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三总复习质检试卷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
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县(市.区).学校.班级以及自己的
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
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
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
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
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
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东北三省人口2020年比2010年净减少数量合计达到1100万人,其
中县域成为人口流失的主要区域,严重阻碍了东北经济增长。加快东
北三省县城发展和振兴,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刻不容缓。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1.导致东北县域人口流失的根本原因是()
A.冬季气候寒冷B.基础设施落后C.经济增长乏力D.生态环境
恶化
2.适合目前东北平原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的发展途径是()
A.矿产开采实现城镇化B,边贸发展带动城镇化
C.产业升级引领城镇化D.生态保育促进城镇化
【答案】1.C2.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县域基础设施不完善,营商环境较差,
公共服务供给和产业支撑不足,造成县域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岗位匮
乏,所以经济增长乏力是根本原因,而基础设施落后、冬季气候寒冷、
生态环境恶化也会造成人口流失,但不是根本原因,C正确、ABD错
误。故选配
【2题详解】
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矿产开采适合早期发展,A错误;边贸发展
和当地的发展基础差距较大,不适合目前发展,B错误;产业升级有
利于带动和利用现有的工业发展,C正确;生态保育适合东北山地,
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
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
和家庭;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半导体产业作为一种相对复杂的高技术产业链,其上下游环节企业间
深度关联使其在区域内相对集聚。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的重
要集聚区,下图示意珠三角地区不同生产环节的半导体企业资本规模
结构(a)和数量规模结构(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在不同生产环节的半导体企业中,投资建厂门槛最高的是()
A.半导体设计B.半导体封测C.半导体材料D.晶圆制造
4.珠三角地区半导体设计企业呈现的主要特征是()
A.资本规模大、企业数量少B.资本规模小、企业数量多
C.资本规模大、企业数量多D.资本规模小、企业数量少
5.半导体企业在珠三角地区的分布主要是因为珠三角地区()
A.接受港、澳地区的扩散B.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支持
C.集聚大量高素质人才D.集聚智能家电、手机等企业
【答案】3.D4.B5.D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晶圆制造投资占比21%,但是晶圆制造数量规模
仅占比1%,投资建厂比高达21,因此可知晶圆制造是投资建厂门槛
最高的环节,D正确;其他环节通过计算可知,明显低于晶圆制造的
建厂门槛,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图片信息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半导体设计资本规模占比
47%,而半导体设计建厂数量规模占比高达53%,因此可以推测其投
资规模相对较小,但是企业数量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导体产业上下游环节企业间深度关联使其在区
域内相对集聚,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区之一,高端智能制造
产业分布较多,因此作为其上游产业的半导体产业大量聚集在珠三角
地区,D正确;接受港、澳地区的扩散,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支持,集
聚大量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但并不是大量半导体产
业在珠三角聚集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点睛】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
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的好处包括:
(1)有助于上下游企业都减少搜索原料产品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使产品
生产成本显著降低。(2)集群内企业为提高协作效率,对生产链分工细
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集聚使得厂商能够更稳
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比较容易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
及时了解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产业集聚产业集聚(4)集聚形成企
业集群,有助于提高谈判能力,能以较低的代价从政府及其他公共机
构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5)由于集聚体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和发展机会,会对外地相关人才产生磁场效应。集聚区内有大量拥有
各种专门技能的人才,这种优势可使企业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找
到合适的岗位人才,降低用人成本。
广东的海岸沙丘分布范围广,河流入海口旁侧多有分布。遥感影像显
示与1994年相比2019年广东大部分海岸风沙地貌已被人为改造,
保留下来的沙丘高度有所降低,沙丘分布范围减小。下图为广东海岸
风沙地貌分布图,箭头所指即为海岸风沙地貌具体分布地点。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25-
一河源
。市界
■岛
1南
23°-1“
tt
三
M角
21°-
0100200km
110°112°114°116"丁退芍g"
6.下列不是广东海岸风沙地貌形成的有利条件的是()
A.常年偏东风B.丰富的沙源
C.湿热的气候条件D.弧形的开阔海岸
7.结合材料,推测近几十年来广东海岸沙丘高度有所降低的原因可能
是()
①建设用地增加②植被覆盖增加③海岸降水增加④植被覆盖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6.C7.A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岸风沙地貌的形成需要有干旱的气候环境、丰
富的沙源、风的搬运等条件,广东湿热的气候条件,会增加沙子的粘
性,不易被风搬运至其他地区正确;常年固定风向和丰富的沙源,
利于沙子不断向固定方向移动,利于风沙地貌的形成,AB错误;弧形
的开阔海岸对风阻力较小,利于海岸风沙地貌的形成,D错误;故选
C。
【7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由于人为改造使沙丘高度降低和面积缩小。建设用地
增加会和沙丘争夺土地资源,导致沙丘面积缩小,①正确;植被覆盖
度增加,会增加风阻,降低沙丘的形成速度,在沙丘不断侵蚀与堆积
的动态平衡之下,植树造林会造成沙丘的沙源得不到及时补充,同时
侵蚀又在时刻发生,所以沙丘会发生明显的退化现象,②正确;海岸
降水增加不是人为原因,③错误;植被减少会促使沙丘面积扩大,④
错误;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风沙地貌又称风成地貌,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
积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主要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干旱地区,
由于物理风化强烈,降水量极小,蒸发量很大,地表水贫乏,植被稀
少,沙质地表裸露,风力作用活跃,风沙地貌最为发育,也最为普遍。
在半干旱区和大陆冰川外缘,甚至在植被稀少的沙质海岸、湖岸和河
岸,也可形成风沙地貌。
秦岭山地积雪,是汉江流域和渭河流域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来源。下表
为秦岭南北不同分区积雪日数变化统计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关汉大
积雪中江巴
秦岭山地
日数平谷山
原地区
49
年
11.0••
日
66
)
3
1100112°114°1
28
••
44
8.下列符合2010-2019年情况的是()
A.秦岭山地不容易出现极端降雪天气B.秦岭山地积雪日数低于汉
江谷地
C.汉江谷地积雪日数下降幅度最大D.大巴山区积雪日数下降幅度
最大
9.与秦岭山地相比,汉江谷地积雪日数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地形地势C.纬度位置D.地面反射
【答案】8,C9.B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材料秦岭山地积雪日数年际变化较大,易出现极端降雪天数从错
误;秦岭山地积雪日数高于汉江谷地,B错误;2010-2019年关中平
原积雪天数由4.7天减小为2.4天,秦岭山地由13.2天减少为6.8天,
汉江谷地由6.7天减少为2.4天,大巴山区由14.9天减少为8.4天,
汉江谷地下降幅度最大,C正确;D错误,该题选Co
【9题详解】
根据表格汉江谷地积雪日数少于秦岭山地,冬季,南下冷空气受秦岭
山地阻挡,秦岭南坡受下沉气流增温影响,汉江谷地冬季温度较高,
不易产生积雪,B正确;积雪日数主要取决于冬季气温以及降水,两
地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相差不大,对积雪日数的影响较小;地面反射
和地面覆盖物有关,两地地面覆盖物没有明显差异,所以对其积雪天
数的影响较小,ACD错误,该题选B。
【点睛】地势高低对气候的影响:根据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在同
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
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
地形起伏对山地气候的影响:山地上随着高度的增加,日照增强,气
温降低,气压减低,降水在达到最大降水带以前不断增加,但超过这
一高度即减少,在高山顶上还有冰雪覆盖,从而形成山地的垂直气候
分布。地形起伏对山脉两侧气候的影响:高耸的山脉往往成为低层空
气流动运行的障碍,它可以阻滞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来的暖空气又可使
气流的水份大大损耗,在山脉两侧高大的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
下图为贵州高原北部的旺草盆地内芙蓉江阶地剖面图,盆地内有四级
阶地(T1-T4),阶地上分布着一定的堆积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3
°1E、T4
720-金
0100m
附砾石层真晒聘E通
660」底基岩
至T4阶地上沉积层的年龄变应特点()
10.据材料判断T1
A.T1至T4年龄变新
B.T1至T4年龄变老
C.T1至T4年龄先变新再变老
D.T1至T4年龄先变老再变新
11.从现代芙蓉江河床的特点可以看出目前河床()
A.由侵蚀转为沉积B.以侧蚀为主,形成槽型河床
C.比较稳定D.下切侵蚀仍在持续进行
【答案】10.B11.D
【解析】
【10题详解】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
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
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据图可
知:T1为基座阶地,阶地面海拔约680m,拔河高度10-12m,
上部为厚约2m的阶地沉积物。T2阶地海拔约690m,拔河高度约
20m,主要为堆积阶地,阶地下部见大量磨圆的粗大砾石。T3主要
为基座阶地,T3阶地面海拔约700m,拔河高度约30m,在观测
剖面上,砂泥质沉积物中见一厚约20cm的砾石层。T4阶地海拔大
约720m,拔河高度约50m,下部为砂泥质沉积物;中部为厚约0.5
m的砾石层,上部为厚约2m的砂泥质层,据此推测T1至T4阶地
上沉积层的年龄一直在变老,故选B。
[11题详解】
旺草盆地芙蓉江的四级阶地都显示强烈的侵蚀特征,T1、T3、T4阶
地均切割出厚度较大的坚硬基岩J2底部则沉积了粗大的砾石层,现
代芙蓉江河床裸露的基岩也表明下切侵蚀仍在持续进行,故选D。
【点睛】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
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
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
越老。
高黎贡山地处横断山区,当地孕育了极高的生物多样性,素有〃世界物
种基因库〃的美称。丰富的鸟类是高黎贡山地区极高生物多样性的典型
代表。下图为高黎贡山中段鸟类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高黎贡山中段鸟类最丰富的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A.湿性常绿阔叶林B.河谷稀树灌木草丛
寒温带针叶林D.高山草甸
13.高黎贡山1800米以下鸟类的物种数相对较少的原因可能有()
①降水丰富,湿度过大②人类活动干预多
③气候干燥,植被稀疏④众多食鸟性动物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4.高黎贡山中低海拔的鸟类物种数在冬季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
A.中低纬地区鸟类迁徙B.正处在鸟类繁殖时期
C.高海拔鸟类垂直迁徙D.冬季栖息地环境改善
【答案】12.A13.B14.C
【解析】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高黎贡山中段鸟类最丰富的地区在海拔2300-2800m左
右,此处位于横断山区,本身属于云贵高原,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
候,夏秋季降水丰富,并且受到地形抬升,地形雨较多,适合湿性常
绿阔叶林的生长,A正确。河谷稀树灌木草丛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干热
河谷,B错误。高黎贡山中段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难以形成寒温带,C错
误。高山草甸分布在海拔更高的地区,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由于海拔较低,人类活动较多,栖息地受到影响,并且河谷地区受下
沉气流影响,气候干燥,植被较少,难以给鸟类提供生存空间和食物,
②③正确,①错误。众多食鸟性动物不是主要原因,④错误。B正确,
ACD错误。故选瓦
【14题详解】
冬季低海拔地区温度适宜,高海拔鸟类为了寻找温度适宜的环境,垂
直迁徙到此处,C正确。中低纬地区温度较高,鸟类迁徙数量较少,A
错误。冬季并不是多数鸟类的繁殖时期,B错误。冬季栖息地环境改
善无法推断,D错误。故选B。
【点睛】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气候复杂
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水域环境复杂,水生生物丰富;地形复杂,
起伏大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
研究表明,河北白洋淀湿地地表水水位的控制因素包括河流补给、降
雨补给、生态补水、蒸散发、渗漏、下游放水等,地下水位动态变化
则与降雨入渗、地表水补给、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等因素有关。下图
为白洋淀地表水和地下水位动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导致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地表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降雨补给B.蒸散发、渗漏C.生态补水D.河流补给
16.为揭示浅层地下含水层对地表水位动态变化的影响,须排除农业
开采地下水和大气降雨的干扰,选择最合适监测数据的时段为()
A.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
B.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4月31日
C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6月31日
D.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
【答案】15.C16.A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2019年11月-2020年3月白洋淀地表水位升高,根据所学知
识河北白洋淀湿地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2019
年11月至2020年3月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小,所以该月份水位升
高的原因不是降雨和河流补给,AD错误;蒸散发、渗漏使地表径流减
少,B错误;冬春季节,白洋淀流域降水少,地表径流少,春季气温回
升快,蒸发量大,为维持白洋淀水位,保护周围生态环境,所以实施
生态补水,C正确,该题选Co
【16题详解】
白洋淀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降水多,2020年5月1日至
2020年6月31日以及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地下
水易受大气降雨的影响,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4月31日春季
农业需水量大,农业开采用水多,BCD错误;2019年12月1日至
2020年1月31日降水少,农业用水量少,最合适检测,A正确,所
以该题选Ao
【点睛】生态补水对白洋淀的作用:缓解湖区水资源紧张局面,满足
新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避免地下水超采造成地面沉降,有利于城
市建设;改善白洋淀及湖区生态环境,提高宜居程度,提升新区的竞
争力等。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企业积极参与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受港
口货运集装箱启发,本次世界杯多个球场建设采用预制集装箱和使用
模块化原件制造可拆卸看台、零售摊位等。由中国铁建承建的卢塞尔
体育馆位于多哈北部的卢塞尔新城,这座城市是这个国家计划从单一
能源出口的经济结构向多元产业转型的实践,它将被打造成一座有品
位、有创意、有科技感的未来之城。左图为卡塔尔位置图,右图为卢
塞尔体育馆。
51°E
港
口
城
市
国
界
线
25ON
(1)简述卢塞尔体育馆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
(2)说出采用预制集装箱和使用模块化原件建设球场的优势。
(3)指出卢塞尔新城建设对加快卡塔尔向多元化经济转型的作用。
【答案】(1)海外疫情、高温高湿、工艺复杂等难题
(2)速度快,节省时间;提高工效;减少材料消耗;受季节影响小
(3)卢塞尔新城建设可以加快工业化进程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
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高科技产业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卢塞尔体育馆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该区域的自然环
境、经济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图文获取信息、运用所学地理知识
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卢塞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炎
热干燥,在卢塞尔体育馆工程建设中,会遇到高温高湿的情况,不利
于建设人员施工;其次2022年新冠疫情仍旧严重,不利于施工;卢
塞尔体育馆建设工艺复杂,建设难度大。
【小问2详解】
根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卢塞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炎
热干燥,采用预制集装箱和使用模块化原件建设球场可以节省时间,
提高工效,减少材料消耗,并且受季节影响小,而传统的建设方式会
受到天气影响,耽误施工进度。
【小问3详解】
根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卢塞尔新城它将被打造成一座有品位、
有创意、有科技感的未来之城,说明卢塞尔新城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同时卢塞尔新城建设可
以加快工业化进程。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豆是重要的农产品资源,压榨行业是大豆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大
豆压榨产出豆粕和豆油,二者产出比例分别为80%和18%,豆粕主要
用于畜禽的饲养。美国和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也是主要
的大豆压榨国。中国自1996年以来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成为全球
最大的大豆压榨国,大豆进口主要集中于美国、巴西,沿海港口城市
成为大豆压榨企业的主要聚集地。下图示意美国、巴西、中国大豆压
榨企业空间布局形态对比。
。原材料聚集区《二>市场需求区
(1)说明美国、巴西的大豆压榨企业原料和市场空间重合度高的原因。
(2)指出我国沿海地区的大豆压榨企业的扩散特点并推测原因。
(3)大豆的进口区域集中会给我国大豆市场带来风险,请你为降低该
风险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美国、巴西大豆产量大;大豆产区是主要的畜牧养殖区;
大豆压榨企业在大豆原料产区布局可以降低原料和产品运输费用。
(2)向内陆地区扩散;向重要的运输线路扩散。原因:近些年来内陆
省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豆粕市场需求大;大豆产品中豆粕比重大,
货物运输量大;大豆压榨企业向豆粕消费市场(即内陆省份)扩散,
及靠近重要的交通线路,可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3)加大本地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大豆单产;提高农业生
产的机械化水平,增加经济效益;政策支持,保障本国大豆的产量;
加大对国外其它生产地的投资(培育国外大豆生产企业),以弥补国
内生产的不足;拓展进口渠道,使原料供给多元化,降低大豆进口风
险和对少数国家的依存度。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美国、巴西、中国大豆压榨〃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分散及原因、工业集聚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
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埋实践力的地埋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和巴西大豆产量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
读美国、巴西、中国大豆压榨企业空间布局形态对比示意图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大豆产区主要分布在畜牧养殖区;大豆压榨企业对大豆
的需求量大,且大豆压榨企业的产品主要用于畜禽的饲养,所以在大
豆原料产区布局可以降低原料和产品运输费用。
【小问2详解】
读美国、巴西、中国大豆压榨企业空间布局形态对比示意图可知,我
国沿海地区的大豆压榨企业由东部地区向内陆的中部和西部地区扩散;
从东部沿海向重要的运输线路设施扩散。原因: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内
陆省份的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对豆粕的需求量大;根据材料
〃大豆压榨产出豆粕和豆油,二者产出比例分别为80%和18%〃可知,
大豆压榨产品中豆粕比重大,导致货物运输量大为了提高运输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大豆压榨企业向内陆省份的豆粕消费市场和重要的交
通线路扩散。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大豆压榨企业的原料在美国和巴西的进口量大,
为了降低风险,可以加大本地农业科技投入,培育高产的优良品种,
提高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加快工业发展,为农业生产机械化提供保障,
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加强国家的政策支持,为本国大豆的
生产量提供保障;对国外其它生产地进行投资建设企业,弥补国内生
产不足的问题;开拓新的进口渠道,形成多元化的原料供给,降低对
少数国家的依存度。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纳斯湖位于阿尔泰山西南侧,喀纳斯河上游流域,是我国水量第三
大淡水湖。该湖湖面风力较大,东西方向的大风经过下湖口时,就会
沿着喀纳斯河谷,一路向北吹来。喀纳斯河谷内部发育有典型的冰川
地貌,湖口由粗细不同的冰硬石块、砂与粘土等物质。在喀纳斯湖最
北端的入湖口的湖面上,有一条浮动逆流而上、长达千米的由枯木堆
成的长堤是喀纳斯湖奇观之一。左图示意喀纳斯湖的局部区域图,右
图是该地卫星图。
50001
4000
是3000
S2000
J000)
o1
,|MWtt|o,河港、湖泊
-49°N
,绳专旦与空房
(1赠纳斯湖的形成与冰川有着密切关联推测冰川对其形成的影响。
(2)简析喀纳斯湖入湖口附近形成枯木长堤的原因。
(3)预测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喀纳斯湖可能产生的变化。
【答案】(1)冰川侵蚀地表塑造了湖盆形态;冰川融化后,冰磺物堵
塞沟谷形成堰塞湖;冰川融水汇聚,形成湖泊。
(2)洪水季节,河水将上游大量的枯木携带漂入湖泊;强劲的谷风由
南向北至宽阔的喀纳斯湖;将漂入湖水中的浮木推动着逆流上漂,枯
木逐渐在入湖口汇聚形成。
(3)湖泊湖口由冰磺物堵塞而成,稳定性较差:气候持续变暖导致一
定时期内冰川融水增加,湖泊水量增大;湖泊面积扩大,水位抬高;
可能会冲毁堰体,导致湖泊面积减少甚至消失。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喀纳斯湖形成及其自然地理特征为材料设置试题,
涉及自然环境整体性、全球气候变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
应用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喀纳斯河谷内部发育有典型的冰川地貌,冰川侵蚀地
表塑造了湖盆形态;随着全球气温变化,冰川融化,冰川创蚀携带的
大量冰磺物堵塞沟谷形成堰塞湖,冰川融化后水量汇聚,形成湖泊。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喀纳斯湖入湖口附近形成一条长长的枯木长堤,枯木
来自于上游地区,洪水季节,河水水量增加,将上游大量的枯木携带
漂入湖泊;同时该湖泊风力较大,一路向北吹来,带动枯木流动,将
漂入湖水中的浮木推动着逆流上漂,枯木逐渐在入湖口汇聚形成。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增加,湖泊水量赠大,湖
泊面积扩大,水位抬升;同时,冰川融化导致湖泊湖口由冰磺物堵塞
而成,稳定性较差;水位的升高也有可能导致冲毁堰体,导致湖泊面
积减少甚至消失。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模拟测试(一)地理
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
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
卡右上角的“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
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
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幼,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
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济州岛位于朝鲜半岛南部,广泛分布玄武熔岩,土壤渗透性强,以旱
田为主,当地农民在旱田多种植柑橘。近年来,济州岛柑橘种植园范
围不断扩大,且呈现〃由北向南、由下向上”的发展趋势。如图示意济州
岛柑橘园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济州岛南部柑橘林相比,岛屿北部柑橘林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洪涝B.冻害C.台风D.高温
2.近年来,济州岛南部柑橘种植区能从海拔100米以下地区逐渐扩
展到海拔200米左右地区,主要得益于改善其()
A.热量B.土壤C.水源D.光照
【答案】1.B2.C
【解析】
[1题详解】
南部地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北部更多,更易发生洪涝灾害,
A错误;济州岛主要盛行西北一东南季风。冬季,西北季风带来的冷
空气对岛屿北部柑橘林影响较大,而由于山地阻挡,南部柑橘林受冷
空气的影响较小,故与岛屿南部相比,北部柑橘林面临的主要自然灾
害是冻害,B正确;南部地区东南季风迎风坡,更易受到台风的破坏,
C错误;南北纬度差异小,海拔差异较小,均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夏
季温度差异较小,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海扳100与海拔200米地区热量、土壤、光照差异较小,A、B、D错
误;岛屿水源条件较为短缺,海拔200米左右地区地处山区坡地,蓄
水条件差,只有水源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才能在海拔较高的坡地发展
柑橘生产。200米左右地区与100米以下地区的气温差异不大,故热
量不是主要因素,C正确。故选Co
【点睛】20世纪70年代后,济州岛进行了大型水库、水井、水管道
建设,伴随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促进柑橘种植条件的完善。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羊毛衫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多年发
展,已形成纺纱一编织一印染一辅料生产一机械制造一检测一售后一
物流等完整产业链,成为我国针织市场产业度最高的特色产业基地,
羊毛衫销量占全国75%。近年来,濮院镇采用了''飞地抱团〃发展模式,
即由桐乡本地的经济薄弱村与当地大型羊毛衫企业共同开发建设产业
园,村庄以土地为股资参与利益分红,在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同时,
也保障了羊毛衫产业持续壮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濮院镇羊毛衫产业发展初期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廉价B.原料丰富C.产业链完备D.技术水平高
4.对羊毛衫企业来说,〃飞地抱团〃发展模式主要克服了产业发展过程
中的()
A.资金压力B.用地压力C.市场压力D.环保压力
【答案】3.A4.B
【解析】
【3题详解】
羊毛衫产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
革开放,内陆地区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东部沿海地区,凭借丰富而廉
价的劳动力优势,濮院镇羊毛衫产业迅速发展,A正确;当地位于东
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不产羊毛,原料主要依靠从外地运入,B错
误;发展初期技术水平不高,产业链不完善,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结合材料,经济薄弱村提供羊毛衫企业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以土地
作为股资参与分红,因此〃飞地抱团〃发展模式主要克服了产业发展过
程中的用地压力,B正确;经济薄弱村并不能为产业减轻资金和市场
压力,AC错误;羊毛衫企业本身基本不产生污染,环保压力较小,D
错误。故选B。
【点睛】工业区位因素包括原料、燃料、水源、土地、市场、交通、劳
动力、技术、工业基础等
在不改变城市现状空间结构条件下,城市实际通勤距离与通过置换通
勤者的职住地位置而得到的理论最小通勤距离之间的差值叫作过剩通
勤。下表示意广州与欧美部分城市过剩通勤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实际通勤距离/km理论最小通勤距离/km
费城7.212.36
夏洛特7.694.09
利物浦4.82.2
广州5.21.23
5.上表所示城市中,过剩通勤率最低的是()
A.费城B.夏洛特C.利物浦D,广州
6.近年来,广州的过剩通勤率不断提高,主要是因为()
①地铁通车里程延长②交通拥堵加剧③城市建成区扩大④人口增速减
慢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5.B6.A
【解析】
【5题详解】
过剩通勤率是实际通勤距离与理论最小通勤距离的差值与实际通勤距
离的比值,计算公式为:过剩通勤率二(实际通勤距离・理论最小通
勤距离)/实际通勤距离x100%。通过计算得知,过剩通勤率费城约
67%,夏洛特约47%,利物浦约54%,广州约76%。B正确ACD错
误。故答案为B。
【6题详解】
过剩通勤率提高,即实际通勤距离与理论最小通勤距离之间的差值在
不断扩大,反映了市民通勤距离不断延长,主要是因为地铁通车里程
的延长,降低了通勤时间成本,从而使得远距离通勤越来越多,①正
确;同时,城市建成区的扩大,也为远距离通勤提供了条件,③正确。
交通拥堵加剧、人口增速减慢都可能使人口向城市中心居住,导致实
际通勤距离缩短,可能导致过剩通勤率下降,②④错误。故A正确BCD
错误。故答案选A。
【点睛】过剩通勤是城市实际通勤与通过改变通勤者职住地位置而得
到的理论最小通勤之间的差值(在不改变城市空间结构现状条件下)。
过剩通勤率二(实际平均通勤距离一理论最小通勤距离)/实际平均通
勤距离x100%。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
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二在光伏发电系统生命周
期中,一方面产生碳排放,一方面又实现碳减排和碳吸收,从而达到
〃碳中和〃。下图示意光伏发电景观和光伏发电系统〃碳中和〃实现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碳中和”
碳排放碳减排和碳吸收
设备制造清洁能源生产
电站建设光伏场植被固碳
7.为提高发电效率,戈壁地区须不定期用清水清洗光伏板表面的尘埃。
戈壁滩光伏电站建成后对当地植被生长的有利影响体现在()
①降低土壤盐渍化②提高地表温度③提高光照效果④补充植被水源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8.下列地区中,光伏发电系统自身实现〃碳中和〃所需时间最短的是()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D.山东丘陵
【答案】7.C8.A
【解析】
【7题详解】
清洗光伏面板需要用清水,为植被生长补充了部分水源,④正确;电
站建成后遮荫作用显著,蒸发减弱,降低了土壤盐渍化程度,促进了
植被生长,没有提高地温,①正确②③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8题详解】
根据材料和右图可知,在光伏发电系统生命周期中,一方面因设备建
造和电站建设产生碳排放,另一方面又通过清洁能源生产和光伏场植
被固碳实现碳减排和碳吸收,从而相互抵消,达到"碳中和"。光伏场的
植被覆盖率较低,植被固碳作用不明显。四个地区中,柴达木盆地地
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故光伏发电效率高,清洁能
源生产量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抵消因设备制造和电站建设产生的碳
排放,光伏发电系统自身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最短。故正确答案为A。
【点睛】光伏发电的优缺点:(1)优点: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大有前途的
新型电源,具有永久性、清洁性和灵活性三大优点。太阳能光伏发电
与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相比,太阳能电池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太阳能
电池可以大中小并举,大到百万千瓦的中型电站,小到只供一户用电
的独立太阳能发电系统,这些特点是其他电源无法比拟的。(2)缺点:
①能量密度低。太阳能的利用实际上是低密度能量的收集、利用。②
占地面积大。③转换效率低。④间歇性工作。在地球表面,光伏发电
系统只能在白天发电,晚上不能发电,这与人们的用电需求不符。⑤
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大。光伏发电系统只有应用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
地区,其效果才会好。⑥系统成本高。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效率较
低,到目前为止,光伏发电的成本仍然是其他常规发电方式(如火力和
水力发电)的几倍,这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因素。⑦晶体硅电池
的制造过程高污染、高能耗。
我国城市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城市选择在高铁站周边进行开发建设。
集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
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是实现高铁站房与城市一体化开发的常见规划
方案。基于高铁站周边的空间分区,有学者提出高铁站片区三种空间
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w例口”化成广场X口住宅区■商受K
9.通过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实现高铁站房与城市一体化开发()
A.主要体现在集聚型模式B.主要体现在轴线型模式
C.主要体现在指廊型模式D.在三种模式体现程度相当
10.从指廊型模式判断,各类功能区之间存在()
A.地位均等性B.等级差异性C.对称放射性D.空间交融性
【答案】9.A10.D
【解析】
【9题详解】
由图可知,只有集聚型空间模式高铁站处于商业区内,而非绿化广场
内。集聚型空间模式是高铁片区站城完美结合的模式,模糊了铁路与
城市的界限,通过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将城市功能与站房进行一体化开
发,主要商业、办公、文化等功能围绕车站形成空间集聚,可能楼下
是站房,楼上是写字楼。A正确;由图可知其他两个都不能实现高铁
站房与城市一体化开发,BCD错误。故答案选A。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指廊型模式不同功能区相互交融,D正确;没有明显的对
称性,B错误;各类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异性,但地位也不
是均等的,AC错误。故答案选D。
【点睛】高铁站片区的类型,需要从高铁站所在区域、城市等级和在
城市中的区位条件综合来看。高铁站的区域属性,首先看城市所在区
域和所在城市群的等级大小,然后看距离中心城市的距离,距离中心
城市1小时或半小时高铁车程,高铁经济的发展潜力较大。对于远离
经济发达地区的高铁站片区,高铁只是纯粹缩短了中长途旅行时间,
无法直接承担大城市的溢出效益,高铁效应更多体现在旅游服务的空
间拓展上。
海岸沙丘高于平均高潮位,而风暴潮可以将碎屑物搬运到海岸沙丘之
上,形成沙丘砂和风暴潮沉积物互层的剖面。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
江平镇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主要盛行东北风,台风登陆期
间,易出现风暴潮增水。江平镇沿海沙丘广布(下图),在多个采样
剖面中观测到风暴潮沉积物,其中巫头剖面风暴潮沉积物最多。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11.巫头剖面的风暴潮沉积物最多,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保存较好B.沙丘低矮,利于沉积
C.接近湾顶,潮位较高D.迎风一侧,风高浪大
12.与沙丘砂相比,风暴潮沉积物()
A.平均粒径较小B.磨圆度较高C.分选性较好D.含有海洋动物
碎屑
【答案】11.C12.D
【解析】
【11题详解】
通常情况下,沙丘不会被高潮位淹没,因此一般都保存较好,与距海
较远关系不大,A错误。无法判断不同地点沙丘高矮,B错误。涌入湾
内的风暴潮随着海湾收窄,潮势逐渐增强,潮位推高,C正确。盛行
东北风,并不位于迎风一侧,D错误。故答案为C。
【12题详解】
风暴潮沉积物形成的动力较强,突发性强,平均粒径较大、磨圆度较
低、分选性较差,但来自海洋,可能含有部分海洋生物的碎屑。D正
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点睛】风暴沉积是指由风暴潮掀起陆架上的沉积物,及由风暴潮的
离岸流搅起海滩沙,形成向海方向流动的异重流,当风暴减弱时,在
风暴浪基面与正常浪基面之间下形成的沉积物。
植物性状是指植物在演化过程中采用特定的生态策略来实现生存效率
的最大化,从而产生的一系列植物属性,如叶片大小、枝干形态等。
性状变异能提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云贵高原某喀斯特天坑因环境
封闭,形成独特的小气候,与坑外地表相比具有更丰富的植物多样性。
某团队在该天坑不同坡向布设样带调查植被性状的变异程度。下图示
意该天坑样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天坑上部边界
_・.-・.天坑中部边界
——天坑下部边界
3-陡崖
匚二]样带
13.植被类型最丰富的是()
A.样带甲B.样带乙C.样带丙D.样带丁
14.样带甲的植被叶片普遍偏厚,主要为了适应()
A.强烈光照B.夜间冷害C.异常高温D.干旱缺水
【答案】13.D14.D
【解析】
【13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不易储存,水分是制约植被生存的重要因素。样带
甲和乙位于阳坡,蒸发旺,水分条件差,植被较少,AB错误;样带丁
地处阴坡,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且坡度较缓,利于水分的储存。
与丙相比,丁还经过一小段陡崖,有崖面植被,类型更丰富,C错误,
D正确,故选>
【14题详解】
样带甲地处阳坡,且坡度大,不易储水,且土层浅薄,土壤缺水,叶
片较厚能够储存水分,抵御干旱,D正确;叶片薄厚和光照无关,A错
误;该地位于云贵高原,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故不会出现异常高温,
夜晚温和,不易受冷害影响,BC错误。故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大多发育于石灰岩广布的地区,喀斯特作用主要
指溶解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溶蚀和淀积的过程,
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和水的溶蚀力、流动性的强弱,决定了喀斯特
地貌发育的程度。
鲁珀特王子港和丘吉尔港均为加拿大北方港口,两者的服务范围和贸
易对象有明显差别。近年来,鲁珀特王子港在加拿大港口体系中发展
较快,已成为加拿大第三大集装箱港口。下图示意鲁珀特王子港和丘
吉尔港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丘吉尔港相比,鲁珀特王子港更容易受到的威胁是()
①风暴潮②流冰③干旱④海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鲁珀特王子港在加拿大港口体系中发展较快,主要得益于()
A.海岸山脉的矿产储量较大B.气候变暖肮行时间延长
C.加拿大西部沿海人口稠密D.亚太地区经贸往来密切
【答案】15.B16.D
【解析】
15题详解】
鲁珀特王子港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地带,较易受到风暴潮的影响,①
正确。鲁珀特王子港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不易形成流冰,②错误。
西风迎风地带降水量较大,③错误。阿拉斯加暖流流向较高的纬度,
水温显著高于气温,能够形成蒸发雾,④正确。综前所述A、C、D错
误,B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16题详解】
海岸山脉木材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在落基山脉地区,A错误;珀
特王子港受暖流影响,全年不冻,B错误;加拿大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C错误;鲁珀特王子港直面太平洋,面向亚太地区的市场。亚太地区
经贸繁荣,与加拿大贸易往来频繁,港口吞吐量较大。故正确答案为
De
【点睛】海雾的形成:1、中低纬度的洋面,由于太阳辐射较强,海水
蒸发较为旺盛,天气具有暖湿的特点。寒流流经的时候,会导致近洋
面的气温下降,随着气温下降,空气中水汽就会凝结,形成海雾。2、
中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暖流流经的时候,由于暖
流温度较高,海水蒸发较强,进入泠空气中的水汽多,受泠空气降温
的影响,空气中的水汽也就会凝结,形成海雾。3、寒暖流交汇处。
气温下降,空气中水汽就会凝结,形成海雾。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间作是指在同一块耕地上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海南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超过50万公顷,橡胶树生长发育大致分为幼
龄树阶段(1~3年)、中龄树阶段(4~15年)、老龄树阶段(16~30
年)。一直以来,海南橡胶林林下间作主要在幼龄树阶段。金花茶属
常绿灌木,野生金花茶稀缺珍贵,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享有〃植物界
大熊猫〃和〃茶族皇后〃的美誉。因金花茶种植区域受限,人工种植的金
花茶供不应求。近年来,海南开始在橡胶林下间作金花茶。下表示意
橡胶林与金花茶的主要生长特点。
类±
光照气温降水病虫害
型壤
喜湿,
年降水喜
橡喜热,气温低主要是白粉
高大喜光,林量酸
胶于病集中在2
卜萌敝度局)>1150而寸
林-5℃会死亡-4月
mm以酸
上
喜
金矮小喜阴,荫喜热怕寒,气喜湿,较少,采收
酸
花蔽度低于5温低于-5.5℃年降水期在10-12
而寸
茶0%会死亡会死亡量月
酸
>1000
mm以
上
(1)与中老龄树相比,简述海南橡胶林林下间作主要在幼龄树阶段的
原因。
(2)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海南橡胶林下间作金花茶的合理性。
(3)简析海南橡胶林下间作金花茶模式对野生金花茶的主要保护作用。
【答案】(1)与橡胶林中老龄树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