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21年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测试(八)_第1页
【名师一号】2021年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测试(八)_第2页
【名师一号】2021年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测试(八)_第3页
【名师一号】2021年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测试(八)_第4页
【名师一号】2021年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测试(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测试(八)(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1.幕府末期,日本的自然经济开头瓦解的缘由是()A.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渐渐形成并得到进展B.日本高利贷资本发达C.各地大名势力的衰落D.幕府的统治腐败解析日本自然经济瓦解的缘由是生产力的提高,并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选A。答案A2.19世纪中期,日本消灭“大阪富豪一怒,天下诸侯惊惧”的局面,这说明白()A.商人的政治势力很大B.商人把握着大名C.商人的经济实力很大D.商人和幕府将军的地位相同解析日本的大商人通过向大名、将军等封建统治者贷款,从而插手藩政,故有此说。答案C3.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格外重视商业的进展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C.随着日本经济的进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同学分析理解史料的力量。材料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日本商人地位的提高,但商人仍属被统治阶级。答案C4.“19世纪五六十年月,日本的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是15,而国际市场上却是115或16,也就是日本的白银价格比国际市场上要贵三倍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缘由是()A.日本对外贸易富强B.日本黄金大量外流C.国际金属货币增值D.外汇市场消灭金融波动解析西方殖民者利用把握国际市场的力量向日本倾销工业品,并进行走私,造成日本的黄金大量外流,形成“金贵银贱”,与鸦片战斗后中国的“银贵钱贱”缘由相同。答案B5.19世纪60年月,倒幕派不仅实现了强藩联合,得到了宽敞人民的支持,而且获得了明治天皇的讨幕密旨,使讨幕运动名正言顺,这是由于()A.幕府统治腐败无能B.幕府签定卖国条约,日本面临民族危机C.幕府把握政权,架空天皇D.幕府杀害吉田松阴等爱国志士解析在正常国家,权力应由最高统治者天皇(皇帝)来执掌,幕府将军只是天皇的大臣,可是在日本明治维新前,幕府将军上欺天皇,下压百官公卿,属于名不正言不顺。明治天皇发布密旨的意义就是要从将军手中取回权力,故选C。答案C6.下图反映的是日本开国后的贸易富强景象,它说明的实质是()A.日本的经济实力有所增加B.日本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日本的商品经济较为发达D.日本新兴地主阶级成为主导解析要抓住核心“日本开国后”,由此可知日本贸易的富强是畸形的,被西方殖民者操纵,日本经济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B7.日本开国后,“开国”派与“攘夷”派冲突激化,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反对现存秩序,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树立天皇的权威B.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C.列强入侵加剧了民族危机D.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退让解析由于幕府实行对外妥协退让的政策,以中下级武士为首的爱国志士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目的是推翻幕府,挽救民族危亡。答案D8.表明广兴会议上下一心,改革封建旧制度,进展资本主义经济,并向西方学习的是()A.《解负令》 B.《农夫改革法令》C.《五条誓文》 D.《政体书》解析A是梭伦改革时颁布的法令,应排解;B是俄国1861年改革时颁布的法令,应排解;C是天皇政府颁布的法令条文,符合题意,故选C;D要求整顿充实政府的组织机构,应排解。答案C9.在1876年世博会上,日本馆大于中国馆,且展品较为丰富,但日本仍从世博会上定购了大量机器产品,其直接目的是()A.满足本国封建统治者的生活需要B.适应明治维新后工业革命的需要C.促进日本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D.进展军事工业,加快对外扩张步伐解析当时日本正开展工业革命,为了更好地吸取欧美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日本从世博会上定购了大量机器产品,回国去争辩消化吸取,以促进日本工业革命的快速进展。故选B。答案B10.在近年来中国所拍摄的大量影视作品中,经常有中国老百姓称日军为“鬼子”而汉奸马上订正为应叫“皇军”的镜头,“皇军”之名最早消灭于19世纪70年月。下列关于“皇军”的叙述,正确的是()A.“皇军”是由幕府组建的B.“皇军”崇尚黄色C.“皇军”是天皇的卫戍部队D.“皇军”必需确定效忠天皇解析“皇军”是明治政府颁布天皇诏书后仿照欧洲模式建立的常备军,实行的是征兵制,这支军队被灌输了武士道精神和忠君爱国思想,把效忠天皇作为军人的天职,故选D。答案D11.1873年,川路利良赴欧洲考察回国后,提出了什么样的改革方案,促进了日本的近代化()A.实行义务兵役制 B.文明开化C.废藩置县 D.以警治国解析为了维持国内治安,1873年,川路利良赴欧洲考察后,提出了“以警治国”的改革方案,建立了国家警察制度。答案D12.如图是1865—1905年日本女子基础训练的普及率图。日本是个重男轻女的国家,1865年前,日本女子受训练率不足5%,之后某一时期突然上升,到1905年高达95%以上。日本女子受训练率突然上升的缘由可能是()A.幕府放松了对女子的训练限制B.日本文部省颁布了训练改革法令C.日本天皇下达了《训练敕语》D.日本政府确立了殖产兴业的方针解析1872年日本明治政府文部省颁布了训练改革法令——《学制》,明确宣布普及初等国民训练方针,女子受训练率明显提高,故选B;幕府的统治于1868年结束,排解A;天皇下达的《训练敕语》宣扬的是“大和魂”“武士道”精神,与女子接受训练无关,排解C;殖产兴业是日本经济方面的政策,与训练无关,排解D。答案B13.日本完全废除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公平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是在()A.19世纪70年月B.19世纪80年月C.19世纪90年月D.20世纪初期解析1909年日本内阁就修改不公平条约召开会议,并在1910年7月着手废除不公平条约,签订新的主权对等的互惠条约,实现了关税自主和法权上的公平。答案D14.“三千年来独立不羁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羁缚,有血性者岂能忍视之乎?”依据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时日本正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B.为此有志之士提出向西方学习,以维护民族独立C.他们寄期望于幕府进行改革D.幕府统治者支持他们的运动解析日本受到外来侵略,面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而幕府却制造了“安政大狱”,镇压改革派。故选D。答案D15.“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临时创办官立事业,以示实例,以诱导人民。”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的哪一重要措施()A.创办国营模范工厂B.扶植私人企业C.大力培育本国人才D.引进和把握外国先进技术解析从题干中的“创办官立事业,以示实例,以诱导人民”可知这是明治政府创办国营模范工厂。故选A。答案A16.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玩耍时,用10种最值得接受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解析题中涉及的10种新事物的消灭是在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儿童将其用于玩玩耍中,其反映的实质是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日本封建文化的改造,但并不意味着“全盘西化”。A项主要是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进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答案D17.政府颁布法令,定西式礼服为官员礼服,提倡人们穿西装。西餐馆纷纷开业,以前人们不食用的猪肉、牛肉被端上餐桌。欧式砖瓦建筑不断兴建。人力车与火车一起,取代了骑马和乘轿子,成为人们新的交通工具。材料反映了()①明治政府在西方的影响下实行了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措施②无论从政治到日常生活习惯都有了很大的变化③是日本社会进步的表现④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题干材料涉及的内容都是风俗习惯方面的,没有涉及日本的对外侵略政策,故排解全部含④的选项。答案C18.19世纪70年月有个日本人出访德国,德国伴侣对他说,“日本即将灭亡。”该日本人对他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A.正开头建设现代国家B.刚预备抵制西方文化C.才打算学习儒家经典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解析日本学习西方的制度,进行了明治维新,故B错;日本大化改新时期学习的是儒家经典,故C错;19世纪70年月,日本刚开头明治维新,不行能当时就成为世界重要强国,故D错。故选A。答案A19.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A.实行自上而下的方式B.转变天皇有职无权的政治体制C.优先进行经济改革D.开头进展资本主义解析B不符合俄国,C两者都不符合,D的叙述不符合史实,故排解B、C、D;全部改革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故选A。答案A20.1890年日本天皇下达《训练敕语》的目的是()A.推行军国主义B.宣扬武士道精神C.树立皇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D.培育训练人才解析日本政府为了加强天皇的权威,要求人民无条件地听从天皇的命令,树立以天皇神权为中心的皇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故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计3小题,第21、22小题各17分,第23小题16分,共计50分)21.日本明治维新拉开了中日差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接受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高校则归功于美国。1898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分地奉承全部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爱好,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气的那些组成成分感爱好。……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仿照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事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需为自己去掠夺,脆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比,试看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俄国如何?美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爱好的那些“增加民族力气”的西方文明是什么?指出“非凡的改革方案”的局限性,并举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3)材料三中梁启超发出“惭愧无比”的感叹,与同一时期的日本相比较,请分析造成中日差距的主要缘由。(4)针对上述改革的成败,你认为改革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答案(1)特点:有选择的向西方各国学习。(2)增加民族力气的西方文明:殖产兴业,进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建立新军队,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局限性:保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举例:发动甲午中日战斗(或20世纪30年月发动侵华战斗)。(3)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同时,对外侵略扩张,增加了实力。中国没有转变封建制度,同时,不断患病外国侵略,民族危机深重。(4)因素:顺应时代潮流,改革需有坚强的领导核心;领导者的远见卓识;先进的思想指导。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制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始终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布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格外留意乃至仿照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悄悄拿来先进才智,然后静静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格外不意地制造神话。——《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二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连续生存,就必需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气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进展的速度也不同。——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请回答:(1)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他们制造了怎样的“神话”?(2)依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下半期中、日两国改革的共同缘由,及其改革结果不同的缘由。答案(1)心灵紧闭: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专制和军国主义颜色深厚。眼观八方:学习西方,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神话: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进展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2)共同缘由: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民族危机严峻。结果不同的缘由:领导力气实力对比不同;民众对改革支持的态度不同;文化传统对变革的态度不同。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寺子屋是日本从幕府时期始终进展到明治时期的有名民间训练机构。它往往存在于乡间,以庶民子弟为主要训练对象。它的课程设置大体是:首先必需学的是平假名、片假名,还有汉文、《三字经》、《实语经》、《童子经》等,书法、算盘和地理也是必修课程。其他如书信模板、商业用语模板、农业用语模板、木匠用语模板等,也都是全国性的共通教科书。——依田熹家《日本通史》材料二明治政府于1872年颁布第一部训练改革法令《学制》。在此基础上,寺子屋训练被勒令停办,各地兴办新式学校。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读物、算术、书法、写字、熟读、作文、理科、地理、历史、修身、体操。有些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