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知识点梳理_第1页
4-1-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知识点梳理_第2页
4-1-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知识点梳理_第3页
4-1-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知识点梳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威尔逊的海绵实验上述现象是细胞识别的结果,细胞膜表面具有相同糖蛋白的海绵细胞相互识别并聚集。与必修一第31页有联系。2、免疫系统的功能建立在细胞识别的基础上。异体器官移植产生免疫排斥现象,就是因为免疫细胞具有识别功能。3、抗原概念:所有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排除的“非己”物质。抗原的本质:多为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蛋白质,也可能是多糖或脂类。抗原分子可以是病毒、细菌表面的蛋白质,也可以是细菌分泌出的毒素。例如肉毒杆菌毒素,是世界上最毒的蛋白质之一,1mg能杀死2亿只小鼠。肉毒素可以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引起肌肉麻痹。所以可消除皱纹用于美容。抗原不一定是外来物,自身衰老、破损或癌变细胞也是抗原。抗原具有特异性。决定于抗原表面特定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存在的一种特异糖蛋白分子。在胚胎发育中产生,除了同卵双胞胎以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MHC是每一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正常情况下,免疫细胞不会攻击带有这些标签的自身细胞。但是,外来器官细胞表面的MHC会成为免疫细胞攻击的抗原(即非己信号)。MHC的化学本质:糖蛋白MHC基因属于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免疫系统的功能表现机体保护性反应:免疫细胞识别“自己”和“非己”,对“非己”成分给予排斥。机体内部衰老、破损的细胞或癌变细胞也会被免疫系统监控并清除。免疫系统具体的功能: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正常时,能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异常时,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可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免疫自稳:是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功能。正常时,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异常时,则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是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正常时,能识别清除突变的肿瘤细胞;异常时,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淋巴系统的组成:各级淋巴管(即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左右淋巴导管)与淋巴器官。淋巴系统的功能:在对抗感染时起重要作用。淋巴循环的功能:组织液回收、脂肪吸收和转运、执行免疫机能。淋巴中含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11、免疫系统的组成:(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器官:主要是指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1\*GB3①中枢淋巴器官:骨髓和胸腺,是生产免疫细胞的场所。=2\*GB3②外周淋巴器官:主要包括淋巴结和脾,其中含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截获抗原,并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部位。外周淋巴器官还包括扁桃体。免疫细胞:即白细胞,与红细胞、血小板一起来自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1\*GB3①淋巴细胞:功能: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分类:包括T细胞和B细胞。起源:均来自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成熟场所: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在鸟类中,B细胞在腔上囊成熟,哺乳动物的B细胞成熟场所可能在骨髓。二者成熟后释放到血液中,挤过毛细血管的细胞间隙进入组织液,再进入毛细淋巴管,通过淋巴循环返回到血液,途径各个淋巴结。识别感染源的淋巴细胞停留在感染组织附近的淋巴结中,在此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2\*GB3②吞噬细胞:功能:吞噬作用分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种类:溶菌酶、干扰素、淋巴因子、抗体等。来源: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12、13、人体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即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体内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即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即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14、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针对所有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针对特定病原体。1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均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血小板颗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单核细胞(进入组织液分化为巨噬细胞,参与非和特异性免疫)无颗粒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其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统称为吞噬细胞,但中性粒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而巨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另一种分类方法B淋巴细胞淋巴样干细胞淋巴母细胞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红细胞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进入组织液分裂分化为血小板进入组织液分裂分化为髓样干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原始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判断题:MHC的产生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F)MHC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作用是识别其它结构(F)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得到的都是免疫细胞(F)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属于淋巴细胞(F)淋巴细胞不属于白细胞(F)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只存在于淋巴中(F)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F)吞噬细胞存在于中枢淋巴器官和外周淋巴器官中(T)16、骨髓和胸腺是淋巴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所以被称为中枢淋巴器官;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