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新题速递之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2024年9月)_第1页
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新题速递之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2024年9月)_第2页
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新题速递之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2024年9月)_第3页
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新题速递之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2024年9月)_第4页
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新题速递之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2024年9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新题速递之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2024年9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4春•东海县期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 B.t1℃时a、c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同 C.t2℃时,将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D.t2℃时,将50克a到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3.3%2.(2024•徐州模拟)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大 B.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C.t℃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40℃时,将163.9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32.3g3.(2024•环翠区一模)如图是硼酸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硼酸属于可溶物质 B.将a点的硼酸溶液升温至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b点的硼酸溶液中硼酸的质量分数小于30% D.t2℃时,20g硼酸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70g溶液4.(2024•丰县模拟)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同 B.除去NaCl中少量KNO3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D.将60℃时210g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78.4g5.(2024•武威二模)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溶剂不蒸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6.(2024•临清市二模)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t1℃时,物质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B中含有少量A时,可采用蒸发结晶提纯B C.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升温至t3℃时,溶质质量分数A>B D.t3℃时,要使A、B的饱和溶液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恒温蒸发掉水的质量较多的是A7.(2024•路北区二模)坐落在曹妃甸的南堡盐场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海盐生产场,这里生产以海水晒盐为主。参考如图所示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盐类质量分数NaCl2.72%MgCl20.38%MgSO40.17%20℃海水中主要盐类及其溶质的质量分数A.海水是一种蕴含丰富资源的溶液 B.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为使卤水中的NaCl大量析出而其他盐类基本不析出,晒盐时需将水全部蒸干 D.粗盐需冲洗以除去表面的MgSO4和MgCl2杂质,冲洗液应当是饱和NaCl溶液8.(2024•平房区校级一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B.甲和乙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20℃ C.把40℃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20℃,析出晶体质量由大到小顺序是甲>乙>丙 D.20℃时,向盛有1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5克丙固体,充分溶解得到溶液质量为15g9.(2024•镇江一模)如图为KCl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K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5.0% B.将135.0gNa2SO4溶液从T1℃升温到T2℃,要使溶液达饱和,需加入13.0gNa2SO4固体 C.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Na2SO4固体全部溶于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大于后者 D.将KCl、Na2SO4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前者大于后者10.(2024•宿迁三模)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B.t1℃时,将10gNa2C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0g C.将t1℃时Na2C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当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NaCl11.(2023秋•呼兰区校级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点状态时,甲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 B.125g甲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10g固体甲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质质量相等 D.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12.(2023秋•东港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中含有少量Y,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X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X>Y>Z C.t3℃时,等质量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D.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关系X>Y13.(2023秋•韩城市校级期末)t1℃时,将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25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图丙是a、b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中曲线M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B.乙中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C.乙中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甲中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4.(2024•龙华区校级模拟)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t1℃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B.t1℃时,将10gNa2C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0g C.将t1℃时Na2C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当Na2CO3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2CO315.(2023秋•乾县校级期末)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 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晶体质量最大的是甲二.填空题(共13小题)16.(2023秋•浉河区校级月考)如图是NaCl和KNO3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1)10℃时,NaCl的溶解度比KNO3的(填“大”或“小”)。(2)某温度下,将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转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写出一种即可)。(3)将35℃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NaClKNO3(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4)若将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稀释为2%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g。17.(2024•内乡县一模)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硝酸钾、氯化钾溶解度相同的温度是℃。(2)t2℃时,分别用硝酸钾、氯化钾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钾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硝酸钾氯化钾(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t2℃时,将95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到30%,需加水的质量为g。18.(2024•滑县模拟)NaCl和KNO3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t2℃时,将20gKNO3放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t1℃时,将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等于”“大于”或“小于”)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时,将90gKNO3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g。19.(2023秋•台儿庄区期末)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结合图一、图二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填“>”或“=”或“<”);(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溶解情况如图二所示,则B烧杯溶解的物质是;(填“甲”或“乙”)(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下列有关甲、乙两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两物质相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t2℃时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乙溶液中溶剂质量更大C.将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甲大于乙D.t2℃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充分溶解,得到80g甲溶液20.(2023秋•安阳期末)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②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③t2℃时,分别将50g甲、乙、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则甲、乙、丙三种物质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④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3)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温度/℃2030405060溶解度/gNaCl36.036.336.637.037.3KNO331.645.863.985.5110①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g。②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s,则s的取值范围是。21.(2023秋•蒸湘区校级期末)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关键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能力。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t1℃时,将丙溶液由N点转化到M点的方法是。(2)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2.(2024•呼和浩特)NaCl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海水、盐湖、盐井和盐矿都是NaCl的来源。在地下千米左右的某盐矿储量巨大,85%是NaCl,还含有少量Na2SO4等。结合物质的溶解性及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20℃溶解度/g溶解性1~10可溶>10易溶(1)NaCl属于(填“易溶”或“可溶”)物质。(2)1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列出计算式即可)。(3)生产时,向盐矿中注水制成溶液,再通过管道输回地面。冬天地面温度低于地下温度,需要输回的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略低于地面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否则易结晶导致管道堵塞(忽略管道中水分的损失),原因是。(4)Na2SO4又称无水芒硝,是重要的化工原料。40℃时,输回地面的溶液分离出NaCl后,剩余溶液适宜采用方法获得硫酸钠晶体,实现“盐硝联产”,增效环保。23.(2024•滨州模拟)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中加入3.0gKNO3固体,另一支中加入3.0gNaCl固体,按图1进行实验(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甲中加入的固体是。(2)KNO3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的方法提纯KNO3。(3)按图1进行实验,0℃时,试管乙中析出的晶体质量为。(4)4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5)30℃时,将75g质量分数为20%KNO3的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不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可采用加KNO3的方法B.20℃时,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NaCl大于KNO3C.3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甲,降温至20℃得到溶液乙,再降温至10℃得到溶液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甲=乙>丙24.(2023秋•获嘉县校级期末)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2)欲对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进行提纯,较适宜的方法是。(3)生活中常用洗洁精清洗油渍,是利用洗涤剂除去油污。(4)如图二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25.(2023秋•东港区校级期末)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2℃时,将30克A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化成最简整数比)(2)在t2℃时,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为。(3)C对应的曲线具有代表性的固体物质是(填化学式),若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4)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提纯A物质的操作步骤是(填序号)。(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等质量的A、C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B.t2℃时,将等质量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C>AC.t1℃时,100g饱和C溶液中含有20gC物质D.t1℃时,A溶液恒温蒸发10g水,会析出2gAE.t2℃时,将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A26.(2023秋•东港区校级期末)已知KCl、Na2SO4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7℃(或=61℃)时,KCl与Na2SO4的溶解度相等B.t<27℃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KCl<Na2SO4C.27℃<t<61℃时,溶解度:KCl<Na2SO4D.t=27℃时,将不饱和KCl溶液变成其饱和溶液,可用加溶质的方法(2)现有40℃时KCl和Na2SO4的饱和溶液(只含两种溶质,且均饱和),若要得到纯净的Na2SO4晶体,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填序号)。A.降温到10℃过滤B.降温到27℃,过滤C.升温到61℃,趁热过滤D.蒸发适量水后,恢复到40℃,过滤(3)40℃时,将Na2SO4的饱和溶液148g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Na2SO4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g。(4)如图所示,试管内是61℃时KCl或Na2SO4的饱和溶液。若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物质X,会观察到试管内有固体析出,则试管内溶液中的溶质与X的组合可能是下表中(填写字母标号)。选项ABCD试管内溶液中的溶质KClKClNa2SO4Na2SO4物质XNH4NO3CaONaCl浓硫酸27.(2023秋•岳麓区校级期末)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请根据图中固体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1℃时,固体a的溶解度(填“>”、“<”或“=”)固体c的溶解度。(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3)t2℃时,在50g水中加入50g固体a,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g。28.(2024•沂水县二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甲中混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2)在t1℃时,5g丙物质完全溶解,至少需要g水;t3℃时,75g饱和的甲溶液中含有g溶质。(3)不改变溶液质量,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4)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025年中考化学复习新题速递之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2024年9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4春•东海县期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 B.t1℃时a、c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同 C.t2℃时,将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D.t2℃时,将50克a到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3.3%【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液浓度大小比较.【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D【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交点的含义,有关的计算要正确。【解答】解: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错误,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选项错误;B、由于不确定溶液质量是否相等,则无法比较溶质质量;故选项错误;C、将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时,a、b溶解度减小,溶液仍饱和,c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但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同,又由于t1℃b的溶解度>t1℃a的溶解度>t2℃c的溶解度,则溶质质量分数:b>a>c;故选项错误;D、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则将50ga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溶解50g÷2=25g,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2024•徐州模拟)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大 B.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C.t℃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40℃时,将163.9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32.3g【考点】溶解度的相关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B【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大;B、有关的计算要正确;C、交点的含义;D、析出晶体质量的多少。【解答】解:A、由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时,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163.9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63.9g,溶剂的质量为100g,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所以40℃时,将163.9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63.9g﹣31.6g=32.3g,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2024•环翠区一模)如图是硼酸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硼酸属于可溶物质 B.将a点的硼酸溶液升温至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b点的硼酸溶液中硼酸的质量分数小于30% D.t2℃时,20g硼酸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70g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D【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常温下硼酸的溶解度约为5g,大于1g,小于10g,属于可溶物,故A不符合题意;B、硼酸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a点的硼酸溶液升温至t2℃时,但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t2℃时,硼酸的溶解度是30g,b点的硼酸溶液中硼酸的质量分数最大为:,故C不符合题意;D、t2℃时,硼酸的溶解度是30g,20g硼酸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最多溶解15g,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g+50g=65g,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2024•丰县模拟)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同 B.除去NaCl中少量KNO3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D.将60℃时210g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78.4g【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D【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解答】解:A、由于没有指明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则无法比较20℃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否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可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则若想除去NaCl的溶液中的少量KNO3,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B不符合题意;C、40℃时,KNO3的溶解度为63.9g,则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C不符合题意;D、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60℃时21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110g,含有溶剂是100g,将60℃时210g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为210g﹣31.6g=78.4g,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2024•武威二模)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溶剂不蒸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考点】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D【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程度。【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说法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在t1℃时的溶解度相等,因此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说法正确;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C说法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溶剂不蒸发),则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2024•临清市二模)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t1℃时,物质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B中含有少量A时,可采用蒸发结晶提纯B C.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升温至t3℃时,溶质质量分数A>B D.t3℃时,要使A、B的饱和溶液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恒温蒸发掉水的质量较多的是A【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B【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的溶解度为25g,则该温度下,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A错误;B、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则若B中含有少量A时,可采用蒸发结晶提纯B,故B正确;C、A、B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升温至t3℃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而t2℃时,A、B溶解度相同,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仍相同,故C错误;D、t3℃,溶解度A>B,则要使A、B的饱和溶液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恒温蒸发掉水的质量较多的是B,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2024•路北区二模)坐落在曹妃甸的南堡盐场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海盐生产场,这里生产以海水晒盐为主。参考如图所示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盐类质量分数NaCl2.72%MgCl20.38%MgSO40.17%20℃海水中主要盐类及其溶质的质量分数A.海水是一种蕴含丰富资源的溶液 B.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为使卤水中的NaCl大量析出而其他盐类基本不析出,晒盐时需将水全部蒸干 D.粗盐需冲洗以除去表面的MgSO4和MgCl2杂质,冲洗液应当是饱和NaCl溶液【考点】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海洋中的资源.【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C【分析】A、根据海水的用途来分析;B、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来分析;C、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来分析;D、根据除杂的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等盐类,所以海水是一种蕴含丰富资源的溶液。故A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氯化镁、硫酸镁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根据母液的概念,海水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时,再晒就会析出食盐,得到食盐晶体,(此时的食盐溶液依然是饱和溶液),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该溶液自然也是食盐饱和溶液),所以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B正确;C、水全部蒸干,其他盐类均已析出,故C不正确;D、饱和NaCl溶液对NaCl来说是饱和的,对MgSO4和MgCl2杂质来说是不饱和的,所以饱和NaCl溶液只能溶解表面的MgSO4和MgCl2杂质,不能溶解氯化钠。即粗盐需冲洗以除去表面的MgSO4和MgCl2杂质,冲洗液应当是饱和NaCl溶液,故D正确。故选:C。【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8.(2024•平房区校级一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B.甲和乙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20℃ C.把40℃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20℃,析出晶体质量由大到小顺序是甲>乙>丙 D.20℃时,向盛有1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5克丙固体,充分溶解得到溶液质量为15g【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B【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A错;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C、把40℃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20℃,降温后,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丙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由于溶液质量未知,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比较,故C错;D、由图可知,20℃时,丙的溶解度小于50g,则该温度下,向盛有1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5克丙固体,固体不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15g,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2024•镇江一模)如图为KCl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K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5.0% B.将135.0gNa2SO4溶液从T1℃升温到T2℃,要使溶液达饱和,需加入13.0gNa2SO4固体 C.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Na2SO4固体全部溶于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大于后者 D.将KCl、Na2SO4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前者大于后者【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C【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解答】解:A、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5g,所以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5.9%,故A错误;B、将135.0gNa2SO4溶液从T1℃升温到T2℃,硫酸钠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需加入Na2SO4固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B错误;C、T2℃时,KCl的溶解度小于Na2SO4的溶解度,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Na2SO4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溶解度小,需要的水多,所得溶液质量就大,所以所得溶液的质量:KCl>Na2SO4即前者大于后者,故C正确;D、T3℃时,KCl、Na2SO4的溶解度相等,则T3℃时,KCl、Na2SO4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降温到T2℃,KCl的溶解度变小,有溶质析出,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但Na2SO4的溶解度变大,溶质、溶剂质量均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KCl<Na2SO4即前者小于后者,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2024•宿迁三模)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B.t1℃时,将10gNa2C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0g C.将t1℃时Na2C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当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NaCl【考点】溶解度的相关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B【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t1℃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6..5%,故A错误;B、t1℃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g,将10gNa2C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碳酸钠完全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0g,故B正确;C、在温度低于t2℃时,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t1℃时Na2C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的组成不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C误;D、在温度低于t2℃时,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则当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NaC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2023秋•呼兰区校级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点状态时,甲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 B.125g甲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10g固体甲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质质量相等 D.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C【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解答】解:A、A点状态在甲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所以甲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125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25g,溶剂100g,从t2℃降温到t1℃,溶解度是15g,析出10g固体甲,故B正确;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状态、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不能确定,故C错误;C、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2023秋•东港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中含有少量Y,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X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X>Y>Z C.t3℃时,等质量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D.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关系X>Y【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C【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解答】解:A、X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X中含有少量Y,用降温结晶的原理提纯X,故A错误;B、t1℃时,Y物质的溶解度最大,X、Z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X、Y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Z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故B错误;C、t3℃时,等质量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X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故C正确;D、t3℃时,X物质的溶解度大于Y,所以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关系X<Y,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2023秋•韩城市校级期末)t1℃时,将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25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图丙是a、b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中曲线M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B.乙中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C.乙中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甲中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D【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解答】解:A、升高温度,b烧杯中的固体减少,所以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图丙中曲线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故A错误;B、乙中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故B错误;C、t2℃时,b物质的溶解度不能确定,所以图乙中b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D、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由图可知,图甲中两烧杯内a、b溶液都是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2024•龙华区校级模拟)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t1℃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B.t1℃时,将10gNa2C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0g C.将t1℃时Na2C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当Na2CO3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2CO3【考点】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A【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则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5%,故A错误;B、t1℃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g,所以将10g碳酸钠固体放入50g水中,10g碳酸钠固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10g=60g,故B正确;C、t1℃到t2℃时,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1℃时,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组成不变,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D、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当碳酸钠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5.(2023秋•乾县校级期末)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 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晶体质量最大的是甲【考点】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B【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故A正确;B、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B正确;C、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溶解度减小,仍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D、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晶体质量不能确定,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共13小题)16.(2023秋•浉河区校级月考)如图是NaCl和KNO3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1)10℃时,NaCl的溶解度比KNO3的大(填“大”或“小”)。(2)某温度下,将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转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质硝酸钾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写出一种即可)。(3)将35℃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NaCl无法确定KNO3(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4)若将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稀释为2%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00g。【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1)大;(2)增加溶质硝酸钾或恒温蒸发溶剂;(3)无法确定;(4)100。【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NaCl的溶解度比KNO3的大;(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温度下,将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转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质硝酸钾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3)由于不确定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将35℃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无法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4)若将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稀释为2%的溶液,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有50g×6%=(50g+x)×2%,解得x=100g。故答案为:(1)大;(2)增加溶质硝酸钾或恒温蒸发溶剂;(3)无法确定;(4)100。【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7.(2024•内乡县一模)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硝酸钾、氯化钾溶解度相同的温度是t1℃。(2)t2℃时,分别用硝酸钾、氯化钾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钾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硝酸钾小于氯化钾(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t2℃时,将95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到30%,需加水的质量为55g。【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1)t1;(2)小于;(3)55。【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硝酸钾、氯化钾溶解度相同的温度是t1℃;(2)t2℃时,溶解度:硝酸钾大于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大于氯化钾,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硝酸钾大于氯化钾,所需水的质量:硝酸钾小于氯化钾;(3)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90g,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x=55g。故答案为:(1)t1;(2)小于;(3)55。【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8.(2024•滑县模拟)NaCl和KNO3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t2℃时,将20gKNO3放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t1℃时,将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填“等于”“大于”或“小于”)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时,将90gKNO3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110g。【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2:5;等于;110。【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解答】解: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g,则将20g硝酸钾放在50g水中,硝酸钾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0g:50g=2:5;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到t2℃时,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度均增大,但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故此时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t2℃时,设将90gKNO3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的质量为x,,x=110g。故答案为:2:5;等于;110。【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9.(2023秋•台儿庄区期末)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结合图一、图二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填“>”或“=”或“<”);(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溶解情况如图二所示,则B烧杯溶解的物质是乙;(填“甲”或“乙”)(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下列有关甲、乙两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CD。A.甲、乙两物质相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t2℃时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乙溶液中溶剂质量更大C.将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甲大于乙D.t2℃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充分溶解,得到80g甲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1)=;(2)乙;(3)大于;(4)CD。【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解答】解:(1)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2)由图二可知B烧杯内物质的溶解度小于A烧杯内物质的溶解度,由图一可知在t2℃时,乙的溶解度小于甲,所以则B烧杯内的溶质是乙;(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4)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曲线比乙陡,所以甲、乙两物质相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得出t2℃时溶解度甲>乙,则此温度下,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大的物质含有溶质多,含有溶剂少,溶质甲的质量大于乙,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乙大于甲,故正确;C、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甲大于乙,没有说明溶液是否等质量,不能判断析出晶体多少,故错误;D、t2℃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甲,则50g水中最多溶解20g甲,所以t2℃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充分溶解,得到70g甲溶液,故错误。故选:CD。故答案为:(1)=;(2)乙;(3)大于;(4)C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2023秋•安阳期末)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丙。②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恒温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③t2℃时,分别将50g甲、乙、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则甲、乙、丙三种物质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丙>乙>甲。④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3)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温度/℃2030405060溶解度/gNaCl36.036.336.637.037.3KNO331.645.863.985.5110①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5.8g。②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s,则s的取值范围是36.0g≤s≤36.3g。【考点】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硬水的危害及软化方法;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答案】(1)煮沸;(2)①丙;②恒温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③丙>乙>甲;④降温结晶;(3)①145.8;②36.0g≤s≤36.3g。【分析】(1)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进行分析;(2)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3)根据表中数值进行分析。【解答】解:(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丙;②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③t2℃时,分别将50g甲、乙、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谁的溶解度大,谁需要的水少,所以甲、乙、丙三种物质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丙>乙>甲;④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的方法;(3)①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45.8g硝酸钾,所以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只能溶解45.8g硝酸钾,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5.8g;②由表中数值可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20℃﹣30℃之间才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所以s的取值范围就是20℃﹣30℃之间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公共部分,即36.0g≤s≤36.3g。故答案为:(1)煮沸;(2)①丙;②恒温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③丙>乙>甲;④降温结晶;(3)①145.8;②36.0g≤s≤36.3g。【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1.(2023秋•蒸湘区校级期末)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关键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能力。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t1℃时,将丙溶液由N点转化到M点的方法是增加溶质丙或恒温蒸发溶剂。(2)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5g。(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1)增加溶质丙或恒温蒸发溶剂;(2)75;(3)乙>甲>丙。【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解答】解:(1)t1℃时,将丙溶液由N点转化到M点,即t1℃时,丙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增加溶质丙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最多能溶解25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5g+50g=75g;(3)由于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由于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至20℃时,甲、乙的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溶液都还是饱和溶液,由于在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甲=丙,而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20℃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的组成未发生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图可知,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甲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故答案为:(1)增加溶质丙或恒温蒸发溶剂;(2)75;(3)乙>甲>丙。【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2.(2024•呼和浩特)NaCl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海水、盐湖、盐井和盐矿都是NaCl的来源。在地下千米左右的某盐矿储量巨大,85%是NaCl,还含有少量Na2SO4等。结合物质的溶解性及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20℃溶解度/g溶解性1~10可溶>10易溶(1)NaCl属于易溶(填“易溶”或“可溶”)物质。(2)1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列出计算式即可)。(3)生产时,向盐矿中注水制成溶液,再通过管道输回地面。冬天地面温度低于地下温度,需要输回的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略低于地面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否则易结晶导致管道堵塞(忽略管道中水分的损失),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温后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4)Na2SO4又称无水芒硝,是重要的化工原料。40℃时,输回地面的溶液分离出NaCl后,剩余溶液适宜采用降温结晶方法获得硫酸钠晶体,实现“盐硝联产”,增效环保。【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1)易溶;(2);(3)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温后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4)降温结晶。【分析】(1)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在20℃(室温)时的溶解度来划分的,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小于10g,属于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之间的,属于微溶物质;小于0.01g的,属于难溶物质(习惯上叫不溶),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硫酸钠的溶解度在低于40℃时受温度影响大,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如图所示,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8g,则1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3)如图所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地面温度低,输回的氯化钠溶液到地表后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高于地面的溶质质量分数则会导致氯化钠析出,从而会堵塞管道。(4)如图所示,硫酸钠的溶解度在低于40℃时受温度影响大,在分离出氯化钠后,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使其大量析出。故答案为:(1)易溶;(2);(3)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温后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4)降温结晶。【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点、线、面和交点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3.(2024•滨州模拟)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中加入3.0gKNO3固体,另一支中加入3.0gNaCl固体,按图1进行实验(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甲中加入的固体是氯化钠。(2)KNO3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3)按图1进行实验,0℃时,试管乙中析出的晶体质量为1.67g。(4)4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5)30℃时,将75g质量分数为20%KNO3的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75g水。(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将不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可采用加KNO3的方法B.20℃时,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NaCl大于KNO3C.3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甲,降温至20℃得到溶液乙,再降温至10℃得到溶液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甲=乙>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液浓度大小比较;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1)NaCl;(2)降温结晶;(3)1.67g;(4)小于;(5)75g;(6)AC。【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解答】解:(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0g,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30g,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中加入3.0gKNO3固体,另一支中加入3.0gNaCl固体,降温到0℃时,乙中有晶体析出,所以乙中加入的固体是KNO3,所以甲中加入的固体是NaCl;(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所以KNO3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30g,所以该温度下,将3.0g硝酸钾加入到10.0g水中能完全溶解,而在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3.3g,即该温度下的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33g硝酸钾,所以0℃时,试管乙中析出的晶体质量为:3.0g﹣1.33g=1.67g;(4)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40℃时,图1中甲(氯化钠)、乙(硝酸钾)试管内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所以4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小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5)稀释后溶质不变,30℃时,75g质量分数为20%KNO3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75g×20%=15g,稀释成10%的溶液的质量:=150g,所以加入水的质量:150g﹣75g=75g;(6)A、将不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可采用加KNO3的方法,故A正确;B、不知道溶液的质量关系,所以无法判断20℃时,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故B错误;C、3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甲,降温至20℃得到溶液乙,还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因为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100%≈23.1%;再降温至10℃得到溶液丙,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100%≈16.7%;因此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甲=乙>丙,故C正确。故选:AC。故答案为:(1)NaCl;(2)降温结晶;(3)1.67g;(4)小于;(5)75g;(6)A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4.(2023秋•获嘉县校级期末)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2)欲对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进行提纯,较适宜的方法是蒸发结晶。(3)生活中常用洗洁精清洗油渍,是利用洗涤剂乳化除去油污。(4)如图二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析出氢氧化钙,所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答案】(1)降低温度;(2)蒸发结晶;(3)乳化;(4)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