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制度_第1页
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制度_第2页
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制度_第3页
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制度_第4页
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一、目的

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的制定,旨在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本制度通过明确消防安全责任、规范隐患排查流程、强化隐患整改措施,确保消防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整改和消除。

二、适用范围

1.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小区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2.本制度适用于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场所、过程等方面的隐患排查。

3.本制度适用于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居民等参与消防隐患排查的相关人员。

4.本制度适用于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验收、报告等环节。

三、职责

1.单位负责人:

(1)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消防安全投入。

(2)组织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3)组织进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并对排查结果负责。

(4)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

2.消防安全管理人:

(1)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2)定期组织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并对排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3)对排查出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

(4)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单位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3.从业人员:

(1)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制度,积极参与消防安全隐患排查。

(2)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3)参加消防演练,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

4.居民:

(1)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2)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配合整改。

(3)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消防安全意识。

四、隐患排查范围

1.建筑结构安全:

(1)建筑物的结构完整性,包括墙体、屋顶、楼板等是否存在裂缝、沉降等安全隐患。

(2)建筑物的防火分隔是否符合要求,防火分区是否明确,防火隔离是否到位。

(3)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指示标志是否醒目,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4)消防电梯、疏散楼梯是否正常运行,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2.消防设施设备:

(1)消防供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消防水池、水箱的储水量是否满足要求。

(2)消防泵房设备是否完好,泵组是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3)灭火器材的配置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否灵敏可靠,消防控制室是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3.用电安全:

(1)电气线路是否老化、破损,是否存在乱拉乱接现象。

(2)电气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过载、短路等安全隐患。

(3)电缆隧道、电缆桥架等电缆敷设区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4)配电室、变压器等关键电力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4.用火安全:

(1)厨房、锅炉房等用火区域的安全管理是否规范,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

(2)火源、热源附近是否堆放易燃物品,是否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烧烤、焊接等明火作业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审批和现场管理。

5.易燃易爆物品管理:

(1)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使用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是否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2)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装卸是否符合安全规定,是否采取防静电、防摩擦等措施。

6.安全疏散与救援:

(1)安全疏散示意图是否清晰、醒目,是否定期进行更新。

(2)紧急疏散演练是否定期进行,员工是否熟悉疏散路线和应急措施。

(3)救援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救援队伍是否建立,救援预案是否制定并定期演练。

7.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

(1)工作环境是否整洁,是否存在职业健康安全隐患。

(2)有毒有害物质是否妥善存放,是否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3)员工是否接受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是否了解岗位安全风险。

8.其他消防安全相关内容:

(1)临时设施的安全管理,如临时搭建的棚房、临时用电等。

(2)租赁区域的安全管理,确保租赁方遵守消防安全规定。

(3)对周边环境的安全影响,如邻近建筑、绿化带等可能对消防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

五、隐患排查的方法

(一)综合检查

1.综合检查是指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用电安全、用火安全、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安全疏散与救援等方面。

2.综合检查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检查人员负责,检查前需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和流程。

3.检查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检查发现的问题,对重大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并跟踪整改情况。

4.综合检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检查频次。

(二)专业检查

1.专业检查是指针对特定消防设施或系统进行的深入检查,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2.专业检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或人员负责,确保检查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检查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跟踪整改效果。

4.专业检查的频次应根据设施或系统的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要求确定。

(三)季节性检查

1.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季节变化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的针对性检查,如夏季对电气设备的检查,冬季对供暖系统的检查。

2.季节性检查应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工作实际,提前制定检查计划和应对措施。

3.检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季节性变化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如雷电、高温、雨雪等。

4.季节性检查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特殊情况可根据气候变化及时调整检查频次。

(四)节假日检查

1.节假日检查是指在节假日前夕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的检查,以确保节假日期间的安全。

2.节假日检查应重点关注人员密集场所和关键设施的安全状况,如商场、娱乐场所、酒店等。

3.检查应由单位负责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组织,确保检查覆盖所有关键区域和设施。

4.节假日检查应在节前至少一周进行,对于发现的问题应立即整改,确保节假日期间的安全。

(五)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1.日常检查是指日常工作中对消防安全隐患的巡查,由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或指定人员进行。

2.日常检查应每天进行,重点检查火源、电源、易燃易爆物品等潜在风险点。

3.定期检查是指按照既定周期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的检查,如每月、每季度等。

4.定期检查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负责,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案,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5.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的记录应保存备查,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

六、长假期间安全检查

(一)工业安全

1.长假期间工业安全检查的重点是对生产设备、储存设施、安全防护装置等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确保长假期间的生产安全。

2.检查前应制定详细的长假期间安全检查计划,明确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人员及检查时间表。

3.工业安全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生产线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紧急停止按钮是否有效。

-机械设备是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护保养,是否存在故障或异常。

-储存设施的安全阀、泄压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储存物品的堆放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爆炸危险区域的安全标识是否醒目,防爆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是否良好,是否存在漏电、短路等安全隐患。

-现场急救设施和消防器材是否完备,员工是否熟悉其使用方法。

4.检查过程中,应重点检查以下方面:

-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设备改动或私自接线行为。

-是否有员工在工作区域吸烟或使用明火。

-是否存在超负荷使用电气设备的情况。

-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随意放置或未按规定储存。

-是否有员工未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5.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判断安全隐患,并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议。

6.检查结束后,应形成书面报告,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记录,并制定整改措施和期限。

7.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的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并采取临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8.整改措施的实施应指定专人负责,整改完成后应进行复查,确保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消除。

(二)交通安全

1.长假期间交通安全检查旨在确保单位内部车辆及员工出行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重点检查车辆状况、驾驶员资质及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2.检查前应制定长假期间交通安全检查方案,明确检查对象、检查内容、检查标准及责任人员。

3.车辆安全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车辆是否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是否经过定期检验。

-车辆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车辆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如安全带、灭火器、急救包等。

-车辆的维护保养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故障未及时修复的情况。

4.驾驶员资质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驾驶员是否持有有效的驾驶执照,是否符合所驾驶车辆的类型要求。

-驾驶员是否接受过交通安全教育,是否了解交通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

-驾驶员是否有不良驾驶记录,是否存在酒驾、超速等违法行为。

5.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单位是否制定完善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和应急预案。

-是否定期对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

-是否对车辆进行定期安全检查,确保车辆安全性能达标。

6.检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是否存在车辆带病行驶的情况。

-是否存在驾驶员疲劳驾驶或违规驾驶的行为。

-是否存在车辆超载或违规装载的情况。

7.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交通安全知识和检查技能,能够准确识别交通安全隐患。

8.检查结束后,应形成书面报告,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制定整改措施和期限。

9.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交通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时暂停车辆运行,直至安全隐患消除。

10.整改措施的实施应指定专人负责,整改完成后应进行复查,确保交通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

(三)环境保护安全

1.长假期间环境保护安全检查的目的在于确保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

2.检查前应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安全检查计划,明确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人员及检查时间表。

3.环境保护安全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如废气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等。

-环境监测设备是否完好,监测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废弃物储存、转运、处理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是否存在非法排放、倾倒污染物的情况。

-环境应急预案是否制定,应急物资是否准备充分。

4.检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环境监测数据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是否存在波动或异常值。

-废弃物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存在乱堆乱放、非法处置的现象。

-是否有新建或改建项目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5.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检查技能,能够准确判断环境安全隐患。

6.检查结束后,应形成书面报告,对检查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进行详细记录,并制定整改措施和期限。

7.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重大环境安全隐患,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8.整改措施的实施应指定专人负责,整改完成后应进行复查,确保环境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

9.单位应定期对环境保护安全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长假期间及日常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安全。

10.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环境保护培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环境保护安全文化。

七、隐患排查分级

1.隐患排查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性质、可能造成的影响和紧急程度,将隐患分为不同等级,以便采取相应的排查和管理措施。

2.隐患分级通常分为以下几级:

-重大隐患: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隐患。

-较大隐患:可能导致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隐患。

-一般隐患:可能导致一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隐患。

-小型隐患:对人员、财产或环境有较小影响的隐患。

3.隐患等级的判定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4.隐患等级的判定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检查人员或专家进行。

5.对不同等级的隐患,应采取不同的排查频次、整改措施和跟踪管理方式。

八、隐患排查管理

1.隐患排查管理是指对消防安全隐患的发现、报告、整改、验收和跟踪等一系列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2.隐患排查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全面排查,突出重点。

-责任明确,措施到位。

-及时整改,持续改进。

3.隐患排查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任务、时间、人员、方法等。

-组织实施隐患排查,确保排查工作按照计划进行。

-对排查发现的隐患进行分类、评级,并记录在案。

-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对整改完成的隐患进行验收,确保整改效果。

-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防止隐患再次出现。

-定期对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总结,分析隐患产生的原因,不断完善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4.隐患排查管理应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或指定的专人负责,确保隐患排查工作的有效开展。

5.单位应建立隐患排查管理的档案,记录隐患排查的历史数据和整改情况,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

九、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

1.事故隐患排查报告是指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整改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2.隐患排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隐患的发现时间、地点和发现人。

-隐患的具体描述,包括隐患的性质、可能造成的后果等。

-隐患的等级评估,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隐患的临时处理措施,如有必要,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隐患的整改建议,包括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整改责任人。

3.隐患排查报告应在发现隐患后立即填写,并及时提交给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或单位负责人。

4.隐患建档监控是指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记录、跟踪和监控,确保隐患得到有效整改。

5.隐患建档监控应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隐患档案,记录隐患的基本信息、排查报告、整改措施等。

-对隐患整改过程进行跟踪,记录整改的进展情况和整改结果。

-整改完成后,对隐患进行验收,评估整改效果,形成验收报告。

-对已整改的隐患进行定期复查,防止隐患再次出现。

-隐患档案应包含以下内容:

-隐患的基本信息,包括隐患地点、隐患类型、隐患等级等。

-隐患的排查报告和整改措施。

-隐患整改的验收报告和复查记录。

-隐患整改期间的相关文件和记录。

6.隐患档案应由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或指定的专人负责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7.隐患档案应定期进行分析,以识别隐患产生的规律和趋势,为消防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8.单位应定期对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工作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和优化隐患管理流程。

9.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