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GAOKAOZONGFUXIYOUHUASHEJI第6讲元素与物质分类第二章2024内容索引010204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考点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真题演练角度拓展03考点三分散系及其分类复习目标1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2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3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必备知识自主预诊1.物质的组成(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2)同素异形体
微点归纳(1)由同位素的不同原子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纯净物,如H2和D2、H2O和D2O,由12C和13C构成的石墨也是纯净物。(2)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属于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高2.物质的分类(1)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次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2)交叉分类法
对同一物质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分类结果存在交叉关系
易错辨析(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
)(2)在自然界中,非金属元素(C、Si、Cl、N、S)都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
×
)(3)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石墨烯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
)(4)CO2和NO2是酸性氧化物,Na2O和Fe3O4都是碱性氧化物。(
×
)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向1
物质的组成例1.(2022广东卷,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字居功至伟。随着时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汉字载体选项A.兽骨B.青铜器C.纸张D.液晶显示屏答案
B解析
兽骨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矿物和有机质,A项错误;青铜器中含有铜、锡、铅等金属,是合金材料,B项正确;纸张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C项错误;液晶显示屏的材料比较复杂,但一定不是合金,D项错误。考向2
物质的分类例2.(2022辽宁卷,1)北京冬奥会备受世界瞩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冰壶主材料花岗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火炬“飞扬”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冬奥会“同心”金属奖牌属于合金材料D.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
B解析
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石英、云母、长石等,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碳纤维指的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金属奖牌的主要成分是金属,属于合金材料,C正确;聚乙烯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正确。归纳总结1.熟悉常见的混合物2.熟记重要物质的分类
对点训练
1.(2022浙江6月选考,1)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
B.过氧乙酸溶液C.H2O2溶液
D.医用酒精答案
A解析
KMnO4属于盐,过氧乙酸属于酸,H2O2属于氧化物;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不属于盐。2.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石墨中剥离出的石墨烯薄片能导电,石墨烯是电解质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轻轨建设中使用混凝土浇筑轨道梁,混凝土是一种混合物材料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
A解析
石墨烯为单质,电解质为化合物,故石墨烯不是电解质,A错误;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制品,青铜的成分是铜合金,B正确;混凝土一般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到水泥混凝土,C正确;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该过程为萃取操作,D正确。3.(2023湖北鄂东南联盟高三期中)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人物的装扮具有鲜明的特色且与化学知识有关。某人物的装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头上所戴的银簪由金属材料制成B.丝绸云袖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C.衣服挂件上的珍珠属于硅酸盐D.脚上穿的木质鞋履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答案
C解析
纯金属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银簪由金属材料制成,A正确;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正确;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C错误;木质鞋履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正确。考点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必备知识自主预诊1.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变化
3.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转化一般情况下,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可简单表示如下:旁栏边角(必修第一册·“活动•探究”)1.结合教材中的信息及学过的知识,分别总结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提示
(1)酸: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②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④与碱反应;⑤与某些盐反应。(2)碱: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②与活泼非金属单质反应;③与酸性氧化物反应;④与酸反应;⑤与某些盐反应。(3)盐:①与较活泼金属单质反应;②与活泼非金属单质反应;③与碱反应;④与酸反应;⑤与某些盐反应。2.讨论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时,涉及哪些反应类型?提示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易错辨析(1)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单质。(
×
)(2)碘的升华、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
)(3)HCl溶于水断裂共价键,从NaCl溶液获取NaCl晶体时形成离子键,两种过程都属于化学变化。(
×
)(4)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
)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向1
物质的性质例1.(2022山东卷,1)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思路导引
解答本题的思路如下:A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Au)的活泼性B从CaO所属的类别推测与水的反应及表现的性质C结合S的性质及与金属反应生成硫化物,推测S表现的性质D结合酸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规律,推测CaCO3与醋的反应答案
C解析
金“虽被火亦未熟”是指金单质在空气中被火灼烧也不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A不符合题意;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涉及反应CaO+H2O===Ca(OH)2,反应放出热量,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石硫黄(即S)与银、铁、铜等金属化合生成硫化物,与S的氧化性有关,C符合题意;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涉及反应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考向2
物质的变化例2.(2021湖南卷,1)下列有关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措施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B.化工企业“三废”处理后,达标排放C.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后,进行无害化处理A解析
定期清淤,疏通河道,可保证河流畅通,该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工业“三废”处理常利用化学方法,如石膏法脱硫、氧化还原法和沉淀法等处理废水,涉及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尤其是复杂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涉及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适合焚化处理的垃圾,利用现代焚化炉进行燃烧,同时可回收热能,用于供热和发电等,涉及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归纳总结1.常见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与裂解;蛋白质的变性、显色反应;结晶水合物的脱水;油脂的硬化(氢化);电解和电镀;水解等物理变化蛋白质的盐析;焰色试验;活性炭(或胶体)的吸附;胶体的渗析;萃取和分液;蒸馏;升华等2.不同类别无机物之间转化的一般规律(1)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2)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对点训练1.中华古诗词中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中所描述的场景中涉及焰色试验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桃符”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紫烟”描述的是碘升华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暗香浮动”是分子运动的结果答案
C解析
“星如雨”是指燃放烟花的美丽景象,属于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A正确;最早的“桃符”是桃木做成的,桃木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正确;含有尘埃的空气对阳光有散射作用,导致光线呈紫色,与碘单质升华无关,C错误;“暗香浮动”是由于梅花的香味分子不停地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所以会闻到梅花的香味,D正确。2.科技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炬“飞扬”中的氢燃料燃烧B.大量液态水转化为高压雾化冰晶C.剪切增稠流体智能分子材料的合成D.电动汽车的全气候电池充电答案
B解析
氢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大量液态水转化为高压雾化冰晶,只是水的状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合成智能分子材料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充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考点三分散系及其分类必备知识自主预诊1.分散系(1)组成(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乳浊液和悬浊液,可用下图直观地表示:2.胶体及其性质(1)胶体的分类(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3)Fe(OH)3胶体的制备
①制备原理: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
②装置图示
③操作步骤: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制得Fe(OH)3胶体。易错辨析(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
)(2)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往往因吸附离子而带电荷,这是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
)(3)0.5
mol
FeCl3完全水解得到的Fe(OH)3胶体粒子数目为0.5NA。(
×
)(4)纳米材料颗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故属于胶体。(
×
)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向1
分散系及其分类例1.已知NaCl在不同的溶剂中可以形成不同的分散系:NaCl晶体溶解在水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分散系①);②NaCl晶体分散在乙醇中形成无色透明的胶体(分散系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系①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介于1~100nmB.分散系②与云、雾是同一种类型的分散系C.分散系②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分散系①D.两种分散系都有丁达尔效应答案
B解析
分散系①是溶液,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A错误;分散系②是胶体,与云、雾所属的分散系类型相同,B正确;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C错误;分散系①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错误。考向2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例2.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B.一束平行光线照入鸡蛋清液体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C.用明矾作净水剂,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D.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答案
A解析
将植物油倒入水中形成的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与胶体无关,A符合题意;鸡蛋清液体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不符合题意;明矾溶于水产生的Al3+发生水解可得到Al(OH)3
胶体,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并发生聚沉,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胶体先聚沉,产生红褐色Fe(OH)3沉淀,随后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Fe2(SO4)3和H2O,沉淀又溶解,D不符合题意。归纳总结1.列表比较三种分散系分散系溶液胶体乳浊液和悬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nm介于1~100nm>100nm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丁达尔效应无有无2.胶体及其性质的4个“易错点”对点训练1.(教材改编题)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云、雾 B.血液C.CuSO4溶液 D.稀豆浆答案
C解析
云、雾、血液、稀豆浆都属于胶体,当光束通过时,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uSO4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当光束通过时,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2.有两种分散系:①FeCl3溶液;②将饱和的FeCl3溶液加入沸水中,得到的红褐色液体。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质粒子直径:①>②B.光束照射②时,在垂直光源的方向能看到光亮的“通路”C.稳定性:①<②D.①属于混合物,②属于纯净物答案
B解析
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则分散质粒子的直径:①<②,A错误;②中红褐色液体是胶体,光束照射②时,产生丁达尔效应,在垂直光束的方向能看到光亮的“通路”,B正确;溶液的稳定性强于胶体,则稳定性:①>②,C错误;溶液和胶体都是分散系,都是混合物,D错误。真题演练角度拓展角度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2022广东卷,3)广东一直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馆藏文物是其历史见证。下列文物主要由硅酸盐制成的是(
)文物选项A.南宋鎏金饰品B.蒜头纹银盒C.广彩瓷咖啡杯D.铜镀金钟座答案
C解析
南宋鎏金饰品、蒜头纹银盒、铜镀金钟座主要由金属单质及合金制成,广彩瓷咖啡杯是瓷器,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C项符合题意。角度拓展(1)(2022河北卷,3A)制造5G芯片的氮化铝晶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2022广东卷,2B)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3)(2022海南卷,1B)小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