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卷02-科学思维-【小题小卷】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小题限时集训(解析版)_第1页
素养卷02-科学思维-【小题小卷】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小题限时集训(解析版)_第2页
素养卷02-科学思维-【小题小卷】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小题限时集训(解析版)_第3页
素养卷02-科学思维-【小题小卷】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小题限时集训(解析版)_第4页
素养卷02-科学思维-【小题小卷】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小题限时集训(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养卷-科学思维(题量:15限时:30min)1.(2023·江西景德镇·二模)化疗药物阿霉素通过抑制细胞中DNA和RNA的合成能有效治疗乳腺癌。研究表明,阿霉素治疗后机体内活性氧(ROS)的量增加,ROS会造成心肌细胞线粒体膜及线粒体DNA损伤,导致其具有心脏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NADH主要来自第三阶段B.使用阿霉素时可配合使用清除ROS的药物以减轻其毒性C.阿霉素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核DNA的合成而具有心脏毒性D.乳腺癌的发生直接原因是ROS的量增加导致的【答案】B【分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NADH和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H2O分解成CO2,产生大量的NADH和少量的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NAD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ATP。【详解】A、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2O分解成CO2,产生大量的NADH和少量的ATP,少部分NADH来自第一阶段,A错误;B、由题“阿霉素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活性氧,导致心脏毒性”可知,使用阿霉素时可配合使用清除ROS的药物以减轻其毒性,B正确;C、心脏毒性是因为阿霉素代谢中产生的活性氧造成心肌细胞线粒体膜及线粒体DNA损伤,不是因为阿霉素抑制心肌细胞核DNA的合成,C错误;D、阿霉素能有效治疗乳腺癌,阿霉素治疗后机体内活性氧(ROS)的量增加,因此推测乳腺癌的发生直接原因是ROS的量减少导致的,D错误。故选B。2.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得到转双基因水稻,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如图1;在光照为1000μmol·m-2·s-1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如图2,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不能响水稻的呼吸强度B.用温度25℃重复图1相关实验,a点会向左下移动C.转双基因水稻提高了酶的最适温度而增强光合速率D.转双基因水稻比原种水稻更适合栽种在强光照环境中【答案】C【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A表示原种水稻在某温度下的光饱和点,A点以前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自变量光照强度,其后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图2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在光照为1000μmol•m-2•s-1下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均是先增加后减少,但原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远远小于转双基因水稻。【详解】A、由图1可知,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呼吸作用强度是相同的,即在光照强度为0时的数值,说明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不会影响水稻的呼吸强度,A正确;B、由图2可知,图1是在30℃时做的实验,25℃重复图1相关实验,净光合速率会变低,所以a点会向左下移动,B正确;C、据图2分析,两种水稻的相关酶最适温度都为35℃,转双基因水稻没有提高酶的最适温度,C错误;D、据图1与图2分析可知,在高温与高光照的情况下,转双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原种水稻,因此转双基因水稻比普通水稻品种更耐高温与强光,D正确。故选C。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时,试剂的成分和使用条件相同B.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后,在滤纸上应出现4条色素带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均为实验组D.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酒精和盐酸的作用是杀死并固定细胞【答案】C【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等提取色素。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④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A、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A错误;B、分离色素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故应用层析液来分离色素,B错误;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培养与在无氧条件下培养均作为实验组,两组相互对比,C正确;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进行解离,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D错误。故选C。4.(2023·山东聊城·统考一模)酶抑制剂依据对酶活力的影响途径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竞争性抑制剂:抑制物与底物竞争酶的同一结合部位,阻碍了底物与酶相结合,导致酶促反应速率降低;非竞争性抑制剂:抑制物与酶的非活性部位相结合,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导致酶促反应速率降低。作用机理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酶与底物的结构特异性契合是酶具有专一性的结构基础B.抑制剂1通过竞争酶与底物的结合位点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C.抑制剂2与酶的特定部位结合,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D.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降低抑制剂2对酶活性的抑制【答案】D【分析】根据模型A、B、C分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与底物的结合位点,减少底物与酶结合的机会,进而影响酶活性;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结构,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详解】A、酶与底物的结构特异性契合,即一种酶与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结合,是酶具有专一性的结构基础,A正确;B、据图可知,抑制剂1通过竞争酶与底物的结合位点,阻碍了底物与酶相结合,导致酶促反应速率降低,属于竞争性抑制剂,B正确;C、据图可知,抑制剂2与酶的特定部位结合,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导致酶促反应速率降低,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C正确;D、非竞争性抑制剂是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进而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即使增加底物浓度也无法使其空间结构恢复,D错误。故选D。5.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孟德尔实验、方法及分离定律的叙述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

)①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正反交的结果相同②两纯合子杂交,子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一定为显性性状③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④假说一演绎法中演绎推理的内容是进行测交实验⑤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⑥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A.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答案】A【分析】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①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一代均为高茎,①正确;②如果亲本是隐性纯合子,杂交子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为隐性性状不是显性性状,②错误;③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③错误;④假说一演绎法中演绎推理的内容是设计测交实验,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表现,比例为1:1,④错误;⑤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⑤错误;⑥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⑥正确。故选A。6.下图甲表示某生物(2a=8)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图乙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时不可能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图甲可表示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完整的染色体形态变化C.若图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8D.若图乙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数量变化,则图乙ab段可表示图甲③过程【答案】D【分析】分析图甲:图示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染色质)的系列变化过程。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则①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②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发生在前期;③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发生在后期。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则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②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③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析图乙:图2表示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片段。【详解】A、a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都可能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错误;B、图甲不能表示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完整的染色体形态变化,因为染色体还要解螺旋化形成染色质,B错误;C、若图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4,C错误;D、图乙ab段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可表示图甲③过程,D正确。故选D。7.(2023·江西景德镇·二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的现象称为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发生在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C.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D.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产生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答案】C【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数目变异。【详解】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A错误;B、基因重组不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B错误;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即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正确;D、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D错误。故选C。8.有运动员以注射雄激素来增强肌肉功能,但长期注射雄激素会因负反馈导致内分泌失衡,睾丸萎缩。图为雄激素分泌调节的模式图(其中①②代表相关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雄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靶细胞是结构X和结构Y中的细胞B.雄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神经垂体—性腺(调控)轴”的调节C.当雄激素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图中虚线表示促进作用D.长期注射雄激素导致睾丸萎缩与激素②分泌量降低有关【答案】D【分析】图中为雄激素分泌调节的模式图,X为下丘脑,分泌的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Y是垂体,分泌②促性腺激素,Z是性腺。【详解】A、雄激素的靶细胞不只是结构X和结构Y中的细胞,还包括原始的生殖细胞等,A错误;B、由图可知,雄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调控)轴”调节,B错误;C、当雄激素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图中虚线表示抑制作用减弱,C错误;D、长期注射雄激素导致血浆中雄激素增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垂体分泌的②减少,睾丸萎缩,D正确。故选D。9.(2023·四川成都·二模)某些物质之间的结合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后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B.Pi与ADP结合后形成的物质能为细胞生命活动直接供能C.酶与相应的反应底物结合后能够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D.信息分子与膜上受体结合后能改变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答案】C【分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其中含有少量的糖类。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详解】A、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叫做糖被,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A正确;B、Pi与ADP结合后形成的ATP可以作为生物体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B正确;C、酶的作用机理为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C错误;D、激素通过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神经递质通过影响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闭来改变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的生理状态,细胞因子能使B淋巴细胞原有生理状态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C。10.(2023·山东聊城·统考一模)2022年12月7日至20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主席国中国的引领下通过了全球高度期待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C.湿地保持水土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人类的活动是影响生物圈生物多样性的最主要因素【答案】B【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2、异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3、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详解】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A错误;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间接价值是在无形中体现出来的,比如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等,从对自然界的作用来看,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B正确;C、湿地保持水土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而非直接价值,C错误;D、人类活动是影响生物圈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但不是最主要,D错误。故选B。11.下列关于种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海葵和寄居蟹的关系是原始合作,二者分开以后各自还能独立生活②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关系是互利共生,它们相互依存、彼此有利③两个物种之间的捕食关系可使两种群数量发生周期性变化④在多种种间关系中,只有捕食关系和寄生关系可用于控制有害生物数量⑤如果草原上食草动物大量减少,则草原上的草本植物和食肉动物数量均减少⑥一定地域内,如果一种动物的天敌被大量捕杀,则该动物的数量就会持续大量增加⑦两种生物所需的资源和占有的空间越相似,往往它们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⑧

“螟蛉有子,蜾嬴负之”,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种间关系是捕食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答案】C【分析】原始合作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例如:海葵和寄居蟹;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例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详解】①海葵和寄居蟹的关系是原始合作,原始合作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故海葵和寄居蟹分开以后各自还能独立生活,①正确;②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关系是互利共生,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即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相互依存、彼此有利,②正确;③两个物种之间的捕食关系可使两种群数量发生周期性变化,食物增多,天敌增多,天敌增多导致食物减少,食物减少又导致天敌减少,③正确;④在多种种间关系中,捕食关系、寄生关系和竞争关系均可用于控制有害生物数量,④错误;⑤如果草原上食草动物大量减少,则草原上的草本植物会增加,食肉动物数量会减少,⑤错误;⑥捕食关系中,若捕食者减少,则被捕食者先增加后减少,⑥错误;⑦两种生物所需的资源和占有的空间越相似,往往它们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⑦正确;⑧“螟蛉有子,蜾嬴负之”意思为蜾蠃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为蜾蠃的幼虫的食料,故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种间关系是捕食,⑧正确。综合以上分析均④⑤⑥均错误,错误说法共三项,ABD错误,C正确。故选C。12.(2023·辽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联考一模)空心莲子草是水陆两栖草本植物,是恶性入侵杂草,常泛滥于农田,空地,鱼塘,河道,抢占农作物的水分,肥料和生长空间,空心莲子草会消耗较多的水体溶解氧,缺氧死亡的鱼虾等腐烂后会污染水质,从而严重破坏水体生态环境。科研人员推测,空心莲子草可能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毒害本土物种,为此他们用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和根系的浸提液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空心莲子草会导致入侵地的物种丰富度下降,甚至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B.在这三种植物中,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的影响最大C.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的浸提液与根系的浸提液对燕麦种子的影响效果大体相同D.随着空心莲子草浸提液浓度的升高,三种植物种子细胞膜损伤率增大,可能导致种子萌发率降低【答案】B【分析】1、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1)群落内部因素(根本原因):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动力;种内和种间关系动态变化-催化剂。(2)外界环境因素(重要条件):自然因素:火灾、洪水、严寒等;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详解】A、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导致本地物种多样性下降甚至改变食物链食物网的营养关系,导致群落演替方向的改变,A正确;B、根据图中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牧草种子细胞膜损伤率的影响,可看出紫花苜蓿的损伤率最低,因而空心莲子草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的影响最小,B错误;C、在等浓度情况下,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浸提液与根系浸提液对燕麦种子的损伤率几乎相同,因而影响效果大体相同,C正确;D、空心莲子草浸提液浓度升高,三种牧草种子的细胞膜损伤率均增大,种子大部分细胞死亡,部分种子不发芽,萌发率降低,D正确。故选B。13.(2023·天津·统考一模)航天员叶光富和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展示了培养的心肌细胞跳动的视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心肌细胞的器具和试剂都要先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人心脏的跳动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C.心肌细胞在培养容器中通过有丝分裂不断增殖D.培养心肌细胞时,需要O2但不需要CO2【答案】B【分析】动物细胞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求一定的培养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适宜的温度和pH。(4)气体环境。【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但培养心肌细胞的试剂不能进行高压蒸汽灭菌,A错误;B、心脏跳动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即人心脏的跳动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B正确;C、心肌细胞在培养容器中通过有丝分裂增殖,但增殖一定时间后会出现接触抑制,C错误;D、培养心肌细胞时需要的气体条件为95%空气加5%CO2,D错误。故选B。14.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就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发酵的初期,乳酸菌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互助B.在发酵的中期,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乳酸菌的种内竞争趋于激烈C.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竞争中占据优势D.在发酵的中期,泡菜坛内各种微生物大量繁殖【答案】D【分析】1、“在发酵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