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高考化学考点精讲精练08: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含解析】
知识点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即v萼
AtVAtMV-At
理解的关键:
(1)表示浓度变化;
(2)均为正值;
(3)不用纯固体或纯液体表示;
(4)是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
(5)单位为mol/(L.s)、molL-1s-1o
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间反应速率的规律
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不一定相等;它们的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
的计量数之比。
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应aA+Z?B二二二cC+oD来说有,
〃A):u(B):KC):v<D)=Ac(A):Ac(B):Ac(C):二△4A):A^B):AaC):二3-b-c-
do
【方法技巧】反应速率大小(或快慢)比较方法
同一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不能
只看数值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转化。
(1)归一法:将同一反应中的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单位、同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
再进行比较。
(2)比值法:用各物质的量表示的反应速率除以对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然后再对求出的
数值进行大小排序,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快。如反应mA++aZ若U(A)//77>MB)/。,
则反应速率A>B。
(3)注意单位是否统一。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2.条件因素(外因):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固体和纯液体除外),
①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②变化情况: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逆反应速
率不变,随后,由于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
率增大。
(2)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方程式中必须要有气体),
①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压强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②说明
A若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或液体,由于压强对它们的浓度影响几乎为零,可以认为速
率不变。
B压强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前提是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实质是加压(体积减小)使物质
的浓度增大。若加压后物质的体积不变,则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也不变(如向恒容的
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
C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充入反应气体,总压增大」^物质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恒压: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3f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较小。
充入反应气体,3U体积增大」^物质浓度不变,反应谏率不变°
(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能量),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变快,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变慢。
(4)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降低了活化能),
①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②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
(5)其他因素
接触面积(乳化剂)、构成原电池等也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6)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先加快后减慢的原因
加快的原因:①反应放热,温度升高;②生成物做催化剂;③构成原电池。
例1.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2A(g)-B(g)+D(g),B、[:起始浓度均为0,反应物
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时间(min)0204050
温度(C。)
①8001.00.670.500.50
②800X0.500.500.50
③800y0.750.600.60
④8201.00.250.200.20
A.①中B在0~20min平均反应速率为8.25xl0-3mohL-min
B.②中K-0.25,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C.③中y=1.4mohL'1
D.比较①、④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C
【解析】A.①中庆在0~20!71皿浓度变化为1.0-0.67=0.33mol/L,化学反应2A(g)=B
⑹+D(g),B在0~20min浓度变化为O.BBxamol/L,B在0〜20min平均反应速率为V
=-^-=^^X"2"mol*LlTnin",=8.25xl0-3mol・L3min",故A正确;
B.①、②起始量相同,平衡浓度相同,但②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说明加
入了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不变,故B正确;
C.①的起始浓度为l.Omol/L,由平衡时浓度可知在③的起始浓度大于1.0mol/L,①和③是等
效平衡,起始A的浓度为1.0mol/L时平衡浓度为0.5mol/L,而A的平衡浓度为0.6mol/L时,
初起y=1.2mol・L」,故C错误;
D.比较④和①可知平衡时④反应物A的浓度小,由①到④升高温度,平衡右移,加热平衡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而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故D正确;故选:C。
练习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M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
v(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A.0.45mol/LB.0.50mol/LC.0.55mol/LD.0.60mol/L
【答案】C
【解析】发生反应N2+3H202NH3,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v(H2)=0.45mol/(L*s),
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NH3),则v(NH3)(H2)=1x0.45mol/
(L・s)=0.3mol/(L-s),故2s末NH3的浓度为0.3mol/(L・s)x2s=0.6mol/L,故选:D。
练习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②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③使用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率,从而改变该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④3moi・L3s一的反应速率一定比lmol・l_3s-的反应速率大
⑤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⑥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⑦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⑧催化剂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但能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
率()
A.(2XB@B.(WB)c.(2XWZXB)D.
【答案】B
【解析】①恒温时,增大压强,如没有气体参加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不加快,故错误;
②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正确;
③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热,故错误;
④温度未知,则3moi・L・sT的反应速率不一定比ImoM/'s一的反应速率大,故错误;
⑤升高温度能增大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
⑥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
错误;
⑦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故错误;
⑧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降低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但反应前
后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故正确。故选:Bo
练习3.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断
不正确的是()
mol•1.1
vmol•L•min、、、0.6000.5000.4000.300
7~K—...
318.23.603.002.401.80
328.29.007.50a4.50
b2.161.801.441.08
A.4.50<a<7.50
B.当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都不相同时,反应速率可能相同
C.b<318.2
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答案】D
【解析】A.温度相同时,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4.50<a<7.50,故A正确;
B.温度和浓度都影响反应速率,则一定温度和浓度下,反应速率可能相同,故B正确;
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由表可知温度由318.2(:。―4在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水解速率
变小,所以温度降低,即b<3182故C正确;
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不同,温度高的所需时间短,
故D错误;
故选:Do
练习4.NaHSOs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0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L析出,
依据1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s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mol・LNaHSC)3溶液(含
少量淀粉)10.0mL、KI0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5C。间溶液变蓝时间,
55C。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昊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40C。之前,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变蓝时间变短
B.40C。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升高变长
C.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C)3的反应速率相等
D.图中a点对应的NaHSC)3的反应速率为b.OxlO^moK-^s1
【答案】C
【解析】A.从图象中可以看出,40C。以前,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变蓝时间变短,故A
正确;
B.40C。后温度越高,变色时间越长,反应越慢,所以40C。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升
高变长,故B正确;
C.b点的反应原理为:当碘酸钾过量时,生成碘单质,其离子反应式为5so32-+2IO3-=5SO42
■+I2+H2O+3H\而图中c点的反应原理为2IO3-+5SO2+4H2O=5S(V-+l2+8H+,则图中b、c
点对应的反应原理不一样,且温度不同,故反应速率不同,故C错误;
D.a点时间为80s,浓度变化量为亚丝嘤组"迫=0.004mol/La点对应的NaHSO?反
应速率为5.0x105moi・「岭、故D正确。故选:为
练习5.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叱(g)+2CO2(g)AH<0.T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增大压强,可以使NO和CO完全转为为无污染的M和CO2,而消除污染
C.该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D.使用高效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D
【解析】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而不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故A错
误;
B、增大压强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但不能使NO和CO完全转为为无污染的N?和CO?,故B
错误;
C、AH<0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该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C错误;
D、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原因为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
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D。
练习6.(NHJ2s氧化是氨法脱硫的重要过程。某小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研究了一
段时间内温度和(NH4)2sd初始浓度对空气氧化(NHJ2sd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05060700.10.20.30.4
祖及“(NH4hSO,初始愫flt/molL'
A.60C。之前,氧化速率增大与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有关
B.60C。之后,氧化速率降低可能与的溶解度下降及(NHJ2Sd受热易分解有关
c.(NH4)2s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与scV-水解程度增大有关
D.(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可能与d的溶解速率有关
【答案】C
【解析】A.60C。之前,随着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氧化速率增大,故A正确;
B.60C。之后,随着温度升高,氧气的溶解度降低,氧化速率降低,(NHJ2s受热易分解,
反应物减少,氧化速率降低,故B正确;
C.(NH4)2sd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可能与氧化剂5的溶解速率
有关,盐类水解程度微弱,且盐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与与SO尸水解程度无关,故C
错误;
D.(NHJ2SO3氧化是亚硫酸镂被氧气氧化,当(NHJ2s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
速率变化不大,可能与的溶解速率有关,故D正确;故选:Co
练习7.探究Al与CuCl2溶液反应,实验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
—打磨过的铝片a.Al片表面附着蓬松的红色固体
b.产生无色气体,起始速率较慢,之后加
1molLCuCl?溶液快
c.反应放热
d.烧杯底部产生少量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
沉淀
e.溶液PH降低
.无色气休是H2
实验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只有两个,分别是浓度和温度
C.白色沉淀的出现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D.温度变化会影响溶液的pH
【答案】B
【解析】A、CuCb溶液水解显酸性,AI能置换出Cu,Al、Cu在酸性溶液中形成原电池,Cu
为正极,氢离子在正极得电子生成氢气,故A正确;
B、根据现象,浓度和温度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Al-Cu原电池的形成能加快反应速率,故B
错误;
C、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可能为CuCI,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
正确;
D、铝离子、铜离子的水解使溶液显酸性,AI与CuCb溶液的置换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水解
能力增强,酸性增强,pH降低,故D正确,故选:B。
知识点二、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的建立、特征和标志
1.可逆反应概念
在统一条件下,既可以正反应方向进行,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用“¥代替原来的“=",从左向右进行的反应称为正反应,从右向左进行的反应称为逆反
应。
2.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各组成成
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反应,若开始只有反应物,没有生成物,
则V正最大,V逆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不断减小,生成物不断增多,V正越来越小,
V逆越来越大,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时,V正二V逆,此时,化学反应达到了最大限度,反应物
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3.判断平衡的依据
可逆反应大道平衡状态时有两个主要特征作为判断的核心依据:
工、正逆相等;
2、变量不变。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
例举反应mA(g)+nB(g)一pC(g)+qD(g)
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的分数一定
混合物体系中②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一定
各成分的含量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即:各组分的量保持不变时一定能判断平衡。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molA同时生成mmolA,V(正)二V(逆)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molB同时消耗了pmolC.
V(正尸V(逆)
正、逆反应
③V(A):V(B)V(C)V(D)=m:n:pqV(正)不一定等于V(逆)
速率的关系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molB同时消耗了qmolD,均V(逆)
⑤单位时间内同一物质断裂的化学键和结合的化学键物质的
量相等
总的压强、总①m+nfp+q时(其他条件一定)
的物质的量一
②m+n=p+q时(其他条件一定)
定
混合气体平均M一定,m+n#p+q
相对分子质量
M一定,m+n=p+q
M
温度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容器中,体系温度一定时
密度混合气体密度一定
颜色含有有色物质的体系颜色不再变化
2、化学平衡移动
可逆反应中旧的化学平衡被破坏,新的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
1.平衡移动的原因
化学平衡的根本特征为V(正)=V(逆,因此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为V(正)声V(逆),平
衡移动的方向根据V(正)、V(逆)的相对大小来决定。
当V(正)>V(逆)时则向正方向移动
V(正)<V(逆)时则向逆方向移动
V(正)=V(逆)时则平衡不移动
平衡移动的结果是V'(正)=V'(逆),达到新的化学平衡。
a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若其他条件不变,一次性改变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化学平衡sA+ZTBW=^CC+CJD(A.B、C、D为非固体)
增大反应物浓增大生成物浓减小反应物浓减小生成物浓
体系浓度改变
度度度度
平衡移动方向正向移动逆向移动逆向移动正向移动
V正先增大,|/逆1/逆先增大,卜正"正先减小,1/逆P逆先减小,V正
速率变化随后增大,且随后增大,且随后减小,且随后减小,且
N正>吠逆V逆>1/正V逆>1/正l/正>1/逆
7
图像
01
On710h71Oht1h
b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若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3A++3A++3A++3A++
化学平
dDdDdDdD
衡
3+b>c+d3+c+da+b<c+d3+b>c+d
浓度改
加压加压减压减压
变
移动方
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正向移动逆向移动
向
速率变)正、1/逆同时增大,i/正、1/逆同时增大,)正、P逆同时减小,"正、P道同时减小,
化且i/正-U逆且i/逆>i/正且i/正〉「逆且i/遂>1/正
V1V1UU
图像
r^\--
OhtOo7;7oh7
c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aA++aA++aA++aA++
化学平
dDdDdDdD
衡
AH>0AH<0AH<0AH>0
浓度改
升温升温降温降温
变
移动方
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正向移动逆向移动
向
速率变)正、1/逆同时增大,i/正、1/谨同时增大,V正、P逆同时减小,卜正、七同时减小,
化且i/正>U逆且i/逆>i/正且V正〉且i/逆>i/正
V1V1
图像
OOh7一
OhrO八,
d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加入催化剂可以大大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它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活
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但是由于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
②催化剂丕能改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的反应混合物中的组成含量,但是使用催化剂熊改变
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V
S-(催化剂)
3.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
平衡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平衡的移动只能减弱条件改变时平衡的影响,不能完全消除,更不能逆转这种改变。
(2)不能用勒夏特列定律解释的问题:
①催化剂的使用;
②AV(g)=0的可逆反应;
③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平衡的影响与生产要求不一致(如合成氨温度选用)。
3、转换率
对于反应mA(g)+nB(g)UpC(g)+qD(g)
平衡转化率可以表示为:a(A)=Co(y~^(A)xlOO%
4、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帚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帚
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比值。
mA(g)+nB(g)pC(g)+qD(g)
.CP©.—)
-Cm(A)-CH(B)
符号:K
2.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
①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是平衡时的浓度。
②K只与温度(T)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③反应物或生产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看做是"1"
而不代入公式。
3.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
①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
度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
之则相反。一般地,心>1。5时,该反应就进行得基本完全了。
②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
衡,Q=C-(A)C1(B)(Q:浓度积,浓度为某一时刻的浓度)
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二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③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例1.已知反应式:mX(g)+nY??pQ⑸+2mZ(g),已知反应已达平衡,此时c(X)
=0.3mol/L,其他条件不变,若容器缩小到原来的c(X)=0.5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Y可能是固体或液体
C.系数n>mD.Z的体积分数减小
【答案】C
【解析】A、根据c(X)=0.3mol/L,其他条件不变,若容器缩小到原来的工若平衡不移动,
则c(X)=0.6mol/L>0.5mol/L,说明在消耗X,即在平衡正向移动,故A错误;
B、说明缩小体积,即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方向气体体积减小,故Y必为气
体,故B错误;
C、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方向气体体积减小,m+n>2m,即〉m,故C正确;
D、平衡正向移动,生成了乙故Z的体积分数增大,故D错误;故选:C。
练习1.反应C2H6(g)=C2H4(g)+H2(g),4H>0在一定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平衡转化率的是()
A.增大容器容积B.升高反应温度
C.分离出部分氢气D.等容下通入惰性气体
【答案】D
【解析】A.该反应正向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容器容积相当减压,平衡正向移动,乙烷平
衡转化率升高,故A不选;
B.该反应正向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乙烷平衡转化率升高,故B不选;
C.分离出部分氢气,即为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乙烷平衡转化率升高,故C
不选;
D.等容下通入惰性气体,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均不变,平衡不移动,乙烷平衡转化率
不变,故D选;故选:Do
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g)+I2(g)22Hl(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
B.C(s)+H20(g)合》(g)+C0(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w2c(?)已达平衡,则A、C不能
同时是气体
D.1molM和3molH2反应达到平衡时乩转化率为10%,放出热量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
下,当2moiNH3分解为N?和叱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热量至Q2,Q2不等于Q1
【答案】B
【解析】A.压强越大,有气体或生成的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
增大压强,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A错误;
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该反应中C的质量不变时说明
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如果人、C都是气体,当压强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A、C可以同时都是气
体,故C错误;
D.相同温度个相同压强下,将氨气完全转化为氮气和氢气,也是二molM和3mol叱,所以
二者的等效平衡,设生成氨气的反应热为+Q,氨气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反应热为-Q,
即有3moiH?消耗放出Q热量,消耗n(H2)=3molxl0%=0.3mol放出的热量为Q1=0.1Q,
消耗2moi氨气生成氮气和氢气时吸收Q热量,则消耗n(NH3)=2molxl0%=0.2mol时吸
收热量为Q2=0.1Q,所以Q?等于QI,故D错误;故选:B。
练习3.某工业流程中,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中NO和Oz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10和
0.06,发生化学反应2NO(g)+O2(g)=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实验数据如
表: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O达到所列转化率需要时间/s
压强/(xlO$Pa)温度/c°
50%90%98%
1.030122502830
90255105760
8.0300.23.936
900.67.974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慢
C.在LOxlo'Pa、90C。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的反应已达到平衡
D.若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为amol,反应速率以v二崇表示,则在g.Oxio'Pa、30C。条件
下转化率从50购增至90%时段NO的反应速率为4a/370mol/s
【答案】D
【解析】A.由表可知,相同压强时,温度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多,可知升高温度、
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
B.由表可知,相同温度、压强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少。可知增大压强,反应速率
加快,故B错误;
C.在L0xi05pa、90C。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需要的时间较长,不能确定反应是否达到
平衡,故C错误;
D.8.0xl05Pa.30C。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时段NO,时间为3.7s,转化的NO为amol
xO.lx(90%-50%)=0.04amol,反应速率以v=会表示,则NO的反应速率为吗嘿叱二
黑mol/s,故D正确;故选:Do
1
练习4.已知:2SO2(g)+5(g)=2SO3(g)AH=-Wy.SkJTnor.起始反应物为
S02和d(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且总物质的量不变)。S0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
压强的变化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压强/―)
温度/K
1.015.0710.125.350.7
67399.299.699.799.899.9
72397.598.999.299.599.6
77393.596.997.898.699.0
A.一定压强下降低温度,S02的转化率增大
B.在不同温度、压强下,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SO?所需要的时间相等
C,使用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D.工业生产通常不采取加压措施是因为常压下SO?的转化率已相当高
【答案】B
【解析】A.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
B.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反应速率不同,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SO?所需要的时间不等,故B
错误;
C.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增大压强,转化率增大,但变化数值不大,则一般不采取加压措施,故D正确。故选:B。
1
练习5.已知X(g)+3Y(g)=2W(g)+M(g)AH=-akJ»mol-(a>0)o一定温度
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ImoIX(g)与1Y(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akJ
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与W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12
C.当X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D.若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答案】C
【解析】A、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所以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小于akJ,故A
错误;
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与W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为12,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
及转化率有关,故B错误;
C、当X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说明X的物质的量不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故C正
确;
D、若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而不是减小,故D错误;
故选:Co
知识点三、化学平衡图像的基本类型
1.化学平衡图像的解题思路
(1)分析图像
①看面:即看清楚纵坐标和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
②看线:即看清楚线的走向(增、减性和斜率的大小)和变化趋势(渐变和突变);
③看点:即看清楚一些特殊点(起点、拐点、交点、接点、最高点、最低点的意义);
④看是否要做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
(2)联想规律
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3)做出判断
根据分析图像的结果与规律做对比,做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2.化学平衡图像的基本类型
(1)浓度一时间图
可用于:①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②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0.9
0.6
0.3
由图像可得出的结论:反应方程式;________A的转化率=B的转化率二
(2)速率-时间图
①已知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或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②(已知反应)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
结论:图1: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___________,平衡将向一方向移动。
图2: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平衡将向一方向移动。
(3)速率-时间图
图L已知对某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则温度的变化是______(升高或降低),
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____热反应。
图2,若对正反应吸热的可逆反应平衡后降低温度,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的v—t图。
图3,对于mA(g)+nB(g)=pC(g)+qD(g),改变压强时有如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增大或减小),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m+n(>、v、=)p+qo
图4,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降低压强时,画出相关的v-t图。
图5,对于反应A(g)+3B(g)=^2C(g)+D(g)(正反应放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图5
图6,对于反应mA(g)+nB⑹=^pC(g)+qD(g)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L时的改
变因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v:y正独逆
图6
(4)速率-时间图
①确定匕、t2、t3时刻的操作:t】、t2、t3c
A.降温B.加压C.浓度减小
②该反应正向是:—(吸、放)热反应。气体物质的量_____(增大、减小)的反
应。
(5)某物质的转化率-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判断正反应是一(放、吸)热反应。
(6)某物质的转化率-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B
的
转p
化1
二
率P
2
判断m+n与p+q的关系:m+n___p+q
(7)某物质的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判断正反应是一(放、吸)热反应。
(8)某物质的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①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判断m+n与p+q的关系:m+n___p+q
②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B%
判断m+n与p+q的关系:m+n___p+q;正反应是(放、吸)热反应。
(9)某物质的转化率-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A
的
转
化1.01*107Pa
率^l*106Pa
*105Pa
T
判断m+n与p+q的关系:m+n___p+q;正反应是____(放、吸)热反应。
(10)某物质的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
①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500℃
200℃
|P
判断m+n与p+q的关系:m+n___p+q;正反应是___(放、吸)热反应。
②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l.OlxlOTa
l.OlxlOTa
//l.OlxlOTa
判断m+n与p+q的关系:m+np+q;正反应是___(放、吸)热反应。
③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A%
200℃
300℃
判断m+n与p+q的关系:m+n___p+q;正反应是___(放、吸)热反应。
④对于2A(g)+B(g)=^C(g)+3D(g)(正反应吸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
示:0
\\300℃
X2OO℃
1OO℃
A.B物质的转化率B.正反应的速率
C.平衡体系中的A驰D.平衡体系中的C%
(11)其它
①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T
正反应是一(放、吸)热反应。
②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正反应是___(放、吸)热反应。
③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P
判断m+n与p+q的关系:m+n___p+q。
例1.在恒压、NO和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
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
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0
100200300400500600
温度,七
A.反应2N。(g)+。2(g)=2NO2(g)的△H>0
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
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
1
D.380co下,。起始(02)=5.0x10'mohL-,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2000
【答案】BD
【解析】A.升高温度NO平衡转化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H<0,故A错误;
B.X点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正向移动,延长时间导致消耗的NO量增多,导致NO转化
率提高,故B正确;
C.Y点所示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增大氧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NO转化率提高,故C错误;
-41-4
D.380co下,c起始(02)=5.0xl0mol*L*,反应正向移动,贝!|c平衡(02)<5.0xlOmol*L
'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c(NO)=c(NO2),化学平衡常数K=------------1一
C(02)*C^(N0)
>------Jj=2000,故D正确;故选:BD。
5.0X104
练习1.(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WpC(g)AH在密
闭容器器中进行,如图所示,反应在不同时间匕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
A.Ti<T2,pi>p?,m+n<p,AH>0B.TI>T2,pi<p2,m+n<p,AH<0
C.Ti>T2,pi<p2,m+n>p,AH>0D.TI>T2,pi>p2,m+n>p,AH<0
【答案】C
【解析】由左图知,温度T1为先到达平衡,故TDT2,升高温度,396减小,则平衡向正反应
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
由右图可知,压强为P?先到达平衡,故P2>%,增大压强,B96减小,则平衡向正反应移动,
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故m+n>p,
由上述分析可知TI>T2,pi<p2,m+n>p,△H>0故选:C。
练习2.恒容条件下,ImolSiHCh发生如下反应:2SiHCl3(g)-SiH2CI2(g)+SiCL(g)o已
知:=V消耗(SiHCh)=女正乂?(SiHCh),v逆=2v消耗(SiH2CI2)=1<逆乂(SiH2CI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闲置码垛机转让合同范本
- 网签三方协议如何签合同
- 游戏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来料加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消防维保解除合同协议书
- 移门订货协议书合同范本
- 煤炭应急保供协议书模板
- 矿山水库出租合同协议书
- 湛江钢结构施工合同范本
- 自动售货机拍卖合同范本
- 退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申请表
-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课件(马工程)
-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汇总
- (完整word版)中医学题库
- 英语音标拼读方法讲解
- MT 113-1995煤矿井下用聚合物制品阻燃抗静电性通用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 GB/T 27775-2011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城镇
- GB/T 16841-2008能量为300 keV~25 MeV电子束辐射加工装置剂量学导则
- GB/T 11264-2012热轧轻轨
- 眼镜镜架知识汇总课件
- 香港公司条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