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必刷题:全球气候变化_第1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必刷题:全球气候变化_第2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必刷题:全球气候变化_第3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必刷题:全球气候变化_第4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复习必刷题:全球气候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刷题精练

专题24全球气候变化

一、单选题

1.(2019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L2万年以来全球地表温度变化曲线。完成问题。对图中四个时段叙述,

正确的是()

距今湿度差(C)

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距今年代(年)

A.①时段冰川融化加剧B.②时段全球平均海平面下降

C.③时段山地雪线上升D.④时段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移

(2015浙江高考真题)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遥感与地面监测表明,过去20年间,青藏高原内陆湖面

积由2.56X14)平方千米增至3.23XM)平方千米。完成下列问题。

2.内陆湖面积增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壳抬升B.气候变暖C.下渗减弱D.河道淤积

3.(2016浙江高考真题)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A.厄尔尼诺频率减小B.水稻分布北界南移

C.高山雪线下降D.大陆海岸线变短

(2021湖北高考真题)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

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下图示意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无数据

4.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A.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B.东高西低

C.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D.北高南低

5.影响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能源消费结构②国内生产总值③能源利用技术④地区人口总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为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下列区域差异化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①东部地区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②西部地区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

③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

④南方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7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北半球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相对于1971〜2000年平均值)变化图。完成

下列各题。

7.北半球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A.1900〜1910年B.1910〜1940年

C.1940〜1975年D.1975~2010年

8.北半球气温变化显著大于全球,主要是因为北半球()

A.纬度较高B.海拔较低

C.陆地面积比例较大D.森林覆盖面积较大

(2018天津高考真题)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

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

及产生的影响。

1936年痂横20”年柏里

9.对如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10.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11.(2017•上海高考真题)201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近38毫米,上升幅度为30多年来最大。如果这

一现象持续下去,沿海城市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提升防潮排涝能力②控制城市地面沉降

③加速城市化进程④植树造林修复生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2018浙江萧山专题练习)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中近十几

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所示信息相符

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

13.(2018上海高考真题)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上升引起的变化是()

A.太阳辐射增强B.大气逃逸增强C.地面辐射增强D.大气逆辐射增强

(2016喳国高考真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

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14.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

15.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

(2016上海高考真题)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与生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②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2018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

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A.日本B.泰国C.智利D.秘鲁

(2021山东潍坊)观测发现,过去40年里,全球气候变暖使北极季海冰面积减少了近一半。目

前只剩下约350万平方千米。研究发现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明显快于全球变暖速度,这一现象被称为极地放

大效应”,然而极地放大效应”在南极却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相对南极大陆,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更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南极地区地面辐射更强,地面热量散失的更多

B.南极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多大风,增温不明显

C.北极海冰融化多,减弱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变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19.被地放大效应”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全球水循环更新速度加快B.北冰洋航道通航时间缩短

C.北极地区极光现象明显增多D.欧洲和北美极端天气增多

(2021江苏高三零模)下图示意某山地冰川分布区地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该冰川受气候变暖影响厚度变化最显著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碳通量包括碳排放和碳吸收。下图示意中国、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四个

国家2000—2016年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情况(单位:109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联通量(10吨)

002040

JniilimlllliuiiiiiiHin皿IIIIIIIIIIIHIIIIIIIIIIIH

②;i;jiiWFniEinmiiinniiiinnni

liinimi

暧在然通量

0)人为通星

21.①、②、③、④对应的国家是()

A.美国、中国、加拿大、俄罗斯B.中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

C.加拿大、俄罗斯、中国、美国D.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中国

22.碳通量情况说明()

A.经济水平与人为通量呈正相关B.正确看待人为通量需考虑总人口

C.国土面积与自然通量呈正相关D.随经济发展自然通量会逐渐减小

(2021全国高二模拟预测)读我国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距平及平均温度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

小题

23.与现今形,我国从东汉开始的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中所经历时间较长的是()

A.冰期B.间冰期C.温暖期D.寒冷期

24.下列关午东汉以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说内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北方农耕地区北界南移B.魏晋时期,北方农耕地区北界北移

C.唐朝初期,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发展迅速D.明清时期,黄河流域的水稻生产繁荣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长白落叶松是长白山区的非地带性植被,分布范围广,因其清晰的年

轮界限和对气候敏感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树木年代学研究中。通常使用年轮指数来反映长白落叶松的实际

径向生长状况,受气候的影响,生长状况越好,年轮指数越大。下图示意长白山北坡高海拔地区采样点长

白落叶松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0月降水位

0月平均气温

Q月平均

_Q_gI,.’---------、’《------->------1---------—>-------------<----------<--------->■/!平均的低洱

PIOPllP12I23456789CG

月份

ii,P10,Pll.P12分*1为时一年10月,11月、12月«CG为占年生长李(6-8/I).

25.影响长白山北坡高海拔采样点的长白落叶松当年生长状况最主要的气候因子为()

A.光照B.气温C,降水D.蒸发

26.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长白山北坡高海拔采样点的长白落叶松年轮指数与4月份气温相关性呈显著上

升趋势,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增强B.生物活动活跃

C.水分条件改善D.雨季时间提前

(2020山东烟台高三期中)2020年2月,乌克兰维尔纳斯基科考站附近出现大面积西瓜雪'现象,并

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西瓜雪是雪藻在冰雪融化时快速生长,形成雪地藻华,雪藻所含色素将积雪染成粉

A.夏季对流旺盛B.地形增雨显著

C.气旋锋面活跃D.大风吹雪沉积

28.此次西瓜雪”现象发生期间,可推知当地()

A.天气温和气温偏高B.大风天气多

C.下垫面反射率上升D.空气湿度大

29.西瓜雪”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在于其()

A.表明当地大气质量优B.本身光彩夺目的美景

C.反映当地物种多样性D.背后的全球变暖背景

二、综合题

30.(2021湖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冬虫夏草对气候有强烈的依赖性,气温、降水、日照、冻土和植被等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其生存微环

境发生相应改变。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上至雪线附近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带,该区域

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日照较为充足,利于冬虫夏草的生长。雨季是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的主要季节。图1、

图2分别示意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内各气象站点1981〜2015年期间雨季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

雨季的平均气温变化(。。10年)

图2

(1)说明1981〜2015年西藏冬虫夏草产区雨季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判断依据。

(2)分析1981〜2015年西藏冬虫夏草产区雨季的气候变化对产区位置和面积产生的影响。

(2021天津高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境的变化也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1)图中所示北冰洋永久性块状冰的区域分布特征见下表,填表分析原因。

永久性块状冰区域分布特征原因

在极点附近地区分布©

在欧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小

我国北极科考站一一黄河站建立在斯瓦尔巴群岛上。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

(2)分析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的原因。

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会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冻土、植被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也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减弱。

(3)任选一角度(温室效应增强或减弱),说明上述变化影响温室效应的过程。

(2021河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初,在我国北方某地发现

一处旧石器中期古人类遗址(下图)。该遗址地处山前冲积嘴积平原区,遗址北面为岩石裸露的山地(北山)。

研究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区生存阶段正值冰期。

(1)指出冰期气候对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存的主要威胁。

(2)简析冰期气候下古人类选择该遗址区生存的原因。

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时段距今温度差为负值且差值增大,说明该时段温度低于现在且温度继续降低,

冰川融化减慢,A错误。②时段距今温度差为负值但差值在缩小,说明该时段温度低于现在但温度逐渐升

高,两极冰川融化加快,海平面上升,B错误。③时段距今温度差为正值且差值增大,说明该时段温度高于

现在且温度继续升高,山地雪线上升,C正确。④时段距今温度差为正值但差值缩小,说明该时段温度高于

现在且但温度逐渐降低,亚寒带针叶林带往较低纬度较为温暖的地方移动,北半球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南移,

D错误。

2.B青藏高原上内陆湖的补给水源以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为主;短短的20年间,全球变暖,气温升高,

导致青藏高原上冰雪融水量增大,补给湖泊的水量增大,湖泊面积增大。故选B。

3.D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洋面积扩大,陆地面积缩小,大陆海岸线变短,D对。厄尔

尼诺频率可能增加,A错。气温升高,北半球水稻分布北界北移,南半球南移,B错。气温升高,高山雪线

上升,C错。

4.C读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图可知,北部有高强度,南部有低强度,而东部

以中低强度为主,西部只有新疆为高强度,因此总体碳排放强度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A错误;C正确;

总体看东低西高,B错误;内蒙古东北地区有高强度,但南方贵州广西一带为中高强度,因此总体并不是北

高南低,D错误;故选C。

5.B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高强度主要分布在北方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①

正确;但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利用技术水平低,因此碳排放强度高,③正确;与国内生产总

值、地区人口总量关系不大,②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利用技术水平高,因此应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碳排放

量,①正确;西部地区由于煤炭等资源开采和加工,环境污染大,应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

减少碳排放量,②正确;③北方地区以煤炭为主,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比

重;北方重工业发达,应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③正确;南方地区阴雨天气多,但降水量大,

应大力开发水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D直接读图就可以得出,1900〜1910年气温总体是下降的;1910〜1940年上升了0.6℃1940~1975

年基本上没有升降,只是波动性变化了一些。1975〜2010年上升了0.8。&右,上升幅度最大。故D正确。

8.C由于陆地比热容比海洋的比热容小,接受同样太阳辐射就会比海洋的气温变化剧烈,陆地面积比例

较大,北半球气温变化显著大于全球,故C正确。纬度没有差异;海拔、森林覆盖率不是主要原因,故A、

B、D错误。

9.D从图示信息看,2015年与1936年相比,冰川大量融化,说明气温升高,则年蒸发量变大,A错;

错;生态环境的改变,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

c错;图中显示地表冰川消融殆尽,从长久来看,该地位于美国西北部山地为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冰川

消融殆尽后,随着蒸发不断加剧,湖泊可能演变成咸水湖,导致地表淡水资源减少。D对。

10.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上升发生改变。故不作为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的参考

依据,其他选项都是与水面上升幅度或陆地直接相关的信息,是必须参考的数据。选D。

11.A我国2016年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为30多年来最大,针对这一现象,沿海城市应对措施应提升防潮

排涝能力,①对。控制城市地面沉降,②对。加速城市化进程、植树造林修复生态,不能应对海面上升,

③④错。A对,B、C、D错。故选A。

12.B据图分析可知,图示年平均陆面、海面温度变化曲线在2000年以后都高于多年平均值,但曲线斜率

变小,说明地表增温趋缓;图示海平面变化曲线近年来大于多年平均值,且斜率较大,则海平面仍在加速

上升,AD错误;图示火山喷发出现的主要年份对应的时间间隔反映了从960年至2000年前呈现频率增加

区时,但从图示最后一次喷发后又较长时间无喷发,又体现了频率变小特征,C错误;地球表面增温趋缓,

海平面仍在上升,B正确。故选B。

13.D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上升,会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气温升高,大气逆辐射增强,D对。

太阳辐射的强弱取决于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上升不会引起其变化,A错。

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上升,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增强,使大气逃逸减弱,B错。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上

升不会使地面增温,因此不会使地面辐射增强,C错。故选D。

14.D由上题可知,雪期缩短会加剧冻害。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大,

积雪薄,且易被风力吹散,导致冻害加剧。

15.C气候变暖,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使得雪期退后,且变短,裸露的矮小灌木,缺少积雪的覆盖,

使得冻害加剧。

16.A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海平面上升,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被淹没甚至消

失,①②正确;北美中高纬地区热量增加小麦可能增产,③错误;全球大气环境紊乱,影响东亚的台风数

量增加,④错误。故选A。

17.B厄尔尼诺是南太平洋东部赤道附近的海水增温的现象,它的影响使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秘鲁多

雨,CD错误;日本大部分地区多雨,A错误;东南亚气候变得干旱,泰国干旱严重,B正确。故选B。

18.C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是海上冰层的融化,这导致反射阳光的白色冰层面积减少,而

深色的海水会吸收更多的太阳能,温度更高,C对。并没有证据证明南极地区的太阳辐射强于北极地区,因

此不能说明南极地区的地面辐射更强,A错;南极地区升温的速度比北极慢很多,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北

极地区主要是海洋而南极地区是陆地,因为更多的太阳热量被海水吸收,而不是被冰层反射,因此与海拔高低

19.D水循环更新速度加快说明降水更多,但全球气候变暖也会导致全球很多地区降水减少,气候异常,

A错;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冰洋冰山融化速度加快,通航时间增加,B错;极光现象与太阳活动有关,与气

温高低无关,C错;欧洲和北美极端天气增多,D对。

20.A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冰川底部最先融化,甲地位于最低处雪线附近,气温最高,受气候变暖影响

最早,因此影响最显著的是甲,故选A。

21.B中国人口总数最大,经济快速发展,人为通量应最大,美国经济发达,碳排放较大,其人为通量

次之,①为中国,②为美国。俄罗斯人口较少,但国土面积最大,有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其自然通量

应最大,③为俄罗斯;加拿大人口最少,其人为通量最小,④为加拿大。故选B。

22.B美国经济水平高于中国,但人为通量小于中国,经济水平与人为通量并没有呈现正相关关系,A

错;人口总数大的国家,其人为通量大,所以正确看待人为通量需考虑总人口,B正确;加拿大国土面积大

于中国和美国,其自然通量较中国和美国小,所以国土面积与自然通量并没有呈现正相关的关系,C错;美

国经济发展水平较加拿大高,但自然通量大于加拿大,表明随经济发展,自然通量不一定减小,D错。故

选B。

23.D气温距平值为正值表明气温相对历史平均气温较高,为负值则表明气温相较于历史平均值较低,

我国从东汉开始,气温的变化就是寒冷和温暖相间分布,其中时间较长的是寒冷期。从图中可以看到温暖

期只有隋唐,北宋,元,其余都是气温距平值为负值,自第四纪冰期以后,全球总体是处于间冰期的,期

间的变化用寒冷和温暖表述比较合适,故选D。

24.C秦汉时期,气温较高,北方农耕地区北界北移,魏晋时期,处于寒冷期,北方农耕地区北界南移,

唐朝初期,气温较高,处于温暖期,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发展迅速,明清时期,处于寒冷期,黄河流域农业

生长条件差,水稻喜高温多雨。故选C。

25.B由图示知:图表中未体现光照因素,故排除A选项。由图示知长白山落叶松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

中的降水和气温两个因素有相关性,而通过读图,气温变化会引起相关系数的大幅度变化,因此气温对其

影响最为强烈,故选项B正确;通过图表,降水不如气温对长白山落叶松的生长状况影响强烈,故排除选

项C。图表未体现蒸发因素,故排除选项D。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26.C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引起的区域暖干化使土壤水分成为限制落叶松径向生长的主要因子,土壤干

旱程度加剧使落叶松生长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增强。因此水分条件对长白落叶松的生长影响很大。由图示知

长白落叶松年轮指数与4月份气温生长状况正相关性最大,因为进入春季气温回升,冰雪开始融化,到4

月份,融水最多,水热条件好,长白落叶松生长最快,到5月份,融水减少,生长减慢。长白落叶松年轮

指数与4月份气温相关性呈显著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融水增多,水分条件的改善导致的,故选项C正确,

、B、D„

27.A据材料信息,空间定位可知,该地位于高纬极圈附近,全年气温偏低,空气对流较弱,A错;维

尔纳斯基科考站建于海洋中,相对于南极大陆内部,其水汽更加充足,易受温带气旋与极锋影响,B错,C

正确;该科考站的积雪并非从他处吹来,D错。故选C。

28.A据材料信息,西瓜雪是雪藻在冰雪融化时快速生长,形成雪地藻华而致。2月正值当地暖季,温度

偏高,冰雪融化可能形成雪地藻华,A正确。大风天气不利于积雪大量消融,进而不利于西瓜雪现象的发

生,B错;暖季时积雪融化,地表积雪量减少,下垫面反射率降低,C错;该地地处高纬,虽暖季部分积雪

消融,但该地总体受极地东风带影响,气候干冷,空气湿度大的表述不够严谨,D错。故选A。

29.D据材料信息,西瓜雪是由于冰雪融化,雪藻快速生长导致的积雪染色现象。高纬度地区出现西瓜

雪现象,可推知该地区气温升高,积雪消融,可能由于全球变暖而致,D正确。当地大气质量、生物多样

性从材料中无法判断,A、C错。本身的美景不可能引起广泛关注,B错。故选D

30.(1)气候变化趋势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的暖湿化发展趋势。判断依据:平均气温变化均为正数,

降水量变化大多数站点为正数,少部分为负数,整个区域降水增加趋势明显。

(2)冬虫夏草适宜海拔下限直接抬升,适宜区范围缩小。

【分析】

(1)图1、图2分别示意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内各气象站点1981〜2015年期间雨季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