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 课件_第1页
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 课件_第2页
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 课件_第3页
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 课件_第4页
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1/19/20251CT(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检查自1972年发明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CT由于其良好的密度分辨力,能清楚分辨骨质,椎管内外软组织的细微结构,又由于CT横断面图像消除了常规X线检查的重叠因素,从而能清楚显示椎管内外软组织,脊柱骨质,椎管,脊髓和神经根诸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上.1/19/20252普通扫描增强扫描CT三维重建椎管造影CT扫描CTM椎间盘造影CT扫描CTD1/19/20253普通扫描1、连续扫描。取5mm层厚、5mm层距。该方法主要用于检查骨及软组织,特别是对骨结构异常显示较好。2、重叠扫描取5mm层厚、3mm层距。每个椎间盘扫描3~5层,其中上下两层位于椎间隙上下骨质内。用以观察椎间盘、小关节、黄韧带、神经根、侧隐窝等。最常见的扫描方式。3、薄层扫描取2mm层厚、间隔2mm。此法用于检查颈椎间盘及狭窄的腰椎间隙,对较局限的脊柱骨结构异常需要高的空间分辨率时,也可应用.1/19/20254增强扫描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扫描的方式称为增强扫描或者强化扫描。1/19/20255CT腰椎三维重建扫描后采用脊柱三维重建软件进行处理显像。1/19/20256椎管造影及椎间盘造影CT扫描CTM优点在于造影剂可以弥散均匀的填满蛛网膜下腔,清晰地勾画出脊髓、脊神经及终丝形态,以便测量脊髓的大小、蛛网膜下腔的宽窄等。CTD对椎间孔和孔外型椎间盘突出以及椎间盘源性疼痛(DiscognicLowBackPain)有及其重要的诊断价值。1/19/20257腰椎CT的正常表现正常的腰椎间盘其形态规则,密度均匀,左右对称,间盘面积一般略大于椎体面积,但边缘相差不应超过2mm,如果大于2mm以上,应考虑为间盘膨出。1/19/20258I层即椎间盘平面(盘黄层)II层为椎间盘上方层面III层为椎间盘下方层面常规腰椎CT扫描每个椎间盘分为三个层次:1/19/20259I层即椎间盘平面,为椎间盘正中水平CT扫描像,此层面扫描可见椎间盘组织及神经根1/19/202510II层为椎间盘上方层次扫描,此层扫描可见椎体,椎间孔处可见神经根影。1/19/202511III层为椎间盘下方层次扫描,此层扫描可见椎体与椎弓相连,部分椎间孔内可见神经根.1/19/202512腰椎体各附件的CT表现上关节突:位于椎管的后外方,椎间孔的后方,软骨面向后向内,与上节腰椎的下关节突相对1/19/202513腰椎体各附件的CT表现下关节突:位于上关节突的内后方,由椎板外上方发出,软骨面向前向外,与上关节突形成关节突关节.1/19/202514腰椎体各附件的CT表现椎板:腰椎CT上位于下关节突的内后方.1/19/202515腰椎体各附件的CT表现棘突:由两侧椎板在中线处汇合而成并构成棘突的基底部1/19/202516腰椎体各附件的CT表现椎间孔:为腰神经根出椎管处,位于椎体后方,处于椎体与关节突关节之间的低密度区1/19/202517腰椎体各附件的CT表现黄韧带:位于两侧椎板前方的v形软组织影,向外方延伸为关节突关节囊1/19/202518腰椎体各附件的CT表现硬膜囊:位于椎间盘,椎板与关节突关节中间,呈圆形或椭圆型1/19/202519腰椎体各附件的CT表现神经根:位于硬膜囊的两侧,双侧对称.1/19/202520根据椎间盘突出的方向分类

1、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指突出的间盘组织位于椎管后方正中线上椎间盘正后方突出,突出的髓核组织正面挤压硬膜囊,致使硬膜囊明显变扁,双侧神经根受压移位突出物基底较宽,造成受压面较广.1/19/2025212、侧后型椎间盘突出:指突出的间盘组织位于中线两侧椎管内者。间盘右后方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钙化,突出物压迫右侧脊神经根和硬膜囊,右侧神经根移位。1/19/2025223、外侧型椎间盘突出:指突出的间盘组织位于椎管外者,向椎体两侧突出。突出的间盘组织位于椎体的左侧,呈局限性“三角”形形态,左侧的神经根受挤压向外移位。1/19/202523根据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分类

1、椎间盘变性

(1)软骨终板变性:表现为软骨终板变薄,细胞减少及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软骨终板变性为局限性软骨终板缺损,代之髓核组织填充,CT影像表现为局限性低密度影,此例可见2处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灶,有的病灶较深者可形成许莫氏结节.1/19/202524(2)髓核变性:髓核含水比例下降,新生儿髓核含水88%,变性后可下降到60%或更低,髓核内的粘液间质减少,纤维增加,并可见到局部钙质沉积。腰椎间盘内可见部分气体,即低密度影像,主要是髓核变性,蛋白分解后产生的氮气。1/19/202525(3)椎间盘纤维环变性:变性后纤维环分层变明显,而且纤维发生玻璃样变,并有放射状或新月状裂隙出现。行腰椎间盘造影可诊断.

此病例为腰椎间盘造影后行CT扫描见造影剂沿破裂的纤维环进入椎体后方.1/19/2025262、椎间盘膨出:在椎间盘变性的基础上发生,由于纤维环、髓核水分的减少,纤维环松弛,纤维环向四周膨出。CT表现为椎间盘呈均匀、对称性膨胀,膨胀的椎间盘超过相邻椎体边缘2mm以上,并对硬膜囊及神经根造成压迫,使硬膜囊扁平、变扁,神经根受压变形、移位。1/19/2025273、椎间盘脱出:指椎间盘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或部分髓核从原椎间盘纤维环内脱出,脱出的髓核与原椎间盘可有少许连接或完全脱离,可脱入椎管内也可游离到椎管深处。脱出的髓核往往对神经根及硬膜囊产生局部性压迫,神经根及硬膜囊血循环受阻,引起局部淤血、水肿、粘连等改变。CT图像上,可见椎间盘髓核向左侧侧隐窝脱出,游离至椎管内,硬膜囊及左侧神经根受压明显。1/19/202528腰椎其他退行性改变1、椎体缘的骨质增生:椎体后缘增生主要造成椎管前后径的狭窄,椎管前后径缩小,增生的骨质向椎管内突出,使硬膜囊、脊髓出现局限性压迹。椎体侧后缘增生,主要造成椎间孔矢状经狭窄。1/19/2025292、椎间关节狭窄及骨质增生主要指关节突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化,关节软骨变薄、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囊变及关节腔真空现象。可引起侧隐窝狭窄(侧隐窝的正常前后径为3-5mm,若小于3mm,则为侧隐窝狭窄)。此病例右侧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导致右侧侧隐窝骨性狭窄,右侧神经根受压,左侧关节突关节内可见”真空”现象.1/19/2025303、脊椎韧带肥厚、钙化及骨化主要是椎体后纵韧带和黄韧带,韧带的肥厚引起椎管前后径缩小,可见硬膜囊前壁受压、变扁。CT表现为椎体后壁增厚的软组织影,硬膜囊前脂肪间隙后移,当发生钙化时容易识别。黄韧带肥厚,往往引起椎管横径的缩小,同时,亦可引起椎间孔的狭小,CT上极易鉴别,并可直接测量其厚度,当大于5mm时,即认为肥厚。此病例腰椎间盘内可见真空现象,关节突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导致椎管狭窄,硬膜外脂肪消失.1/19/202531以上为腰椎间盘突出常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