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2T 094-2024中厚黑土区旱田保养与玉米低耗高效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2302T 094-2024中厚黑土区旱田保养与玉米低耗高效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2302T 094-2024中厚黑土区旱田保养与玉米低耗高效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2302T 094-2024中厚黑土区旱田保养与玉米低耗高效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2302T 094-2024中厚黑土区旱田保养与玉米低耗高效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CCSB05DB2302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1DB2302/T094—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齐齐哈尔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富裕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龙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依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齐齐哈尔大学,讷河市拉哈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曲忠诚,王俊强,姜树坤,申惠波,候瑞星,姬景红,赵光伟,程杰,李哲帅,王晓梅,周扬,谭琳琳,尹维峰,邹洪图,樊耀斌,杨保安,丁昕颖,祝海娟,韩业辉,马宝新,周超,徐婷,李馨园,许健,徐妍,马波,袁明,王立达,王连霞,李青超,连永利,于运凯,王冰雪,黄新育,韩冬伟,何长安,牛忠林,孙爱华,范冬梅,于洋,董风雪,柴丽丽,房海悦,迟莉,刘光辉,王鹏宇,史丽平。2DB2302/T094—2024中厚黑土区旱田保养与玉米低耗高效生产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中厚黑土区旱田保养与玉米低耗高效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旱田保养措施、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齐齐哈尔地域内中厚黑土区玉米旱田耕地保养和与玉米低耗高效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T20865免(少)耕施肥播种机GB/T23391.1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第1部分:玉米大斑病GB/T23391.2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第2部分:玉米小斑病GB/T23391.3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第3部分:玉米螟NY/T645玉米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1628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NY/T3561东北春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技术规程DB23/T2232玉米“一翻两免”秸秆全量还田轮耕技术规程DB23/T2938不同生态区玉米专用控释肥施用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中厚黑土依据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修订版将腐殖质层厚度在30cm~60cm厚度的黑土,划分为中厚黑土。3.23DB2302/T094—2024一翻两免以3年为一个轮耕周期,第1年秋季玉米收获后实施翻耕作业,玉米秸秆翻埋还田;第1年秋季玉米收获后不进行土壤耕作,玉米秸秆地表覆盖还田,翌年春季采取免耕播种;第3年秋季玉米收获后进行土壤松耙作业,秸秆碎混还田,翌年春季采取免耕播种。第4年开始新一轮的轮耕周期。[来源:DB23/T2232—2018,3.1]3.3秸秆深翻还田秋季玉米收获后,使用大型拖拉机带翻转犁将秸秆翻埋到耕层土壤的还田方式。[来源:NY/T3561—2020,3.1]3.4玉米低耗高效品种对土壤养分、水分等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的玉米品种,主要表现为养分和水分吸收能力强、养分和水分需求量适中、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等特点。4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农业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规定。5旱田保养措施按照DB23/T2232第5章的规定执行。6玉米种植6.1品种选择选择的玉米低耗高效品种应是适合当地种植且经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品种需活动积温应少于当地活动积温150℃以上,种子质量要求符合GB4404.1中表2规定。6.2种子处理除常规包衣外,针对玉米丝黑穗发病较重地区选用含戊唑醇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二次包衣,戊唑醇有效成分用量要达到8g/100kg种子。6.3播种6.3.1种植方式采用110cm大垄密植方式,行间距40cm,垄间距70cm。6.3.2播期4DB2302/T094—2024应在5cm~10cm耕层处地温稳定通过7℃~8℃,土壤含水量25%~30%时抢墒播种。6.3.3播种方式采用机械免耕播种技术,免耕播种符合应GB/T20865、NY/T1628的规定,播种后及时镇压。镇压后覆土深度3cm~4cm。播后遇旱及时补灌,灌溉用水应符合GB5084的规定。6.3.4种植密度依据品种特性、栽培水平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种植密度,保苗密度6.75万株/hm2~9.0万株/hm2。6.4施肥6.4.1施肥原则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以及气候和栽培方式等因素,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做到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6.4.2施肥要求根据土壤肥料和目标产量的要求,确定施肥种类和施用量。施肥应符合DB23/T2938第5章要求。6.5病虫草害防治6.5.1防治原则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GB/T8321.10、NY/T1276规定。6.5.2病害防治主要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北方炭疽病等叶斑类病害,按照GB/T23391.1和GB/T23391.2的规定进行防治。6.5.3虫害防治6.5.3.1粘虫防治幼虫2龄期~3龄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按使用说明推荐剂量进行喷雾防治。6.5.3.2玉米螟防治在玉米螟产卵初盛期可使用赤眼蜂,心叶期可使用Bt制剂或辛硫磷颗粒剂,按照GB/T23391.3中5.2或5.3规定进行防治。6.5.3.3双斑萤叶甲的防治成虫盛发期可使用噻虫嗪或高效氯氟氰菊酯按使用说明推荐剂量进行喷雾防治。6.5.4化学除草可选择在玉米播种后3d~5d,进行土壤处理,或在玉米幼苗3叶期~5叶期,按照使用应遵守GB/T8321.10规定进行茎叶处理。农药使用按说明推荐剂量使用。5DB2302/T094—20247收获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黑胚层出现,籽粒变硬时收获。作业质量符合NY/T6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