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51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对罗马天主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评述不正确的是()A.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世俗权力,还控制着思想、文化。B.但在政治生活中,教皇必须服从国王的领导。C.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凌驾各国君主之上。D.天主教还占有大量的土地,居西欧封建社会的中心地位。2、对于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下列概括正确的是()A.顺利发展B.严重倒退C.停滞不前D.曲折前进3、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是()A.B.C.D.4、19、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颁布的法律不包括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5、以下对如图所反映历史主题的概括;最贴切的是()

A.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中国革命新模式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C.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6、每个时代都有着反映鲜明时代特色的流行语。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放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流行语的出现放映了()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B.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C.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进步D.“大跃进”时期浮夸风严重7、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8、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为了()A.夺取抗战的胜利B.商讨国内和平问题C.筹建新中国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9、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宗旨是()A.废除封建科举制度B.宣传资产阶级宪政思想C.培养外交,军事,科技等人才D.强化儒家传统文化教育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新中国成立事项。下列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关的()A.通过了《共同纲领》B.毛泽东当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C.改北京为北平作为新中国首都D.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1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B.五四运动中发挥先锋作用的是工人阶级C.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体现了五四运动的性质12、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关的是()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B.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D.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3、热血为信念而燃烧,看图完成下列各题:14、以下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有:()A.开国大典B.西藏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战争D.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15、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A.美国出兵侵略朝鲜B.朝鲜爆发内战C.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D.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16、你参加假期“红色之旅”目的地是中国共产党“一大”旧址,旅行社应带你去()A.杭州B.绍兴C.嘉兴D.上海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各项事业在曲折中发展,请你穿越时空亲眼见证我国时代的变迁。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中的内容。(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通过了《____》,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2)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会议制定并通过了《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作为战地记者来到抗美援朝战场,你会了解到用胸膛堵枪眼的____和宁肯烈火焚身也不暴露目标的____的英雄事迹。(4)你来到20世纪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现场会看到“铁人”____奋战的身影;同时在国防建设领域,你会了解到“两弹元勋”____的光辉事迹。(5)你来到1953年的中国,你会看到我国正准备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6)你来到1980年的中国福建,会看到____市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特区。1988年,我国设置了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____。18、“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中反映的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______(判断对错)19、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根据提示写出横线上方的内容。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告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______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______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基本解放;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______制度;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_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军。1953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______》,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20、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吴起镇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21、【题文】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朱德司令员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

错误:订正:2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23、“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描写的是哪个事件______。24、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20分)25、《伊利亚特》描述了希腊人如何战胜自然造成的险阻,赞美了希腊人的聪明与智慧;《奥德赛》描写了古代的特洛伊战争,赞美了希腊人的力量和勇敢。26、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可逾越的底线。()

。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辨析题(共1题,共4分)27、判断改错。

小明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后;写了以下的读书笔记,其中有五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1948年10月1日,首都30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刘少奇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0月1日成为我国的国庆纪念日。

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中共中央政策的感召下,1951年10月,新疆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评卷人得分六、材料题(共3题,共21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明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材料二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材料三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1)从材料一到材料三,说明了凤阳发展的什么趋势?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中所描述的现象?(

(3)历史上凤阳的转变说明了什么?29、从这首诗中你能体会到长征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

(4)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5)这一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罗马天主教会地位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项,罗马教皇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既是宗教领袖又是世俗权利的最高统治者,国王为了使自己的统治神圣化,经常请求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自己加冕。查理大帝就是这样做的。这种做法加强了封建国王与教会的联系,更意味着教权凌驾于主权之上。9世纪,教皇成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仲裁者。因此,在政治生活中又要必须服从国王的领导是错误的,B项错误,本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在西欧中世纪,人们相信世界上的一切权力都是上帝授予的,但在谁才是这个权力拥有者的问题上,意见却是大相径庭。国王和教会都想把这一大权据为己有,双方不断发生碰撞和摩擦。只是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西欧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壮大、资产阶级的兴起、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开展,教皇和罗马天王教皇的势力才逐渐衰落下去。2、D【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到1966年处于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探索有成功,比如八大指明正确的路线,分析国内的矛盾;也有挫折,比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由此可知,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是曲折前进,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十年探索。需要掌握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的史实的分析;从中得出特点。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十年探索,考查对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解析】D3、B【分析】略【解析】B4、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宪法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先后制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一批重要法律,初步建立起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所以ABC不符合题意;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1950年颁布的,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5、C【分析】该图很明显是台阶状图形。显示了中国在一个一个台阶的上升。从辛亥革命时期被压迫被奴役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实现了独立,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A;B、D三项都不能全面概括该图的主题。

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新中国革命发展史。

注意准确分析图片含义。【解析】C6、D【分析】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放卫星”;“全民炼钢”这些流行语的出现说明了“大跃进”时期浮夸风严重.“放卫星”即大幅度虚报农业产量;而“全民炼钢”也是为了提高不切实际的工业钢产量,这是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泛滥表现.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运动.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

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大跃进”中浮夸风泛滥,注意灵活认识“放卫星”、“全民炼钢”这两个关键词.【解析】D7、C【分析】略。

【解析】C8、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内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中心议题是筹建新中国,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工作。故选C。【解析】C9、C【分析】据题干“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宗旨是”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刚开始只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后来为了支持军事企业创办了民用企业,为了和外国交涉;为洋务运动培养人才,开办了新式学堂。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中创办学堂的目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洋务派还兴建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本题主要理解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工业、学堂等的主要目的。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解析】C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ABD【分析】略。

【解析】ABD11、ACD【分析】略【解析】ACD12、BCD【分析】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中国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与和平,不久之后,蒋介石就阴谋发动内战。

故选:BCD。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熟记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本题要求学生熟记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解析】BCD13、A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四五运动的准确识记。结合图片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6年清明节,北京上百万群众自发地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怒斥四人帮,被称为四五运动;四五运动虽然被镇压了下去,但是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故选。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解析】【答案】A;D14、BCD【分析】略【解析】BCD15、ACD【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进入抗美援朝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后,由于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并在中国边境进行一系列的侵略活动。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的安全。同时,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志愿军开赴朝鲜。故选ACD。【解析】ACD16、CD【分析】据所学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的最后一天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故选CD.

本题考查中共一大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解析】C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黄继光邱少云王进喜邓稼先资本主义工商业1956年厦门海南岛【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内容。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作为战地记者来到抗美援朝战场;你会了解到用胸膛堵枪眼的黄继光和宁肯烈火焚身也不暴露目标的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4)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创业英雄。你来到20世纪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现场会看到“铁人”王进喜奋战的身影;同时在国防建设领域;你会了解到“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光辉事迹。

(5)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你来到1953年的中国;你会看到我国正准备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6)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格局。你来到1980年的中国福建;会看到厦门市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特区。l988年,我国设置了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岛。

【点评】走向社会主义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走向社会主义之路·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走向社会主义之路·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抗美援朝;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三大改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对外开放的格局。18、略

【分析】材料中“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可知描述的是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运动。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与此同时全国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故答案为:√。

本题以打油诗为依托;考查大跃进运动的大炼钢铁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知识。【解析】√19、略

【分析】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告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51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1953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故答案为:

新民主主义;1951年;封建土地;彭德怀;《朝鲜停战协定》.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本题掌握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相关知识.【解析】新民主主义;1951;封建土地;彭德怀;朝鲜停战协定2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是在甘肃会宁会师不是吴起镇。考点:红军长征【解析】【答案】B21、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史实。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彭德怀。故本题表述错误。朱德应改为彭德怀。【解析】【答案】错误:朱德订正:彭德怀22、略

【分析】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把发展资本主义改为维护清朝统治.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知道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把发展资本主义改为维护清朝统治23、略

【分析】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故答案为:火烧圆明园.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解析】火烧圆明园24、略

【分析】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共产党坚决抗日。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七七事变标志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解析】×四、判断题(共2题,共20分)25、×【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文学作品内容的了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文学作品的了解26、√【分析】1987年,邓小平为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可逾越的底线。故本题正确,故选A。

【解析】A五、辨析题(共1题,共4分)27、①错误:1948年;改正:1949年;②错误:刘少奇;改正:毛泽东;③错误:中华民国;改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④错误:中国人民解放军;改正:中国人民志愿军;⑤错误:新疆;改正:西藏。【分析】【分析】①题文信息提示:1948年10月1日;隆重举行开国大典。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的开国大典,是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根据要求即可回答:错误:1948年;改正:1949年。②题文信息提示: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根据要求即可回答:错误:刘少奇;改正:毛泽东。③题文信息提示:新中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根据要求即可回答:错误:中华民国;改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④题文信息提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根据要求即可回答:错误:中国人民解放军;改正:中国人民志愿军。⑤题文信息提示:1951年10月,和平解放。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各民族大团结的实现。根据要求即可回答:错误:新疆;改正:西藏。

【点评】①此题通过材料考查新中国成立相关的知识点。②此题通过材料考查毛泽东相关的知识点。③此题通过材料考查新中国相关的知识点。④此题通过材料考查中国人民志愿军相关的知识点。⑤此题通过材料考查西藏相关的知识点。六、材料题(共3题,共21分)28、略

【分析】(1)本题考查凤阳发展的趋势。根据本题的材料一到材料三内容可知,说明安徽的凤阳从落后走向繁荣的趋势。(2)本题考查凤阳变化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的凤阳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3)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本题的材料内容可知,安徽凤阳农村的变化说明必须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我们要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解答本题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凤阳从落后走向繁荣(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凤阳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说明必须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言之有理即可)​29、(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2)依据所需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红二方面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3)诗中“三军”指的是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

(4)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从瑞金出发,渡过湘江,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来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进入甘肃,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

(5)红军这次“远征”的结果是取得了胜利;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6)开放性试题;结合青少年的实际多角度分析作答;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的长征精神有: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等。

故答案为:

(1)第五次。

(2)1936年10月。

(3)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

(4)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等。

(5)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力量。

(6)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分析】

本题考查长征。红军长征从瑞金出发;渡过湘江,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来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进入甘肃,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析】【小题1】(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2)依据所需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