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64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土壤模型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模型是()A.B.C.D.2、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如图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串在Ⅱ区域,R并在Ⅲ区域B.R串在Ⅲ区域,R并在Ⅰ区域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Ⅱ区域D.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3、t℃时,向一支盛有0.2克熟石灰的试管里加人20毫升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固体,下列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0.2克B.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C.升高温度,溶液将变为不饱和溶液D.该溶液是浓溶液4、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盛水的容器;现把两个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物体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刚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B.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C.两物体的质量相等D.乙容器中物体密度较大5、厨房中的下列各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糖B.食盐C.食醋D.植物油6、某同学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图中不能实现测量Rx阻值的电路图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____是可分的,原子又由____和____构成。8、t℃时,两个装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带结晶水的甲、乙物质各80克,充分搅拌。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此时____溶液是饱和溶液,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

9、如图所示是____表的表头刻度盘,若使用“一”和“3”接线柱,则最大测量值是____安,最小刻度值是____安,此时指针所指的示数是____安;若使用“一”和“0.6”接线柱,则最大测量值是____安,最小刻度值是____安,此时指针所指的示数是____安。

10、保持酒精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从微观而言,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或____,分子是由____构成的。11、____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____的装置。电压的单位是____,用符号____表示。测量电压的仪器也叫____表,在电路图中用符号____表示。12、著名的____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是很大的;____实验首次测定了大气压的值。13、示例: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化学反应相同,但反应现象不同.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请参照示例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氧气不足、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____不同;产物不同.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常温下生成碳酸,在叶绿体、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____不同;产物不同.

(3)细铁丝(或铁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铁钉(或铁制燃烧匙)在氧气中不能燃烧,反应物相同,但反应的速率不同.说明反应物的____不同,反应的速率不同.14、2011年7月,D3115次动车与D301次动车在温州发生追尾脱轨坠落事故。危急之际,工作人员虽然紧急刹车制动,但列车由于____继续向前滑动,追尾事件瞬间发生。动车脱轨后向桥下坠落是因为动车受到____的作用。同学们下楼时常被告知:不能拥挤走得太快。这是因为前面同学不小心摔倒时,后面的同学由于____会继续前进,容易发生踩踏事故。15、血糖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一个正常人在早晨进食前,血糖含量约为5mmol/L,进食后1h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达到约7.5mmol/L,进食后2h血糖含量又下降到约5mmol/L,并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会有微小波动)。请你把这个人从开始进食到饭后3h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绘出来:____,并解释血糖含量出现一定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6、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7、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8、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9、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0、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1、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7分)22、在图中;若闭合开关S后要使A;B两个螺线管相排斥,请在图中画出螺丝线管A的绕线方向。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1题,共2分)23、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实心球体处于某种液体中,球体最上端距离液面的距离为h,求液体对球体向下的压力。(已知液体的密度为ρ,球体的体积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结构比例。土壤名称性状砂土类土壤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黏土类土壤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壤土类土壤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解答】壤土类土壤是适于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这种土壤固体部分(矿物质颗粒和有机质)占土壤总体积的50%;其中有机质占固体部分的1%~5%;水和空气各占25%,见图4-13。这样的土壤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故答案为D。(书本原文,请仔细阅读。)

答案为D。2、D【分析】【分析】由于是确定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的所在区域,而区域是以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来划分的,所以了解R1、R2;R串、R并之间的大小关系是此题的突破口.做关于图象的题目时;首先要弄清楚图象中横纵坐标的物理含义.

【解答】解: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知:R串比每一个串联的分电阻都要大;根据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可知:R并比每一个并联电路的分电阻都要小.在这四个电阻值中,R串最大,R并最小,所以,当它们两端加相同的电压时,通过R串的电流最小,故它的I-U图线在I区;通过R并的电流最大,故它的I-U图线在III区.

综上分析,故选D.3、B【分析】【分析】根据题意,t℃时,向一只盛有0.2g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2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固体,说明有氢氧化钙没有溶解,得到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t℃时;向一只盛有0.2g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2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固体,说明溶解的氢氧化钙的质量小于0.2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小于0.2g,故选项说法错误;

B;t℃时;向一只盛有0.2g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2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固体,所得溶液为t℃时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有氢氧化钙析出,液变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于t℃时;20ml水中溶解的熟石灰的质量小于0.2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液是稀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4、B【分析】【解答】解:(1)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乙漂浮,即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甲悬浮,说明甲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所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由于两个物体的体积相同,据ρ=可知;m=ρv,故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故CD错误;

(2)据公式G=mg可知;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所以甲悬浮,故其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乙漂浮,乙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故甲所受的浮力大于乙所受的浮力,故A错误;

(3)由于两杯中液体高度相同;所以据p=ρgh可知,两杯中杯底所受水的压强相同,故B正确;

故选B.

【分析】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一个漂浮,一个悬浮,所以两个物体的密度不同,而后据:

(1)漂浮和悬浮的条件判断即可;

(2)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分析判断即可;

(3)据密度的公式分析判断即可;

(4)据密度与浮沉条件的特点分析即可.5、D【分析】【分析】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混合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不溶于液体的液体和液体混合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特征,解答时要从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如果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属于溶液,反之则不属于溶液.

【解答】解:A;白糖能溶于水;得到溶液;

B;食盐能溶于水;得到溶液;

C;食醋能溶于水;得到溶液;

D;植物油不溶于水;得到悬浊液.

故答案为:D6、B【分析】【分析】本题各选项的共同特征都最缺少电流表,利用已知阻值的R0和开关的控制,推导出通过RX中的电流;是分析的关键。缺少电流表测电阻的问题,要用到数学的推理思维,常以电流处处相等为突破口;如果缺少电压表测电阻,也常以各支路电压相等为突破口。

【解答】解:

A、当开关闭合时,R0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设此时示数为U1,当开关断开时,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RX的电压,设此时示数为U2,则此时R0两端的电压为U1-U2。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可列出等式:推导得出故此电路可以测出RX阻值。

B、当开关闭合时,RX被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当开关断开时,RX与R0串联,电压表仍测电源电压,无法推导出通过RX的电流,故此电路不能测出RX阻值。

C、当开关掷到1档时,只有RX接入电路,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设此时示数为U1,当开关掷到2档时,RX与R0串联,电压表测RX的电压,设此时示数为U2,则此时R0两端电压为U1-U2。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可列出等式:推导得出故此电路可以测出RX阻值。

D、当开关掷到1档时,只有R0接入电路,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设此时示数为U1,当开关掷到2档时,RX与R0串联,电压表测R0的电压,设此时示数为U2,则此时RX两端电压为U1-U2。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可列出等式:推导得出故此电路可以测出RX阻值。

故答案为:B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分析】【分析】(1)19世纪末;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原子内部结构的模型;(2)汤姆生认为原子是枣糕式模型,卢瑟福能过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1961年,盖尔曼提出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设想。本题考查了汤姆生;卢瑟福以及盖尔曼在物理学上的贡献,了解物理的发展史和重大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根据原子的构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考虑本题。

【解答】解: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故答案为: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8、乙44.4%【分析】【分析】根据t℃时甲和乙两物质的溶解度考虑;溶解度是指该温度下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解答】t℃时甲的溶解度是11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甲,乙的溶解度是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乙,两个装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带结晶水的甲;乙物质各80克,所以乙物质达到了饱和,甲物质不饱和,甲物质的质量分数是:80g/180g=44.4%。

故答案为:乙44.4%9、电流30.12.50.60.020.5【分析】【分析】要考查你对电流的测量,电流表的使用及读数方法等考点的理解。

【解答】在如图所示的表中有标志“A”,所以是电流表,当使用标有“-”和“3”这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3安,刻度盘上每小0.1安培,其示数是2.5A;当使用标有“-”和“0.6”这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0~0.6安培,刻度盘上每小格是0.02安培,指针所示位置是0.5安培;电流的测量,电流表的使用及读数方法10、酒精分子原子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分析】【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解答】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酒精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酒精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其中分子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故答案为:酒精分子;原子;分子、原子、离子;原子。11、电压电压伏特V电压【分析】【解答】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符号V表示.

测量电压的仪器也叫电压表,在电路图中用符号表示.

故答案为:电压;电压;伏特;V;电压;.

【分析】提供电压的装置是电源,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了解电压的单位与符号,知道用电压表来测量电压的大小,并了解其符号,可解答此题.12、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分析】【解答】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实验有很多;历史上,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广场上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将两铜制的半球合在一起,抽出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方向拉,半球未被拉开,从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是大气压将两半球压在一起,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液体水银间接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此实验运用了平衡法,即大气压大小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过计算水银柱的压强也就得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分析】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很多;而最著名的实验就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历史上首先测出大气压的数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他借助水银利用了平衡法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13、反应物的用量反应条件接触面积【分析】【解答】(1)碳在氧气不足;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产物不同,得出结论:反应物的用量不同,产物不同;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常温下生成碳酸,在叶绿体;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说明反应条件不同,导致产物不同;

(3)细铁丝(或铁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铁钉(或铁制燃烧匙)在氧气中不能燃烧,和接触面积有关,说明反应物接触面积不同,反应的速率不同.

故答案为:

(1)反应物的用量;(2)反应条件;(3)接触面积.

【分析】(1)分析实验中的变量氧气充足和氧气不足;得出结论;

(2)分析实验中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3)分析实验中由于物质状态不同,接触面积不同,导致反应速率不同.14、惯性重力惯性【分析】【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据此分析.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现象无处不在,有时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大方便,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悲惨的结果,因此我们要根据理论知识合理的利用和防止.知道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会用力的作用和惯性知识解释相关现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解答】解:由于列车高速行驶;即使危急之际,工作人员虽然紧急刹车制动,但列车由于惯性仍然会继续向前滑行,从而造成瞬间追尾事件.动车脱轨后向桥下坠落是因为动车受到重力的作用.下楼时,人如果走的太快,当前面的同学意外停下来时,后面的同学由于惯性会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故答案为:惯性;重力;惯性.15、进食后1小时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是因为食物的消化吸收(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液);进食后2小时血糖含量又下降到正常水平,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元,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使血糖含量下降。【分析】【分析】根据题目给的信息;做出血糖含量的曲线图,在进食一小时后,人体的血糖含量迅速增加,进食两小时后,人体分泌胰岛素,使血糖下降,维持在一个恒定的值。

【解答】进食后血糖升高是因为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被吸收;血糖升高使得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一段时间后血糖又恢复到正常水平;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表面的特异性的受体结合,促使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

故答案为:进食后1小时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是因为食物的消化吸收(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液);进食后2小时血糖含量又下降到正常水平,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元,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使血糖含量下降。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6、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7、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8、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9、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