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超德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超德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超德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超德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超德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超德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在战国时代,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和齐国国王齐宣王之间,有过一场关于商汤、武王作为臣子,杀害其国君的行为是否正义、是否是“弑君”的经典对话。齐宣王问:“作为臣子,却弑杀了自己的国君,这样的行为难道应该允许吗?”孟子回答说:“损害‘仁’的人叫做‘贼’,损害‘义’的人叫做‘残’,残害仁义的人叫做‘独夫’,我只听说过武王诛杀的独夫纣,并未听说这种诛杀独夫的行为是弑君。”在汉景帝时代,儒家代表人物辕固与道家代表人物黄生之间亦曾展开一场激热的争论。黄生认为“商汤、武王并非是受命而成为君王,而是因为杀害了自己的国君才成为君王的”,辕固则认为“夏桀与商纣荒淫无道,天下大乱,商汤和武王是顺应天下民心而诛杀了桀纣,这是顺应天命而成为君王。”黄生反驳说道,桀纣虽然无道,但在名分上却是君主;汤武虽然是圣贤,但在名分上却是臣下。当国君行止有失时,作为臣子的不但不发表诤言力图匡正君王的过错,尊奉君王的权威,反而因为君王有过错就将其诛杀,取而代之自己称王,这便是弑君。面对当君王行为以及君王命令有失其道、残害仁义时,臣子反叛、弑杀君王是否具有正当性这一问题,孔子曾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即:做君王的应该有做君王的样子,做臣子的应该有做臣子的样子,也就是说君臣应该各安其位,履行好仁爱百姓、施惠万民的职责,如果君王的行为有失其道,那么身为人臣的,就应当义正辞严地拒绝服从君王非正义的命令和要求,即使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由于在我国古代,实行的是君主专制统治,因此君主发布的命令就是法律,儒家这种臣子可以起来推翻已失其道的君主的思想,实际上意味着,当君主的命令(法律)违背基本的仁义道德(正义)时,臣民就具有不服从这种法律的自然权利。即在国家的法律之外,还有衡量法律是否正义的更高标准,不是因为法律是国家颁布的,法律就是正义的;给恰相反,只有当法律符合正义的要求时,法律才配得上法律的称谓。这种在国家颁布的法律之外,还存在着衡量法律是否符合正义要求的更高标准的思想,也存在于西方的法律思想中,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思想家认为,在国家法律之外,还有永恒存在的法律。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曾经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安提戈涅由于不顾国王的禁今,埋葬了自己的兄长,从而激怒了国王,安提戈涅自称,虽然违反了国王的法律,但却并未违反永恒存在的法律。在这里,安提戈涅以一种更高的法律来对抗国王的法律。在中西方的古代思想中,均存在着一种超越国家法律的法,这种法在西方被称为神法,永恒法、自然法,在中国则被称为天理、良知、仁义,其本身均具有正义性,是一种正义法。当国家的法律严重违背正义时,人们就具有一种不服从的权利。(摘编自牟治伟《古代思想中的法律与正义之争》)材料二:苏格拉底的死亡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哲学家对于法律的高度信仰。苏格拉底坚信守法即正义,遵守城邦的法律就是行正义,并且他还认为斯巴达之所以与别的城邦不同,一部分是因为斯巴达的立法者拉开代莫尼人卢库格斯在斯巴达最牢固地建立起了守法精神。面对格黎东的逃狱建议,苏格拉底不以为然,并提出了法律是国家与各个公民之间的契约,认为如果只是因为法律的一项合法的命令不公正就逃走而不服从,那么就是违反这个契约。苏格拉底认为追求正义乃哲学家的使命,逃走不仅会使其具有道德和法律上的不正当,更重要的是违背了他对于正义的追求。剖析苏格拉底的行为,其实他坚持选择死亡,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其作为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的体现。“公民意识就是公民认识到自己是城邦的主人,因而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以实现作为城邦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因此,公民意识就是城邦意识,即主人公意识和法律至上意识。”苏格拉底以其死亡完成其生命的升华,但是却使雅典的民主和法治留下了不可擦拭的污点,而我们后人却又戏剧性地循着污点的印记去思考雅典的民主和法律制度,雅典直接民主制的缺陷也直接影响了雅典的法律公正性,致使法律出现瑕疵,形式正义面纱背后却是实质的非正义,法律看来并不具备被信仰的品质,至少不满足人道——正义性的要求;但是苏格拉底却以他的坚持向我们诠释了一个哲人对于瑕疵法律所展示出来的信仰的姿态。(摘编自2009年4月《法治与社会》)(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商汤、武王杀害其国君的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这一问题上,孟子与辕固看法一致,都认为桀纣当诛。B.安提戈涅违背国王禁令,埋葬兄长,是因为他认为存在着衡量法律是否符合正义要求的更高标准的思想。C.黄生认为即使国君行止有失,臣子也应努力匡正君王的过错,维护君王的权威,不可取而代之自己称王。D.苏格拉底之所以对格黎东的逃狱建议不以为然,是因为他对法律的判决不服,坚信自己最终能被释放。(2)根据材料内容分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A.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认为,君王应力守其责,如有失道,人臣可以拒绝服从君王所有的命令。B.由国家颁布的法律具有永恒性,因此作为城邦的主人,公民应该具有主人公意识和法律至上意识。C.中西方古代思想中的正义法与国家的法律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前者具有正义性,而后者却不具备。D.苏格拉底时代,雅典的直接民主只是形式上的正义,其自身缺陷对雅典的法律公正性有直接影响。(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一中安提戈涅思想不冲突的一项是A.约翰•奥斯丁认为,法律即使不正义或不道德,但只要制定合法,仍应具法律效力。B.法国思想家贡斯当说,苏格拉底时代的雅典市民无法自主,他们必须信仰法定宗教。C.美国法官霍姆斯认为,宪法并不是僵死的条文,而是鲜活的、不断生长着的生命体。D.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服从法律,无论是我或是其他人都不应挣脱法律的束缚。(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光明中学将以“苏格拉底之死是否值得”为辩题,开展一次辩论赛活动,作为参赛辩手,你将从哪几个方面证明自己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5分)2.(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两个钟头以后,夜幕沉沉的落下大地。负责掩护某集团军撤退的陈剑心团长,经过三天三夜的苦战之后,终于率领着伤亡过半的残余部队冲出重围,黄昏以后来到了小市镇上。他把临时团部设在那座驻扎过野战医院的,被轰炸得残破不堪的犬庙里边,决定在这儿稍作休息。陈团长强打精神坐在一张破席上,睁着干涩而发肿的眼睛察看地图。旁边有两个传今兵靠着墙坐在冷冰的砖地上,呼呼的扯着鼾声。他不声不响的踱到另外的一间房间里。看见政治指导员和几位团部同事们睡在冰冷的砖地上,互相枕着,挤着,他赶忙弯下腰去替他们把军毯盖好,又踮着脚尖儿走了出来。走到院里,他站在甬路上默默的望着①被火光照耀成暗红色的有云的天空,心里不由的兴起来无限感触,几乎要落下泪来。从街上传来房屋燃烧的哗剥声,倒塌声,女人的细微哭声;从四围村落里传来不断的狗叫声、偶尔还有步枪的声音划破长空。“警戒哨会不会睡觉呢?”他担心的在肚里问着,“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吧?”停了一会儿、他焦急的跑到二门口,对着火光望一下手表、对两个打磕睡的勤务兵说:“李学贵,马国材,跟我到外边走走!”他们提着手枪,在小市镇周围很快的走了一圈,察看了街上的燃烧情形和附近几个重要地方的警戒哨,便走到竹林旁边。火势正从街上向竹林这方面延烧过来,小光明同母亲所住的房子已经开始从屋脊上冒起黑烟,吐着血红的火舌。②那火越烧越急,继而发出了沉闷的爆裂声。在竹林边他们发现了三个炸弹坑和一对老夫妇的残破尸首,不知从什么地方发出来极其苦搞而衰弱的一声呻吟陈团长立刻停住脚步,侧起耳朵听了起来过了片刻,不曾再听到呻吟声音,于是他们又快步向大届走去但刚刚走过竹林,忽然从那座开始被燃烧的宅子的大门口,从木料、稻草和倾倒的墙壁下边,发出来一道嘶哑的,恐怖的,颤果而无力的啼哭和呼唤:“妈妈!妈妈!妈啊啊啊。”这凄惨的哭唤声像刀子刺进了陈团长的心,他顿时打个寒颤,起一身鸡皮疙瘩。“一个孩子的哭声!”他站住说:“好像刚才听到的呻吟声同他在一个地方!”“是的,小孩子的哭声!”两个勤务兵同时望着倒毁的大门那面说。“走,”团长挥一下手说,“我们去把他救出来!他带着两个勤务兵回头又穿过竹林,跑到那座埋葬着眼泪与哭声的大门外边。但③火势已经快要延烧着大门,一阵浓烟被风卷过来,直扑进他们的喉咙里,而同时火星在他们头上飞着。勤务兵马国材向后边退了一步,害怕的说:“团长、快退过来,已经来不及啦!”“来得及,快点动手!”团长说,自己先跳到了倒毁的大门上边。“团长,”马国材也跳了上去,“你离远一点,让我同李学贵来扒!”“别说话,快点动手!”团长叫着“李学贵,小心木料砸着下面的孩子!”“团长你小心火!”马国材带着感动的颤声又叫。“沉住气,快扒!”他们在极度紧张的情绪中,在火与烟的包围中,进行着困难的抢救工作。四五分钟以后,他们的工作完成了。但是那位不幸的年轻母亲,已经尽了她对孩子所有的保护力量,在几分钟前呻吟了最后一声,痛苦的离开人间了。原来有一扇沉重的木门压在她的身上,她是被上边塌下来的木料砸伤而死的,小孩子蜷卧在她的身体同墙壁之间,上边有母亲的身体同木门遮着,没有受伤。当陈团长同弟兄们扒开了稻草同木料,又移开了那扇沉重的木门以后,他们看见这位年轻的母亲在地上侧卧着,脸朝向孩子方面。左手(虽然枪伤还没有十分痊愈)紧抓着孩子的一只胳膊,右手捺在地上,牙齿深深的咬进自己的下唇里边,从嘴里向外边流出来一股鲜血分明从受伤一直到死,她都在不停的挣扎努力,企图用自己的身体支起来沉重的木门,并且尽可能的支高一点,保护她的孩子不受伤害。火势非常猛烈的向大门扑来,浓烟逼得人不能呼吸。陈团长把小孩子抢到怀里,吩咐弟兄们赶快把母亲的尸首拖离开大门。等两个弟兄照着他的吩咐,把尸首拖到大门前的空场上以后,他们就急急的跑回团部。刚刚从地上被救起的时候,小孩子曾经暂时的停止啼哭,茫然的任别人摆布。但一看见人们把母亲留在空场上,把他单独带走,他突然捧紧拳头又拼命的哭了起来:“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选自姚雪垠《新芽》,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妈妈在死亡来临之际,拼命护住孩子,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体现出母爱的伟大。废墟下的细节描写生动逼真,让人震撼。B.本文在情节安排上讲究节奏,有张有弛,既有连续战斗后短暂休息的宁静,也有火光冲天中救人的紧张。C.本文通过正面描写表现出了敌人的残忍,燃烧的市镇、倒塌的房屋、死在弹坑边的老夫妇的尸体都意在揭示出战争的残酷。D.小说中战士马国材面对大火快要烧到大门,他“向后退了一步”表现出了内心的胆怯,而团长先跳到大门边展开救援,这一退一跳采用了衬托的手法,使团长形象更加鲜明。(2)有评论认为作者姚雪垠把一批“强人”形象送进新文学的人物画廊,发掘和表现“强悍又不失温柔之美”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本文的“陈团长”进行赏析。(3)本文中“火”多次出现,有着重要作用,请结合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材料二: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节选自《阿房宫赋》)材料三: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所以失国家,危社稷,覆宗庙,灭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尝闻。今有土之君,皆处欲安,动欲威,战欲胜,守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诸侯,而不务得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曰: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曰:然则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故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朝廷闲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仓廪实而图空,贤人进而奸民退。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谀,其士民贵武勇而贱得利,其庶人好耕农而恶饮食,于是财用足而饮食薪菜饶。是故上必宽裕而有解舍,下必听从而不疾怨,上下和同而有礼义故处安而动威战胜而守固是以一战而正诸侯。不能为政者,田畴荒而国邑虚,朝廷而官府乱,公法废而私曲行,仓廪虚而图实,贤人退而奸民进。其君子上谀而下中正,其士民贵得利而贱武勇,其庶人好饮食而恶耕农,于是财用匮而食饮薪菜乏。上弥残苟而无解舍,下愈覆鸷而不听从,上下交引而不和同,故处不安而动不威,战不胜而守不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以此观之,则政不可不慎也。(节选自《管子•五辅》)(1)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上下和A同B而有礼义C故D处安而动威E战胜而守固F是以G一战H而正诸侯(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指被攻占,《六国论》“洎牧以谗诛”的“诛”指被杀害,两者用法相同。B.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后语义引申成为王室、国家的代称。C.治,与下文“乱”相对,文中指治理得好,君主向往的“治世”指太平盛世。D.疾,指憎恨,成语“疾恶如仇”“疾言厉色”等中的“疾”还保留了该义项。(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指出当时百姓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丰年生活困苦,荒年免不了饿死,这是由君王“制民之产”不当造成的。B.材料二指斥秦统治者只图个人享乐不顾百姓,横征暴敛,挥霍无度,从对比中体现人心事理,揭示出秦王朝无道而咎由自取的历史结局。C.材料三认为从历史经验看,能建功立业、声誉昌隆、名播天下、流芳后世的君主,都是因得到了民心;而国破家亡的,无不是因失去了民心。D.材料一与材料三都认识到道德教化的作用,不同在于,前者肯定道德教化在治国中的首要地位,而后者认为须兼重“德治”与“法治”。(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②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以此观之,则政不可不慎也。(5)三则材料都强调执政为民,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岁晏行①(节选)杜甫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②射雁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太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柚③茅茨空。[注]①诗歌写于唐与吐蕃作战时期,此时五十七岁的杜甫携家人从夔州出三峡来到岳州。②莫徭:少数民族,自言其先祖有功,尝免征役。③杼柚:织布机的部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联上句承接题上“岁晏行”,点明时令节候,描写出一年将尽、北风呼啸的景象。B.第一联下句“潇湘洞庭”点明诗人行经之地,潇湘洞庭都飘扬着雪花,气氛悲凉惨淡。C.第二联通过想象,虚写渔父在天寒地冻时捕鱼、莫徭无奈射雁,表现百姓生活的艰难。D.第三联通过对比写百姓生活,去年军粮不足、米价上涨,今年粮食丰收,但米贱伤农。(2)诗歌的最后一联与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都表达了当时怎样的现实?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5分)5.(15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忌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3)《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骄傲待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4)终苟免而不怀仁,。(5),檐牙高啄;各抱地势,。(6)《阿房宫赋》中,作者在总结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的句子是“,”。(7)苏洵在《六国论》中,用“,”描写六国的祖辈创业的艰难。(8),乾坤日夜浮。(9)千里澄江似练,。三、语言文字运用(共3题,12分)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曹雪芹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高妙的语言大师,曹雪芹的巨作《红楼梦》不仅在文学界树立起一座历史丰碑,而且构建了一座修辞艺术的殿堂。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之中,谐音艺术贯穿全书,每每读之,令人①_______。《红楼梦》中的谐音广泛地运用在人名地名之中,其中,在人名上的运用更普遍。比如,贾府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人名字合在一起谐音“原应叹息”,暗示四人命运遭际令人叹息。又如,娇杏谐音“侥幸”,她从甄家的丫鬟一跃成为贾雨村的正夫人,可见其“侥幸”;甄家千金甄英莲的名字也暗含谐音,谐音“真应怜”。谐音还是作者表达讽刺与批判的重要方式。比如,书中贾宝玉的父亲腐朽陈旧,表面上②_______,其实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其名“贾政”谐音“假正”,正是作者对其辛辣的嘲讽。谐音艺术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咀嚼其中味道,每个谐音都③_______。如此成功的对谐音艺术的广泛使用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这不仅展现出作者对整部书的良苦用心,更展现出作者在语言艺术技巧上的高妙之处。(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7.中国大学生支教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毕业生吴建林从青海支教回来后发起,联合北京大学等15所大学的一群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同学共同创立的。如图是中国大学生支教联盟的徽标,请分析徽标主体图形的意蕴(不需要对徽标中标注的文字、字母等进行描述)。要求语言连贯、准确,不超过100个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诗歌“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给我们的禅意启示,在如今这个“内卷”化的时代,仍然可以让我们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找到内心笃定的力量。罗翔老师也曾说:“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超德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在战国时代,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和齐国国王齐宣王之间,有过一场关于商汤、武王作为臣子,杀害其国君的行为是否正义、是否是“弑君”的经典对话。齐宣王问:“作为臣子,却弑杀了自己的国君,这样的行为难道应该允许吗?”孟子回答说:“损害‘仁’的人叫做‘贼’,损害‘义’的人叫做‘残’,残害仁义的人叫做‘独夫’,我只听说过武王诛杀的独夫纣,并未听说这种诛杀独夫的行为是弑君。”在汉景帝时代,儒家代表人物辕固与道家代表人物黄生之间亦曾展开一场激热的争论。黄生认为“商汤、武王并非是受命而成为君王,而是因为杀害了自己的国君才成为君王的”,辕固则认为“夏桀与商纣荒淫无道,天下大乱,商汤和武王是顺应天下民心而诛杀了桀纣,这是顺应天命而成为君王。”黄生反驳说道,桀纣虽然无道,但在名分上却是君主;汤武虽然是圣贤,但在名分上却是臣下。当国君行止有失时,作为臣子的不但不发表诤言力图匡正君王的过错,尊奉君王的权威,反而因为君王有过错就将其诛杀,取而代之自己称王,这便是弑君。面对当君王行为以及君王命令有失其道、残害仁义时,臣子反叛、弑杀君王是否具有正当性这一问题,孔子曾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即:做君王的应该有做君王的样子,做臣子的应该有做臣子的样子,也就是说君臣应该各安其位,履行好仁爱百姓、施惠万民的职责,如果君王的行为有失其道,那么身为人臣的,就应当义正辞严地拒绝服从君王非正义的命令和要求,即使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由于在我国古代,实行的是君主专制统治,因此君主发布的命令就是法律,儒家这种臣子可以起来推翻已失其道的君主的思想,实际上意味着,当君主的命令(法律)违背基本的仁义道德(正义)时,臣民就具有不服从这种法律的自然权利。即在国家的法律之外,还有衡量法律是否正义的更高标准,不是因为法律是国家颁布的,法律就是正义的;给恰相反,只有当法律符合正义的要求时,法律才配得上法律的称谓。这种在国家颁布的法律之外,还存在着衡量法律是否符合正义要求的更高标准的思想,也存在于西方的法律思想中,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思想家认为,在国家法律之外,还有永恒存在的法律。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曾经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安提戈涅由于不顾国王的禁今,埋葬了自己的兄长,从而激怒了国王,安提戈涅自称,虽然违反了国王的法律,但却并未违反永恒存在的法律。在这里,安提戈涅以一种更高的法律来对抗国王的法律。在中西方的古代思想中,均存在着一种超越国家法律的法,这种法在西方被称为神法,永恒法、自然法,在中国则被称为天理、良知、仁义,其本身均具有正义性,是一种正义法。当国家的法律严重违背正义时,人们就具有一种不服从的权利。(摘编自牟治伟《古代思想中的法律与正义之争》)材料二:苏格拉底的死亡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哲学家对于法律的高度信仰。苏格拉底坚信守法即正义,遵守城邦的法律就是行正义,并且他还认为斯巴达之所以与别的城邦不同,一部分是因为斯巴达的立法者拉开代莫尼人卢库格斯在斯巴达最牢固地建立起了守法精神。面对格黎东的逃狱建议,苏格拉底不以为然,并提出了法律是国家与各个公民之间的契约,认为如果只是因为法律的一项合法的命令不公正就逃走而不服从,那么就是违反这个契约。苏格拉底认为追求正义乃哲学家的使命,逃走不仅会使其具有道德和法律上的不正当,更重要的是违背了他对于正义的追求。剖析苏格拉底的行为,其实他坚持选择死亡,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其作为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的体现。“公民意识就是公民认识到自己是城邦的主人,因而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以实现作为城邦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因此,公民意识就是城邦意识,即主人公意识和法律至上意识。”苏格拉底以其死亡完成其生命的升华,但是却使雅典的民主和法治留下了不可擦拭的污点,而我们后人却又戏剧性地循着污点的印记去思考雅典的民主和法律制度,雅典直接民主制的缺陷也直接影响了雅典的法律公正性,致使法律出现瑕疵,形式正义面纱背后却是实质的非正义,法律看来并不具备被信仰的品质,至少不满足人道——正义性的要求;但是苏格拉底却以他的坚持向我们诠释了一个哲人对于瑕疵法律所展示出来的信仰的姿态。(摘编自2009年4月《法治与社会》)(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在商汤、武王杀害其国君的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这一问题上,孟子与辕固看法一致,都认为桀纣当诛。B.安提戈涅违背国王禁令,埋葬兄长,是因为他认为存在着衡量法律是否符合正义要求的更高标准的思想。C.黄生认为即使国君行止有失,臣子也应努力匡正君王的过错,维护君王的权威,不可取而代之自己称王。D.苏格拉底之所以对格黎东的逃狱建议不以为然,是因为他对法律的判决不服,坚信自己最终能被释放。(2)根据材料内容分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DA.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认为,君王应力守其责,如有失道,人臣可以拒绝服从君王所有的命令。B.由国家颁布的法律具有永恒性,因此作为城邦的主人,公民应该具有主人公意识和法律至上意识。C.中西方古代思想中的正义法与国家的法律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前者具有正义性,而后者却不具备。D.苏格拉底时代,雅典的直接民主只是形式上的正义,其自身缺陷对雅典的法律公正性有直接影响。(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一中安提戈涅思想不冲突的一项是CA.约翰•奥斯丁认为,法律即使不正义或不道德,但只要制定合法,仍应具法律效力。B.法国思想家贡斯当说,苏格拉底时代的雅典市民无法自主,他们必须信仰法定宗教。C.美国法官霍姆斯认为,宪法并不是僵死的条文,而是鲜活的、不断生长着的生命体。D.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服从法律,无论是我或是其他人都不应挣脱法律的束缚。(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光明中学将以“苏格拉底之死是否值得”为辩题,开展一次辩论赛活动,作为参赛辩手,你将从哪几个方面证明自己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解答】(1)D.“是因为他对法律的判决不服,坚信自己最终能被释放”错,根据材料二第一段的内容“面对格黎东的逃狱建议,苏格拉底不以为然,并提出了法律是国家与各个公民之间的契约,认为如果只是因为法律的一项合法的命令不公正就逃走而不服从,那么就是违反这个契约”,可知苏格拉底是不违反法律这个契约,苏格拉底“坚信自己最终能被释放”,原文“剖析苏格拉底的行为,其实他坚持选择死亡”,可知苏格拉底知道自己是不会被释放的。故选D。(2)A.“人臣可以拒绝服从君王所有的命令”错,根据材料一第三段的内容“如果君王的行为有失其道,那么身为人臣的,就应当义正辞严地拒绝服从君王非正义的命令和要求,即使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可知应是拒绝服从君王非正义的命令,而不是所有的。B.“由国家颁布的法律具有永恒性”错,根据材料一第四段“这种在国家颁布的法律之外,还存在着衡量法律是否符合正义要求的更高标准的思想,也存在于西方的法律思想中,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思想家认为,在国家法律之外,还有永恒存在的法律”和第五段“在中西方的古代思想中,均存在着一种超越国家法律的法,这种法在西方被称为神法,永恒法、自然法……”,可知“在国家法律之外,还有永恒存在的法律”,国家的法律不具备永恒性的特点。C.“是因为前者具有正义性,而后者却不具备”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的内容“即在国家的法律之外,还有衡量法律是否正义的更高标准,不是因为法律是国家颁布的,法律就是正义的;给恰相反,只有当法律符合正义的要求时,法律才配得上法律的称谓”,可知国家的法律也有正义性。D.正确。故选D。(3)安提戈涅由于不顾国王的禁今,埋葬了自己的兄长,从而激怒了国王,安提戈涅自称,虽然违反了国王的法律,但却并未违反永恒存在的法律。在这里,安提戈涅以一种更高的法律来对抗国王的法律”可知,安提戈涅思想就是要遵守永恒存在的法,就是永恒法、自然法、正义法,而不是一味地听从国王的法。A.“法律即使不正义或不道德,但只要制定合法,仍应具法律效力”,这一观念中的法律违背了公平正义和道德原则,也即凌驾于“永恒法”之上,这与安提戈涅思想相冲突。B.“他们必须信仰法定宗教”,说明雅典的法律缺乏公正性,与“永恒法”相悖,故与安提戈涅思想相冲突。D.“服从法律,无论是我或是其他人都不应挣脱法律的束缚”,卢梭将法律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忽视了“法律出现瑕疵”情况的存在,这种与安提戈涅强调的人要服从“永恒法”的思想相冲突。C.霍姆斯认为宪法是“鲜活的”“不断生长的”,这是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法律,也即法律也在不断成长以趋于靠近“永恒法”,故与安提戈涅思想不冲突。故选C。(4)材料一共有五段。第一二段由战国时代,孟子和齐国国王齐宣王之间的经典对话以及汉景帝时代辕固与黄生之间亦的争论引出问题:商汤、武王杀害其国君的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第三段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认为桀纣当诛,是具有正当性的,人臣可以拒绝服从君王非正义的命令,论述只有当法律符合正义的要求时,法律才配得上法律的称谓。第四段论述西方的法律思想中也存法律符合只有符合正义的要求,才是永恒法,并用安提戈涅的事例进行论证。第五段总结无论中外,只有法律符合正义,这法才是永恒法、正义法。(5)对“苏格拉底之死是否值得”开展一次辩论赛活动,答题时首先要亮明态度,接着要证明自己的观点,可以是“苏格拉底之死是值得的”,也可以是“苏格拉底之死是不值得的”,要结合材料。我方观点是“苏格拉底之死是值得的”,因为:①材料二原文中“苏格拉底的死亡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哲学家对于法律的高度信仰,遵守城邦的法律就是行正义”,可知他的死是对法律的最高维护,只有法律树立了权威,才能有国家秩序的存在,当法律失去权威,正义也就不复存在,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②材料二原文中“苏格拉底以其死亡完成其生命的升华”,可知他以其死亡完成其生命的升华,他用生命对真善做了最好论证;③材料二原文中“其实他坚持选择死亡,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其作为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的体现……他的坚持向我们诠释了一个哲人对于瑕疵法律所展示出来的信仰的姿态”,可知苏格拉底却以他的坚持向我们诠释了一个哲人对于信仰的坚守。他的死体现了他对于正义的追求,是其作为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的体现。我方观点是“苏格拉底之死是不值得的”,因为:①材料二原文中“但是苏格拉底却以他的坚持向我们诠释了一个哲人对于瑕疵法律所展示出来的信仰的姿态”,可知这部法律有瑕疵的;②材料一原文中“在中西方的古代思想中,均存在着一种超越国家法律的法,这种法在西方被称为神法,永恒法、自然法,在中国则被称为天理、良知、仁义,其本身均具有正义性,是一种正义法。当国家的法律严重违背正义时,人们就具有一种不服从的权利”,可知他有权拒绝;③材料二原文中“形式正义面纱背后却是实质的非正义,法律看来并不具备被信仰的品质,至少不满足人道——正义性的要求”,可知苏格拉底的死是不值得的。答案:(1)D(2)D(3)C(4)①首先由孟子和齐宣王之间的对话以及辕固与黄生之间的争论引出话题,然后中方以孔孟为代表,西方以安提戈涅为代表,运用举例论证来论述只有当法律符合正义的要求时,法律才配得上法律的称谓,最后得出结论:只有法律符合正义,这法才是永恒法、正义法。②全文采用分总的结构。(5)示例一:我方观点是“苏格拉底之死是值得的。理由:①他的死是对法律的最高维护,只有法律树立了权威,才能有国家秩序的存在,当法律失去权威,正义也就不复存在,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②他以其死亡完成其生命的升华,他用生命对真善做了最好论证;③苏格拉底却以他的坚持向我们诠释了一个哲人对于信仰的坚守。他的死体现了他对于正义的追求,是其作为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的体现。示例二:我方观点是“苏格拉底之死是不值得的。理由:①这部法律是有瑕疵的;②这部法律违背正义,它不是永恒法、正义法,苏格拉底有权拒绝服从;③这部法律不具备被信仰的品质,是非正义性的要求,苏格拉底为非正义去死是不值得的。(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5分)2.(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两个钟头以后,夜幕沉沉的落下大地。负责掩护某集团军撤退的陈剑心团长,经过三天三夜的苦战之后,终于率领着伤亡过半的残余部队冲出重围,黄昏以后来到了小市镇上。他把临时团部设在那座驻扎过野战医院的,被轰炸得残破不堪的犬庙里边,决定在这儿稍作休息。陈团长强打精神坐在一张破席上,睁着干涩而发肿的眼睛察看地图。旁边有两个传今兵靠着墙坐在冷冰的砖地上,呼呼的扯着鼾声。他不声不响的踱到另外的一间房间里。看见政治指导员和几位团部同事们睡在冰冷的砖地上,互相枕着,挤着,他赶忙弯下腰去替他们把军毯盖好,又踮着脚尖儿走了出来。走到院里,他站在甬路上默默的望着①被火光照耀成暗红色的有云的天空,心里不由的兴起来无限感触,几乎要落下泪来。从街上传来房屋燃烧的哗剥声,倒塌声,女人的细微哭声;从四围村落里传来不断的狗叫声、偶尔还有步枪的声音划破长空。“警戒哨会不会睡觉呢?”他担心的在肚里问着,“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吧?”停了一会儿、他焦急的跑到二门口,对着火光望一下手表、对两个打磕睡的勤务兵说:“李学贵,马国材,跟我到外边走走!”他们提着手枪,在小市镇周围很快的走了一圈,察看了街上的燃烧情形和附近几个重要地方的警戒哨,便走到竹林旁边。火势正从街上向竹林这方面延烧过来,小光明同母亲所住的房子已经开始从屋脊上冒起黑烟,吐着血红的火舌。②那火越烧越急,继而发出了沉闷的爆裂声。在竹林边他们发现了三个炸弹坑和一对老夫妇的残破尸首,不知从什么地方发出来极其苦搞而衰弱的一声呻吟陈团长立刻停住脚步,侧起耳朵听了起来过了片刻,不曾再听到呻吟声音,于是他们又快步向大届走去但刚刚走过竹林,忽然从那座开始被燃烧的宅子的大门口,从木料、稻草和倾倒的墙壁下边,发出来一道嘶哑的,恐怖的,颤果而无力的啼哭和呼唤:“妈妈!妈妈!妈啊啊啊。”这凄惨的哭唤声像刀子刺进了陈团长的心,他顿时打个寒颤,起一身鸡皮疙瘩。“一个孩子的哭声!”他站住说:“好像刚才听到的呻吟声同他在一个地方!”“是的,小孩子的哭声!”两个勤务兵同时望着倒毁的大门那面说。“走,”团长挥一下手说,“我们去把他救出来!他带着两个勤务兵回头又穿过竹林,跑到那座埋葬着眼泪与哭声的大门外边。但③火势已经快要延烧着大门,一阵浓烟被风卷过来,直扑进他们的喉咙里,而同时火星在他们头上飞着。勤务兵马国材向后边退了一步,害怕的说:“团长、快退过来,已经来不及啦!”“来得及,快点动手!”团长说,自己先跳到了倒毁的大门上边。“团长,”马国材也跳了上去,“你离远一点,让我同李学贵来扒!”“别说话,快点动手!”团长叫着“李学贵,小心木料砸着下面的孩子!”“团长你小心火!”马国材带着感动的颤声又叫。“沉住气,快扒!”他们在极度紧张的情绪中,在火与烟的包围中,进行着困难的抢救工作。四五分钟以后,他们的工作完成了。但是那位不幸的年轻母亲,已经尽了她对孩子所有的保护力量,在几分钟前呻吟了最后一声,痛苦的离开人间了。原来有一扇沉重的木门压在她的身上,她是被上边塌下来的木料砸伤而死的,小孩子蜷卧在她的身体同墙壁之间,上边有母亲的身体同木门遮着,没有受伤。当陈团长同弟兄们扒开了稻草同木料,又移开了那扇沉重的木门以后,他们看见这位年轻的母亲在地上侧卧着,脸朝向孩子方面。左手(虽然枪伤还没有十分痊愈)紧抓着孩子的一只胳膊,右手捺在地上,牙齿深深的咬进自己的下唇里边,从嘴里向外边流出来一股鲜血分明从受伤一直到死,她都在不停的挣扎努力,企图用自己的身体支起来沉重的木门,并且尽可能的支高一点,保护她的孩子不受伤害。火势非常猛烈的向大门扑来,浓烟逼得人不能呼吸。陈团长把小孩子抢到怀里,吩咐弟兄们赶快把母亲的尸首拖离开大门。等两个弟兄照着他的吩咐,把尸首拖到大门前的空场上以后,他们就急急的跑回团部。刚刚从地上被救起的时候,小孩子曾经暂时的停止啼哭,茫然的任别人摆布。但一看见人们把母亲留在空场上,把他单独带走,他突然捧紧拳头又拼命的哭了起来:“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选自姚雪垠《新芽》,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小说中的妈妈在死亡来临之际,拼命护住孩子,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体现出母爱的伟大。废墟下的细节描写生动逼真,让人震撼。B.本文在情节安排上讲究节奏,有张有弛,既有连续战斗后短暂休息的宁静,也有火光冲天中救人的紧张。C.本文通过正面描写表现出了敌人的残忍,燃烧的市镇、倒塌的房屋、死在弹坑边的老夫妇的尸体都意在揭示出战争的残酷。D.小说中战士马国材面对大火快要烧到大门,他“向后退了一步”表现出了内心的胆怯,而团长先跳到大门边展开救援,这一退一跳采用了衬托的手法,使团长形象更加鲜明。(2)有评论认为作者姚雪垠把一批“强人”形象送进新文学的人物画廊,发掘和表现“强悍又不失温柔之美”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本文的“陈团长”进行赏析。(3)本文中“火”多次出现,有着重要作用,请结合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解答】(1)C.“正面描写表现出了敌人的残忍”错,属于侧面描写。故选C。(2)陈团长的“强悍”主要表现在:身先士卒,作风刚强:“陈团长强打精神坐在一张破席上,睁着干涩而发肿的眼睛察看地图”“‘来得及,快点动手!’团长说,自己先跳到了倒毁的大门上边”“别说话,快点动手”“团长你小心火”陈团长不仅强忍睡意,让部下休息,自己亲自查哨,还一马当先冒火救人。意志坚定,沉着勇敢:“我们去把他救出来”“团长,快退过来,已经来不及啦!”“来得及,快点动手”“你离远一点,让我同李学贵来扒”“别说话,快点动手”“李学贵,小心木料砸着下面的孩子”,在大火延烧到大门时意志坚定,从容不迫,表现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在救人过程中沉着勇敢,有着不怕牺牲的英勇品质。陈团长的“温柔”主要表现在:善良友爱,内心温柔:“看见政治指导员和几位团部同事们睡在冰冷的砖地上,互相枕着,挤着,他赶忙弯下腰去替他们把军毯盖好,又踮着脚尖儿走了出来”,陈团长关爱战友,帮他们盖被子,踮着脚尖走出房间,生怕惊醒战士们;“走到院里,他站在甬路上默默的望着被火光照耀成暗红色的有云的天空,心里不由的兴起来无限感触,几乎要落下泪来”,看着天空想到战士们的辛苦,几乎落泪;都表现出“强人”背后温柔的内心。所以,陈团长是一个不屈于敌人和困难,对同志和弱者关心、关爱的“强悍又不失温柔之美的人物形象”。(3)由“被火光照耀成暗红色的有云的天空,心里不由的兴起来无限感触,几乎要落下泪来”可知渲染出沉郁悲壮的气氛,烘托出陈团长悲伤的心情。“那火越烧越急”,不仅突出火势凶猛的特点,而且一个“急”字,暗示出房子中小光明处境危急,形势越来越严峻,“他们在极度紧张的情绪中,在火与烟的包围中,进行着困难的抢救工作”,为后文作铺垫,让读者为之紧张。“火势已经快要延烧着大门,一阵浓烟被风卷过来,直扑进他们的喉咙里,而同时火星在他们的头上飞着”,通过风急火大的描写,侧面烘托出陈团长勇敢无畏的性格特征,“‘来得及,快点动手!’团长说,自己先跳到了倒毁的大门上边”“别说话,快点动手”“团长你小心火”,进一步深化主题,加深读者对陈团长的敬佩之情。答案:(1)C(2)陈团长的“强悍”主要表现在:身先士卒,作风刚强:陈团长不仅强忍睡意,让部下休息,自己亲自查哨,还一马当先冒火救人。意志坚定,沉着勇敢:在大火延烧到大门时意志坚定,从容不迫,表现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在救人过程中沉着勇敢,有着不怕牺牲的英勇品质。陈团长的“温柔”主要表现在:善良友爱,内心温柔:陈团长关爱战友,帮他们盖被子,踮着脚尖走出房间,生怕惊醒战士们;看着天空想到战士们的辛苦,几乎落泪;都表现出“强人”背后温柔的内心。所以,陈团长是一个不屈于敌人和困难,对同志和弱者关心、关爱的“强悍又不失温柔之美的人物形象”。(3)渲染出沉郁悲壮的气氛,烘托出陈团长悲伤的心情。不仅突出火势凶猛的特点,而且一个“急”字,暗示出房子中小光明处境危急,形势越来越严峻,为后文作铺垫,让读者为之紧张。通过风急火大的描写,侧面烘托出陈团长勇敢无畏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深化主题,加深读者对陈团长的敬佩之情。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材料二: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节选自《阿房宫赋》)材料三: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所以失国家,危社稷,覆宗庙,灭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尝闻。今有土之君,皆处欲安,动欲威,战欲胜,守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诸侯,而不务得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曰: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曰:然则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故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朝廷闲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仓廪实而图空,贤人进而奸民退。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谀,其士民贵武勇而贱得利,其庶人好耕农而恶饮食,于是财用足而饮食薪菜饶。是故上必宽裕而有解舍,下必听从而不疾怨,上下和同而有礼义故处安而动威战胜而守固是以一战而正诸侯。不能为政者,田畴荒而国邑虚,朝廷而官府乱,公法废而私曲行,仓廪虚而图实,贤人退而奸民进。其君子上谀而下中正,其士民贵得利而贱武勇,其庶人好饮食而恶耕农,于是财用匮而食饮薪菜乏。上弥残苟而无解舍,下愈覆鸷而不听从,上下交引而不和同,故处不安而动不威,战不胜而守不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以此观之,则政不可不慎也。(节选自《管子•五辅》)(1)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上下和A同B而有礼义C故D处安而动威E战胜而守固F是以G一战H而正诸侯(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举,指被攻占,《六国论》“洎牧以谗诛”的“诛”指被杀害,两者用法相同。B.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后语义引申成为王室、国家的代称。C.治,与下文“乱”相对,文中指治理得好,君主向往的“治世”指太平盛世。D.疾,指憎恨,成语“疾恶如仇”“疾言厉色”等中的“疾”还保留了该义项。(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材料一指出当时百姓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丰年生活困苦,荒年免不了饿死,这是由君王“制民之产”不当造成的。B.材料二指斥秦统治者只图个人享乐不顾百姓,横征暴敛,挥霍无度,从对比中体现人心事理,揭示出秦王朝无道而咎由自取的历史结局。C.材料三认为从历史经验看,能建功立业、声誉昌隆、名播天下、流芳后世的君主,都是因得到了民心;而国破家亡的,无不是因失去了民心。D.材料一与材料三都认识到道德教化的作用,不同在于,前者肯定道德教化在治国中的首要地位,而后者认为须兼重“德治”与“法治”。(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②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以此观之,则政不可不慎也。(5)三则材料都强调执政为民,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解答】(1)句意:上下协调而有礼仪,这才生活安定而办事有威信,战争胜利而防务巩固,因而一战而征服诸侯。“故”,表示因果关系,放在下一句句首,其前应断开,故C处应该断开,D处不断开;“处安而动威”与“战胜而守固”是并列关系,结构一致,应该分别成句,在E处和F处断开。故在CEF三处断句。(2)A.正确。二者都是被动用法。句意:函谷关被攻占。/等到李牧因谗言被杀害。B.正确。C.正确。D.“成语‘疾言厉色’中的‘疾’还保留了该义项”错误。疾言厉色: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所以,“疾”,应是“急速”的意思。故选D。(3)D.“前者肯定道德教化在治国中的首要地位”错,材料一“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则盍反其本矣”,讲先富民,再教民,人民有一定的产业,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故选D。(4)①“戍卒”,指戍边的陈胜、吴广;“举”,被攻下;“可怜”,可惜;“焦土”,化为一片焦土。译文:结果戍边的陈胜、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②“是以”,因此;“兵挫而地削”,被动句,军队被打败土地被削;“政”,为政;“慎”,谨慎对待。译文:所以小祸是军队被打败土地被削,大祸是身死国家被灭亡。由此看来,为政就不可不谨慎对待这些问题了。(5)由材料一“此惟救死而恐不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可知,君主制民之产,先使百姓富足,再用礼义引导,即先富民再治民的执政为民方式。由材料二“一人之心……人亦念其家”“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可知,秦统治者剥削、压迫人民,最后导致灭亡,从反面强调执政为民,应为不贪财物,不实行暴政。又材料三“然则得人之道……是以一战而正诸侯”可知,善为政者要用实际政绩来证明,对百姓既要宽厚又有威信。答案:(1)CEF(2)D(3)D(4)①结果戍边的陈胜、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②所以小祸是军队被打败土地被削,大祸是身死国家被灭亡。由此看来,为政就不可不谨慎对待这些问题了。(5)材料一侧重讲君主制民之产,先使百姓富足,再用礼义引导,即先富民再治民的执政为民方式。材料二侧重讲不贪财,不施暴的执政为民方式。材料三侧重讲用实际政绩来证明,既要宽厚又有威信的执政为民方式。参考译文:材料一:(孟子)说:“没有长久可维持生活的产业却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够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假如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百姓。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能够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因此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让他们上能够赡养父母,下能够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的时候能够丰衣足食,年成不好的时候也不致于饿死。这样以后督促他们做好事。因此老百姓跟随国君就容易了。现在规定百姓的产业,上不能够赡养父母,下不能够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生活在困苦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够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够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耽误了农时,八口的家庭就能够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讲给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就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假如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材料二:唉,一个人的意愿,也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嘴上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边的陈胜、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材料三:古代的圣王,所以能取得盛名广誉,丰功伟业,显赫于天下,为后世所不忘,不是得到人们拥护的,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暴君之所以丧失国家,危及社稷,宗庙倾覆,被天下人消灭,不是由于失掉人们拥护的,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事。现今拥有国土的君主,都希望生活安定,办事有威信,战争胜利,防务巩固,大的想统一天下,小的要称霸诸侯,却不重视争取人。所以,弄得小则兵败而地削,大则身死而国灭。所以说:“人”是不可不非常注重的,这是天下顶重要的问题。我们说:得人的方法,莫如给人以利益;而给人以利益的方法,莫如用实际政绩来证明。所以,善于为政的,总是田地开垦而城邑殷实,朝廷安闲而官府治理得好,公法通行而邪道废止,仓库充实而监狱空虚,贤人得用而奸臣罢退。上层人士,总是崇尚公正而鄙视阿谀之风,士民,总是重视勇武而鄙视财利,平民,总是爱农而厌恶大吃大喝,从而财用充足而日常生活富裕。所以,君主要宽厚而有所减免,人民要从而无所怨恨,上下协调而有礼仪,这才生活安定而办事有威信,战争胜利而防务巩固,因而一战而征服诸侯。不善于为政的,总是田荒芜而城邑空虚,朝廷惊扰而官府混乱,公废弃而邪道风行,仓库空虚而监狱人满,贤罢退而奸臣得用。上层人士,总是阿谀成风鄙视公正;士民,总是重视财利而轻视勇武;民,总是喜好吃喝而厌恶耕作,于是财用缺而日常生活困难。君主非常残暴苛刻而无减免,人民特别固执凶顽而不肯服从,上下互相争利而不协调,所以生活不安定而办事无威信,战争不胜而防守不固,所以小祸是军队被打败土地被削,大祸是身死国家被灭亡。由此看来,为政就不可不谨慎对待这些问题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岁晏行①(节选)杜甫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②射雁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太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柚③茅茨空。[注]①诗歌写于唐与吐蕃作战时期,此时五十七岁的杜甫携家人从夔州出三峡来到岳州。②莫徭:少数民族,自言其先祖有功,尝免征役。③杼柚:织布机的部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第一联上句承接题上“岁晏行”,点明时令节候,描写出一年将尽、北风呼啸的景象。B.第一联下句“潇湘洞庭”点明诗人行经之地,潇湘洞庭都飘扬着雪花,气氛悲凉惨淡。C.第二联通过想象,虚写渔父在天寒地冻时捕鱼、莫徭无奈射雁,表现百姓生活的艰难。D.第三联通过对比写百姓生活,去年军粮不足、米价上涨,今年粮食丰收,但米贱伤农。(2)诗歌的最后一联与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都表达了当时怎样的现实?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解答】(1)C.“虚写”错,直写眼前情景,渔父网冻捕不成鱼,莫摇出于无奈而射雁,既表现百姓生活之艰难,也流露出诗人的悯农之情。故选:C。(2)“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柚茅茨空”,厌,同餍,吃饱喝足。此辈,指农家夫妇。杼柚,织布机上的两个部件。茅茨,即茅草屋。高车驷马的达官贵人吃厌了酒肉,男耕女织的农民终年辛勤却一无所有,这就深刻地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道出了人间的不平。前四句伤穷民之渔猎者,此四句又伤穷民之耕织者,再以民生为念,令人感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门前飘出酒肉的味道,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综上,二者都写到了统治者与劳动者生活处境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阶级对立的思考,对统治者的愤恨与对劳动者的同情。答案:(1)C(2)诗句都写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劳动者的悲凉处境,概括了封建社会两种阶级的对立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基本情形,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回答忧国忧民的思想亦可)。白话译文:年终时候遍地飒飒北风,潇湘洞庭在白皑皑的飞雪中。天寒冻结了渔父的鱼网,莫徭人射雁拉响桑弓。去年米贵军粮缺乏,今年米贱却严重地伤农。骑着大马的达官贵人吃厌酒肉,百姓穷得织机、茅屋都扫空。诗歌鉴赏: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时局仍一片混乱。藩镇割据,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名目繁多,百姓灾难深重。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春,杜甫已五十七岁,携家人从夔州(今四川奉节)出三峡,这年冬天(题中“岁晏”即岁暮)来到岳州(今湖南岳阳),作此诗以记途中见闻。全诗前四层各四句,末用二句作结,共五层。“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一作云)中。”首句承题,点明时令节候。“潇湘洞庭”,点出诗人行经之地。一年将尽,北风呼啸,潇湘二水、洞庭湖上,雪花纷纷扬扬。诗歌开篇就勾勒出一幅天寒地冻、惨淡惨冷的背景。写岁晏景事,为全诗写时事创造气氛。“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罟,即网。莫徭,《隋书•地理志》下载:长沙郡杂有夷蜑,名曰莫徭,自言其先祖有功,尝免征役,故以为名。刘禹锡有《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诗,足见这种少数民族长于射猎。桑弓,桑木做的弓。开弓射雁有声,故曰“鸣”。三四句直写眼前情景,渔父网冻捕不成鱼,莫摇出于无奈而射雁,既表现百姓生活之艰难,也流露出诗人的悯农之情。“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太伤农。”据《旧唐书•代宗纪》记载,公元767年(大历二年)夏历十月,减京官职田三分之一充军粮。又十一月,率百官京城士庶,出钱以助军。这首诗作于公元768年冬,因此说“去年”。安史之乱平定后,随之而来的是与吐蕃作战,加之地方军阀叛乱,生产破坏,军粮不足,米价上涨,人民不堪其苦。这年眼见丰收,米价又太贱,“谷贱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柚茅茨空。”厌,同餍,吃饱喝足。此辈,指农家夫妇。杼柚,织布机上的两个部件。茅茨,即茅草屋。高车驷马的达官贵人吃厌了酒肉,男耕女织的农民终年辛勤却一无所有,这就深刻地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道出了人间的不平。前四句伤穷民之渔猎者,此四句又伤穷民之耕织者,再以民生为念,令人感泣。(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5分)5.(15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忌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莫春者,春服既成”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3)《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骄傲待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4)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5)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6)《阿房宫赋》中,作者在总结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的句子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7)苏洵在《六国论》中,用“暴霜露,斩荆棘”描写六国的祖辈创业的艰难。(8)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9)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解答】故答案为:(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重点字:毋)(2)莫春者春服既成(重点字:莫)(3)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重点字:竭、傲)(4)貌恭而不心服(重点字:貌、恭)(5)廊腰缦回钩心斗角(重点字:廊、缦)(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重点字:鉴、哀)(7)暴霜露斩荆棘(重点字:荆、棘)(8)吴楚东南坼(重点字:坼)(9)翠峰如簇(重点字:簇)三、语言文字运用(共3题,12分)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曹雪芹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高妙的语言大师,曹雪芹的巨作《红楼梦》不仅在文学界树立起一座历史丰碑,而且构建了一座修辞艺术的殿堂。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之中,谐音艺术贯穿全书,每每读之,令人①_______。《红楼梦》中的谐音广泛地运用在人名地名之中,其中,在人名上的运用更普遍。比如,贾府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人名字合在一起谐音“原应叹息”,暗示四人命运遭际令人叹息。又如,娇杏谐音“侥幸”,她从甄家的丫鬟一跃成为贾雨村的正夫人,可见其“侥幸”;甄家千金甄英莲的名字也暗含谐音,谐音“真应怜”。谐音还是作者表达讽刺与批判的重要方式。比如,书中贾宝玉的父亲腐朽陈旧,表面上②_______,其实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其名“贾政”谐音“假正”,正是作者对其辛辣的嘲讽。谐音艺术在《红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