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视对讲系统工程实用技术单元3可视对讲系统工程常用标准图样是工程师的语言,标准是工程图样的语法,本单元的任务就是学习和掌握有关可视对讲系统工程常用国家标准的知识。单元3可视对讲系统工程常用标准3.1标准的重要性和类别3.1.1标准的重要性3.1.2标准术语和用词说明3.1.3标准的分类3.2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简介3.2.1标准适用范围3.2.2可视对讲系统工程的设计规定3.3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简介3.3.1标准适用范围3.3.2可视对讲系统工程的施工规定单元3可视对讲系统工程常用标准3.4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简介3.4.1标准适用范围3.4.2可视对讲系统工程的验收规定3.5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简介3.5.1标准适用范围3.5.2可视对讲系统工程相关规定3.6GB/T31070.1-2014《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简介3.6.1常用术语3.6.2基本功能要求单元3可视对讲系统工程常用标准3.6.3基本性能要求3.6.4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要求3.6.5标志和机械结构要求3.7GA/T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
简介3.7.1系统结构与联网模式3.7.2系统设计和设备安装要求3.7.3技术要求3.8典型案例3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SAC/TC426)简介
GB/T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国家标准中,对于标准的定义为“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
可视对讲系统是智能建筑重要的安全技术防范设施,直接影响着智能建筑的使用功能,也直接关系到智能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和人性化程度。在实际工程设计安装中,必须依据相关标准,结合用户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标准是工程图纸的语法”,离开标准无法设计和施工。
3.1.1标准的重要性3.1标准的重要性和类别
3.1.2标准术语和用词说明
一般国家标准第二章为术语,对该标准常用的术语做出明确的规定或定义,在标准的最后有用词说明,方便在执行标准的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5)标准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3.1标准的重要性和类别
3.1.3标准的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共四类,本单元选择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使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介绍,相关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不再介绍。
目前我国非常重视标准的编写和发布,在可视对讲行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主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下:1.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2.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3.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4.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5.GB/T31070.1-2014《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6.GA/T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3.1标准的重要性和类别
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5年3月8日公告,公告号为778号,从2015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是为了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提高和保证设计质量专门制定,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及通用工业建筑等的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办公、教育、医疗等。标准要求智能建筑工程的设计应以建设绿色建筑为目标,做到功能实用、技术适时、安全高效、运营规范和经济合理,在设计中应增强建筑物的科技功能和提升智能化系统的技术功效,具有适用性、开放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3.2.1标准适用范围3.2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简介
3.2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简介3.2.2可视对讲系统工程的设计规定该标准共分18章,主要规范了建筑物中的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要求。第1-4章主要为智能建筑设计的总则、术语、工程架构、设计要素。第5-18章为住宅建筑、办公建筑、旅馆建筑、文化建筑、博物馆建筑、观演建筑、会展建筑、教育建筑、金融建筑、交通建筑、医疗建筑、体育建筑、商店建筑、通用工业建筑等。
第4章设计要素中,“4.6公共安全系统”中明确规定,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宜包括安全防范综合管理平台和访客对讲、视频安防监控、入侵报警等系统。
第5-18章的各种智能建筑设计中,明确要求可视对讲系统的设计应按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和GB/T31070.1-2014《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同时针对各种智能建筑的不同用途,特别给出了具体设计配置规定和要求,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常见智能建筑设计中与可视对讲系统有关的内容。
在第5章住宅建筑设计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配置应按表3-1的规定。非超高层住宅建筑、超高层住宅建筑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配置不宜低于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3.2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简介表3-1住宅建筑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配置表说明:此表根据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表5.0.2整理。
在第6章办公建筑设计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配置应按表3-2的规定。通用办公建筑、行政办公建筑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符合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3.2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简介表3-2办公建筑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配置表说明:此表根据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表6.2.1、6.3.1等相关规定整理。
在第10章观演建筑设计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配置应按表3-3的规定。广播电视业务建筑,首层电梯入口处宜设置速通门以及临时访客的发卡设备,应与出入口控制系统智能卡兼容。在导播室、演播室、传输机房、主控机房、分控机房等处,宜设置与智能卡系统兼容的出入口控制系统。3.2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简介表3-3文化建筑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配置表说明:此表根据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表10.4.1整理。
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0年7月15日公告,公告号为668号,从2011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是为了加强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提高和保证施工质量专门制定,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标准要求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要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可靠、经济合理、管理高效。3.3.1标准适用范围3.3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简介3.3.2可视对讲系统工程的设计规定该标准共分17章,主要规范了建筑物的智能化施工要求。第1-4章主要为智能建筑施工的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综合管线。第5-15章为智能建筑各子系统的施工要求,包括: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会议系统、广播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第16-17章为防雷与接地、机房工程。
在第14章“安全防范系统”中对可视对讲系统的施工要求如下:1.施工准备
(1)可视对讲系统的设备应有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CCC”标志,或进网许可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文件资料。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应与检验报告一致。设备包括管理中心机、门口机、室内机、电控锁等。下图所示为3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进网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2)进口设备应有国家商检部门的有关检验证明。一切随机的原始资料,自制设备的设计计算资料、图纸、测试记录、验收鉴定结论等应全部清点、整理归档。2.设备安装可视对讲系统安装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3.3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简介
3.质量控制(1)系统设备应安装牢固,接线规范、正确,并应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2)应检查系统的互联互通,各个设备之间的联动应符合设计要求。(3)各设备、器件的端接应规范,视频图像应无干扰纹。(4)防雷与接地工程施工应符合相关规定。4.系统调试可视对讲系统调试除应执行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视对讲系统的图像质量应符合GA/T269《黑白可视对讲系统》的相关要求,声音清楚、声级应不低于80dB。(2)系统双向对讲、遥控开锁、密码开锁功能和备用电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及设计要求。
5.自检自验可视对讲系统检验除应执行相关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检测系统对讲时图像质量、声音清晰度等参数,并应符合设计要求。(2)应检验管理中心机与其他设备的通讯功能,并应符合设计要求。6.质量记录
安全防范系统质量记录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执行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等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3.3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简介
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3年6月26日公告,公告号为83号,从2014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是为了加强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保证智能建筑工程质量专门制定,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要求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要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3.4.1标准适用范围3.4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简介
3.4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简介3.4.2可视对讲系统工程的验收规定该标准共分22章,主要规范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的验收方法、程序和质量指标。第1-3章主要为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第4-20章为智能建筑各子系统的质量验收要求,包括: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接入系统、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时钟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应急响应系统。第21-22章为机房工程、防雷与接地。
在第19章“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要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可包括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和停车场管理系统等子系统,其中对可视对讲系统的检验要求整理如下:
(1)可视对讲系统功能应按设计要求逐项检验。
(2)室内机、门口机等相关系统设备抽检的数量不应低于20%,且不应少于3台,数量少于3台时应全部检测。
(3)应检测系统功能,包括开锁功能、监视功能、显示功能、呼叫功能等,并应按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现行国家标准中有关可视对讲系统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测试方法的规定执行。3.4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简介
本规范是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建设的基础性通用标准,是保证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建设质量,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与生命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其属性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8章:总则、术语、安全防范工程设计、高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普通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安全防范工程施工、安全防范工程检测、安全防范工程验收。
本节会围绕有关可视对讲系统的相关内容作基本介绍。3.5.1标准适用范围3.5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简介3.5.2可视对讲系统相关规定住宅小区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从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的原则,在设置物防、技防设施时,应考虑人防的功能和作用。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工程,根据建筑面积、建设投资、系统规模、系统功能和安全管理要求等因素,由低到高分为基本型、提高型和先进型三种类型。
1.相关设计要求1)基本型住宅小区设计
(1)住宅一层应安装内置式防护窗或防护玻璃。
(2)应安装可视对讲系统,并配置不间断电源装置。可视对讲系统主机安装在单元防护门上或墙体主机预埋盒内,应具有与分机对讲的功能。分机设置在住户室内,应具有门控功能,宜具有报警输出接口。
(3)可视对讲系统应与消防系统互联,当发生火警时,单元门口防盗门锁应能自动打开。
(4)宜在住户室内安装至少一处以上的紧急求助报警装置。装置应具有防拆卸、防破坏报警功能,且有防误触发措施。安装位置应适宜,应考虑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使用要求,选择触发件接触面大、机械部件灵活、可靠的产品。求助信号应能及时报至监控中心。
基本型安防系统的配置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3.5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简介
2)提高型住宅小区设计
(1)应采用提高型住宅小区设计的相关规定。
(2)应安装联网型访客对讲系统,并符合基本型的相关设计规定和要求。
(3)可根据用户需要安装入侵报警子系统,家庭报警控制器应与监控中心联网。提高型安防系统的配置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3.5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简介
3)先进型住宅小区设计(1)采用基本型安防工程设计的相关规定。(2)应安装访客可视对讲系统,可视对讲主机应采用低照度CCD广角摄像机,宜具有红外线LED自动调光功能,并应符合提高型安防工程设计的相关规定。(3)宜在户门及阳台、外窗安装入侵报警子系统,并符合提高型安防工程设计的相关规定。(4)在户内安装可燃气体泄漏自动报警装置。
先进型安防系统的配置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3.5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简介
2.工程施工
楼宇可视对讲设备安装:
(1)门口机操作面板的安装高度,离地不宜高于1.5m,安装位置面向访客。
(2)调整可视门口机内置摄像机的方位和视角于最佳位置,对不具备逆光补偿的摄像机,宜作环境亮度处理。
(3)管理中心机安装应平稳牢固,安装位置便于操作。
(4)室内机安装位置宜选择在出入口的内墙,安装牢固,其高度离地1.4~1.6m。3.系统调试
(1)按GB/T31070.1-2014《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和GA/T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的要求,调试门口机、室内机、管理中心机等设备,保证工作正常。
(2)按GB/T31070.1-2014《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标准的要求,调试系统的选呼、通话、电控开锁等功能。
(3)调试可视对讲系统的图像质量,应符合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4)对具有报警功能的楼宇可视对讲系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12663-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标准及相关标准,调试其布防、撤防、报警和紧急求助功能,并检查传输及信道有否堵塞情况。3.5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简介
4.工程检验
可视对讲系统工程检验是指对可视对讲系统的安装、施工质量和系统功能、性能、系统安全性和电磁兼容等项目的检验。检验如下:
(1)门口机与室内机应能实现双向通话,声音应清晰,应无明显噪声。
(2)室内机的开锁机构应灵活、有效。
(3)电控防盗门及锁具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应具有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电控开锁、手动开锁及钥匙开锁,均应正常可靠。
(4)具有报警功能的楼寓可视对讲系统,其报警功能应符合入侵报警子系统相关要求。
(5)关门噪声应符合设计要求。
(6)可视对讲系统的图像应清晰、稳定。图像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5.工程验收
验收楼宇可视对讲系统时,应对照正式设计文件和系统检验报告,复核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复核电控开锁是否有自我保护功能,可视对讲系统的图像是否能辨别来访者。3.5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楼寓对讲系统的组成、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通用技术要求。适用于安装在住宅和商业建筑的楼寓对讲系统,这是楼寓对讲系统的专业标准。
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9章:第1-3章主要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和缩略语。第4章为典型楼寓对讲系统组成。第5-6章为功能、性能要求。第7-9章为试验方法、说明文件和检验规则。本节会围绕有关楼寓对讲系统的通用技术要求作基本介绍。
3.6.1常用术语
(1)楼寓对讲系统(buildingintercomsystem,BIS):用于住宅及商业建筑,具有选呼、对讲、可视等功能,并能控制开锁的电子系统。
(2)访客呼叫机(visitorcallunit,VCU):安装在受控建筑入口处,能选呼用户接收机和管理机,并能实现对讲、摄像和控制开锁的装置。
(3)用户接收机(userreceiverunit,URU):能被访客呼叫机或管理机选呼,实现对讲、可视,并能控制访客呼叫机开锁的装置。
(4)管理机(managementunit,MU):一种供管理员使用的,能与访客呼叫机、用户接收机双向选呼、对讲,并能控制访客呼叫机开锁的装置。3.6GB/T31070.1-2014《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简介
(5)辅助装置(auxiliarydevice):用于辅助实现楼寓对讲系统相关功能的装置,如用于系统的通信传输、远程控制、与第三方设备接口集成等。
(6)仿真嘴(artificialmouth):一种符合GB/T15279-2002中5.1.5要求的模拟发声装置,其发声特性类似平均人嘴的方向性和辐射模式。
(7)仿真耳(artificialear):一种供校准受话器用的装置,内有声耦合器和经过校准用来测量声压的传声器。其总体声阻抗在给定的频带内类似平均人耳的总体声阻抗,其特性符合GB/T15279-2002中5.1.6要求。
(8)全程响度评定值(overallloudnessrating,OLR):从发送端嘴参考点到接收端耳参考点直接通道的响度度量值,单位为dB。
(9)音频失真(acousticdistortion):接收端声信号因系统非线性及噪声而引起的失真,以百分比表示。
(10)通道信噪比(channelS/N):在发送端标称声压的激励下,接收端的信号与噪声的声压比,单位为dB。
(11)侧音掩蔽评定值(sidetonemaskingrating,STMR):考虑人头对侧音的掩蔽效应后的侧音响度的度量,单位为dB。
(12)空闲信道噪声(idlechannelnoise):信道建立通话后,当无测试信号传输时在接收端测得的噪声,单位为dB(A)。3.6GB/T31070.1-2014《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简介
1.未配置管理机的系统功能要求1)呼叫。访客呼叫机(行业称为门口机)应能呼叫用户接收机(行业称为室内机)。呼叫过程中,访客呼叫机应有听觉和视觉的提示,用户接收机收到呼叫信号后,应能发出听觉和视觉的提示。2)对讲。系统应具有双向通话功能,对讲语音应清晰、连续且无明显漏字。系统应限制通话时长以避免信道被长时间占用。3)开锁。系统应具有电控开锁功能,用户应能通过接收机识别访客并手动控制开锁。
系统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开锁:
(1)访客呼叫机可以提供一种方法让有权限的用户直接开锁,如通过密码、感应卡或其它方式。
(2)出门按键或开关所发出的信号。根据不同等级的安全防范要求,出门按键可以是简单的开关或是复杂的密码开关等。
(3)其它信号,如火灾告警信号、楼寓疏散信号等。4)夜间操作。访客呼叫机应能提供夜间按键背光、摄像头自动补光功能,方便使用者夜间操作。3.6GB/T31070.1-2014《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简介3.6.2基本功能要求
5)可视。用户接收机应能显示有访客呼叫机摄取的图像。6)操作提示。系统应有操作信息的提示。7)防窃听功能。访客呼叫机和用户接收机建立通话后,语音不应被系统中其它用户接收机窃听。8)门开超时告警。当系统电控开锁控制的门体开启时间超过系统预设的时间时,应有告警提示信息。9)防拆。当访客呼叫机被人为移离安装表面时,应立即发出本地听觉告警提示。2.配置管理机的系统功能要求
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管理机应能选呼用户接收机,访客呼叫机和用户接收机应能呼叫管理机。所有呼叫应有相应的呼叫和应答提示信号,提示信号可以是听觉和视觉的。
(2)管理机应具有与访客呼叫机、用户接收机可视对讲功能。
(3)管理机应能控制访客呼叫机实施电控开锁。3.6GB/T31070.1-2014《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简介
3.6.3基本性能要求
1.音频特性1)全程响度评定值
在200Hz~4000Hz范围内的全程响度评定值应满足下列要求:
(1)访客呼叫机端:dB。
(2)采用免提通话方式的用户接收机、管理机端:dB。
(3)采用手柄通话方式的用户接收机、管理机端:15±5dB。
2)音频失真
当激励声压为0dBPa时,音频失真满足下列要求:
(1)访客呼叫机、采用免提通话方式的用户接收机和管理机端:应不大于10%。
(2)采用手柄通话方式的用户接收机和管理机端:应不大于7%。
3)通道信噪比
当激励声压为0dBPa时,通道信噪比满足下列要求:
(1)访客呼叫机、采用免提通话方式的用户接收机和管理机端:应不小于25dB。
(2)采用手柄通话方式的用户接收机和管理机端:应不小于30dB。3.6GB/T31070.1-2014《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简介
4)侧音掩蔽评定值:采用手柄通话方式时,手柄端的侧音掩蔽评定值应不小于5dB。5)空闲信道噪声
(1)访客呼叫机端、采用免提通话方式的用户接收机和管理机端:应不大于45dB(A)。
(2)采用手柄通话方式的用户接收机和管理机端:应不大于48dB(A)。6)振铃声压:振铃声压不小于73dB(A)且不大于106dB(A)。
2.视频特性
1)图像分辨力
(1)黑白图像分辨力:应不小于250TVL。
(2)彩色图像分辨力:显示屏小于4.0英寸时,应不小于130TVL。显示屏不小于4.0英寸时,应不小于220TVL。(注:1英寸=25.4mm)2)灰度等级应不小于8级。3)对于彩色可视系统,显示图像的颜色与被拍摄物对比,在同等色温环境下应无明显偏色。4)在环境照度0.5lx时,系统的图像分辨力应满足上述要求。3.6GB/T31070.1-2014《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简介
3.6.4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要求1.安全性
(1)系统各组成设备的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能承受抗电强度试验,历时1分钟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2)系统各组成设备的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湿热条件下应不小于5MΩ。
(3)交流供电的系统各组成设备,漏电电流应不大于5mA。
(4)在易于导致系统损坏的故障条件下,系统各组成部分不应引起燃烧,也不应使设备内部电路损坏。系统应能保证用户的安全但允许损失部分功能。2.电磁兼容性
系统应能承受以下电磁干扰的影响:
(1)电源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
(2)静电放电抗扰度。
(3)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4)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5)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6)浪涌冲击抗扰度。3.6GB/T31070.1-2014《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简介
3.6.5标志和机械结构要求
1.系统设备的标志应满足以下要求:
(1)系统中的设备应有清晰、永久的标志,包括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序列号、产品参数等。如果无法在产品本体上标识,则应在使用说明书中给出。
(2)手动控制装置应有清晰的用途标识。接线端子附近应有字母或数字的标识。连线应用编号、颜色或其它标识。
(3)标志应有耐擦性,标牌应不能被轻易揭掉,而且不得出现卷边。
2.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机械结构应满足下列要求:
(1)按键、开关等类似部件应便于用户操作。
(2)按键、开关等类似部件应灵活可靠,正常使用情况下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不会造成危险。
(3)系统安装后,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各设备的接线端子应不能被用户接触到。3.6GB/T31070.1-2014《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是设计、制造、检验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的基本依据。本标准适用于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9章:第1-3章主要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第4章为系统构成与联网模式。第5-6章为系统设计要求、设备安装要求和技术要求。第7章为系统设备安全性、电磁兼容性和环境适应性要求。第8章为电源、防雷和接地要求。第9章为检验方法。本节会围绕有关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作基本介绍。
3.7.1系统结构与联网模式1.系统构成
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主要由管理机、可视门口机、可视室内机、中间传输控制设备、系统电源等部分构成。
2.联网模式1)按管理方式分类:主要分为独立单元联网模式、多单元联网模式和片区集成联网模式,但并不限于这些模式。2)按传输方式分类:主要可分为有线公共网络/有线专用网络联网模式和无线公共网络/无线专用网络联网模式,有线和无线组合模式,公共网络和专用网络组合模式。3.7GA/T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简介
3.7.2系统设计和设备安装要求
1.系统设计原则1)规范性和安全性:系统设计符合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出入安全管理要求。2)实用性与先进性:系统设计应基于对现场环境条件、投资规模、维护保养等因素进行设计,应做到实用、合理、经济,并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3)互换性与扩充性:系统选用的设备考虑互换性,为建成后的增容或改造留有余地。根据用户要求,系统宜可扩充自动报警、信息发布、出入口管理、图像录放、图像抓拍、留言等功能。4)开放性与兼容性:系统宜考虑与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系统等系统实现联动管理或留有相应的接口。当与其它系统联动设计时,宜建立系统集成平台,使各子系统之间既能相互兼容,又能独立运行。5)可靠性:系统宜进行可靠性设计,系统可靠性应符合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3.7GA/T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简介
2.传输方式、传输线缆与布线设计
传输方式、传输线缆与布线设计应符合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
3.设备安装要求1)设备结构要求:系统各组成设备的外观及结构应符合GB/T31070.1-2014《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和GA/T72-2013楼寓对讲电控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中相关要求。2)设备安装要求:系统设备的安装应符合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3)中间传输控制设备安装要求:中间传输控制设备应固定安装在弱电竖井内或其它隐蔽安全、便于维护的部位,与其它系统设备间的距离宜不小于200mm,并放置于箱体中。
4.标识要求
系统中各设备(装置)之间的连接应有明晰的标识,如接线柱/座位置、规格、定向等特征,引出线应有颜色区分或以数字、字符标识。3.7GA/T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简介
3.7.3技术要求1.基本功能1)选呼功能:可视门口机和管理机应正确选呼相应可视室内机,听到应答提示音。2)呼叫功能:可视门口机和可视室内机应正确呼叫相应管理机,听到应答提示音。3)通话功能:经选呼或呼叫后,应实现双向通话,语音清晰,不应出现振鸣现象。4)电控开锁功能:可视室内机和管理机经操作应控制可视门口机实施开锁。5)可视功能:可视门口机选呼可视室内机后,在可视室内机监视器上,应显示由可视门口机摄取的图像,图像质量至少应辨别来访者的面部特征。可视门口机呼叫管理机后,在可视管理机监视器上,应显示由可视门口机摄取的图像,图像质量至少应辨别来访者的面部特征。6)夜间操作功能:可视门口机应提供照明或可见提示,以便来访者在夜间操作。7)报警功能:具有报警功能的系统宜采用有线专用联网模式。3.7GA/T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简介
2.扩展功能1)图像录放功能:系统宜具有拍摄和存储来访者的图像功能,经可视室内机或可视管理机可查看已存储的来访者图像信息。2)留言功能:系统宜对来访者进行录音留言,经可视室内机可回放留言信息。3)信息发布功能:系统宜具有通过管理机向可视室内机发送图文信息功能,在可视室内机上可查看相应的图文信息。4)识别控制功能:系统宜具有通过生物特征、卡片等特征信息的识别功能,实现对人员出入的控制管理。3.视频特性1)图像分辨力:黑白图像分辨力(水平中心)应不小于250TVL。彩色图像分辨力(水平中心)应不小于200TVL。2)亮度鉴别等级:黑白图像亮度鉴别等级应不小于8级。彩色图像亮度鉴别等级应不小于7级。3)环境照度适应性:黑白可视门口机的工作环境照度在0.1lx~4500lx范围内,系统可视功能应正常。彩色可视门口机的工作环境照度在0.1lx~3500lx范围内,系统可视功能应正常。3.7GA/T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简介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全国智标委”)(SAC/TC426)于2008年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国标委综合[2008]108号)成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业务指导的技术标准组织,秘书处单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日常工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承担。
全国智标委主要负责住建领域信息化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对口国际ISO/TC205WG3工作组,围绕智慧城市、智慧住区、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数字城管和城市智慧卡等领域归口管理国家标准30余项。全国智标委积极参与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规划及多项智慧城市相关标准的编制,目前是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副组长单位,现有委员80名,观察员26名。智能建筑野蛮生长,关键问题被忽视!
何为智能建筑?智能建筑(Intelligentbuilding):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这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发布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对智能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济南市重点中学高考化学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
- 2025年测试与计量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河北省邯郸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出血多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 2025年整熨洗涤设备:洗衣房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保险理财讲课课件
- 护士礼仪规范2025
-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25年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深圳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
- 【百强校】【黑吉辽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5年高三学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哈三中一模)化学试卷
- 2024高职单招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人人文库
- 物管物业交接验收明细表格(全)模板
- 20S515 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
- AQ 1020-2006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正式版)
-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T 15-60-2019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110KV升压站工程检验试验计划
- (新版)药品检验基本知识和药品质量标准考试题库(含答案)
- 二维数控精密工作台设计说明书
- 项目研究助力区域教学改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