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三语文八省联考文言文详解及挖空练习_第1页
2025年高三语文八省联考文言文详解及挖空练习_第2页
2025年高三语文八省联考文言文详解及挖空练习_第3页
2025年高三语文八省联考文言文详解及挖空练习_第4页
2025年高三语文八省联考文言文详解及挖空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八省联考文言文详解及挖空练习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0分)《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居易,字乐天。乐天始言,试指“之”“无”二字,能不误。(作者自注:具乐天与予书。)始既言,读书勤敏,与他儿异。五六岁识声韵,十五志诗赋,二十七举进士。贞元末进士尚驰竞不尚文就中六籍尤摈落。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乐天一举擢上第。明年,拔萃甲科。由是《求玄珠》《斩白蛇》等赋,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矣。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言得失。因为《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之名,多以诗章相赠答。会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间泊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①,衔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作者自注:扬、越问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予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予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②。”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长庆四年,乐天自杭州刺史以右庶子诏还。予时刺会稽,因得尽征其文,手自排缵,成五十卷,凡二千一百九十一首。前辈多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陛下明年当改元,长庆讫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至于乐天之官秩景行,与予之交分浅深,非叙文之要也,故不书。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节选自《元稹集》卷五十一)[注]①模勒:仿照原样雕刻。②微之:元稹字微之,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贞元A末B进C士尚驰D竞E不尚文F就中G六籍H尤摈落。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骚》,文中指《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B.会,恰巧、适逢,与《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的“会”意思相同。C.“召而问之”与《论语·学而》中“学而时习之”的“而”用法不相同。D.刺,指担任州刺史或郡守,与《屈原列传》“以刺世事”的“刺”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居易自小聪慧,与一般儿童不一样,刚开始学说话时,就能明确无误地分辨出“之”与“无”字,后来他在给元稹的书信中曾经提到过这一细节。B.礼部侍郎高郢开始用儒家经典来决定录取或黜退,白居易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所创作的《求玄珠》《斩白蛇》等赋在新进士中广泛流传。C.由白居易、元稹所引领的新诗风十分流行,时人纷纷仿效,称之为“元和诗”,扬、越等地常常有人雕版印制元、白二人的诗作,并叫卖于市井之中。D.元稹在会稽时亲自收集并编辑了白居易的作品,共成五十卷,因为考虑到次年皇帝要把年号改为“长庆”,就把这部作品集命名为《白氏长庆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言得失。(4分)(2)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4分)14.根据材料,说说在元稹看来“叙文之要”应包含哪些内容。(3分)10.

BEF(断句:“贞元末,进士尚驰竞,不尚文,就中六籍尤摈落”。句意:贞元末年,进士们崇尚追逐名利,不崇尚文章学问,在这种风气之下,对儒家的六经更是排斥摒弃。)11.C(“召而问之”和“学而时习之”中的“而”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用法相同。)12.D(提示:“因为考虑到次年皇帝要把年号改为长庆”错,“长庆讫于是”意思是长庆的年号到这里为止了。)13.(1)不久,(白居易)进入翰林院,掌管起草诏令,接连上书谈论朝政得失。(2)自从有了文章以来,没有像这样流传广泛的。14.示例:①作者的才气名声。②作品创作情况(包含作品数量、创作历程等);作品流传情况。③命名原因(考虑年号等因素)。学生版《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居易,字乐天。乐天始言(

),试指“之”“无”二字,能不误。(作者自注:具乐天与予书。)始既言,读书勤敏,与他儿异。五六岁识声韵,十五志诗赋,二十七举进士。贞元末,进士尚(

)驰竞(

),不尚文(

),就中(

)六籍(

)尤摈落(

)。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

),乐天一举擢上第。明年(

),拔萃甲科。由是(

)《求玄珠》《斩白蛇》等赋,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

)矣。未几(

),入翰林,掌(

)制诰(

),比比(

)上书(

)言得失。因为(

)《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

)天下事,时人比之《风》(

)《骚》(

)焉。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之名,多以诗章(

)相赠答。会(

)予谴(

)掾(

)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

)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间洎(

)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然而二十年间,禁省(

)、观寺(

)、邮候(

)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

)之口无不道(

)。至于缮写(

)模勒①,街卖(

)于市井,或持之以交(

)酒茗者,处处皆是。(作者自注: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予杂诗,卖于市肆(

)之中也。)予于平水市中,见村校(

)诸童(

)竞(

)习诗,召而(

)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②诗

。”固(

)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自(

)篇章(

)已(

)来,未有如是(

)流传之广者(

)。

长庆四年,乐天自杭州刺史以右庶子诏还。予时刺(

)会稽,因得尽征其文,手自排缵(

),成五十卷,凡二千一百九十一首。前辈多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

)陛下明年当改元,长庆讫(

)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至于乐天之官秩(

)景行(

),与予之交分(

)浅深,非叙文之要(

)也,故不书(

)。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节选自《元稹集》卷五十一)[注]①模勒:仿照原样雕刻。②微之:元稹字微之,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教师版《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居易,字乐天。乐天始言(开始说话),试指“之”“无”二字,能不误。(作者自注:具乐天与予书。)始既(在…之后)言,读书勤敏(勤奋聪明),与他儿(其他孩子)异。五六岁识(懂得)声韵,十五志(有志于)诗赋,二十七举(考中)进士。贞元末,进士尚(崇尚,尊重)驰竞(奔竞,追名逐利),不尚文(文辞,文字),就中(其中;个中)六籍(六经。即儒家的六部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又作“六艺”)尤摈落(排斥弃绝)。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录取与黜退,此指选拔),乐天一举擢(考中,考取)上第(上等)。明年(第二年),拔萃(唐代考选科目之一)甲科。由是(从此)《求玄珠》《斩白蛇》等赋,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京城)矣。未几(不久),入翰林,掌(掌管)制诰(起草诏令),比比(屡屡,频频)上书(上奏折)言得失。因为(于是创作。《琵琶行·并序》:“因为长句”。为,创作。)《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指陈)天下事,时人比之《风》(《诗经》中的《国风》)《骚》(《楚辞》中的《离骚》)焉。予始与乐天同校(校书郎,掌校雠典籍,为文士起家之良选。n-v,任校书郎)秘书之名,多以诗章(诗篇)相赠答。会(恰巧,适逢)予谴(贬谪)掾(yuàn,官名,古代属官之通称)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辅佐,副职)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间洎(连词,及,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然而二十年间,禁省(shěng,禁中,指皇宫)、观寺(寺庙庵观)、邮候(邮堠,即馆驿、传舍)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牧童仆役。古称地位卑下之人)之口无不道(说)。至于缮写(抄写、誊写)模勒①,街卖(叫卖,出售)于市井,或持之以交(交换,交易)酒茗者,处处皆是。(作者自注: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予杂诗,卖于市肆(集市店铺)之中也。)予于平水市中,见村校(乡村学校)诸童(学童)竞(争着)习诗,召而(表顺承,就,然后)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②诗

。”固(本来,原来,根本)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自(从)篇章(篇与章,指诗文著作。特指诗篇)已(通“以”)来,未有如是(像这样)流传之广者(……的)。

长庆四年,乐天自杭州刺史以右庶子诏还。予时刺(担任州刺史或郡守)会稽,因得尽征其文,手自排缵(排列,编次;编辑,编纂。缵zuǎn,通“纂”),成五十卷,凡二千一百九十一首。前辈多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认为)陛下明年当改元,长庆讫(终止,结束)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至于乐天之官秩(官吏依职位或品级而定的俸禄)景行(高尚的德行。即《诗·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与予之交分(交情)浅深,非叙文之要(要领,关键,犹重要的。《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也,故不书(不写入,不书写)。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文体名称。即“序文”“序言”。亦作“叙”。系作者对著作主旨或著述经过的陈述,汉以前,序在书末。后即列在书首)。(节选自《元稹集》卷五十一)[注]①模勒:仿照原样雕刻。②微之:元稹字微之,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参考译文《白氏长庆集》是太原人白居易的集子。居易,字乐天。乐天刚开始学说话时,试着让他指辨“之”“无”这两个字,他能够准确无误地分辨出来。(作者自注:详细见乐天和我的书信,即《与元九书》:白居易自称:生六七月,默识“之”“无”二字)乐天开始已经说话,读书勤奋聪敏,与其他小儿不同。他五六岁时就谙识诗文的韵律,十五岁时有志于诗与赋,二十七岁时考中了进士。贞元末年,进士崇尚追逐名利,不崇尚文字,其中六经尤其被排斥弃绝。礼部侍郎高郢开始用儒家经典来作为录取与黜退的科考标准,乐天一举考中了上等。第二年,他又在拔萃科考试中名列甲等。从此,他所创作的《求玄珠》《斩白蛇》等赋,在京城的新进士中争相流传。不久,(白居易)进入翰林院,掌管草拟诏令,屡屡上奏折谈论政事得失。他于是创作了《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篇文章,指陈天下大事,当时的人们将他的作品比作《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我当初和乐天同授秘书省校书郞,大多用诗篇相互赠答。恰逢我被贬谪到江陵担任掾吏,而乐天还在翰林院任职,他寄给我百韵律诗及杂体诗,前后有数十篇。从这之后,我们各自在江州、通州辅佐州政,又相酬唱和寄送诗篇。巴蜀、江楚一带及长安城中的少年,纷纷效仿我们,竞相创作新诗,自称这些诗为“元和诗”。然而在这二十年间,无论是皇宫禁地、寺院道观,还是驿站邮亭的墙壁上,没有不书写记载的;无论是王公贵族、姬妾妇人,还是牧童仆役,没有不述说或吟诵的。至于抄写及仿照原样雕刻,在市场店铺叫卖,或者拿着它来交换酒水茶点的,到处都可见。(作者自注:扬州、越州一带大多仿照原样雕刻乐天和我的杂诗,在集市店铺中出售。)我在平水集市上,看见乡村学校各个学童都在竞相学习诗歌,我招呼他们过来然后询问,他们都回答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