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江阴市南菁教育集团暨阳校区2025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1、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生物进化的总体局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C.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生物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D.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2、当动脉瓣处于开放,而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时,心脏的状态是()A.心房、心室同时舒张 B.心房、心室同时收缩C.心房收缩,心室舒张 D.心房舒张,心室收缩3、葫芦藓很矮小,主要原因是()A.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 B.叶又小又薄,大多由一层细胞构成C.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D.叶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无机盐4、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观察到的甲图转为乙图,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A.①→②→③→④ B.⑤→③→②→④C.⑤→①→②→④ D.⑤→④→②→③5、受凉感冒时,感到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A.气管里黏膜分泌黏液多,堵塞呼吸道B.鼻黏膜充血肿胀,堵塞呼吸道C.鼻黏膜分泌过多,黏液阻塞鼻腔D.气管收缩,空气进出受阻6、下列有关开花、结果及种子萌发的一些叙述中,正确的是A.对于繁衍后代来说,只有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B.受粉后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种子C.雄蕊和雌蕊分别产生花粉和卵细胞,都是花最重要的部分D.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阳光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B.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原始生命C.人类和类人猿的祖先是森林古猿D.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是自然选择8、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图中的()A. B.C. D.9、家人中有人患糖尿病,治疗中不宜口服胰岛素药物的原因是A.打针太痛 B.注射比口服疗效更明显C.口服后会被分解,失去功能 D.口服不易吸收10、当控制某些骨骼肌的神经受到损伤时,这些肌肉将()A.能收缩但不能接受刺激 B.可能瘫痪并导致萎缩C.不能收缩但能接受刺激 D.肌肉活动不受影响1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表述,正确的是()A.生活环境从水生到陆生B.身体结构从复杂到简单C.进化地位从高等到低等D.个体从多细胞到单细胞1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阳光空气和水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植物动物和非生物部分13、如图为某生物体细胞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上的A、B分别表示两个隐性性状B.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C.该个体既可以表现B的性状,又可以表现b的性状D.基因a和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14、关于生命的起源,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生命肯定是在地球上起源的B.原始的大气成分和现在的大气成分是相同的C.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环境进行实验,产生了原始的生命D.最早的生物可能是由原始大气的成分先形成有机物,再在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的15、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①、②、③代表的生物成分依次是()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C.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D.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16、激素对人体的作用显著。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和成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将分别导致()A.夜盲症和糖尿病B.贫血和急性炎症C.侏儒症和甲亢D.呆小症和甲亢17、下列对几种植物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钱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银杏种子外面包有肉质的果皮C.卷柏有输导组织,是木本蕨类植物 D.石花菜、葫芦藓和肾蕨都是孢子植物18、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B.调节反光镜对光,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C.观察微小结构时,应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D.物像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19、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图所示,那么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是()生物体ABCDE有机汞浓度/ppm0.0570.42680.39A.D→B→C→E→AB.C.D.20、为了延长蔬菜的保鲜时间,通常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少二氧化碳的散失,有利于蔬菜正常进行生命活动B.隔绝空气,降低呼吸作用C.保温,有利于蔬菜正常进行生命活动D.防止水分散失,有利于植物再次吸收21、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其主要的结果就是导致细菌群体的抗药性增强。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细菌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A.不断的接受抗生素刺激,细菌的抗药性就会增强B.细菌产生了抗药性的定向变异C.抗生素对发生抗药性变异的个体进行了选择,只有抗药性强的个体才能生存并繁衍D.抗药细菌繁殖能力比不抗药细菌繁殖能力强22、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技术是()A.免疫工程 B.变异工程 C.转基因工程 D.遗传工程23、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不正确的一组是()①取镜后,将显微镜放在实验桌距左侧边缘约7厘米的位置②对光时,要让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③在进行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的转换时,扳动物镜转动可以省力④装箱之前,应将镜筒降到最低位置,使物镜插入通光孔中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4、特种兵部队的战士在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时,往往随身带有塑料袋,在高山上没有水源的情况下,只有一些不知名的植物,为了生存,战士们利用植物的哪项生理活动获取水?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根的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25、下列保存方法中,容易引起食物变质的是()A.冷藏完好无损的苹果 B.用塑料袋包装的熟肉C.用白酒浸泡泥螺 D.盐渍海带丝26、先天性多指是由显性基因T控制的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先天性多指的遗传图谱,分析回答。(1)先天性多指和手指正常是一对_____,其中,隐性性状是_____。(2)1号体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_____。(3)2号提供给3号的性染色体是_____。(4)6号与7号属于________(填“直系血亲”或“旁系血亲”)。若7号与一个手指正常的男性结婚,生下先天性多指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27、如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病毒是图中的_____(填字母)。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_____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A与C比较,细胞结构上A没有成形的_____。A与C的细胞里都没有_____,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图中D的生殖方式是_____。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酿酒、蒸馒头时离不开_____(填字母);制作泡菜时要利用乳酸菌,它需要生活在_____(有氧/无氧)的杯境中;城市的污水处理是利用A能分解污水中的_____;在夏天受潮的衣物或食物常常发霉长毛,这应该是图中_____(填字母)的生长繁殖的结果,我们常常把食品放入冰箱是利用低温_____。28、分析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并回答问题:实验一:用两个保温瓶装种子,甲瓶中装的是荫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一天后,如果往两瓶中各插入一只温度计,取出温度计观察,一支温度计读数为21.5℃,另一支温度计读数为19.2℃,则(1)读数为21.5_____的是_____瓶,因为萌发种子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_____,一部分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以_____能的形式散失出来。(2)萌发种子细胞中只有一种能量转换器,它是_____。实验二: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将图中关闭的阀门打开,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3)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说明种子萌发时产生了_____。29、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结构简单,较易发生变异,导致后代的“外貌”发生改变。流感病毒的“易容术”常常使今年研制的疫苗到明年就没有效果了。科研人员希望研发一种通用疫苗,应对多种变异的流感病毒。研究发现,流感病毒表面有两种重要蛋白(如右图所示),分别是血凝素(HA蛋白)和神经氨酸酶(NA蛋白),其中HA蛋白是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引发强烈免疫反应的关键蛋白。HA蛋白由“冠盖”和“茎秆”组成,外形像蘑菇。冠盖部分能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且频繁发生变异;茎秆部分相对保守并被冠盖遮掩,仅能引起微弱的免疫反应。科研人员想到研发一种不带有冠盖、仅保留茎秆的疫苗,这样既可以使疫苗有效,也能使疫苗对多种流感病毒有效。这一思路虽然前途光明,但茎秆隐藏于冠盖下,往往不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并且冠盖与茎秆之间的关系近似于唇亡齿寒,如果去掉冠盖的话,剩下的茎秆会变得非常不稳定,甚至散架,从而无法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也就奢谈制备通用疫苗的愿望了。经过反复研究,研究人员最终巧妙地将H1N1流感病毒HA蛋白的茎秆和铁蛋白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新的纳米颗粒(即通用疫苗)。这种纳米颗粒,很好地解决了茎秆被冠盖遮蔽的问题。接下来的动物实验发现,接种了纳米颗粒的一组小鼠,对H1N1流感病毒有免疫力,且体内抗流感病毒抗体水平是传统疫苗的34倍。科研人员将该纳米颗粒接种到另一组小鼠体内后,再给它们注射致死剂量的H5N1禽流感病毒,结果所有小鼠都存活了下来。这表明用H1N1病毒制备的纳米颗粒能让小鼠有效抵御H5N1病毒侵染。通用疫苗的研发虽然取得了令人兴奋的进展,但从动物实验到人类临床应用还要进行人体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测试等工作,这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使通用疫苗造福人类。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据文中介绍,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易引发强烈免疫反应的是病毒结构中的___________。(2)流感病毒“外貌”多变,产生这种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病毒的________容易发生改变。(3)接种疫苗的小鼠,体内能产生相应的抗体,这属于________免疫。(4)用小鼠进行的动物实验,不仅证明了新研制疫苗的有效性,还初步检验了该疫苗的通用性,得出这两个结论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在感染流感病毒后,可能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应主动戴口罩,以减少____________(选填“传染源”或“病原体”)的散播。30、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北海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达96.7%,森林资源非常丰富,空气的相对湿度高,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可达150000个/立方厘米,有“天然氧吧”的美誉。公园中绿色植物的________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天然氧吧”通常是指植被茂密,氧气含量高的地方,请写出表示氧气产生的有关式子:_______。公园中的有机物的分解,各种生物的_______不断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到大气中,对维持森林公园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相对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31、阅读下列资料,据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2018年11月18日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排查出一起非洲猪瘟疫情,348头待宰生猪巳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料二:非洲猪瘟(Africanswine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全世界尚没有研制出预防的疫苗,但只要及时采取安全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阻止或降低非洲猪瘟传染和流行,如对已发生的非洲猪瘟的猪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并对猪舍进行消毒等措施,同时禁止所有生猪进入封锁区等。非洲猪瘟病毒结构简单,由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非洲猪瘟是一种传染病,它和非传染病不同的是它具有_____和流行性两个特点。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携带有非洲猪瘟病毒的猪属于_____;对发生非洲猪瘟的猪舍进行消毒处理,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种措施_____。现有批H7N9型禽流感疫苗,能不能用该疫苗来预防非洲猪瘟呢?_____(填“能”或“不能”)。
参考答案1、D【解析】
原始地球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汇集到原始的海洋,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详解】A.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A正确。B.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B正确。C.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物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正是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类型,其中更适应环境的生物被选择下来,C正确。D.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是适应当时环境的,有利于生物生存的,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就不一定适应新环境,D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要求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2、D【解析】
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房室瓣和动脉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详解】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房室瓣和动脉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当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动脉瓣处于开发状态,说明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此时心房是舒张的。D正确。【点睛】此题考查了心脏内瓣膜的作用,了解心脏的结构和血液流动的方向是解题的重点。3、C【解析】
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详解】苔藓植物无根,地下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无根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运输水和无机盐,因此苔藓植物长的矮小。C正确。【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苔藓植物的特征。4、D【解析】
由低倍镜改为高倍镜观察有如下步骤:①移动玻片标本,将要观察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②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③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④转动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详解】从甲图转为乙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先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因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观察到的甲图转为乙图,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正确的操作步骤⑤→④→②→③。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高倍镜的使用,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明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试题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鼻腔位于呼吸道的起始端,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当人体患感冒时,会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使人呼吸不畅。考点: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6、C【解析】
1、花的结构包括花冠、花柄、花托、雄蕊和雌蕊等结构。
2、被子植物的雌蕊经过传粉受精,然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详解】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部分,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A错误;子房壁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胚。B错误;雄蕊能够产生花粉,雌蕊中有卵细胞,都是花的主要部分。C正确;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有光无光均可;D错误。故选C。【点睛】花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7、B【解析】
(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2)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学说。(3)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详解】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A正确;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错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C正确;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是自然选择,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和证据。8、D【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一个种群的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上,应该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的曲线,该种群的生物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结果。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考点: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9、C【解析】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是注射胰岛素,不口服的原因是因为胰岛素也是一种蛋白质,口服的话会在消化系统内被消化,失去功能。10、C【解析】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详解】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收缩的特性;在人体内,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受刺激后就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因而使人体产生各种动作;当控制某些骨骼肌的神经受到损伤时,这部分肌肉就会瘫痪,肌肉不能收缩,肌肉不能舒张,并可能导致肌肉逐渐萎缩,B正确。【点睛】在人体内,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11、A【解析】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详解】生物进化的生活环境从水生到陆生,A正确;生物进化的身体结构从简单到复杂,B错误;生物进化的地位从低等到高等,C错误;生物个体进化从单细胞到多细胞,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12、C【解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详解】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选项C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13、B【解析】
(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当成对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体细胞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详解】染色体上的A、B分别表示两个显性的基因,而不是性状,A错误;
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和b分别位于一对染色体上,B正确;
当成对的基因是Bb时,只有B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b控制的性状不表现,C错误;
若后代的基因组合是aa或bb时,后代就表现出它们所控制的隐性性状,D错误。【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变化及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4、D【解析】
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详解】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从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A错误。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B错误;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C错误;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D正确。【点睛】关键: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15、C【解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解答即可。【详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上图中,由于①与无机环境之间是双向的,即:①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又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①是生产者。③以①为食,因此③是消费者,②能把①③进行分解,在返回无机环境中,是分解者。因此,①代表的是生产者,②代表的是分解者,③代表的是消费者。【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16、D【解析】
不同的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同,不同的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详解】激素在人体内必须维持在适当的水平,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得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得巨人症;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得肢端肥大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得呆小症;成年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易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饮食中缺碘易得甲状腺增生肿大,也叫大脖子病,D正确。【点睛】关于激素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可通过列表的形式对比掌握。17、D【解析】
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详解】A、地钱属于苔藓植物,没有根,有茎、叶的分化,A错误。B、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最外面肉质的部分是种皮,而不是果皮,B错误。C、卷柏有输导组织,是草本蕨类植物,C错误。D、石花菜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它们都是孢子植物,D正确。故选:D。【点睛】熟练掌握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即可解答。18、C【解析】粗细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小,A错误;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B错误;观察微小结构时,应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C正确;物像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D错误。19、C【解析】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详解】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浓度(ppm)从少到多依次是A0.05、E0.39、C0.42、B7、D68。其中E0.39和C0.42有机汞浓度差不多,可能是营养级别相同。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组成和生物富集的特点。20、B【解析】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这个过程就是呼吸作用。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氧气浓度、温度、水分等。【详解】氧气浓度是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重要因素,含氧量少,呼吸作用弱,含氧量多,呼吸作用强。蔬菜进行呼吸作用过程中会分解有机物。根据氧对呼吸作用影响的原理,在贮存蔬菜时要降低氧的浓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处理可以隔绝空气,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延长蔬菜储存的时间。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要求掌握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21、C【解析】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病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病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病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病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病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病菌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病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导致用抗生素治疗由病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菌。所以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原因可能是有抗药性基因的细菌能生存并繁殖。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的形成过程和原因。22、C【解析】基因工程是人类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设计,对DNA分子进行体外加工操作,再引入受体生物,以改变后者的某些遗传性状,从而培育生物新类型或治疗遗传疾病的一种现代的、崭新的、分子水平的生物工程技术,因此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转基因工程是基因工程中的一种方法和手段。23、C【解析】
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收镜等步骤,据此分析作答。【详解】①取镜时,一只手握镜臂,另一只手托镜座,在安放显微镜时,为了便于左眼观察,应把显微镜放在离实验桌左侧,离边缘7厘米左右的地方,同时镜筒向前,镜臂向后,然后安放目镜和物镜,正确;②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通过调节平面镜和凹面镜使视野的亮度适当,错误;③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在更换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错误;④显微镜装箱之前,应将物镜转到正前方,呈八字形,然后下降镜筒,错误。故选C。【点睛】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4、C【解析】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据此解答。【详解】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因此森林地区,降雨量较多。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由上可知,用塑料袋套住植物,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出来,遇到塑料袋凝结成水滴,即可收集到水了。故C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蒸腾作用的意义,结合题意,灵活答题。25、B【解析】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详解】冷藏的完好无损的苹果,温度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可以延长保质期,A不符合题意;用塑料袋包好的熟肉,虽然熟肉中的微生物被杀死了一部分,但是塑料袋上有微生物,而且在常温下,微生物能大量繁殖,因此最易变质、且保存期短,B符合题意。用清水浸泡的鲜肉,由于有大量的水分,微生物能大量繁殖,因此最易变质、且保存期短,符合题意;用酒浸泡的泥螺,水分较少,缺少空气,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可以延长保质期,C不符合题意;盐渍的海带丝,水分较少而且盐度高,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可以延长保质期,D不符合题意。【点睛】知道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26、相对性状手指正常TtX旁系血亲0【解析】
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人的多指由显性基因(T)控制,手指正常由隐性基因(t)控制,则多指的基因组成是TT或Tt,手指正常的基因组成是tt。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详解】(1)先天性多指和手指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这是同一种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分析可知4和5夫妇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说明手指正常是隐形性状,先天性多指是显性性状。(2)3号手指正常,基因组成是tt,1和2夫妇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1号遗传给手指正常(tt)孩子的基因一定是t,1号多指的基因型是Tt,2号手指正常,基因组成是tt,遗传图解如图1:综上分析可知,1号体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Tt。(3)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2:,从图2看出,2号(女)提供给3号(男)的性染色体一定是X。(4)直系血亲是指与自己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直接生育自己的和由自己所直接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旁系血亲相对直系血亲而言,它指与自己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与自己同出一源的血亲。例如,自己与兄弟姐妹及其伯叔姑、姨舅之间就属旁系血亲,所以6号与7号属于旁系血亲。7号(tt)与一个正常(tt)的结婚,遗传图解如下:因此,若7号与一个手指正常的男性结婚,生下先天性多指孩子的概率为0。【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性别遗传过程、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27、B寄生细胞核叶绿体无性生殖C无氧有机物D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解析】
(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2)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A是细菌,B是病毒,C是酵母菌,D是霉菌。【详解】(1)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2)A与C比较,细胞结构上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与C的细胞里都没有叶绿体,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图中D的生殖方式是D是霉菌,主要用孢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3)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时可以分解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在有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原理进行酿酒、蒸馒头;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无氧呼吸分解糖类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城市的污水处理是利用A细菌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D霉菌属于真菌。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说明这些粮食、衣物和皮鞋上有霉菌滋生,“长毛”是霉菌在粮食、衣物和皮鞋上面的利用营养物质生长和繁殖的原因。我们常常把食品放入冰箱是利用低温能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点睛】掌握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28、℃甲能量热线粒体浑浊二氧化碳【解析】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甲保温瓶放置几小时后,温度和实验初时比较,温度上升了,因为甲装有萌发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瓶内的温度会升高,解答即可。【详解】(1)甲瓶内是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甲瓶的温度会升高。乙瓶内是未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弱,与起始温度相比升高。所以读数为21.5℃的是甲瓶,因为萌发种子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来。
(2)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所以萌发种子细胞中只有一种能量转换器,它是线粒体;
实验二: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将图中关闭的阀门打开,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萌发时产生了二氧化碳。【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种子的呼吸作用实验原理。29、HA蛋白(冠盖)遗传物质特异性有效性:接种了纳米颗粒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电子第三方担保借款电子合同范本
- 2025版医疗设备采购合同财务管理与规范细则
- 2025版财务数据分析师财务会计岗位劳动合同范本
- 2025版建筑行业技术秘密保密协议(中英文对照)
- 2025版殡葬墓地租赁合同规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在线办公协同软件项目开发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搬运工健康保障免责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财务风险控制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医药研发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车间承包与质量保证协议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过程检查记录表-C04样表
- 民族平等政策
- 2025年 杭州市萧山区卫健系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秋一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4 日月山川
- 2025年中国离子膜法烧碱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机关健身房管理制度
- 财产保险理赔答疑手册
- CJ/T 295-2015餐饮废水隔油器
- CJ/T 410-2012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 石油化工监理工作报告
- 汽车4S店安全教育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