人”指的是墨子。______(判断对错)

25、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____(判断对错)26、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梵高的《向日葵》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18分)27、(18分)近代以来,有着辉煌文明的中国,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岁月。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1)材料一中所说的“近代以来170多年”应追溯到哪个事件?(2分)该事件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2分)材料二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2)请分别列举出材料中所说“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6分)材料三在座的朋友们决不要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无法学习的领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主张是对的十年内战时期他是对的,当时也有一些同志搞错了,没有完全同意他的意见。抗战时期,全党承认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抗战成功了。到这次解放战争,更加证明其正确。──《学习毛泽东》(3)材料中的“毛泽东的主张是对的”在哪次会议上首次得到了肯定?(2分)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4分)(4)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道路,请说出邓小平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强国富民的道路?(2分)28、(10分)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学校要求各班出版一期有关法国历史的黑板报。下面是九(1)班黑板报的设计方案,请你协助完成。29、【题文】阅读下图:

(1)图一所反映的是____时期的人物与作品;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____的开始,并导致了____制度在本国建立起来。(3分)

(2)图三中的发明属于____时期的成果;这一时期产生了哪些交通工具?请谈谈这些工具对人类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6分)

(3)上述三幅图片反映出欧美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的总特征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的认识.【解析】【解答】解答的关键是“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辛亥革命后一改旧的风俗习惯,颁布了剪辩,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社会习俗得到了很大的改变,D项是辛亥革命前的旧风俗,A;B、C三项都和民国初年的社会风俗相适应,应排除.

故选D.2、A【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伤寒杂病论》与《本草纲目》都属于医学方面;《天工开物》属于农业与手工业的综合性著作;《九章算术》属于数学著作;《齐民要术》是农业著作,《水经注》是地理学著作.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古代科技著作的有关内容.

注意准确识记我国古代科技著作的有关内容.【解析】【答案】A3、A【分析】德国的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804年,是为歌颂拿破仑的英雄业绩所写的。它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法国大革命)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故选A。

本题以音乐作品的创作都被深深打上了历史烙印为依托;考查《英雄交响曲》.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英雄交响曲》的相关内容。【解析】A4、B【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仔细观察四张图片“华米在美国上市”“印度海尔园投产仪式”“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国籍’模糊的美国汽车”可知,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表现。

故选:B。

本题以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同学们搜集一组图片为依托;考查经济全球化。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解析】B5、B【分析】根据题干中的“迦太基和罗马”可知这段文字讲述的是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共和国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最终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布匿战争.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布匿战争的交战双方.【解析】B6、D【分析】依据题干中的表格;分析可以得出: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

故选D.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

重点识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的原因及影响.【解析】D7、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国的成立的知识。依据所学知识,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经分析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解析】C8、A【分析】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言的发表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得到广大黑人的拥护。所从奥巴马评价林肯的原因是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故选:A。

本题考查美国内战.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言的发表;得到广大黑人的拥护.

熟记林肯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析】A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A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印巴分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把统一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地,以便殖民统治的政策。1947年6月3日,蒙巴顿向外界正式公布了印巴分治方案,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本题选AB。考点:印巴分治【解析】【答案】AB10、AB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但是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纠纷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故选ABC.11、BC【分析】据所学可知;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向西方学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日本交叉进行,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日本也注意引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使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崛起.同时,日本前后两个时期的崛起与日本对教育的重视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美国的援助只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也是二战后日本发展的原因,不是共同因素,可排除.

故选BC.

本题是对日本两次崛起的共同因素的考查.

平时多注意培养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答案】BC12、AC【分析】略。

【解析】AC13、AB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1952年,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建立了土地公有制”是三大改造的意义。由此可见,只有ABD符合题意,故选ABD。【解析】ABD14、ABCD【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等.

故选ABCD.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明治维新的内容.【解析】ABCD15、B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粮食从1979-1984年间我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解析】【解答】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是在1950年;不符合题意;

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符合题意;

C.袁隆平;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在1973年率领科研团队开启了的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粮食产量增加,符合题意;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是在1953-1956年;不符合题意.

BC是1979-1984年间我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故选BC.16、A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台湾问题.【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祖国统一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大陆与台湾双方应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为谋求台湾回归;祖国统一而努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选D.17、A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敌后工作的英雄人物事迹.【解析】【解答】在《红岩》小说中的12位英烈中为保守党的秘密忍受“夹筷子”;“钉竹签”等酷刑而宁死不屈的是女英雄江竹筠.C图片是女英雄江竹筠;符合题意.

故选C.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略

【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的有关内容.【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清政府被迫废除了科举制.所以题干中1906年;福建诏安的张举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参加科举考试;理由:1905年科举制就已经被废除.19、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李公麟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李公麟是北宋时期一位颇具影响的名士,其白描绘画为当世第一。他笔下“扫去粉黛、淡毫轻墨、高雅超逸的白描画画,被后人称为”天下绝艺矣”。在中国绘画技法中,线描是最有特色的技法之一,而纯用线条和浓淡墨色描绘实物的白描画法,可以说是线描技法发展的最高、最纯的阶段。而李公麟正是在这艺术浪尖上的弄潮儿,他使白描技法成为后人学画所遵从的样板典范,“犹如群龙之手”千百年来代代相传。故填李公麟。(2)本题考查的是张治中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八一三”淞沪会战,张治中作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首先督率中央军围攻上海日军。军政部次长陈诚建议中央突破,先把日军截成两段,再分别扫荡。张治中采纳陈诚的意见,下令扩张战果至汇山码头,“截断敌左右翼的联络,向东西压迫,一举而歼灭之”。但没有及时投入生力军,致使日军获得喘息机会,结果攻进去的部队仍是站不住脚。故填张治中。(3)本题考查的是屯溪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屯溪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安徽的反动统治彻底覆灭。故填屯溪。【解析】(1)李公麟(2)张治中(3)屯溪20、略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它旋律激昂,饱含强烈的爱国情感,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艰巨的民族复兴任务,需要不断振奋民族精神,它警示我们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激励我们为祖国崛起而奋斗.它的作词者是田汉;作曲者是聂耳.

(2)根据所学可知;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气势恢宏的旋律,发出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震撼了一代中国人的心扉.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当贝多芬创作此曲时,拿破仑是他理想中的民族领袖和杰出革命家.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表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英雄业绩.

(4)据所学知;欧仁•鲍狄埃是巴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在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为了纪念巴黎公社运动,他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广为流传.

故答案为:

(1)义勇军进行曲.

(2)黄河大合唱.

(3)英雄交响曲.

(4)国际歌.

本题考查人类文明的体现音乐文化.

本题掌握音乐方面的成就.重点熟记基础知识.【解析】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英雄交响曲;国际歌21、略

【分析】【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理解能力.

(2)此题考查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和记忆.

(3)本题考查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解析】【解答】(1)本题答案不唯一;可选择武汉,也可选择南京,只有阐述相应的理由即可.选择武汉的理由是: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选择南京的理由是: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

(2)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在经济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均表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国共两党均表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继承”的内涵主要是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故答案为:

(1)武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南京:中华民国在此宣告成立;

(2)政治上:推翻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上:促进了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22、楚辞离骚【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屈原.【解析】【解答】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句就选自这部作品.

故答案为:

楚辞;离骚.23、林则徐袁世凯【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和辛亥革命的知识点.【解析】【解答】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故答案为:

林则徐;袁世凯.四、判断题(共3题,共18分)24、×【分析】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以其对后世的贡献,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等,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孔子的称谓。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孔子的称谓的掌握。需识记孔子的贡献。【解析】×25、√【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解析】【解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故答案为:

√.26、×【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的历史人物的的准确识记;题目中的“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是正确的;但是下一句中的梵高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

【点评】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文艺复兴五、综合题(共3题,共18分)27、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材料一中所说的“近代以来170多年”指的是鸦片战争,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由农民革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也认识到国家的危难,要求改变现状和学习外国。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本题答案:鸦片战争;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主要引进西方先进军事生产技术。第二阶段:百日维新,以维新变法为主张,宣传维新思想、推行资产阶级性质的变法;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宣传民主、科学,宣传马列主义。本题答案:“自强”指洋务运动;“变法”指戊戌变法;“革命”指辛亥革命。(3)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本题答案: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又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又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他又为党的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本题答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考点: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解析】【答案】(1)鸦片战争;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自强”指洋务运动;“变法”指戊戌变法;“革命”指辛亥革命。(3)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8、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为推翻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否定封建王权、社会契约论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为推翻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否定封建王权、社会契约论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卢梭,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侵犯人权,撕毁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2)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在启蒙思想的推动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监狱,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序幕。(3)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成绩影响,受到法国大革命冲击,不仅后来复辟的法国波旁王朝不得不实行君主立宪制,以维护自己的统治,欧洲其他封建国家的统治阶级也不得不进行改革,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自身的统治。(4)本题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