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6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在政体上采用民主集中制,在经济上实行“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但“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提出该项主张的社会背景是()A.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的广泛考察B.“农村包围城市”取得了区域性胜利C.抗战时期中共及人民武装的重大发展D.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2、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这一哲学命题的背景是A.古代雅典社会出现道德危机B.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的觉醒C.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券”D.欧洲启蒙运动倡导理性3、孟子提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据此可以判断二者都关注A.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B.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C.治理国家要为政以德D.理念才是万物的本原4、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宗旨相去甚远。这里所说的“新史学”宗旨是A.充当帝王的“政治教科书”B.让国民从中受益C.复兴传统史学D.宣传历史进化论5、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下列对《老子》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这一主张的解释合理的是()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争斗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尊尊”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的制度6、清代的戴震指出:“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有欲而后有为,有为而归于至当不可易之谓理。无欲无为,又焉有理?”这里戴震抨击了A.道家的无为而治B.王守仁的知行合一C.程朱理学的理欲观D.佛教徒的禁欲主义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7、美国文学家海明威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8、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文化的辐射力,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__________;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发明______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9、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氾胜之书》
原著失传。
贾思勰。
元朝。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0、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否定,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A.正确B.错误11、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A.正确B.错误12、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A.正确B.错误13、史实: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推论: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A.正确B.错误14、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15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我不曾抵抗就做了俘虏/因为,夫人,您那美丽的眼睛射出的无形视线/将我捆缚起来,如同囚犯一般/当时我没有意识到预防爱神的纠缠/依然若无其事、自信地迈步向前/殊不知就在此刻,我的感情之苦/已经伴随着人间之痛一起涌起波涟。——彼特拉克《歌集》材料二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民本”二宇出自《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盂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编自丁伟民《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现代借鉴意义》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表达的思想诉求;并说明这种诉求产生的社会效应。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主权在民思想”的不同并说明造成不同的根源。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广方言馆、同文馆虽罗致英才,聘请教习,要亦不过只学语言文字,若夫天文、舆地、算学、化学直不过粗习皮毛而已。他如水师武备学堂,仅设于通商口岸,为数无多;且皆未能悉照西洋认真学习,良以上不重之故,下亦不好。世家子弟皆不屑就,恒招募窭人子下及舆台贱役之子弟入充学生。况督理非人,教习充数,专精研习曾无一人,何得有杰出之士,成非常之才耶?广方言馆、同文馆虽罗致英才,聘请教习,要亦不过只学语言文字,若夫天文、舆地、算学、化学直不过粗习皮毛而已。他如水师武备学堂,仅设于通商口岸,为数无多;且皆未能悉照西洋认真学习,良以上不重之故,下亦不好。世家子弟皆不屑就,恒招募窭人子下及舆台贱役之子弟入充学生。况督理非人,教习充数,专精研习曾无一人,何得有杰出之士,成非常之才耶?——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同文馆初开,“阁束六经,吐弃群籍”,但随后开办的一些技术学堂增设经学等中学课程。尤其是甲午战争前后,电报、医学、医学、铁路、矿务等技术学堂相继创办,开始贯彻中体西用思想。如两广电报学堂规定,学生除学习西学外,兼课四书五经,以知礼义。起初,无论新式学堂还是书院,课程中的经学、经史等名目,不过是相对西学而提出的中学“代表”,分科观念比较模糊。甲午战后出现的普通学堂,中西学课程的种类大幅度增加,西学课程增加了政治、伦理等科目,中学课程增加了掌故、史地、通鉴、律法等门类。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为应对新学而中学课程过于繁难的状况,提出以易简之策救中学,分中学为经学、史学、诸子、词章、理学等科。1902-1903年,注重国民教育与实业教育的新学制和统一学堂系统设立,同时各省督抚纷纷奏请分三科递减科举,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端方奏请立停科举,专办学堂。学堂教育一统天下,分科教学使得中学整体上被西学所兼容。——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下)》第二十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午战前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效果不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中国新式学堂教育的发展变化。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晚清中国教育转型在当时的社会变动中所起到的作用。材料二同文馆初开,“阁束六经,吐弃群籍”,但随后开办的一些技术学堂增设经学等中学课程。尤其是甲午战争前后,电报、医学、医学、铁路、矿务等技术学堂相继创办,开始贯彻中体西用思想。如两广电报学堂规定,学生除学习西学外,兼课四书五经,以知礼义。起初,无论新式学堂还是书院,课程中的经学、经史等名目,不过是相对西学而提出的中学“代表”,分科观念比较模糊。甲午战后出现的普通学堂,中西学课程的种类大幅度增加,西学课程增加了政治、伦理等科目,中学课程增加了掌故、史地、通鉴、律法等门类。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为应对新学而中学课程过于繁难的状况,提出以易简之策救中学,分中学为经学、史学、诸子、词章、理学等科。1902-1903年,注重国民教育与实业教育的新学制和统一学堂系统设立,同时各省督抚纷纷奏请分三科递减科举,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端方奏请立停科举,专办学堂。学堂教育一统天下,分科教学使得中学整体上被西学所兼容。17、同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正是儒家文化注重德治,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主要宣扬和倡导一种绝对无偿的进贡以体现对国家的忠心,使得古代中国的治税思想具有明显非法制的性质,剥削阶级往往以赋税为名进行横征暴敛。我国古代税收立法虽然也规定了课征的比例,但有法不依,法外征收现象非常普遍。通过巧立名目法外征收往往又使税收立法流于形式,征税随意性大,官吏使用权力的机会多,导致聚敛过度,超过人民的承受能力。正是儒家文化注重德治,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主要宣扬和倡导一种绝对无偿的进贡以体现对国家的忠心,使得古代中国的治税思想具有明显非法制的性质,剥削阶级往往以赋税为名进行横征暴敛。我国古代税收立法虽然也规定了课征的比例,但有法不依,法外征收现象非常普遍。通过巧立名目法外征收往往又使税收立法流于形式,征税随意性大,官吏使用权力的机会多,导致聚敛过度,超过人民的承受能力。——摘编自:《中西方税收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到民国时期,中国的税收制度逐渐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先是对城市工商业课征的间接税(注: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他人负担的税收》超过历史上的田赋,逐渐上升为主要的税收。国民党政府的间接税,除了关税、盐税以外,还对卷烟、面粉、棉纱、火柴、水泥等各种商品征收。比较重要的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党政府从外国引进了近代直税制(注;直接税指税负不转嫁,而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如所得税、房产税等),当时财政部曾经为此专没了直接税署。——摘编自刘军:《中西方传统税收文化的比较》材料二到民国时期,中国的税收制度逐渐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先是对城市工商业课征的间接税(注: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他人负担的税收》超过历史上的田赋,逐渐上升为主要的税收。国民党政府的间接税,除了关税、盐税以外,还对卷烟、面粉、棉纱、火柴、水泥等各种商品征收。比较重要的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党政府从外国引进了近代直税制(注;直接税指税负不转嫁,而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如所得税、房产税等),当时财政部曾经为此专没了直接税署。在治税思想上,近代西方国家立以税法定主义为普遍原则,即税收的征收和缴纳必须于法律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依据,国家就不能征税,任何人亦不能被要求纳税。而且,在西方所谓的法律仅展于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规。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同意而任征税是非法的,正式确立了近代意义上的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近代资产阶级国家,凡开征新税、废除旧税,或制定、修改税法,都必须以不违宪为原则,并经民选的议会审议通过,贵族、僧侣等阶层不再享有免税收的特权,纳税普遍原则和征税确定性原则得到广泛承认。——摘编自樊静:《中西方税收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国家和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主要是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20世纪80年代,开始把上缴利润改为缴纳税款,实行“利改税”。企业在纳税后,自负盈亏。国有企业的利润中,先征收一定比例的所得税和地方税,税后利润再在国家和企业之间分配。改革财税体制,是用经济手段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从1994年起,国家进行财税、金融等方面的重大改革,至1997年,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形成。国家建立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收体制,适应市场经济的财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2018年全年减少税费1.3万亿元。2019年,继续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一总体减税费将达到2万亿元,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稳定市场预期。从长远看,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有利于稳增长、保就业,为改革发展注入新动能。——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税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中国税收较古代有何新变化,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古代中国,说明近代西方国家税收的主要不同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解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税收政策3次变化的目的。材料三在治税思想上,近代西方国家立以税法定主义为普遍原则,即税收的征收和缴纳必须于法律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依据,国家就不能征税,任何人亦不能被要求纳税。而且,在西方所谓的法律仅展于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规。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同意而任征税是非法的,正式确立了近代意义上的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近代资产阶级国家,凡开征新税、废除旧税,或制定、修改税法,都必须以不违宪为原则,并经民选的议会审议通过,贵族、僧侣等阶层不再享有免税收的特权,纳税普遍原则和征税确定性原则得到广泛承认。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3题,共9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早期维新士人群体代表人物及其经历表。代表人物。
经历。
王韬;郑观应、何启、胡礼垣等。
曾长期求学;生活于上海;香港、澳门等“西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或与传教士接触密切,或出身于洋行买办,直接受到西方文明的深刻影响。
郭嵩焘;薛福成、黄遵宪、崔国因等。
曾担任出国使臣;对西方国家的政情有过具体考察和了解,部分人还直接参与洋务新政。既熟悉新政之得失,又洞悉官场之弊端。
冯桂芬;陈炽、陈虬、汤震等。
大多具有举人;进士功名;早年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心怀经世之志,入仕则官位不显,居乡则熟知民情,虽皆抱负不凡,然多怀才不遇。
——摘编自虞和平、谢放《中国近代通史: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早期维新士人群体”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9、阅读下列材料。
“国学热”的出现;是由于“中华民族复兴”的问题引起的,而民族的复兴必须由民族文化的复兴来支撑,因此在对过去的盲目“反传统”的反思中考虑到如何传承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化,并使之在新时代得到更新。有鉴于当前对自然界的无序破坏,一批中国学者提出儒学中的“天人合一”学说可以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中国儒家“天人合一”的学说和“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出的“‘人和自然’是一生命共同体”的理论很相近。有鉴于孔子和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有见识的中国学者认为,要复兴中国文化传统,就必须恢复孔子和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人为地割断自身民族文化的民族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儒家的“仁爱”精神不正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倡“第二次启蒙”的“关心他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吗?这很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在“前现代”的思想宝库中确实包含着若干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的思想资源,并对克服“现代性”可能发生的弊病起消解作用。
——汤一介《中国的启蒙》
评材料中关于“中华民族复兴”与“国学”关系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该图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A国与B国之间的竞争,是一个简化的理想模式(idealtype),而两国竞争的现实是远为复杂和丰富的。如果存在多个大国或者有多个大国主动参与竞争,上述国家发展生命周期还会形成更为复杂的局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国家发展周期四阶段说来分析和解释中国现代化之路,加以论述。(要求:题目自拟,论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21分)21、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注重教育的作用。请回答。
(1)被后人尊称为“至圣”的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重要贡献?
(2)汉武帝时;兴办的官立最高学府是什么?
(3)“1915年以后一大批白话作品开始进入语文教材,并逐渐构成了语文教育内容的主体。”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教育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22、关注人;关注社会是东西方很多哲学家的主张,东方的孔子创立儒学,注重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西方古代希腊和近代欧洲更是关注人自身的发展。由此请回答:
(1)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儒学是怎样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的?
(2)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3)启蒙思想家进步主张的核心是什么?对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23、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强调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雅斯贝斯《大哲学家》
材料二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三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仪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现代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欲达到的目的。
(2)在材料二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归纳陈独秀反孔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在经济上实行‘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可知,此政权应该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材料内容应出自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故选C;ABD依次发生在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A【分析】【详解】
苏格拉底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时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命题,故A正确;BCD项都出现于苏格拉底之后,排除。3、B【分析】【分析】
【详解】
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有羞恶之心;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二者都关注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故答案为B项。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排除A项;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为政以德,排除C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排除D项。
【点睛】
比较型选择题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4、B【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材料中梁启超的新史学不是“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新史学”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持历史进化的观点,综合分析可知新史学的宗旨是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故选B。
考点: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方法论•历史文化常识5、C【分析】“不尚贤,使民不争”意思是:不提倡具体的贤能德行,才会避免民众效仿形式而争夺贤名,人们才会各安其分。老子是在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面临着全面瓦解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主张的,有利于维护尊卑等级,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老子强调的不是下层平民间的斗争,故A项错误;墨子生活在战国时代,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实行的是世袭为官制度,老子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不会反对世袭为官的制度,故D项错误。6、C【分析】【详解】
戴震抨击了程朱理学的禁欲思想,故C项正确;这段材料反映的是清代戴震对理学中欲和为的批判,强调有欲有为和无欲无为是正常的现象,不应被束缚,未体现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知行合一的内涵,故B项错误;佛教徒并未提出有关“理”的概念,与材料中所出现的“理”不相符合,故D项错误。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7、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文学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与海》。【解析】《老人与海》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一问是考查唐朝时期强大的国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强大的文化圈,第二问是考查的宋科技发明的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析】①.东亚文化圈(或汉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针)9、略
【分析】【详解】
联系所学可知,《氾胜之书》是西汉氾胜之的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元朝王祯的《农书》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解析】。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西汉。
《氾胜之书》
氾胜之。
原著失传。
北魏。
《齐民要术》
贾思勰。
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
元朝。
《王祯农书》
王祯。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0、B【分析】【详解】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判断为错误。11、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故正确。12、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题意说法正确。13、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而非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题干说法错误。14、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15分)15、略
【分析】【详解】
(1)第一问思想诉求;根据材料一的关键词“俘虏”“囚犯”“爱神”“感情之苦”可以得出作者对爱情;自由的追求;结合彼特拉克和课本知识可知产生这种诉求的社会效应是因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其次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推动了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
(2)第一问不同;内涵不同:由材料“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可知中国的民本思想强调的是人民是国家的根本;由材料“主权在民”可知西方的主权在民思想更注重人民的政治权利;
本质和目的不同:由材料“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可知中国的民本思想本质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目的是使人民顺从君主的统治;由材料“启蒙运动时西方明确提出主权在民思想”可知西方的主权在民思想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目的是反封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第二问根源:结合课本知识可知中国的民本思想是由中国小农经济决定的,西方的主权在民思想则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解析】(1)诉求: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对生活热爱的表达)。
效应:思想启蒙;推动文艺复兴运动;促使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2)不同:内涵不同:中国的民本思想家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西方主权在民思想更注重人民的政治权利。本质和目的不同:中国的民本思想本质是为地主统治阶级服务的,主权在君,目的是使人民顺从君主的统治。西方主权在民思想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目的是限制主权者的权力,建立民主政治。根源: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小农经济的产物;西方主权在民思想则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16、略
【分析】【详解】
(1)根据“不过只学语言文字;若夫天文;舆地、算学、化学直不过粗习皮毛而已。他如水师武备学堂,仅设于通商口岸,为数无多”、“世家子弟皆不屑就,专精研习曾无一人”可知甲午战前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效果不彰的原因在于教授内容浅薄、新式学堂数量少、学堂管理和师资力量薄弱。而且新式学堂还受到当时社会保守思想和保守势力的束缚阻挠。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从甲午战争前到甲午战争后,新式学堂教育在社会地位;授课内容、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由科举制的补充到新式学堂一统天下,由学习西方技术到确立中学为体,由分科模糊到分科教学,由专业技术学堂到普通全科学堂等。根据材料内容总结作答即可。
(3)晚清新式学堂的设立和逐渐发展;为近代新式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为社会各领域都培养了相应的新式人才,对于突破儒家思想束缚下的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又推动作用,而且促进了西方思想和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总而言之,新式学堂的设立,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点睛】
在洋务运动初期,国内具有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非常短缺,即使是早期教会学校的毕业生也不能满足人才之需。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洋务运动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面对人才压力,洋务派只好采取创办新式学堂的方式,培养系统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及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解析】(1)科举制度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保守势力的阻挠;所授西学内容的浅薄;新式学堂过少;学堂管理者与师资力量的薄弱。
(2)从科举的补充到学堂教育一统天下;在课程设置上;先有“西用”之学,然后再逐步确立“中体”;分科教学的观念为官方所接受,中学重新分解组合,划分为诸多科目;由专业技术学堂到甲午战后普通全科学堂大量出现。
(3)为社会各领域的转型提供了人才支撑;根本改变了中国人的知识系统和思维方式,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新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17、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一“儒家文化注重德治治税思想具有明显非法制的性质,剥削阶级往往以赋税为名进行横征暴敛征税随意性大”即可从儒家思想;缺乏法制观念、随意性强、税务负担重等方面概括古代中国税收的特点。
(2)变化;根据材料二“先是对城市工商业课征的间接税逐渐上升为主要的税收。国民党政府的间接税从外国引进了近代直税制”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商业税收比重;引进外国近代税制、专门税务部门等方面指出民国时期中国税收较古代有何新变化。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西方国家影响、解决财政危机、战争需要等方面简析其主要原因。
(3)不同;根据材料三“没有法律依据,国家就不能征税确立了近代意义上的税收法定主义原则都必须以不违宪为原则,并经民选的议会审议通过纳税普遍原则和征税确定性原则得到广泛承认”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税收法制化;取消特权阶层、税收相对稳定和明确等方面说明近代西方国家税收的主要不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巩固宪政制度、社会公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其历史影响。
(4)目的,依据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企业在纳税后,自负盈亏从1994年起,国家进行财税、金融等方面的重大改革,至1997年,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财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并结合所学从国家和企业关系、企业自主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和贸易全球化、企业竞争力、就业机会等方面解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税收政策3次变化的目的。【解析】(1)特点:治税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缺乏法制观念;随意性较强;横征暴敛,人民的税务负担沉重。
(2)新变化:工商业税收(间接税)比重上升;成为国家主要税源:学习引进外国近代税制(直接税制),与世界接轨;政府成立专门税务部门。主要原因:民国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受到西方国家治税思想的影响(或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国民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满足战争的需要。
(3)不同:西方税收实现了法制化(或有法可依);取消了特权阶层;体现了普遍性;税收相对稳定和明确,确定性强。历史影响:巩固了西方资本主义宪政制度;有利于社会公平与稳定;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20世纪80年代,为规范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开始把上缴利润改为缴纳税款,实行“利改税”。1997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建立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收体制。在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环境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变化,国家实行减税降费政策,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其发展,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同时扩大人们的就业机会,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五、论述题(共3题,共9分)18、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以及他们的经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维新士人群体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因此,可拟定论题:早期维新士人群体的兴起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可知在19世纪后期,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在多种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中国出现了早期维新士人群体。为了抵御列强侵略、救亡图存,他们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宣扬近代早期的民族主义、重商思想和民主观念,主张发展民族经济、推行政制改革、实现民富国强,这些主张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他们的出现,是中国社会特定时代的必然结果。除此之外,根据他们的经历,可拟定论题“早期维新士人群体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早期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大多较早接触西学,熟悉西方政情,受西方文明影响较深;或留心经世之学,直接参与洋务新政,洞悉旧体制的弊端。正是这些经历,使他们较早接纳西学、新学,产生维新思想。他们宣扬近代早期的民族主义、重商思想和民主观念,反映了新的社会群体要求抵御列强侵略、发展民族经济、推行政制改革、实现民富国强的强烈愿望和爱国情怀等等。【解析】示例1:
论题:早期维新士人群体的兴起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论述:19世纪后期;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西学东渐的范围扩大、洋务新政的逐步推行和士人群体的爱国情怀等多种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中国出现了早期维新士人群体。他们顺应时代的要求,宣扬近代早期的民族主义、重商思想和民主观念,反映了新的社会群体要求抵御列强侵略、发展民族经济、推行政制改革、实现民富国强的强烈愿望,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早期维新士人群体的兴起,是中国社会特定时代的必然结果。
示例2:
论题:早期维新士人群体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
论述:早期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作为19世纪后期的新兴社会群体;大多较早接触西学,熟悉西方政情,受西方文明影响较深;或留心经世之学,直接参与洋务新政,洞悉旧体制的弊端。正是这种个人经历,成为他们较早接纳西学;新学,产生维新思想的重要原因。他们宣扬近代早期的民族主义、重商思想和民主观念,反映了新的社会群体要求抵御列强侵略、发展民族经济、推行政制改革、实现民富国强的强烈愿望和爱国情怀。
综上所述;早期维新士人群体具有比较明显的共同经历和特征。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19、略
【分析】试题分析:(一)审清题目的要求:对“中华民族复兴”必须由“民族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的复兴来支撑”评论;对题目观点不认可可结合现实从材料重提炼观点。
(二)表明态度(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1)赞成观点:赞同材料所述的观点,即弘扬国学(民族文化)是支撑民族复兴的关键。
(2)反对观点:反对材料所述的观点,即中华民族的复兴无须依靠国学的弘扬。
(3))第三种观点:国学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辅助因素之一,主要还是要依靠现代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观念的掌握和运用。
(三)说明理由;揭露真相,认识升华:依据材料和所学选再典型史实;史论结合做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作用【解析】(1)第一种观点:赞同材料所述的观点;即弘扬国学(民族文化)是支撑民族复兴的关键。
论据:①人类现代化进程迅速;产生了较多的弊病,如对自然界的无序破坏等问题;②盲目地反传统留下了诸多值得思考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③传统文化中有非常多解决当今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和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的思想资源,如“天人合一”“仁爱”等。总之,民族的复兴必须由民族文化的复兴来支撑。
(2)第二种观点:反对材料所述的观点;即中华民族的复兴无须依靠国学的弘扬。
论据:①传统文化中诸如“天人合一”“仁爱”等;其本质是要求人们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是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②中华民族的觉醒正是在西方入侵;政治变革和批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的;③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弊病应该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来解决,而不能依靠传统文化的复兴。
总之;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依靠弘扬国学的观点太绝对了,是错误的。
(3)第三种观点:国学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辅助因素之一;主要还是要依靠现代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观念的掌握和运用。
论据: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等观念;能够帮助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但这只能属于一种思想资源。
②中华民族的复兴是现代的复兴;必须在政治;经济、军事,特别是文化方面进行现代性的复兴,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所没有的。
③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复兴;不可能割断历史,更不可能复古历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现代先进文化,二者结合,振兴中华。
总之,吸取传统精华,批判传统糟粕,以现代先进文化为主导,才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20、略
【分析】【详解】
本题相对开放,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题意要求,以国家发展周期四阶段说来分析和解释中国现代化之路并加以论述,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的现代化为主题,结合近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工业发展等相关知识可拟定论题: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农业大国的衰落到工业国家的成长过程。结合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等相关知识予以论述,可从外国资本的入侵、自然经济解体、一五计划、改革开放等角度分析;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优势、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吸取外来先进经验等等,因此,可拟定论题:三大优势助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社会主义优势、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吸取外来先进经验等方面予以论述。【解析】示例一。
论题: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农业大国的衰落到工业国家的成长过程。
论述:首先;在19世纪中叶遇到西方现代化的挑战而使传统的农业大国走向衰落。资本主义入侵使得中国逐渐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使得中国社会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破坏了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催生了中国的现代化。这一阶段,是作为以农耕文明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国家发展生命周期走到了衰落阶段。
其次;1949年之后中国进入现代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准备成长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充分利用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不仅完成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科学技术体系,而且发展了各项社会事业。再次,1978年之后中国进入迅速成长或现代经济起飞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国民经济保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项纯净水品供应协议2024版
- 2025年影视基地场地合作经营协议书4篇
- 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协议(2024版)版A版
- 2025年度城市更新违法建筑清拆合作协议4篇
- 专属定制体检服务协议版
- 二零二四塔吊司机劳动合同及劳动保护规定范本3篇
- 2025年影视基地场地租赁及影视制作服务协议4篇
- 2025年度智能安防产品区域代理销售合同12篇
- 2025年度厂房中央空调设备安装与售后服务一体化合同4篇
- 2025年度场海参产品绿色生产与环保认证合同4篇
- 软件项目应急措施及方案
- 2025河北邯郸经开国控资产运营管理限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才5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民法典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2025老年公寓合同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卷(含答案)
- 钣金设备操作培训
- 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查房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 九年级初三中考物理综合复习测试卷3套(含答案)
- 管理制度评价表(填写模板)
- 工地设计代表服务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