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节
身体的防卫
【同步练习-解析】
一、选择题
1.(2022·杭州一模)如图所示,甲、乙和丙为由细菌A引起的传染病在流行期间的三类
人群,①②③表示三类人群的转变途径;其中甲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乙和丙是健康人,
与乙相比,丙体内含有该传染病相应的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A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B.甲是该传染病的病原体
C.丙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①可以是接种该传染病的疫苗
【答案】D
【解析】A.细菌A是该传染病的病原体,A错误。
B.甲是该传染病的患者,属于传染源,B错误。
C.丙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与乙相比,丙体内含有该病相应抗体,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使易感者体
内产生该传染病的抗体,D正确。
2.如图是小科在学完人体免疫系统后绘制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特异性免疫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
C.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D.预防接种可以增强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甲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人体中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第1页共18页.
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
B.由图可知丙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
线,B错误。
C.丁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C正
确。
D.预防接种可以增强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错误。
3.我国是步上为数不多的研制出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国家,接种疫苗能有效防止感染传染
病。以下对接种的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
【答案】B
【解析】疫苗是由病原体病毒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
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抵抗病原体的抗体,
因此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
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
4.新冠疫苗研制的技术路线很多,其中一种路线称为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将新冠病毒中提
取的S蛋白植入流感病毒中制成,可起到既防流感又防新冠的一石二鸟作用,需要接种两
次。下列关于这种疫苗说法正确的是()
A.作为载体的流感病毒需要灭活
B.S蛋白是一种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
C.接种两次的目的是增加疫苗在人体内的复制
D.这种免疫属于人工被动免疫
【答案】B
【解析】A.科研攻关组布局了病毒的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
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这样五条技术路线,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属于减毒流感病毒载
体疫苗,作为载体的流感病毒不需要灭活,错误。
B.由题意可知,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发挥抗原作用依赖在宿主细胞质中合成的S蛋白,正
确。
C.免疫预防是根据特异性免疫原理,采用人工方法将抗原(疫苗、类毒素等)制成各种
制剂,接种于人体,使其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达到预防某些疾病,多次注射是为了提高
第2页共18页.
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错误。
D.人工主动免疫是指让机体自己产生免疫,一般注射抗原性物质比如灭活的病毒或者灭
活的细菌,让机体自己产生抗体,作用时间较长;而人工被动免疫是指给机体直接注射抗
体,让机体有暂时的免疫能力,作用时间较短。这种免疫属于主动免疫,错误。
5.(2021·宁波一模)2021年2月,俄罗斯发现7人感染了H5N8禽流感病毒,这是全球
首次发现人感染该型禽流感病毒。帕拉米韦是一种新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临床试验证明
其对治疗各型流感均具有一定疗效。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H5N8禽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
B.从免疫角度而言,进入人体的H5N8禽流感病毒属于抗原
C.为预防传染病,对H5N8禽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耐药性病毒的大量出现,是药物对病毒进行了自然选择
【答案】C
【解析】A.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
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A正确。
B.从免疫的角度分析,H5N8禽流感病毒能使人产生免疫反应,属于抗原,故B正确。
C.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对H5N8禽
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故C错误。
D.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病毒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
性弱。使用药物时,把抗药性弱的病毒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病毒活下
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病毒,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
弱,在使用药物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病毒杀死,抗药性强的病毒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
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大多是抗药性强的病毒。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耐药性病
毒的大量出现,其原因是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正确。
6.(2021·嘉兴二模)为了进一步控制新冠疫情,我国稳步推进新冠疫苗的注射工作。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疫病毒属于传染源
B.注射新冠疫苗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注射新冠疫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环节中的控制传染源
D.新冠疫苗属于抗原,能够在人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答案】D
第3页共18页.
【解析】A.新冠病毒会让人患病,属于病原体,不属于传染源,A不符合题意。
B.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都是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
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注射新冠疫苗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不属于非特异性
免疫,因为不是人生来就有的,B不符合题意。
C.注射新冠疫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环节中的保护易感人群,C不符合题意。
D.新冠疫苗能够在人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它属于抗原,D符合题意。
7.(2021·衢州三模)我国已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临床试验,疫苗进入人体后
()
A.作为抗体,引发人的免疫反应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T淋巴细胞产生抗原,消灭病原体
D.淋巴细胞在消灭病原体的同时,产生免疫记忆
【答案】D
【解析】A.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
体,因此疫苗属于抗原,故A错误。
B.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的蛋白质—抗体,来消
灭病菌,这种免疫具有专一性,属于特异性免疫,故B错误。
C.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故C错误。
D.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病原体,免疫细胞在消灭病原体
的同时,会产生免疫记忆,一旦真正的病毒进入人体,B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来抵抗
该病原体,从而消灭病毒,故D正确。
8.2021年初,我国全民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正式启动,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
效的措施之一、下列有关新冠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新型冠状病毒无需任何处理即可作为新冠疫苗
B.接种的新冠疫苗属于抗体,会刺激相应的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反应
C.新冠病毒含有特定的遗传物质核酸,可通过核酸检测甄别个体是否感染该病毒
D.接种新冠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带口罩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C
【解析】A.天然新型冠状病毒不能作为新冠疫苗,灭活的病原体才可以作为疫苗,A错
误。
第4页共18页.
B.接种的新冠疫苗属于抗原,会刺激相应的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抗体和记
忆细胞,故B错误。
C.病毒的核酸具有特异性,新冠病毒含有特定的核酸,可通过核酸检测甄别个体是否感
染该病毒,故C正确。
D.接种新冠疫苗和戴口罩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D错误。
9.H7N9型禽流感是由H7N9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该病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隔离治疗、观察,这种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
B.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该病的病原体
C.体内有乙肝抗体的人,不会患该传染病
D.若通过H7N9型禽流感疫苗预防该病,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D
【解析】A.对该病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隔离治疗、观察,这种措施是控制传染源,A错
误。
B.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B错误。
C.注射乙肝疫苗获得的免疫属特异性免疫,只能预防乙肝,不能预防H7N9禽流感,C错
误。
D.注射H7N9流感疫苗是产生抗体,后天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类型,D正确。
10.(2022·绍兴中考)2021年,人类首次将基因编辑后的猪肾脏移植到人体中,短期内
未出现强烈免疫反应,为人体器官的异种移植带来希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对移植器官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B.肾单位是人体的排泄器官,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C.若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管
D.从肾脏流回心脏的血液首先到达四个腔中的左心室
【答案】A
【解析】A.植入人体内的异体器官能够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相当于抗原,这种免疫反应
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
B.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B错误。
C.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
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
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因而在尿液中
第5页共18页.
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C错误。
D.从肾脏流回的血液首先经过肾静脉,到达下腔静脉,然后达到心脏的右心房,D错
误。
11.我国研制出某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实验得知该疫苗总剂量8μg为最佳剂量,为了
确定最佳接种方案,进一步进行了临床实验,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A2B1B2C1C2D1D2
接种试剂剂量疫苗8/4/4/4/
μg/
(针)生理盐水/8/4/4/4
第一针接种时间第0天第0天第0天第0天
第二针接种时间不接种第14天第21天第28天
14.282218.
相应抗体相对含量0169.5000
7.70
(注:A1、B1、C1、D1组分别接种该疫苗,A2、B2、C2、D2组分别接种生理盐水试
剂。)A.注射疫苗获得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该实验研究的唯一变量是疫苗接种次数
C.疫苗两次接种时间间隔28天的效果最佳
D.疫苗接种第二针后产生的抗体含量均明显高于接种第一针
【答案】D
【解析】A、从免疫角度分析此疫苗属于抗原,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
体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定的病原体或是异物起作用,所以注
射疫苗获得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有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次数和两次接种时间间隔,
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表中数据可知,疫苗两次接种时间间隔21天的效果最佳,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表中数据可知,疫苗接种第二针后产生的抗体含量均明显高于接种第一针,故选项
说法正确。
二、填空题
12.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爆发,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人
第6页共18页.
们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预防有了新的发现和研究。如图甲、乙、丙表示传染
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从免疫学角度来说是_______(选填“抗原”或“抗体”),
自从疫情以来,人们出门都戴口罩,这是为了切断图中的_______环节(选填“甲”、“乙”或
“丙”),从而遏制疫情扩散。
(2)对新冠肺炎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抗原乙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不能治疗病毒引起的疾病
【解析】(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会使人体发生免疫反应,因此从免疫学的角度
来说属于抗原。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人们
出门都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即图中的乙环节。
(2)对新冠肺炎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是: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引起的
疾病,不能治疗病毒引起的疾病。
13.(2022·温州二模)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1)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快递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建议收取快递时要戴
口罩并对快递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戴口罩、对快递消毒等措施属于
___________。
(2)3月25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指出“要继续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筑牢群防
群控防线”。新冠疫苗接种者体内能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新冠疫
苗属于___________。
(3)新冠病毒在繁殖的过程中出现如“德尔塔”、“奥密克戎”等毒株。“德尔塔”和“奥密克
戎”的传染性不同,这种在繁殖中出现个体差异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
【答案】切断传播途径抗原变异
【解析】(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戴口
罩、勤洗手等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2)接种用的疫苗是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
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从免疫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原。
第7页共18页.
(3)新冠病毒已经出现阿尔法毒株、贝塔毒株、伽玛毒株、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
这种在繁殖中出现个体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14.(2022·宁波二模)2021年8月浙江省教育厅发文本着“应接尽接”的要求,开启青少年
新冠疫苗第一针接种安排,实践和研究表明接种新冠疫苗对于防御新冠肺炎有一定的作
用。
(1)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属于___________(选填“抗原”或“抗体")。
(2)从预防传染病措施角度,接种疫苗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_。
【答案】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1)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注入
的疫苗属于抗原。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属
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15.(2022·丽水一模)2022年3月,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形势严峻。各地
要求大家非必要不外出。若签收快递,要做好消杀和个人防护,积极预防暴露和感染风
险。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_________;
(2)签收快递时要戴口罩,签收后要洗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
(3)接种新冠疫苗来能提高对新冠肺炎的抵抗力属于___________免疫(选填“特异性”或
“非特异性”)。
【答案】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特异性
【解析】(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角度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原体。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签收快递时要戴口
罩,签收后要洗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3)新冠疫苗是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从免疫类型看,接种新冠疫苗所获得的免疫
只针对新冠肺炎这种传染病,对其它疾病无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16.(2021·台州中考)世界各地陆续发现新的新冠病株、给疫情的防控带来一定难度。
(1)新病毒的出现是由于病毒在传播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新老病株间的这种性状差
异现象属于______(选填“变异”或“遗传”)
(2)我国目前陆续开展了新冠疫苗的注射。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抗
第8页共18页.
体,属于______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从传染病预防角度分析,该措施主
要是为了______。
【答案】变异特异性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1)亲子间出现性状差异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新病毒的出现是由于病毒
在传播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新老病株间的这种性状差异现象属于变异。
(2)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淋
巴细胞产生抗体,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这种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
人群。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7.(2022·舟山一模)早在11世纪,中国医生们就开始操纵免疫系统,他们将患有天花
的病人的疮痂磨碎,吹进其他人的鼻孔。这样通常能使这些人患上轻度天花,防止以后得
更严重的病,在18世纪,人们用干燥后的疮痂摩擦他们的皮肤,保护自己不再得病。这些
原始的做法引介到英国和美洲殖民地。1771和1772年,在一场天花传染中,一个叫
ZabdielBoylston的波士顿医生测试了他的一个想法。他的做法是:他把他6岁儿子和其他
285个人的皮肤擦破,将天花疮痂中的脓液擦到他们的伤口上,结果是在这一场天花传染
中,所有286人除了6个人以外都幸存下来。
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天花病毒属于______(选填“抗体”或“抗原”)
(2)实验方案的设计或实施都基于其假设。ZabdielBoylston的波士顿医生他把人的皮肤
擦破,将天花疮痂中的脓液擦到他们的伤口上,采用这样的做法去检验自己的想法(假
设)。他基于的想法(假设)是______。
(3)有人说,仅看“286人除了6个人以外都幸存下来”这一结果,还无法判断Zabdiel
Boylston的做法是否成功,若要正确判断是否成功,他的方案(做法)需要修改。你的建
议是______。
【答案】抗原用天花感染人能够提供免疫;弄破皮肤,天花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设置对照组:另外选择没有通过其他途径接触到天花的286人,不应用Zabdiel
Boylston方法,统计他们的存活率
【解析】(1)侵入人体的天花病毒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2)这个医生把他6岁儿子和其他285个人的皮肤擦破,将天花疮痂中的脓液擦到他们的
伤口上,使他们感染了天花病毒。结果是在这一场天花传染中,所有286人除了6个人以
第9页共18页.
外都幸存下来。这种做法基于的假设是用天花感染人能够提供免疫或弄破皮肤,天花可以
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3)实验应该遵循对照实验原则,应设置一组没有通过其他途径接触到天花的286人,不
应用ZabdielBoylston方法,统计他们的存活率。
18.2020年1月22日,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正式发布2019新型冠状病毒资源库。并
于发布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成功分离的我国第一株病毒毒种信
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引物和探针序列等中国国内首次发布的重要权威信息享服务。
你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十分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组成。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出门要戴口罩,不能进行聚集活动,这属于预防传染病
三措施中的______。
(3)在免疫学上,侵入人体的新型冠状病毒被称为______。
(4)已经康复的病人体内产生了相应抗体,不会再患该病,这属于______免疫。
【答案】遗传物质切断传播途径抗原特异性免疫
【解析】(1)“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十分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出门要戴口罩,不
能进行聚集活动,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因此新型冠状病毒在免疫
学上称为抗原。
(4)已康复的新冠肺炎病人体内产生了相应抗体,该抗体只对新型冠状病毒有免疫作用,
不会再患该病,但还可能患其它传染病,因此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19.(2022·台州中考)新冠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带有新冠病毒,能散播病原体。
(1)无症状感染者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___________。
(2)有些无症状感染者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免疫。该免疫方式属于
___________(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3)核酸检测能发现人体内有无新冠病毒。病毒中核酸的功能类似于DNA,具有控制生
命活动的作用,是病毒的___________物质。
【答案】传染源特异性遗传
【解析】(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称为传染源。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其体内有病
毒的感染,但是没有出现肺炎症状的人,从传染病流行方面分析,无症状感染者属于传染
第10页共18页.
源。
(3)有些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在抗原刺激下淋巴细胞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使人具有抵抗
此病的免疫力,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该免疫方式属于特异
性免疫。
(3)核酸检测能确定人体是否带有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病毒中核酸的功能类似于
DNA,具有控制生命活动的作用,是病毒的遗传物质。
20.(2022·衢州二模)在大家众志成城下,开化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1)下列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___;
A.通过核酸检测筛查病毒感染者,并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
B.坚持做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
C.坚持体育锻炼和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增强体质
(2)为了防疫,全县师生基本都免费接种了新冠疫苗。这种免疫方式属于________免疫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3)为确保在校师生的健康,每天放学后需对教室等区域用84消毒液杀菌消毒(主要成
分是次氯酸钠NaClO)。已知次氯酸钠一般通过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还生成水和一
种生活中调味的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B特异性2NaOH+Cl2=NaCl+NaClO+H2O
【解析】(1)A.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并发现病毒感染者,并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这在预
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
B.坚持做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
播途径。
C.坚持体育锻炼和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增强体质,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
感人群。
(2)接种新冠疫苗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毒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
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属于特异性免疫。
(3)根据题意可知,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水和生活中调味的盐(氯化
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
21.(2022·宁波中考)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宁波有赛龙舟习俗。
(1)赛龙舟时,二十余人各执一桨,随着比赛的发令枪响,立刻奋力划船,该反射是
___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第11页共18页.
(2)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运动员们大量出汗,来不及补充水分,肾脏中肾小管的
___________作用会增强。
(3)赛后要及时洗澡保持皮肤清洁,这是因为皮肤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维护身体健
康、预防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皮肤能够阻止病原体进入人体内部,这属于___________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条件重吸收非特异性
【解析】(1)赛龙舟时,二十余人各执一桨,随着比赛的发令枪响,立刻奋力划船,这是
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
(2)肾小管能重新吸收原尿中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少量无机盐。长时间的高强度运
动,运动员们大量出汗,来不及补充水分,肾脏中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会增强。
(3)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
物还有杀菌作用。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2.2020年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新冠疫情,至今已有上亿人感染新冠肺炎。
(1)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是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属于________(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2)新冠肺炎的全球爆发,说明传染病具有________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3)疫情期间各地学校实行“隔桌就餐”,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项措施属于
________;
(4)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中含有抗体,可以用于治疗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康复者体
内产生抗体的免疫反应属于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病原体传染切断传播途径特异性
【解析】(1)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是新冠病毒。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
生虫等生物新冠病毒属于病原体,新冠病毒是引起传染病的病毒,因此属于病原体。
(2)新冠肺炎的全球爆发,说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3)疫情期间各地学校实行“隔桌就餐”,该方法的作用是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减少
病原体感染健康人的机会,因此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项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中含有抗体,可以用于治疗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康复者体
内产生抗体的免疫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针对新冠病毒起作用,因
此它属于特异性免疫。
三、简答题
23.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第12页共18页.
核酸检测采集的样本中,若能匹配到新冠肺炎病毒的目的基因片段,则定义为阳性(+)
即核酸为阳性(携带者),若不能匹配到,则为阴性(-),即核酸为阴性(健康人)。
抗体检测:即检测血清中特定抗体IgM和IgG的含量共同判断。健康人被新冠病毒感染
后,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抵御病毒。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蛋白的抗体,常有IgM和
IgG两种。若IgM和IgG呈双阴性,则未曾感染;若IgM呈阳性,则近几天曾感染;若
IgG呈阳性(出现较晚),说明几周前曾感染过,且已获得免疫。
(1)新冠肺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对其进行识别和吞噬,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
______免疫;病毒进入人体内产生抗体IgM和IgG的免疫反应属于______;
(2)当前,各社区正积极开展新冠疫苗的普及注射,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属于______;
(3)在病毒的潜伏期,通过血清学检测无法检出抗体;通过核酸检测,能判断处于早期的
感染者。将核酸检测用于疾病的初筛,确保“不漏”;血清学检测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确
保“不错”。如下表是部分患者的检测结果(“+”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根据下表推测相应患者的患病情况:第2组患者______;第5组患者______。
血清学检测
组别核酸检测患病情况
IgM抗体IgG抗体
1++-感染早期
2+--?
3+++感染活跃期,但已产生持久免疫力的IgG抗体
4-++恢复期患者
5--+?
A.感染中晚期,或者再次感染病毒B.曾经感染过病毒,但体内病毒已被清除
C.感染早期,病毒处于潜伏期D.未感染过病毒
【答案】非特异性特异性抗原CB
【解析】(1)(2)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病毒或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相当于抗原,会刺激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3)第2组患者核酸检测为阳性,血清学检测不到抗体,IgM抗体和IgG抗体均显阴性,
说明感染早期,病毒处于潜伏期,故选C。第5组患者核酸检测为阴性,血清学检测到抗
体,IgM抗体呈阴性,IgG抗体呈显阳性,说明曾经感染过病毒但已经过了数周,IgM抗
第13页共18页.
体消失,但体内病毒已被清除。故选B。
24.(2021·杭州二模)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发的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COVID-19)IgM和IgG是在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的两种抗体,其产生及含量变化过程如图
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___________外壳和内部核酸组成。让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会
引起新冠肺炎。在潜伏期内不能检测到IgM和IgG,所以传染病防控要做到早发现、早报
告、早隔离、早治疗,就必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___________(填“抗体”或“核酸”)检测。
(2)接种疫苗可保护易感人群,若接种灭活的志愿者部发病且___________(填“IgM”或
“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则可初步判断该疫苗安全有效。理由是两种抗体中,该
抗体量多且存在时间长,上述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
疫。
【答案】蛋白质核酸IgG特异性
【解析】(1)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核酸组成;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
核酸中,因此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
(2)通过对照组IgM抗体的在体内的相对含量和接种疫苗的试验中人体内IgG抗体的相
对含量比较,接种疫苗的试验中产生的IgG抗体的含量高于对照组IgM抗体的含量,而且
在人体内存在的时间也长,由此,可初步判断该疫苗安全有效。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
属于特异性免疫。
25.2019年12月12日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在湖北省武汉市被发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传
染性疾病,主要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
第14页共18页.
2020年1月23日,武汉进行“封城”。
2020年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首株新冠肺炎病毒毒种。
2020年3月16日,由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
验;4月13日,中国新冠病毒疫苗进入Ⅱ期临床试验。
(1)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十分简单,它与细菌在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
A.能否繁殖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C.有无细胞结构D.是否含有遗传物质
(2)武汉紧急启动封城措施,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这种措
施属于___________。
(3)从免疫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属于___________。
【答案】C控制传染源抗原
【解析】(1)新型冠状病毒与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前者无细胞结构,后者
有细胞结构。故选C。
(2)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对感染者
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3)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苗
属于抗原。
26.目前,随着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国药集团的一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附条件上市,舟山
市稳步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18周岁(含)以上所有在舟人员均可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该
疫苗接种人群样本量涵盖了125个国籍,完成了阶段性保护率数据的评价,具有良好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角度分析,新冠疫苗属于______(选填“抗原”或“抗体”)打新冠疫苗是属于计
划免疫,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最佳措施,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属于______(选填“特异性免
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2)注射疫苗可以预防疾病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第15页共18页.
A.疫苗可直接杀死病原体
B.疫苗促使入体产生毒素,杀死病原体
C.疫苗促使人体产生与病原体作用的抗体
D.疫苗可固定病原体,有利白细胞吞噬病原体
(3)如图是疫苗受试者两次注射某种新冠疫苗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变化示意图,请你解释为
什么受试者需要第二次注射此疫苗?______
【答案】抗原特异性免疫C从图中可知当人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产生抗体和
到达抗体水平高峰的时间比初次明显提前,而且抗体水平也明显提高,持续时间也增长
【解析】(1)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新冠疫苗为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记忆
细胞。人的免疫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种类型,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
的抗体只对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
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
(2)(3)注射疫苗可以预防疾病,机理主要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提高
机体的免疫能力。故选C。从图中可知当人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产生抗体和到达抗体水
平高峰的时间比初次明显提前,而且抗体水平也明显提高,持续时间也增长。
27.2020年春节期间,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
病例,均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传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物陆运合同范文范本模板
- 物业管理的噪音与污染管理
- 我国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抑制NLRP3介导的滑膜细胞焦亡减轻膝骨关节炎
- 扩张法与Nagata法治疗小耳畸形的疗效对比分析
- 2025年岳麓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智能家居产品销售代理合同(2篇)
- 2025年外研衔接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服装购买合同协议书范本(2篇)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1《简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中小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现状及对策研究
- 亲子非暴力沟通培训讲座
- 保险投诉处理流程培训
- JJG 707-2014扭矩扳子行业标准
- 2025财年美国国防预算概览-美国国防部(英)
-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
- 《采暖空调节能技术》课件
- 游戏综合YY频道设计模板
- 中兴ZCTP 5GC高级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