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气的组成与受热过程(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F/2D/wKhkGWeNIqWAIcf7AAIk0zaeBmQ889.jpg)
![10-大气的组成与受热过程(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F/2D/wKhkGWeNIqWAIcf7AAIk0zaeBmQ8892.jpg)
![10-大气的组成与受热过程(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F/2D/wKhkGWeNIqWAIcf7AAIk0zaeBmQ8893.jpg)
![10-大气的组成与受热过程(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F/2D/wKhkGWeNIqWAIcf7AAIk0zaeBmQ8894.jpg)
![10-大气的组成与受热过程(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F/2D/wKhkGWeNIqWAIcf7AAIk0zaeBmQ88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10大气的组成与受热过程(模拟卷+真题卷)(2022·青海·海东市第一中学二模)人工增雨潜力指云系通过人工影响增加地面降水的潜力。当云的中低层存在上升运动,降水才能发展和持续,才有可能存在人工增雨潜力,因此把上升气流作为影响增雨潜力的前提条件。下图为华北地区某季节人工增雨潜力和气温垂直分布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影响图示地区人工增雨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冷锋 C.高压 D.低压【答案】1.A2.B【解析】1.根据近地面气温,1000m的气温为12℃,近地面的气温应该为18℃,结合该区域为华北地区,图示季节可能是春季或秋季;本题研究的是人工增雨潜力,应该是在有人工增雨需求的情况下,华北地区秋季是农业收获季节,不需要降水,春季容易发生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人工增雨的需求大,故最可能的季节是春季,A对,B、C、D错。故选A。2.由材料可知,当云的中低层存在上升运动,才有可能存在人工增雨潜力,高压控制下大气主要是下沉运动,C错误;图中人工增雨潜力大的区域在锋面云系内,应该是受锋面系统影响,而不是低压,D错误;华北地区春季仍频繁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易形成冷锋天气;同时,春季空气中水汽不足,冷锋过境不易形成降水,需通过人工影响增加降水,B对,A错。故选B。(2022·河北·模拟预测)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位于厦门岛的东北端,三面临海。某年4月16日21:03厦门高崎国际机场遭遇一次暴发性浓雾,自21:20开始,机场航班无法正常起降,近百个航班被迫取消。该日15:00在机场东北面网安湾一带形成了一条西北一东南向的冷舌,冷舌逐渐加强,17:00达到最强,为机场提供近地层冷平流(较冷空气向较暖空气方向输送)。下图示意该年4月16日17:00厦门岛及其周边地区气温分布(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该日17:00,机场最可能盛行(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4.机场东北面冷舌的形成有利于(
)A.促进机场大气的垂直运动 B.保持机场大气层的稳定C.增加机场大气中水汽含量 D.提高机场地面保温效应5.机场暴发性浓雾生成时,机场及附近地区(
)A.海风势力不断减弱 B.大气能见度降到最低 C.水汽凝结速度减慢 D.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答案】3.D4.B5.D【解析】3.该日15:00在机场东北面同安湾一带形成了一条西北一东南向的冷舌,即该冷舌位于厦门岛的东北部地区,17:00冷舌达到最强,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湾,海面为冷高压中心,机场最可能盛行东北风,D正确。故选D。4.分析可知,冷舌在机场东北部形成了一个冷空气源,海风将此处的冷空气不断输送至机场,使机场气温快速下降,冷空气在下,暖空气在上,形成逆温层和冷平流,有利于保持机场大气层的稳定,不利于大气垂直运动,A错误,B正确;机场大气较稳定,水汽含量没有明显变化,C错误;冷舌将冷空气不断输送至机场,使机场气温快速下降,无法保温,D错误。故选B。5.分析可知,4月16日21:03机场暴发性浓雾生成时,海风将冷空气不断输送至机场,使机场及附近地区气温快速下降,加快水汽凝结速度,雾滴个数大量增加,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C错误,D正确;海风势力减弱就无法提供冷空气,A错误;浓雾自21:20开始,没有阳光,无法判定大气能见度是否降到最低,B错误。故选D。(2022·福建·厦门一中模拟预测)大气流过地面时,地面上各种粗糙物体会使大气流动受阻,导致气流向上传递到一定高度。此高度称为大气边界层厚度,它随太阳辐射、气象条件、地形、地面粗糙度和地下水位而变化。图是厦门中学生助手绘制的示意我国某地区月平均气温、边界层厚度(上午6:00)和地下水位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数字序号①②③依次表示(
)A.气温、边界层厚度、地下水位 B.地下水位、边界层厚度、气温C.地下水位、气温、边界层厚度 D.地下水位、气温、边界层厚度7.与夏季相比,曲线②所示地理事物春季数值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大风天气多 B.太阳辐射弱 C.植被覆盖少 D.融雪量较大8.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答案】6.B7.A8.C【解析】6.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七月份,所以③表示气温,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补给地下水,所以地下水位从六月开始上升,所以①是地下水位,最后剩余的②是边界层厚度,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7.大气边界层厚度是地面上各种粗糙物体会使大气流动受阻,导致气流向上传递到的高度,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大气边界层厚度春季数值较大,说明春季风力比较强,A正确。太阳辐射与融雪量对大气边界厚度影响较小,BD错误。植被覆盖减少会导致大气边界厚度降低,C错误,故选A。8.根据图中信息及上题分析,可以判断出该地区春季风力较大,雨热同期,且年最低月平均气温低于0℃,说明位于我国北方地区,AD错误。由于一月最低均温在零下5℃以上,说明纬度相对较低,位于华北平原,C正确。东北平原一月最低均温在零下5℃以下,B错误。故选C。(2022·江苏·扬州中学模拟预测)图为某地8月城区、郊区气温及热岛强度的日变化(单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示城市最可能为(
)A.乌鲁木齐 B.南京 C.大连 D.昆明10.关于该城市热岛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出时段,城区和郊区同时迅速升温,热岛强度增大B.正午时段,太阳短波辐射强,对流旺盛,热岛强度大C.夜间时段,城市下垫面叠加人为热的释放,热岛强度大D.日落时段,太阳短波辐射骤减,热岛强度表现比较稳定【答案】9.B10.C【解析】9.读图可知,该地在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4时前后,气温达到一天中最大值,结合所学可知,某地气温最高出现在地方时14时左右,因此,该地位于120°E附近。结合所学可知,乌鲁木齐(87°E)、南京(119°E)、大连(122°E)、昆明(102°E),AD错误。结合所学,大连临海,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最高温出现时间会滞后一些;而南京位于内陆,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B正确,C错误。故选B。10.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日出时段,城区和郊区气温都达到最低,但二者温差大,热岛强度强,日出后,二者都在升温,温差变小,热岛效应强度减弱,A错误。正午时段,太阳短波辐射强,城郊温差小,热岛强度小,B错误。夜间时段,郊区温度下降快,城市下垫面叠加人为热的释放,城郊温差大,热岛强度大,C正确。读图可知,最低温度出现在4时,一般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推测当地日落时段为北京时间20时,太阳短波辐射骤减,城郊温差开始变大,热岛强度增大,D错误。故选C。(2022·河南·模拟预测)无花果主要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秋末修剪,初春萌芽,初夏成熟。我国北方地区种植无花果多采用拱棚多层膜覆盖技术(如下图)。拱棚多层膜覆盖技术稳定了无花果的产量,但在某些方面影响了无花果的品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我国北方地区种植无花果多采用拱棚多层膜覆盖技术,主要是为了克服(
)A.低温冻害 B.土壤干燥 C.杂草入侵 D.病虫侵袭12.采用拱棚多层膜覆盖技术栽培无花果对其生长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A.光合作用弱 B.昼夜温差小C.雨水供给少 D.通风透气差13.越冬时,拱棚最常用的通风方法是(
)A.晴天白天,开启顶部放风口 B.阴天白天,开启顶部放风口C.晴天夜晚,开启底部放风口 D.阴天夜晚,开启底部放风口【答案】11.A12.B13.A【解析】11.由材料可知:“无花果主要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秋末修剪,初春萌芽,初夏成熟”,可知在无花果生长范围中,北方地区属于纬度较高的地区,且无花果需要越冬,因此推测拱棚多层膜覆盖技术主要起到保温作用,减轻低温冻害,A正确,BC错误;北方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病虫害较少,D错误;故选A。1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拱棚多层膜覆盖技术,遮阳网削弱了白天到达棚内的太阳辐射,起降温作用;夜晚减少棚内热量散失,起保温作用,导致昼夜温差缩小,不利于无花果营养物质的积累,B正确;结合材料,初春萌芽,初夏成熟,此时北方地区光照不是很好、且并未进入雨季,表明无花果对光照、雨水要求不高,AC错误;结合图可知:拱棚多层膜覆盖技术有放风口,通风透气并不差,D错误;故选B。13.结合所学知识:越冬时天气寒冷,只有在晴朗的白天,温度较高时,才打开顶部放风口。由于此时棚内气温较高,热空气从顶部上升流出,实现通风,A正确,B错误;夜晚,拱棚外面气温低,开启底部放风口会使冷空气进入,使无花果遭受低温冻害,不可取,CD错误;故选A。(2022·山东·模拟预测)季风爆发是指西南季风在印度半岛的建立过程。受季风爆发的影响,中国南海地区的天气由干燥、少云转为多云、多雨,而表层水温保持相对稳定。2000年5月10~13日和6月8~12日,南海地区经历了2次明显的季风爆发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第一次季风爆发时,中国南海地区(
)A.太阳辐射增强 B.海水蒸发减弱 C.海面辐射增强 D.海面风力减弱15.与第一次季风爆发相比,第二次季风爆发时中国南海地区获得的短波辐射量明显增加。推测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大气辐射增强 B.海洋热量净增 C.季风风力较弱 D.空气对流较弱【答案】14.B15.D【解析】14.第一次季风爆发时中国海南地区多云多雨,所以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减弱,A错误。由于太阳辐射减弱,所以导致海水蒸发量减少,B正确。由于表层水温相对稳定,所以海面辐射相对稳定,C错误。由于季风爆发会导致中国南海多云多雨,所以海面风力应当增强,D错误。故B正确。15.南海地区获得的短波辐射增加会导致海洋热量增加,引起地面辐射增强,进而导致大气辐射增强,所以大气辐射增强与海洋热量净增是出现短波辐射量明显增加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所以AB错误。同样都是季风爆发期,并不能说明第二次季风减弱,C错误。空气对流较弱会导致阴雨天减少,使地面获得的太阳短波辐射增强,是中国南海地区获得的短波辐射量明显增加的原因,D正确。故D正确。(2022·广东·高考真题)1952年12月5—8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大量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气在伦教上空形成厚达百米的浓雾,总悬浮颗粒物与二氧化硫平均含量剧增,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教烟雾事件。在烟雾持续的4天时间里有4000多人丧生,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死亡。烟雾事件导致当时英国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发生伦效烟雾事件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低温、湿度小的晴天,且风速不大 B.低温、湿度大的阴天,且风速很小C.高温、湿度小的晴天,且风速很大 D.高温、湿度大的阴天,且风速不大17.为防止类似伦敦烟雾事件等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下列措施合理是(
)①大面积植树造林②全面禁止烧煤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④工业废气达标排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16.B17.D【解析】16.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由材料可知,12月伦敦气温较低,阴天、湿度大、风速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易导致烟雾事件发生,B正确,ACD错误。故选B。17.大面积植树造林对降低环境污染有一定帮助,但不能防止城市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①错误;全面禁止烧煤不符合实际,②错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加强防范,约束排放污染气体的企业,有利于防止类似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③正确;工业废气达标排放,可以减少大气中的污染气体,利于减少大气污染事件的发生,④正确。综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10·山东·高考真题)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问题。18.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19.当地该日(
)A.日落时间为17时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答案】18.A19.B【解析】18.正常情况对流层大气气温的变化规律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而图中5时、20时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增,显然此两个时间段内出现逆温现象,大气较稳定,A正确;12时、15时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没有出现逆温现象,B错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C错误。读图可知,5-15时气温的变化是自下而上递减,故越靠近地面,气温日较差越高,其变化是自下而上减小,D错误。故选A。19.由题图,当日该地是5时日出,正午12时为当地白天的中间时刻,则该地日落时间应该是19时,A错误。因该地的昼长时间为14小时,说明昼长夜短,此时北半球是夏季,纬度位置越高,昼越长,因此说明此时北半球中纬度昼长较海口的白昼长,B正确。北半球中纬度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时间是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C错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全年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D错误。故选B。(2022·湖南·高考真题)根据关键区域(虚线框内)风场辐合情况,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可分为三类。下图示意三类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及其850百帕等压面上≥4m/s的风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与北风辐合型相比,南风辐合型关键区域降水更多。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雨区范围更大 B.冷空气势力更强C.水汽量更充足 D.地形阻挡更明显21.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
)A.低温雨雪频发 B.土壤侵蚀加剧 C.河流入汛提前 D.昼夜温差增大【答案】20.C21.B【解析】20.读图可知,北风辐合型气流来自陆地,而南风辐合型气流主要来自海洋,因此气流带来的水汽差异明显,后者带来的水汽更充足,因此关键区域降水更多,C符合题意;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与雨区范围大小无关,排除A;图中可以看出,与北风辐合型相比,南风辐合型在关键区域以偏南风为主,冷空气势力并不强,排除B;当地地形并不会有短时间的变化,因此排除D。故选C。21.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会出现降雨天气,雨水到达地表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对土壤具有明显侵蚀作用,因此土壤侵蚀加剧,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该类型锋面在广东北部以偏南风为主,相对比较温暖,因此当地出现低温雨雪的频率并不高,排除A;当地河流一般在春末夏初入汛,而此类锋面出现在冬季,降水强度和持续时期有限,因此使河流入汛提前的可能性不大,排除C;受锋面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会出现阴雨天气,云层加厚,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增强,因此昼夜温差会减小,排除D。故选B。(2021·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与大风速区相比,M地区风速较小,主要是因为(
)A.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B.水平地转偏向力较小C.地表的摩擦作用较大 D.气旋的中心气压较高23.此时我国新疆地区气温明显高于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正值当地正午前后,太阳辐射较强 B.受降温过程影响小,天气晴朗少云C.受盆地地形的影响,空气下沉增温 D.位于天山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24.此时下列站点上空最可能存在逆温的是(
)A.长春 B.太原C.呼伦贝尔 D.乌鲁木齐【答案】22.C23.B24.C【解析】22.读图可以看出,M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A选项错误;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会影响风力大小,故B选项错误;M地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秦岭山区南侧,地势起伏大,地形崎岖,地面摩擦力大,是风速较小的主要原因,故C选项正确;气旋中心的气压较四周低,是低压中心,图中M地并不位于气旋中心位置,故D选项错误,本题选C。23.一般来说,陆地白天气温最高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北京时间14时,新疆地区位于正午前后,气温还没有达到最大值,而内蒙古中东部正值日最高温时段,故A选项错误;读图可知,内蒙古中东部刚经过一次冷锋过境,等压线密集,北风风力较大,降温明显,而新疆等压线稀疏,大气稳定,故B选项正确;由图可知,新疆地区等压线稀疏,大气稳定,风力小,天气晴朗,气温较高,盆地内下沉气流不明显,故C选项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新疆并不是全在天山背风坡,如盆地内部,新疆地区等压线稀疏,大气稳定,风力小,盆地内部无焚风效应,故D选项错误。故选B。24.结合等压线分布图可知,长春位于冷锋锋前,冷锋即将过境,天气状况复杂不易出现逆温;据图,太原等压线状况相对单一,但结合时间为14点,太原为午后,盛行上升气流,不会出现逆温,B错误;呼伦贝尔位于冷锋锋后且邻近锋线,冷气团俯冲到暖气团下方易在高空出现气温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C正确;乌鲁木齐正值正午,天气晴朗,不易出现逆温,D错误。故选C。(2022·浙江·高考真题)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25.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大于冬季②郊区大于城区③冬季大于夏季④城区大于郊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6.下列现象与大气散射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①晴天天空多呈蔚蓝色②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③深秋晴天夜里多霜冻④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25.B26.A【解析】25.据材料可知,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又据图可知,北京时间12-14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大气散射辐射强,说明大气散射辐射与正午太阳高度正相关,故大气散射辐射夏季大于冬季,①正确,③错误;又据图可知,阴天云层厚,大气透明度低,大气散射辐射强,说明大气散射辐射与大气透明度反相关,城区比郊区污染较严重,大气透明度低,大气散射辐射城区大于郊区,故②错误,④正确。综合起来①④正确,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6.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①正确;日出和日落的时候,太阳光要穿过较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波长较短的蓝光、青光、紫光大部分已被上层大气散射掉了,到达近地面大气时主要只有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了,故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②正确;秋冬季节出现霜冻,与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有关,与大气散射无关,③错误;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是因为云层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吸收作用少,不只是散射作用,④错误。综合起来,①②正确,B、C、D错误,A正确;故选A。(2021·福建·高考真题)1997年以来,宁夏闽宁镇从一片“干沙滩”逐步发展为“金沙滩”。2012年闽宁镇开始发展光伏大棚、光伏发电等光伏应用产业,未来将利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让光伏面板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光伏应用产业为闽宁镇提供绿色能源的同时,还能(
)A.增加年降水量 B.减少风沙威胁 C.增大昼夜温差 D.降低地下水位28.若应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与6月1日相比,闽宁镇7月1日光伏面板(
)A.正午影子长度较长 B.跟踪调整时长较短 C.仰角移动幅度较小 D.水平转动角度较大【答案】27.B28.D【解析】27.光伏应用产业,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了,年降水量会减少,A错误;光伏大棚、光伏发电的设备可以起到沙障和风障的功能,可减少风沙威胁,B正确;光伏应用产业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了,地面辐射减弱了,白天气温降低了,昼夜温差减小了,C错误;光伏应用产业,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地下水位会上升,D错误。所以选B。28.与6月1日相比,闽宁镇7月1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光伏面板正午影子长度较短,A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白昼时间更长,跟踪调整时长较长,B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日出日落太阳高度为零,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更大,仰角移动幅度较大,C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白昼时间更长,从日出到日落太阳转过的水平角度更大,光伏面板水平转动角度较大,D正确。所以选D。(2021·福建·高考真题)我国某山脉L谷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季节性冻土广布。某地理学习小组在研学过程中获得L谷地五个站点的部分资料(下表),以此探讨该谷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站点海拔(m)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土壤冻结天数(天)土壤冻结最大深度(cm)①66322.82769741②77621.235210356③110619.655412064④121019.2599126103⑤185416.580214485该学习小组对L谷地的研学结果合理的是(
)A.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是1854米 B.年降水量受7月平均气温影响显著C.冻土主要存在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D.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推迟30.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导致两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积雪深度 B.风力大小 C.冬季气温 D.太阳辐射31.L谷地所在的山脉是(
)A.太行山脉 B.长白山脉 C.横断山脉 D.天山山脉【答案】29.C30.A31.D【解析】29.从表中资料可看出五个站点中,站点⑤海拔1854米,降水最多,只能说明是五个站点中降水最多,并不能说是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是1854米,A错误;表格中五个站点的年降水量与7月平均气温成正相关,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气温对降水的影响是不大的,B错误;材料中提到我国某山脉L谷地季节性冻土广布,说明该山脉纬度较高,且冻土只能在气温低时存在,C正确;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提前,D错误。所以选C。30.从表中资料可看出⑤站点的降水比④站点多了200mm左右,降水多,冬季积雪可能大,积雪的深度就大,积雪深度有效地保持地温,因此土壤冻结最大深度比④站点小,A正确;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⑤站点的冬季气温比④站点低,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应该更大,但表中土壤冻结最大深度⑤站点比④站点小,C错误;⑤站点海拔比④站点高,太阳辐射⑤站点可能更强,但⑤降水多,阴雨天多,太阳辐射不一定更强,D错误;风力大小对地温的影响不大,且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风力大小差异不大,不能成为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所以选A。31.太行山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5℃,不可能在600多米的海拔就出现40cm的季节性冻土,A错误;长白山、横断山区年降水量较大,从表格中①②站点的降水量也可以排除长白山脉、横断山脉,BC错误;天山山脉地处内陆,纬度相对较高,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从表格中①②站点的降水量,天山也比较符合,D正确。所以选D。(2018·海南·高考真题)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000毫米的高值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33.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
)A.降水少 B.辐射强C.海气温差大 D.风力强【答案】32.B33.C【解析】32.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包括大气温度、湿度、风速以及蒸发面积等。据图并结合我国近海洋流流向和性质可知,高值区所处海区有日本暖流流经,水温较高,蒸发旺盛,故B正确。海水流动速度对蒸发量的影响无法判断;图中年蒸发量等值线不存在自南向北递减的规律,因此受太阳辐射影响不大;高值区并不靠近大陆。故A、C、D错误。33.读图可知,年蒸发量高值区位于东海附近海域,东海海域冬季降水较渤海、黄海海域多;太阳辐射强度比其南部的南海海域小,受冬季风影响,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滚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多柱塞高压集中润滑油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冻兔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培训课程资料保密协议模板-@-1
- 2025至2030年直条式碎纸碎卡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开颅钻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宝石瓷纽扣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人造黑檀贴面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高效农用机耕合作协议
- 2025-2030全球商用储水式燃气热水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减肥肽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内蒙古公务员省直行测、行政执法、省考行测考试真题(5套)
- 2025年安徽马鞍山市两山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期末试卷: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 幼儿教师新年规划
- 初中英语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单词默写表 汉译英
- pcs-9611d-x说明书国内中文标准版
- T∕CMATB 9002-2021 儿童肉类制品通用要求
- 毕业论文-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LED照明灯的设计
- 酒厂食品召回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