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届三明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2024届三明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2024届三明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2024届三明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2024届三明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准考证号姓名(在此卷上答题无效)三明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2024.3.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答案的序号用2B铅笔填涂再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相传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与当地的民族结合形成兼有商、周和当地特点的吴文化。秦人和西戎诸族共同开发了西北地区。楚地的华夏族和许多少数民族共同开发了长江中游地区。这表明,在中华文明演进的过程中A.血缘分封促进疆域拓展B.民族交融推动文明发展C.中原文化领先周边各族D区域开发强化中央集权2.西汉名臣桑弘羊是洛阳商人之子,因心算能力,十三岁被破格任命为侍中东汉大臣刘祐因、“举奏有罪”之功而以宗室身份破格“复迁河东太守”。汉代官吏选任中的“破格’现象A.强化了选官的血缘倾向B.拓宽了官吏的仕进途径C.体现了选官的灵活实用D.提高了地方的治理效能3.唐中期,杜佑感叹秦朝“大率百人以五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今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这一变化源于A.农业生产力的提高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C.商业贸易利润刺激D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4.宋代耕读文化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自上而下的,士大夫读书之余经营农业二是自下而上的,农民不以读书为无用、不可能,耕作之余亲自或督导子弟读书。宋代“耕读文化”A.是生存而耕与济世而读的融合B是理学格物致知的实践化体现C.反映了政府基层教化深入人心D.体现了市民经济对儒学的冲击5.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与亚非诸国的交往包含着麒麟(长颈鹿)等动物交流,郑和卜西洋的“寻宝”和亚非诸国“献宝”共同构成了明朝“麒麟外交的基础。明朝的“麒麟外交”‘旨在A.推动新旧大陆间的物种交流B巩固朝贡体系和宣扬国威C.促进亚非国际经贸体系建立D.开放海禁以宣扬天朝文化6.印刷在西方社会里,主要是一种营利事件,随工业革命而发展为一种庞大的出版工业。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印刷书含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观念,所谓“传先哲之精蕴,启后学之困蒙,亦利济之先务,积善之美谈。”中西方的这一不同A.源于经济形态发展程度的差异B.受东西方文化交流程度的影响C.基于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不同D.受技术水平与社会制度的制约7.梁启超于1902年创立中国最早的专载小说期刊——《新小说》,倡导“小说界革命”。表1为《新小说》的部分作品表1项目作品内容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新中国》苏汉民:为让国人觉醒,纠正人心而发明了“医心术”和“催眠术”《黄绣球》黄绣球:受维新思想影响放了足,与丈夫分别开办罢女学堂《霍桑探案》霍桑:科学、理性、法制的代言人,“东方福尔摩斯”据此可知,《新小说》的创刊A.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B.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发展C.助推了国民的思想解放D.开启了文学领域新风尚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8.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流通法币1938年因辅币短缺.边区发行“光华商店代价券”作为辅币,可兑换法币。自1941年边区发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币”)(即边币),其面额有壹角至伍仟元10种。迈币的发行A.打破了日军对边区金融封锁B.体现了边区金融体系的成熟C.为解放区政权巩固奠定基础D.为敌后抗战提供了经济保障9.图1、图2分别为某研究者根据中国版本图书馆的样例数据进行统计的19491966年、1977—1991年两个历史时期传记书目题材、人物类别占比图。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社会价值观念的统一B文化娱乐市场的需求C.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D.教育改革与科技发展10.在参加万隆会议前,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在妥协中坚持原则,在和解中达到目的”的战略总方针,旨在强调亚非国家的共同身份,避免陷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争论。这一战略A.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B.奠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新原则C.促进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D.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智慧11.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设立,它从一开始就实行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新体制,省政府只设了27个职能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专业部门变成了经济实体。上述举措旨在A.强化国家宏观调控B.适应经济体制改革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D.转变政府运作方式历史试题第3页(共8页)(2.波斯帝国修筑了从波斯湾北面通到底格里斯河,再由此经叙利亚和小亚细亚,抵达爱琴海沿岸的“御道”,后来又从御道上开辟出几条岔道通往埃及和印度河流域。波斯帝国修筑的“御道”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建立B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C.扩大了帝国的统治疆域D.促进了三大洲文明交流13.中世纪欧洲的一个封建誓约中记载:“我,封君(领主),愿以我的权力和尊严,将这片土地(领地)授予你,封臣,作为我对你的保护和你对我的效忠的象征。……我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将由神明见证,并受到教会和世俗法律的保护。”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教会在权力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B封臣对所属领地拥有绝对所有权C.上地是维系封君封臣关系的纽带D.封君封臣制度是始终稳固的政体141918年大流感的首个病例发现于美国堪萨斯军营,之后疫情迅速扩散至欧洲及世界地区。由于当时只有中立国西班牙的媒体对本国疫情进行了持续报道,这场流感被命名为“西班牙流感”。为了科学修正这一名称,以下措施最有说服力的是A.整理并分析1918年欧洲战场非战争死亡数据与疫情相关性B.对比1918年各国官方疫情记录,确定疫情起源及传播路径C.考察1918年各国疫情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及其对命名的影响D.绘制并分析1918年西班牙疫情升降曲线图,探究疫情特点15.图3为英国时政漫画家大卫·洛创作于1944年的一幅漫画。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是A.欧美国家货币政策的协调与统一B.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破产C.欧洲战后经济恢复任务的紧迫性D.国际金融体系构建中的大国霸权历史试题第4页(共8页)16.表2为1950—1970年美国联邦政府在各项职能上支出所占比重变化表。表2年份国防支出邮政支出教育支出公路等支出卫生和福利支出行政和利息支出195041.05.05.51.112.733.9196050.33.81.13.116.124.9197040.53.81.92.424.824.4据表2可知,美国联邦政府各项开支的变化A.推动了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B.凸显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C反映了社会发展活力的增强D.促进了政府行政职能的提升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8分,第18题8分,第19题2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图4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其蕴含的历史发展趋势。历史试题第5页(共8页)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甘棠港,古代港口名,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之一,唐末王审知开辟,宋代逐渐走向衰落。对于甘棠港的具体位置,学界存在“长乐说”与“琅岐说”之争。——整合自欧潭生《唐末甘棠港究竟在何方》、林廉《甘棠港港址在长乐之辨析》(1)根据材料,指出学者考证“甘棠港”位置所运用的史学研究方法。(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针对“甘棠港”位置的史料考证与史学争论的作用。(4分)历史试题第6页(共8页)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法国社会住房是保障性安居住房。19世纪工业大发展导致人口急剧膨胀,一些企业家、慈善家出资建设“工人住宅”,产生了第一批大型房产建设公司。1894年通过《施格弗莱德法案》,旨在帮助和鼓励工薪家庭购买并拥有房产。随后,一列法案从机构设置、金融优惠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廉价住宅的政策支持。至1939年,法国建成近30万套廉价住宅,大约有一半是租赁,一半出售给小型房产所有者。二战后,法国遭遇了严重的住房危机。从1950年代末开始,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的住房建设运动开始,至1970年代,住宅建设量基本解决了战后的住房赤字。其中,64%由国家补贴,23%属于社会租赁。1980年代后,法国社会住房建设为地区社会发展综合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孙莹《法国社会住房的政策演变和建设发展》材料二1949年北平解放后,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在大力修缮旧房危屋的同时,建筑了一批新住房。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市仿照西方邻里单位的手法,在复兴门外建立了一片新住宅同时又学习苏联住宅生活区建设办法,在建设工厂的同时,配套建设了相应的工人住宅区。住宅楼房多数是3层,每户设有厨房、厕所以及上下水、甬道、路灯、各种市政管线都通到每幢住宅;在一公里的距离内商店、学校、俱乐部等服务设施齐全。居住区内建筑风格比较统一协调,庭院完整;绿树成荫,有较好的通风和日照。——摘编自师吉金《新中国城乡居住条件的初始变迁》(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法国社会住房政策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民居住条件改善的特点及原因。(8分)历史试题第7页(共8页)(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4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各民族的文化和各文化圈的文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也大小不等。在这个意义上,存在所谓文明中心和文明中心的转移。大体言之,在世界文化史上,文明中心已经经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