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讲-物质的量(苏教版2019)(原卷版)_第1页
第04讲-物质的量(苏教版2019)(原卷版)_第2页
第04讲-物质的量(苏教版2019)(原卷版)_第3页
第04讲-物质的量(苏教版2019)(原卷版)_第4页
第04讲-物质的量(苏教版2019)(原卷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物质的量【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及单位。2.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单位。3.学会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方法。【基础知识】一、物质的量1.概念:物质的量是七大基本物理量之一,是表示一定数目的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用符号_____表示,常用单位是________。2.意义:它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体积等________与原子、分子或离子等__________的数量联系起来。3.物质的量计量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及它们的特定组合。二、阿伏加德罗常数1.1mol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与_________________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为_________。2.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是______,单位是_________。3.物质的量(n)与微粒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间的关系:n=_______三、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2.n、m、M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3.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相等。四、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含义:(1)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的数量关系。(2)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如:2H2+O2eq\o(=,\s\up7(点燃))2H2O表示2个H2分子与1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H2O分子,也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以H2与O2反应生成H2O为例:eq\a\vs4\ac\hs10\co6(,2H2,+,O2,\o(=====,\s\up7(点燃)),2H2O,质量之比,____,∶,____,∶,____,化学计量数之比,2,∶,1,∶,2,微粒数之比,2,∶,1,∶,2,扩大NA倍,2NA,∶,NA,∶,2NA,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_)【考点剖析】考点一: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单位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和离子非常微小,用数宏观物体的方式数微观粒子极其困难,也没有意义。因此科学家引入了“物质的量”这一基本物理量。(1)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在表述时不可增减,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2)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只能用于表示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观粒子的多少,不适合表示宏观物质的数量。例:1mol苹果、1mol铁元素等说法都是错误的。(3)在使用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时,必须具体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molH2表示1摩尔氢分子,1molH表示1摩尔氢原子,1molH+表示1摩尔氢离子。而1mol氢的表述是错误的,因为“氢”是元素名称,是宏观物质名称,不是微观微粒名称。(4)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很多个微粒的集合体,其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例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2molH2O2B.1molHClC.1.5molFe D.0.3mol氮考点二: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基准是0.012kg12C中的碳原子个数,单位是mol-1,近似值为6.02×1023mol-1。【例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012kg12C含有的12C原子数是NAB.0.5molH2O中含有的原子数约为6.02×1023C.1mol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D.含有NA个氧原子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0.25mol考点三:摩尔质量【例3】143gNa2CO3·10H2O中所含Na+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Na+数目是___________,所含水分子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考点四: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粒子数目之间的相关计算1.n=eq\f(N,NA)(n表示物质的量,N表示粒子数)。其中NA的单位是mol-1,NA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2.M=eq\f(m,n)(M为摩尔质量,m为物质的质量)。若M的单位是g·mol-1时,则m的单位是g。3.由关系式n=eq\f(N,NA)和n=eq\f(m,M)可得:eq\f(N,NA)=eq\f(m,M)。【例4】9.03×1023个CH4中,含mol碳原子,mol氢原子,mol质子,mol电子。与个NH3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考点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推导过程(以H2与O2反应生成H2O为例)eq\a\vs4\ac\hs10\co6(,2H2,+,O2,\o(=====,\s\up7(点燃)),2H2O,质量之比,4g,∶,32g,∶,36g,化学计量数之比,2,∶,1,∶,2,微粒数之比,2,∶,1,∶,2,扩大NA倍,2NA,∶,NA,∶,2NA,物质的量之比,2mol,∶,1mol,∶,2mol)2.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微粒数之比,也等于物质的量之比。3.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以列比例式计算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例5】9.75g锌与含______molHCl的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放出______molH2,在溶液中有______molZn2+和______molCl-。【过关检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水的摩尔质量是18gC.1mol氯的质量是71gD.1molH2在任何情况下质量都是2g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B.物质的量就是指物质的质量C.摩尔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D.物质的量适用于计量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3.在下列物质中,其物质的量为0.2mol的是()A.2.2gCOB.3.6gH2OC.3.2gO2D.49gH2SO44.下列各组物质中,组成物质粒子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0.4molO2B.4℃时5.4mL水(水的密度为1g·cm-3)C.10g氖气D.6.02×1023个氢气分子;5.填空:(1)11gC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250gBa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2)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3)1molK2CO3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6.填写下表: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量/mol微粒/个280g铁原子3.4g氢氧根离子0.8mol镁原子3.01×1023个氧分子6.02×1024个铵根离子7.填空:(1)某金属氯化物MCl240.5g,含有0.600molCl-,则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2)0.3mol氨气和0.4mol二氧化碳的质量(填“相等”或“不相等”,下同),所含分子数,所含原子数。(3)_______gCO2气体与9gH2O所含分子数大致相等。8.现有0.269k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CuCl2溶液。计算:(1)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2)溶液中Cu2+和Cl-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9.在一定条件下,21.6gA单质与1.20molCl2完全反应,生成0.800molAClx,则x=_________,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配料:氯化钠(NaCl)、碘酸钾(KIO3)含碘量:配料:氯化钠(NaCl)、碘酸钾(KIO3)含碘量:20~40mg·kg-1保质期:18个月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储藏方法:避热、避光、防潮(1)加碘盐不能长时间炖炒,且应避热、避光保存,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分析发现,某批加碘盐中KIO3的含量为52mg·kg-1。计算每千克加碘盐中KIO3的物质的量和碘的质量。(3)若成人每天需摄入0.15~0.20mg碘才能满足人体健康需要,通过计算说明成人平均每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