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八省联考地理试卷合集1.河南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地理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2.四川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地理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3.内蒙古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地理试卷(含答案)4.云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5.陕西、山西、青海、宁夏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地理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八省联考】四川、河南、陕西、山西、云南、内蒙古、宁夏、青海说明:一、语文数学英语由教育部统一命题二、其他6科分由各省单独命题1.西北卷:陕西、山西、青海、宁夏2.四川卷3.云南卷4.河南卷5.内蒙古卷【八省联考】河南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地理 2025.1.5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2023年,郑州都市圈获批成为我国第10个国家级都市圈。图1表示都市圈内郑州、开封、许昌、新乡、焦作五城市2010年和2022年产业结构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1.与2010年相比,2022年图示五城市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B.第二产业比重上升C.第三产业比重下降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2.郑州都市圈中,郑州的辐射作用主要体现在A.吸纳一二产业集聚B.促进产业同质发展C.推动产业分工协作D.实现产业同步转型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3.为促进郑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图示五城市应积极推进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②城市规模快速扩张③城乡人口均匀分布④生态环境共保联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墨西哥城(位置见图2)有悠久的城市发展史,所在地原为特斯科科湖中的岛屿。近代,欧洲殖民者到来后逐步排干湖泊,重建墨西哥城。20世纪以来,墨西哥城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渐显现,因不合理利用水资源,部分城区下沉11m。2023年以来墨西哥城多次出现供水危机。据此完成4~6题。4.欧洲殖民者排干湖泊后,墨西哥城A.建设用地增加B.局地气候改善C.地下水位上升D.洪涝灾害减少5.推测近100年墨西哥城的城市供水主要来自A.冰川融水B.河湖水C.淡化海水D.地下水6.为保障墨西哥城水资源安全,下列措施当前可行的是A.从墨西哥湾调水B.疏解首都产业和人口C.增加大气降水量D.恢复特斯科科湖规模福马铁路是连接福州站和马尾港站的货运铁路,全长约24km,目前年货运量不足百万吨,运能富余。福州市政府计划改造福马铁路,开行市域列车,沿线增设上洋、儒江等站点,服务市民出行。图3示意福马铁路市域列车规划站点。据此完成7~8题。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7.利用福马铁路开行市域列车的主要优势是A.既有铁路改造成本低B.既有站点货运量大C.既有铁路运营效益好D.既有站点布局合理8.福马铁路沿线增设站点有利于①缓解交通压力②提升城市等级③丰富出行方式④提高运行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某研学小组认为当地某冶炼厂高烟囱排放的废气可能导致周边地区重金属含量升高,计划在冶炼厂周边开展土壤环境调查。研学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当地常年盛行东风,于是选择受废气影响最大的地块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后绘制了土壤重金属含量随距冶炼厂距离变化图。图4示意冶炼厂位置。据此完成9~10题。9.该研学小组选择的采样地块是A.甲地块B.乙地块C.丙地块D.丁地块10.该研学小组绘制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图最可能是八号桥湿地公园位于河北省永定河上游官厅水库入库口,利用长约3.5km、宽约700m的河道及滩地,建设了大型仿自然复合湿地系统(图5)。通过布置森林湿地、河道湿地、溪流湿地等多种类型湿地,复合湿地系统促进了周边区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景观环境的改善。永定河八号桥段多年平均流量3.24m³/s,湿地系统设计净水规模3m³/s。据此完成11~13题。地理试题第3页(共6页)11.图示河段建设大型仿自然复合湿地系统的有利条件是A.气候温和湿润B.河滩空间广阔C.地势起伏较大D.流量季节变化小12.八号桥湿地公园内,永定河河道的主要作用是A.过水行洪B.提供生活用水C.发展航运D.发展水产养殖13.八号桥湿地公园复合湿地系统的主要优势是①水体更新速度快②入库水量增加③水体净化能力强④景观类型丰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垄广泛发育。图6表示观测期高大沙垄高点和低点的气温日变化,沙垄高点和低点相对高差49m。据此完成14~16题。14.与沙垄高点相比,沙垄低点A.全天气温均较低B.日平均气温较低C.气温日较差较小D.夜晚降温较慢15.观测期间A.6时,因高差较大,沙垄高点和低点温差大B.上午,因太阳辐射逐渐增强,沙垄低点增温加快C.15时,因地面辐射较强,沙垄区气温高D.夜晚,因大气逆辐射强,沙垄高点气温较高地理试题第4页(共6页)16.观测期最可能是A.6月B.8月C.10月D.12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在水稻农事安排上有“不插六月秧”的说法。每年4—5月,省内外大批“插秧客”前往三江平原备耕、插秧。近年来,到三江平原的“插秧客”有所减少,但“插秧客”中年轻人明显增多。图7示意三江平原地理位置。(1)简述三江平原“不插六月秧”说法的来由。(4分)(2)分析三江平原出现“插秧客”的原因。(8分)(3)指出近年来“插秧客”变化反映的三江平原农业发展趋势。(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水杉是我国珍贵的古特有种,喜暖湿、生长快、材性好、树形优美。晚白垩纪水杉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北部,后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分布范围变化较大。新近纪水杉在欧洲逐渐消失,在亚洲东部向南迁移;目前野生种群仅存于我国湖北、重庆、湖南交界处。20世纪40年代,水杉被发现后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被竞相引种,目前已栽培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8示意水杉化石在北半球部分地区的分布,图9示意不同地质年代水杉化石分布的北界。地理试题第5页(共6页)(1)推测古近纪北半球冷暖变化特点。(6分)(2)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新近纪水杉在欧洲逐渐消失的原因。(4分)(3)简述水杉被世界多国竞相引种的原因。(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黄土是一种风成土状堆积物。广武山(位置见图10)地处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毗邻黄河,黄土堆积厚100多米。研究发现,受断层抬升和第四纪黄河切穿三门峡东流入海共同影响,广武山黄土快速堆积,物源主要为黄河冲积物。广武山地区发现了丰富的考古文化遗址。(1)说明广武山黄土物源与黄河切穿三门峡东流的关系。(4分)(2)断层是广武山黄土沉积的重要条件,请作出合理的解释。(6分)(3)广武山北坡地势陡峻,试分析原因。(4分)(4)简述广武山有利于新石器时期人类生产生活的自然条件。(6分)地理试题第6页(共6页)河南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答案及解析1.D2.C3.B【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第一产业比重图示五个城市2022年均比2010年小,故第一产业比重下降,A错误;第二产业比重图示五个城市2022年均比2010年小,故第二产业比重下降,B错误;第三产业比重图示五个城市2022年均比2010年大,说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且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或与第二产业相当,说明产业层次趋于优化,C错误,D正确。所以选D。2.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郑州从2010年到2022年,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且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产业比重最小,说明郑州没有吸纳一、二产业集聚,反而是一、二产业分散转移,A错误;郑州通过产业转移、交通联系、科技与信息以及人口流动等方式,促使周围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且各城市因与郑州距离、交通等联系强弱的差异,以及各自发展条件的不同,产业类型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所以,通过郑州的辐射作用实现不同城市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B错误,C正确,且图中各城市三次产业比重即变化各不相同,所以未实现产业同步转型,D错误。所以选C。3.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目可知,促进郑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郑州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图示五个城市之间的联系,所以必须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彼此之间高速、高效的互联互通,①正确;且随着都市圈的发展,各城市规模和产业活动强度的扩大,环境问题也会加重,故还应该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的共同治理,④正确;城市规模应该适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扩张过快缺少产业支撑,容易出现城市经济结构失衡,不利于城市发展,②错误;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和自然环境差异,环境承载力差异较大,故城乡人口分布不可能均匀分布,③错误。①④正确,所以选B。【点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4.A5.D6.B【解析】4.当欧洲殖民者排干湖泊后,水位下降,地表裸露,空地变多,建设用地增加,A正确;湖水比热容大,在夏季,湖泊可以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降低周围地区的气温;而在冬季,湖泊释放热量,使周围地区气温相对较高,这种调节作用有助于缓解极端气候现象,如热浪和寒潮。当排干湖泊后,湖泊对气候调节作用降低,不利于改善局地气候,B错误;湖泊水可以补给地下水,当湖泊水位下降,地下水补给减少,地下水水位也下降,C错误;降水量大时湖泊可以蓄水,减少洪涝灾害发生,这是湖泊对洪涝的调蓄能力,排干湖泊后,答案第1页,共7页
这种调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会增多,D错误;故选A。5.根据材料“近代,欧洲殖民者到来后逐步排干湖泊,重建墨西哥城。20世纪以来,墨西哥城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渐显现,因不合理利用水资源,部分城区下沉11m”可知,当地排干湖泊后,河湖水减少,生产生活用水只能靠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空洞,发生地面沉降,故近100年墨西哥城的城市供水主要来自地下水,河湖水已经被殖民者排干,水量较少,不能满足城市供水,D正确,B错误;海水淡化成本较高且墨西哥城离海洋较远,其城市供水不会来自海水淡化,C错误;墨西哥城位于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且墨西哥城海拔也不高,无冰川分布,A错误;故选D。6.墨西哥湾是海水,调水以后也不能直接饮用,A错误;墨西哥城作为首都,产业、人口密集,用水量大,而疏解首都产业和人口有利于减少城市用水,保障水资源安全,B正确;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地方的降水量是基本稳定的,要大范围大幅度增加是不可能的,人类目前所能做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在条件许可的小范围内增加一点降水——人工降水,但这对于墨西哥城严峻的缺水问题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C错误;特斯科科湖的水已经被排干,且当地生活用水短缺,没有水来补给特斯科科湖,故恢复特斯科科湖规模不可行,D错误;故选B。【点睛】水资源的保护要从法律法规、水资源监测管理、水资源保护意识三方面进行分析。法律法规: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水资源监测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水资源保护意识: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资源保护的氛围。7.A8.A【解析】7.福马铁路原有是货运铁路,但年货运量不足百万吨,说明既有站点货运量小,B错误;福马铁路目前年货运量不足百万吨,运能富余,说明该铁路运营效果较差,运营效益并不好,C错误;如果沿途既有站点布局合理,新市域列车就不会增设上洋、儒江等站点,这说明既有站点相对于客运布局不算合理,D错误;市域列车以原有的福马铁路为基础,利用原有铁路的基础设施,相关改造成本较低,A正确。故选A。8.增设站点有利于方便增设站点的人们出行,缓解其他交通线路的交通运输压力,①正确;城市等级的提升不能依靠新增站点来实现,②错误;增设站点是增设站点的人们能选择铁路运输出行,丰富了人们出行方式,③正确;增设站点,则在新站点需要停车一段时间,不利于提高铁路运行速度,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A。答案第2页,共7页
【点睛】交通线建设的意义主要有:社会意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意义(促进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等。9.A10.D【解析】9.由材料可知,当地盛行东风,由图的指向标可知,甲村庄位于冶炼厂的下风向,受冶炼厂高烟囱排放的废气影响最大,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最高,故研究小组的采样地块为甲地块,A正确;丁位于上风向,受影响最小,乙和丙不在下风向,受影响小,BCD错误;故选A。10.重金属主要来源于高烟囱排放的废气,废气在风力的作用下向西漂移,当风力下降时,重金属会沉降到地面,所以重金属的含量在离冶炼厂一定距离时会达到最高值,之后含量逐渐下降,D正确,C错误;含量不会随距离的增加一直升高,A错误;随距离的变化,重金属含量会发生变化,B错误;故选D。【点睛】大气污染工业布局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导风向和最小风频原则:污染工业应布局在城市居住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这样可以减少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直接影响。隔离带和梯度布局:污染工业与居住区之间可以设立隔离带,如绿化带。11.B12.A13.D【解析】11.根据所学知识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A错误;根据材料该地利用长约3.5km、宽约700m的河道及滩地,建设了大型仿自然复合湿地系统,该地建设大型仿自然复合湿地系统的主要有利条件为河滩空间广阔,B正确;该地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C错误;该地河流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该地气候为季风气候,径流量季节变化大,D错误,该题选B。12.相比较河道两岸的湿地,河道水深,植被少,流速快,主要发挥过水行洪的作用,A正确;该地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官厅水库,而不是来自河流,B错误;永定河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不适宜发展航运,C错误;永定河汇入官厅水库,为北京提供水源,水产养殖业可能带来水污染,不适宜在河道发展水产养殖业,D错误,该题选A。13.根据材料永定河八号桥段多年平均流量3.24m³/s,湿地系统设计净水规模3m³,可得该湿地水体净化能力强,③正确;根据材料结合图示该复合湿地系统有森林湿地、湖泊湿地、岛屿湿地、生物塘湿地等,湿地类型多样,提供更多的景观类型,④正确;该地地势起伏小,湿地蓄水,降低流速,水体更新速度慢,①错误;湿地复合系统存蓄径流,入库水量减少,答案第3页,共7页
②错误,该题选D。【点睛】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被誉为“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被誉为“生命的摇篮”。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具有航运功能,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等。14.B15.C16.C【解析】14.据图示信息可知,在0-8时之间沙垄低点比沙垄高点气温低,在8-17时左右沙垄低点比沙垄高点气温高,在17-24时沙垄低点比沙垄高点气温低,A错误;沙垄低点与沙垄高点一天中的最高气温相近,但沙垄低点一天中的最低气温远低于沙垄高点,说明沙垄低点的日平均气温较低,且气温日较差较大,B正确,C错误;夜间气温曲线沙垄低点的下降幅度更大,说明沙垄低点的夜间降温较快,D错误。故选B。15.沙垄高点和低点相对高差49m,一般来说对流层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而仅49米的高差不可能在6时沙垄高点与低点温差近9℃,A错误;上午沙垄低点因沙垄的阻挡而受太阳辐射较沙垄高点少,B错误;地面辐射最强时一般是在14时左右,而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是地面辐射,据图示信息可知沙垄整体都在14-15时达到最高,所以推断15时是因地面辐射较强,沙垄区气温高,C正确;沙垄所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气候极其干旱,天气以晴朗为主,夜间的大气逆辐射弱,D错误。故选C。16.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气候干旱,降水极少,天气以晴朗为主,太阳辐射充足,沙漠比热容小,所以夏季增温幅度极大,在6-8月气温很高,不可能一天中最高气温不到20℃,排除AB;塔克拉玛干沙漠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冬季12月时一天中的气温多在0℃以下,排除D;10月秋季时当地气温由夏季转冷,日平均气温下降,气温既不可能是夏季的炎热,也不可能是冬季的寒冷,符合观测期的气温特征,C正确。故选C。【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17.(1)三江平原纬度高,生长期短,6月插秧导致水稻生长期推迟,秋季收获推迟,遭到低温冻害的风险加大;6月降水增加,影响秧苗生长。(2)三江平原耕地面积大,插秧规模大;以平原地形为主,插秧时间较为集中,对劳动力需求集中;当地人口密度低,劳动力不足,无法满足插秧需求:大型农场规模化插秧的经济效答案第4页,共7页益较高,能吸引外地“插秧客”;为保障粮食安全,国家鼓励“插秧客”的发展。(3)机械化水平提高,插秧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收益提高,吸引年轻人回流。【分析】本题以三江平原水稻种植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以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三江平原所处纬度较高,因此热量不足,生长期较短,六月份进行插秧,容易导致水稻生长期推迟,秋季收获推迟,容易遭受低温冻害影响;三江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六月份是进入夏季,降水量增加,此时会影响秧苗生长,因此出现不插六月秧的说法。(2)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三江平原耕地面积较大,插秧规模较大;该地区以平原为主,水稻种植时间较为集中,插秧时间较为集中,因此对于劳动力需求较为集中;而三江平原地广人稀,人口密度较低,因此本地区劳动力不足,无法满足集中需求的劳动力要求;同时,该地区种植规模较大,大型农场规模化插秧经济效益较高,因此吸引了外地“插秧客”的到来;同时,三江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国家鼓励“插秧客”的发展。(3)结合所学知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插秧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在不断减少,因此,到三江平原的“插秧客”有所减少;随着该地区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生产效益不断提高,吸引了年轻人回流,因此,“插秧客”中年轻人比重明显增加。18.(1)气候呈现暖湿—冷干—暖湿交替变化;气候整体变冷(2)欧洲地形平坦,寒冷气流入侵,温度低;气候变冷,不适宜水杉生存。(3)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净化空气。【分析】本大题以水杉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植被的影响因素、植被对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水杉喜欢暖湿环境,由水杉化石分布界限图可知,古近纪的北半球水杉生长界线先向北移动,说明此时气候暖湿,利于水杉生长,其范围扩大,之后气候变冷,生长北界南移,再之后气候变暖,生长北界又往北移;总体来看,古近纪水杉的分布答案第5页,共7页北界南移,说明古近纪整个时期北半球气候变冷。(2)根据材料“水杉是我国珍贵的古特有种,喜暖湿、生长快、材性好、树形优美。晚白垩纪水杉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北部,后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分布范围变化较大。新近纪水杉在欧洲逐渐消失,在亚洲东部向南迁移”可知,水杉喜暖湿环境,由图可知,在新近纪水杉的分布北界不断南移,说明新近纪阶段全球气候不断变冷,欧洲纬度高,温度更低,不适宜水杉生长;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较低,寒冷的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气候寒冷,故水杉逐渐在欧洲消失。(3)水杉生命力顽强,适应性强,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栽种,水杉顽强的生命力帮助其适应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水杉树木挺拔,叶子形态秀美独特,秋季叶子变红,能有效美化城市环境,提升景观效果,展现处园林绿化的魅力;水杉具备一定的抗盐碱能力,种植在海边可以抵御海风和海浪的侵蚀,种植在河流两岸可以有效减少洪涝发生,水杉树冠茂密,能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持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水杉能有效抵御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气等,通过吸收、转化和释放作用净化空气。19.(1)黄河切穿对黄土物源:黄河流程延长,径流量加大,含沙量加大,冲积物增加,(枯水期)水位下降时为风沙活动提供更多物源;黄河切穿三门峡,峡谷陡峭,在重力崩塌,流水侵蚀等作用下提供碎屑物质,为黄土提供物源。黄土物源对黄河切穿:河谷中更多物质被(风力)搬运,利于黄河切穿三门峡。(2)断层地表破碎,为风力侵蚀补充物源;黄河南岸断裂抬升,导致(偏北风)风速下降,风力搬运能力减弱,利于风力沉积;断块山的顶部较为平坦,为黄土堆积提供空间。(3)受断层影响,南侧断裂抬升,北侧断裂下沉;黄河束窄,流速较快,流水下切侵蚀较强;断崖的重力崩塌加大了坡度。(4)临近黄河,具有水源;地势较高,不易受黄河水患影响;黄土堆积体地势平缓,发展空间较大;黄土土质疏松,易于耕作;阻挡南下冬季风,局部小气候更温暖;易守难攻,提供防御屏障。【分析】本题以广武山地区黄土堆积物为背景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流水侵蚀作用、黄土沉积条件、断层影响、聚落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描述与阐释地理基本规律、原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首先先分析黄河切穿对黄土物源的影响。材料提及在第四纪黄河切穿三门峡向东流入海,使得黄河的流程进一步的延长,黄河径流量有所增大,搬运能力有所上升,含沙答案第6页,共7页量有所增加,整体冲积物增大,在黄河枯水期,水位下降时,大量沉积泥沙裸露,为风沙活动提供了物源基础。黄河切穿三门峡后,河流下切作用显著,峡谷呈现陡峭状态,使得峡谷两侧更容易发生重力崩塌,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不断的将两侧崩塌的侵蚀物搬运到下游地区,为下游提供了更多的碎屑物质,为黄土提供了更多的物源。而黄土物源对黄河切穿的影响主要体现的是,河谷当中沉积的更多物质在风力的作用下被搬运,风力侵蚀作用增强,利于黄河切穿三门峡。(2)材料提及受断层抬升和第四纪黄河切穿的影响,广武山黄土快速堆积可知,受断层影响,整体地表较为破碎,为风力侵蚀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风力搬运的物源有所增加。从图来看,整体断层呈现的是黄河南岸断裂抬升,这会拦截偏北风,导致风速下降,风力搬运能力下降,更加利于风力沉积;而断块山整体顶部相对较为平坦,这也为黄土的堆积提供了空间基础。(3)材料提及该地受断层影响较为显著,从图中来看,南侧受断层影响断裂抬升,北侧整体断裂下沉,这使得黄河河道有所变窄,受束窄的影响流速进一步加快,流水的下切侵蚀作用加强。使得河谷陡峭度明显上升,而断崖受重力崩塌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大了两侧的坡度。(4)从广武山的位置来看,该地临近黄河,便于取水;广武山整体地势较高,不容易受到黄河水患的影响;广武山整体受黄土堆积较为显著,其地势上部较为平坦,便于聚落的发展,其发展空间更大;黄土为堆积地貌产生,整体土质疏松也便于农耕。广武山其北部南下冬季风较多,广武山可有效阻挡南下的冬季风,使得局部的小气候变得更加温暖,利于人类生存。聚落位于高地,从人类生存角度出发,该地易守难攻,也为生存提供了安全防御基础。答案第7页,共7页河南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答案Dc·BADBAA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ADBADBC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16分)(1)(4分)三江平原纬度高,生长期短,6月括秧导致水稻生长期推迟,秋季收获推迟,透到低温冻害的风险加大;6月降水增加,影响秧苗生长。(2)(8分)人口应及发纸,应移力不足,无法满足括秧需求;大型农场规模化枯秧的经济益益较高,能吸引外地“枯一“婚”:为保障粮食安全,国家鼓励“插秧客”的发展。(1)(4分)机械化水平提高,指换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收益提高,吸引年轻人回流。18.(16分)(1)(6分)古近纪水影化石分布北界滚动南移,反映出气候波动变冷;北界呈北移—南移—北移的趋势,反映出气候变暖—变冷—变暖:古近纪结束时,北界纬度比古近纪开始时更低,说明气候总体变冷。(2)(4分)新近纪水杉化石分布北界明显南移,说明气候变冷,欧洲纬度较高,热量条件无法满足水杉生长;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缺少相对温暖的生物“避难所”;阿尔卑斯山等山脉海拔较高,山地气候寒冷.更不适合水杉生长。(3)(6分)生长快,材性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树形优美,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珍贵物种,淡化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升研价值:喜暖湿,适宜生长的范围较大,较易成活。19.(20分)(1)(4分)黄河切穿对黄土扮源:黄河流程延长,径流量加大,输沙量加大,冲积物增加,(枯水期)水位下降时为风沙活动提供更多物源;黄河切穿三门峡,峡谷陡峭,在重力崩塌、流水侵蚀等作用下提供碎屑物质。为黄土提供物源。黄土物源对黄河切穿:河谷中更多物质被(风力)搬运,利于黄河切穿三门峡。(2)(6分)断层地表破碎,为风力侵蚀补充物源;黄河南岸断裂抬升,导致(偏北风)风速下降,风力搬运能力,减弱,利于风力沉积:断块山的顶部较为平坦,为黄土堆积提供空间。(3)(4分)受断层影响,南侧新裂胎升,北侧断裂下沉:黄河束窄,流速较快,流水下切侵蚀较强;断崖的重力崩塌加大了坡度。(4)(6分)邻近黄河,具有水源;地势较高;不易受黄河水患影响;黄土堆积体地势平缓,发展空间较大;黄土土质疏松,易于拼作;阻挡南下冬季风,局部小气候更温暖;易守难攻,提供防御屏障。【八省联考】陕西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演练 地理 2025.1.5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当前,服务业发展日新月异,居民生活活动逐渐转移到该上,如网络约车、外卖网购、线上网诊等。线上生活既丰富了居民传统生活的内容,又弥补了因相关生活设施不足带来的不便。图1示意我国某大城市居民传统生活与线上生活热门活动类型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导致该市居民传续生活热门活动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 B.地价 C.政策 D.劳动力2.该市居民线上生活热门活动类型多样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是A.中心区 B.中心区外围 C.近郊区 D.近郊区外围3.该市居民生活活动由传统向线上转移主要得益于A.消费水平提升 B.商业设施升级 C.人口规模扩大 D.信息技术发展按照“以地定养、就近还田”的原则布局养殖场,有助于实现粪肥到农田的完全可达和被消纳,有效缓解粪肥局部堆积、化肥过度使用和耕地生产力下降等问题。管理部门选定某平原部分区城为研究对象,站合养殖场(如图2所示)的养殖规模(产粪量)和周边地块农作物的粪肥需求量,模拟推算出各养殖场的消纳区。据此完成4~6题。4.养殖场场近田布局能够A.提高养殖产品质量 B.满足养殖饲料需求 C.减少粪肥养分挥发 D.降低粪肥运输成本5.根据“以地定养”原则评价图2所示区域的种养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A.①和②养殖规模过大 B.整体养殖规模小 C.③和④养殖规模过大 D.整体耕地规模小6.为优化养殖场布局,综合考虑居民健康需求和搬迁成本,最先要搬迁的养殖场是A.① B.② C.③ D.④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多应用于人工智能、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2023年,全球稀土矿产量达35万吨,同比增长16.67%。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为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我国依法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据此完成7~8题。7.全球稀土矿产量近年来大幅增长是由于①能源转型需求旺盛 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③稀土开发成本降低 ④资源国际供给高度集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我国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主要是为了A.延长产业链 B.缓解资源短缺 C.提高附加值 D.保障战略储备为研究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研究人员对我国某地典型民居朝南土墙外表面(无遮挡)进行了观测。图3为某晴天墙体温度日变化,图4为墙体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年内变化。据此完成9~10题。9.该民居最可能位于A.拉萨(29°36′N,91°06′E) B.吐鲁番(42°50′N,89°12′E)C.丹东(40°07′N,124°23′E) D.张家口(40°48′N,114°52′E)10.7月,该墙体获得太阳辐射日总量偏低的主要原因是A.日照时数短 B.大气削弱作用强 C.日地距高远 D.正午太阳高度大秦岭在抬升过程中,受地壳这动、岩浆活动影响,形成了各类变质岩。唐代诗人王维曾隐居奏岭北麓,登山时眼望溪中的白石、山上的红叶,写下“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的诗句。据此完成11~12题。11.诗中“白石”能“出”露,表明其抗侵蚀能力强,它最可能是A.玄武岩 B.石灰岩 C.石英岩 D.花岗岩12.诗人登山的月份应该是A.9月 B.11月 C.1月 D.1月北半球高纬度森林的分布界限受冬季温度、降水和土壤带因素影响显著。研究发现:近年来北冰洋10月无冰海域面积增大,阿拉斯加北部冬季积雪加厚,促进了来年树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导效森林分布界限扩张加快。图5示意北冰洋海冰变化及阿拉斯加北部林线采样点(海拔相近)。据此完成13~15题。13.冬季积雪加厚能导致森林分布界限扩张加快的主委原因是A.地表吸热增多 B.土壤湿度增加C.土壤温度升高 D.地表蒸发加强14.全球变暖背景下,该区域分布范围缩小的自然带是A.冰原带 B.苔原带 C.针叶林带 D.真阔叶混交林带15.推测四个采样点中林线爬升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埃塞俄比亚工业基础薄弱,道路及供电等设施落后,用电缺口较大。纳兹雷特市位于东非大裂谷西侧,是亚的斯亚贝巴到古布提港必经路上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由中国承建的纳兹雷特二期风电场项目于2016年并网发电,该项日使用中国资金、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设备,是中国风电“走出去”的第一个完整的新能源工程项目。图6示意埃塞俄比亚及周边区域。(1)分析纳兹雷特市风电场项目选址的合理性。(6分)(2)说明纳兹雷特市风电场项目对保障埃塞俄比亚国家能源安全的积极作用。(6分)(3)简述中埃风电场项目对我国开展国际能源项目合作的启示。(6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赴雅鲁藏布江谷地进行地貌专题考察,结合遥感影像绘制了素描图(图7)。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地谷坡上出现黄土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表现。(1)识别图7中的地貌,归纳外力作用类型。并列举对应的地貌名称。(6分)(2)说明从上游山地岩石到谷坡黄土的物质空间迁移过程。(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土壤有效水是指土壤中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其多少与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等有关。图8解释了土壤质地与土壤有效水的关系。为探究有机质与土壤有效水的关系,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报告如表1所示。表1实验名称土壤渗水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有效水的影响实验材料土壤样品、相同烧杯2个、量杯2个、蒸馏水实验步骤步骤1:将土壤样品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去除大部分有机质,记录为样品1,未作处理的另一份记录为样品B。步骤2:将A、B样品分别装入标有A、B的烧杯中,保证两份样品体积相同。步骤3:步骤4:步骤5:实验结果样品B的渗水深度小于样品A实验分析质地相同的两份土壤样品具有相近的土壤有效水下限。因此,样品A、B的土壤有效水多少可由渗水湿程度推断。实验结论(1)据图8,将砂土、壤土和黏土的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从大到小排序。(3分)(2)补齐表1中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8分)(3)从砂土、壤土和黏土中任选两种,提出增加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的方法。(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境内的古长城遗址分布在大青山(阴山山脉中段)南北两侧,长城位置的变迁诉说着区域内民族文化的磕碰和融合。图9示意乌兰察布市境内长城遗址及相应时期气候特征。有人认为:“气候变化决定了长城位置的变迁”,对此认识提出质疑(表明观点),并从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长城位置变迁之间关系的角度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论述与材料结合,逻辑清晰。表达准确。)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详解附后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答案BCDDABAD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BDCBCB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8分)(1)(6分)位于东非大裂谷边缘,地形差异引起局地环流,风速较大:临近铁路,便于风机设备运输;接近新型工业城市纳兹雷特,基础设施较好;土地广阔,土地成本低;距离首都主要用电市场较近,降低输电成本。(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紧邻东非大裂谷,地质条件不稳定。(2分)(2)(6分)增加电能供应,缓解用电缺口,保障生产生活:提高电能自给率,减少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利用风能,降低发电成本: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增大清洁能源比重,调整能源结构。(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3)(6分)科学选址,改善项目区位条件:开展完整的全产业链合作,提高附加值:来用中国技术与标准,提升我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协调各方利益,改善当地民生,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开发清洁能源,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17.(12分)(1)(6分)流水堆积作用:河漫滩、江心洲、洪积扇。(2分)风力堆积作用:沙丘、黄土。(2分)冰川侵蚀作用:角峰。(2分)(2)(6分)山地岩石因温差大、反复冻融而风化,形成岩石碎屑,岩石碎被坡面各流及重力搬运至河谷,落入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流水搬运过程中,流速减慢,堆积成为河漫滩(、江心洲);枯水期水位下降,河漫滩(、江心洲)出露,风力将其中的细小部分侵蚀并向谷坡搬运,运谷坡地形阻挡,风速减慢,积形成黄土。(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18.(15分)(1)(3分)壤土、黏土、砂土。(3分)(2)(8分)步骤3:向A、B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2分)步骤4:等待土壤样品吸收加入的蒸馏水,直到两个烧杯中的水位不变。(2分)步骤5:将A、B烧杯中从土壤样品溢出的蒸馏水分别倒入量杯,读取量杯读数,代表各自的渗水深度。(2分)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越大。(2分)(3)(4分)砂土:加入细小颗粒,改良土壤质地。壤土: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合量。黏土:掺杂砂粒,降低平均粒径。(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19.(10分)气候变化对长城位置的变迁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还有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战国、北魏时期气候温暖,适合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分布纬度更高,金代、明代气候转冷,农业生产分布纬度变低;气候转冷游牧民族会南下,侵袭农耕区域,但长城修建不完全受气候变化影响,金代气候冷湿,但长城纬度最高。不同朝代面临的军事威胁和战略需求、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使得长城位置不同。得分段作谷情况9~10分观点明确而全面,与材料结合的有效论据至少3条,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6~8分观点明确,与材料结合的有效论据至少2条,逻辑较清晰,表述较准确3~5分有较为空泛的观点,论据至少2条但未结合材料,逻辑较为混乱,表述不够通畅1~2分无明确论点,论据木结合材料,逻辑较为混乱,表述不够通畅0分未作答或答非所问示例:9~10分:观点:气候变化不能决定长城位置变迁,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长城位置变迁,长城位置还受生产力水平等其他因素影响。理由:长城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如只考虑气候变化,当气候暖湿,种植业生产条件较好时,长城应当北移,反之南移。战国时期,气候暖湿,但长城在大青山以南,说明当时生产力较低,种植业克服寒冷干燥条件的能力不足。北魏时期,气候暖湿,但长城位置也不在最北。金代,气续变冷,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但长城位置最北,说明农耕文明生产力进步,农耕活动范围因此扩张,其影响超过气候变化的影响。明代,气候冷干,最不利于种植业发展,长城位置在最南,即农耕文明南退,说明气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长城位置变迁。6~8分:观点:气候变化不能决定长城位置变迁,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长城位置变迁。理由:战国时期,气候暖湿,但长城在大青山以南,说明当时生产力较低,种植业克服寒冷干燥条件的能力不足。金代,气候变冷,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但长城位置最北,说明农耕文明生产力进步,农耕活动范围因此扩张,其影响超过气候变化的影响。3~5分:观点:气候变化不能决定长城位置变迁。理由:战国时期,气候暖湿,长城位置偏南。金代,气候变冷,但长城位置最北。1~2分:战国时期,气候暖湿,长城位置偏南。答案解析1.B2.C3.D【解析】1.在传统生活中,热门活动如购物、餐饮和文娱等,往往集中在地价较高的中心区域,因为这些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更容易吸引人群聚集,形成商业和社交活动的热点;随着距离中心区的增加,地价降低,热门活动的集中度也随之降低,因此,地价是导致传统生活热门活动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B正确。交通、政策、劳动力对传统生活热门活动空间分布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2.读图可知,该市居民线上生活热门活动类型多样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是近郊区,中心区、中心区外围、近郊区外围都不如近郊区热门活动类型多,C正确,排除ABD。故选C。3.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线上服务变得更加便捷和普及,居民可以通过网络享受到更多的服务,如网络约车、外卖网购、线上网诊等,这些服务的便捷性弥补了传统生活设施的不足,丰富了居民的生活内容,极大地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和效率,因此,信息技术发展是该市居民生活活动由传统向线上转移的主要驱动力,D正确;消费水平提升、商业设施升级、人口规模扩大不是使该市居民生活活动由传统向线上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众多且复杂。市场需求是关键,人口密集、消费水平高的地区往往服务业发达。交通便捷性也至关重要,便利的交通能吸引更多客户。此外,劳动力素质及成本、信息技术水平、政策法规环境、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及集聚效应等也对服务业区位选择产生显著影响。例如,高科技园区可能吸引信息技术服务业,而政策优惠区域则可能促进金融、咨询等服务业的集聚。4.D5.A6.B【解析】4.据材料可知,“以地定养、就近还田”的原则布局养殖场,有助于实现粪肥到农田的完全可达,运输距离近,能降低粪肥运输成本,D正确;养殖场近田布局,能缓解粪肥局部堆积释放难闻气味的问题,而不是粪肥养分挥发问题,粪肥养分不易挥发,C错误;养殖场近田布局对于养殖产品质量影响不大,A错误;养殖饲料需要从区域外输入,耕地主要发展种植业,不是养殖饲料的主要来源,B错误。故选D。5.据图可知,②养殖场的消纳区面积最大,说明②养殖规模过大,产粪量大,粪肥运输成本较高;①养殖场消纳区面积最小,说明①养殖场附近地块农作物对粪肥需求较少,①养殖场产生的粪肥难以被消纳,①养殖场规模相对地块需求而言养殖规模过大,A正确;图中显示,消纳区有重叠,消纳区和耕地规模整体也较大,且种养关系主要是看养殖场和耕地的相对关系,不能直接定性地说养殖规模、耕地规模整体大或小,BD错误;③和④的消纳区空答案第1页,共7页
间范围差异较小,且均小于②,可推测③和④规模不如②大,规模大小适宜,C错误。故选A。6.图中可看出,②养殖场临近村庄中部,消纳区紧邻村庄,产生的粪肥对村庄居民健康影响大,且②养殖场规模过大,粪肥运输成本较高,最适宜最先搬迁,B正确;③④距村庄较远,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较小,CD错误;①养殖场消纳区很小,位于村庄西北角,对村庄居民健康影响相对较小,不是最先要搬迁的,A错误。故选B。【点睛】“以地定养、就近还田”的原则强调根据周边农田的粪肥需求来确定养殖规模,确保养殖场所产生的粪肥能够被附近的农田有效消纳和利用。这一原则旨在促进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养殖与种植的有机结合,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养殖场与农田,可以最大化地发挥粪肥的肥效价值,同时避免粪污过度集中和不当处理带来的环境问题。7.A8.D【解析】7.根据材料信息“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多应用于人工智能、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可知,稀土主要应用于清洁能源等领域,随着能源转型的不断深入,稀土的需求量增加,全球稀土矿产量增加,①正确;稀土主要应用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稀土的需求量增加,全球稀土矿产量增加,②正确;没有稀土开发成本降低和资源国际供给高度集中的相关信息,③④错误。故选A。8.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为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保障我国战略资源储备,我国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D正确;不是为了延长产业链,A错误;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稀土资源不短缺,B错误;不是为了提高附加值,C错误。故选D。【点睛】合理利用稀土矿的措施有:1、提高稀土资源的利用率;2、转变产业结构;3、提升科技含量;4、寻找新的替代能源。9.B10.D【解析】9.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晴天墙体温度日变化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北京时间16时前后,而一天中温度最高出现在当地地方时14时前后,因此,与北京时间相隔两小时,经度上相差30度,该地经度位于东经90度附近,CD错误。同时,结合该墙体获得太阳辐射日总量年变化可知,该地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因此该地最有可能为吐鲁番,拉萨太阳辐射季节变化较小,B正确,A错误。故选B。10.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墙体获得太阳辐射日总量年内变化在七月份总量偏低,结合上题可答案第2页,共7页
知,该地最有可能位于吐鲁番,此时为吐鲁番的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吐鲁番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照射在墙体的太阳辐射面积较小,墙体所获得太阳辐射量较低,D正确;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日照时间较长,A错误;吐鲁番地处内陆地区,全年降水较少,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B错误;7月份时,太阳位于远日点附近,日地距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太阳辐射,但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长短。11.C12.B【解析】11.由材料可知,“秦岭在抬升过程中,受地壳这动、岩浆活动影响,形成了各类变质岩”,故“白石”是变质岩的可能最大,石英岩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为变质岩,颜色通常为白色、灰白色、黄白色、浅灰色等。质地坚硬,抗侵蚀能力强,C正确;玄武岩是喷出岩,颜色通常为暗色,常见的有黑色、黑褐色和暗绿色,有气孔,质地松软,不耐侵蚀,A错误;石灰岩为可溶性岩石,容易被流水侵(溶)蚀,B错误;花岗岩是侵入岩,抗侵蚀能力强,但一般为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灰白色,与题干的“白石”不相符,D错误。故选C。12.由材料“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可知,此时红叶稀少,说明已经大部分掉落,此为秦岭北麓,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9月正是叶变红时,不会掉落,A错误;11月深秋落叶大部分掉落,B正确;1月冬季树叶全部掉光,C错误;3月为春季,树木将发新芽,D错误。故选B。【点睛】变质岩是因地球内力作用,如温度、压力、应力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导致原有岩石构造和性质发生改变的新型岩石。这些内力包括高温、高压和活动性流体。变质岩的形成过程涉及岩浆岩、沉积岩甚至其他变质岩。例如,大理岩和蓝田玉(蛇纹石化大理岩)都是常见的变质岩。此外,变质岩还可分为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体现了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13.C14.B15.A【解析】13.积雪反射率较高,积雪加厚,不会导致地表吸热增多,地表蒸发加强,容易导致土壤缺水,不利于森林生长,AD错误;图示区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森林分布界限主要取决于热量条件,积雪加厚,对土壤的保温作用增强,提高了土壤的温度,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C正确B错误。故选C。14.图示区域纬度较高,海拔较低,陆地自然带以针叶林带和苔原带为主,AD错误;全球变暖背景下,森林分布界限扩张,挤占了苔原带的空间,苔原带往北退缩,但北部边缘为北冰洋,故苔原带分布范围缩小,B正确,C错误。故选B。15.四个采样点中,①③位于来自北冰洋的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雪量大,积雪量大,积雪答案第3页,共7页后利于树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①纬度更低,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更大,水热组合条件更好,利于植被生长,林线爬升最快,A正确,C错误;②④位于北冰洋的湿润气流的背风坡,降雪量小,积雪薄,冬季土壤温度较低,不利于树木生长,BD错误。故选A。【点睛】林线,也被称为树木线或森林界限,是指在山地或高原地区,由于气温、降水、土壤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森林分布所能达到的最高或最远的界限。在这一界限以上,由于环境条件不再适宜树木生长,因此被草地、灌木丛或冰雪等所替代。林线的位置和形态会随着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地形的变化而有所差异,是自然界中一个重要的生态过渡带,对于研究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动态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6.(1)位于东非大裂谷边缘,地形差异引起局部环流,风速较大;临近铁路,便于风机设备运输;接近新型工业城市纳兹雷特,基础设施较好;土地广阔,土地成本低;距离首都主要用电市场较近,降低输电成本。(2)增加电能供应,缓解用电缺口,保障生产生活;提高电能自给率,减少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利用风能,降低发电成本;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增大清洁能源比重,调整能源结构。(3)科学选址,改善项目区位条件;开展完整的全产业链合作,提高附加值;采用中国技术与标准,提升我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协调各方利益,改善当地民生,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开发清洁能源,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分析】本题以风电项目为载体,涉及风电场项目选址、能源安全、国际能源合作等知识点,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详解】(1)图中可看出,该项目位于东非大裂谷边缘,地形复杂,地形差异引起局部环流,风速较大。风能资源丰富;图中可看出,该项目临近铁路,交通便利,便于运输风机设备等;纳兹雷特为新型工业城市,基础设施较好,该项目距离纳兹雷特较近;该项目位于非洲埃塞俄比亚,选址处土地广阔,且土地成本低,项目投入成本低;根据图中城市分布可知,该项目距离首都较近,而首都是主要用电市场,就近布局能降低输电成本。(2)作为风电项目,首先能增加电能供应,缓解用电缺口,保障生产生活用电需求;该项目为本国提供电能,能提高电能自给率,减少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风能,无污染、可再生,利用风能,能降低发电成本;风能是清洁能源,风能的使用能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增大清洁能源比重,优化了能源结构,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3)该项目选址,区位优势明显,故国际能源项目合作首先应科学选址,改善项目区位条件;该项目由我国承建、使用我国的资金、技术、标准和设备,与埃塞俄比亚开展完整的全产业链合作,提高附加值,值得借鉴推广;该项目采用中国技术与标准,提升我国的话语权答案第4页,共7页和影响力,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知名度;通过该项目合作,协调了各方利益,改善当地民生,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值得借鉴推广;风电为清洁能源,该类项目能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值得推广。17.(1)河流堆积作用:洪积扇、江心洲、河漫滩。河流侵蚀作用:河流阶地。风力堆积作用:沙丘、沙洲。(2)上游山地岩石在风化、侵蚀等自然力的作用下,逐渐破碎成小颗粒,形成碎屑物质;这些碎屑物质随着水流的冲刷和搬运,逐渐向下游迁移;当水流到达谷坡时,由于流速减慢,水流携带的碎屑物质开始沉积;这些沉积物经过长时间的堆积和压实,形成了黄土层。因此,从上游山地岩石到谷坡黄土的物质空间迁移过程可以概括为:岩石风化→碎屑物质形成→水流搬运→谷坡沉积→黄土层形成。【分析】本题以雅鲁藏布江地貌图作为素材,涉及地貌类型、外力作用、地貌的形成过程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素养。【详解】(1)在地质学和地理学中,河流和风力是两种主要的外力作用,它们通过堆积和侵蚀作用改变地表形态。当河流从山区流出到平原时,流速突然减慢,导致携带的泥沙在山麓地带迅速沉积,形成洪积扇,分布于图中的出山口处;在河流较宽的河段,水流速度下降,使得部分泥沙在河中央沉积形成小岛或沙洲,即江心洲,分布于图中河流中部;河流在弯道处或遇到障碍物时,水流速度减慢,导致泥沙沉积在河岸两侧,形成平坦的河漫滩,分布于图中河流右侧;河流在长期的侵蚀作用下,不断下切河床,原有的河床被抬高成为阶地,分布于图中河流左侧;风力将沙粒搬运并在遇到障碍物(如植被、建筑物等)时沉积下来,形成沙丘和沙洲,发布于图中左侧山前。(2)物质空间的迁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涉及到物质的形成、搬运和堆积成地貌等多个环节。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依次分析:物质的形成方面,涉及岩石风化、碎屑物质形成,即岩石在地表或地下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水文气候、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机械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岩石风化后,逐渐破碎成小颗粒,形成碎屑物质;物质的搬运方面,涉及水流搬运、风力搬运、冰川搬运、海浪搬运等,本题主要是流水搬运过程;物质的堆积方面,涉及流水堆积、风力堆积、冰川堆积、海浪堆积等,本题主要是流水堆积,当河流流出出山口,河道拓宽,河流流速降低,河流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下来,经过长时间爱你的堆积和压实作用,逐渐演变,形成黄土层。总结来说,从上游山地岩石到谷坡答案第5页,共7页黄土的物质空间迁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岩石风化、碎屑物质形成、物质搬运和堆积成地貌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塑造了地表的地貌特征,还为土壤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其物质空间迁移过程可以概括为:岩石风化→碎屑物质形成→水流搬运→谷坡沉积→黄土层形成。18.(1)壤土、黏土、砂土(2)步骤3:向A、B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步骤4:等待土壤样品吸收加入的蒸馏水,直到两个烧杯中的水位不变。步骤5:将A、B烧杯中从土壤样品溢出的蒸馏水分别倒入量杯,读取量杯读数,代表各自的渗水深度。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越大。(3)砂土:加入细小颗粒,改良土壤质地。壤土: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含量。【分析】本题以土壤有效水为载体,涉及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有效水影响、增加土壤有效水的方法等知识点,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详解】(1)由图可看出,有效水上限与有效水下限之间的差值为土壤有效水,据此可看出,壤土有效水最大,其次是黏土,最小的是砂土。(2)因步骤2往烧杯中加入了土壤样品,故步骤3应向A、B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加入蒸馏水后,等待土壤样品吸收加入的蒸馏水,直到两个烧杯中的水位不变,使得土壤中都有了足量的水,即步骤4。完成步骤4后,将A、B烧杯中从土壤样品溢出的蒸馏水分别倒入量杯,读取量杯读数,代表各自的渗水深度,表示土壤有效水最大值。实验结果为样品B的渗水深度小于样品A,A去除了大部分有机质,B未做处理,即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渗水深度越小。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越大。(3)砂土空隙较大,易于渗水,加入细小颗粒,改良土壤质地,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增加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壤土:因为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越大,故应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19.气候变化对长城位置的变迁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还有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战国、北魏时期气候温暖,适合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分布纬度更高,金代、明代气候转冷,农业生产分布纬度变低;气候转冷游牧民族会南下,侵袭农耕区域,但长城修建不完全受气候变化影响,金代气候冷湿,但长城纬度最高。不同朝代面临的军事威胁和战略需求、国家答案第6页,共7页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使得长城位置不同。【分析】本题以乌兰察布市境内长城遗址及相应时期气候特征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1道题目,知识点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根据题干要求,对“气候变化决定了长城位置的变迁”提出质疑,气候变化对长城位置的变迁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还有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首先分析“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战国、北魏时期气候温暖,适合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分布纬度更高,金代、明代气候转冷,农业生产分布纬度变低;再次分析,“气候变化与长城位置变迁”观察长城位置,从北到南依次是金代长城、北魏长城、战国长城、明代长城,长城位置的变迁诉说着区域内民族文化的磕碰和融合,气候转冷游牧民族会南下,侵袭农耕区域,但长城修建不完全受气候变化影响,金代气候冷湿,但长城纬度最高,说明其修建不完全考虑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农业生产。最后分析其他影响长城位置的因素,不同朝代面临的军事威胁和战略需求、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某个朝代可能北方游牧民族势力强大,为了更好地防御,加之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支持长城修建,长城位置可能会向北推移;而有的朝代可能内部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无法维持北部防线,导致长城位置南迁,这与气候变化并非直接关联。综上所述,虽然气候变化会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对长城位置变迁产生一定影响,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气候变化决定了长城位置的变迁,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答案第7页,共7页【八省联考】四川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测试 地理 2025.1.5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梅林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沿江平原,是具有城镇景观特征的新型乡村聚落。近年来,该村致力于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美好共同体”。图1为梅林村1975年、200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图。据此完成1~3题。1.影响1975年、2020年该村房屋选址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道路布局、农田分布B.河流分布、农田分布C.道路布局、河流分布D.农田分布、道路布局2.相较于2000年,2020年该村A.工业用地规模扩大B.农业用地规模扩大C.居住用地布局分散D.公共建筑用地集中3.在建设“美好共同体”的过程中,该村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发展区域商业中心B.建设优质商品粮基地C.打造大规模工业园D.推动用地多功能协同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江汉平原西北高东南低,河湖密布,是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区内养殖水面分为大水面(湖泊和水库)和小水面(塘堰、沟渠、精养池、稻田和其它水面),小水面养殖需频繁换水。2001~2020年,湖北省人均水产品需求快速增长。2012年以来,该省先后实行湖长制、河长制,严格保护水体。图2为江汉平原2001~2020年养殖水面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4~5题。4.2001~2020年,江汉平原养殖水面结构变化特征是A.大水面养殖面积占比稳定B.稻田养殖面积占比升高C.精养池养殖面积占比升高D.养殖水面结构多元化5.江汉平原养殖水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保护天然水域②平衡区域水产养殖布局③满足市场需求④降低区域水资源消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乌干达是非洲东部的内陆国,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小。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乌干达共建中乌姆巴莱工业园(1°N,34°E),乌干达政府针对入驻企业推出10年免征所得税等政策。2023年,中国某企业依托当地棉花资源,在此投资建设服装厂。图3为中乌姆巴莱工业园区照片。据此完成6~8题。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6.该企业在此投资主要是基于乌干达的①技术水平②政策因素③市场潜力④劳动力素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该企业在中乌姆巴莱工业园建厂有利于①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机会②延长我国服装产业链③促进我国原材料出口④助推当地工业化进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若该照片拍摄于6月22日上午,则根据影子推断拍摄照片时的镜头朝向为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暗崴岩溶洼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境内,洼地流域面积2.3km²,地表、地下水通过落水洞进入地下河后流出。洼底土壤较厚,以种植农作物为主,洪涝灾害频发;坡地土壤零星分布于岩石沟槽中,植被以灌丛为主。图4为暗崴岩溶洼地示意图,图5为地下河出口处水文站2023年部分监测时段的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9~11题。9.监测时段的流量变化表明该洼地所在流域A.河流径流稳定B.植被截留作用强C.地表蓄水能力差D.地下水补给占比高10.该洼地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形原因是A.裂隙发育B.坡地较缓C.沟谷密集D.洼底狭窄11.能够有效减轻该洼地洪涝灾害的措施是A.拓宽洼底B.疏通落水洞C.退耕还林D.设置蓄洪区地理试题第3页(共6页)某山地位于我国季风区,山麓海拔约250m,年降水量550~790mm,年均温10.8℃。海拔1000m以下受人为活动干扰,当前为次生植被。表1为该山地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即土壤有机质中的碳元素含量)。据此完成12~13题。表1海拔(m)植被类型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g·kg⁻¹)0~10cm10~20cm20~40cm250灌草丛6.74.53.9700疏林灌丛10.15.44.31000落叶阔叶林11.77.55.01400针阔混交林18.113.610.11800针叶林24.420.617.22000草甸51.738.423.712.该山地草甸分布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高的气候原因,是草甸所在地带A.气温低B.降水少C.风速大D.光照强13.若不受人为干扰,该山地海拔250~700m植被演替到成熟阶段的地带性植被是A.疏林灌丛、疏林灌丛B.疏林灌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德国中部罗恩山降雪丰富,坡地分布有冻融作用形成的巨大砾石堆积体。该堆积体10m深度范围内孔隙度高,当地冬季与夏季平均气温分别是-0.7℃和16.2℃。夏季,该堆积体前缘表面存在温度明显较低的“冷点”现象。图6示意该堆积体表面不同观测点冬夏平均温度分布。据此完成14~16题。地理试题第4页(共6页)14.冬季该堆积体表面温度高于气温的原因是A.积雪保温作用强B.砾石导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互联网的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作品排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闽南师范大学《小学课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茅台学院《现代控制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洛阳商业职业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W》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陇东学院《遥感与GS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六盘水师范学院《机械制造基础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数字信号处理应用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B/T 22484-2008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
- GB/T 14040-2007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课件整理
- 奥氏体型不锈钢-敏化处理
- 作物栽培学课件棉花
-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弱电施工验收表模板
- 绝对成交课件
- 探究基坑PC工法组合钢管桩关键施工技术
- 国名、语言、人民、首都英文-及各地区国家英文名
- API SPEC 5DP-2020钻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