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岳麓版必修1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3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a2++H2O+CO2↑C.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H-=AlO+H2↑D.硫酸亚铁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Fe2++4H++MnO=3Fe3++MnO2↓+2H2O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或通入试剂X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选项离子组试剂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Na+、K+、HCOAlO少量NaOHHCO+OH-=CO+H2OBCu2+、NHCl-、OH-少量H2SCu2++H2S=CuS↓+2H+CI-、CH3COO-、Fe2+、Cl-少量稀HNO33Fe2++NO+4H+=3Fe3++NO↑+2H2ODK+、Na+、ClO-、SO少量SO23ClO-+SO2+H2O=2HClO+SO+Cl-A.AB.BC.CD.D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SO2+OH-=HSO3-B.氢氧化铁与足量的氢溴酸溶液反应:Fe(OH)3+3H+=Fe3++3H2OC.足量的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O2+2Na++CO32—+H2O=2NaHCO3↓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过量澄清石灰水:Ca2++2OH—+2HCO3—=CaCO3↓+CO32—+2H2O4、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可将海带灼烧成灰B.图乙:可用来制备C.图丙:可做喷泉实验D.图丁:可制取乙酸乙酯5、下列与实验现象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浓度为0.1mol/LNaCl、KI混合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溶解性:AgCl>AgI
B
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将溢出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溶液紫色褪去。
证明有乙烯生成。
C
向X的溶液中滴入浓NaOH溶液;将干燥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
无明显现象。
X溶液中有NH4+
D
将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为BaSO3
A.AB.BC.CD.D6、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A.某些花岗石产生氡(Rn),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R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2B.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Se和Se互为同位素,是两种不同的核素C.U的浓缩一直被国际社会关注,其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51D.11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七周期VA族7、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盐酸归类为纯净物、一元酸、强电解质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D.物质的分解、水解、裂解、电解均属于常见的化学变化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设NA表示阿状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氮气所含原子的数目为NAB.78g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3NAC.1.8g中含有O-H键的数目为0.2NAD.1molCl2与足量的铁粉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AgNO3溶液滴入少量的Na2S溶液2Ag++S2-Ag2S↓B.过量的CO2通入Ca(ClO)2溶液中ClO-+CO2+H2OHCO3-+HClO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CH3COOH溶液CO32-+2H+CO2↑+H2OD.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溶液2HSO3-+Ba2++2OH-BaSO3↓+SO32-+2H2O10、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投入水中会沉入底部并四处游动B.上述转化中含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C.反应③④表明不能转化为或D.向足量固体中通入和混合气体发生反应⑤、⑥,共产生11、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溶液(含),形成的胶体粒子数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液体的化学方程式为C.氢氧化铁胶体可用作净水剂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12、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常用于纺织工业、食品漂白等领域。某种Na2S2O4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若在实验室模拟该工艺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锌粉投入水中形成悬浮液主要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B.向Na2S2O4溶液中加NaCl溶液或固体对Na2S2O4的产率无明显影响C.洗涤Na2S2O4·2H2O时用冰水效果好于常温蒸馏水D.该流程中涉及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向0.1mol/LFeCl2溶液中加入1滴KSCN溶液,再滴加碘水开始无明显现象,滴加碘水后溶液变红氧化性:I2>Fe3+B向某钠盐中滴加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该钠盐可能为Na2S2O3C乙烯通入中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并产生黑色沉淀乙烯具有还原性D将苯加入橙色的溴水中振荡并静置下层液体几乎无色苯与溴水发生了萃取A.AB.BC.CD.D14、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B.Ra是第七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C.As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H3AsO4(砷酸)的酸性比H3PO4的酸性强D.Cl的核电荷数比Al的核电荷数大,Cl的原子半径比Al的原子半径小15、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实验室制氯气,即使MnO2过量,盐酸也不能全部反应完B.图2:充分光照后,溶液充满量筒C.图3:生成棕黄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蓝色D.图4: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Cl2有漂白性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I)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FI)的一种同位素;该原子的质量数是289,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属于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____
(2)如果该元素存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请写出其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II)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列出了10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⑦的氢化物与⑧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元素②和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元素Fe的单质与⑦的氢化物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III)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1430.1120.1040.066主要化合价+2+3+2+6、-2-2
A.L2+、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具有两性。
D.氢化物的沸点为HnT>HnR
E.M的单质能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17、化工生产中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填物质化学名称)。
(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其中无气体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向饱和纯碱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变浑浊,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_____。A.AuB.CuC.AlD.Fe
(4)烧碱、纯碱溶液均可吸收CO2,当含0.1mol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2后;将溶液低温小心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填化学式):
①NaOH与Na2CO3,②Na2CO3,③__________________,④NaHCO3。
(5)将(4)得到的固体重新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恰好等于7,再将溶液蒸干,最终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18、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①NaOH不足:__________
②NaOH过量:__________
(2)NaHCO3与Ca(OH)2溶液反应。
①NaHCO3不足:__________
②NaHCO3过量:__________
(3)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反应;
①溶液呈中性时:__________
②溶液呈碱性时:__________19、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
(4)若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L。20、有反应①2H2O+Cl2+SO2===H2SO4+2HCl,②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针对上述两个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两反应中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
(2)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反应②中氯化氢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还原性b.酸性c.氧化性。
(4)指出反应②的氧化剂____,氧化产物___,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②电子转移___。2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是由⑤⑧两种元素构成的,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
(2)④、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__________
(3)②的最简单氢化物与氧气可以设计成燃料电池,写出在碱性条件下负极的电极方程式_____
(4)⑥的单质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由①③⑧组成的M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
(6)M中的阳离子的鉴定方法是_______22、(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
(2)根据下列微粒回答问题:1H、2H、3H、14C、14N、16O、35Cl2、37Cl2
①以上8种微粒共有_____种核素,共_____种元素。
②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
③质量数相等的是_____,中子数相等的是__________。
(3)相同物质的量的14CO2与S18O2的质量之比为_____;中子数之比为_____;电子数之比为_____。
(4)质量相同的H2O和D2O与足量钠反应,放出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之比为_____。23、如表列出了①~⑥六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ⅤⅡA
0
2
①
②
③
3
④
⑤
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三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填写元素符号);
(2)元素①③⑥的氢化物的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3)④、⑤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元素的最高价及最低价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图中涉及________种元素,其中元素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同)的金属性最强。
(2)元素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元素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元素③和⑨对应的单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元素④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元素⑤、⑥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关系为________;元素⑦和元素⑧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原理综合题(共2题,共6分)25、某同学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研究物质A可以通过以下的角度展开。其中A;B、C、D、E中均含甲元素。
请回答:
(1)若甲元素为短周期元素;单质D为黄色固体,A是氧化物。
①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②氧化物A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若D为金属;A为盐,产物B遇KSCN溶液呈红色。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单质D可以与足量盐酸;硝酸或硫酸等酸反应生成盐A
b.盐A与NaOH溶液反应时,产物在空气中不稳定,易被O2氧化。
c.还原剂Y可选择铜。
②若氧化剂X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6g单质D全部转化为产物B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26、某小组研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Ⅰ实验Ⅱ
请回答:
(1)实验Ⅰ中湿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甲同学观察到实验Ⅰ中持续产生肥皂泡,实验Ⅱ中溶液B呈现红色。说明溶液A中含有___________。
(4)乙同学观察到实验Ⅰ中持续产生肥皂泡,但实验Ⅱ中溶液B未呈现红色。溶液B未呈现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工业流程题(共4题,共16分)27、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金属离子Ni2+Al3+Fe3+Fe2+开始沉淀时(c=0.01mol·L−1)的pH
沉淀完全时(c=1.0×10−5mol·L−1)的pH7.2
8.73.7
4.72.2
3.27.5
9.0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中NaOH的两个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为回收金属,用稀硫酸将“滤液①”调为中性,生成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
(3)“转化”中可替代H2O2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若工艺流程改为先“调pH”后“转化”;即。
“滤液③”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为______________。
(4)利用上述表格数据,计算Ni(OH)2的Ksp=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Ni2+浓度为1.0mol·L−1,则“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___。
(5)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NiO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将分离出硫酸镍晶体后的母液收集、循环使用,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28、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可以制得Fe(OH)3胶体。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不易吸收三价铁,所以常用硫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解释补铁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子工业用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师欲从制造印刷电路板的废水中回收铜,并获得FeCl3溶液;设计如下方案:
根据上述设计方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5)检验滤液E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入F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从废旧锂离子二次电池(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石墨和镀镍金属钢壳;铝箔以及钙等杂质)中回收钴和锂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目的是___________。
(2)“酸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浸渣含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3)“萃取净化”除去的杂质离子有外,还有__________。
(4)“萃取分离”中钴、锂萃取率与平衡pH关系如图所示,pH一般选择5左右,理由是______________。
(5)“沉锂”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获得高纯提纯操作依次为趁热过滤、________、烘干。30、碘酸钾作为食盐—碘添加剂;而碘化钾则是化工生产中一种重要原料。还原法生产碘化钾是由碘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碘酸钾后,用甲酸还原而得,其主要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合成”过程中,碘是否已完全反应的方法是___。
(2)实验室中,过滤操作要求“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三靠”是指盛有被过滤液体的烧杯注液口紧靠玻璃棒、___、___。
操作a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是依据KI具有何种性质:___。
(3)写出“合成”过程中,HCOOH参与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
(4)测定产品中KI含量的方法是:
a.称取3.340g样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KIO3,用少量稀硫酸酸化所,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24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溶液体积平均值为10.00mL。
已知:IO3-+I-+H+→I2+H2O(未配平),I2+2S2O32-→2I-+S4O62-。
①测定过程所需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的有___。
②该样品中KI的质量分数为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5)有学生选用家庭厨房中的有关调料(如黄酒、白醋、酱油、味精等),用简便方法来检测是否是加碘食盐。通过实践,发现厂商只要在食盐包装的封口处夹一条碘化钾淀粉试纸,并在袋上注明使用方法就能鉴别真伪。现请你写出检测使用说明书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详解】
A.电荷不守恒,正确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A错误;
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B正确;
C.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3H2↑;故C错误;
D.硫酸亚铁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时,高锰酸钾被还原为硫酸锰,反应离子方程式为5Fe2++8H++MnO=5Fe3++Mn2++4H2O;故D错误;
故答案为B。2、D【分析】【分析】
【详解】
A.HCOAlO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A不符合;
B.Cu2+、NH与OH-在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
C.四种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但加入少量稀HNO3后;碘离子首先被氧化,C不符合;
D.四种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通入少量SO2后,次氯酸根离子被还原,方程式为3ClO-+SO2+H2O=2HClO+SO+Cl-;D符合;
答案选D。3、D【分析】【详解】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得到亚硫酸氢盐,即SO2+OH-=HSO3-;故A正确;
B、氢氧化铁与足量的氢溴酸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故B正确;
C、足量的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反应析出了碳酸氢钠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Na++CO32—+H2O=2NaHCO3↓;故C正确;
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过量澄清石灰水,钙离子完全转化成碳酸钙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2++OH—+HCO3—=CaCO3↓+H2O;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目考查学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的判断方法,是现在考试的热点,难点是碳酸氢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与量有关,要注意少量物质完全反应。4、A【分析】【分析】
【详解】
A.将海带灼烧成灰应该在坩埚中进行;不能在烧杯中进行灼烧,图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符合题意;
B.实验室用CaCO3和稀盐酸来制备CO2;图乙多孔隔板能够起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作用,图乙能够实现实验目的,B不合题意;
C.由于SO2与KOH极易反应;使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快速减小,图丙可做喷泉实验,C不合题意;
D.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是将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将生成的乙酸乙酯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以中和乙酸、溶解乙醇、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再进行分液洗涤即可,图丁可制取乙酸乙酯,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5、A【分析】【详解】
A.沉淀可以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向浓度为KI混合液中逐滴加入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说明碘化银溶解度比氯化银小,故A正确;
B.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醇易挥发,与乙烯气体一起逸出,乙醇也能够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褪色,所以不能排除乙醇的干扰,故B错误;
C.氨根离子检验应向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一般需要加热,然后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若变蓝证明有氨气产生,原溶液中存在氨根离子,而操作中使用的是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遇氨气不会变蓝,不能证明是否含有NH4+;故C错误;
D.将气体通入溶液,与水作用会形成酸性溶液;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易错点为C选项,检验铵根离子时一般需要加热,并使用湿润的石蕊试纸,不能用干燥的;D选项,二氧化硫可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可将亚硫酸氧化为硫酸,进而形成硫酸钡沉淀。6、A【分析】【详解】
A.Rn的质量数;该核素的相对近似原子质量为222;但不知该元素的其它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以及原子个数百分比,所以无法计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项错误;
B.Se和Se的质子数相同都为34;中子数分别为44;46,是两种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B项正确;
C.U的浓缩一直被国际社会关注;其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235-92=143,两者之差为51,C项正确;
D.第七周期稀有气体原子序数=86+32=118;118号是第七周期最后一种元素,位于18列,115号元素处于第15列,故11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七周期VA族,D项正确;
答案选A。7、D【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B、糖类当中的单糖、二糖、油脂均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C、根据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时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可以把酸分成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错误;D、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分解、水解、裂解、电解均属于常见的化学变化,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AC【分析】【分析】
【详解】
A.标准状况下,22.4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分子的数目为NA,原子的数目为2NA;故A错误;
B.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2mol钠离子、1mol过氧根离子,总共含有3mol阴阳离子,阴阳离子总数为3NA;故B正确;
C.1.8g的物质的量为含O-H键为0.09mol×2=0.18mol,数目为0.18NA;故C错误;
D.Cl2与足量的铁粉完全反应,所有氯气都转变为氯离子,说明每个氯气转移2个电子,1molCl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9、AB【分析】【详解】
A、AgNO3溶液滴入少量的Na2S溶液生成硫化银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Ag++S2-═Ag2S↓;故A正确;
B、过量的CO2通入Ca(ClO)2溶液中,生成碳酸氢盐,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O3-+HClO;故B正确;
C、醋酸是弱电解质必须写出分子式,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故C错误;
D、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溶液,亚硫酸氢钠全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SO3-+Ba2++OH-═BaSO3↓+H2O;故D错误。
答案选AB。10、BD【分析】【分析】
钠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属于化合反应;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分解反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二者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A.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钠投入水中,钠浮在水的表面,剧烈反应,四处游动,故A错误;
B.结合以上分析可知;上述转化中含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故B正确;
C.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可以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故C错误;
D.根据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可以推知:2Na2O2~O2↑~2H2O~2CO2,所以1molH2O和CO2混合气体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0.5mol氧气,质量为16g,故D正确;
故选BD。11、AB【分析】【详解】
A.的物质的量为如果氯化铁完全反应,则生成而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由许多氢氧化铁聚集而成,故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远小于A项错误;
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胶体而不是沉淀,化学方程式为B项错误;
C.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C项正确;
D.可见光束照射胶体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D项正确;
答案选AB。12、BD【分析】【分析】
由流程图可知,锌粉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ZnS2O4,向ZnS2O4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两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和Na2S2O4,过滤后,向Na2S2O4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降低Na2S2O4溶解度,析出Na2S2O4·2H2O晶体,过滤后,加热Na2S2O4·2H2O晶体脱去结晶水生成Na2S2O4。
【详解】
A.将锌粉投入水中形成悬浮液可增大与二氧化硫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
B.加固体和冷却搅拌都有利于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可析出更多的若使用溶液,会降低钠离子浓度使析出的减少,产率降低;故B错误;
C.用冰水洗涤可减少的损失;故C正确;
D.锌粉与二氧化硫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中元素有化合价变化,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溶液与溶液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加热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BD。
【点睛】
向Na2S2O4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可增大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有利于溶解平衡逆向移动,降低Na2S2O4溶解度,可析出更多Na2S2O4·2H2O晶体是解答关键。13、A【分析】【分析】
【详解】
A.碘单质不能氧化亚铁离子;现象;结论不合理,故A错误;
B.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该钠盐可能为Na2S2O3;故B正确;
C.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锰;二氧化碳,则乙烯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
D.苯与溴水发生萃取;且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制备、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技能为解答关键,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14、BC【分析】【详解】
A.Cs与Na都为第ⅠA族元素;Cs在Na的下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性依次增强,则Cs比Na的原子半径大,Cs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A正确;
B.Ra是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与Mg同主族且在Mg的下方,则Ra的金属性比Mg强,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B不正确;
C.As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元素,与P同主族且在P的下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H3AsO4(砷酸)的酸性比H3PO4的酸性弱;C不正确;
D.Cl与Al为同周期元素;Cl比Al的核电荷数大,则Cl在Al的右边,所以Cl的原子半径比Al的原子半径小,D正确;
故选BC。15、AC【分析】【分析】
【详解】
A.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浓盐酸浓度会变稀,则MnO2过量;盐酸也不能全部反应完,故A正确;
B.已知氯气溶解于水发生Cl2+H2OHCl+HClO,其中2HClO2HCl+O2↑;则最终量筒上方会有氧气,溶液不可能充满量筒,故B错误;
C.Cu在氯气中燃烧有棕黄色的烟,再加入少量水,所得CuCl2溶液呈蓝色;故C正确;
D.已知Cl2+H2OHCl+HClO,则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Cl2没有漂白性;HClO有漂白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略
【分析】【分析】
I.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原子序数分析解答;II.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元素的种类;根据元素周期律及元素性质分析解答;III.根据原子半径及化合价规律分析元素的种类,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
(I)(1)每周期最后一种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是:2;10、18、36、54、86、118;114号元素在118号的左边,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可知114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ⅣA族,第六周期的铅是金属,所以114号元素是金属,故答案为:第七周期ⅣA族;金属;
(2)114号是第七周期ⅣA,所以最高正价是+4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4FIO4,故答案为:H4FIO4;
(II)根据图示元素周期表可知;①为H,②为Na,③为K,④为Mg,⑤为Al,⑥为C元素,⑦为O,⑧为Cl,⑨为I,⑩为Fe元素。
(1)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2)元素②和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2+2H2O,故答案为:NaOH+Al(OH)3=NaAlO2+2H2O;
(3)元素⑩单质为Fe,⑦的氢化物为水,Fe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故答案为:3Fe+4H2O(g)Fe3O4+4H2;
(III)短周期元素;T;R都有-2价,处于ⅥA族,T只有-2价,则T为O元素、R为S元素,L、Q都有+2价,处于ⅡA族,原子半径L>Q,则L为Mg元素、Q为Be元素,M有+3价,处于ⅢA族,原子半径M的介于L、R之间,则M为Al元素。
A.L2+的核外电子数为12-2=10,R2-的核外电子数为16-(-2)=18;不相等,故A错误;
B.金属性Mg>Be;则Mg与酸反应越剧烈,故B错误;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为Al2O3;具有两性,故C正确;
D.氢化物的沸点为HnT>HnRH2R为H2S,H2T为H2O,水中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熔沸点高H2O>H2S;故D正确;
E.M为铝,能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故E正确;故答案为:CDE。【解析】第七周期IVA族金属H4FIO4(H2FIO3也可以)Cl2+H2O=H++Cl-+HClONaOH+Al(OH)3=NaAlO2+2H2O3Fe+4H2O(g)Fe3O4+4H2CDE17、略
【分析】【分析】
(1)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
(2)碳酸钠与足量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H+=CO2↑+H2O;氢氧化钠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向饱和纯碱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
(3)Au不溶于硝酸;Cu溶液硝酸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水;Fe、Al在浓硝酸中钝化;
(4)NaOH与少量CO2反应后生成碳酸钠,与过量CO2反应后生成碳酸氢钠;
(5)将(4)得到的固体重新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恰好等于7,恰好生成氯化钠;
【详解】
(1)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碳酸钠。
(2)氢氧化钠与酸反应无气体生成,离子方程式是H++OH-==H2O。向饱和纯碱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a+++CO2+H2O==2NaHCO3↓;
(3)Au不溶于硝酸;Cu溶液硝酸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水;Fe、Al在浓硝酸中钝化;所以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铜;
(4)NaOH与少量CO2反应后生成碳酸钠,与过量CO2反应后生成碳酸氢钠;当①n(CO2)<0.05mol时,溶质为NaOH与Na2CO3;②n(CO2)=0.05mol时,溶质为Na2CO3;③0.1mol>n(CO2)>0.05mol时,溶质为Na2CO3与NaHCO3;④n(CO2)>0.1mol时,溶质为NaHCO3。
(5)根据元素守恒;将(4)得到的固体重新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恰好等于7,恰好生成氯化钠。根据元素守恒生成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1mol,氯化钠的质量为0.1mol×58.5g/mol=5.85g。
【点睛】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没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盐酸过量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析】碳酸钠H++OH-==H2O2Na+++CO2+H2O==2NaHCO3↓BNa2CO3与NaHCO35.85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①NaOH不足生成碳酸钙、碳酸氢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Ca2++OH-=CaCO3↓+H2O;
②NaOH过量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Ca2++2OH-=CaCO3↓+2H2O+CO
(2)NaHCO3与Ca(OH)2溶液反应。
①NaHCO3不足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Ca2++OH-=CaCO3↓+H2O;
②NaHCO3过量生成碳酸钙、碳酸氢钙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Ca2++2OH-=CaCO3↓+2H2O+CO
(3)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反应;
①溶液呈中性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Ba2++2OH-=BaSO4↓+2H2O;
②溶液呈碱性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H++Ba2++OH-=BaSO4↓+H2O。【解析】HCO+Ca2++OH-=CaCO3↓+H2O2HCO+Ca2++2OH-=CaCO3↓+2H2O+COHCO+Ca2++OH-=CaCO3↓+H2O2HCO+Ca2++2OH-=CaCO3↓+2H2O+COSO+2H++Ba2++2OH-=BaSO4↓+2H2OSO+H++Ba2++OH-=BaSO4↓+H2O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H2O2生成氧气;化合价从−1升高到0,被氧化,作为还原剂;
(2)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化合价降低的过程,分析五种物质中,只有H2CrO4的Cr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Cr(OH)3;
(4)由双氧水生成氧气,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2mol电子,故转移0.3mol电子,能生成0.15mol氧气,故体积为0.15mol×22.4L/mol=3.36L。【解析】①.H2O2②.H2CrO4③.Cr(OH)3④.⑤.3.3620、略
【分析】【详解】
由①2H2O+Cl2+SO2===H2SO4+2HCl可知,该反应中,氯气是氧化剂、硫酸是氧化产物、二氧化硫是还原剂、盐酸是还原产物;由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可知;该反应中高锰酸钾是氧化剂;氯气是氧化产物、盐酸是还原剂、氯化锰是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1)两反应中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SO2>HCl;
(2)反应①中氧化产物是硫酸;还原产物是盐酸,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其质量之比为98∶73;
(3)反应②中浓盐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不变,故浓盐酸表现出的性质是还原性和酸性,答案为ab;
(4)反应②中高锰酸钾是氧化剂、氯气是氧化产物、,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②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如下:【解析】KMnO4>Cl2SO2>HCl98:73abKMnO4Cl221、略
【分析】【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Cl。
(1)⑤⑧形成的化合物NaCl是离子化合物;
(2)④、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O2是共价化合物;C原子与2个O原子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
(3)CH4燃料电池中在碱性环境中反应产生Na2CO3和水;
(4)Al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NaAlO2、H2;
(5)由①③⑧组成的M物质是NH4Cl;该物质是离子化合物;
(6)M中的阳离子NH4+可用与碱共热产生NH3,NH3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鉴别。
【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Cl。
(1)⑤⑧形成的化合物NaCl是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
(2)④、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O2是共价化合物,C原子与2个O原子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CO2的电子式为因此结构式为O=C=O;
(3)②的最简单氢化物CH4与氧气可以设计成燃料电池,CH4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
(4)Al与NaOH水溶液发生反应,产生NaAlO2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5)由①③⑧组成的M物质是NH4Cl;该物质是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6)M中的阳离子是NH4+,鉴定它的方法是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含有NH4+。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注意掌握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及实验事实,侧重考查化学用语及元素周期律。【解析】O=C=OCH4-8e-+10OH-=CO32-+7H2O2Al+2OH-+2H2O=2AlO2-+3H2↑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含有NH4+22、略
【分析】【详解】
(1)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质量数为:8+10=18,化学符号为:(2)①1H、2H、3H的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分别为0、1、2,属于氢元素的不同核素;14C、14N、16O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元素的核素,35Cl2、37Cl2是由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Cl原子构成的分子,则8种微粒中共有6种核素,共5种元素;②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则互为同位素的是1H、2H、3H;③元素符号的左上角表示的是质量数,则质量数相等的是14C、14N;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则中子数相等的是14C、16O,中子数均为8;(3)相同物质的量的14CO2与S18O2的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为:=23∶34;14CO2与S18O2的中子数分别为:(14-6)+(16-8)×2=24、(32-16)+(18-8)×2=36,中子数之比为:24∶36=2∶3;14CO2与S18O2的电子数分别为:6+8×2=22、16+8×2=32,电子数之比为:22∶32=11∶16;(4)H2O和D2O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8∶20=9∶10,质量相同的H2O和D2O,二者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为10∶9,水与钠反应时的关系式为:2Na~H2(或D2),与足量钠反应时,放出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之比为:10∶9。【解析】651H、2H、3H14C、14N14C、16O23∶342∶311∶1610∶92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C;②为O、③为F、④为Na、⑤为Al、⑥为S;
(1)①;②、③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自左而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故F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故答案为F;
(2)元素①③⑥分别为:C、F、S,它们的最低负化合价分别为﹣4、﹣1、﹣2,其氢化物化学式为CH4、HF、H2S,故答案为CH4;HF;H2S;
(3)④、⑤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NaOH,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注意整体把握元素周期表,理解元素周期律.【解析】FCH4HFH2SAl(OH)3+OH﹣═AlO2﹣+2H2O24、略
【分析】【分析】
根据图像分析;⑧⑨的化合价均为+1价,⑧的半径小于⑨的半径,推知⑧为Li,⑨为Na;④⑦的化合价均为+3价,④的半径小于⑦的半径,推知④为B,⑦为Al;②和⑥的半径相同,为同一种元素,化合价为+5价;-3价,半径小于⑦大于④,推知②、⑥为P;①和⑤的半径相同,为同一种元素,化合价为-4价、+4价,半径小于⑥,推知①和⑤为C;③的化合价为-2价,半径最小,推知③为O。
【详解】
(1)综上分析;图中涉及有Li;Na、B、Al、P、C、O,共7种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故7种元素中元素Na的金属性最强。
(2)元素①为C,其最简单氢化物为CH4,电子式为元素②为P,其中有15个质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元素③和⑨对应的单质加热条件下反应,即氧气与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2Na2O2。
(4)元素④为B,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IIIA族;元素⑤、⑥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H2CO3、H3PO4,两者酸性强弱关系为H3PO4>H2CO3;元素⑦的核电荷数为13,元素⑧的核电荷数为3,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10。【解析】7Na2Na+O2Na2O2第二周期IIIA族H3PO4>H2CO310四、原理综合题(共2题,共6分)25、略
【分析】分析:根据A;B、C、D、E中均含甲元素;结合物质的性质和转化关系图解答。
详解:(1)若甲元素为短周期元素;单质D为黄色固体,因此D是S,A是氧化物,A是二氧化硫,则。
①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6;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A族。
②二氧化硫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OH-=HSO3-。
(2)若D为金属;A为盐,产物B遇KSCN溶液呈红色,B中含有铁离子,所以D是铁,A是亚铁盐,B是铁盐。则。
①a.铁与足量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得不到硝酸亚铁,a错误;b.亚铁盐与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的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不稳定,易被O2氧化生成氢氧化铁,b正确;c.金属性铁强于铜,铜不能置换出铁,还原剂Y不能选择铜,c错误。答案选b;
②若氧化剂X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6g单质铁的物质的量是0.1mol,全部转化为产物B时,铁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3价,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无机综合推断,侧重于硫、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无机框图题的答题技巧,即找准突破口,例如物质的颜色、用途等。【解析】第三周期第ⅥA族SO2+OH-HSO3-b0.326、略
【分析】【详解】
分析:铁与水蒸气反应会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KSCN溶液与该溶液变红色,说明有三价铁离子,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一定有Fe3O4,可能有Fe;KSCN溶液未变红色,说明无三价铁离子,一定有Fe3O4和Fe;铁单质能将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以此解答。
详解:(1)由于反应物有水蒸气;则实验I中湿棉花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
(2)实验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4H2O(g)Fe3O4+4H2;
(3)甲同学观察到实验Ⅰ中持续产生肥皂泡,实验Ⅱ中溶液B呈现红色。说明溶液A中含有Fe3+。
(4)乙同学观察到实验Ⅰ中持续产生肥皂泡,但实验Ⅱ中溶液B未呈现红色,说明不存在铁离子,因此溶液A中含有单质铁,把铁离子还原为Fe2+,因此,溶液B未呈现红色的原因是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未反应的Fe,实验Ⅱ中Fe3+全部被Fe还原为Fe2+。【解析】提供水蒸气3Fe+4H2O(g)Fe3O4+4H2Fe3+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未反应的Fe,实验Ⅱ中Fe3+全部被Fe还原为Fe2+五、工业流程题(共4题,共16分)27、略
【分析】【分析】
由工艺流程分析可得,向废镍催化剂中加入NaOH溶液进行碱浸,可除去油脂,并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2O3+4NaOH=4NaAlO2+2H2O将Al及其氧化物溶解,得到的滤液①含有NaAlO2,滤饼①为Ni、Fe及其氧化物和少量其他不溶性杂质,加稀H2SO4酸浸后得到含有Ni2+、Fe2+、Fe3+的滤液②,Fe2+经H2O2氧化为Fe3+后,加入NaOH调节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再控制pH浓缩结晶得到硫酸镍的晶体,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向废镍催化剂中加入NaOH溶液进行碱浸,可除去油脂,并将Al及其氧化物溶解,滤液①中含有NaAlO2(或Na[Al(OH)4]),加入稀硫酸可发生反应+H++H2O=Al(OH)3↓或+H+=Al(OH)3↓+H2O,故答案为:除去油脂、溶解铝及其氧化物;+H++H2O=Al(OH)3↓或+H+=Al(OH)3↓+H2O;
(2)加入稀硫酸酸浸,Ni、Fe及其氧化物溶解,所以“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Ni2+、Fe2+、Fe3+,故答案为:Ni2+、Fe2+、Fe3+;
(3)“转化”在H2O2的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可用O2或空气替代;若将工艺流程改为先“调pH”后“转化”,会使调pH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Fe2+,则滤液③中可能含有转化生成的Fe3+,故答案为:O2或空气;Fe3+;
(4)由上述表格可知,Ni2+完全沉淀时的pH=8.7,此时c(Ni2+)=1.0×10-5mol·L-1,c(H+)=1.0×10-8.7mol·L-1,则c(OH-)=则Ni(OH)2的或者当Ni2+开始沉淀时pH=7.2,此时c(Ni2+)=0.01mol·L-1,c(H+)=1.0×10-7.2mol·L-1,则c(OH-)=则Ni(OH)2的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Ni2+浓度为1.0mol·L-1,为避免镍离子沉淀,此时则即pH=6.2;Fe3+完全沉淀的pH为3.2,因此“调节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3.2~6.2,故答案为:3.2~6.2;
(5)由题干信息,硫酸镍在强碱中被NaClO氧化得到NiOOH沉淀,即反应中Ni2+被氧化为NiOOH沉淀,ClOˉ被还原为Clˉ,则根据氧化还原得失电子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2Ni2++ClOˉ+4OHˉ=2NiOOH↓+Clˉ+H2O,故答案为:2Ni2++ClOˉ+4OHˉ=2NiOOH↓+Clˉ+H2O;
(6)分离出硫酸镍晶体后的母液中还含有Ni2+;可将其收集;循环使用,从而提高镍的回收率,故答案为:提高镍的回收率。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的计算、氧化还原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点,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综合迁移能力,解答关键在于正确分析出工艺流程原理,难点在于Ksp的计算及“调pH”时pH的范围确定。【解析】除去油脂、溶解铝及其氧化物+H++H2O=Al(OH)3↓或+H+=Al(OH)3↓+H2ONi2+、Fe2+、Fe3+O2或空气Fe3+3.2~6.22Ni2++ClOˉ+4OHˉ=2NiOOH↓+Clˉ+H2O提高镍回收率28、略
【分析】【详解】
(1)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方法是利用丁达尔效应,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民用航空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医学检验进展(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赣南科技学院《心理咨询与身心健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赣东学院《传染科护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法警安全检查课件
- 中心对称图片课件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狼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第二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案新人教版
-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人与水教材说明首师大版
- 2021一建考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题库试卷考点题库及参考答案解析五
- 儿童福利机构服务与管理规范
- 《工装夹具设计》课程标准
- 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评估卷(含答案)
- 企划品宣部人员架构及职责
- 2023年7月黑龙江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血透管路行业技术趋势分析
- 高效复习+期末动员+高二上学期考前动员主题班会
- 美术年终总结汇报
- 铅锌矿资源的勘查与储量评估
- 数字孪生技术与MES系统的融合
- 人才梯队(人才库、人才盘点)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