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菏泽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阅读(70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中国文化中,孝不仅具有社会性的道德伦常规范的意义,而且还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孝的根本精神是报本反始,即一种受恩思报、得功思源的感恩戴德之情。它在根本精神上与儒家的终极关怀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构成了传统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传统中国社会之中,孝被称为“百善之首”,而且曾经不止一个王朝明确号令“以孝治天下”。在先民的观念中,父母给予了子女生命,体现了父母的恩德,因而子女应当以“报本反始”的态度去对待父母,由此,“善事父母”就成为孝德中应有之义了。而由于父母的生命又是源于先祖的,因而,“慎终追远”的结果自然是要将祭祀先祖包含在孝的要求之中了。祭祀祖先、善事父母并进而“慎终追远”乃至“继志述事”,堪称在个体生命本位的意义上较为彻底地体现了自我生命的根源意识,因而它们构成了作为道德伦常规范的孝的主体内容。但这些尚未能涵盖孝的全部内涵。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体,人的生命也包括了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两个方面。而人之精神生命的成长,又是与社会文化的熏陶与濡染密不可分的。在这个意义上,人的生命存在又可以看作是文化性的存在、社会性的存在。因此,“报本反始”之“本”与“始”如果仅仅停留在个体生命之“祖”上,对于人的整体生命存在而言,就是不完整的。只有漏括了社会或文化的层面,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人之精神生命的本质。不仅如此,作为有着强烈的超越祈向的存在者,人不仅会追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而且同样会追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这就走向了对作为一个类而存在的人的“类性生命”之所从出的终极根源即类性生命之本的探寻。不同于西方基督教传统认为人是由上帝创造的观念,中国文化传统观念是把天地视为人的类性生命之本。孝正是在感恩报德之中将生命的终极“本”“始”指向了天地。正是由于天地为万物存在的根源,祖先则是个人生命存在的根源,所以祭天地时以祖先配享。而对于天地的祭祀,正体现了对报本反始的尊崇。正像人们应当对自我生命之所从出的祖先尽孝一样,对于作为包括人类之生命在内的万事万物之终极根源的天地,也理当抱持崇德报恩的感激之情,从而也为天地“尽孝”。(摘编自陈一平、孙雪霞《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和家庭的生产功能的消退,长辈家长作为经验性的行家里手的现象几乎不复存在,从而影响到家长的权威地位。不仅如此,现代社会出现不同年龄层次的心理文化上的差别,即所谓“代沟”。在代沟的影响下,老年人在青年人心目中不仅没有地位,而且得不到年轻人的理解。因此,现代社会不能以家长的权威为理由来重新提倡孝道。实际上,我们不仅要从客观的经济层面来看待老年人在传统社会所受到的敬重,而且应当从道德情感层面来进行分析。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继承孝道和弘扬传统孝道中的优良因素和价值,主要不是从权威意义上讲,而是从道德情感意义上讲。孝的培育是施由亲始的道德情感的培育。在传统孝道看来,孝是人生的一个自然生发的亲情情感。任何个人都因其父母而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且,人的幼年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的幼年如果没有亲人的抚育,可能就不能度过他或她的幼年期。一匹马或一只羊,一生下来,只要风把它的皮毛一吹干,就可以在草原上奔跑起来。而人的生命非常脆弱,只有亲人每时每刻的关照,才可度过其婴儿期。正是因为父母无私的爱,才使得人得以成人。在子女年幼时,父母为子女尽心操心,是父母的责任与本分。人爱自己的生命,因而爱生养他的亲人。父母与子女的爱是自然生发的,而不是外力强加的,因而是无条件的道德情感。相反,不践行孝道是不道德的。在孩提时代,当觉察到自己的存在时,人们就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双亲。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之上的孝起初是孩子天性和爱心的觉醒,经过强化和培养,会逐渐成就孝道,然后进一步成为超越任何个人私利的人格。孝的培育又在于以父母对子女的天然情感和关照为前提。子女为父母尽孝,是在子女成长懂事之后才有的。父母在我们还不知这个世界为何物时,已经为了我们而尽职尽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蕴含着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这种关系既不是契约协定,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交换,而是人性的自然产物。因而,这里有着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所以作为普遍的出发点,孝应该放在一个持续的相互关系中加以考察。在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中有一个基本的移情现象,它使得父母特别理会到孩子的需要,而孩子则尤其亲近父母。两者相互都有亲近感,达到爱的统一。子女尽孝也就是爱的体现,这样一种爱,也是人对父母之外的他人的爱的起点。如果没有人对父母的爱,也就没有最基本的爱的情感。(摘编自贾宏雄、易罡《孝文化漫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传统观念中,父母给了子女生命就是恩德,因此,子女以“报本反始”的态度去对待父母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B.善事父母也好,“慎终追远”也罢,这些只是属于道德伦常规范的孝的主体内容,尚未涵括社会或文化的层面。

C.与动物养育幼崽不同,人类父母对婴儿的养育要付出很多,这既是作为人的一种本分,也是作为长辈的一种责任。D.子女赡养父母是一种道德责任,而不是契约协定,因此不赡养父母的人会受到道德谴责而不会受到法律惩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然孝具有社会性的道德伦常规范的意义,那么,不尽孝道就是一种道德失范的表现。B.关于人从何处来的问题,西方基督教和中国文化传统给出不同答案,后者更具先进性。C.没有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那么,父母对子女的爱也就失去了根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D.一个人不爱父母,但爱社会上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这也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真爱。3.下列对材料二第一段内容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现代社会中,家长作为经验性的行家里手的现象几乎不复存在,故其在家庭中的权威性被弱化。B.在现代社会中,不同的年龄层次不会形成“代沟”,只有不同的心理文化才会形成“代沟”。C.在现代社会中,“代沟”的形成往往会产生年轻人不理解老年人、老年人失去权威的现象。D.现代社会当然不是不提倡孝道,只是不能再像封建时代那样以家长的权威为由来提倡孝道。4.为什么中国文化传统讲求对天地也要“尽孝”?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5.为什么说《陈情表》作者李密居家对祖母尽孝是一种必然选择?请结合材料和《陈情表》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金谷银山(节选)关仁山电视专题片《白羊峪之路》,由欧阳老师制作完成了。欧阳老师写的解说词,也是欧阳老师解说的。送电视台前,范少山把自家电视摆在院子里,招呼乡亲们来看,乡亲们边看边流泪,都说拍得好。《白羊峪之路》在金安电视台播了,火了。应观众的强烈要求,播放了三遍。观众给电视台打电话,网上留言,都说金安还有一个白羊峪,白羊峪还有一群为心中梦想奋斗的人。他们感谢电视台,终于播出了这么正能量的作品。压了好多场肛肠肛瘘广告,医院都找上门来了,钱台长正为这事儿烦恼呢,哪顾得上能量正不正的事儿?没想到,县里开大会,县委毕书记点名表扬了电视台,说《白羊峪之路》拍得好!播得好!反响好!①毕书记连用了三个“好”。毕书记说:“电视台的作风转变非常好!过去,肛肠肛瘘的广告多,专门在观众吃饭的时候播,让人家怎么吃饭?这些天,那些广告不见了!换成了《白羊峪之路》,换成了观众访谈。路子走对了。电视台就是要弘扬我们金安人民的奋斗精神!”毕书记一表扬,人们都向钱台长投来了敬佩的眼光,②这钱台长心里头受用,心想,我进常委,当宣传部长有门儿了。马上跟进,设了“走进白羊峪”栏目,全方位宣传。再说费大贵,他在布谷镇家里看的《白羊峪之路》。看了两遍,电视上没他的影儿,解说词没他的字儿。这咋回事儿啊?费大贵气得把茶杯摔了!说:“俺是书记,咋没镜头呢!”这一说,鹦鹉记住了,立马说:“费书记,没镜头;费书记,没镜头……”费书记给余来锁打电话,训了一通:“余来锁,俺费大贵还是不是白羊峪的书记?白羊峪还是不是在俺的领导下?你们拍的那个片子,为啥对俺只字不提?你们眼里还有俺这个书记吗?”余来锁说:“费书记,片子里反映的金谷子、开隧道、运电池板这些个事儿,哪一样你也没参加呀?没留下资料,再说了,欧阳老师你都没见过。这事儿不是宣传哪个人,是宣传白羊峪,想引起区领导的注意,把咱们的道路修通。你应该理解呀!”费大贵没话了,气得在院子里绕了一圈儿。回到屋,鹦鹉说话了:“费书记,没镜头;费书记,没镜头……”费大贵的高血压犯了,赶紧吞了两片药。鹦鹉还在念叨:“费书记,没镜头。费书记,没镜头……”范少山和余来锁靠着银杏树,想心事。两棵银杏树,一人一棵。事情也不顺,修路的事儿,没影了。下雨了,淅淅沥沥。范少山看着雨,不由得朗诵起来:“春雨唰唰地下着。透过外面淌着雨水的玻璃车窗,看见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松坡,渭河上游的平原、竹林、乡村和市镇,百里烟波,都笼罩在白茫茫的春雨中。当潼关到宝鸡的列车进站的时候,暮色正向郭县车站和车站旁边同铁路垂直相对的小街合拢来。在两分钟里头,列车把一些下车的旅客,倒在被雨淋着的小站上,就只管自己顶着雨毫不迟疑地向西冲去了。”③这是啥?《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梁生宝买稻种的开头。而今,他已经背得滚瓜烂熟,融化在血液里了。“他想:在这里美美睡上一夜,明日一早过渭河,到太白山下的产稻区买稻种呀!但是,也许是过分的兴奋,也许是异乡的情调,这个远离家乡的庄稼人,睡不着觉……”范少山一字不落地背完了整个章节,他也不知道,这个时候,为啥要背诵这篇文字,也许是因为下雨了,也许是想起了这几年的困难,他的心里头住着的那个梁生宝一直没有离开。余来锁是文化人,也是读过《创业史》的,也稀罕“梁生宝买稻种”这段,他接道:“票房的玻璃门窗外头,是风声,是雨声,是渭河的流水声……”朗诵到最后,范少山流下了眼泪,滚烫滚烫的。沉寂了几天,白羊峪忽地热闹了。县委毕书记来了,带着四大班子登上了白羊峪。毕书记一来,各局局长也来了,布谷镇葛书记来了,费大贵能不来吗?他得陪着,介绍情况。领导们先参观,后现场办公。在金谷子地、不打药的苹果园走了一遭,又看了村食堂,向田新仓①询问了情况。田新仓激动,跟毕书记说起来没个完,费大贵只得打断了他。接下来,就到了隧道,现场办公了。毕书记说:“看到了吧,这条隧道,是白羊峪人在寒冷的冬天,一锤一钎凿出来的。这是他们艰苦奋斗的象征。我们党和政府,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不能看着他们一代一代人凿下去而坐视不管。④我们都是从‘鬼难登’爬上来的人,上了山,谁不是腿打战,一身汗啊?这条路,白羊峪祖祖辈辈在走,一直走到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党和政府是有责任和担当的,还能让他们再走那条路吗?”现场敲定了,工程由县交通局承办,财政局拨付支农资金,托底。抓紧组织施工。你说这宣传,多大力量?要多大,就有多大。这个在半个月前,还是白羊峪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

费大贵这回陪着县领导视察,看电视有了镜头,乐了:“白羊峪的费书记,有镜头了。”可鹦鹉改不了口了:“费书记,没镜头;费书记,没镜头……”(有删改)【注】①田新仓:村食堂的厨师。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电视专题片《白羊峪之路》接地气,传播正能量,深受白羊峪群众欢迎;该片的反复播放,最终达到了宣传目的。B.费大贵不但不反思自己脱离群众、不务实做事的问题,反而还摆出书记的架子,在电话中把余来锁训斥了一通。C.下雨的环境恰好与范少山郁闷的心情吻合;他流下滚烫的眼泪,是现实中的雨和《创业史》中的雨交织在一起使然。D.毕书记深入乡村体察民情,现场办公,宣扬党的宗旨,当场制定具体措施,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产党干部的品质。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毕书记的三个好评,侧面表现了《白羊峪之路》质量好,群众工作热情高。B.句子②通过心理描写,直接展示了钱台长喜欢上级领导表扬自己的激动心情。C.句子③运用设问的手法,突出了“梁生宝买稻种”在《创业史》中所处的地位。D.句子④从“鬼难登”“腿打战,一身汗”的语言描写看,毕书记是注重调查的干部。8.小说多次写鹦鹉说“费书记,没镜头;费书记,没镜头”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范少山和余来锁动情朗诵《创业史》中“梁生宝买稻种”的内容是小说的亮点,请简要赏析。(6分)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时曹公败归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使纵火,则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相别,因以小舟载酒饮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适会范子丰兄弟来求书字遂书以与之李字公达云元丰六年八月五日。(节选自苏轼《与范子丰》)材料二:东坡游赤壁者三,今人知其二者,由其有二赋也。余尝读其《跋龙井题名记》云:“予谪黄州,参寥使人示以题名①。时去中秋十日,秋涛方涨,水面十里,月出房、心间,风露浩然。所居去江无十步,独与儿子迈棹小舟至赤壁,望武昌山谷,乔木苍然,云涛际天,因录以寄。元丰三年八月记。”据二赋在六年,此则第一游也。且二赋情景,不过衍此数语,略少增其事耳。若前赋佳固佳矣,入曹操事,恐亦未稳。晁补之因其“而今安在”之言,遂误指赤壁为破曹之地,后人因之纷纷并辩赤壁之有五,尤可笑也。殊不思周瑜破曹者,在今武昌之嘉鱼,自有壁上周瑜破曹处数字。(节选自郎锳《七修类稿》)材料三:曹操入荆州,孙权遣周瑜与刘先主并力拒操,遇于赤壁,操军败走,盖鄂州蒲圻县地。《水经》,湘水从南来注之。郦注谓江水右迳赤壁,山北,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所,即此地也。苏文忠《赤壁怀古》词,在黄州作。黄之赤壁,又名赤鼻矶,非周瑜所战之地。公词云:“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当日讹传既久,故隐约其辞耳。顾起元赤壁考,谓汉阳、汉川、黄州、嘉鱼、江夏皆有赤壁。属嘉鱼者,宋谢枋得犹于石崖见赤壁二字云。

(节选自张德瀛《词徵》)【注】①参寥:诗僧道潜,“题名”指秦观的《龙井题名记》。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适会范子丰兄弟A来B求书C字D遂书E以与之F李字公达G云H元丰六年八月五日。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代词,有人,与《六国论》“或未易量”中的“或”意思不相同。B.之,代词,与《师说》“句读之不知”中的“之”用法不相同。C.相,相互,与《孔雀东南飞》“枝枝相覆盖”中的“相”意思相同。D.文忠,材料中指苏轼的谥号;欧阳修去世后,朝廷也给予“文忠”谥号。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记述,自己曾与秀才李委泛舟赤壁之下,酒兴正浓时,李委吹笛数曲,这时,风起水涌,大鱼都跳出来,山上的栖鹘也受惊动飞起。B.苏轼在《跋龙井题名记》中说,道潜派人拿着秦观的《龙井题名记》给他看,时近中秋,他和儿子苏迈夜游黄州赤壁后,写了这篇跋。C.郎鍈说,苏轼曾三次游览赤壁,人们了解他写前后《赤壁赋》时游赤壁的情况,而对他《跋龙井题名记》中所述第一次游赤壁所知不多。D.张德瀛认为,苏轼在黄州所游赤壁是赤鼻矶,不是周瑜大破曹军之地;因“三国周郎赤壁”导致以讹传讹,人们便认为赤鼻矶是赤壁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使纵火,则吾无遗类矣。

(2)若前赋佳固佳矣,入曹操事,恐亦未稳。

14.苏轼、郎镆和张德瀛对“赤壁之战”的“赤壁”在什么地方,各有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请简述。(5分)

(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朝中措①朱敦儒先生②筇杖③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④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⑤寻茶。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注】①这首词是词人晚年致仕闲居时所作。②先生:词人自称。③筇杖:即竹杖。④把住:控制住。⑤萧寺:佛寺。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写词人用筇杖“挑月更担花”,其中“挑月”造语新奇,能够使读者产生美好的联想。B.“都无憎爱”句说的是逢人见事不再起憎爱之心,“放行”句则写的是流连美丽风景。C.词人说要把每天的生活安排好,先到旗亭与友人一起饮酒,再到寺庙与僧人共同品茶。D.词人以自由的“黄鹂”自比,正合自己心境,与杜甫《蜀相》中的“黄鹂”情味不同。

16.有人说,朱敦儒这首《朝中措》受到苏轼“春来濯濯江边柳,秋后离离湖上花。不羡千金买歌舞,一篇珠玉(精美诗文)是生涯”这首诗的影响,请简要分析。(6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蒙恬以凌厉的攻势击溃了匈奴,占领了河南之地,随后在那里设立了朔方郡,修筑了长城。从此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2)“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和“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被称为《离骚》中的两大悲哀,由此屈原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后来人们多用其抒发壮志难酬和对美好事物零落的感叹。(3)在古诗词中,“东风”往往指春风,“西风”往往指秋风,分别含有“东风”和“西风”的古诗词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我们在很多场合回答别人的问题时,总是不太喜欢给出明确的答案,而习惯使用“大概”“可能”“也许”“好像”等词语。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跟我们的文化性格有关。中国有句古话:“﹏﹏﹏﹏。”具体到说话上,也同样如此,因为话说得太满,使得自己没有回旋的余地,很容易造成一些问题。说话斩钉截铁,不留余地,听起来好像低气十足,但这样说话很容易出意外。因此,我们说话的时候,切忌别把话说得太死。除非,你真的非常有把握。无论在承喏时,还是在其他一些场合说话,都要注意有所保留,以避免因话说得太满而对自己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给人留余地,是一种智慧。古人围猎捕兽时,有条规矩便是_A_,只围三面。这样做,一来是为了保证猎物的繁衍生息,而不至于_B_;二来则是为了避免猎物因没有出路而全力反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条规矩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战争中,在交战时,为避免对方给己方造成更大损失,不妨给对方留条活路,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对方的士气,让对方不至于因没有活路而生出拼命的勇气。在平日的为人处事当中,若能留有余地,也有同样的效果。你与某人因某事发生矛盾,若逼之太紧,不留情面,便可能让对方产生激烈的反抗之心,从而直接破坏关系;若你能够留有余地,那么双方便有缓和的空间,对方也能把心思放在缓和关系上,而不是破坏关系上。《菜根谭》有言:“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①当今时代日新月异,②过去很多年才可能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③现在几天甚至几个月就可能发生了。④若把话说得太满,⑤把事做得过绝,⑥如果将来一旦发生不利于自己的变化,⑦就难以回旋的余地。18.填入文中波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得意不满,失意不悲B.满招损,谦受益C.日中则昃,月盈则食D.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19.文中第三段有三处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3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1.请将第五段压缩成三个短句,依次构成前因后果的关系。不超过45个字。(4分)

22.文中最后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三、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练功,气要吸满;唱歌,腔要彻满;打仗,弓要拉满。但是,许多时候并不需要追求“满”,而是要留有余地,正如语言文字运用文段引用《菜根谭》中的话那样,要学会“减三分”“留一步”。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D【解析】“因此不赡养父母的人……不会受到法律怎处”于文无据,另外,前后也不构成因果关系。2.A【解析】B.“后者更具先进性”于文无据。C.根据文意,应是“没有父母对子女的爱,则子女对父母的爱就失去了根基”,选项把关系说反了。D.“这也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真爱”说法有误,根据材料二“如果没有人对父母的爱,也就没有最基本的爱的情感”,对父母没有爱,对其他人的爱就说不上是“发自肺腑的真爱”。3.B【解析】“不同的年龄层次不会形成‘代沟’”解读有误,所谓代沟,就是基于年龄的不同,从而产生心理、认知、思想、观念等的不同,年龄是前提条件。4.①中国文化传统把天地视为人类的生命之本。②中国文化传统认为天地养育了人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①李密尊奉受恩思报、得功思源的传统思想:他幼年失父,母亲改嫁,祖母刘氏将他抚养成人,因此在祖母刘氏暮年,他“愿乞终养”。②李密受到“以孝治天下”理念的熏染:他在《陈情表》中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因此“区区不能废远”。③李密心中认为孝是出于天然情感的:他认为孝敬尊长就是“乌鸟私情”,是天经地义的,不讲任何条件的。(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C【解析】范少山流下滚烫的眼泪,是因为他在当下的困境中又受到《创业史》“梁生宝买稻种”故事的感染,而不是现实中的雨和《创业史》中的雨交织在一起使然。7.D【解析】A.毕书记的三个好评都是针对《白羊峪之路》的质量和及时播放作出的评价,不能侧面表现群众工作热情高。B.这句心理描写,直接展示的是钱台长想借此机会升迁的心理。C.设问手法的运用,突出的是朗诵的内容。8.①形成反复,从侧面充分展现了费大贵不做实事却又爱出风头的做派。②彼此呼应,舒缓了叙事节奏,增加了喜剧效果。(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范少山和余来镇动情朗诵“梁生宝买稻种”,使得现实与文学情境对接,增强了小说的厚重感。②范少山和余来锁动情朗诵“梁生宝买稻种”,体现了中国农民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精神的传承,新时代农民身上有着传统中国农民的精神底色。③范少山和余来锁动情朗诵“梁生宝买稻种”,使小说在推进叙事的过程中融入情感因素,增强了小说的抒情色彩。(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DFH(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解析】原句标点:适会范子丰兄弟来求书字,遂书以与之。李字公达云。元丰六年八月五日。11.C【解析】材料中的“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指“我”。A.“或未易量”的“或”是“或许”的意思。B.“句读之不知”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材料三中的“当日讹传既久”意思是说当时就有黄州赤鼻矶是赤壁的讹传,苏轼的“三国周郎赤壁”也是受了这种讹传的影响。13.(1)刘备智慧过人但预见事情迟钝,华容道两边都是芦苇,如果放火烧,那么我们就没有活着的了。(“使”“无遗类”各1分,句意2分)(2)像《前赤壁赋》好固然好,(但)写入曹操的事情,恐怕也不见得稳妥。(“佳固佳”“稳”各1分,句意2分)14.①苏轼有认同黄州赤壁市“赤壁之战”的“赤壁”的倾向,并以黄州赤壁西面对岸有华容镇加以印证。②郎镁认为“赤壁之战”的“赤壁”在武昌的嘉鱼,并以壁上的字迹“周瑜破曹处”加以印证。③张德瀛认为“赤壁之战”的“赤壁”在鄂州苗圻县,并引《水经注》周瑜与黄盖诈曹军之地在湘水右面赤壁一带加以印证。(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材料一:黄州稍微往西边的山麓,陡然伸入江水之中,(山麓下边有一个山石的洞室,)石壁像丹砂一样红。《传》记载“(这)就是曹操被打败的地方”,即人们所说的赤壁。有人说这不是赤壁。当时曹操失败从华容路返回,道路有很多烂泥,(曹操)让老弱士兵在前面开路,曹军兵马践踏老弱士兵通过,(曹操)说:“刘备智慧过人但预见事情迟钝,华容道两边都是芦苇,如果放火烧,那么我们就没有活着的了。”现在(我所游的)赤壁稍微往西的对岸就是华容镇,也许就是这里。然而岳州还有个华容县,终究不知道哪一个是对的。今天秀才李委来我这里告别,(我们)借机用小船载酒在赤壁下畅饮。李委善于吹笛,酒喝得尽兴时,李委吹了几支曲子。风吹起,水涌动,大鱼都跳出水面。山上有栖鹘,也受惊飞起。坐思曹操、周瑜,就像在昨天一样。恰逢范子丰兄弟前来求字,于是书写送给他。李委字公达。元丰六年八月五月。材料二:苏轼三次游览赤壁,现在人们知道其中两次,因为他有两篇赋。我曾读他的《跋龙井题名记》,上面说:“我被贬黄州,参寥派人拿秦观的《龙井题名记》给我看。这时距离中秋还有十天,秋水刚上涨,水面方圆十里,月亮在房宿和心宿之间升起,风露盛大。居处距离江边没有十步,我独自与儿子苏迈驾小舟来到赤壁,远望武昌山谷,高大的树木一片苍茫,云涛接天,于是写了跋寄给道潜。元丰三年八月记。”考据两篇赋是在元丰六年(作),(而)这(元丰三年)是第一次游览赤壁。况且两赋描绘的情景,不过寥寥数语,约略增加其中一些事情罢了。像《前赤壁赋》好固然好,(但)写入曹操的事情,恐怕也不见得稳妥。晁补之因其中“而今安在”的话,就误以为赤壁是打败曹操的地方,后人据此纷纷一起辨别赤壁有五处,尤其可笑。殊不知周瑜打败曹操的地方,在现在武昌的嘉鱼,自有石壁上周瑜破曹处几个字。材料三:曹操攻入荆州,孙权派遣周瑜与刘备合力对抗曹操,在赤壁遭遇曹军,曹军败逃,(此处)大概是鄂州蒲圻县地界。《水经》中说,湘水从南来注入江中。郦道元《水经注》认为江水从右面经过赤壁,山北,周瑜与黄盖欺骗曹操大军的地方,就是此地。苏轼的《赤壁怀古》词,是在黄州写的。黄州的赤壁,又叫赤鼻矶,不是周瑜打仗的地方。苏轼词写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当时讹传已久,所以也就隐约其辞了。顾起元的赤壁考辨,认为汉阳、汉川、黄州、嘉鱼、江夏都有赤壁。属于嘉鱼的赤壁,宋代谢枋得还在石崖看见赤壁两个字。15.C【解析】“词人说要把每天的生活安排好,先随意游走,时而去喝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