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庆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2025.01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卷面及答题卡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华先民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创造出辉煌的文化,给我们留下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是其中的出色代表,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成为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在北京中轴线宏大华丽的规划布局中,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智慧和特点。中国文化强调“中”“和”的理念。《中庸》载:众“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表达的是不偏不倚,“和”追求的是和谐有序。北京中轴线统领古都老城的规划格局,承载着中华文明“致中和”的精神追求。从选址看,中轴线坚持择中而居的原则,雄踞京城正中的位置。从布局看,中轴线两边建筑均保持着左右对称的布局,如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等,这些建筑物各得其所,极富中正平衡之美。北京中轴线见证了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自古以来,在中华大地上,从来不是一个民族在孤鸣,而是各民族合唱,共同演奏出中华民族的恢宏乐章。各民族和文明之间不断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北京曾是多个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是多民族文化汇聚之地。传承至今的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作品。北京中轴线最早诞生于元代,历经元、明、清三个多民族大一统王朝。无论是汉族,还是蒙古族、满族,都对中轴线的规划理念和格局尊崇有加、承接有序。中华文明尊重自然的优良传统是追求“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最早见于《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历经多代发展,“天人合一”理念不断被赋予丰富意蕴,展现着中华先民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北京中轴线参照天地宇宙秩序而建,是“天人合一”的物质载体。古代中国,天子之所以为天子,是因为天子“受命于天”,此之谓“天子居中国,受天命,治天下”。北京中轴线正是帝王寻天下之中、择居于中国的重要体现。其中建筑的布局和命名亦对应天象,如故宫在修建之初,被明永乐帝命名为“紫禁城”,取紫微星之意;在区域选址上,北京中轴线体现了我国先人因应自然之势、巧借自然之力的智慧和理念。(摘编自唐执科《理解把握北京中轴线的整体价值》)大庆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众号·高三答案材料二:北京中轴线全长约7.8公里,由15处遗产构成要素组成,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景山,过故宫、天安门、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箭楼、前门大街,至南端永定门,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根据《周礼·考工记》描述,理想的国都平面应呈方形,宫城居中,朝堂位于南侧,市珒和居民区位于北侧,东侧设太庙,西侧设太社,即“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一范式对中国历代都城规划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北京中轴线正是这一范式完整的物质载体,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北京中轴线是不断传承并持续引导城市发展的城市轴线,它集中展现了传统与现代城市景观的融合,展现出传统中轴线规划理念所具有的持久生命力。(摘编自王鹏、施雨岑、陈冬书《北京中轴线映射古都的历史与新韵》)材料三:材料四:记者:在世界遗产层面上,“北京中轴线”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吕舟:“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基于“北京中轴线”作为世界遗产所应具有的价值标准,尤其是关于列入世界遗产的对象应当是“能为延续至今或业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这一标准的阐述。“北京中轴线”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通过建筑群和城市空间表达了中华文明的核心精神和审美意识的持续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13世纪“北京中轴线”始建时对于公元前1000年周代城市制度的表达,更体现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天安门广场建筑群的规划设计和功能定位,以及21世纪初开始对“北京中轴线”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记者:在申遗文本提交后,我们又补充了材料,主要是哪方面的?吕舟:我们一共补充了两次材料:一次是介绍《考工记》及其规定、与其他城市规划理论的不同之处;一次是解释“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理念在都城规划与建设物质层面的集中体现。大庆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入号·高三答案事实上,这两次补充材料都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了关于“北京中轴线”及中国文化在国际遗产领域的知识盲点。对这些内容就需要在之后的交流对话中给予更多的关注,用更简单清晰的表述去帮助对方理解。记者:“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吕舟: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过程中,民众广泛参与是很成功的经验之一。刚开始时,我们也会想,会不会增加申遗过程的复杂性?但事实证明,民众参与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北京市会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居民的意见建议,之后由专业机构将公众意见转化为提案或者报告,再经由专家研讨、部门商议、征求公众意见等程序后形成政府决策,直至最终实施。(摘编自《“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背后的故事——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文本团队负责人吕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京中轴线最早诞生于元代,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作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见证了中轴线的形成过程。B.北京中轴线参照天地宇宙秩序而建,在建筑的布局和命名以及区域选址上,都体现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理念。C.北京中轴线展现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北京城市发展演变,因此成为《考工记》理想国都范式完整的物质载体。D.通过建筑群和城市空间表达中华文明的核心精神和审美意识的持续影响是“北京中轴线”的核心价值,这种影响体现在历朝历代。2.根据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图中①为钟鼓楼,附近商业街市代表了“面朝后市”中“市”的部分。B.图中②为故宫,宫城外朝与天安门代表了《面朝后市》中“朝”的部分。C.图中③为太庙,④为社稷坛,太庙和社稷坛构成了“左祖右社”的格局。D.图中⑤为先农坛,⑥天坛,它们分置中轴线两边,构成其有机组成部分。3.下列对北京中轴线文创产品的描述,最能体现北京中轴线布局特点的一项是(3分)A.丝韵中轴丝巾:将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和景点进行了巧妙的抽象化处理,色彩上巧妙融入了现代国潮风格配色。B.中轴线拼图:以景山俯瞰场景为底图,以榫卯的方式拼接,使钟鼓楼与永定门南北相连、天坛和先农坛东西相对。C.夜光拼图冰箱贴:以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构成要素为主要元素,全部由人工打磨和填色,并在制作中巧妙融入夜光工艺。D.北京中轴线护照:在紫外灯下,一条南北中轴线贯穿全城的画面跃然纸上,荧光画面融入龙的形象,仿佛一条巨龙腾空而起。4.材料二和材料四都提到了《考工记》这本古籍,但作用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5.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四,简要说明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原因。(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牛啊,牛于连亭①黄牛不泡澡,不滚泥巴,不渴是不到水边去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我听了直皱眉。不洗澡的黄牛脏,有臊味,骑在它们背上能沾一屁股毛。但黄牛好养活,只要有干草吃,大庆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号·高三答案它们就能乖乖待在牛圈里。主人把它们放出来,它们也只安静地啃草,很少惹事。相比之下,青牛要比黄牛多事。它们爱到池塘泡澡滚泥巴。早上,青牛一出牛圈,要到水泡里没一会儿,洗干净了才慢悠悠地去亲吻草地。到了傍晚,它们要在泥巴里磨蹭半晌,让浑身都裹满泥巴,才甘心回栏。青牛不仅爱洗澡,还怕热。农忙时节,一歇工,舅舅立马着急地给牛寻一处有树荫的塘子。若不这般用心服料,它们就会大喘粗气,舌头从嘴巴里掉出来,甚至因此丢掉性命,农民就会在关键时期丧失劳力。②外婆家喜欢养青牛,我爸則喜欢养黄牛,青牛黄牛都曾是我的好朋友。我在陇村河滩上,经常踩着青牛又长又弯的角爬到牛背上去。我在牛背上唱歌,吹口哨,啵树叶,向黔江发出呼喊。天地辽阔,山高水长。a那时,时间不是时针分针,不是工作日程表,而是日升月落,花谢花开。江水汤汤,无穷无尽,宛如我对事物的幻想。一只蟋蟀挖个洞,其复杂不亚于颐和园,其精美不输给金字塔。风是快乐的,它摇落草木上的水珠,就像擦去新生儿的泪水。我骑在牛背上,将生命的秘辛尽收眼底,如同坐拥繁盛的国王。和黄牛相处,人也是谦卑的。它兴奋地叫一声,山谷传来深沉的回响,鸟群也为之翻飞欢唱。我知道,在刚才的一呼一应中,大自然的讯息已被悄悄传递,那些接收到指令的生命正在蓬勃生长。③没有比牛更疼惜草木的生灵了。它们温厚的嘴唇触碰草叶时,就像母亲给孩子理发,动作轻柔,生怕弄疼孩子。它们的吃相文静,只小心地捋下草尖,卷进嘴里,留待夜里慢慢反刍,从来没有一头牛为吃草而伤根动土。被牛梳理过的大地不会荒芜,用不了几天就变得更加繁茂。长大后,我见过人为开发楼盘砍光山头,见过人为争地而竭尽湖水,贪念过处,沧海桑田全都改变形貌。比起庞大的身躯,牛的四条腿堪称瘦小。然而就是这负载千斤的腿脚,也从不舍得伤害草木。它安稳地踏着步,走过大路、草地、肥田,一些种子落在它的蹄印中,生根发芽,成材成林。④b大地上,农人和牛在劳作,季节在庄稼的颜色中更替,青了,黄了,又青了,又黄了……此外,天地似乎再无变化。天地间的人和半高却在移庄稼一次次的亲密接触中老了。劳务的繁忙,使农民和牛都没有心力思考,没有时间伤怀,他们坦然接受随时间到来的一切,包括死亡。而田地间的死亡,往往意味着价值的耗尽。那年秋天,父亲突然把家里的黄牛牵到集市,那是我记忆中最好的一头牛,能拉动装满谷子的牛车,能一天耕三四亩田。它来我家十几年了,父亲出外打工的日子,它帮母亲犁地拉车。没有它,母亲是无法一人照料田地的。而它最后的路,只有父亲知情。c我以为牛老了以后,与之朝夕相处的人会为之落泪,但实际上农人无暇顾及。一个农民,一生少不了要送走几头牛。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牛老了,牙口不好了,再拖下去就吃得少了,干不动了。农人眼瞅着,估算着,拖延着,又担忧着,于是等不了牛在少食中变瘦,咬咬牙就把牛卖给了屠宰场。农人需要这笔钱再买一头小牛,把它养壮,教会它驾车拉犁,直到它在日出日落中走到生命的尽头。⑤d如果你认为杀牛是一种残忍,那是因为你不懂得大地的逻辑,不懂得劳作的逻辑。大地是不会浪费的,而劳作是讲收成的。当这个逻辑被破坏时,必有生命为之终结,才能有生命因此而存续。这正确得让人不寒而栗。事实上,人已经超出自然很多了,我们造出许多事物来应对衰老,例如药物、技术等,但死亡的威胁一直都在。越是那些卑微的角落,生命的出场和退散越干脆利落,没有半点迟疑和留恋。⑥牛忍辱负重的一生结束了,它们安静地躺在案板上,锋利的刀将它们解体成可口的肉食。它们不是那在疆场上救过主人的战马,不是九天上俯瞰众生的雄鹰,只是一头重复劳作的耕牛。它们不能强求主人太多,主人也不能付出更多。⑦近年,农村的耕牛突然变少了。在大地的逻辑中,耕牛是应需而生的。当它们不再被需要时,要么消失,要么转变功能。其实,这种变化早有征兆,父亲卖掉家里的黄牛后,没有买回新的牛犊,而是买回了一辆三轮车。父亲驾着它拉米,拉木头,拉石沙,无视空荡荡的牛圈在渴盼大庆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号·新的住户。牛耕过的土地,要么被拖拉机占据,要么荒芜。牛被时代和机械解放了,人也跟着被解放出田地。在巨变之中,反应灵敏的生命能很快找到新的位置,比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丢下长草的田地跑到城里。像牛这么笨的牲畜,只能等待命运来安排。后来,养牛场出现了,成群的牛圈养在里面,不用干活,只负责吃饭、睡觉、长膘。它们快乐吗?这个问题只有牛知道。它们没有机会变老,它们在壮年时就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道肉食,到死都见不到一株庄稼生长的模样。(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叙述“黄牛好养活,只要有干草吃”与“相比之下,青牛要比黄牛多事”,表明“我”在情感上更倾向于喜欢黄牛。B.文章第二段的自然景物,描写了牛生活的自然环境,与后文圈养在牛场的牛“到死都见不到一株庄稼生长的模样”形成呼应。C.文章第五段作者使用第二人称“你”,易唤起读者的情感体验,真实可信,引导读者突破常规去思考牛的生命终结的价值。D.文章中的“我”始终以客观叙述者的身份来看待牛的命运变化,当牛不再被需要时,它们要么消失,要么变成餐桌上的一道道肉食。7.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a写“我”现在回忆与黄牛相处的过程,那时的“我”体验到了慢节奏的生活,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生命的蓬勃。B.句子b写庄稼在四季中除了“青了,黄了,又青了,又黄了……”,似乎再无变化,以此衬托田地间人和牛逐渐老去的事实。C.句子c写在牛老了这件事上,“我”的认知与牛的现实境遇并不相同,一旦牛失去劳动价值,农人便毫不留情地将它送到屠宰场。D.句子d中两个“逻辑”的含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规律。耕牛是应需而生的,当它们不能劳作;失去价值,便破坏了“逻辑”。8.文本第三段作者说“没有比牛更疼惜草木的生灵了”,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9.文本标题为“牛啊,牛”,请结合牛的命运变化,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陈平谢病。上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上乃徙平为左丞相,太尉勃为右丞相。论诛诸吕功,右丞相勃以下益户、賜金各有差。绛侯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郎中安陵袁盎谏曰:“诸吕悖逆,大臣相与共诛之。是时丞相为太尉,本兵柄,适会其成功。今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居顷之,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久之,即祸及身矣。”勃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后诏曰:“前遣列侯之国,或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十二月,免丞相勃,遣就国。绛侯周勃既就国,每河东守行县至绛,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薄太后以为勃无反事。帝朝太后,太后以冒絮提帝曰:“绛侯始诛诸吕,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帝既见绛侯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绛侯。(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大庆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
材料二:周勃平诸吕,迎立文帝,而有德色;非有罔上行私之愚①也,不学无术而忘其骄耳。袁盎与俱北面事君,荨卑虽殊,固有同僚之义,规而正之,勃岂怙而不改?藉其不改而后廷折之,勃过不掩而文帝之情亦释矣。乃弗规弗折而告文帝曰:“丞相骄,陛下谦让,臣主失德。”斯言出而衅忌生,勃之祸早伏而不可解,险矣哉!帝之谦,非失德也,尊有功而礼大臣,亦何非太甲、成王之盛心②?而导之以猜刻,此之谓不忠。谅其心之无他,弗与规正,而行其谗间,此之谓不信。乃抑有奸不如盎者,浅而躁,褊迫①而不知大体,击④于目即腾于口,贻祸臣主,追悔而弗及,非盎类而害与盎等。故人主之宜远躁人,犹其远奸人也。(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注]①慝(tè),邪恶。②盛心,深厚美好的情意。③褊迫,见识狭小。④击,接触,这里指目击。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绛侯朝A罢趋B出C意得D甚E上礼之F恭G常H目送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执掌,与《伶官传序》中“抑本其成败之迹”的“本”意思相同。B.稍,渐渐,与《苏武传》中“稍迁至栘中厩监”的“稍”意思相同。C.北面,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D.藉,假使,与《赤壁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的“藉”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帝即位后,陈平认为周勃平定吕氏叛乱时立下的战功超过了自己,主动要求将右丞相之位让给周勃,皇上同意了陈平的意见。B.周勃被逮捕入狱,薄太后认为周勃当初在诛灭吕氏时,手持皇帝玉玺掌握兵权都没有谋反,如今身在小小的绛县更不会谋反。C.袁盎与周勃同为朝臣侍奉君王,虽尊卑悬殊,但并不影响两人应有的同僚之义,所以王夫之肯定了袁盎向文帝进谏的行为。D.王夫之认为,有些小人浅薄急躁,见识偏狭又不识大体,一旦看见什么就会迫不及待地宣扬出来,结果给君臣都带来了灾祸。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4分)(2)固有同僚之义,规而正之,勃岂怙而不改?(4分)14.针对袁盎向文帝谏阻周勃一事,王夫之对三个人有怎样的评价?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学书①陆游九月十九柿叶红,闭门学书人笑翁。世间谁许一钱直,窗底自用十年功。老蔓缠松饱霜雪,瘦蛟出海拏虚空。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注]①庆元四年(1198),陆游七十四岁时写了这首学习书法的诗。公众号·高三答案大庆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首句以秋景起兴,暗示时光流转,烘托出静谧的学习氛围。B.第二句中的“笑”字,写出了人们对诗人闭门学习书法的态度。C.诗人认为学习书法不值一钱,但他也心甘情愿地付出十年努力。D.整首诗语言平易明畅,又不乏用词上的精心锤炼,富有表现力。16.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书态度?请结合诗歌的内容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班会课上,王老师引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勉励学生要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不可有始无终。(2)小葱暑假去杭州旅行,杭州城街巷河桥的美丽和居民住宅的雅致让她想起了柳永《望海潮》中的“,”。(3)古人描景状物时,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都使用叠词,唐诗“,”就是如此。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养鸭是很苦的事。种田也是很苦的事,但那是另外一种苦。问养鸭人顶苦是甚么,很奇怪的,【甲】他们回答“是寂寞”。这简直不能相信了,似乎寂寞只是坐得太久谈得太多,抽烟喝茶度日的人才有的感情,【乙】“乡下次信誉《寂寞答吗?也许寂寞是人的基本感情之一,怕寂寞是与生俱来的。种地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车水、笧草、播种、插秧、打场、施肥,有歌声,有锣鼓,有打骂调笑,相慰相劳,热热闹闹,呼吸着人的气息。【丙】而养鸭是一种游离、一种放逐、一种流浪。一清早,天才露白,撑一个浅扁小船,才容一人起坐,叫作“鸭撇子”,手里一根竹篙,竹䈪头上系一个稻草把子或破芭蕉蒲扇,用以指挥鸭子转弯入阵,也用以划水撑船,就冷冷清清的离了庄子,到一片茫茫的水里去了。在那么空寥的地方,真是会引起一种原始的恐惧的,无助、无告、忍受着一种深入肌理,抽搐着腹肉,教人想呕吐的绝望,“简直要哭出来”!远远的可以听到一两声人声,【丁】可是眼前是这些扁毛畜生!牛羊,甚至猪,都与人切身相关,可以产生感情,要跟鸭子谈谈心实在是很困难。18.文中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处的引号B.乙处的问号C.丙处的顿号D.丁处的感叹号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六个“一”,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噩梦通常会给人带来负性情绪,比如恐惧、焦虑、绝望、痛苦等。瑞士研究者通过脑影像学试验发现,做噩梦的时候,人的大脑内有些和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相关的结构会处于激活状态,这种体验和面对真实危险时的神经反应是相似的。而在噩梦结束后,清醒状态下,如果①,这时他们脑内那些和恐惧焦虑有关的脑区激活程度反而降低了。也就是说,噩梦似乎让他们不那么容易被现实的恐怖刺激吓到。
噩梦就像预防针,虽然让人感觉不好,②。当人的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噩梦就是那个排气阀,给焦虑恐惧一个出口,让人不至于被不良情绪淹没。从这个角度看,噩梦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22.下列句子中的“一定”与文中加点的“一定”,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写作时,段落长短没有一定的标准,要根据所写内容多少而定。B.研究发现,睡眠质量的高低与睡眠时间的长短没有一定的关系。C.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一定有它深刻的意义。D.当你的认知达到一定的层次,你会对整个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巍巍华夏,文明之光熠熠生辉。从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到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刷屏爆火,出圈的是“北京中轴线”和国产游戏,“出海”的却是中国文化。从春节在海外掀起的庆祝热潮,到中秋节团圆文化的国际传播,再到二十四节气智慧全球认知度提升……越来越多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正在阔步走向世界,日益彰显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作为新时代青年,你对中国“文化出海”有着怎样的认识?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1.B【解析】A项根据原文“北京中轴线见证了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可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见证了中轴线的形成过程”表述错误,主客倒置。C项强加因果,原文“北京中轴线正是这一范式完整的物质载体,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没有因果关系。D项“这种影响体现在历朝历代”表述错误,根据原文“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13世纪‘北京中轴线’始建时……更体现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以及21世纪初……”可知不是“历朝历代”。2.C【解析】根据原文“东侧设太庙,西侧设太社”可知③为社稷坛,④为太庙。3.B【解析】A项丝韵中轴丝巾体现色彩融合,未体现布局特点。B项鼓楼与永定门南北相连、天坛和先农坛东西相对,可以体现中轴线布局特点。C项主要介绍夜光拼图冰箱贴的构成元素和制作工艺,未体现布局特点。D项北京中轴线护照介绍中轴线贯穿全城以及画面图形,未体现布局特点。4.【答案】材料二引用《考工记》,论证了北京中轴线是《考工记》中理想国都范式完整的物质载体,其范式对中国历代都城规划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四中《考工记》是作为申遗的补充资料,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同时也让申遗工作者更清楚地认识到“北京中轴线”及中国文化在国际遗产领域的知识盲点。5.【答案】①北京中轴线是中华历史文化遗产的出色代表,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符合世界遗产所应具有的价值标准,这是申遗工作成功的根本原因。②申遗工作者不遗余力的努力和付出,进行了大量国际对话和价值阐释的工作,为申遗工作成功提供有效的沟通。③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配合,有助于政府决策的形成,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为申遗工作的成功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6.B【解析】A项“说明‘我’在情感上更倾向于喜欢黄牛”分析错误。“黄牛好养活,只要有干草吃”“相比之下,青牛要比黄牛多事”,文章以此介绍黄牛和青牛的不同特点,不能表明我的情感态度倾向。C项“使用第二人称‘你’……真实可惜”表述错误,第二人称不能起到真实可信的作用,应为亲切自然。D项“始终以客观叙述者的身份”表述错误,作者对牛的命运叙述中有主观情感的表达。7.C【解析】C项“农人便毫不留情地将它送到屠宰场”分析错误。根据原文“农人眼瞅着,估算着,拖延着,又担忧着……”可知,农人并非毫不留情。8.【答案】①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牛怜惜草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牛敬畏自然的赞美。②将牛疼借草木的行为与下文中人类为开发楼盘、争地而破坏自然的行为进行对比,批判人类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9.【答案】①牛是劳动的工具,是与农人并肩劳作的伙伴,表达了作者对牛脚踏实地、温厚肯干的品质的赞美。②牛在失去农耕作用后,被送往屠宰场,结束了它忍辱负重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牛生命结束的悲悯和无奈。③牛被现代机械取代,由役用变成了肉用,表达了作者对牛只能圈养的哀叹,对农耕文明可能随之消失的一种隐忧。10.CEG【解析】绛侯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句意:绛侯周勃散朝时小步疾行退出,十分得意;文帝对绛侯以礼相待,很为恭敬,经常目送他退朝。11.A【解析】A.错误。两字意思不同,执掌/探究。句意:执掌兵权/还是探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B.正确,都指渐渐。句意:狱吏渐渐对周勃有所凌辱/渐渐升到栘中厩监。C.正确。D.正确。假使/垫着。句意:假使他不思悔改,那么以后就在朝堂上公开批评他/在船中互相枕着垫着。12.C【解析】“所以肯定了袁盎向汉文帝进谏的行为”错,王夫之认为袁盎应该在私下里诚恳地规劝周勃,如果周勃不思悔改,再在朝廷上当众批评他。王夫之否定了袁盎的进谏行为。第1页共3页
13.【答案】(1)周勃自己害怕被杀,经常穿着铠甲,让家人拿着兵器来见郡守。采分点:诛,被杀;被,通“披”,穿着;以,来。句意1分。(2)(两人)本来就有同僚之义,(如果袁盎)能规劝周勃,使他改正,周勃难道会坚持错误不肯悔改吗?采分点:固,本来;正,使动用法,使之改正;怙,坚持。句意1分。14.【答案】周勃:没有欺君营私之心,但不懂戒骄戒躁。文帝:尊重礼遇有功之臣,并未失君王之德。袁盎:用心险恶,对君主不忠,对同僚不信。【参考译文】材料一:陈平称病想辞职。皇上问他原因,陈平说:“高祖时,周勃的功劳不如我,等到诛杀吕氏家族,我的功劳同样不如周勃,我希望把右丞相的职位让给周勃。”文帝于是将陈平调任为左丞相,任命太尉周勃为右丞相。朝廷对诛灭吕氏的人论功行赏,右丞相周勃以下,都被增加封户和赐金,数量各有差别。绛侯周勃散朝时小步疾行退出,十分得意:文帝对绛侯以礼相待,很为恭敬,经常目送他退朝。担任郎中的安陵人袁盎谏阻文帝说:“吕氏违反正道,犯上作乱,大臣们一起将吕氏诛灭。那时,丞相身为太尉,掌握兵权,才凑巧建立了这番功劳。现在,丞相好像已有对人主骄矜的神色,陛下却对他一再谦让;臣子和君主都有失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如此!”以后朝会时,文帝越来越威严,丞相周勃也越来越敬畏。不久以后,有人劝谏周勃道:“您诛杀吕氏家族,拥立代王,威震天下。为此,您受到重赏,身处尊位,时间久了,将会有灾祸降到您的身上。”周勃也为自己担忧,就辞官归还相印。后来文帝下诏道:“之前下令让列侯回到各自的封地去,有的人推辞而没有成行。丞相,是朕所倚重的,就请为朕率领列侯到封地去吧!”十二月,罢免了丞相周勃的职务,让他回到封国。绛侯周勃已经到达封地,但每次河东郡的郡守巡行所属各县时来到绛地,周勃自己害怕被杀,经常穿着铠甲,让家人拿着兵器来见郡守。其后,有人上书给皇帝,举报周勃将要造反,皇帝将此事交给廷尉处理。廷尉逮捕了周勃,审理这个案子。周朝极为恐惧,不知怎样对答才好,狱吏渐渐对周勃有所凌辱。薄太后认为周勃不会谋反。文帝朝见太后时,太后恼怒地将护头的帽絮扔到文帝身上说:“绛侯周勃当初在诛灭吕氏的时候,手持皇帝玉玺,率领北军将士,他不利用这一时机谋反,如今住在一个小县,反而要谋反吗!”文帝此时已见到了周勃在狱中所写的辩白之辞,于是向太后谢罪说:“狱吏刚刚证实他无罪,就要释放他了。”汉文帝派使者持皇帝信节赦免绛侯周勃。材料二:周勃平定了吕氏的叛乱,迎立汉文帝,而流露出有恩德于文帝的神色;这并不是因为他有欺骗君主、营私舞弊之奸邪之心,而是由于他不学无术所以忘记了要戒骄戒躁。袁盎与他一起作为朝臣侍奉君主,虽然尊卑悬殊,但两人本来就有同僚之义,如果袁盎能规劝周勃,使他改正,周勃难道会坚持错误不肯悔改吗?假使他不思悔改,那么以后就在朝堂上当众批评他,这样既不掩饰周勃的过错,也可以消除文帝心中的疑虑。然而,袁盎既不私下规劝,也不当众批评,而是对文帝说:“丞相周勃恃功而骄,陛下却一味谦让,这样臣子和君主各自都失去了应有的德。”此言一出,汉文帝立即对周勃产生了裂痕和猜忌,周勃的灾祸早在这里就埋下了,最终也无法破解,袁盎的用心真是险恶啊!帝王的谦让并不是失德。尊重有功之人,礼遇德高位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丰巢柜扫码取件流程及用户合同详解版B版
- 二零二五版办公家具定制与售后支持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离婚协议书及财产转移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海洋资源开发项目技术人员聘任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KTV加盟店运营管理及培训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公积金个人提前还款合同3篇
- 西安航空学院《材料科学基础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柑橘产品溯源与食品安全合同3篇
-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视觉艺术赏析与表达》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个性化桶装水供应服务协议2024版版B版
- 2024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 GB/T 45092-2024电解水制氢用电极性能测试与评价
- 《算术平方根》课件
- DB32T 4880-2024民用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 2024-2024年上海市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注射泵管理规范及工作原理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附答案
- 大唐电厂采购合同范例
- GB/T 18724-2024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
- IEC 62368-1标准解读-中文
- 15J403-1-楼梯栏杆栏板(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