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方案TOC\o"1-2"\h\u22758第1章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概述 467881.1绿色建筑发展背景 4162031.2节能监测与评估的目的与意义 4165171.3国内外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体系概述 4104571.3.1国内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体系 4152991.3.2国外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体系 412164第2章绿色建筑节能监测技术 5241212.1能源消耗监测技术 5178862.1.1电力消耗监测技术 5160152.1.2热能消耗监测技术 5258102.1.3可再生能源利用监测技术 590802.2建筑环境参数监测技术 5276262.2.1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技术 5315722.2.2温湿度监测技术 5289302.2.3采光与照明监测技术 5188552.3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 6251762.3.1结构健康监测 63422.3.2能源管道监测 6139112.4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6148032.4.1数据采集技术 6324062.4.2数据传输技术 6242172.4.3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 68154第3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方法 6132293.1能耗基准线分析法 6161593.1.1基本原理 679343.1.2实施步骤 6132983.2能效指标评估法 7260663.2.1基本原理 747773.2.2实施步骤 7180943.3生命周期评估法 7136203.3.1基本原理 7233763.3.2实施步骤 780953.4数据驱动评估法 7193873.4.1基本原理 7177883.4.2实施步骤 725190第4章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881454.1建筑布局与形态优化 8212534.2建筑围护结构优化 8161894.3建筑通风与采光设计 8206204.4可再生能源利用 99323第5章绿色建筑节能运行管理 9134035.1建筑设备系统运行优化 9146135.1.1系统运行监测 9183555.1.2运行参数调整 9220515.1.3设备维护保养 925315.2能源管理系统与大数据分析 9265335.2.1能源管理系统构建 9247825.2.2大数据分析应用 1014635.3建筑节能运行管理制度与措施 10201565.3.1制定节能运行管理制度 10208955.3.2能效评价与考核 10244655.3.3节能培训与宣传 1083435.4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 10207055.4.1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1025925.4.2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10213695.4.3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 1024030第6章绿色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10313136.1建筑围护结构改造技术 10259216.1.1外墙保温改造 10189566.1.2门窗节能改造 11142156.1.3屋面节能改造 11136776.1.4地面节能改造 11232736.2建筑设备系统改造技术 11303066.2.1暖通空调系统改造 119906.2.2照明系统改造 11288336.2.3给排水系统改造 1130456.3可再生能源应用与节能改造 11291566.3.1太阳能利用 11172046.3.2地热能利用 1113506.3.3风能利用 1174826.4节能改造项目实施与管理 12313166.4.1项目立项与审批 12301676.4.2节能改造方案设计 1214796.4.3施工组织与管理 12239936.4.4节能效果评估与优化 12207506.4.5节能运行与维护 123650第7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指标体系 12140837.1能耗指标 12270937.1.1建筑总能耗 1280777.1.2单位面积能耗 12213927.1.3能源消耗强度 12145797.1.4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12168187.2环境影响指标 1213287.2.1温室气体排放量 12184877.2.2水资源消耗 1288457.2.3固体废物产生量 1314067.2.4生态占用 13128627.3经济性指标 13268667.3.1投资成本 1353527.3.2运行维护成本 13194607.3.3能源节约经济效益 13133537.3.4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13225277.4社会效益指标 1324647.4.1健康舒适性 13183027.4.2用户满意度 13222877.4.3就业与产业发展 13185717.4.4社会责任与形象 1324700第8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流程 13114358.1评估前期准备 13165188.1.1确定评估目标与范围 13159798.1.2收集相关资料 14287508.1.3确定评估方法 1441308.1.4组建评估团队 14101378.2数据收集与分析 14302208.2.1收集建筑基本信息 1479638.2.2现场检测 14117508.2.3能耗模拟与分析 14199828.2.4数据整理与分析 1422218.3节能评估报告撰写 14202828.3.1报告结构 1479158.3.2报告要求 1583958.4评估结果应用与反馈 15249008.4.1结果应用 15170798.4.2反馈与改进 1556888.4.3持续监测与评估 1521213第9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案例 15233959.1住宅建筑节能评估案例 1568119.1.1案例背景 15220219.1.2评估方法 15282269.1.3评估结果 15258679.2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案例 1595729.2.1案例背景 1632479.2.2评估方法 16231609.2.3评估结果 16123059.3工业建筑节能评估案例 16216629.3.1案例背景 1641929.3.2评估方法 16216469.3.3评估结果 1616859.4评估案例总结与分析 161529第10章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政策与展望 172146110.1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17841210.2绿色建筑节能市场发展趋势 17150910.3节能监测与评估技术发展展望 172524610.4促进绿色建筑节能发展的政策建议 17第1章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概述1.1绿色建筑发展背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能耗和环境压力逐年增大。传统建筑模式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已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模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绿色建筑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强调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实现经济、环保、舒适、健康的和谐统一。1.2节能监测与评估的目的与意义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是保证绿色建筑实现预期节能目标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目的与意义如下:(1)发觉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问题,为节能改造提供依据;(2)评估绿色建筑节能效果,为政策制定、标准完善和行业监管提供科学依据;(3)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建筑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4)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运行成本,实现经济、环保、舒适、健康的和谐统一。1.3国内外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体系概述1.3.1国内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体系我国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体系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和《建筑节能标准》(GB501892015)等。这些标准从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等环节对建筑节能提出要求,明确了节能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3.2国外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体系国外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体系较为成熟,如美国的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认证、英国的BREEAM(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EnvironmentalAssessmentMethod)认证、德国的DGNB认证等。这些体系均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对建筑节能、环保、舒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国际能源组织IEA也推出了EnergyPerformanceofBuildingsDirective(EPBD)等建筑节能评估方法,为各国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提供了参考。第2章绿色建筑节能监测技术2.1能源消耗监测技术能源消耗监测是绿色建筑节能评估的基础,通过对建筑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为节能分析提供数据支撑。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能源消耗监测技术:2.1.1电力消耗监测技术电力消耗监测主要通过智能电表、电力分析仪等设备对建筑内各用电设备的能耗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了解电力消耗的分布和特点。2.1.2热能消耗监测技术热能消耗监测主要包括对供暖、空调等设备的能耗进行监测。通过安装热量表、热能流量计等设备,实时掌握热能消耗情况。2.1.3可再生能源利用监测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监测主要针对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情况进行监测,为优化能源结构提供依据。2.2建筑环境参数监测技术建筑环境参数监测是绿色建筑节能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2.1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技术通过安装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室内CO2、PM2.5、VOCs等污染物浓度,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数据支持。2.2.2温湿度监测技术温湿度监测主要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对室内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测,为调节建筑室内环境提供依据。2.2.3采光与照明监测技术采光与照明监测主要通过光传感器对室内外光照强度进行监测,结合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绿色节能照明。2.3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监测技术,具有抗电磁干扰、分布式测量等优点,适用于绿色建筑节能监测领域。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应用:2.3.1结构健康监测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应用于建筑结构健康监测,实时监测建筑结构的应变、温度等参数,为预防结构安全隐患提供依据。2.3.2能源管道监测通过对能源管道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实时掌握管道的温度、压力等参数,预防能源泄漏和发生。2.4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是绿色建筑节能监测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内容:2.4.1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采集方式,如RS485、Modbus、ZigBee、WiFi等。根据建筑特点和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采集技术。2.4.2数据传输技术数据传输技术主要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如光纤、以太网、4G/5G等。结合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2.4.3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滤波、压缩等处理,并通过数据库技术进行存储,为后续节能评估分析提供数据支持。第3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方法3.1能耗基准线分析法3.1.1基本原理能耗基准线分析法是通过建立建筑能耗的基准线,将实际能耗与基准线进行对比,从而评估建筑节能功能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将建筑划分为不同类型和规模,结合地域气候、建筑用途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能耗基准线。3.1.2实施步骤(1)收集建筑相关数据,包括建筑类型、规模、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2)建立能耗基准线,可采用统计方法或参考相关标准;(3)计算实际能耗,与能耗基准线进行对比;(4)分析差异原因,提出节能改进措施。3.2能效指标评估法3.2.1基本原理能效指标评估法是通过计算建筑能效指标,如节能率、能耗强度等,对建筑节能功能进行定量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可反映建筑在能源利用方面的优劣。3.2.2实施步骤(1)确定评估指标,如节能率、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等;(2)收集建筑相关数据,计算各项评估指标;(3)与同类建筑或标准进行对比,评估建筑节能功能;(4)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节能措施。3.3生命周期评估法3.3.1基本原理生命周期评估法是对建筑从设计、施工、使用到拆除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能耗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的方法。该方法有助于全面了解建筑在不同阶段的节能功能,为优化建筑节能措施提供依据。3.3.2实施步骤(1)确定生命周期评估范围,包括建筑各阶段的主要能耗和环境影响;(2)收集相关数据,建立生命周期评估模型;(3)计算各阶段的能耗和环境影响,分析节能潜力;(4)提出生命周期内的节能措施,优化建筑节能设计。3.4数据驱动评估法3.4.1基本原理数据驱动评估法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建筑能耗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而评估建筑节能功能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预测性和实用性。3.4.2实施步骤(1)收集建筑能耗数据,包括实时监测数据、历史统计数据等;(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清洗、归一化等;(3)利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方法,建立能耗预测模型;(4)分析预测结果,评估建筑节能功能,提出优化建议。第4章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策略4.1建筑布局与形态优化建筑布局与形态的优化是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基础。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布局与形态优化的策略:(1)建筑朝向: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点,确定最佳建筑朝向,以降低建筑能耗;(2)建筑体型系数:优化建筑体型,减小体型系数,降低建筑外表面积与体积比值,从而减少能量损失;(3)建筑布局:采用紧凑型布局,降低建筑空间利用率,提高建筑空间使用效率;(4)建筑遮阳:合理设置建筑遮阳设施,降低夏季室内温度,减少空调能耗。4.2建筑围护结构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优化是提高建筑节能功能的关键。以下是围护结构优化的策略:(1)墙体保温:选用高功能的保温材料,提高墙体保温功能,降低传热系数;(2)门窗节能:采用节能型门窗,提高门窗密封功能,降低空气渗透率;(3)屋面节能:选用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屋面保温材料,提高屋面保温功能;(4)地面节能:对地面进行保温处理,降低地面传热损失。4.3建筑通风与采光设计良好的通风与采光设计对提高绿色建筑节能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相关策略:(1)自然通风:利用建筑布局、地形和气候条件,优化自然通风系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降低空调负荷;(2)采光设计:采用合理的开窗方式、天窗和反光系统等,提高室内采光效果,减少照明能耗;(3)遮阳与导光:合理设置遮阳设施和导光系统,降低直射阳光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提高室内舒适度。4.4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策略:(1)太阳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2)地热能:利用地热资源,采用地源热泵等技术,为建筑提供供暖和制冷;(3)风能: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利用风力发电技术,为建筑提供电力;(4)生物质能:利用生物质资源,如生物质颗粒燃料、生物燃气等,为建筑提供能源。通过以上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第5章绿色建筑节能运行管理5.1建筑设备系统运行优化5.1.1系统运行监测对绿色建筑内的空调、供暖、给排水、照明等设备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保证系统运行在高效节能状态。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仪表,实时收集设备运行数据,为运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5.1.2运行参数调整根据监测数据,对设备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使其在最佳工况下工作。例如,调整空调系统的冷冻水温度、冷却水温度、送风温度等,实现节能运行。5.1.3设备维护保养制定合理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保证设备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降低设备能耗。5.2能源管理系统与大数据分析5.2.1能源管理系统构建建立一套能源管理系统,对建筑内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系统对能源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能源消耗的规律和潜在问题。5.2.2大数据分析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能源管理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挖掘节能潜力。通过数据可视化、预测分析等方法,为建筑节能运行提供决策依据。5.3建筑节能运行管理制度与措施5.3.1制定节能运行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节能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节能职责,保证节能措施的有效实施。5.3.2能效评价与考核对建筑节能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和考核,定期发布能效报告,引导和激励各方积极参与节能工作。5.3.3节能培训与宣传加强节能培训与宣传,提高员工节能意识,促进绿色建筑节能运行管理的深入开展。5.4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5.4.1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结合建筑特点,设计一套智能化节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设备系统的自动调节和优化控制。5.4.2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对建筑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实现节能运行策略的自适应调整。5.4.3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运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设备系统的远程监控、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提高建筑节能运行效率。第6章绿色建筑节能改造技术6.1建筑围护结构改造技术6.1.1外墙保温改造针对建筑外墙进行保温改造,提高其热工功能。主要包括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优化保温层结构及提高保温层施工质量等方面。6.1.2门窗节能改造针对建筑门窗进行节能改造,降低传热系数。措施包括更换高功能门窗、提高门窗密封功能及采用节能玻璃等。6.1.3屋面节能改造对建筑屋面进行节能改造,提高其隔热功能。方法包括采用绿色植被屋面、高效隔热材料及优化屋面排水系统等。6.1.4地面节能改造针对建筑地面进行节能改造,降低地面传热损失。措施包括增设地面保温层、选用低导热系数材料及提高地面施工质量等。6.2建筑设备系统改造技术6.2.1暖通空调系统改造针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提高系统能效。措施包括优化系统设计、采用高效设备、实施变频控制及智能化管理等。6.2.2照明系统改造对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降低能耗。方法包括采用高效光源、优化照明设计、实施智能照明控制及提高照明设备质量等。6.2.3给排水系统改造针对给排水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减少水资源浪费。措施包括采用节水型设备、优化给水管网、提高给排水系统智能化水平等。6.3可再生能源应用与节能改造6.3.1太阳能利用利用太阳能为建筑提供热水、供暖及发电等。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太阳能热泵系统等。6.3.2地热能利用利用地热能为建筑提供供暖和制冷。方法包括地源热泵系统、地热供暖系统及地热制冷系统等。6.3.3风能利用利用风能发电,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需求。主要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及微型风力发电系统等。6.4节能改造项目实施与管理6.4.1项目立项与审批开展项目前期研究,明确改造目标,进行项目立项和审批。6.4.2节能改造方案设计根据建筑特点,制定合理的节能改造方案,保证改造效果。6.4.3施工组织与管理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保证改造工程质量和进度。6.4.4节能效果评估与优化对改造后的建筑进行节能效果评估,发觉问题并及时优化。6.4.5节能运行与维护建立健全节能运行管理制度,保证建筑长期稳定运行。第7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指标体系7.1能耗指标7.1.1建筑总能耗描述建筑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类能源总量,包括电力、燃气、热力等。7.1.2单位面积能耗衡量建筑单位面积的能源消耗量,以反映建筑的能源效率。7.1.3能源消耗强度评估建筑在单位产值或功能产出下的能源消耗水平,用于比较不同建筑的能源效率。7.1.4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计算建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反映建筑的绿色能源使用情况。7.2环境影响指标7.2.1温室气体排放量评估建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衡量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7.2.2水资源消耗衡量建筑运行过程中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包括生活用水、冷却水等。7.2.3固体废物产生量描述建筑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总量,包括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7.2.4生态占用评估建筑对土地、水资源、生态系统等的影响,以反映其对自然环境的占用程度。7.3经济性指标7.3.1投资成本计算绿色建筑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投资成本,包括设计、施工、设备等费用。7.3.2运行维护成本衡量绿色建筑在运行过程中的维护、管理、能耗等费用。7.3.3能源节约经济效益评估绿色建筑因节能措施而节省的能源费用,以反映其经济效益。7.3.4环境效益经济效益计算绿色建筑因减少环境影响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如减少污染治理费用、提高生产效率等。7.4社会效益指标7.4.1健康舒适性评估绿色建筑对室内环境质量的影响,包括空气质量、温湿度、光照等。7.4.2用户满意度衡量绿色建筑使用者对其环境、功能、服务等方面的满意程度。7.4.3就业与产业发展分析绿色建筑产业对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7.4.4社会责任与形象评估绿色建筑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方面的影响。第8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流程8.1评估前期准备8.1.1确定评估目标与范围在评估前期,需明确绿色建筑节能评估的目标和范围,包括建筑物类型、地理位置、建筑规模等基本信息,以保证评估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8.1.2收集相关资料收集与绿色建筑节能相关的法规、标准、技术指南等资料,为评估提供依据。8.1.3确定评估方法根据建筑特点及评估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如能耗模拟、现场检测、数据分析等。8.1.4组建评估团队组建专业评估团队,包括建筑、能源、环境等相关领域专家,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权威性。8.2数据收集与分析8.2.1收集建筑基本信息收集建筑的设计资料、施工图纸、设备清单等,以了解建筑物的结构、材料、设备等基本情况。8.2.2现场检测对建筑物进行现场检测,获取建筑物能耗、室内外环境、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8.2.3能耗模拟与分析利用能耗模拟软件,对建筑物的能耗进行模拟,分析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特点和节能潜力。8.2.4数据整理与分析整理收集到的数据,运用统计学、数据挖掘等方法进行分析,为节能评估提供依据。8.3节能评估报告撰写8.3.1报告结构按照相关规定,撰写包含以下内容的节能评估报告:(1)报告摘要(2)评估背景与目的(3)评估方法与数据来源(4)建筑基本信息(5)节能评估结果(6)节能措施建议8.3.2报告要求报告要求条理清晰、数据准确、分析深入,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8.4评估结果应用与反馈8.4.1结果应用将评估结果应用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环节,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8.4.2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建筑物的节能措施进行持续跟踪和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以提高节能效果。8.4.3持续监测与评估建立长期监测机制,定期对建筑物进行节能评估,以保证绿色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第9章绿色建筑节能评估案例9.1住宅建筑节能评估案例9.1.1案例背景以某城市一住宅小区为例,该小区共有10栋住宅楼,均为多层建筑。为了提高建筑节能功能,小区在设计阶段便采用了绿色建筑理念,如优化建筑设计、选用高功能建筑材料等。9.1.2评估方法采用《住宅建筑节能评估标准》进行评估,主要从建筑围护结构、供暖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9.1.3评估结果经评估,该住宅小区建筑节能率达到了65%,符合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围护结构优化、供暖空调系统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对节能贡献较大。9.2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案例9.2.1案例背景以某城市一办公大楼为例,该大楼为高层建筑,总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充分考虑了绿色建筑和节能要求。9.2.2评估方法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标准》,从建筑围护结构、供暖空调系统、照明系统、能耗监测与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估。9.2.3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显示,该办公大楼建筑节能率约为48%,达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供暖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的节能效果显著,为整体节能贡献较大。9.3工业建筑节能评估案例9.3.1案例背景以某地一工业园区为例,该园区包括生产车间、仓库等建筑,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9.3.2评估方法依据《工业建筑节能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甘肃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河北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2025重庆市安全员知识题库
- 《手的运动》课件
- 课件:新课标《信用工具和外汇》
- 《PICC置管及其维护》课件
- 《南朝山水诗》课件
-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合并汇编十篇
- 【语文课件】《落花生》复习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选集【人事管理篇】十篇
- 10个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25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共30页)
- 篮球校本课程教案
- 高一学生文理分班意向表
- 10KV电机试验报告OK
- 高等传热学部分答案
- 地球物理学进展投稿须知
- 机床精度检验标准 VDI3441 a ISO230-2
- 七年级英语下册任务型阅读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
- 解析电力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 火炬介绍 音速火炬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