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同步_第1页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同步_第2页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同步_第3页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同步_第4页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同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学习目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汇报日期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毛泽东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时代的召唤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革命?民族危机1898年6月11日1840年1842年1898年9月21日1900年1901年救亡图存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南京条约》开始沦为“两半”社会《马关条约》“两半”程度大大加深完全沦为“两半”社会《辛丑条约》1851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两半”程度1860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的探索地主阶级的自救学习先进技术1894年1895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政治制度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反帝斗争失败失败失败失败清政府完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推翻清政府,革命!二、个人的选择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880年14岁时赴檀香山,就读于英国和美国传教士创办教会学校。1884年18岁以后回国,在香港、广州两地学习医学。1892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开始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檀岛求学粤港求知行医救人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为掩人耳目,在旅馆内登记时准备写下化名。朋友们想到刚路过乐町中山侯爵家,便写下“中山”两字,孙先生接过笔添写“樵”字,笑称是“来自中国的山樵”,“孙中山”从此便成为了孙先生的敬称。孙中山(1866-1925)名孙文号逸仙孙中山在西方从事革命活动时取名“SunYat-sen”,取“孙逸仙”的音译。1866年出身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读过私塾。出身广东二、个人的选择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894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1894年《上李鸿章书》刊于《万国公报》的《上书李鸿章》部分行医救人天津上书改良救国打仗完了以后再说吧!李鸿章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二、个人的选择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894年11月“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决心革命天津上书失败后,孙中山的救国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行医救人改良救国革命救国兴中会成员合照兴中会誓词宣誓地1894.11,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________,提出“__________”的宗旨,号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中会振兴中华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二、个人的选择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895年10月孙中山回到香港后,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同时开展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等秘密工作,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据点。之后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被捕牺牲,起义失败。广州起义青天白日旗设计者

:陆皓东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孙中山评价陆皓东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陆皓东二、个人的选择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896年10月,在伦敦被清驻美使馆人员绑架,险丧命1900年,在新加坡被告发,驱逐出境1904年,在美国旧金山被拘留1906年,被日本政府驱逐出境1908年,被越南当局驱逐出境1908年,被曼谷勒令离境1910年,南洋英属殖民地不许居留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从此,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在无数次死亡威胁和穷困潦倒中,孙文这个名字随着清政府赏价格的提升而日益为人们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个医国者百挫不折的精神所感动。四次横渡太平洋,四次横渡印度洋,六次横渡大西洋,七次到檀香山,四次到美国,四次到英法、六次到越南,九次到新加坡,四次到马来西亚,两次到暹罗(泰国),15次到日本……总共航海约2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五圈……三、群体的呼应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观察右图(1)你能从途中提取到哪些信息?(2)这些信息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说明了什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分布范围广;出时间大多在1901年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国内革命情绪高涨。三、群体的呼应同盟会与三民主义章炳麟(1869-1936)邹容(1885-1905)陈天华(1875-1905)《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警示钟》《猛回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革命!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毋退步,毋中立,毋徘徊。”“中华共和国万岁!中华共和国四万万同胞万岁!——邹容《革命军》满人若是帮助洋人杀我们,便先把满人杀尽。那些贼官若是帮助洋人杀我们,便先把贼官杀尽。‘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仇人方罢手!’我所最亲爱的同胞,向前去,杀!

——陈天华《警世钟》这些革命者的著作有什么共同特点?号召人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华兴会1904年成立于湖南长沙代表人物:黄兴、陈天华、宋教仁三、群体的呼应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光复会1904年成立于上海代表人物:蔡元培、徐锡麟、秋瑾、陶成章三、群体的呼应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章士钊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创建革命团体,建立革命政党,确立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三、群体的呼应同盟会与三民主义①/时间1905年②/地点日本东京③/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④/机关报《民报》⑤/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员合照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联合各革命团体成员,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⑥/意义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十六字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三民主义。三、群体的呼应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使得耕者有其田,减少贫富差距。《民报》发刊词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