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能源汇聚站接入系统设计规范_第1页
2023新能源汇聚站接入系统设计规范_第2页
2023新能源汇聚站接入系统设计规范_第3页
2023新能源汇聚站接入系统设计规范_第4页
2023新能源汇聚站接入系统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能源汇聚站接入系统设计规范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1范围 1规性用件 1术和义 1符、号缩语 2新源展力估 3能发现状 3能可发类容量 3能开建计划 3系一次 3纳力析 3程设要性 4入统案究 4气算 5要备择电参数 7二系设计 8电护安自装置 8度动化 8能量 9统信 9功控功能 10本定 10量撑 10次频 10功率制 11功率制 11率数节 11电质量 11网量析评估 11测治要求 11I新能源汇聚站接入系统设计规范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新能源汇聚站接入系统设计的内容深度要求。(DL/T5429-200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GB3875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6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不平衡度GB/T15945Q/GDW11618-2017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Q/GDW12051-2020储能系统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Q/GDW10738-2020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DL/T1773-2017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DL/T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2246.7-2021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第7部分:惯量支撑与阻尼控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新能汇站 newenergygatheringstation汇集接入各类新能源并与电网相连的变电设施场所。3.2储能系统electrochemicalenergystoragesystem以电化学电池为储能载体,通过储能变流器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释放的系统。3.3电磁暂态模型electromagnetictransientsmodel考虑输电线路分布参数特性和参数的频率特性、发电机的电磁和机电暂态过程以及一系列元件(避3.4低电压穿越lowvoltageridethrough[状态]3.5高电压穿越highvoltageridethrough当电力系统事故或扰动引起并网点电压升高时,在一定的电压跌落范围和时间间隔内,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3.6新能源有效容量effectivecapacityofnewenergy3.7新能源可信容量capacitycreditofnewenergy3.8新能源有效容量系数effectivecapacitycoefficientofnewenergy新能源有效容量与新能源装机容量的比值。3.9新能源可信容量系数capacitycreditcoefficientofnewenergy新能源可信容量与新能源装机容量的比值。3.10惯量支撑inertiasupport3.11惯量inertia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转子转动惯量的特征参数,单位为千克二次方米(kg·m2)。下列符号、代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f:频率fN:系统额定评率t:允许运行时间Tj:储能系统惯性时间常数PN:储能系统额定容量△PI:储能系统有功功率变化量SVC: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VarCompensator)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SynchronousCOMpensator)应介绍本工程所在电力系统覆盖区域范围的新能源发展规模、新能源发展结构等相关信息。3应介绍本工程所在电力系统覆盖区域范围的可用于新能源开发建设的场景条件,包括具备开发风应介绍本工程所在地的新能源发展相关政策,包括地区新能源规划发展目标、重点发展任务等。应介绍与本工程相关的电网设计水平年和工程投产后5~10年规划期内的新能源建设安排,包括装机类型、装机规模和装机进度等信息。5~1055应根据本工程所在地区新能源出力特性和负荷特性开展电力电量及调峰平衡分析,评估区域电网消纳能力能否满足该地区新能源通过汇聚站接入系统后的发展需求。新能源汇聚站接入系统工程的必要性应以电力系统发展规划为基础,从新能源接入及送出需[状态]新能源汇聚站工程接入系统方案研究应明确新能源汇聚站接入交流电网的电压等级、出线方新能源汇聚站接入的新能源电压等级应根据各新能源场站容量、机组特性等选择:装机容量30MW110kV30MW—100MW110kV100MW—200MW110—220kV200MW—600MW“N-潮流计算应根据工程投运对原有电网结构的影响程度选择电网校核范围;计算方式应包括设5DL/T17735-15DL755DL/T1234SVCSTATCOM新能源汇聚站容性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是补偿主变压器的无功损耗、补偿接至系统站点输电30%[状态]新能源汇聚站可供选择的无功补偿设备主要包括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以及调相机等。系统电压计算的目的时校验系统不同典型运行方式下的电压是否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力系DL/T1773N-1”N-1”5-10台)1020(1-1.051.01.05为抑制新能源汇聚站所接如新能源出力波动以及电能质量等影响,应配置一定容量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其电网适应性应满足如下要求:151.5Hz15s表1 电化储系的率行要求频率范围Hz每次允许时间s51.5<f不应处于放电状态51.0<f≤51.5>3050.5<f≤51.0>18048.5<f≤50.5连续运行48.0<f≤48.5>300747.5<f≤48.0>6047.0<f≤47.5>2046.5<f≤47.0>5f≤46.5不应处于充电状态定》GB/T36547—2018((GB/T14285、《3kV~110kVDL/T584220kV~750kVDL/T559DL/T5003[状态]通过110kV~500kVGB/T36572DL/T860通过110kV~500kV通过220kVDL/T448DL/T5202DL/T645着重介绍新能源汇聚站一次接入系统方案中的接入线路起讫点、新建线路与相关原有线路的关系、相关线路长度等与通信方案密切相关的情况。DL/T5564结合各地电网整体通信网络规划,采用SDH/MSTP技术等多种光纤通信方式。a)光缆建设方案根据新能源汇聚站新建送出线路的不同,光缆可以采用OPGW光缆、ADSS光缆、普通光缆,光缆芯数24芯~72芯,光缆纤芯均采用ITU-TG.652光纤。随一次线路路径新建光缆到变电站。引入光缆宜选择非金属阻燃光缆。b)通信电路建设方案光缆通信系统建议采用SDH传输系统方案。SDH622Mb/s~2.5Gb/s1+19根据新能源汇聚站信息传输需求和通信方案,对新能源汇聚站各业务信息通道组织。采用站用直流或交流系统通过DC/DC或AC/DC变换为-48V为设备供电。新能源汇聚站应通过配置的储能系统具备一定的功率控制功能,具体要求如下:GB/T36547规定的要求;GB/T36547GB/T31464态响应过程应满足DL/T2246.7—2021当系统频率偏差值超过±0.05Hz时,新能源汇聚站储能系统应满足式(1)条件下提供惯量支撑,根据频率的变化率,改变其有功功率输出。惯量支撑时,新能源汇聚站储能系统有功功率变化量应满足式(2),△PI最大值不应低于10%PN,响应时间不应大于0.5s,实际发出有功与有功指令之间的误差不应超过±2%PN,Tj应为4s-12s。fdfdt

.................................(1)0Tdf

..............................(2)J

fNdt新能源汇聚站的储能系统一次调频基本性能指标的要求包括:±0.033Hz-0.1Hz新能汇站储能统用围系核定出范400ms1%;2s;3s;2s;新能源汇聚站的储能系统应同时具备就地和远程无功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功能,且能够自动执行电网调度机构下达的指令。[状态]新能源汇聚站的储能系统,功率因数应能在0.9(超前)-0.9(滞后)范围内连续可调。谐波GB/T14549GB/T24337新能源汇聚站接入后,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应满足GB/T12325的要求。新能源汇聚站接入后,公共连接点的电压波动和闪变值应满足GB/T12326的要求。新能源汇聚站接入后,公共连接点的电压不平衡度应满足GB/T15543的要求。新能源汇聚站接入后,公共连接点的直流电流分量不应超过其交流额定值的0.5%。新能源汇聚站宜装设满足GB/T19862第一章总则1.1为适应电网发展和各投资主体集控建设工作的实际以下简称“集控中心”)建设原则和运行管理。1.2本规范适用于XX电网各投资主体集控中心调度业务与相关专业管理工作。1.3集控中心纳入电网统一调度管理。第二章集控中心职责2.1集控中心作为场(站)的值班单位,集控后调度关系不。集控中心作为调控机构的调度对象接受相应调控机构的调度指挥和专业管理。2.2集控中心可以与XX电网相关调控机构进行涉及所集控各场(站)的调度业务联系承所集控各场(站)的监视控制包括:(一)对所集控场(站)的调度管辖范围内的设备进行实时监视和控制,不得对非调度管辖范围的设备进行控制。(二)接受相应调控机构下达的调度指令(三)(站)的生产信息和相关2.3集控中心应具备承担各项职能的条件。主要包括:2.4 集控中心运行值班人员应考试合格,持证上岗,要严格执行,《XX电力调度控制规程》、《XX地区电力调度控制规程》。第三章 集控中心建设原则1集控中心自动化建设原则3.2集控中心通信建设原则3.3集控中心应接入所集控场(站)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实时运行、动作、告警、状态变位等信息,接入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故障录波嚣的录波数据。第四章 集控中心投运管理4.1集控中心在建设筹备阶段应向XX电力调控中心提交书面申请。4.2集控中心在项目建设可研、设计、施工方案应满足国家相关文件与本规范相关要求,集控中心《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实施方案》、《通信系统建设方案》、施工方案应通过XX电力调控中心审核。4.2集控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